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9上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 格式:pdf
- 大小:489.06 KB
- 文档页数:6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共两课,分别是《独具特色的文明》和《我爱你,中国》。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性,理解爱国主义,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明素养和爱国情感,但对于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他们对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可能感到抽象和枯燥,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性,理解爱国主义,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2.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3.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华文明的独特性2.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3.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2.多媒体设备3.教学案例4.小组讨论指导书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文明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具体的案例,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每组选一个案例进行分析,时间为5分钟。
4.巩固(5分钟)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和巩固教材内容。
时间为5分钟。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
时间为5分钟。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大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单元解读一、课标要求1.学习主题: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情教育。
2.内容要求: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4.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5.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6.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领悟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革命传统教育)7.了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法治教育)8.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国情教育)二、内容简介本单元以“建设文明中国”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出文明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守望精神家园、共筑生命家园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本单元从“守望精神家园”和“建设美丽中国”两个视角,展现了我国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所作出的积极应对,并引导学生将我们对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殷殷追求化作守望与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
三、主要观点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学生逐步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延续文化血脉,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4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中国人民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历程、共同建设的美好家园、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复习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复习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骤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主要内容包括: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尊重文化多样性,维护世界和平;认识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理解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原则,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明确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文明与家园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文明发展的历程、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民族文化的认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方面的认识尚不清晰,需要通过教学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认识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可持续发展意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等。
2.教学难点: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及国家政策等。
九年级上册道德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备课全覆盖一、课程目标本单元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1. 了解文明的含义和重要性;2. 了解家园的概念和意义;3. 掌握维护文明和家园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教学重点1. 文明的内涵和特点;2. 家园的重要性和组成;3. 维护文明和家园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课:文明的含义和重要性1. 理解文明的含义和内涵;2. 分析文明的特点和表现形式;3. 讨论文明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课:家园的概念和意义1. 理解家园的概念和涵义;2. 探讨家园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3. 分析家园的组成和特点。
第三课:维护文明和家园的方法和技巧1. 研究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2. 掌握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交技巧。
第四课: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1.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3. 探讨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和互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和技巧;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思维和交流;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内容;4.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5. 多媒体展示:使用多媒体教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达能力;2. 作业评定:根据完成的作业质量和准确性进行评定;3. 小组活动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4. 案例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考试测评:通过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九年级上册道德法治教材;2. 多媒体教具:投影仪、电脑等;3. 案例材料:包括实际案例和教材中的案例;4. 角色扮演道具:如服装、道具等。
七、教学参考1. 九年级上册道德法治教材;2. 相关道德法治教学参考书籍;3. 网络资源:相关教学视频、文章等。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备课全记录第一课时课程目标- 了解文明与家园的关系- 掌握文明与家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授课步骤1. 导入:与学生分享一个关于文明与家园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2. 概念解释:解释文明与家园的含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3.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几个案例,让他们分析案例中的文明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探讨自己身边的文明问题,并制定小组计划来改善。
5. 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计划,并进行总结讨论。
第二课时课程目标- 学习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授课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分享一个关于道德与法律的例子。
2. 概念解释:解释道德与法律的含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二者的区别。
3.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一个违法行为并讨论其道德与法律后果。
4. 法律知识学习: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外阅读,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刑法和民法等。
5. 小结和讨论: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
第三课时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提高学生对家园的珍惜和保护意识授课步骤1. 导入:与学生分享一些关于环境污染和保护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思考。
2. 概念解释:解释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含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3. 视频观看:播放一段关于环保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环保活动的重要性和种类。
