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用意象组合

运用意象组合

运用意象组合
运用意象组合

运用意象组合

【技法揭秘】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物象(自然意象)或事象(社会意象)。它既包括借以寄托情思的春草、秋风、落叶、红梅等自然之物,也包括用来寄托情思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文学情节和历史事实等社会意象。意象组合,就是缘于表达统一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本不太相关的,寄托了情感意趣的典型人物、事件、实物或景物片段,构成一组画面,实现无缝链接、组合成文的构思技巧。这种“拼盘”式的组合,绝非是对事例、景物材料这些“形”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文章主题下的有机整合。

运用意向组合的方法能让作文呈现板块式结构,从而使作文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思路流畅,适宜考场上错落有致地安排材料,很容易达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对一类文的“内容充实”“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等要求。

【中考兵法】

用意象组合法构思成文,常有三种组合手段:

一、横向组合

就是组合特定主题下的几幅画面为几个素材,各片段间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秋来了》,首段先用“秋来了,梦醒了,心碎了”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传神而简洁地描写秋风秋雨秋景,用“一首首凄美的诗篇便从诗人心中涌起”过渡,然后分别用“梧桐细雨冷清秋”“巴山夜雨话别情”“浔阳江头琵琶行”作小标题,引出李清照、李商隐、白居易这几位文学史上的悲情人物,用诗意的语言化用他们相关的诗词意境,表达自己对秋的独特感悟。最后用忧伤的笔调作结,照应开头:“秋风起,秋雨浓,梧桐芭蕉夜雨声。秋意老,愁丝层层,几曲秋声,哀怨几重。秋来了,带来无限的哀思,留下无数凄美的诗篇。”采用这样总分总的横向结构,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给人深刻印象。

二、纵向组合

就是组合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中的几幅画面或若干意象,各片段间是鱼贯式的层递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你的热情,让我记住了你》,考生先在开头解释了题目的“你”为何物:“你,就是那热情蓬勃明媚灿烂的阳光!”然后分别用“幼时,你如风”“童年,你如水”“青春,你是天”三个独句段落引出自己在三个不同人生阶段对阳光的不同感受,这样一气呵成之后,自然地在结尾用想象和抒情点明题旨——“沐浴在你的热情蓬勃下,我感受着母爱般的温暖,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我仿佛感觉到我的双臂变成了美丽的翅膀,在你的引领下,我飞向了广阔的天空,飞得很高很高……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美好未来,描绘属于整个社会的绚丽蓝图”。又如一篇《环保离我们还有多远》的作文就分别用“风吹草低”“大漠孤烟”“断肠天涯”作小标题,从原诗句意境过渡到今天环境的恶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令人震撼。这种结构省去了各部分过渡的语句,层次清晰,一目了然,会让疲惫的阅卷老师赏心悦目。

三、对比组合

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事物、人物、事件或自然现象安排在一起,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明是非,从而产生极鲜明的印象和极强烈的感受。如《阿行与阿动的故事》,就把阿行与阿动二人来往的6封简短书信分成三组,既表明了故事的发展,又进行了对比:在同一专业、不包分配的起跑线上,阿动到深圳打工,从一般工人做到技术员、厂部经理,而阿行拒绝阿动的相邀,先是在家无所事事,等待父亲找工作,后是安于现状,用非所学,无所成就。文中虽未作评论,而主旨尽显,紧扣“行动”的话题作文命题。另外,为了结构上的美观,意象的组合还要注意呈现的方式。

首先,除了对比组合可以用两个片段外,一篇作文采用三个或四个片段为宜。每一个片段并不需要描写得太详细,太冗长,不必把画面的来龙去脉、前后经过交代清楚,只需抓住画面的本质特征或典型细节,寥寥勾画,略加点染,给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画面就行了。也许单幅画面表达的意思比较含糊单调;但一幅幅意义相关的画面、素材组合在一起就可以构造出一种意象,表达出一个明确的主题。

其次,各片段可用精心设计的小标题、转换地点、数字序号等标示,达到形散神聚、聚零为整的目的。这样的小标题宜用词语或短句形式,句式一致,—体现行文脉络和逻辑顺序。例如,《行走在江南》采用“小桥”“流水”“人家”的小标题,展现了江南的独特风韵,《爱的传递》用“红叶?琴”;“红叶?情”“红叶?恩”的小标题依次诠释了“高山流水”“霸王别姬”“叶落归根”的情意,突出了主旨。

其三,如果素材较多,也可以不用小标题,只在主体部分的各段开头设置排比型的中心句,领起段落,组合素材,用排比段的形式和富有文采的表达来结构全篇。这种结构能使行文势若悬河,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充实感。

总之,意象组合是一种易于掌握而又行之有效的快速作文法,加强训练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范文赏析】

思念的滋味

程璐璐

“思念的滋味,就像这杯苦咖啡,虽然可以加点糖,依然叫人心憔悴……”我无意听到了这首歌,不觉一阵鼻酸。(引用歌词点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凄凉的歌声激起了我的思绪,一幅幅画面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过渡。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麦田?烈日]

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一位爷爷和一个小女孩正在地里割麦。汗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他们毫不介意。炎热的天气使老人直发喘,小女孩的脸被蒸得像苹果。老人大把大把

地割,小女孩也不甘失弱。老人尽可能多割些,只给小女孩留下窄窄的一行,还时不时地扶扶小女孩的草帽。老人、小女孩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太阳热辣辣的。(麦田割麦;烈日当头,爷爷怜爱孙女)

[村边?夏夜]

白天的热气还没退尽,月亮却悄悄爬上了树梢,人们三三两两坐在村头路边。一个小女孩拿着大大的蒲扇,正在给爷爷扇扇子,乞求戏迷爷爷教她戏。爷爷只是笑了笑,在知了的伴奏下为她唱了一段又一段。她小小的眼睛直盯着爷爷,那样专注那样痴迷……星星也眯起了眼睛。(夏夜纳凉,爷孙情深。景物描写和扇扇、唱戏的情景富有诗意。)

