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40.42 KB
- 文档页数:13
李商隐《⽆题·来是空⾔去绝踪》全诗赏析李商隐《⽆题·来是空⾔去绝踪》全诗赏析 李商隐《⽆题》诗历来被视为诗中之谜,千余年来注家蜂起,众喙不⼀,评骘⼏⾄互为抵牾,为历代诗家所难。
要索解其意,我们不妨先看看原⽂阅读及赏析,欢迎浏览!。
⽆题 李商隐 来是空⾔去绝踪,⽉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远,更隔蓬⼭⼀万重! 这⾸诗是其中的⼀⾸七律,历来争论较多。
有⼈说是诗⼈思念情⼈的情诗,有⼈说是⼥主⼈公对情⼈的思念,有⼈说是写给亡故妻⼦王⽒的悼亡诗,有⼈说是通过爱情来寄托诗⼈与令狐的关系,还有⼈说抒发的是君⾂际会⽆期的慨叹。
可以说,这是李商隐⽆题诗中最难索解的诗篇之⼀。
哪怕不知其背后的深意,我们依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李商隐爱情诗那典丽的语⾔,往复的结构和灼热的感情。
从字⾯上看,这⾸诗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诗⼈对远隔天涯的⼼上⼈的思念。
句解: 来是空⾔去绝踪,⽉斜楼上五更钟 你曾说要来相会,结果却是⼀句空话;⾃从分别之后,你就不见了踪影。
我思念着你啊,夜不成寐,但见窗外朦胧的⽉光斜照⾼楼,远处传来悠长⽽凄清的五更钟声。
天快亮了,主⼈公⼜度过了⼀个寂寞清冷、相思难耐的不眠之夜。
也有⼈认为,第⼀句是写梦中相会的情景。
梦境是虚幻的,所以说“来是空⾔”;梦醒后幻影消失,所以说“去绝踪”。
第⼆句写梦醒后的情境,⽉光斜照,晓钟在⽿,传达出清冷惆怅的情味。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思夜想,终于相见,不过是在梦中。
然⽽就是这虚幻的相聚,也充满了痛苦。
主⼈公梦到两⼈远别,⾃⼰不胜悲伤地啼哭起来,他拼命呼喊,却叫不出声来。
醒来后,喉咙哽塞,泪痕犹在。
相爱的⼈最盼长守,最怕别离。
这样的梦,正反映了远别所造成的深刻的⼼灵伤痛,也更强化了刻⾻的相思。
梦犹如此,⼈何以堪!主⼈公再也按不住了,他不假思索地⾛到案前,奋笔疾书,要把⾃⼰的思念与孤苦写成信,告诉她!写完之后回头再看,才发现墨迹是这样的轻淡,原来⾃⼰⼼急情切,连墨都还没有磨浓。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李商隐无题诗赏析李商隐《无题》诗隐匿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没有原由,没有时间、地点和具体主人公的情况下,让读者在朦胧含蓄之中去自由联想、任意体验,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
用“无题”的方式完全摆脱了题目对解读作品内涵的束缚,使读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受力和联想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寻求解答,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孟子说:“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对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向往是人类心底不变的渴求。
爱情素来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唐代诗人因其自身的文学修养,对于“爱情”这一包含着爱慕、追求、欢会、伤别、遥思等心绪意思的内在体验,有着表达上的优势,或悲,或喜,把诗歌美学弘扬到极高的高度。
恩格斯说“痛苦中最高尚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李商隐用痛苦的爱情种子孕育出真性真情的神圣情感,用细腻而富于灵敏触角的思维汲取出人性之泉最源头最甘美的水,用荒凉沙漠般的心寻觅着幸福人生的丰美草原。
无题诗在李商隐爱情诗中占据主要地位,多数充满期待与失望、痛苦与留恋、执着与仿徨交织一起的矛盾心情,这实际上与整个时代心理是息息相通的。
展开来,可看到其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一面。
(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有:1、表现的是主观世界。
重现一时的情绪。
诗人同自己谈话。
李商隐的无题诗“略去了爱情的线索,隐去了主人公的身分,将非情的成分脱略殆尽”;“《无题》诗往往是围绕着理想'郁结'所形成的中心去构思。
”。
这些评论都印证了现代主义色彩的第一个特点;2、多用象征、隐喻、夸张,形式精巧优雅,语言含蓄凝炼。
吸取音乐、美术、建筑等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赋予抽象的观念以具体的富于质感的形式。
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典型感情的概括能力,复杂的心理描绘,以及通过背景气氛的渲染和用象征手法抒发情怀, 并不注重爱情事件的交待与勾勒,它抒发的是一种纯粹的情致。
”“无题诗……犹如无标题音乐,往往是作者某种潜在情绪的触发及展现。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唐代:李商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标签抒情、思念、唐诗三百首、爱情译文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
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
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风波摧残;我是铃芳桂叶,却无月露香。
虽然深知沉溺相思,无益健康;我却痴情到底,落个终身清狂。
注释帏:帐子、幔幕。
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小姑句: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风波句:意谓菱枝虽是弱质,却不相信会任凭风波欺负。
直道:即使,就说。
了:完全。
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
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诗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切。
赏析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这首诗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非常概括。
