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病例讨论规范 (2)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教案(模板)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介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和重要性。
理解病例讨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掌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的基本流程。
1.2 教学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概念和背景。
病例讨论的定义和重要性。
教学病例的选择和准备。
教学病例讨论的步骤和技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和重要性。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员参与病例讨论,提高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和重要性2.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概念和背景解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定义和实施背景。
强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2.2 病例讨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阐述病例讨论对于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诊断能力和治疗方案制定能力的重要性。
强调病例讨论对于提升住院医师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促进作用。
2.3 教学病例的选择和准备介绍教学病例的选择标准和要求。
讲解教学病例的准备方法和技巧。
第三章:教学病例讨论的步骤和技巧3.1 教学病例讨论的步骤病例展示:介绍病例的基本情况和患者病史。
问题提出:引导学员发现和分析病例中的问题。
讨论交流:鼓励学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进行互动交流。
总结归纳:总结病例中的关键点和讨论成果。
3.2 教学病例讨论的技巧引导技巧:如何引导学员发现和分析病例中的问题。
点评技巧:如何对学员的发言进行有效点评和指导。
激发思维技巧:如何激发学员的临床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第四章:教学病例讨论的实践操作4.1 病例展示和问题提出选取一个具体的教学病例,向学员展示病例的基本情况和患者病史。
引导学员发现和分析病例中的问题,提出相关疑问。
4.2 讨论交流和总结归纳鼓励学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进行互动交流。
引导学员进行总结归纳,总结病例中的关键点和讨论成果。
第五章:教学病例讨论的反馈和评估5.1 反馈环节向学员提供针对性的反馈,指出他们在病例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病例讨论及小讲课规范一、教学病例讨论的意义培养实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二、教学病例讨论的要求1、基本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指导)。
2、病例选择:结合实大纲选择病情较复杂的常见病或是较疑难的少见病。
3、讨论重点:临床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
4、主持教师:一般由教学经验较丰富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教师承担。
三、病例讨论教学准备(一)教师方面:1、熟悉病人(病历)、准备病例摘要(入院时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情况、辅助检查结果等,可提前打印发给学生)。
2、PPT课件、小讲课讲稿等。
(二)学生方面:1、熟悉病人(病历)、查阅相关资料。
2、讨论提纲,拟向教师提出的题目等。
四、病例讨论流程(小讲课可根据情况安排在病例讨论结束后)1、学生归纳病例临床特点;2、作出诊断(要求全面、规范),提供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提出支持点与不支持点);4、提出治疗原则;5、针对本病例实际问题结合基础理论展开讨论;6、学生提问,教师解答;7、教师总结/开展小讲课:围绕讲授目标和学生讨论情况,注意引导学生临床思惟,开展小讲课。
五、注意事项:1、主持教师应做好备课,按教学意图引导和组织学生就病史特点,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等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针对讨论要点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提出疑点,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或疑点进行点评答疑,最后对讨论的问题给予总结。
2、按要求逐项进行讨论:由学生一一发言,其余同学可补充,老师采用提问方式进行,教师注意启发引导,实时纠正学生不足,活泼进修气氛。
3、病例讨论全过程应有书面记录,由讲授秘书全面总结,记入讲授档案。
病例讨论引言病例讨论是医学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常见的一种学术交流方式。
通过讨论病例,医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本次病例讨论将围绕患者的病情、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展开,旨在加深对该病例的理解,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40岁女性,主诉头痛和呕吐已有三天。
患者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感到疲劳、食欲减退,并且出现了明显的体重下降。
患者的家族史中无相关疾病。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颈部僵硬,活动度受到限制。
神经系统检查中无明显阳性体征。
病史患者过去没有类似的病史,除了最近一个月的不适症状。
患者否认有哮喘、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近期未进行过手术或受伤。
检查结果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略高,C反应蛋白(CRP)正常。