[小院?清早]

彤红的太阳还没爬上树梢,小女孩就高兴地领回了通知书,捧回了一张大奖状,兴奋地递给爷爷。爷爷可乐坏了,上前一把抱住小女孩,这时他才知道这胖墩墩的小女孩要抱起已力不从心了。爷爷蹲坐在地上,喘着粗气,哈哈笑着,还不停夸着,小女孩扑倒在爷爷怀里,小院里填满了笑声。阳光暖暖的,金黄金黄的。(小院情暖。神态描写极为传神。)

[医院?黄昏]

夕阳的余晖透过小姑娘的发梢,洒满了小屋。病房里,小女孩跪伏在爷爷的病床前,一边往爷爷嘴里填苹果,一边眉飞色舞给爷爷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爷爷虽然不能说话了,但分明听得很仔细,皱纹里藏满了笑意。病房好像也成了他们的乐园。其时小女孩的笑是含着泪的,爷爷的日子不多了,爷爷的笑好像也饱含了很多,爷爷更清楚自己……红红的夕阳静静的久久不肯离去。(病房里,笑意带着几多悲酸。夕阳、黄昏,别有一番深意。) 一幅幅画面叠映在脑际,一缕缕思念翻腾在心头。缠缠绵绵,剪不断。“思念的滋味就像这杯苦咖啡,虽然可以加点糖,依然使人心憔悴……”(“一幅幅画面,一缕缕思念”归纳总结全文。再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韵味无穷)[来源:学,科,网Z,X,X,K][来

【靓点扫描】

文笔细腻传神,质朴中见真情。中间片段采取剧本的形式,一咏三叹,加上时空的转换,又互为独立,截取了生活的几个典型画面,折射出了祖孙俩相依为命的生活画卷,自然地交代了爷孙俩的生活历程及爷爷的离去,给小女孩留下的深沉的思念。另外环境描写对主题的表现更是相得益彰。

【写作训练】

1.在写作“坚守”为题的作文时,王小跳想采用意象组合法来构思,但遇到了困难,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构思。

王小跳想运用三个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理想总不得施展的“落魄”却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节操的爱国文人的例子。请你帮助他先根据文人事迹列出三个小标题,再附上名字:

[温情提示]联系学过的诗文来考虑,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2.这么多年的校园生活,你一定见过不少有趣的老师、有趣的同学,耳闻目睹过不少有趣的故事。请以“校园趣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自拟一个题目《》

(2)分别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

结尾:

(3)主体部分采用意象组合的方式,选取几件校园趣事组合在一起。试写其中一件事,并拟一个小标题。

[温情提示]题目和小标题要有特色,注意从“趣”上入手,语言生动些、幽默些最好。

3.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是现实景物的形象再现,又是人生哲理的精辟反映。珠贝历经痛苦才能孕育出光彩耀眼的珍珠,乌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变成锋芒四射的宝剑。非但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有这样刻骨铭心的体验,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时常也会有相似的境遇和感悟。

请以“终于柳暗花明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阐明观点,还可以编织故事,但一定要使用意象组合的方法写作。

[温情提示]注意“终于”表明是长久的期待和漫长的过程,“柳暗花明”既是转化的结果也是曲折的过程,“了”则说明了最后的喜剧性结尾。采用意象组合法构思,可以把所写的曲折的经历或情节分成三至四个层次,每个层次设一个小标题或场景转换的标志。

2018中考满分作文攻略总汇(十):意象组合

2018中考满分作文攻略总汇(十):意象组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8中考满分作文攻略总汇:意象组合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物象或事象。它既包括借以寄托情思的春草、秋风、落叶、红梅等自然之物,也包括用来寄托情思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文学情节和历史事实等社会意象。意象组合,就是缘于表达统一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本不太相关的,寄托了情感意趣的典型人物、事件、实物或景物片段,构成一组画面,实现无缝链接、组合成文的构思技巧。这种“拼盘”式的组合,绝非是对事例、景物材料这些“形”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文章主题下的有机整合。 运用意向组合的方法能让作文呈现板块式结构,从而使作文内容充实,结

构清晰,思路流畅,适宜考场上错落有致地安排材料,很容易达到中考[微博]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对一类文的“内容充实”“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等要求。 [中考兵法] 用意象组合法构思成文,常有三种组合手段: 一、横向组合 就是组合特定主题下的几幅画面为几个素材,各片段间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秋来了》,首段先用“秋来了,梦醒了,心碎了”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传神而简洁地描写秋风秋雨秋景,用“一首首凄美的诗篇便从诗人心中涌起”过渡,然后分别用“梧桐细雨冷清秋”“巴山夜雨话别情”“浔阳江头琵琶行”作小标题,引出李清照、李商隐、白居易这几位文学史上的悲情人物,用诗意的语言化用他们相关的诗词意境,表达自己对秋的独特感悟。最后用忧伤的笔调作结,照应开头:“秋风起,

秋雨浓,梧桐芭蕉夜雨声。秋意老,愁丝层层,几曲秋声,哀怨几重。秋来了,带来无限的哀思,留下无数凄美的诗篇。”采用这样总分总的横向结构,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给人深刻印象。 二、纵向组合 就是组合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中的几幅画面或若干意象,各片段间是鱼贯式的层递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你的热情,让我记住了你》,考生先在开头解释了题目的“你”为何物:“你,就是那热情蓬勃明媚灿烂的阳光!”然后分别用“幼时,你如风”“童年,你如水”“青春,你是天”三个独句段落引出自己在三个不同人生阶段对阳光的不同感受,这样一气呵成之后,自然地在结尾用想象和抒情点明题旨——“沐浴在你的热情蓬勃下,我感受着母爱般的温暖,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我仿佛感觉到我的双臂变成了美丽的翅膀,在你的引领下,我飞向了广阔的天空,飞得很高很高……

