《口琴复音吹奏法》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9.50 KB
- 文档页数:14
复音口琴颤音吹奏法与练习一、基本乐理对颤音的定义:颤音是由主要音和它上方邻音快速、均匀交替出现而成。
其标记是“tr”和“tr~~~”。
曲线下包括许多音时表示这些音都要用颤音演奏。
颤音记号上方的变化音记号,表示上方音邻音的升高或降低。
颤音的演奏大都由主要音开始主要音结束。
但由于作品作家风格的不同,也有由其它音开始或结束的。
如:记谱tr~~~奏法1212 1212 1212 12171 注:最后一组是5连音7是低音。
1 - ≡≡ ≡≡ ≡≡ ≡≡≡二、口琴人用复音口琴演奏颤音的处理方法:按照基本乐理对颤音的定义,众多口琴教材的处理方法大同小异。
1、颤音是属于装饰音的一种。
吹的时候主音和主音以上的邻音互相急速地吹奏出来。
它的记号是用一个“tr”或“tr~~~”来标明的。
如:记谱tr~~~奏法1212 1212 1212 12121 - ≡≡ ≡≡ ≡≡ ≡≡ 记谱tr~~~奏法2323 2323 2323 2323 2 - ≡≡ ≡≡ ≡≡ ≡≡由于口琴是根据一吹一吸的原则构造成的,这种吹法在口琴上除了“6”的颤音可以顺利的吹成67676767外,其它的各音因为有吹吸关系,因此很难吹奏的这么快。
所以颤音在口琴上一般都把它吹成:1313 1313 1313 1313 ,2424 2424 2424 2424≡≡ ≡≡ ≡≡ ≡≡ ≡≡ ≡≡ ≡≡ ≡≡。
这样就很顺利吹奏了。
2、颤音奏法的记号是“tr”或“tr~~~”,比如“5”音应该奏成5656 5656≡≡ ≡≡ 但由于口琴有吹吸关系“5”是吹音,“6”是吸音,两个音要很快地连起来吹奏比较难,所以在吹奏“5”颤音时,一般都把它吹成51515151。
如:记谱tr 奏法1313 1313 记谱tr 奏法2424 2424 1 ≡≡ ≡≡ 2 ≡≡ ≡≡只有“6”音可以奏成6767676767,才合乎颤音的正式奏法。
3、颤音奏法是主音与其上方邻音均匀、急速地交替奏出。
复音口琴完全教程-----有口琴的日子是快乐的初学者,象走路,先爬后站,然后蹣跚起步.这其间不知跌了多少次屁墩,摔了多少次爬爬.我作为一位曾摔的"鼻青脸肿"的口琴爱好者,为了让初学的朋友少走点弯路,在高手林立的本站,斗胆谈一些教材上没有的东西.1. 关于老式单音奏法的练习;所谓老式单音奏法,只是相对复音口琴.从广义上说,它是新的不能再新的一种吹奏方法.许多初学口琴的朋友,往往忽略了这第一课,知道了音阶,吹响了1234567,于是就急于进入下一课,殊不知这是万丈高楼的基座.你吹响了123,你吹干净了123吗?你吹干净了123,你吹柔了123吗?建议初学的朋友不要把它看成第一课,而要作为最重要的一课来练习,尤其是低音部和高音部.多练5671.1765,四个音音高不一样,但距离一样,不要亲近谁,也不要疏远谁,这对将来吹奏16分音符很重要.因为在快速吹奏时,同为吸或吹的相近两个音最容易破坏节奏.2. 关于新式单音与伴奏;新式单音,也称多孔含法.含多少孔呢?复音口琴的"锵"要想打的厚,当然要深含,但对初学者呢?杨家祥老师在新式单音奏法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口含五孔.这与许多教材口含七孔或深含的方法是相悖的.细思,顿悟!杨老的方法非常科学,又很人性化.即让学生轻松的锻炼了舌的灵活性,掌握了"锵"的形成,又避免了初学者因为深含造成的"哈蟆"嘴.待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会了口舌的放松之后,马上要求学生口含九孔,练习八度和音.老人家的教学理念,可谓是"由浅入深"的最好演绎!由此想到了我,如果二十多年前能聆听杨老一言,也不会造成嘴角四道深沟三年未平的尴尬.