一开头就撇开具体情事,从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写起。
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静寂。
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倍感静夜的漫长。
这里尽管没有一笔正面抒写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但透过这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读者几乎可以触摸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
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像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
李商隐《无题》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无题[唐] 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②。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
隔座送钩春酒暖④,分曹射覆蜡灯红⑤。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⑥。
〔注释〕①本篇选自李商隐《李义山诗集》。
无题,作者对所写的内容有所隐讳,不愿或不便标题,所以自称为“无题”。
②画楼,有彩画装饰的楼。
桂堂,用香木(如楠木等)构筑的厅堂。
③灵犀,古人把犀牛角中心有一条白纹道贯通的叫作“通天犀”,看作是神奇灵异之物。
④送钩,古时宴席上的一种游戏,把钩互相传送,一人藏在手中,令人猜,不中者罚酒。
⑤分曹,分成几摊。
射覆,古代的一种游戏,在器皿下覆盖着东西让人猜。
⑥兰台,即秘书省,唐代人们的习惯称法。
〔解析〕李商隐写过许多组无题诗,文辞都十分优美,但内容往往很难揣测。
这一首无题的内容却较易捉摸,因为同组的另一首无题七绝,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的诗句,很可能诗人所思念的,是一位出身富贵人家的绝色佳人。
“昨夜星辰昨夜风。
”字面上写的是昨天,诗人的立足点却在今天。
全句的意思是:星辰,还是昨晚一样的星辰;风,还是昨晚一样的风。
这是诗人在深情地留恋着昨天的晚上。
“昨夜”两字的一再重复,说明昨晚的情景实在令人难忘,在胸中萦回不已。
“画楼西畔桂堂东。
”这是昨夜诗人和他心上人相会的地点。
楼是画栋雕梁的楼,堂是桂木构建的堂。
在这样华贵雅致的环境里,会见自己心爱的人,怎能令人忘怀?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连在一起吟哦,这意境是多么的优美:星星闪烁着光芒,微风在轻轻飘拂,一对恋人在这温馨而又旖旎的夜晚中相聚,该有多么的幸福和欢欣啊!回忆不能代替现实。
对于诗人来说,这幸福,这欢欣,犹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
伊人不在,剩下的只有苦苦的思念。
“身无彩凤双飞翼。
”为了爱情,诗人真想要像色彩艳丽的凤凰那样,张开双翅,飞到心上人那里。
但是,这翅膀在哪里呢?堪为慰藉的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他和心上人之间的心灵,却是息息相通的,正像犀牛那只灵异的独角一样。
李商隐《无题》全诗翻译赏析李商隐《无题》全诗翻译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你知道李商隐《无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商隐《无题》全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商隐《无题》全诗翻译赏析无题其一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诗文解释:昨夜星光灿烂,和风徐徐,在那画楼西边桂堂的东面。
身上虽然没有彩凤的双翅可以飞到一起,但是两个人的心却像灵异的犀角一样,有一线相通。
隔着座位玩送钩的游戏喝着温暖的春酒,分成小组射覆蜡烛分外红。
可叹我听了报晓的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着马去兰台,心却像是飞转的蓬草。
韵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卿;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词语解释: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9、灵犀:指犀角。
传说犀牛是灵异之兽,角上有条白纹,从角端直通大脑,感应灵敏,故称灵犀。
这里借以比喻彼此心意相通。
这首诗大约作于李商隐任职秘书省期间。
李商隐曾经两度任职秘书省,第一次是开成四年(839),第二次是会昌二年(842),第二次任职不久就离职服丧,直到会昌五年秋才重返秘书省。
李商隐《无题》诗翻译赏析李商隐《无题》诗翻译赏析无题唐诗作者:李商隐飒飒东风细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意思:渴望爱情的心切莫同春花去争荣竞放,要知道一寸寸相思都会化成灰烬!注释:①金蟾:指蛙形的香炉。
啮锁:咬着香炉上的锁扣。
玉虎:吊水用的辘轳,用玉虎装饰。
以金蟾能烧香、玉虎能汲水反衬自己苦于相思却找不到机会与情人相会。
②贾氏窥帘:晋韩寿貌美,侍中贾充召为僚属,贾充的女儿在帘后窥见韩寿,很是喜爱。
贾充知后,便将女儿嫁给韩寿。
韩掾:即韩寿。
宓(mì)妃留枕:相传宓妃是伏羲氏之女,溺水洛水,号为洛神。
这里指甄氏。
曹植离京回封国途中。
宿于洛水边,梦见甄氏来相会遂作《洛神赋》。
魏王:指曹植。
③春心:相思之情。
赏析一这首《无题》诗抒写了一位幽闺中的女子对爱情热切的追求和失意的痛苦。
东风飒飒送来细雨阵阵,芙蓉塘外响着一声声的轻雷。
先以凄迷的春景衬托女子的愁苦和怅惘,继写在迷蒙的春雨中,这位女子怅然若失之情:她寂寞幽居,手摇玉饰的辘轳,独自汲水而返。
这位女子为何这般怅然?第三联写出了缘由:韩寿英俊,曹植多才,女子的男子兼有英俊之貌和迷人之才,使她倾慕,使她相思。
李商隐无题全文赏析无题作者: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解】: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评析】:的。
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巳。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