意象疗法

意象疗法 https://www.doczj.com/doc/3411680269.html,/s/blog_4d90972a01008yc5.html (2008-04-21 16:26:39) 转载 分类:正念 标签: 心理学 健康 Bernard(Lyman,Bernard. 1984)提出,情绪是一种由意象的动力结构、相应感受、特别主题三者刻划的意识经验。因此,情绪与意象的联系是直接的、必然的。例如,恐惧的情绪是由“某个可怕的生物接近,自己无能为力”的意象,“被伤害”的主题和我们称之为“恐惧”的一种感受构成的。 这里应说明,“某个可怕的生物接近,自己无能为力”这句话只是对意象的粗略的描述,实际上,意象中不包含这句话,它只是象一幅心理图画但又不完全是心理图画的心理内容。“可怕的”等词是对意象内容的命名,命名就意味着分析和归类,这已经不是直接的情绪经验了。严格地说,只有绘画等方式才能准确的传达意象。但是,由于绘画的操作困难,我们也可以用描述一幅画一样的形象的语言表达意象。 另外,一种情绪也并不是只是由一个意象和其他内容构成的,实际上,它是有一种意象的基本模式,是可以表现为一类意象。故Bernard称之为“意象的动力结构”。 Bernard的这一研究揭示了意象在情绪经验中的重要地位。在情绪的各要素中,感受这一要素是一种主观的事物,感受本身是不可能被传达给另一个人的;主题是最容易表达的,用语言就可以表达,但是它没有丰富性,不能传达情绪经验中细致的成分。只有意象,可以把情绪经验最好的传达给另一个人。意象是情绪经验丰富性的载体,如果能传达了意象,就把情绪的全部内容,全部微妙的细致的成分传达出来了。意象中包含着主题。意象又可以最有效的唤起另一个人相应的感受。 Manfred Clynes(1973)指出:情绪有它特定的投射完形,“感受爱时,常常感到伴有一种流动的感觉。…方向一般是从身体中心到四肢。这并不意味者真的有一个流动,而是感觉投射。…这种特定的实际的空间感觉意象是爱的特点。”“下对下”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人的心理有不同的层面,行为是最外的层面;人的逻辑思维在表层,人的原始认知在深层。

一例失恋抑郁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失恋抑郁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意象对话是指心理治疗师在分析、体会和感受来访者的意象,了 解来访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基础上,指导来访者对消极意象进行修改和调整或 者诱导来访者想象出新的意象,是一种直接用想象中带有象征意义的图画进行 交流的治疗方法。本案例咨询师主要运用意象对话对其进行咨询,求助者抑郁 情绪得到缓解,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意向对话;抑郁;失恋 1 案主资料 1.1 人口学资料 王某,女,23岁,未婚,大专毕业,在超市理货员,身高160cm左右,体 态发育正常,父母经营一家旅游产品公司。 1.2 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在家是独子,无兄弟姐妹。从小在父母的照顾下长大,工作也是由 父母安排,比较顺利安逸,在家中爸爸比较强势容不得反对意见,母亲性格懦弱。父亲安排女儿相亲、找对象,女儿感到反感,经常会吵架。从小有一位哥 哥样的男孩一直陪着,一年前她跟那个“哥哥”告白,遭到拒绝。 1.3 精神状态 面容憔悴,情绪低落,言语清楚,逻辑思维正常,人格完整、稳定。 1.4 身体状态 来访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重病,母亲有轻微抑郁。 1.5 社会功能 一年前开始睡觉经常睡眠,情绪波动比较大,易激惹,容易哭泣,怕黑, 避免与他人接触。最近只要有心烦的事就会用头撞墙。 1.6 心理测验结果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躯体化2.15,强迫症状2.5,人际敏感1.3,抑郁2.8,焦虑症状2.75,敌对1.75,恐怖3.61,偏执2.1,精神病性1.78,其他2。 2 主诉和个人陈述 2.1 主诉 求助者父亲:在家里容易与他人争吵不听他人意见,摔东西,偏激,容易 哭泣,怀疑她有病。 求助者主诉:父亲不能理解自己,与我的意见不合,所以容易争吵。一年 前开始怕黑,不敢值夜班,担心难过,出现自残现象。 2.2 个人陈述 自述:从小,我性格开朗,喜欢与一个男孩子一起玩,我称为哥们,但是 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对他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兄弟之情变成了爱慕。每天想跟着他,那个男孩好像也发现了,渐渐的疏远了。我决定在毕业之前跟 他告白,那天我穿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条白裙子,也化了淡妆。跑去跟他相见, 结果男孩告诉我,希望我永远做他的好哥们。我回去大哭了一场。每次回想到他,心就开始绞痛。 大专毕业后,父母给我安排了一份工作,超市理货员,很清闲。但是我觉 得生活没有乐趣,感觉是被父母操控着。工作中犯了错被公司主管批评,我总