希望初学的朋友接受我的教训,你只要掌握了打"锵"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厚厚的伴奏自然会从你的琴中溢出!说起伴奏,先说舌头.新式单音的特点就是将舌头盖住琴格,露出一至两孔.用舌的什么部位盖住琴格呢?书上没说.有人说用舌的正面,有人说用舌的侧面.究其如何?先放放不说.吹奏八度和音的朋友,经常遇到对不上音的问题,不外乎两个原因:1.嘴不够阔,2.舌的位置偏芯.如是后者,试着用舌尖盖住中间,问题迎刃而解. 再往高级一点说,吹分解和音的朋友也常会遇到舌的动作与琴的推进推出总是不同步,试着用舌尖盖住应盖的部位,问题亦会迎刃而解.这说明,舌尖盖琴的灵活性要高与其它部位.为了印正这一点,我利用出差的机会跑遍了所到城市的书店.最后由一位军博的朋友在北京图书馆查到了石人望前辈于1957年出版的一份资料,其中有段文字描述了这点:"......把舌尖移向左唇边,平平地盖住口琴低音部的木格(是舌尖去盖,不是舌面去盖)......".由于是电话记录,先不去考证文字是否准确.单就我个人的体会,我认为:初学者应以舌尖盖琴为好!这会对将来的进阶打下良好的基础.3.乐曲旋律的吹奏;任何吹奏技巧,都是服务于主旋律的.一位网名"dannycheong"的朋友在帖子中号召新一代人丢弃伴奏,专练主旋律.且不去探讨这位朋友的提法是否正确,但"专练主旋律"的建议却十分中肯.复音口琴的伴奏技法有十多种,一年之内可掌握.但要很好的融入乐曲的演绎则很难.主旋律是根,各种伴奏技法是本.二者缺一不可.当然,若有乐队伴奏则另当别论.希望初学者在练习伴奏技法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旋律的练习,尤其是对乐句的处理,键盘逢乐句结束要抬手,口琴则逢乐句结束要离口,这很重要!最后,为初学口琴的朋友提两点建议:1.每天的练琴时间不易过长,时间长了反而不专注;2.如条件允许,睡前躺在床上练习40分钟,要轻轻的吹,二十分钟撅嘴,二十分钟新式单音,一定要吹你熟悉的旋律,不要加伴奏.如此,即体验了气息的出处,又熟悉了音的位置,又放松了大脑易于入睡,可谓一举三得!以上我个人的一些体验,不当之处,望众位高手原谅! 祝朋友们进步!初学口琴者应掌握的基本要领首先说明,本人多年前(1976年拥有自己第一把口琴)确实非常喜欢口琴这门艺术,当时我所在的这个县城能买到的也就是复音口琴,前几天偶尔发现了这个网站,欣喜之余赶快注册成了会员,很想跟这里的老师和朋友们探讨口音艺术中的一些问题。
24孔复音口琴教程一、基本持法与姿势关于口琴的基本持法,每位老师都有一套不错的见解,有的觉得只要不影响音色即可,不需硬性规定;有的则认为要仔细要求,本站比较赞成一开始不需要给初学者太多的自由。
下图是笔者建议的基本持法:1.重点在于左手以虎口处夹住琴身的中央,其余四指尽量并拢,掌心蜷曲成一个音室置于琴身后方。
2.右手以拇指和食指捻住右琴缘,其余四指也是尽量并拢,两掌心相互呼应,并类似向远方呼叫一般。
3.左右两手腕关节应该可以自由同时左右横移,但不要让手臂也随着移动。
4.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左手掌不要马上包住琴身后方。
且四指与口琴呈平行方向,如此才能留出一个可以让口唇滑行吹奏的通道。
5.两肩自然下垂不要僵硬,两臂内缘稍贴向身体才不会到处晃动,不管是立姿还是坐姿,上半身应该挺直切勿弯腰驼背,两脚张开与肩同宽,放松身体的肌肉,保持在可以随时准备的弹性状态。
6.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吹口琴时,我们建议初学者动手不动口,用手来移动口琴,不要以口来带动琴。
口琴的吹奏姿势如果不佳,除了会影响吹奏的顺畅以外,看起来也不太雅观。
以下是正确的姿势:《坐姿》1.以坐姿吹奏时,头要正,腰要直。
2.双脚自然张开与肩同宽(比较适合男孩子),女孩子建议双脚靠拢比较好。
3.切记勿前倾後仰,不雅观事小,若影响呼吸器官事大。
