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
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三、观察发声物体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
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
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交流反馈:3、小组交流: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原理。
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声音产生条件的理解。
2.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扬声器、鼓等)、接收器(如接收碗、气球等)、实验记录表。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引出本课的主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 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通过PPT展示振动产生声音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声音的产生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振动物体产生声音的现象。
教师操作实验器材,展示不同振动的物体(如扬声器、鼓等)产生的声音,并引导学生用接收器(如接收碗、气球等)接收这些声音。
4. 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己操作振动物体并观察声音的产生。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
5. 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讨论声音产生的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引导学生认识振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通信等。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其他因素,如振动频率、振幅等。
8. 板书设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振动→声音六、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掌握了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2. 实验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振动与声音之间的关系?3.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环节的表现如何,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4.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需要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5. 作业布置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巩固和拓展学习,是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七、评价与反馈1. 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的掌握程度。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能够分辨什么声音是响声,什么声音是噪声;3.能够感受到声音的传播和回音现象。
二、教学环节及过程1. 思维导入•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
•老师问学生:“声音从哪里来?”•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过程。
2. 实验展示•老师展示一张相机,问学生该如何使其发出声音。
•老师用相机拍摄时候的“咔嚓”声为例,生动描述了声音的产生过程。
•然后依次展示其他发声物品,比如吉他、电子琴等。
3. 学习知识•老师向学生介绍声音的概念,以及声音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比对响声和噪声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分类学是我们准确科学认识和描述新事物的基础。
4. 实践操作•老师让学生遵循指定流程亲自体验声音的传播和回声过程。
•老师通过教实验、通过元器件拼装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声音与光线等在日常经验里所追求的基本性质和体会声音的传播过程。
•学生可以使用麦克风、扩音器等声音设备,进一步加深对声音产生、传播、回声和放大等的理解和体验。
5. 拓展应用•老师以生活实例为例,让学生探究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降噪或防止噪音干扰。
•老师通过调查有关声音,学生面试质性刻画和分析的方式来拓展应用。
三、教学要点•了解声音的概念及其产生过程;•了解声音传播和回声现象;•掌握响声和噪声的分类方法;•理解声音的重要性;•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用处。
四、教学重点•理解声音的概念及其产生过程;•掌握声音传播和回声现象。
五、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特点;•如何准确科学地认识和描述响声和噪声;六、实施效果与评价通过教学活动的调查与分析,学生的声音产生与传播的基本概念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对声音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明确和深刻的了解,生动形象的实践带来了视觉感受,感受到了书本知识的实际效果,提升了他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轻松愉快,学生表现积极,教学效果显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大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的第三章《奇妙的声音》,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方面。
重点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包括声音与物体振动的关系,以及不同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并描述不同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及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以及不同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特点。
教学重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通过实践观察,认识不同物体的振动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鼓、锣、弦乐器、气球、纸杯电话等。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材料,包括小鼓、锣、气球、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不同物体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声音是由哪些物体产生的。
2. 例题讲解:以鼓为例,讲解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特点,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5. 拓展活动:制作纸杯电话,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
六、板书设计1.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 内容:声音产生的原理:物体振动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声音传播:纸杯电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三种声音,并说明它们是由哪些物体产生的。
(2)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并描述它产生声音的原理。
2. 答案:(1)示例:汽车喇叭声(汽车)、鸟叫声(鸟)、水流声(水)。
(2)根据学生制作的乐器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用词严谨,避免误导学生。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声音,激发他们对声音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准确性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和运用4.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建议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教学内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第一节,学生通过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演出活动的乐器声等体验活动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缺乏比较系统的思考,那本节课内容就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奇妙的声音》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
2.学生能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能借助恰当的工具来观察一些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
3.在探究活动中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鼓、音叉、乒乓球、直尺、皮筋、小动物飞行翅膀发声视频(动画)。
四、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引入新知师:首先请同学们先跟老师做一个互动“跟着老师动起来”。
老师先来考考你,刚才跟着老师动起来的时候,都有什么地方发出了声音?生:拍手、肩膀、跺脚、拍桌子师:那么生活中你都听到过哪些声音?生回答。