论意象之组合方式_逆推与并置

收稿日期:2007-10-26 作者简介:陈满铭(1935-),男,台湾省苗栗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章法学、儒学、词学研究。 论意象之组合方式─逆推与并置 陈满铭 (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台北106) 摘 要:意象之组合方式,已有多人作过有益之探讨,其中以赵山林《诗词曲艺术论》所举最为多样,而受到重视。以此为基础,特锁定其中“逆推”与“并置”两式,以层次逻辑所形成之章法结构切入,作一观察,以见其深层的因素和逻辑。 关 键 词:意象组合;逆推;并置;章法结构 中图分类号:H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70(2008)01-0098-04 一、前言 对于诗歌意象结构的组合方式,盛子潮、朱水涌《诗歌形态美学》(1987)、陈振濂《空间诗学导论》 (1989)、李元洛《诗美学》(1990)、陈植锷《诗歌意象论》(1990)、陈庆辉《中国诗学》(1994)等,已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讨,而赵山林《诗词曲艺术论》 (1998)则总结为承续、层递、逆推、并置、对比、反讽、辐辏、辐射、交错、与迭映等十式作了进一步之展开和深入讨论,受到学界之重视。而这些意象之组合方式,虽呈现其多样面貌,却正如王长俊等《诗歌意象学》所言“那些起连接作用的纽带隐蔽着,并不显露出来”, [1]215 因而有必要试着由直接与“意象之组织”相 关的“章法结构”[2]70-77 切入作一系列探讨,以挖掘 “其深层的因素和逻辑”。[3]74 为此,笔者特就“逆推”与“并置”两种组合方式加以探讨,以见一斑。 二、逆推之意象组合方式 对此组合方式,赵山林认为:“逆推式意象组合与承续式意象组合均为直线型,不同处在于一者为顺行,一者为逆行。现在我们就来讨论逆行的逆推式意象组合。” 他先举唐金昌绪《春怨》诗为例说明: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他说:“此诗起句有些突兀。好好的黄莺,为什么偏要打起?原来是不要牠啼圆转悦耳的黄莺啼声,为何不要听?原来是怕啼声惊梦。什么好梦,值得如此留恋?原来是梦中与在辽西的亲人相会。这首诗在 意象组合上,虽采取倒叙的方式,但仍然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层次性,犹如剥蕉抽茧,剥去一层,又有一层;二是连续性,正所谓‘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 得,着一意不得’(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就一意中圆净成章’(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一气蝉联而下’(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4]125-126 梳理此诗内容,其章法结构可用下表来呈现: 果果:“打起”句因:“莫教”句因 因:“啼时”句果:“不得”句 由此看来,此诗结构,主要用了“先果后因”与 “先因后果”(章)各一迭与一迭“先果后因”的移位结 构, [5-6] 以组合篇章,统一全诗的意象。其分层简图 如下: 上层 次层 “因←果”←“因←果” ψ “果←因” 如对应于“多、二、一(0)”[7]68-72 来看,则由次层 “因果”两迭所形成之移位性调和结构与节奏,可视为“多”,由上层“因果”自为阴阳,彻下彻上所形成之移位性结构与节奏(韵律),可视为“二”,而由此呈现的“怀念征夫的悲怨之情”之主旨与“自然天成” [8]931-932 的风格、韵律,则可视为“一(0)”。 接着他又举李煜《浪淘沙令》词上片作说明: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它解析说:“这是词的上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 第23卷第1期2008年2月 平顶山学院学报Journal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Vol .23No .1 Feb .2008

2016年中考作文满分秘籍 提升篇 一、意象组合

2016年中考作文满分秘籍提升篇一、意象组合 【技法揭秘】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物象(自然意象)或事象(社会意象)。它既包括借以寄托情思的春草、秋风、落叶、红梅等自然之物,也包括用来寄托情思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文学情节和历史事实等社会意象。意象组合,就是缘于表达统一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本不太相关的,寄托了情感意趣的典型人物、事件、实物或景物片段,构成一组画面,实现无缝链接、组合成文的构思技巧。这种“拼盘”式的组合,绝非是对事例、景物材料这些“形”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文章主题下的有机整合。 运用意向组合的方法能让作文呈现板块式结构,从而使作文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思路流畅,适宜考场上错落有致地安排材料,很容易达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对一类文的“内容充实”“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等要求。 【中考兵法】 用意象组合法构思成文,常有三种组合手段: 一、横向组合 就是组合特定主题下的几幅画面为几个素材,各片段间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秋来了》,首段先用“秋来了,梦醒了,心碎了”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传神而简洁地描写秋风秋雨秋景,用“一首首凄美的诗篇便从诗人心中涌起”过渡,然后分别用“梧桐细雨冷清秋”“巴山夜雨话别情”“浔阳江头琵琶行”作小标题,引出李清照、李商隐、白居易这几位文学史上的悲情人物,用诗意的语言化用他们相关的诗词意境,表达自己对秋的独特感悟。最后用忧伤的笔调作结,照应开头:“秋风起,秋雨浓,梧桐芭蕉夜雨声。秋意老,愁丝层层,几曲秋声,哀怨几重。秋来了,带来无限的哀思,留下无数凄美的诗篇。”采用这样总分总的横向结构,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给人深刻印象。 二、纵向组合 就是组合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中的几幅画面或若干意象,各片段间是鱼贯式的层递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你的热情,让我记住了你》,考生先在开头解释了题目的“你”为何物:“你,就是那热情蓬勃明媚灿烂的阳光!”然后分别用“幼时,你如风”“童年,你如水”“青春,你是天”三个独句段落引出自己在三个不同人生阶段对阳光的不同感受,这样一气呵成之后, 自然地在结尾用想象和抒情点明题旨——“沐浴在你的热情蓬勃下,我感受着母爱般的温暖,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我仿佛感觉到我的双臂变成了美丽的翅膀,在你的引领下,我飞向了广阔的天空,飞得很高很高……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美好未来,描绘属于整个社会的

