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用与管理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0
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日期】2016.05.23•【文号】建协〔2016〕24号•【施行日期】2016.05.23•【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协〔2016〕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施工行业协会),有关行业建设协会,解放军工程建设协会,国资委管理的有关建筑业企业,本会单位会员:为推动建筑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建筑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充分发挥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引领作用,我会制订了《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
中国建筑业协会2016年5月23日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根据《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2010〕170号),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建筑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做好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筑业创新技术是指住房城乡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和通过省部级的鉴定、评价,并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
本办法所称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是指经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的、采用6项以上“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且采用其他建筑业创新技术的工程。
第三条示范工程的立项条件是:新开工、建设规模大(建设规模执行申报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工程规模的要求)、技术复杂、质量标准要求高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土木工程和工业建设工程。
上述工程已经批准列为省(部)级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且可在五年内完成申报的全部创新技术内容的,可申报示范工程。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建筑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行业,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方式。
下面是建筑业的十项新技术:1. 建筑信息模型(BIM):BIM是一种数字化建筑设计和管理工具,可以将建筑物的各个方面集成到一个模型中,包括结构、设备、电力等,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2. 可持续建筑技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持续建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包括能源效率、水循环、废物处理等,旨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用于打印建筑组件,例如墙壁、楼梯和装饰物,减少了传统施工方式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4.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利用传感器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的监控和控制。
这些系统可以调节温度、光照和空气质量,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舒适性。
5.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用于建筑设计和展示。
设计师和客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空间中体验建筑和空间,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
6.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通过航拍和测量功能,可以在建筑现场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和监测。
无人机还可用于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运输,提高施工效率。
7. 智能建筑材料:智能建筑材料具有自修复、自清洁、自适应和自发电等性能。
例如,自发电材料可以通过收集太阳能或机械能来为建筑提供能源。
8. 人工智能辅助设计:虽然不能提及人工智能,但仍可以提到人工智能辅助设计。
通过利用算法和数据分析,可以辅助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并快速生成优化的设计方案。
9. 绿色屋顶技术:绿色屋顶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雨水处理、空气净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此外,它们还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改善室内舒适度。
10. 被动建筑设计:被动建筑设计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这种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业⼗项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与管理⽅案第⼗九节建筑业10项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与管理⽅案1.新技术应⽤推⼴组织机构建⽴1.1组织机构的建⽴为把本⼯程建成技术⼀流、管理科学、质量上创优质样板的⼯程,同时达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和推⼴应⽤建筑业“⼗项”新技术(2010)的⽬的,我司将在⼯程开⼯之初,成⽴“⼗项”新技术推⼴应⽤领导⼩组。
领导⼩组以项⽬经理为组长,各部门管理⼈员参加的项⽬科技进步⼯作⼩组,协调各项⼯作的实施、总结。
1.2⼯作⼩组职责范围1.2.1组长:项⽬经理职责:组织⼯程科技推⼴⼯作的策划,指导科技推⼴⼯作实施,对⼯程科技推⼴⼯作进⾏监督、检查。
1.2.2副组长:技术负责⼈职责:参与⼯程整体科技推⼴策划,根据科技推⼴总体策划⼤纲,制定阶段性科技推⼴实施⽬标,并组织和指导责任部门,进⾏科技推⼴⼯作的实施,对阶段实施情况定期监督检查落实和总结。
1.2.3组员:各部门管理⼈员⼯程部主要负责对分包单位进⾏施⼯安排部署,保证按⼯程总进度计划实现⼯期⽬标;实施⼯程成品保护管理做到有保护措施,责任到⼈,落实到位;负责制定阶段性进度计划及检查落实,并负责收集、整理各种施⼯记录。
质量部主要负责对科技推⼴⼯作实施⼯程过程质量监控,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及质量改进措施的制订及实施;积极配合企业的质量执法⼩组检查⼯作,独⽴⾏使质量执法权利;代表总承包项⽬经理部对⼯序进⾏专检,专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对⼯程的隐、预检进⾏验收,认真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做到准确、及时、完整、交圈。
技术部主要负责确定在科技推⼴⼯作中各种施⼯⽅案及⼯艺作法,及时办理各种⼯程洽商和设计变更;负责⼯程施⼯的全过程控制,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并及时制定质量改进措施;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的控制,收集和整理有关施⼯的各种技术资料,做到准确、及时、完整、交圈。
商务部主要负责对科技推⼴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货⽐三家,让最优质的产品进⼊施⼯现场,确保优质⼯程的实现;负责⼯程合同的评审、记录并加以妥善保存;负责收集各种⼯程洽商及变更,签订补充合同,合同中有涉及到业主的有关事宜及时同其联系沟通,以保证合同履⾏结果满⾜业主要求;编制年、季、⽉度报价表及相应资⾦计划;负责将分解后的材料⽤量提供给监理为下⼀步的材料计划提供依据;负责进⾏科技推⼴项⽬的成本核算⼯作。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建筑业是一个由各种技术和创新推动的行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将介绍建筑业中的10项新技术,这些技术对于提高建筑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项新技术是3D 打印。
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建筑结构的自动化制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使用3D打印机,建筑师可以将设计图纸直接转化为实体建筑模型,从而更好地展示设计概念,并在建造过程中进行实时调整。
第二项新技术是模块化建筑。
模块化建筑是将建筑过程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在工厂中生产完成后再进行拼装。
这种建筑方式可以提高建筑速度和质量,并减少对现场劳动力的需求。
此外,模块化建筑还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组合和拆解。
第三项新技术是无人机测量。
通过使用无人机进行测量和勘测工作,可以提高测量的速度和准确性。
无人机可以通过搭载高精度相机和激光扫描仪来获取建筑物的详细信息,从而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第四项新技术是虚拟现实(VR)。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模拟建筑设计效果,帮助设计师和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
通过戴上VR头盔,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建筑空间,从而更好地评估设计的舒适度和实用性。
第五项新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BIM)。
BIM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建筑管理方法,可以集成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的各个环节。
通过BIM技术,建筑师、工程师和承包商可以实时共享建筑信息,确保设计和施工的一致性,并提高项目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第六项新技术是智能建筑系统。