2.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轻度升高,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
3.头部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思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检查结果,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患者的诊断。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诊断思路:1.颅内感染:由于患者头痛、呕吐以及脑脊液检查中脑脊液压力升高,颅内感染是一个可能的诊断。
2.肿瘤:颈部僵硬和明显体重下降可能提示肿瘤的存在。
3.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需要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压增高引起的颅压增高。
诊断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我们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颅内感染。
鉴于这一病情,我们建议进行以下诊断和治疗措施:1.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培养、脑脊液培养等,以确定感染病原体。
2.使用抗生素治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以覆盖常见的细菌病原体,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测试调整治疗方案。
3.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支持性治疗,包括对头痛和呕吐的缓解,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4.头部MRI检查: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好转,考虑进一步进行头部MRI检查以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结论病例讨论是临床教学和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讨论病例可以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教案(模板)章节一:教学病例讨论概述1.1 教学病例讨论的目的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分析能力增进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1.2 教学病例讨论的准备病例的选择与准备参阅相关文献和指南安排讨论时间和地点章节二:病例分析与解读2.1 病例介绍患者基本信息主要症状和体征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2.2 病例分析住院医师对病例的初步分析指导教师对病例的深入解读探讨可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章节三:临床检查与诊断3.1 临床检查要点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指导住院医师进行必要的临床检查强调检查的准确性和重要性3.2 诊断方法与策略讨论各种诊断方法的选择评价诊断的可靠性和限制确定最终诊断结果章节四:治疗方案与决策4.1 治疗原则与目标明确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制定具体治疗目标和计划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4.2 治疗方案的讨论与决策住院医师提出初步治疗方案指导教师进行评估和修正共同决策并制定最终治疗方案章节五:病例总结与反思5.1 病例讨论的总结回顾病例讨论的过程和成果强调重要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指出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改进的地方5.2 病例反思与经验总结住院医师分享自己的学习和体会指导教师提出建设性的反馈和指导共同总结经验并促进未来的教学发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教案(模板) 章节六:临床路径与治疗进展6.1 临床路径的介绍解释临床路径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该病例所遵循的临床路径强调路径对治疗进展的指导作用6.2 治疗进展的讨论跟进治疗方案的实施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反应调整治疗计划以应对进展中的问题章节七:病情恶化与紧急处理7.1 病情恶化的识别讲解病情恶化的常见原因指导住院医师进行及时的评估强调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7.2 紧急处理的原则和方法讨论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原则教授紧急处理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紧急处理的模拟演练章节八:跨学科合作与沟通8.1 跨学科合作的必要性强调跨学科合作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介绍跨学科团队合作模式讨论跨学科合作的优势和挑战8.2 沟通技巧的培养教授有效的沟通技巧讨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策略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沟通练习章节九:教学病例讨论的评估与反馈9.1 评估方法与指标制定评估方法和指标评估住院医师的表现和进步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改进9.2 反馈的给予与接受指导教师给予及时和具体的反馈鼓励住院医师积极接受反馈共同讨论改进教学病例讨论的措施章节十:教学病例讨论的持续改进10.1 总结经验与教训总结教学病例讨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10.2 持续改进的策略推广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定期评估和调整教学病例讨论的内容和方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教案(模板) 章节十一:教学病例讨论的案例研究11.1 案例研究的选取与分析选择具有教学意义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关键信息和教训讨论案例研究对临床实践的启示章节十二:临床决策与伦理考量12.1 