(完整版)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一、意象图式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意象图式(ImageSchema)是认知模型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研究意象图式对于研究人们如何建构范畴、形成概念、分析隐喻、理 解意义、实行推理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意象和图式原是两个独立的 概念。18世纪时康德讨论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图式是“连接感 知和概念的纽带,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也是建构意象、制造意义的必要程序,个体共有的想象结构”(王寅,2007:172)。而 意象常被视作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指代一种心理表征,即人们在看 不到某物时却仍然能够想象出该物体的形象和特点,而这正是在没有 任何外界事物提示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能在心智中猎取这个事物的印 象的一种认知水平。 Lakoff和Johnson(1987)首次提出了意象图式这个概念。他们将它定 义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持续再现的动态模式,这 个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性和结构性。(Johnson,1987:xiv)Gibbs 和Colston(1995)描述意象图式为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而Oakley(2004)认为它则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 对感性经验实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李福印,2007:81)认知语言学 家们赞同意象图式是基于人们的感知和体验的,并且先于人类语言。 换言之,“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并且 认知过程包括: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意义等过程。所以,意象图式只不过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细节。认知语言学的哲学 基础是体验哲学,即“经验是在我们持续通过与变化的环境互动之中 产生意义的体验性感知运动和认知结构的结果”(王寅,2007:37), 其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和互动论。所以,意象图式也是基于 体验,与现实世界互动,并抽象出来的一种形而上的结构。 二、意象图式的类型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运用意象组合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运用意象组合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物象(自然意象)或事象(社会意象)。下面是整理的运用意象组合,欢迎大家参考! 【运用意象组合】 它既包括借以寄托情思的春草、秋风、落叶、红梅等自然之物,也包括用来寄托情思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文学情节和历史事实等社会意象。意象组合,就是缘于表达统一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本不太相关的,寄托了情感意趣的典型人物、事件、实物或景物片段,构成一组画面,实现无缝链接、组合成文的构思技巧。这种拼盘式的组合,绝非是对事例、景物材料这些形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文章主题下的有机整合。 运用意向组合的方法能让作文呈现板块式结构,从而使作文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思路流畅,适宜考场上错落有致地安排材料,很容易达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对一类文的内容充实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等要求。 【中考兵法】 用意象组合法构思成文,常有三种组合手段: 一、横向组合 就是组合特定主题下的几幅画面为几个素材,各片段间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秋来了》,首段先用秋来了,梦醒了,心碎了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接着传神而简洁地描写秋风秋雨秋景,用一首首凄美的诗篇便从诗人心中涌起过渡,然后分别用梧桐细雨冷清秋巴山夜雨话别情浔阳江头琵琶行作小标题,引出李清照、李商隐、白居易这几位文学史上的悲情人物,用诗意的语言化用他们相关的诗词意境,表达自己对秋的独特感悟。最后用忧伤的笔调作结,照应开头:秋风起,秋雨浓,梧桐芭蕉夜雨声。秋意老,愁丝层层,几曲秋声,哀怨几重。秋来了,带来无限的哀思,留下无数凄美的诗篇。采用这样总分总的横向结构,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给人深刻印象。 二、纵向组合 就是组合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中的几幅画面或若干意象,各片段间是鱼贯式的层递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你的热情,让我记住了你》,考生先在开头解释了题目的你为何物:你,就是那热情蓬勃明媚灿烂的阳光!然后分别用幼时,你如风童年,你如水青春,你是天三个独句段落引出自己在三个不同人生阶段对阳光的不同感受,这样一气呵成之后,自然地在结尾用想象和抒情点明题旨沐浴在你的热情蓬勃下,我感受着母爱般的温暖,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我仿佛感觉到我的双臂变成了美丽的翅膀,在你的引领下,我飞向了广阔的天空,飞得很高很高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美好未来,描绘属于整个社会的绚丽蓝图。又如一篇《环保离我们还有多远》的作文就分别用风吹草低大漠孤烟断肠天涯作小标

概念的组织方式_意象图式_框架_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式

概念的组织方式:意象图式、框架、认知域或 理想化认知模式 谢 巧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摘 要]随着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的结合,概念的组织方式成为研究的对象:概念不是简单、散 乱的分散在我们的人脑里,而是根据人们的经验有规则地结合在一起的。Lakoff的图式(Schema)又称为意象图式(ImageSchema)、Fillmore的框架(Frame)、Langacker的认知域(CognitiveDomain)和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 (IdealizedCognitiveModal)都是概念的组织方式的重要术语。这些术语被认为有极大的相似性,甚至被认为是等同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在理解这些重要术语的基础上比较他们的相似性和不同点,以强化我们对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的理解与正确运用。 [关键词]意象图式;框架;认知域;理想化认知模式 [中图分类号]I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002 (2008)05-0087-03词汇表示概念,是概念的象征。传统的语义学用结构语义学 (structuralsemantics)、语义特征(semanticfeatures)和真知条件 (truthcondition)对词汇的意义进行分析。随着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的结合,概念的组织方式成为研究的对象:概念不是简单、散乱地分散在我们的人脑里,而是根据人们的经验有规则地结合在一起的。许多认知语言学家对这样的概念的组织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有他们的一些术语:Lakoff的图式(Schema)又称为意象图式(ImageSchema)、Fillmore的框架(Frame)、Langacker的认知域 (CognitiveDo-main)和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Cogni-tiveModal)。这些术语被认为有极大的相似性,甚至被认为是等同的概念。而笔者则在理解这些重要术语的基础上比较了他们的相似性和不同点,以便加强我们对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的理解与正确运用。一、意象图式(ImageSchema)在认知语言学中,图式(Schema)又称为意象图式(ImageSchema),是Lakoff在198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还一度称之为“动觉意象图式(kinestheticimageschema)” 。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赵艳芳,2001:68)。我们在我们的生理和物质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的意象图式,比如我们吃、喝,行和坐,其实就是把我们的身体看成是个容器,从而形成容器图式(ContainerSchema)或里外图式(In-outSchema)。我们的日常语言中都可以找到受 到这种图式影响的认知痕迹。下面一段话就是Johnson在第二章中对人起床后的描述:Youwakeoutofadeepsleepandpeeroutfrombe-neaththecoversintoourroom.Yougraduallyemergeoutyourstupor,pullyourselfoutfromunderlimbs,andwalkinadazeoutofyourbedroomandintothebathroom.Youlookinthemirrorandseeyourfacestaringoutatyou.这里面的in、out都来自同一种关系和结构,即我们上面提到的一种意象图式:容器图式。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in、out这样的词汇不仅仅用在表达物理概 念上还时常用来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 这说明人们从空间结构获得了这种图式,又将它用于对世界其他经验的建构,即将其他的非容器的事物、状态等也看作是容器,并根据它来进行认知和描述。而且基本上所 有的图式都可以在语言上体现具体的和抽象的行为。以原型理论来解释,我们可以将图式理解为原型结构,因为它概括地说明了同一原型的所有各例。人的经验中具有多种意象图式,Lakoff(1987)总 结了多种意象图式:部分———整体图式(ThePart-wholeSchema)、连接图式(TheLinkSchema)、中心-边缘图式(TheCenter-peripherySchema)、起点———路径———目标图式(TheSource-path-goalSchema)、上———下图式(TheUp-downSchema)、前-后图式(Front-BackSchema)、线形图式(TheLinerorderSchema)、力图式(ForceSchema)等等。二、框架(Frame)上个世纪70年代Fillmore提出框架(Frame)这 [收稿日期]2008-02-04 [作者简介]谢巧 (1980-),女,四川自贡人,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ofLiaoning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Institute 第25卷第5期2008年5月Vol.25No.5May2008 87??