师:你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声音?真棒!你是一个细心爱发现的孩子。
其实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婉转,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这些声音既丰富多彩,又美妙动听,那么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生:回答。
师:真棒,同学们提出这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那我们想要研究声音,首先要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一起律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二)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讨论猜想。
(学生可能有敲、拍、撕、打、喊、叫(随机板书)等不同答案,一些学过乐器的孩子也可能会对振动产生声音有所认识,但并不是太了解更深刻的原因)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猜测,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你们勇于大胆的猜测真是好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借助一些简单的物体来研究研究。
要研究声音的产生就要先来制造声音,看一看声音是被怎样制造出来的。
2024年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声音的世界》中的第1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响度与音调等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理解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特点。
3. 能够运用声音的响度与音调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响度与音调。
难点: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鼓、橡皮筋、尺子、水杯、沙子、气球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音响、鼓、橡皮筋、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示音响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观察音响振动,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鼓、橡皮筋、尺子等物体,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讲解声音的传播条件,以学生身边的实例进行说明。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特点。
5. 板书设计:(1)声音的产生原理(2)声音的传播条件(3)声音的响度与音调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的三个声音现象,并解释其产生原因。
2. 答案示例:(1)吹气球时,气球发出声音,因为气球内气体的振动。
(2)敲门时,门发出声音,因为门的振动。
(3)水流过石头时,发出潺潺声,因为水流与石头的摩擦振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声音现象,深入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的学生参与度。
2. 例题讲解中对声音产生原理的深入解释。
4. 作业设计中的生活现象与声音产生原因的结合。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性和实践性。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的第四章《声音》,具体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如何用实验验证声音的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讲台、粉笔、黑板、实验器材(包括尺子、鼓、锣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敲击讲台、拍手等动作,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存在,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声音。
2. 知识讲解:教师利用黑板、PPT等辅助工具,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解释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实验观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声音的产生。
实验内容包括:用尺子振动产生声音,用鼓、锣等乐器振动产生声音。
4. 随堂练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他们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程度。
5. 合作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6.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播的过程,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声音的产生原理。
2. 请列举三种你熟悉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
答案: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举例:尺子振动产生声音、鼓振动产生声音、锣振动产生声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4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感知。
它是通过震动传递的,我们的耳朵能够感知到这些震动并将其转化为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
这篇教案将帮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探索声音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3. 掌握声音的特性。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用于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实验材料:铃铛、橡皮球、绳子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可以播放一些不同的声音,例如拍手声、风声、汽车声等。
然后请学生进行讨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声音?2. 概念讲解(10分钟)解释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它会给周围的空气或其他介质施加压力变化,从而形成声波传播出去。
3. 实验探究(15分钟)让学生进行以下实验,以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a. 用绳子在教室里拉紧,然后把一个铃铛悬挂在绳子上。
请一个学生轻轻敲击铃铛,观察铃铛产生的声音。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声音产生?b. 给每个学生一个橡皮球,让他们把橡皮球放在桌上,用手指轻轻敲击橡皮球,观察橡皮球产生的声音。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相同的动作会产生不同的声音?通过实验,学生们将会认识到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的振动,并且不同的物体振动方式会影响声音的特点。
4. 声音的传播(1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解释声音通过振动传递给空气或其他介质,然后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
让学生思考声音传播的速度快吗?他们有没有听说过声音在水和固体中传播的例子?5. 声音的特性(15分钟)介绍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解释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度量,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是声音的强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是声音的质地,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所致。
通过播放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声音示范,让学生听出不同的音调和响度。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章《声音的世界》第一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传播的方式、声音的响度与音调等基本概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理解声音传播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理解声音传播的条件,掌握声音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方式。
3. 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音调,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传播的方式及声音的响度与音调。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音响、振动盘、气球、鼓、口琴、尺子、绳子、实验器材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直尺、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引发学生对声音产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思考。
(2)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演示实验:用音响、振动盘、气球等物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产生。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式。