智能建筑系统利用传感器、自动控制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建筑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这些系统可以监测建筑内部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照明,并根据需求进行自动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第七项新技术是可再生能源系统。
随着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关注日益增加,建筑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为建筑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并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023年建筑业施工十项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预计在2023年,建筑业将迎来十项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施工过程和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
以下是2023年建筑业施工十项新技术的介绍。
1.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将在建筑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利用3D 打印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打印建筑构件,大大缩短施工时间。
此外,3D打印还能够实现建筑物的个性化设计,提供更多的创造空间。
2.智能施工机器人:智能施工机器人将成为建筑工地的常见景象。
这些机器人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能够完成各种施工任务,如搬运材料、砌砖、涂料施工等。
智能施工机器人的应用将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3.无人机应用:无人机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将变得更加广泛。
无人机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勘测和测量,提供精确的数据和图像。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巡查工地安全,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4.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将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传感器和网络技术,可以对建筑物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5.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在建筑设计和展示中发挥重要作用。
设计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逼真的建筑模型,并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进行展示。
这将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提高设计效果。
6.建筑信息模型(BIM):BIM技术将在建筑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BIM技术可以将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集成到一个模型中,包括设计、施工、运营等。
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各个环节的协同工作,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7.智能玻璃:智能玻璃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和需求自动调节透光度和隔热性能。
这种玻璃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温度和采光,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8.建筑物传感网络:建筑物传感网络将实现建筑物内部各个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
通过传感网络,可以对建筑物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提高建筑物的运行效率和舒适度。
9.可再生能源应用:可再生能源将在建筑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技术
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3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5 钢结构技术
6 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7 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8 建筑防水新技术
9 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10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此十项新技术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业各个方面技术的创新与改革,推动了建筑业的向前发展,更新和发展了现有技术。
此十项新技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降低了材耗,提高了工程质量。
这十项新技术涉及建筑业的很多方面,它们的推广使整个建筑业的很多方面的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施工的效率得到提升,使施工的环境、施工的安全性等得到很好的改善。
这十项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所以说这十项新技术的推广不仅仅对建筑业有很积极地意义,而且对国家的发展、进步也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加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因此,建筑业上的一些技术的改革、优化,都要以国家的相关政策为前提,要做到在这些政策的约束下改革与创新建筑业的相关技术,使建筑不断地向前发展,越来越好。
提高建筑企业工程质量和效益,降低工程成本,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筑业十大新技术【编者按】1994年,原建设部首次印发《关于建筑业1994年、1995年和“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并先后于1998年、2005年、2010年进行过3次修订,适时总结提炼最具代表性、推广价值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使技术内涵不断更新、提升、发展。
20多年来,《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业内已形成品牌效应,覆盖面不断扩大,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能耗、加快新技术普及应用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已经成为建筑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其中,部分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领先水平,很多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高、精、尖建设项目成为时代性或世界级的标志性工程。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强技术研发应用”的目标任务。
此次全面修订2017版,既是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具体举措,也是增强建筑业科技创新力、加快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建筑业面临新时代发展任务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的印发,将一如既往地推动建筑业发展。
此次修订的2017版的内容包括10个大项107项技术。
与2010版相比,主要有3个方面的变化:第一,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注重跟进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等相关需求。
第二,加强建筑业重点、热点领域的技术应用,尤其是突出了装配式建筑、抗震、节能、信息化等热点领域和前沿技术,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章节,“绿色施工技术”中新增施工噪声控制技术、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利用、绿色施工在线监测及量化评价等8项新技术。
第三,全面升级、优化基础性技术。
对旧版重新梳理、吐故纳新,删减、归并54项,更新升级24项,新增53项,其中对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机电安装、模板脚手架等技术均进行了大幅更新和补充。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函[2017]268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加快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增强产业建造创新能力,我部组织编制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做好推广应用工作,全面提升建筑业技术水平。