4.两手肘自然下垂,稍贴身体,不要平张。
《站姿》1.以站姿吹奏时,头也是要正,腰要挺直,不可弯腰驼背。
2.双脚自然张开与肩同宽。
3.两手肘自然下垂,稍贴身体,不要平张开来。
4.身体不要前倾後仰。
二、记谱与实际音高在这里,要提醒您一件很重要的观念,一般我们看到的口琴乐谱,大多采用简谱,若使用五线谱来记谱的话,乐谱上实际音高将与口琴音高相差八度。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果,口琴的低音Do,其实等于钢琴的中央Do,换句话说,口琴的音高比钢琴还高八度(这也是有些人会觉得口琴的声音偏高偏尖之故)。
今天我们将五线谱与简谱统一标示,其目地完全为了两个原因:1).为了视谱方便,与简谱达成一致。
24孔复音口琴教程对于学习24孔复音口琴的教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24孔复音口琴的构造。
24孔复音口琴是一种能够同时发出两个音调的乐器,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调音系统,长音簧和音簧。
在24孔复音口琴上,有着24个独立的音孔,每个音孔上都有两个音簧。
其中,独立音孔是用来演奏单音音符的,而音簧则是用来演奏复音音符的。
下面是24孔复音口琴的音位图:1234561234562C1D1E1F1G1A13C2D2E2F2G2A24C3D3E3F3G3A35C4D4E4F4G4A46C5D5E5F5G5A5在学习24孔复音口琴的时候,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技巧:1.吹奏单音音符:用嘴巴吹气,并用舌头轻触要演奏的音孔,使其只能发出单音。
2.吸奏单音音符:和吹奏单音音符相似,只是改为吸气,同时轻触要演奏的音孔。
3.吹奏复音音符:用嘴巴吹气,同时用舌头润滑两个音孔,使其能够同时发出两个音调。
4.吸奏复音音符:和吹奏复音音符相似,只是改为吸气。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练习来帮助初学者熟悉24孔复音口琴的吹奏技巧。
练习1:吹奏C调的音阶1.找到图中标有"C1"和"C2"的两个音簧。
2.吹气并用舌头轻触"C1"孔,同时打开嘴巴,发出"C1"的音。
3.吸气,并用舌头轻触"C1"孔,同时打开嘴巴,发出"C1"的音。
4.吹气并用舌头轻触"C2"孔,同时打开嘴巴,发出"C2"的音。
5.吸气,并用舌头轻触"C2"孔,同时打开嘴巴,发出"C2"的音。
练习2:吹奏C大三和弦1.吹奏"C1"音,保持音不变。
2.吹气并用舌头轻触"E1"孔,同时打开嘴巴,发出"C大三和弦的"音。
3.吹气并用舌头轻触"G1"孔,同时打开嘴巴,发出"C大三和弦的"音。
24孔复音c调口琴教学第二课
在第二课的复音c调口琴教学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演奏24孔复音c 调口琴的第二个音阶,也就是D大调。
以下是教学步骤:
1. 回顾第一课的知识:复九孔(第一个音阶)。
- 将口琴放在口中,将双唇放在琴腔上方的两个孔上(第一排的两个孔)。
- 吸气时,通过改变口形,从左到右吹奏前九个孔,然后再从右到左吹奏前九个孔。
- 重复这个练习直到你能够清晰地演奏这个音阶。
2. 学习新的音阶:复十三孔(第二个音阶)。
- 在吸气时,继续从左到右吹奏前九个孔,然后从左到右吹奏第十个孔,再从左到右吹奏第十三个孔。
- 再从右到左吹奏前十三个孔,重复这个练习直到你能够清晰地演奏这个音阶。
3. 练习两个音阶的连续切换。
- 从第一个音阶(复九孔)开始演奏,然后无缝切换到第二个音阶(复十三孔)。
- 反复进行这个练习,直到你能够流畅地切换两个音阶。
4. 练习曲目:使用两个音阶演奏简单的曲目。