临床决策的原则与方法介绍临床决策的基本原则分析决策过程中的伦理考量讨论如何在复杂情况下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12.2 伦理困境的讨论与解决提出常见的伦理困境案例讨论解决伦理困境的方法和策略强调伦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章节十三:教学病例讨论的资源共享与传播13.1 资源共享的平台与机制建立教学病例讨论的资源共享平台介绍平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鼓励住院医师积极参与资源共享13.2 教学病例讨论的传播与推广推广教学病例讨论的成功经验与其他医疗机构和学组合作交流提高教学病例讨论在医学教育中的影响力章节十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与认证14.1 培训考核的内容与方法介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标准分析考核的内容和方法讨论考核对住院医师成长的作用和意义14.2 培训认证的流程与要求讲解培训认证的流程和步骤强调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住院医师顺利完成认证过程章节十五:教学病例讨论的教案设计与实施15.1 教案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确定教案的培训目标和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方法制定教案评估和反馈机制15.2 教案的实施与监督安排教学活动的实施计划监督教学活动的进行和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案以提高教学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的教案模板,涵盖了从教学病例讨论概述到教学病例讨论的教案设计与实施等多个方面。
教学病例讨论程序
(一)目的:培养医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学习构建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与临床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自学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病例选择:选择典型的、危重或疑难的、有助于实习医师、进修医师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病例。
(三)主持教师一般应为主治医师以上,并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
(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事先分工准备,查阅教材和参考书,印发病例摘要、提纲在讨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表意见。
(五)病例讨论应事先作好备课,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组织学生就病史的完整性,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展开充分讨论,并作适当的归纳和总结及书面记录。
(六)讨论流程:
1、实习医师代表报告病例摘要
2、带教老师阐明病例讨论目的
3、实习医师代表根据诊断流程、病例特点发言,列出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其它实习医师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
4、带教老师讲评并纠正学生错误
(七)教学小组应将教学病例讨论的时间、内容应有记录。
对于新担任此项工作的教师,教学小组应给予指导,并安排有关教师进行示范性观摩教学。
第二篇附录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病例讨论(一)一病人高热、咳脓痰。
血白细胞升高,中性93%。
X线胸片示肺脓肿。
一个月前病人背部皮肤脓肿,至今未愈。
(书P109、册P231,金黄色葡萄球菌)讨论: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最可能的病原菌为何?2.如何明确病原学诊断?(二)一新生儿室暴发败血症。
血培养阳性,标本经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书P79,细菌性医院感染)讨论:1.感染是如何发生的?这是一起什么性质的感染?如何明确感染源?2.怎样明确病原学诊断?还要做那些检查?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3.怎样防止新的感染病例的再次发生?(三)一70岁老年妇女患尿路感染,经予以口服氨苄青霉素治疗,5天后尿路感染症状缓解。
为防复发,继续用药一周,结果出现腹泻、发热。
粪检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反而较少,未分离到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菌。
(书P61、册P245-6,菌群失调症)讨论:1.消化道症状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可能的病原体为何?2.怎样明确病原学诊断?还要做那些检查?3.这是什么性质的感染?(四)一旅游团中突然有部分团员出现头晕、恶心、腹痛、呕吐。
追问发现,凡发病者早餐均食用的蛋炒饭。
返回旅店进一步追查发现,前晚值班厨师正患甲沟炎,是他将今晨用于蛋炒饭的冷饭分装后放置4℃冰箱的。
(书P109,金黄色葡萄球菌)讨论:1.旅游团部分团员患的是什么病?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怎样明确病原学诊断?(五)一患儿突然高热39.2℃,6小时后昏迷。
全身出现猩红热样皮疹、扩散性红斑。
查体时发现咽喉部红肿和扁桃体肿大,但后来仔细检查时发现右脚趾处化脓性病灶。
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89%。
低血压、休克。
无脑膜刺激症。
(书P113,化脓性链球菌)讨论: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如何明确诊断?2.可能的致病因素是什么?致病机理如何?(六)一27岁女性,因头痛3天、发烧、寒战2小时来医院就诊。
查体见体温40.2℃,血压119/80mmHg,四肢有散在红色斑点,无脑膜刺激征,扁桃体红肿,肺部检查未见异常。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病例讨论的目的和意义;2.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病例的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等。