“意象对话”疗法个案报告及反思

“意象对话”疗法个案报告及反思-教育心理学论文 “意象对话”疗法个案报告及反思 赵明明 1.理论介绍朱建军博士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咨询与治疗师,90年创立了我国自己的一门心理治疗技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意象对话技术。朱建军认同荣格的观点,认为梦不是在伪装,而是在揭示,于是他渐渐坚定了一个观点,梦、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精神病人的思维、催眠状态下的一些心理活动等等都是人格中的另一种认知方式的表现,是一种象征性的原始思维。 朱建军尝试着只做浅催眠甚至不催眠,只是让来访者自由放松地想象,看想象出来的意象是不是和催眠、梦中的意象是同质的,结果恰如他的预想一样。于是,朱建军觉得他不必要释梦了。释梦有很多局限,首先是来访者要记得梦,他才可以为他解释,而现在这完全不必要,他只要让来访者想象出一个意象,他就可以做解释了,对这个意象的解释和释梦一样,可以揭示出来访者的内心活动。而且,他还可以参与进对方的这个“清醒的梦”之中,修改他的这个梦。梦中的行为是他心理态度的象征,改变了这个行为也就可以改变他的心理,这样,我们就可以做一种治疗了。 于是朱建军尝试着做治疗,因为这个治疗的过程中,来访者在描述的是他的意象,朱建军不会象释梦一样分析他的意象,只是说另外一个意象,让他去想象。他们的对话都是围绕着意象进行的,仿佛他们在用意象在做对话。因此,朱建军称这个方法为意象对话技术。 意象是有象征性的,也就是说它可以表达意义,而且这个意义不是这个形象直接的意义。用这种象征性的方式,意象可以反映人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

精神分析学派最早发现了这个现象,弗洛伊德从梦这种特殊的意象开始研究,发现梦里的意象和人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息息相关。所以一个人梦见蛇,很有可能和蛇这种动物没有关系,而是反映了梦者在想一些和性有关的问题。以后心理学家发现,不仅是梦,其他意象也可以有象征意义。 象征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和情绪的关联更加直接。逻辑思维和情绪的关系是间接的,在进行逻辑思维时,人的情绪是较为“冷静”的。而每一个象征都浸染着情绪。因此,如果说逻辑思维是“头脑”的语言,象征就可以说是“心的语言”。 2.案例情况来访者情况:女性,23岁,大三学生 来访者描述:在她高三的时候,班级调来一位教数学的女性教师。开始她很不喜欢那位女老师,渐渐的随着两人的相处,她和那位老师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老师认她做干女儿。高考那三天,干妈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她每次一上去考场校车,目光就会在搜寻干妈的身影,觉得只有看到干妈,她心里才踏实。在那年暑假里,她们每天都会打好长时间的电话。大学开学后,她们每天都会发短信,晚上都会互道晚安,每天几乎都通电话。大一刚开始时,干妈每天都会关心她有没有按时吃饭。如果干妈让她吃饭,她不听话,不接受干妈的好意或是不喊干妈时,干妈就会生气,这种亲密的关系一直持续到去年暑假,2010年8月的一天,干妈跟她提出断绝这种关系,并且还认了一个其他女孩做她的干女儿。来访者认为自己受到了和亲情一样的一段感情的欺骗,认为干妈不顾及她的感受,常感觉到呼吸困难,易哭泣、烦躁,想不通时就会产生自杀的想法,但由于还无法放下父母,还没有行动。亲身父母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她自己身心备受煎熬,已经支撑不住了。亲身母亲是农村妇女,只关心来访者的吃饭穿衣,无法给予来访者精神上的支持。

运用意象组合

运用意象组合 【技法揭秘】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物象(自然意象)或事象(社会意象)。它既包括借以寄托情思的春草、秋风、落叶、红梅等自然之物,也包括用来寄托情思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文学情节和历史事实等社会意象。意象组合,就是缘于表达统一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本不太相关的,寄托了情感意趣的典型人物、事件、实物或景物片段,构成一组画面,实现无缝链接、组合成文的构思技巧。这种“拼盘”式的组合,绝非是对事例、景物材料这些“形”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文章主题下的有机整合。 运用意向组合的方法能让作文呈现板块式结构,从而使作文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思路流畅,适宜考场上错落有致地安排材料,很容易达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对一类文的“内容充实”“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等要求。 【中考兵法】 用意象组合法构思成文,常有三种组合手段: 一、横向组合 就是组合特定主题下的几幅画面为几个素材,各片段间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秋来了》,首段先用“秋来了,梦醒了,心碎了”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传神而简洁地描写秋风秋雨秋景,用“一首首凄美的诗篇便从诗人心中涌起”过渡,然后分别用“梧桐细雨冷清秋”“巴山夜雨话别情”“浔阳江头琵琶行”作小标题,引出李清照、李商隐、白居易这几位文学史上的悲情人物,用诗意的语言化用他们相关的诗词意境,表达自己对秋的独特感悟。最后用忧伤的笔调作结,照应开头:“秋风起,秋雨浓,梧桐芭蕉夜雨声。秋意老,愁丝层层,几曲秋声,哀怨几重。秋来了,带来无限的哀思,留下无数凄美的诗篇。”采用这样总分总的横向结构,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给人深刻印象。 二、纵向组合 就是组合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中的几幅画面或若干意象,各片段间是鱼贯式的层递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你的热情,让我记住了你》,考生先在开头解释了题目的“你”为何物:“你,就是那热情蓬勃明媚灿烂的阳光!”然后分别用“幼时,你如风”“童年,你如水”“青春,你是天”三个独句段落引出自己在三个不同人生阶段对阳光的不同感受,这样一气呵成之后,自然地在结尾用想象和抒情点明题旨——“沐浴在你的热情蓬勃下,我感受着母爱般的温暖,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我仿佛感觉到我的双臂变成了美丽的翅膀,在你的引领下,我飞向了广阔的天空,飞得很高很高……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美好未来,描绘属于整个社会的绚丽蓝图”。又如一篇《环保离我们还有多远》的作文就分别用“风吹草低”“大漠孤烟”“断肠天涯”作小标题,从原诗句意境过渡到今天环境的恶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令人震撼。这种结构省去了各部分过渡的语句,层次清晰,一目了然,会让疲惫的阅卷老师赏心悦目。 三、对比组合