4. 环保行动计划:学生分成小组,制定一份环保行动计划,并在学校或社区进行实施。
5. 反思和总结:与学生一起反思他们的环保行动计划,并进行总结讨论。
第四课时课程目标- 加深学生对文明与家园的理解- 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和礼仪知识-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文明素养授课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分享一个关于交往方式和礼仪的真实故事。
**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道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48 分)1.虎年立春之夜,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运动员入场时走过的“中国窗”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矗立鸟巢,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贯穿全场,再一次惊艳世界。
从中我们体会到()A.我国坚定的文化自信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只有通过举办国际盛会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我们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以推进国家间经济协作,也要不同国家文明之间求同存异,加强对话与交流、学习与借鉴。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强调的,“文明因不同而互鉴,因互鉴而精彩”。
下列选自《平语近人》中的名言警句,内涵与上述观念一致的是()A.“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C.“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D.“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3.为迎接甲辰龙年到来,故宫博物院官网于2024 年2 月4 日正式开启了“祥龙贺岁”线上展览。
展览分为“龙与生肖”“龙生九子”“龙纹图案“龙在故宫”“祥龙献瑞”五大模块,涵盖龙文物主题图文和视频展示建筑中的龙元素全景展示。
“祥龙贺岁”线上展览的开启()A.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有利于建设文化强国B.为经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生产力发展C.借助科技和互联网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插上了“翅膀”D.坚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4.我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遗产项目承载着藏族天文历算、自然博物、仪式信仰、行为规范、起居饮馔等传统知识,同时也通过藏族神话、传说、史诗、戏剧、绘画雕刻等文化表现形式得以广泛传播,既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又丰富着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的意义。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精心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想一想: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传统文化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一)中华文化的形成1.材料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
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3.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内容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相关链接”材料。
2.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意义1.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共同总结: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1.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及特点。
(1)产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4.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2)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6.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7.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特点及内涵。
(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备课手册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使学生了解我国文明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材分析第三单元共四课,分别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我爱你,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依法治国》。
本单元教材以我国文明的发展为主线,通过讲述我国文明的历史、展示我国文明成果,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教材还强调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文明的历史,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法治观念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我国文明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念。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文明成果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文明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文明成果?2. 讲授新课按照教材的顺序,分别讲解《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我爱你,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依法治国》四课的内容。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文明的历史,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如何看待我国文明的历史?2. 为什么说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非常重要?3.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4. 法治观念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4.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述,此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是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
分解开来就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党和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
此单元的学习主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资源环境国情教育、生态意识教育。
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对此单元的学习,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能够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识。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以“建设文明中国”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出文明是社会历史进步和人类开化状态的基本标志,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
面对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思想文化,我们更加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面对快速发展产生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更加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
第五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学生自觉重视中华文化的价值,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认同与自信。
第六课旨在加大对中学生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和生态意识教育的力度,增强青少年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育。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1。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来源: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还要互相交流借鉴。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熔铸了中华民族民族志向、民族品格和民族理想,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爱国情怀,奋进品格,高尚情操,伦理规范等。
青少年如何做:①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否则会失去生命力。
(3。