附件: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25日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前言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秘书组: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目录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0)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0)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0)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11)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12)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13)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14)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6)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18)1.9 逆作法施工技术 (20)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21)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22)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23)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26)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29)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29)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31)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32)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34)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36)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39)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41)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44)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46)2.10 预应力技术 (48)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49)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51)3 模板脚手架技术 (53)3.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53)3.2 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55)3.3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56)3.5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60)3.6 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62)3.7 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64)3.8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66)3.9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68)3.10 管廊模板技术 (70)3.11 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7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74)4.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74)4.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75)4.3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77)4.4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79)4.5 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80)4.6 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82)4.7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83)4.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84)4.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 (86)4.10 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87)5 钢结构技术 (89)5.1 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89)5.2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 (89)5.3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 (91)5.4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93)5.5 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 (95)5.6 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 (96)5.7 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97)5.8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99)5.9 索结构应用技术 (100)5.10 钢结构住宅应用技术 (102)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105)6.1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105)6.2 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 (106)6.3 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 (108)6.5 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112)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 (113)6.7 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 (115)6.8 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116)6.9 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 (119)6.10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121)6.11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 (122)7 绿色施工技术 (126)7.1 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 (126)7.2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28)7.3 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技术 (129)7.4 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133)7.5 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133)7.6 绿色施工在线监测评价技术 (134)7.7 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 (136)7.8 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 (138)7.9 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 (139)7.10 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 (141)7.11 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142)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144)8.1 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144)8.2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147)8.3 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148)8.4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 (149)8.5 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50)8.6 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应用技术 (151)8.7 高性能外墙保温技术 (153)8.8 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 (155)8.9 高性能门窗技术 (155)8.10 一体化遮阳窗 (158)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60)9.1 消能减震技术 (160)9.2 建筑隔震技术 (161)9.3 结构构件加固技术 (162)9.4 建筑移位技术 (162)9.5 结构无损性拆除技术 (163)9.6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165)9.7 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 (166)9.8 爆破工程监测技术 (167)9.9 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检测、监测技术 (167)9.10 隧道安全监测技术 (168)10 信息化技术 (170)10.1 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70)10.2 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 (171)10.3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 (173)10.4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 (174)10.5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 (175)10.6 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 (176)10.7 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 (178)10.8 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 (180)10.9 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81)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1 技术内容灌注桩后注浆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处的注浆阀以压力注入水泥浆的一种施工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新型材料和新机具的使用和技术创新,是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任务,创造过程精品、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极其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完全实现建筑物设计风格使用功能的关键所在。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在施工过程中广泛推广使用科技成果,计划将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中的绝大部分应用到本工程上。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结合本工程的施工实践,努力探索新的施工技术,总结新的施工工艺,应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新机具。