中考获奖作文写作指导运用意象组合

中考获奖作文写作指导 运用意象组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运用意象组合 【技法揭秘】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物象(自然意象)或事象(社会意象)。它既包括借以寄托情思的春草、秋风、落叶、红梅等自然之物,也包括用来寄托情思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文学情节和历史事实等社会意象。意象组合,就是缘于表达统一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本不太相关的,寄托了情感意趣的典型人物、事件、实物或景物片段,构成一组画面,实现无缝链接、组合成文的构思技巧。这种“拼盘”式的组合,绝非是对事例、景物材料这些“形”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文章主题下的有机整合。 运用意向组合的方法能让作文呈现板块式结构,从而使作文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思路流畅,适宜考场上错落有致地安排材料,很容易达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对一类文的“内容充实”“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等要求。 【中考兵法】 用意象组合法构思成文,常有三种组合手段: 一、横向组合 就是组合特定主题下的几幅画面为几个素材,各片段间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秋来了》,首段先用“秋来了,梦醒了,心碎了”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传神而简洁地描写秋风秋雨秋景,用“一首首凄美的诗篇便从诗人心中涌起”过渡,然后分别用“梧桐细雨冷清秋”“巴山夜雨话别情”“浔阳

江头琵琶行”作小标题,引出李清照、李商隐、白居易这几位文学的悲情人物,用诗意的语言化用他们相关的诗词意境,表达自己对秋的独特感悟。最后用忧伤的笔调作结,照应开头:“秋风起,秋雨浓,梧桐芭蕉夜雨声。秋意老,愁丝层层,几曲秋声,哀怨几重。秋来了,带来无限的哀思,留下无数凄美的诗篇。”采用这样总分总的横向结构,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给人深刻印象。 二、纵向组合 就是组合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中的几幅画面或若干意象,各片段间是鱼贯式的层递关系。如中考满分作文《你的热情,让我记住了你》,考生先在开头解释了题目的“你”为何物:“你,就是那热情蓬勃明媚灿烂的阳光!”然后分别用“幼时,你如风”“童年,你如水”“青春,你是天”三个独句段落引出自己在三个不同人生阶段对阳光的不同感受,这样一气呵成之后,自然地在结尾用想象和抒情点明题旨——“沐浴在你的热情蓬勃下,我感受着母爱般的温暖,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我仿佛感觉到我的双臂变成了美丽的翅膀,在你的引领下,我飞向了广阔的天空,飞得很高很高……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美好未来,描绘属于整个社会的绚丽蓝图”。又如一篇《环保离我们还有多远》的作文就分别用“风吹草低”“大漠孤烟”“断肠天涯”作小标题,从原诗句意境过渡到今天环境的恶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令人震撼。这种结构省去了各部分过渡的语句,层次清晰,一目了然,会让疲惫的阅卷老师赏心悦目。 三、对比组合 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事物、人物、事件或自然现象安排在一起,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明是非,从而

列锦-----意象的组合

列锦-----意象的组合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的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1、凝炼美。诗歌不同于散文、小说,散文、小说不允许成分缺少,否则就是病句。而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修辞效果。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般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从语法角度分析,这两句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船抢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敌军厮杀。诗人虽然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炼,意境开阔。 2、简远美。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巨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岳飞《满江红》中有一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运用名词连缀,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三十年来,以“精忠报国”为已任的岳飞,南征北战,为南宋王朝收复了大片失土,而昏庸腐败的统治者却苟且偷安,心甘情愿地作金军的阶下囚,积极投降,消极抗战。他空怀满腹报国壮志,屡遭朝廷冷落和排挤,但却视功名利禄若尘埃和沙土,决心终生驰骋疆场,收复中原,赶走侵略者。这两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字里行间饱含着复杂凝重的思想感情:既有对自己屡遭排挤、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有对南宋王朝偏于一隅,不思北伐的愤懑,更有对中原失陷人民的深深的挚爱。寥寥数语,一个胸怀磊落、不患得失、不计名利、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高大形象便凸现在读者的面前,辞约而意丰,言近而旨远。 3、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真意,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北宋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篇抒写的是恋人之间的离愁别恨。作为一种隐秘、微妙、复杂的内在感情,若从正面去直接刻划,纵然字斟句酌、呕心沥血,也难以言之凿凿,尽如人意。机灵的诗人深谙此道,他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达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所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仔细品味,诗人诸多无法直言表达的情愫,全都寄寓在这些名词连成的画面中,使人可以“心领神会”,而且越咀嚼越觉得情致缠绵、余韵深长了。冯煦说柳词“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意”(《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道出了个中底蕴。 4、意境美。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秃树兀立山野,枯败的藤蔓缠绕其身,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树上,淙淙的流水流经桥下,荒村茅舍逸然自适,古老荒凉的驿道上秋风阵阵,困顿疲乏,飘泊异乡的游子骑着马正踽踽独行。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是“枯、老、昏、小、