(2)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声音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
4. 例题讲解:(1)讲解声音的响度与音调的概念。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响度与音调的变化。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
(2)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2)强调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六、板书设计1.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 声音传播的方式3. 声音的响度与音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声音的产生原理。
(2)举例说明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如:电话、广播、音乐、交通信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声音的产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四年级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四册第四章第一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方式,以及声音的感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感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振动实验器、气球、尺子、水槽、蜡烛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气球、尺子、水槽、蜡烛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音响播放不同类型的声音,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所听到的声音特点。
2. 例题讲解(1)声音的产生原理通过振动实验器演示,让学生观察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2)声音的传播方式利用气球、尺子等教具,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3. 随堂练习1. 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2. 声音有几种传播方式?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5. 课堂小结教师简要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原理2. 声音的传播方式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声音的产生原理。
2. 举例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式。
3. 比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答案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方式有:空气传播、固体传播、液体传播。
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空气最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声音的应用领域,如:声波探测、声音通讯等。
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声音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4篇一. 教材分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探究声音的产生原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能通过实验验证这一原理。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验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声音产生的原理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空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声音的产生原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原理。
2.实验操作和观察。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交流讨论等方式,探究声音的产生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音叉、橡皮筋等)、放大镜、记录本等。
2.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原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实验器材,向学生介绍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实验。
同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振动的物体,观察和记录声音的产生。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那么,你们能举例说明一下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振动,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声音的产生?”让学生认识到声音的产生还与物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使物体发声,并观察其振动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现象。
2.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各种声音的音频,如鸟鸣、音乐、机器声等。
提问学生: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引出课题。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提出关于声音产生的问题,如声音是由什么东西产生的?为什么有些东西会发出声音,而有些东西不会呢?3.作出假设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例如,学生可能会认为声音是由物体的运动、碰撞、摩擦等产生的。
4.设计实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可以提供一些实验材料,如钢尺、橡皮筋、鼓、音叉等。
各小组汇报实验设计方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进行实验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例如:将钢尺一端压在桌子边缘,拨动钢尺另一端,观察钢尺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
拉伸橡皮筋,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
用鼓槌敲击鼓面,观察鼓面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
用音叉敲击后靠近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和音叉的振动。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实验操作规范。
6.分析实验结果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和结论,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
7.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第一章:声音的定义与特性1.1 声音的定义介绍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介质(如空气、水、固体)传播。
解释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 声音的特性介绍声音的三个主要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解释音调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释响度是由声音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释音色是由声音的波形决定的,不同的波形产生不同的音色。
第二章:声源的振动2.1 声源的振动介绍声源的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基础。
解释当物体振动时,会产生压缩和稀疏的波动,这些波动传播形成声音。
举例说明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如弦乐器的弦振动、打击乐器的打击面振动。
2.2 振动与音调的关系解释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说明频率越高,振动周期越短,产生的声音音调越高。
探讨不同乐器和声源如何通过改变振动频率来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
第三章:介质的传播3.1 介质的传播介绍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包括空气、水和固体等。
解释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粒子通过振动传递能量。
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
3.2 传播距离与衰减解释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探讨声音衰减的原因,如介质的吸收、散射和反射等。
介绍如何测量声音的传播距离和衰减程度,以及如何改善声音传播效果。
第四章:声音的接收与感知4.1 声音的接收介绍耳朵是如何接收声音的。
解释声波通过外耳道进入耳朵,振动耳膜,传到中耳的听骨,最终通过内耳的毛细胞转化为神经信号。
探讨不同因素如何影响声音的接收,如听力损伤、噪声干扰等。
4.2 声音的感知解释人是如何感知声音的。
说明大脑通过分析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识别出声音的特性,如音调、响度和音色等。
探讨声音感知的过程,包括声音的识别、解码和理解等。