- 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使用第一个和第二个音阶演奏。
- 通过反复练习这首曲子,你将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两个音阶。
请记住,学习音乐需要持续的练习和耐心。
通过反复练习这些音阶和曲目,你将逐渐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复音口琴三度和音奏法复音口琴的三度和音奏法如下:一、基本原理。
1. 三度音程概念。
- 在音乐中,三度是一种音程关系。
在复音口琴上,三度和音是指同时奏响相隔三度的两个音。
例如,在C调复音口琴上,吹奏1(do)和3(mi),这就是一个三度和音。
2. 口琴结构与三度和音的联系。
- 复音口琴的每个孔都有吹音和吸音。
一般来说,要找到三度和音,需要根据口琴的音阶排列规律。
同一把复音口琴上,相邻的吹音和吸音之间往往能构成三度关系。
第1孔吹音为1(do),第2孔吸音为3(mi),这就可以用来吹奏三度和音。
二、吹奏技巧。
1. 含孔方式。
- 要吹奏三度和音,含孔的方式很重要。
一般采用多孔含法。
例如,当吹奏1(do)和3(mi)的三度和音时,要同时含住第1孔和第2孔。
嘴唇要放松,轻轻贴住口琴,含孔的范围要准确,不能含得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发音的准确性。
2. 气息控制。
- 气息要平稳、均匀。
由于是同时吹奏两个音,需要控制好气息的强度,使两个音的音量平衡。
如果气息不均匀,可能会导致其中一个音过强或过弱,影响和音的效果。
在吹奏时,可以先单独练习每个音的气息控制,然后再尝试同时吹奏两个音的三度和音。
3. 舌头的运用。
- 舌头在三度和音吹奏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对于一些需要清晰发音的情况,可以使用舌头来调整气流的方向。
例如,在吹奏快速的三度和音旋律时,舌头可以起到类似单音吹奏中阻断不需要的音的作用,使三度和音更加清晰、干净。
三、练习方法。
1. 音阶练习。
- 从简单的音阶开始练习三度和音。
例如,在C调口琴上,从1(do)开始,依次吹奏1 - 3、2 - 4、3 - 5等三度和音组成的音阶。
先慢练,确保每个三度和音的发音准确、清晰,然后逐渐加快速度。
2. 简单曲目练习。
【口琴汇--经典教程】白燕生口琴--《复音基础教程》
白燕生,1943年生。
师从美籍华人、世界著名口琴演奏家、教育家黄青白教授;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世界级口琴大赛奖杯的口琴大师(1989年德国第二届世界口琴锦标赛特别奖)。
白燕生老师,是亚太口琴节第二、三、七、八、九、十届组委会特聘的比赛评审和嘉宾。
第十一届亚太口琴节(2016年台湾承办)副主席,第十二届(北京2018年举办)亚太口琴节主席。
白燕生老师多次获得韩国、马来西亚,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口琴大赛奖杯,白老师指挥的大合奏获得多次合奏大奖;多次应邀参加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口琴大赛评审工作,联合演出及讲学工作
白燕生先生撰写了很多口琴教材,今天本平台向各位推荐适合初学者零基础入门的教材---《复音基础教程》。
复音口琴吹奏技巧
1. 哎呀,复音口琴吹奏技巧之一就是气息的控制呀!就好像你跑步的时候控制呼吸节奏一样,要是气息控制不好,那吹出来的音可就乱七八糟啦。
比如你吹《小星星》,气息不稳的话,那星星都要“忽闪忽闪”的啦!
2. 嘿,舌头的运用也很关键哟!这就像是跳舞时脚下的步伐,要灵活多变。
比如吹《欢乐颂》,舌头巧妙地动起来,那音乐就变得超级欢快,就像一群小精灵在跳舞呢!