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
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注释】:送钩,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把钩在暗中传递,让人猜在谁手中,猜不中就罚酒。
射覆,古代的一种游戏,在器皿下覆盖东西让人猜。
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时李商隐任秘书省正字。
【赏析】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这首诗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非常概括。
李商隐《无题》诗论李商隐《无题》诗论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商隐《无题》诗论,欢迎大家分享。
一、李商隐《无题》诗歌分析(一)《无题》诗歌中的悲剧色彩李商隐的《无题》诗歌,流传至今的也仅仅二十几篇。
这些诗歌的表达上以婉转的情思语言为主,给人以意境朦胧之感,使读者对于诗歌创作的意图难以理解。
从诗句的语言表达上来分析,结合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可以对于李商隐的“无题”诗创作特点以较为明晰的定位,即难以明辨的旨意中饱含着悲剧的色彩。
李商隐的“无题”诗充分着悲剧色彩,与其个人境遇息息相关。
李商隐出身于贫寒的家庭。
虽然与当时的皇室同族,但是,其祖辈上并没有位居显赫官职者。
这就决定了李商隐要走上仕途,也只能作为一名衰微的王孙。
纵观李商隐的一生,堪为是坎坷的一生,而这种悲剧色彩,很自然地就从其所创作的诗句中表达出来。
从“生人穷困,闻见所无”,到“五年诵经书,七年弄笔砚”,终于学业有成,功成名就,却又因为迎娶了王茂元之女而陷入政治的漩涡,导致其漂泊天涯大半生。
残酷的社会现实让李商隐下去,那种“安危须共主君”的激切主张逐渐幻灭,伴随着没落家族的嗟叹,这种沉重的精神负担与其仕途的坎坷相融合,促成了其诗歌创作的悲情风格。
晚唐的颓废,从文人沉浸于萧瑟并创作出的香艳体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尽管李商隐的诗歌受到当时社会形态的感染,但是,并没有流俗,而是将诗歌的创作定位于精神境界,更多地表达为爱情生活和心理特征,赞美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李商隐的“无题”诗所表达的是爱情生活,透过更深层次,不难看出,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悲剧基调,同时也是诗人对于唐王朝即将走向灭亡的命运一种忧伤。
他渴望能在仕途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唐王朝的“中兴”出一份力,但是,腐朽的官场势力必然会成为觉醒进步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
他们匡救国家的理想抱负,也只能够化所一曲梦幻相思,形成悲剧的情调,借助诗篇抒发自己的感慨。
无题李商隐原文及赏析《无题》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无题李商隐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参考!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一作:蓬莱)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注释⑴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春风。
残,凋零。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
⑸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⑹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⑺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⑻应觉:设想之词。
⑼月光寒:指夜渐深。
⑽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⒀探看(kān):探望。
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说的是义山当时的处境艰难,离开徐州到长安后想进翰林院,向令狐綯说明此时,也就是找熟人走个后门,令狐陶升官之后,为了避嫌谢绝见客,致使义山处境尴尬,相见难,离别又不甘心,所以出此名句。
东风无力百花残,当时义山已经很大年纪,东风无回天之力挽救百花的凋零,映射自己留不住青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名句献给所有为理想奋斗终生之人。
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原文|译文|鉴赏《无题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无题诗。
下文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此诗抒发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原文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译文及注释韵译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注解1、半笼:半映。
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3、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
这里即指香气。
4、度:透过。
5、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6、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
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7、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鉴赏首句“来是空言去绝踪”凌空而起,次句“月斜楼上五更钟”宕开写景,两句若即若离。
这要和“梦为远别啼难唤”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它的神情韵味。