第五章:声音的应用与技术5.1 声音的应用介绍声音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举例说明声音在通信、音乐、影视、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小学科学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
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掌握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方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波动性和传播速度。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钟表、音叉、弹簧、发声器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和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有趣的声音(例如鸟叫声、钟声等),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一听声音,然后问学生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提出声音是如何传播的问题。
2. 让学生自由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Step 2 观察和实验1. 老师出示一个钟表或发声器,让学生观察器材的外观和结构,并猜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老师将钟表或发声器摆在桌上或手中,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然后问学生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3. 让学生轻轻敲击钟表或发声器,观察声音的产生,并用手指轻触自己的喉咙,感受喉咙在发声时的震动。
4. 老师解释钟表或发声器内部装有发声的装置(如石英振荡器等),它们在被敲击时产生震动,通过空气的传播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Step 3 声音的传播方式1.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画有声源、媒质和接收器,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猜测声音的传播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从声源传播到接收器的。
3.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声音传播的媒质,并解释空气分子通过振动使得声音能够传播到周围。
Step 4 声音的特性1. 老师出示音叉和弹簧,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与声音有什么关系。
2. 引导学生摩擦音叉,并观察弹簧的震动,再用手指轻触喉咙,感受喉咙在发声时的震动。
3. 老师解释音叉在振动时产生声音,并通过喉咙的震动使得声音能够传播到周围。
4. 引导学生讨论声音的高低声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Step 5 归纳总结1. 整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归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科学体验乐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案例【主题】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的各方面能力,体验其中的乐趣,促进更有效地学习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
【案例背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魅力,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和深刻地获取和掌握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基础课程。
它强调了体验、增长、获取、尊重和善于等一系列科学学习的过程、方法和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中一节探究型的课程。
“声音”本身就是一个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的物体,而在这节课中,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并且通过几个小实验体会乐趣,把抽象化为具体,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
【案例片断】片段一师:“同学们,讲台桌上有鼓、锣、橡皮筋、钢尺,请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生:各抒己见,运用各种方法使这几样物体发出声音。
……师:“说的好,我们发现拉长橡皮筋不会发出声音,拨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尺子不会发出声音,放在桌边弹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鼓不会发出声音,可是敲打它会发出声音。
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一下在发声的物体都有什么变化呢?”生:“我发现拨动橡皮筋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橡皮筋在左右晃动,而拉长它时没有在动。
”生:“我发现拨动钢尺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钢尺在上下摆动,而按压它时没有在动。
” …… 师:“观察的非常仔细,我们发现在发出声音的物体都会有什么现象?” 生:“来回运动”师:“对,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才会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平常生活中常常遇见的如橡皮筋、鼓等物体,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第一章:声音的定义与特性1.1 声音的定义:介绍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机械波。
1.2 声音的特性:讲解声音的三个主要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解释它们的影响因素。
1.3 声速的概念:介绍声速的概念,解释声速与介质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声源的振动2.1 振动的产生:讲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并通过实例演示。
2.2 振动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振动,如机械振动、电磁振动等,并解释它们对声音产生的影响。
2.3 振动的测量:介绍振动频率和振幅的概念,讲解它们对声音音调和响度的影响。
第三章:声音的传播3.1 空气传播:讲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原理,解释声压和声速的概念。
3.2 介质的影响:介绍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3.3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讲解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现象,以及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的折射现象。
第四章:声音的接收与感知4.1 耳朵的结构:介绍人耳的内部结构,解释耳朵如何接收声音。
4.2 听觉感知:讲解人如何通过听觉系统感知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4.3 声音的记录与重放:介绍录音技术的原理,讲解声音是如何被记录和重放的。
第五章:声音的应用与技术5.1 声音的应用:讲解声音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语音通信、音乐制作等。
5.2 声音技术的原理:介绍一些与声音相关的技术,如回声定位、噪声控制等,并解释其原理和应用。
5.3 声音与健康:讲解长时间暴露于大声环境对听力的影响,提供一些保护听力的建议。
第六章:乐器的声音产生6.1 弦乐器的声音产生:介绍弦乐器的工作原理,如吉他、小提琴等。
6.2 木管乐器的声音产生:讲解木管乐器,如长笛、萨克斯管等的声音产生原理。
6.3 打击乐器的声音产生:介绍打击乐器,如鼓、钹等的声音产生原理。
第七章:数字声音处理7.1 数字声音信号的处理:讲解数字声音信号的处理技术,如采样、量化等。
7.2 音频编辑软件的应用:介绍音频编辑软件的使用,如Audacity、Pro Tools 等。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大班科学教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4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大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对提出的疑问喜欢动脑筋探究2、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去探索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试着总结出“声音是通过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这一理论。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参与小组和同伴的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科学发现室、实验记录本、笔。
活动建议:1、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想去探究的兴趣2、教师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要求:1)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每组有一个负责的组长,把组员观察发现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用图来表示。
每个组的成员要积极的动脑筋找答案,配合组长。
2)用验法来摸一摸、做一做、听一听、想一想,找一找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物体可以发声。
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发现到的结果,找到的答案。