(4: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C.改革开放时期: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5大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6)如何传承与弘扬:①表现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②表现在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无私奉献;③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引领,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政治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周一下午学生王刚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发现几个神色异常的陌生人在家中翻东西他马上意识到出了问题故意敲了敲门问“王刚在家吗?我找他有点事”陌生人回答说“不在!”王刚趁机离开到邻居家拨打110报警蓄察及时赶到抓获了窃贼这一事例从法律的角度对你的健康成长的启示是()①要勇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②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③生命最宝贵要注意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④要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C【解析】12.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 坚决抵制一切西方文化B. 让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C. 消除各国文化差异D. 以包容的心态促进友好交往【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以包容的心态促进友好交往故选项D符合题意 A说法错误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B错误中华文化不会引领世界文化发展应该与其他国家的文化相融合 C说法错误故选D3.多元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A. 全盘接受一概照用B. 学习外来文化要批判地继承C. 不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可以不接受D. 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文化也应该趋向统一【答案】B【解析】多元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学习外来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符合题意 A选项对待外来文化不能全盘接受一概照用 C选项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D选项文化不会趋向统一排除.故选B.4.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A.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B. 发展教育和科学C. 加强物质文明建设D.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CD.故选B.5.2021年4月30日以“印象嘉陵江·千年相如城”为主题的南充市2021年嘉陵江放牛季暨相如故城开城活动盛大启幕活动舞台上赞“三牛”、诵“三牛”的特色祈福仪式《打春牛》特色民俗表演《到蓬安牛起来》音乐舞蹈…精彩纷呈的表演成了大型圈粉现场被多家媒体转载点赞此次活动成功开展( )A. 亮出了蓬安的文化自信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B. 展现了蓬安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C. 坚定了人们固守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决心D. 提供了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A 题文中活动舞台上赞“三牛”、诵“三牛”的特色祈福仪式《打春牛》特色民俗表演《到蓬安牛起来》音乐舞蹈…精彩纷呈的表演成了大型圈粉现场被多家媒体转载点赞此次活动成功开展体现了蓬安的文化自信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故A说法正确B 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化的包容故B与题不符C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创新要发展而不应该固守故C说法错误D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的是精神动力等而不是物质基础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6.据统计我国人均资源量综合排名世界第120位许多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却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一些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出10倍以上这些数据警示我们()①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无法遏制②我国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必须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③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中心工作④资源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直接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严峻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是悲观主义的表现③说法错误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故选C7.“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下列做法不符合“光盘”理念的是()A. 教室无人应关灯B. 滴水龙头要关紧C. 笔芯用完再更换D. 书本不用就丢弃【答案】D【解析】公益中的光盘指的是节约资源其中人走灯灭、关紧水龙头、节约笔芯都是节约资源的表现书本不用就丢弃不符合课本循环使用的原则是浪费现象所以不符合光盘的是D选项 ABC的表现不合题意故选D8.世界文化大花园里百花齐放下列选项中属于外国文化的是()A. ①②③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答案】B【解析】①③属于外国文化符合题意②④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错误排除故选B9.“捏碎方便面”、“拆开零食”、“打开饮料瓶喝完放回”……为了抗拒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表达“爱国之情” 近日辽宁一女子疑似在乐天玛特超市直播毁坏韩国商品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该女子的行为是()A. 正确的履行了维护国家荣誉、利益的义务B. 错误的爱国需理性行动必须合情、合法C. 正确的因为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公民的义务D. 错误的因为她没有正确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答案】【解析】10.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表明()A. 经济发展了环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B. 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C. 先抓好经济建设再治理环境污染D.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答案】B【解析】有材料中“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表明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B符合题意要求A错误经济发展了环境问题也不一定会迎刃而解C错误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应同步规划、同步实施D错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经济建设故选B11.感动源自人们的情感共鸣更代表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央视《感动中国》栏目自2003年2月14日开播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万千观众 16年来已经推选出100多位感动中国人物感人的故事历久弥新感动的力量经久不息在《感动中国》栏目的带动下很多媒体也开展了类似的报道活动一些网络媒体定期推荐网友身边的好人好事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的独特魅力在于()①树立道德标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②展现美好青春年华消除社会歪风邪气③展现人性光辉促进民主法治建设④传递身边感动净化人们心灵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③④【答案】B【解析】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的独特魅力在于树立道德标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递身边感动净化人们心灵①④符合题意②“消除社会歪风邪气”说法绝对排除题意与民主法治建设无关排除③故选B12.河北碣石山脚下的矿坑公园曾经是山岩裸露植被系统损毁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岩石崩落汛期山洪暴发为重塑碣石山山体外貌和生态系统我县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系统对这一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和深度改造使其成为民众休闲、体验、游览、健身的立体生态花园我县的这一做法()①有利于促进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②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④体现了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我县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系统对这一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和深度改造使其成为民众休闲、体验、游览、健身的立体生态花园有利于促进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①②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排除④故选A13.我国传统文化中为官者崇尚“刚正不阿” 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 对“刚正不阿”赋予更多的思想内涵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这说明()①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②中华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相辅相成③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做到身体力行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114.杨俊萱老师和丈夫常敬宇先生为了传播汉语放弃了优越的国内生活来到了巴基斯坦杨俊萱老师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身上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A. 文明自由B. 爱国敬业C. 民主友善D. 公正平等【答案】B【解析】A错误不符合题意B正确题干中杨俊萱老师和常敬宇先生为了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放弃优越条件甚至杨俊萱老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体现了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弘扬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与敬业要求C错误不符合题意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5.