古诗词鉴赏满分必读:第一节诗歌的意象与意境Word版.doc

第七章高考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与答题策略 第一节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1.命题形式 ①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常见题型】 “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 ②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常见题型】 “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③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常见题型】 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观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答题套路 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解释诗句) 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形象类答题步骤: 第一步:摘句,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第二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第三步: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第四步: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墓出来,描绘诗中展观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出: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气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

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或估计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位: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3. 实例分析 实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第一步)。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第二步)。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第三步)。 实例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参考答案】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被风的呼啸中海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第一步),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第二步)。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发而高挂起帘子,敞开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第三步) 日暮 杜甫 实例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意象对话技术

失眠学生辅导实录--意象对话技术 摘要:很多中学生都会在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失眠,很多同学的失眠只是暂时性的,只是因为心中压抑了一些未表达的情绪和情感而已。而很多学生不太会表达,已经习惯了压抑心中的情感,可是越是压抑,情绪就反弹得越高,导致睡眠问题。我们通过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和情绪,及放松去缓解心中的压力,就可以帮助学生改善这种暂时失眠的问题。 一、基本资料 身份:高二女生 16岁 初始印象:上身粉色外套,下身黑色裤子,短头发,白白的圆脸,身材也圆圆的,很可爱。 主诉问题和症状:(边哭边说)老师,我睡不着觉,好几天了。我以前睡得挺好的,现在睡不着了,我好着急,害怕啊,一睡不好,白天就没精神学习,老这样,我好害怕啊。 心理问题史:无 初步诊断:一般情绪问题 二、辅导片断实录 我正在办公室打电话,放下电话,发现一个女学生站在我面前,眼睛红红的,还带着泪。我把她请进心理咨询室。 辅导记录: 来访者:(边哭边说)老师,我睡不着觉,好几天了。我以前睡得挺好的,现在睡不着了,我好着急,害怕啊,一睡不好,白天就没精神学习,老这样,我害怕。 咨询师:你很着急,很害怕,担心睡不着白天没精神学习。 来访者:是的。我们宿舍有个女孩,睡觉打呼噜,我刚开始睡不着,但到了十二点就睡着了。这几天她生病了,走了,我反而睡不着了。过几天她又要回来,我担心更睡不着了。 咨询师:你真的好担心睡不着啊。 来访者:现在每天作业那么多,睡不着就更做不完了。 咨询师:你担心影响白天学习。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失眠的? 来访者:一周了。 咨询师: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来访者: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就是忽然睡不着了。 咨询师:听起来,你睡不着很难受。 来访者:是的,很难受。怎么办啊? 咨询师:你很着急。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现在给你3分钟时间,你把你的着急表达出来,不要停地说。 来访者:作业那么多,做也做不完,又睡不着觉,烦死了。怎么办啊?每天都要做那么多作业,睡觉想得都是作业。作业作业,而且功课越来越难,睡不着,我害怕,我着急,。。。。。。。(眼泪不断留下来) 咨询师:好,现在感觉怎样? 来访者:平静一些。 咨询师:好,现在我给你做个放松。躺在那里,闭上眼睛,注意力关注在你的呼吸上面。好,现在想象你是一个正在燃烧的蜡烛,从头到脚,慢慢融化。跟随我的指导语,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现在你想象走在一条路上,与平时走得路完全不一样的路。你走在这条路上,往前走。看见一个磨盘,看看是什么样的? 来访者:黑的,很大,两层。 咨询师:谁在推磨? 来访者:我的同学。 咨询师:描述一下。 来访者:上身穿灰色衣服,下身蓝紫色裤子。短头发。

谈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

谈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 “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创作过程中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是“物我相融”而创造出来的可感可触的具象。一首诗从字面上看,那是词语的连缀;但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 古典诗歌讲求言简意繁,辞约义丰,诗句中成分的省略、句子的紧缩、句与句之间的跳跃与空白,都是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的。意象的物质外壳是语言。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将其脑海里孕育的意象借助词语固定下来,而读者在欣赏诗歌时则需运用艺术想象,把这些词语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并进而把握全诗的意境。如王维《使至塞上》的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两句诗由四个意象构成:广袤无垠的大漠、冉冉上升的孤烟、横亘的长河和西沉的落日。这四个意象构成一幅雄浑寥廓的立体画面,大漠与长河纵横交叉,孤烟与落日在形状和方向上形成对照,而这平面与立面的立体构图又与落日余晖的点染相映成画,显示出大自然的伟力。意象之间似乎松弛的不确定的关系,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充分余地。 在意象组合诗句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缺乏动词谓语,只由若干个名词连缀而成的诗句。如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由九个名词组成,一句一景,似不相涉,诗句之间有很强的跳跃感。但对其几个意象的组合细加寻绎,会发现其中贯穿着一条无形的意脉,使各句的内在情感似断实连,貌离神合。这三句妙在以景物去点染情思,意象的组合形成流动的画面,画面的迭现组成一幅立体的深秋晚景图。萧瑟凄冷的画面渗透着抒情主人公鲜明的感情,表达出天涯游子浓烈的羁旅愁思。 诗人常用对偶的方式把时间相异、空间相迥的意象巧妙地拼加组合,启发读者去寻思体味。如: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思妇楼头月,征人马上霜。(章美中《初秋感怀》) “渭北”、“江东”相距甚远,“思妇”、“征人”远隔天涯,两种意象是靠对偶连接起来的。再如黄庭坚《寄黄几复》: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上句回忆少年时与黄几复游宴之乐,下句摹写阔别后思念之深,时间跨度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