小结: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其实啊,声音是物体通过震动而产生的,我们如果不去敲打它,不去碰它,物体自己在那是不能发出声音的。
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也叫乐音;哪些物体发出来的声音很刺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这叫做噪音。
4、活动可以继续延伸,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进一步探索,让幼儿对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反思: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
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
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大班科学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科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
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并能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
意识到科学探究中观察、比较、实验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结论。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钢尺、鼓、豆子、音叉、水槽、水、泡沫小球。
2、学生准备橡皮筋、塑料尺、空盒子、小鼓、豆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各种声音的音频,如鸟鸣声、流水声、汽车喇叭声等。
2、提问: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你们有什么感受?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新课讲授1、使物体发出声音(1)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如橡皮筋、塑料尺等,想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交流:你们是怎样使物体发出声音的?(4)教师小结: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产生声音。
2、观察发声物体(1)再次让学生使刚才的物体发声,仔细观察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交流:你们观察到了什么?(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3、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实验一:钢尺发声实验把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钢尺,观察钢尺发声时的现象。
停止拨动,观察钢尺是否还在发声,以及钢尺的振动情况。
(2)实验二:鼓面发声实验在鼓面上放一些豆子,用鼓槌敲击鼓面,观察豆子的跳动情况以及鼓发声的情况。
停止敲击,观察豆子和鼓的情况。
(3)实验三:音叉发声实验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
教科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特性等三个方面。
详细内容如下:1. 声音的产生: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介绍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如空气、水等,并探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声音的特性:讲解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等基本特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声音的产生原因,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认识声音的基本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及声音特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音叉、鼓、气球、尺子、绳子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材料,包括音叉、气球、尺子、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 新课导入:讲解声音的产生原因,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新知探究:a. 讲解声音的传播,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需要介质传播。
b. 探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引导学生思考原因。
c. 讲解声音的特性,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影响。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传播:介质(空气、水等)3.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举例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简述声音的传播条件。
c. 解释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 答案:a. 答案示例:当我们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
b. 答案示例: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
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四年级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的世界”中的第一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材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声音的响度和音调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理解声音传播的条件。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条件。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鼓、锣、振动演示器、米粒、尺子等。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音响、鼓、锣、振动演示器、米粒、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演示:敲击鼓、锣,让学生听到声音。
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 例题讲解通过敲击鼓、锣,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现象。
讲解声音传播的条件,如空气、固体、液体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现象。
4. 知识拓展讲解声音的响度和音调的概念。
演示不同音调的声音,让学生区分音调的高低。
5. 课堂小结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原理物体振动产生声音2. 声音传播的条件空气、固体、液体等3. 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响度:声音的大小音调:声音的高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下,声音的传播效果会有所不同?2. 答案日常生活中,如敲击桌子、拍打篮球等都会产生声音。
声音的传播效果受到环境(如空气、固体、液体等)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程度。
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是否讲解清楚。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应用,如音乐、通信等。
探索声音在不同环境下的传播效果,如水下、太空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1. 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条件,确保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探究科学体验乐趣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案例
【主题】
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的各方面能力,体验其中的乐趣,促进更有效地学习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魅力,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和深刻地获取和掌握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基础课程。
它强调了体验、增长、获取、尊重和善于等一系列科学学习的过程、方法和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中一节探究型的课程。
“声音”本身就是一个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的物体,而在这节课中,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并且通过几个小实验体会乐趣,把抽象化为具体,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
【案例片断】
片段一
师:“同学们,讲台桌上有鼓、锣、橡皮筋、钢尺,请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
生:各抒己见,运用各种方法使这几样物体发出声音。
……
师:“说的好,我们发现拉长橡皮筋不会发出声音,拨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尺子不会发出声音,放在桌边弹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鼓不会发出声音,可是敲打它会发出声音。
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一下在发声的物体都有什么变化呢?”