(1)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体现了()①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②全部依赖外来科技③我国工程水平的进步④港珠澳大桥是绿色工程15.(2)港珠澳大桥的开通()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得知表明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体现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我国工程水平的进步港珠澳大桥是绿色工程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港珠澳大桥的建立是我国独立完成的”故选D【答案】B【解析】依据题目可知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促进三地融合发展间接产生的GDP可能是几万亿元甚至十几万亿元这远远不是投入的1000多亿元所能衡量的所以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B选项正确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16.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①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②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③全面吸收世界各地各种文化让世界文化取代中华文化④大力抵制我们原有的各种古老文化防止文化倒退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①②说法正确③错误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不可能让世界文化取代中华文化④错误发展先进文化就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是大力抵制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17.(1)请运用守护生命的相关知识分析画线部分人们的行为17.(2)材料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哪一基本特征?17.(3)我国积极主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汲取其他国家的先进文明有何重要意义?【答案】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满足精神需求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解析】【答案】文化多样性【解析】【答案】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进世界文化的进步【解析】18.(1)请写出下列体现家风的名言警句所对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________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对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________18.(2)开展“安徽美德少年”的评选活动有何意义?18.(3)“美德少年”我也能行你认为通过哪些努力你也可以成为“美德少年”?【答案】爱国, 敬业【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是国家意识体现了爱国的价值准则“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体现的是对工作的专心体现了敬业的价值准则答出即可【答案】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提高道德水平和境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形成文明的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任意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活动意义可以用“有利于”的形式从弘扬民族精神、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方面组织答案【答案】①培养自强精神磨砺坚强意志②诚实守信诚信做人③孝敬父母尊敬理解父母④乐于助人友善待人奉献社会等【解析】本题考查实际行动可就自强、诚信、孝心、友爱等任一方面或几方面阐述言之有理即可19.(1)请回答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19.(2)材料彰显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19.(3)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能在非常时期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原因和材料相对应)19.(4)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怎样的国际形象?19.(5)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少年的你应该如何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答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析】【答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析】【答案】①原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材料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材料依法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等行为【解析】【答案】和平、合作【解析】【答案】①胸怀理想立志成才提高自身素质服务社会③关注国家发展、参与者和推动者、开放④培养创新精神⑤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养成节约资源⑥培育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遵纪守法【解析】20.(1)请列举实例说明“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示例《论语》中强调“智者乐水仁者乐山”20.(2)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近上新台阶需要采取哪些有效举措?(三个方面即可)【答案】老子强调“道法自然” 庄子推崇“天人合一” 《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 陶渊明诗中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等【解析】开放性试题根据实际掌握符合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要求即可如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天人合一”等【答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依法严惩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走依法保护环境之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等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给最高给第二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给最高给【解析】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可从相关国策、战略、理念等方面考虑作答言之有理即可21.【活动策划篇】(1)请你围绕本主题设计几个环保宣传活动(两个即可)21.【原因探究篇】(2)请谈谈我国为什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1.材料二 2018年我国确定的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纤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共创明天篇】(3)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家园做些什么?【答案】(1)①各学校开展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的演讲会②学校开展以“保护环境”为题的征文比赛【解析】(1)本题为实践类主观题本题知识范围为“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请你围绕本主题设计环保宣传活动具体解答本题学生可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从演讲会、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活动形式进行回答【答案】(2)①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不容乐观②生态环保是人类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③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④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解析】(2)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本题知识范围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具体解答本题学生可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从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意义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答案】(3)①学习相关的环保知识自觉保护环境②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号召广大人民积极参与③关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并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④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爱护花草树木⑤节水、节电、节约用纸⑥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少用洗衣机洗衣服【解析】(3)本题为做法类主观题本题知识范围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中学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家园的做法具体解答本题学生可结合教材知识从学习相关环保知识、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具体做法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备课全记录第一课:文明礼貌与家庭关系本课主要介绍了文明礼貌与良好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
一、文明礼貌的意义1.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友善。
2. 文明礼貌的表现形式包括尊重他人、待人有礼、言行得体等。