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
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
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
如果说第二句是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叹息感慨。
颔联出句追忆梦中情景。
“梦为远别啼难唤”,远别的双方,梦中虽得以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但即使是在梦中,也免不了离别之苦。
梦中相会而来的梦中分别,带来的是难以抑止的梦啼。
这样的梦,正反映了长期远别造成的深刻伤痛,强化了刻骨的相思。
因此对句“书被催成墨未浓”写梦醒后立刻修书寄远。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鉴赏、赏析和解读我遇见她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自从我们分开后,时间变得更长了,东风起了,百花齐放。
春天的蚕会一直织到死,每晚蜡烛都会把灯芯抽干。
早晨,她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发云在变化,然而她却用她的晚歌勇敢地面对月光的寒冷。
去彭山的路不多,哦,蓝鸟,听着!-把她说的带给我!。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唐代诗苑中的一朵奇葩。
它以特殊的表现方式,表达了一种极难以现实理念解说的窈眇幽微的情思。
如“相见时难别亦难”篇,就以凄迷若幻的境界,描写了暮春残花时节与恋人难堪的离别和别后悠长执着的思念,妍婉精警,凄美动人,成为爱情诗中的千古绝唱。
《无题》诗,即以“无题”标目的诗。
为什么标以“无题” 呢?其中原因很复杂,它或许写一段不愿公开的爱情史;或许自诉忧怨而担心触犯时忌;或许向人陈情干谒而不便直说……。
微妙的感情,难言的苦衷,幽深的寄托难以一题尽之,莫不如冠之“无题”,看似随便,实则更为含蓄,达到了“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见《韵语阳秋》卷二)。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无题诗“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基于无题诗内容的复杂,历来对其聚讼不已。
这首人们所熟悉的“相见时难”篇,也是长期争论不休的。
张采田认为;“此篇为陈情不省,留别令狐所作。
”(《李义山诗辩正》)纪晓岚说:“此亦感遇之作。
”(《李义山诗集辑评》)何焯也认为是一首感遇诗:“ ‘东风无力’,上无明主也;‘百花残’,己且老至也;落句其屈子远游之思乎?”(《李义山诗集辑评》)说这是李商隐对自己宦途多蹇的伤感。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相思”的对象是令狐綯,“蓬山”指令狐居住的翰苑;还有人认为“相思” 的对象是李德裕,“蓬山” 指李当时被流放的崖州;又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咏史诗”,反映了文宗朝的“激烈矛盾冲突”。
等等,不一而足。
看来,这首无题诗实在难于被人理解,但它又历来为人赏爱,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李商隐的诗不是从理念出发而是以感情方面的意象来组成的。
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译文及赏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全篇围绕“梦”来写离别之恨。
但它并没有按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顺序来写。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唐代: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译文你说来相会是空话,一去之后再无踪影;等到楼上残月西斜,传来五更的晓钟。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久唤难醒;醒后研墨未浓,匆忙提笔书写成一信。
残烛半映着饰有金翡翠的被褥,兰麝的香气,熏染了被褥上刺绣的芙蓉。
我像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注释半笼:半映。
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
这里即指香气。
度:透过。
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
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赏析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是一首艳情诗。
首句“来是空言去绝踪”凌空而起,次句“月斜楼上五更钟”宕开写景,两句若即若离。
这要和“梦为远别啼难唤”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它的神情韵味。
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
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
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
如果说第二句是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叹息感慨。
颔联出句追忆梦中情景。
“梦为远别啼难唤”,远别的双方,梦中虽得以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但即使是在梦中,也免不了离别之苦。
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无题》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查看。