生:“我发现拨动橡皮筋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橡皮筋在左右晃动,而拉长它时没有在动。
”
生:“我发现拨动钢尺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钢尺在上下摆动,而按压它时没有在动。
”
……
师:“观察的非常仔细,我们发现在发出声音的物体都会有什么现象?”
生:“来回运动”
师:“对,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才会发出声音。
”
[设计意图: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平常生活中常常遇见的如橡皮筋、鼓等物体,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即发生了振动。
]
片段二
师:“接下来我们来观察几个发生物体,来验证一下物体发出声音时是否都在振动。
刚才敲打小鼓发出声音,可能看不清楚鼓是不是在动,那么我现在在鼓面上放上几粒绿豆,请同学来敲打鼓面,看看会有什么现象。
”
生:体验小实验,观察现象。
生:“我发现我们在敲打鼓,发出声音的时候,绿豆神奇地跳动了。
”
师:“我们没有敲击绿豆,为什么它会跳动呢?”
生:“因为鼓面在动,使得绿豆也跳动了。
”
师:“这就证明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在振动。
”
……
师:“接下来的小实验,请每小组在用正确的方法敲击音叉,并且快速地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
生:体验实验,观察现象。
生:“敲击音叉发出声音,快速地将音叉放进水中,水面有波纹,甚至还会有水溅起。
”
师:“水面为什么会有波纹呢?说明了什么呢?”
生:“是音叉动使得水有波纹,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动。
”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体验几个现象明显、有趣的小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更使得学生对刚学到的知识加深印象。
]
片段三
师:“原来物体发出声音真的都必须要在振动。
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我们人也能说话发出声音,请问这个发声器官在哪儿呢?”
生:(指着自己的喉咙)“在我们的喉咙里。
”
师:“对。
在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发声器官,这个发声器官就叫声带。
用手轻轻触碰声带,在说话的时候会发现它在振动。
”
师:“还有我们有时候能发现周围有苍蝇在飞动,是因为我们听到了“嗡嗡嗡”的声音,请问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是苍蝇的翅膀在振动。
”
[设计意图: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周围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使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
【案例反思】
“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这一自然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甚至是陌生的概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觉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体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缺乏深入的探究声音现象的本质。
所以在这堂课中教师主要是在起引导作用,根据小学生有限的理解、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合适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到知识。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中的乐趣。
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由扶到放,凸现探究过程
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许多认识仅存于表象,知识比较零散、不连贯,因此其探究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艰辛的获取真知的过程。
为了有效完成这一探究历程,课堂中不该是老师一味地演示实验,传授知识。
而是采用师生互动,半扶半放的形式,指导学生利用鼓面上绿豆的跳动,从侧面验证鼓在发出声音时是在振动;指导学生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将音叉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合作观察,记录现象,交流总结,得出结论“发声的物体都是在振动”。
从扶到放,这一过程清晰明了,具有层次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给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意识
在本节课探究实验中,教师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听、看、摸、说等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找寻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仔细地实验,观察现象。
“听”即是在寻找使物体发声的方法时,要专心听物体是否有发出声音。
“看”既认真的观察实验结果,敲动鼓发出声音后,鼓面上的绿豆会跳动;音叉敲击发音后,水花四溅,泛起微波……“摸”即用手或其他身体部位去感知,如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用手或脸去触摸,那种又麻又痒的感觉非常明显,学生乐于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在说话时触摸声带,也会发现在振动,让孩子们再一次验证了已学的科学知识。
“说”即通过几个实验想象,交流总结,用
自己的语言得出实验结果及规律。
在这些教学方法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的不仅做好实验,也逐步地培养学生在今后科学学习能更为自主、高效。
3、利用多种教具方式,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利用学生熟悉的钢尺、橡皮筋、鼓、音叉等教具,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为了达到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目的,往往用单纯的语言描述教学、或是视频演示并不能很直观、很有说服力地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知识规律。
而是利用各种教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把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及经验联系总结起来,进一步结论化,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的目的。
4、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兴趣
在探究课堂中,准备的材料及实验要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水平,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力求富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小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关键就在于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因为自身的兴趣自发地进行活动探究。
这也是教学所要追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