3. 哇塞,吹奏的姿势也不能忽视啊!你想想,要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那能好好吹口琴吗?就好比一个运动员,姿势不对怎么能发挥好呢。
像吹《送别》的时候,姿势正确才能吹出那种离别的情感呀!
4. 复音口琴的音准把握好重要得很嘞!这就跟射箭要射中靶心一样,得瞄得准准的。
要是音不准,那吹出来的曲子可就走样咯。
你试试吹《生日快乐》歌,音准好了那才真的像在给人庆生呀!
5. 哎哟喂,吹奏的力度也有讲究的咧!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这不就跟给人按摩一样嘛,力度合适才舒服。
像演奏《茉莉花》,合适的力度能让茉莉花的清香散发出来呢!
6. 嘿呀,还有就是要多练习呀!这有啥好说的,不练习怎么能进步?就跟学走路一样,跌跌撞撞多了才能走得稳。
每天坚持练一会儿口琴,你肯定能吹出好听的曲子哟!
7. 哇哦,情感的投入也超重要的呀!吹口琴不能只是机械地吹气,要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
好比唱歌,有感情的歌声才能打动人心。
你满怀激情地去吹《我和我的祖国》,那绝对超有感染力!
我觉得呀,复音口琴吹奏技巧真的很多,只要你认真学,认真练,肯定能成为一个口琴高手!。
复音口琴吹奏技巧:姿势俗话说的好“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吹口琴也一样,保持一个好的姿势可以保证你气息通畅,省力舒适。
一般来说坐着和站着都无所谓但一定要腰背保持正直,不要耸肩,不要驼背,不要压迫肚子,也不要左右倾斜,保证气道通畅。
这样可以保证你在长时间练习时不会又不适的感觉,且保证气息平稳均匀。
这一点很重要。
也许你会看到有一些大师采用各种各样的姿势,理论上来讲只要七气息不受影响你就是倒立也没有问题。
但是,人家是大师!他们已经经过了很多练习,可以自由掌控自己的情况。
我就是已开始练习时就歪七扭八,现在各种痛苦T_T。
:气息一般来讲呼吸的方式有两种: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时,你的双肩会上耸,气息非常浅,腹部几乎不动。
据说一般成年人呼吸时使用的就是胸式呼吸听说的。
另外一种是腹式呼吸,呼吸时腹部会膨胀,双肩和胸部几乎没有动作,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深呼吸,感觉大约等同于你在闻一朵鲜花的感觉。
那么口琴使用哪一种呢?一般是腹式呼吸,这可以保证你的气息悠长、稳定,一开始可能不习惯,甚至会眼冒金星,时间久了就好了。
具体方法我引用晓松老师的话来描述:吸气的时候让气流入腹部,感觉气息下沉,横膈膜扩张,腹部隆起,而呼气的时候则相反,在吹吸的同时要学会用鼻子来控制呼吸量。
另外就是,吹奏时气息要均匀稳定,不要断断续续或时强时弱,这都是呼吸上常见的问题,多练习就好。
一定记住不要偷懒随便吹,气息是重中之重!:单音这个怎么说呢,和“口感”有关系,我见到有的人很难吹奏出单音花费大约一周的练习才能做到,如果你不幸卡在了这个地方别灰心,坚持下去就会好的,和嘴大嘴小没关系。
当然也有比较变态的幸运儿一拿到手5min搞定的。
你要是这一类也别骄傲。
一般来讲单音的要求大约是清晰、纯净、饱满。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从一个人的单音上就能大看出一个人的一定程度上水平。
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人觉得会把琴“吹坏”,或者是抱有其他的什么想法,吹走的时候没有使出足够的气流,导致声音气若游丝、簧片都没有充分震动,连带着还会有音准问题口琴虽然是固定音的乐器但是由于气息等因素其实频率在某个值上下浮动。
24孔复音口琴教程一、基本持法与姿势关于口琴的基本持法,每位老师都有一套不错的见解,有的觉得只要不影响音色即可,不需硬性规定;有的则认为要仔细要求,本站比较赞成一开始不需要给初学者太多的自由。