二、良好家庭关系的重要性1. 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个人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信任。
三、培养和维护良好家庭关系的方法1. 倾听与沟通: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倾听和理解,保持良好的沟通。
2. 关心与支持:家庭成员应相互关心、支持和帮助,增进亲情。
3. 尊重与体谅:家庭成员应相互尊重和体谅,避免冲突和争吵。
4. 分担与合作:家庭成员应共同分担家务和责任,加强合作意识。
第二课:文明出行与交通安全本课主要介绍了文明出行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和保障自己的安全。
一、文明出行的意义1. 文明出行是对他人负责和关爱的表现,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文明出行的表现形式包括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保持秩序等。
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1. 交通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2. 遵守交通规则和规范行为能够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三、保障自己的交通安全的方法1. 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不闯红灯、不逆行等。
2. 注意观察:保持警觉,留意道路情况和其他交通参与者。
3. 文明礼让:礼让行人、让座等,树立良好的交通文明意识。
4. 安全出行:佩戴安全带、戴好头盔等,保护自己的安全。
第三课:文明购物与消费观念本课主要介绍了文明购物和正确消费观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理性消费和文明消费的意识。
一、文明购物的意义1. 文明购物是对商家和其他消费者负责的表现,能够维护公平交易和消费者权益。
2. 文明购物的表现形式包括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保护环境等。
九年级上册道德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备课全覆盖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明与家园的重要性。
2. 掌握文明与家园的基本要求。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4. 培养学生热爱家园、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文明与家园的定义和内涵。
2. 文明与家园的基本要求。
3.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1. 文明与家园的定义和内涵- 家园的定义: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人们生活的地方。
- 文明的定义:有礼貌、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积极向上的行为和态度。
- 家园的内涵:温暖亲情、友善邻里、和谐社区。
2. 文明与家园的基本要求- 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隐私和权利。
- 爱护环境:保持环境整洁、节约资源、保护植物和动物。
- 诚实守信:讲信用、遵守规则、不说谎和欺骗他人。
- 乐于助人:乐意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传递正能量。
- 文明礼仪:注意言行举止,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等。
- 开展班级文明评比活动,鼓励学生自觉遵守文明与家园的基本要求。
-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文明行为的后果。
- 通过故事、诗歌、影视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家园的热爱和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文明与家园的定义、内涵和基本要求。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3.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不文明行为的案例,思考其后果和改进方法。
4. 观摩法:观看相关影视片段,引发学生对文明与家园的思考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展示对文明与家园的理解和态度。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心得体会、小组报告等,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考查形式:通过小测验、口头提问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文明与家园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上册道德法治教材。
一、选择题
1.[2019·门头沟二模]结合下图中的事件,故宫成为“超级网红”的原因是()
①故宫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②故宫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集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③故宫管理者大胆创新,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让厚重的传统文化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④故宫管理者推出的一系列文创活动激发了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9·西城一模]王承书,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
在美留学时,她的学术理论轰动世界,却在祖国需要时毅然回归,隐姓埋名30年,投身于原子弹的研制中。
她一生清贫,临终前将毕生积蓄捐给“希望工程”。
她的事迹向我们表达了()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③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9·昌平二模]“藏医药浴法”是我国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
2018年11月28日,“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
A.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B.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习俗有关
C.说明中华文化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
D.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文化
4.今年春节以来,在《流浪地球》的带动下,全国兴起一股航天热,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精神、科普教育的关注。
这说明()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素养形成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人格形成
C.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人的优良品格
D.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在一场公益音乐会网络直播中,中央民族乐团和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用中胡、琵琶和钢琴、打击乐上演了一场中国民乐和西洋乐的完美“对话”,吸引了超过60万人次的在线观看。
据此回答5~6题。
5.这告诉我们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要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
③文化的发展要加强合作与交流④要区别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下列关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D.
7.[2019·石景山一模]近年来,故宫文创活动广受瞩目,如推出故宫创作胶带、饰品、冰箱贴、口红等各种文创产品;打造《紫禁城》《上新了故宫》等文创节目;开展“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故宫基于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出年轻又迷人的新形象,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故宫系列文创活动()
①创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②不利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利于激发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④只是为了利用传统文化获取经济收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2019·通州一模]在课前展示环节,同学们用道德与法治学科观点分析时事新闻。
对于以上时事新闻,解读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2019·海淀二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家国情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感,也是每个人的安身之本。
关于家国情怀,下列选项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二者没什么区别
B.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C.弘扬家国情怀,既要心中有家又要尽忠报国
D.弘扬家国情怀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0.[2019·昌平二模]2019年清明节前夕,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
6年来,共有599具志愿军遗骸回家,中国政府每一次都以最高礼遇迎接烈士遗骸。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②这有利于消除国家之间的战争
③弘扬英烈精神,高扬民族正气
④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19·海淀二模]有一位老师为学生们精心设计了一份寒假、暑假长期作业单,希望学生既做“读者”,又做“行者”。
假期作业单:做一名“读者”——读万卷书
◆读有厚重感的书
多读并涉猎多个领域,写写读后感。
(附书单……)
◆看有质地的电影
试着写影评,并学习他人的优秀影评。
(附影单……)
◆参观博物馆
事先搜集资料,事后进行梳理,讲述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做一名“行者”——行万里路
◆开启一段旅行
拍照片、写游记,讲述见闻。
◆参与家乡建设
走街串巷,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比如饮食、建筑等;或写一段导游词;或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走进自然
可以是播种、采集植物标本等。
结合作业单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青年学生为什么既要做“读者”,又要做“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