无题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_李商隐无题有何含义李商隐的诗歌非常多,其中大部分是无题诗,像《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还有《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这里面有何含义呢?又该如何赏析它?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李商隐无题诗赏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李商隐无题诗赏析李商隐有许多诗都是无题诗,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还有《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这些都是我们经常接触的李商隐的无题,不过李商隐的无题现在主要流传的有7首,而据查找李商隐无题总共应该是有11首,分别无题8首,无题二首2组,无题四首1组。
本文主要翻译熟知的无题两首,都是爱情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和《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七律诗,是一首表示两情相悦至死不渝的爱情诗。
这首诗里主人公感叹相聚不易离别更痛苦的心情,自然的把周遭环境也融入在这种心境里面,并说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就像蚕吐丝直到死亡才会停止,对心上人的热爱就像蜡烛燃烧自己变成灰烬才会干涸。
诗人分别写了男女主人公面对离别各自的形神状态,借助外在的东西反映内心。
最后说这次的分别没有相隔千山万水,希望殷勤的青鸟如若闲暇能帮彼此传递信笺以慰相思。
还有一首《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则是先描写了一个春风醉人的夜晚,凉风习习,在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举办了异常宴会,主人公很想念自己的心上人但可惜没有凤凰那样长了一双翅膀可以飞到她的身边,但是彼此的心意却息息相通。
诗人这里就把相思之苦、相爱却不能厮守的复杂心情刻画出来了。
下面两句是诗人回忆曾与意中人一起参加的一个聚会和现在孤身一人参加聚会叠加,宴会上依旧很热闹,但是诗人却心寂寞,感叹上班的时间就要到了,这是身不由己在江湖上独自漂泊。
李商隐无题有何含义李商隐的无题字面上看都是爱情诗,我们都认为他是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但也有人说李商隐的诗是在借助诗来抒发自己的政治不得志的酸楚。
《无题》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韵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赏析】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
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
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的当是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
清代查为仁以为是指“王茂元家妓”(《莲坡诗话》),赵臣瑗以为是指“其闺人”(《山满楼笺释唐人七言律》),可供参考。
这是一首恋情诗。
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
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
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
无题李商隐诗词赏析
《无题》是李商隐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感情,具有沧
桑的思考。
诗人立足于思绪之中,细细描写自己的感受。
诗中描述在
梦醒之后,情景变得凄凉模糊、淡漠冷落,充满沉重与沧桑。
“晦暗室,虚无缥缈”,这段诗句清晰地勾勒出一幅深蒙阴霾的景象,把读者带到
诗人的沉思之中,为迷离的思念抹上一层叹息。
接着,“小轩窗,金缕绣帷”,似乎有了些许暖意和期盼。
早已失去夏
日的春光,只留下小轩窗下淡淡的月光,勾勒出了一张微薄的气息,
在诗人和窗下,不知道是死亡的寂寞,还是对幸福的渴望。
加上金缕
绣帷,似乎满载了一份美的锦囊,就像那份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渐行渐远。
诗末的“他乡风尘,谁与共”,让诗人和窗下的月光定格成一张望不可
及的画,刹那的感伤犹如一道轻薄的蒲公英,仰望着天空,却仿佛得
不到一份温暖的答案。
将放弃变成一种习惯,叹息变成一场真实,满
载着心底不可忍耐的痛苦,这是诗人低头俯视却又跨不出去的深渊,“他乡风尘”里隐藏着片言残语,却不知传递给谁。
这首《无题》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感受和拥有的辛酸,将文字的深浅、
苍凉的意境发出来,犹如一份凄美的礼物,令人伤感而美丽。
诗中描
述的凄苦寂寥,伴着宿命的彷徨,将诗人淹没于深渊,而期盼中滋养
着微薄的希望,就像思绪一样,总有一种奇妙的感受;此处,诗人藉
由痛苦和沉淀,找出一份遇见、一份永不失去的情怀,也让读者共鸣,把厚重和迷离,投射到内心间,让我们定格在一颗迷恋的心。
赏析《无题》李商隐古诗词《无题》原文及翻译、赏析篇一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翻译庐山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哪知因为风雨阻隔,无法攀登,叫人生愁。
仰望高峰峻岭,云雾缭绕,那庐山深处洞窟中,也许仍有高僧在隐身栖息吧。
注释咫尺:形容距离极近。
匡庐:指庐山。
六朝僧:六朝时佛教盛行,庐山多有高僧居住。
赏析此诗以“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作为开头,随手将题目中“江行”的意思镶嵌在内,但没有明说,只是从另一角度隐隐化出,用的是“暗起”的写作手法。
“咫”是八寸。
“咫尺”,形容距离极近。
“匡庐”即指庐山。
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说“不可登”,是江行遇雨所致,船至庐山脚下,却为风雨所阻,不能登山。
“不可登”三字写出了使人发愁的“风雨”之势,“愁”字则透出了诗人不能领略名山风光的懊恼之情。
“不可登”,不仅表示了地势的由下而上,而且,也描摹了江舟与山崖之间隔水仰望的空间关系。
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即道出当时当地的特定场景,下笔非常简巧。
一般说来,描写高山流水的诗歌,作者多从写形或绘色方面去驰骋彩笔;此诗却另辟蹊径,以引人入胜的想象开拓了诗的意境:“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庐山为南朝佛教胜地,当时山中多名僧大师寄迹其间。