三、教学内容1. 病例背景介绍;2. 病例分析与讨论;3. 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探讨;4. 病例总结与经验分享。
四、教学过程(一)病例背景介绍1. 主持人简要介绍病例背景,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2. 主持人展示病例相关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
(二)病例分析与讨论1. 学生分组进行病例分析,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2. 小组成员围绕病例,从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3.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和质疑。
(三)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探讨1. 主持人根据病例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探讨;2. 学生提出不同观点,主持人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3. 总结出最佳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
(四)病例总结与经验分享1. 主持人总结本次病例讨论的收获,强调关键点;2. 学生分享在病例讨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3. 主持人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在病例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 学生对病例的分析、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病例讨论中的思维深度和创新性。
六、教学资源1. 病例资料:包括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等;2. 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3.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七、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安排和病例特点,一般安排2-3课时。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病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和代表性;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3. 主持人要引导讨论,避免偏离主题;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医院内部教学病例讨论规范教学病例讨论是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为保证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目的意义1.传授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了解学生临床实习的效果和掌握本专业知识的程度。
3.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4.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可以规范医学生的医疗行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显示出老师的学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二、病例讨论的组织1.由科主任或教学秘书指定负责带教病例讨论的教师,由教师事先写好准备讨论的病例。
可以选择学生经管的病人或病案室的典型病例。
2.教师在讨论前1-2天要通知学生相关病例摘要,预先提出能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的问题和提纲,以便学生有准备的发言。
三、病例讨论的方式1.病例讨论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事先做好备课工作,在讨论中按教学意图进行讨论活动,引导和组织学生就病史的完整性、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展开充分讨论,并作适当的归纳和总结。
学生应事先准备,查阅参考书及参考文献,积极主动地发表意见。
讨论时先由教师指定一名学生汇报病史(病例摘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言,最后由老师认真归纳总结学习内容。
2.教师应事先准备好教案,病例讨论应采用“互动教学”模式。
3.可适当地参考一些常见的辅助手段:多媒体、互联网、各种教学照片、影像学片等。
四、病例讨论的内容1.结合临床基本知识、理论和社会心理问题展开讨论。
2.启发学生临床思维,解决临床问题。
3.培养学生诊断思维能力或治疗方案的有效制定。
4.鼓励学生评估诊疗方案。
5.引导学生自学。
6.可酌情增加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政策,以协强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7.可酌情增加医德医风和人文科学内容,培养学生注重社会心理与人文修养,达到教书育人、培养德才兼备、与时俱进的合格医学人才。
医院临床教学病例讨论规范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是通过对典型、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诊治过程的系统回顾、分析和讨论,培养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循证与用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重要临床教学活动。
也是规范医疗行为和提高诊疗水平的重要环节。
一、讨论前准备1.教学病例讨论由教研室或各实习病区组织实施,每月进行 2 次,每次讨论 l~2 个病例,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
2.教研室应将教学病例讨论的时间、内容列入实习教学计划,并记录实施情况。
对新担任此项工作的教师,应给予指导,或安排观摩教学。
3.教学病例讨论主持人应事先做好备课,设计教学意图,并将所选择的病历摘要和讨论问题的提纲以书面形式提前发给学生。
4.实习学生必须参加教学病例讨论,要提前查看患者,熟悉病情,并结合病情查阅有关书籍和文献,认真准备发言。
主管床位的实习学生要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充分做好病历及辅助检查资料等的准备。