下图是笔者建议的基本持法:1. 重点在于左手以虎口处夹住琴身的中央,其余四指尽量并拢,掌心蜷曲成一个音室置于琴身后方。
2.右手以拇指和食指捻住右琴缘,其余四指也是尽量并拢,两掌心相互呼应,并类似向远方呼叫一般。
3. 左右两手腕关节应该可以自由同时左右横移,但不要让手臂也随着移动。
4. 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左手掌不要马上包住琴身后方。
且四指与口琴呈平行方向,如此才能留出一个可以让口唇滑行吹奏的通道。
5. 两肩自然下垂不要僵硬,两臂内缘稍贴向身体才不会到处晃动,不管是立姿还是坐姿,上半身应该挺直切勿弯腰驼背,两脚张开与肩同宽,放松身体的肌肉,保持在可以随时准备的弹性状态。
6.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吹口琴时,我们建议初学者动手不动口,用手来移动口琴,不要以口来带动琴。
口琴的吹奏姿势如果不佳,除了会影响吹奏的顺畅以外,看起来也不太雅观。
以下是正确的姿势:《坐姿》1.以坐姿吹奏时,头要正,腰要直。
2.双脚自然张开与肩同宽(比较适合男孩子),女孩子建议双脚靠拢比较好。
3.切记勿前倾後仰,不雅观事小,若影响呼吸器官事大。
4.两手肘自然下垂,稍贴身体,不要平张。
《站姿》1.以站姿吹奏时,头也是要正,腰要挺直,不可弯腰驼背。
2.双脚自然张开与肩同宽。
3.两手肘自然下垂,稍贴身体,不要平张开来。
4.身体不要前倾後仰。
二、记谱与实际音高在这里,要提醒您一件很重要的观念,一般我们看到的口琴乐谱,大多采用简谱,若使用五线谱来记谱的话,乐谱上实际音高将与口琴音高相差八度。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果,口琴的低音Do,其实等于钢琴的中央Do,换句话说,口琴的音高比钢琴还高八度(这也是有些人会觉得口琴的声音偏高偏尖之故) 。
今天我们将五线谱与简谱统一标示,其目地完全为了两个原因:1).为了视谱方便,与简谱达成一致。
课程名称:三孔和音奏法在吹奏乐器中﹐能够同时发出两个音以上的很少﹐而口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下是「三孔和音奏法」的练习方法:一、先以"单孔含法"吹出一个音阶﹐例如中音Mi。
二、保持右嘴角不动﹐左嘴角向左方侧移﹐直到发出第一个声音为止﹐那个声音为中音Do。
三、此时两孔的距离刚好为三孔。
四、保持三孔的嘴型不变吹奏其它音阶﹐以右嘴角的音当成主音﹐并细心聆听这两音的和声。
吹奏时注意事项一、移动吹奏时要随时保持三孔的嘴型不变。
二、要能熟练到分辨出自己所吹出的是三孔和声﹐并非多孔杂音。
因为初学者常会不自由主含到五孔的距离。
■为什么以前把这种技巧称作"三度和音奏法"﹐现改成"三孔和音奏法"呢?基本上"三度和音奏法"的目的﹐是为奏出三度的和声。
所谓三度﹐是一种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单位,例如1与1之间的距离为一度﹐1与2为二度﹐3与5为三度﹐1与1相差八度﹐这是由下往上算的方式。
但令人垢病已久的地方是口琴虽然以含三孔的方式欲奏出所有的三度音﹐结果却不尽理想﹐如(5 1)与(7 6)是以三孔奏法求得﹐前者为和谐的四度音﹐后者是不和谐的二度音﹐两者都不是完全的三度音﹐如此硬冠上"三度和音"反而会显得名不符实﹐因此笔者将以"三孔和音奏法"取代传统的"三度和音奏法"﹐以正视听。
以下是乐理上正确的三度和音及口琴实际吹出的三孔和音比较表:画虚线的地方﹐就是问题所在﹐乐理上要求的是(1 6)或是(7 5)﹐一个是吹音﹐一个是吸音﹐口琴根本无法办到﹐只能将就音阶上的排列而吹出(1 5)或是(7 6)﹐原是无可厚非之事﹐但全部都以三孔奏出却是共通的特性﹐所以名称就不需要将就﹐以"三孔和音奏法"为最佳的技巧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