这些往事陈迹,成了诗人联想的纽带。
仰望高峰峻岭,云雾缭绕,这一副奇幻莫测的景象,不能不使诗人浮想翩翩:那匡庐深处,烟霞洞窟,也许仍有六朝高僧在隐身栖息吧。
此种迹近幻化、亦真亦妄的浪漫情趣,更增添了匡庐的神奇色彩。
庐山令人神往的美景很多,诗人却“只疑”佛窟高僧,可见情致的高远和诗思的飘渺了。
第三句中的“疑”字用得极好,写出了山色因云雨笼罩而给人的或隐或现的感觉,从而使读者产生意境“高古”的联想。
“只疑”和“犹有”之间,一开一阖,在虚幻的想象中渗入似乎真实的判断,更显得情趣盎然。
此诗以疑似的想象,再现了诗人内心的高远情致。
写法上,似用了国画中的“滃”写技法,以淡淡的水墨来渲染烟雾迷蒙的云水,虚虚实实,将庐山写得扑朔迷离,从而取代了正面写山的有形笔墨,确可视为山水诗中别具神情的一首佳作。
无题李商隐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无题李商隐原文及赏析无题二首李商隐原文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导语:李商隐《无题》表现了一种未知的神秘,无解的悲观。
下面是关于李商隐无题诗的赏析,欢迎参考!李商隐《无题》诗隐匿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没有原由,没有时间、地点和具体主人公的情况下,让读者在朦胧含蓄之中去自由联想、任意体验,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
用“无题”的方式完全摆脱了题目对解读作品内涵的束缚,使读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受力和联想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寻求解答,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孟子说:“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对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向往是人类心底不变的渴求。
爱情素来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唐代诗人因其自身的文学修养,对于“爱情”这一包含着爱慕、追求、欢会、伤别、遥思等心绪意思的内在体验,有着表达上的优势,或悲,或喜,把诗歌美学弘扬到极高的高度。
恩格斯说“痛苦中最高尚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李商隐用痛苦的爱情种子孕育出真性真情的神圣情感,用细腻而富于灵敏触角的思维汲取出人性之泉最源头最甘美的水,用荒凉沙漠般的心寻觅着幸福人生的丰美草原。
无题诗在李商隐爱情诗中占据主要地位,多数充满期待与失望、痛苦与留恋、执着与仿徨交织一起的矛盾心情,这实际上与整个时代心理是息息相通的。
展开来,可看到其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一面。
(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有:1、表现的是主观世界。
重现一时的情绪。
诗人同自己谈话。
李商隐的无题诗“略去了爱情的线索,隐去了主人公的身分,将非情的成分脱略殆尽”;“《无题》诗往往是围绕着理想'郁结'所形成的中心去构思。
”。
这些评论都印证了现代主义色彩的第一个特点;2、多用象征、隐喻、夸张,形式精巧优雅,语言含蓄凝炼。
吸取音乐、美术、建筑等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赋予抽象的观念以具体的富于质感的形式。
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典型感情的.概括能力,复杂的心理描绘,以及通过背景气氛的渲染和用象征手法抒发情怀, 并不注重爱情事件的交待与勾勒,它抒发的是一种纯粹的情致。
无题李商隐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其他回答(11)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
晓镜但愁云鬓改,可望而不可即,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夜吟应觉月光寒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必然感到冷月侵人,百花残谢,却无路可通。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
春蚕到死丝方尽。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来往传递消息。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春的容颜消失。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东风无力百花残,更加使人伤感,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蜡炬成灰泪始干,青鸟殷勤为探看。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③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④———————————————————————————[注释]①相见两句说:相见难得,离别是更难舍难分,又何况是在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分别啊!②丝:双关语,与思谐音。
蜡炬(jù):蜡烛。
泪:蜡烛燃烧时下流的油脂叫烛泪。
③晓镜:早晨照镜子。
云鬓:旧时用以形容妇女浓软如云的鬓发,此借指面容仪态。
改:指容颜变得憔悴。
月光寒:指处境凄寂。
④蓬山:蓬莱山,相传为海中仙山之一。
这里借指对方的住处。
无多路:没有多远。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这里指信使。
探看:探望,慰问。
诗人简介李商隐:(约813 —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迁居荥阳(今属河南)。
少习骈文,游于幕府,又学道于济源玉阳山。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李商隐《无题》诗隐匿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没有原由,没有时间、地点和具体主人公的情况下,让读者在朦胧含蓄之中去自由联想、任意体验,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