二、讨论过程1.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有关人员及实习学生参加。
病例讨论前至少 1 天将病例资料告知实习学生。
2.首先在主持医师带领下到病房听取实习学生汇报病历,分管病床各级医师给予补充,提出目前存在的疑问或急需解决的问题,查看患者,然后进一步询问病史和查体,了解目前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死亡病例不需此项)。
3.返回医师办公室,针对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发言。
先由主管病床的实习学生发言,再由其他实习学生和各级医师分别提出自己对诊断、治疗等的意见。
4.教学病例讨论应以学生为主体,要按预先设计的教学意图,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和组织实习学生针对诊断、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并发症、预后、死亡原因等展开充分讨论。
主持医师应鼓励实习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后小结1.病例讨论结束时,主持医师要进行总结性发言,确定目前诊断、治疗方案以及需进一步完善的辅助检查等,明确各医疗环节中是否存在疏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病例讨论规范教学病例讨论规范教学病例讨论是临床带教老师带领实习生及其他各层次青年医师对临床真实病例进行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发言为讨论的重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提炼、总结,达成向教学对象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一项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的临床实践教学活动。
一、教学病例讨论的目的1、依托临床病例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临床思维。
2、学习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建立对具体病人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的思维过程。
3、培养沟通交流技巧、语言概括表达能力。
4、锻炼和提升教师的临床实践教学能力。
5、锻炼教师口头表达、高度概括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创新能力。
二、病例讨论的准备1、病例讨论的主持医师必须由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2、病例准备:主持医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病例,确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诊断-治疗-辅检-新进展…)病例选择的标准:(1)病种:符合教学大纲,选择常见病、多发病(2)病情: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避免太简单或过于典型、没有悬念的病例;避免太难或太复杂的疑难病例;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病例,病情逻辑性强,能体现临床思维的过程;病情适当曲折,讨论时有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是可以确诊的病例。
3、临床资料准备:(1)患者从门诊到入院前的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暂不提供入院后的检查结果;(2)对诊断非常关键的临床资料(如影像学或病理结果),但在讨论开始时暂不提供,待学生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与分析,在讨论中主动提出需要这些资料时,教师再逐次提供。
4、准备病历摘要:要求既简明扼要,又能说明问题。
内容要系统充实,文字要简介明快,使人看后能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写病历摘要应注意:(1)一般不明确写出病理诊断或临床确诊。
(2)为了文字简洁,一些阴性或正常检查结果不必一一写出,凡写某某等项检查均需阴性或正常即可。
为了引导思维,对诊断有决定意义的检查结果也不要明确写出,可写成已取活体组织送病理科检查或已作某项检查等字样。
教学病例讨论及小讲课规范一、教学病例讨论的意义培养实习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二、教学病例讨论的要求1、基本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指导)。
2、病例选择:结合实习大纲选择病情较复杂的常见病或是较疑难的少见病。
3、讨论重点:临床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
4、主持教师:一般由教学经验较丰富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教师承担。
三、病例讨论教学准备(一)教师方面:1、熟悉病人(病历)、准备病例摘要(入院时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情况、辅助检查结果等,可提前打印发给学生)。
2、PPT课件、小讲课讲稿等。
(二)学生方面:1、熟悉病人(病历)、查阅相关资料。
2、讨论提纲,拟向教师提出的问题等。
四、病例讨论流程(小讲课可根据情况安排在病例讨论结束后)1、学生归纳病例临床特点;2、作出诊断(要求全面、规范),提供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提出支持点与不支持点);4、提出治疗原则;5、针对本病例实际问题结合基础理论展开讨论;6、学生提问,教师解答;7、教师总结/开展小讲课: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讨论情况,注意引导学生临床思维,开展小讲课。
五、注意事项:1、主持教师应做好备课,按教学意图引导和组织学生就病史特点,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等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针对讨论要点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提出疑点,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或疑点进行点评答疑,最后对讨论的问题给予总结。
2、按要求逐项进行讨论:由学生逐一发言,其余同学可补充,老师采用提问方式进行,教师注意启发引导,及时纠正学生不足,活跃学习气氛。
3、病例讨论全过程应有书面记录,由教学秘书全面总结,记入教学档案。
4、讨论结束后,实习生应根据讨论情况,复习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
深圳市人民医院教学病例讨论规范教学病例讨论是临床带教老师带领实习生及其他各层次青年医师对临床真实病例进行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发言为讨论的重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提炼、总结,达成向教学对象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一项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的临床实践教学活动。
一、教学病例讨论的目的1、依托临床病例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临床思维。
2、学习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建立对具体病人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的思维过程。
3、培养沟通交流技巧、语言概括表达能力。
4、锻炼和提升教师的临床实践教学能力。
5、锻炼教师口头表达、高度概括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创新能力。
二、病例讨论的准备1、病例讨论的主持医师必须由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2、病例准备:主持医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病例,确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诊断-治疗-辅检-新进展…)病例选择的标准:(1)病种:符合教学大纲,选择常见病、多发病(2)病情: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避免太简单或过于典型、没有悬念的病例;避免太难或太复杂的疑难病例;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病例,病情逻辑性强,能体现临床思维的过程;病情适当曲折,讨论时有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是可以确诊的病例。
3、临床资料准备:(1)患者从门诊到入院前的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暂不提供入院后的检查结果;(2)对诊断非常关键的临床资料(如影像学或病理结果),但在讨论开始时暂不提供,待学生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与分析,在讨论中主动提出需要这些资料时,教师再逐次提供。
4、准备病历摘要:要求既简明扼要,又能说明问题。
内容要系统充实,文字要简介明快,使人看后能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写病历摘要应注意:(1)一般不明确写出病理诊断或临床确诊。
(2)为了文字简洁,一些阴性或正常检查结果不必一一写出,凡写某某等项检查均需阴性或正常即可。
为了引导思维,对诊断有决定意义的检查结果也不要明确写出,可写成已取活体组织送病理科检查或已作某项检查等字样。
第1篇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胸痛2年,加重伴气促、心悸1周”。
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痛,每次持续数分钟,休息后可缓解,未引起重视。
近1周来,胸痛症状加重,伴随气促、心悸,夜间明显,影响睡眠。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史。
吸烟史20年,每日约20支。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胸痛2年,加重伴气促、心悸1周”。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20年。
查体:体温37.2℃,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0/90mmHg。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
四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心肌酶谱正常,心电图示ST段压低,部分导联T波倒置。
影像学检查:胸部CT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度狭窄。
讨论内容:1. 病史分析:-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 患者反复发作性胸痛,伴随气促、心悸,夜间明显,符合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患者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狭窄,支持心绞痛的诊断。
2. 诊断分析:-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患者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征,具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3. 治疗分析:-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 抗凝治疗:华法林、肝素等。
- 抗心绞痛治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
- 血管重建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 实践教学目标:- 通过本病例讨论,使学生了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 培养学生分析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的能力。
- 提高学生对心血管疾病诊治的重视程度。
5. 讨论要点:-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依据。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并发症及预防。
教课病例议论规范教课病例议论是临床带教老师率领实习生及其余各层次青年医师对临床真切病例进行议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讲话为议论的要点,经过教师的指引、启迪、提炼、总结,达成向教课对象教授知识的目的,是一项主主旨在培育学生的临床思想的临床实践教课活动。
一、教课病例议论的目的1、依靠临床病例培育学生谨慎周密的临床思想。
2、学习综合剖析临床资料、成立对详细病人做出正确诊疗及治疗的思想过程。
3、培育交流交流技巧、语言归纳表达能力。