用“无题”的方式完全摆脱了题目对解读作品内涵的束缚,使读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受力和联想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寻求解答,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孟子说:“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对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向往是人类心底不变的渴求。
爱情素来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唐代诗人因其自身的文学修养,对于“爱情”这一包含着爱慕、追求、欢会、伤别、遥思等心绪意思的内在体验,有着表达上的优势,或悲,或喜,把诗歌美学弘扬到极高的高度。
恩格斯说“痛苦中最高尚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李商隐用痛苦的爱情种子孕育出真性真情的神圣情感,用细腻而富于灵敏触角的思维汲取出人性之泉最源头最甘美的水,用荒凉沙漠般的心寻觅着幸福人生的丰美草原。
无题诗在李商隐爱情诗中占据主要地位,多数充满期待与失望、痛苦与留恋、执着与仿徨交织一起的矛盾心情,这实际上与整个时代心理是息息相通的。
展开来,可看到其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一面。
(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有:1、表现的是主观世界。
重现一时的情绪。
诗人同自己谈话。
李商隐的无题诗“略去了爱情的线索,隐去了主人公的身分,将非情的成分脱略殆尽”;“《无题》诗往往是围绕着理想'郁结'所形成的中心去构思。
”。
这些评论都印证了现代主义色彩的第一个特点;2、多用象征、隐喻、夸张,形式精巧优雅,语言含蓄凝炼。
吸取音乐、美术、建筑等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赋予抽象的观念以具体的富于质感的形式。
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典型感情的概括能力,复杂的心理描绘,以及通过背景气氛的渲染和用象征手法抒发情怀, 并不注重爱情事件的交待与勾勒,它抒发的是一种纯粹的情致。
”“无题诗……犹如无标题音乐,往往是作者某种潜在情绪的触发及展现。
”这印证了现代主义色彩的第二个特点;“这些诗很典型地表现了封建时代士大夫们向往爱情,一面又对封建礼法存着重重的顾虑。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弱者的强爱’这种特殊的爱情形态深刻揭示了人间爱情悲剧的共性”(苏涵的《一个弱者的爱情世界》)。
“他继承并发扬光大了中国文人以诗歌创作作为舒泄哀怨愤懑和克服身心困厄的根本手段这一传统。
”但他的抒情诗并不因悲美而流于俗软,“他和那些消极的颓废诗人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为在他的诗歌里我们可看出'无限好'的晚晴景色。
”在宣泄痛苦方面,他的爱情诗感情沉郁,表达婉曲,“一往情深,而不能自遣”,“普天下揣摩逢世之人,读此同声一哭”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他以深厚的学力和过人的才华创造了令人目眩神迷的诗美,使诗的思想容量和艺术质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董乃斌的《李商隐的心灵世界》)。
这就是他的诗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美感的所在了下面赏析几首李商隐的无题诗。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1、原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2、译文那明亮的画楼,那温馨的桂堂,是星光的照耀,是春风的吹拂昨夜多么令人难忘。
没有凤凰的翅膀,不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可我们的心像灵奇的犀角,永远相通。
隔座行酒,美酒使我们陶醉,游戏猜谜,灯烛照红我们的面颊可惜美境不能常在,更鼓催人,我要应差离去。
我漂泊的身躯,独如飘转的飞蓬,随风飘转的官府兰台。
3、赏析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点出时间和地点。
但细一琢磨,所给的场景又那么让人难以捉摸,“画楼西”,“桂堂东”,有如从念禅师的灯语“赵州东院西”,显然是作者梦设的时空,以追想消逝的恋情。
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好象是作者在表述心志,颇有些海誓山盟的味道。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两个场景,一繁华一冷清。
繁华之处也孕育着失落与哀怨,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灯红酒绿、歌舞喧闹的夜宴上,也许因为羞怯只能与所爱之人相视传情,也许是与所爱之人欢娱良宵而当夜阑人静之时又不免倍添惆怅。
总之,应官鼓响,一夜风流随风而逝。
诗人坐在马上心绪迷离,失魂落魄,象风中蓬草一样投入了一天庸常的案牍琐事。
全诗场景多变,意绪纷繁,所有的文字皆是以诗人的情感变化连缀而成,于思绪中见美感。
这里便有了一种“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况味。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追忆。
当人们很亲切地追忆并再现从前的景况时,那一特殊的情景对追忆者有着意义,对于一般的追忆而言,它往往也同时意味着一种面向未来的希望和规划;但残荷听雨却与此不同,那些摇曳在秋雨中的败叶枯枝,不再意味着对叶绿花红的任何憧憬,而是它的终结。
在这自觉的终结体验中,却有着对枯萎过程最为深沉的绝望和抗议。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追忆,是一种更加真切的精神体验,它对李商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一首《无题》诗能使我们进一步领略这种追忆的复杂韵味。
这首诗所描述的是一段不期而遇的爱意,它发生在一个通宵达旦的宴席上,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了的官场交际活动,从“隔座送钩”、“分曹射覆”看来,那个女子是其中一个陪酒歌妓。
但正是这个女子,却和李商隐在一片嘈杂之中,共同享有一份温情。
我们还不能把它称为爱情,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只是一个两情相悦的萌发状态,也许它只表现在一个相互怜惜的眼神中。