4、锻炼和提高教师的临床实践教课能力。
5、锻炼教师口头表达、高度归纳的逻辑思想和综合分析、创新能力。
二、病例议论的准备1、病例议论的主持医师一定由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当。
2、病例准备:主持医师依据教课目的选择典型病例,确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诊疗-治疗 -辅检 -新进展)病例选择的标准:(1)病种:切合教课纲领,选择常有病、多发病(2)病情:难度适中,切合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防止太简单或过于典型、没有悬念的病例;防止太难或太复杂的疑难病例;有鉴识诊疗意义的病例,病情逻辑性强,能表现临床思想的过程;病情适合波折,议论时有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定是能够确诊的病例。
3、临床资料准备:(1)患者从门诊到住院前的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及协助检查的结果,暂不供给住院后的检查结果;(2)对诊疗特别要点的临床资料(如影像学或病理结果),但在议论开始时暂不供给,待学生经过自己仔细的思虑与剖析,在议论中主动提出需要这些资料时,教师再逐次供给。
4、准备病历纲要:要求既简洁简要,又能说明问题。
内容要系统充分,文字要简介明快,令人看后能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清楚完好的印象。
写病历纲要应注意:(1)一般不明确写出病理诊疗或临床确诊。
(2)为了文字简短,一些阴性或正常检查结果不用一一写出,凡写某某等项检查均需阴性或正常即可。
为了指引思想,对诊疗有决定意义的检查结果也不要明确写出,可写成已取活体组织送病理科检查或已作某项检查等字样。
教学病例讨论规范
教学病例讨论是临床带教老师带领实习生及其他各层次青年医师对临床真实病例进行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发言为讨论的重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提炼、总结,达成向教学对象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一项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的临床实践教学活动。
一、教学病例讨论的目的
1、依托临床病例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临床思维。
2、学习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建立对具体病人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的思维过程。
3、培养沟通交流技巧、语言概括表达能力。
4、锻炼和提升教师的临床实践教学能力。
5、锻炼教师口头表达、高度概括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创新能力。
二、病例讨论的准备
1、病例讨论的主持医师必须由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2、病例准备:主持医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病例,确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诊断-治疗-辅检-新进展…)病例选择的标准:
(1)病种:符合教学大纲,选择常见病、多发病
(2)病情: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避免太简单或过于典型、没有悬念的病例;避免太难或太复杂的疑难病例;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病例,病情逻辑性强,能体现临床思维的过程;病情适当曲折,讨论时有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是可以确诊的病例。
3、临床资料准备:
(1)患者从门诊到入院前的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暂不提供入院后的检查结果;
(2)对诊断非常关键的临床资料(如影像学或病理结果),但在讨论开始时暂不提供,待学生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与分析,在讨论中主动提出需要这些资料时,教师再逐次提供。
4、准备病历摘要:要求既简明扼要,又能说明问题。
内容要系统充实,文字要简介明快,使人看后能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写病历摘要应注意:
(1)一般不明确写出病理诊断或临床确诊。
(2)为了文字简洁,一些阴性或正常检查结果不必一一写出,凡写某某等项检查均需阴性或正常即可。
为了引导思维,对诊断有决定意义的检查结果也不要明确写出,可写成已取活体组织送病理科检查或已作某项检查等字样。
(3)体格检查的重要阴性结果应该写出,以备在临床讨论时候鉴别诊断参考。
(4)如同时存在多种疾病,不要只写其中的一种主要疾病,每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均应描述,以增加病情的复杂性和“讨论”的难度。
5、讨论提纲准备:
(1)初步诊断要考虑哪些疾病
(2)诊断依据有哪些
(3)还需要做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
(4)解读、分析检查结果,提出初步诊断
(5)通过临床观察和判断,确立最后诊断
6、于病例讨论前2—3天通知实习生,主持医师向实习生印发病例摘要等相关资料。
实习生要提前复习梳理相关病种的理论知识,熟悉病例相关资料,查阅文献,提出问题,列出讨论提纲,做好发言准备(书写发言提纲)。
三、病例讨论的实施
病例讨论时间一般为40-60分钟,病例讨论全过程应有书面记录。
1、实习生汇报病例
(1)要求简明扼要,脱稿汇报;
(2)主持医师进行补充、提问,导入讨论环节。
2、病例讨论环节
(1)围绕具体的病例进行讨论,采用多种方式推动讨论的开展,如设问、反问、讨论、一问一答、一问多答等;
(2)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运用已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归纳总结:主持医师就讨论的过程进行点评,回顾本次病例讨论的重点,布置下一步复习的重点。
四、教学查房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1、主持病例讨论人员由主治及以上职称人员担任;
2、病例讨论时间掌握在40-60分钟;
3、主持及所有发言均用普通话,态度端正,着装整洁,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互动完成讨论;
5、根据不同病种的疾病特点设计讨论方式;
6、讨论不仅仅局限于三级学科,增加通科知识;
7、突出重点、难点,时间分配得当;
8、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