诗人可能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一定想知道。
一切都平淡如常:饮酒,行令,所有的感受都淹没在嘈嘈杂杂的喧嚣之中。
没有表白,没有承诺,也没有任何约定,当应衙的鼓声响起来的时候,一切又都消逝在忙忙碌碌的走马一般的日子里。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那只是一个温馨的情境,就象已经逝去的星辰和风,只留下一种淡淡的欢喜,一种深切感动,还有挥之不去的忧伤,使诗人不能放弃。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温馨的情境。
“身无彩凤双飞翼”,所悲叹的首先是现实的困顿和绝望。
李商隐少有才名,得显要赏识,人生象鼓满了风的帆,锦绣前程历历在目;但一次多少有些功利色彩的联姻,使这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不仅如此,李商隐还不得不背着忘恩负义和首鼠两端的罪责,艰难地前行。
李商隐以自己的前途为年轻的冲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多年的艰难的游幕生涯,使得李商隐体验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成为一个漂泊无根的人。
一颗破碎的心灵由于对归宿的渴望,而变得多愁善感,变得多情。
为了抗拒着冷漠无望的现实世界,诗人开始演绎、沉湎于一个又一个的温情体验。
而“心有灵犀一点通”,既是指相互赏识、两情相悦,也是指对彼此命运的认同。
由此而生发的两情相悦,正是诗人所不断寻觅的自我拯救之道。
但一切都会改变。
在“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中,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失落感正被诗人酝酿着,使我们隐约闻到一种悲伤的气息。
诗人在第一句重复了两个“昨夜”,它提醒我们这只不过是一种追忆。
据“走马兰台”一句推测,这一追忆发生在次日的官衙中。
追忆是个人的事情,当诗人进入追忆之中的时候,它摒斥了外在现实世界,将“走马兰台”的无奈弃之一旁,回归到属于自己的绝对真实之中,所以,它首先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
此外,在一个感情波澜之后,诗人选择追忆,而不是谋划和憧憬,它还表明了诗人就这一件情事本身,已经做出了一个了断,那就是自觉的放弃。
正是这放弃的选择使我们感到震撼和失落,那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决断。
对这一段温情的放弃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当诗人在自己的脑海里象慢镜回放一样,重新体味着昨天晚上的一切,体味那已然消逝的星光和微风,体味永远伫立在那里的画楼和桂堂时,一切是如此的亲切,每一个细节都不会被遗漏,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有过深深的感动,这其中更有无限的惋惜和依恋。
这是真正的追忆,它不包含有任何希望,这里有生命深处的大绝望。
春酒已经饮尽,也许永远不会再有;蜡灯已经熄灭,也许永远不会再次点亮,但那种温润和暖意,将永远留在诗人的心中。
追忆,使一切嘈杂都隐去,只剩下星光闪烁、微风轻拂,只剩下温暖的酒和摇曳的灯。
就象无声电影一样,追忆虚化了昨晚的一切,只有温情,没有情节,因此无法谋划,只能回味。
我们只能说,李商隐所希望得到的只是一种虚幻的感受,他自觉地放弃了现实的可能性。
但昨夜毕竟美好,令人深情留恋,那么,李商隐如何会心甘情愿做出放弃的选择呢?“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现实仕途的绝望,人生信念的毁灭,可以通过感性世界来拯救。
但在情感世界中,人就一定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吗?李商隐在自己的漂泊生涯中,有过多次爱情体验,恋爱的对象多不可考,有指为女冠、宫女、官妓,甚至主官的妻妾。
无论如何,每一次爱情体验,对于李商隐来说,都是一次生命激情的燃烧,“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每一个难熬的朝朝夕夕,既意味着对时光的珍惜,也意味着对时光的恐惧。
所有的爱情都不会有结果,只留下深深的伤害和痛苦,留下一个个忧伤的追忆。
那些毫无希望的爱情,还值得再次去追求吗?但追求中那些温馨的生命体验,又怎能轻易舍弃呢?一次次身心俱疲的失败,使得李商隐选择了追忆。
追忆是一种退缩,是一种绝望的追求,也是最后的守护。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因为结局的“枉然”,所以只能追忆;因为不让任何情节发生,所以只留下追忆,但在追忆中,温情却得到最小心翼翼的守护。
对于李商隐来说,追忆已经成为一种最真实的生存状态。
因为现实朝夕变幻,即使艳若娇荷,即使激情如火,也终将枯萎消逝,艳丽和激情是一种虚假,而虚假背后的悲哀才真实,所以,李商隐只能把人生虚拟为一个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为自己保留下最值得珍惜的东西。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语时”,是将当下刻意演绎为一种追忆;而“留得残荷听雨声”则是一种对既往的追忆。
对此在生命的真切感受,使得诗人深情地迷恋那没落于深秋残荷上淅淅沥沥的雨声。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1、原诗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2、译文你说要来却是空话,一去就无影无踪,斜月照着高楼,五更的钟敲响了。
梦中因为离别啼哭也难以唤住你,醒来后强烈的相思驱使着我没等墨汁研浓就写信。
烛光朦胧地映照着金翡翠屏风,熏香依稀地从芙蓉帐里微微地透过来。
刘郎已经恨透了蓬山遥远,更何况你我之间隔着万重蓬山。
3、赏析作为一个身世坎坷、郁郁寡欢的诗人,李商隐在他的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一种失落感伤的情绪,一旦牵惹上所爱之人,不管是求之不得的企盼,还是久别难逢的怀恋,作者都将它置于一种朦胧、绝美的境界之中,通过各种可感的物象,渲染以飘忽朦胧的声色,使作品的感情色彩更加浓郁,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切。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远隔天涯的女子的痛苦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