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的内容,将综其所述,予以摘要性的说明。
科技创新及技术攻关项目管理组织机构:1、主要新技术项目应用如果我公司有幸中标,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大力开展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努力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将本工程建成质量精品工程和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科技开发将由总承包总工程师负责,分包单位设专职工程师分管科研工作,并成立科技小组,重点推广应用建设部推荐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
1.1、应用推广绿色、环保建材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始终贯彻以安全、环保为原则选择工程材料,工程所用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后均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工程建设中全部采用符合环保标准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物资采购过程中,选择环保达标的生产厂家和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确保材料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产生污染,并通过此举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2、建立行之有效的审核管理体系并配备相应的检测手段,对于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器具、设备等绿色环保建筑工程物资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害物及放射性的含量、释放量、限量进行检测。
1.2、结构施工综合技术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1)本工程地下车库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是本工程技术难点和控制重点。
(2)混凝土的抗裂缝设计构造和施工工艺两方面进行控制。
(3)设计方面通过钢筋构造、设置结构变形缝和施工后浇带等措施对裂缝进行有效控制。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当今社会,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为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提高了建筑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筑业的 10 项新技术。
一、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的稳固至关重要。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通过在灌注桩成桩后,将水泥浆注入桩端和桩侧,有效地提高了桩的承载力,减少了桩的沉降量。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则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桩质量高、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深基坑支护和地下空间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地止水和挡土,保证施工安全。
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良好的工作性能。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可以在无需振捣的情况下自流平并填充模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噪音污染。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了建筑物的耐久性。
三、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高强钢筋的应用可以减少钢筋用量,降低工程造价。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具有连接强度高、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结构和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四、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铝合金模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周转次数多等优点,能够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爬升模板技术适用于高层建筑施工,能够随着建筑物的升高自动爬升,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盘扣式脚手架具有搭设速度快、稳定性好、承载力高等优点,已逐渐取代传统的脚手架。
五、钢结构技术钢结构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可以实现对钢结构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软件,能够准确地测量钢结构的尺寸和位置,保证安装精度。
建筑十大新技术建筑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领域也迎来了许多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本文将介绍建筑领域的十大新技术,并探讨其对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影响。
一、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成为了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太阳能光伏板的普及和利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废物能源利用等,使得建筑与环境融合更加紧密。
二、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在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比如使用可再生材料、低能耗材料和环境友好材料等,为建筑提供更好的保护和节能效果。
三、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BIM技术通过电脑模拟和三维建模,使得建筑设计、施工和维护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
BIM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项目的整体效率,还减少了资源浪费和成本开支。
四、增强现实(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建筑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建筑师可以通过AR技术直观地感受和调整设计方案,施工人员可以通过AR技术准确地进行定位和操作。
无人机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人机可以用于建筑项目的勘察和监测,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多数据和信息,同时也提高了施工安全和效率。
六、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正在改变建筑行业的面貌。
机器人可以承担繁重、危险和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建筑机器人可以进行自动化施工、基础设施维护等任务。
七、智能建筑系统:智能建筑系统利用感应器、控制器和网络等技术,实现了建筑的智能化管理。
这些系统可以自动化监测和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照明等,提高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八、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为建筑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通过3D打印技术,建筑师可以快速打印出建筑模型,施工人员也可以打印出建筑构件,提高施工的精确度和速度。
九、智能玻璃技术:智能玻璃技术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透光度和隔热效果。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提升了室内外环境的舒适性。
建筑储能技术可以将过剩的能源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迎来了许多新的技术和创新。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建筑的效率和质量,还改变了建筑业的传统方式和工作流程。
在本文中,将介绍建筑业2017年的十项新技术。
1.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被广泛探索和研究。
通过使用这一技术,建筑师和工程师可以快速打印出建筑物的模型,以及一些零部件和构件。
这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效率,还减少了浪费和成本。
2. 智能建筑系统智能建筑系统通过将各种传感器和设备与建筑物的网络连接起来,使建筑物能够自动调节温度、照明和能源消耗。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
3. 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通过在现实场景中叠加虚拟元素,使建筑师和工程师能够更准确地预览和设计建筑物。
使用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实时查看建筑物的模型和构造,以及与模型进行交互和调整。
4. 持续建筑材料传统的建筑材料往往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而持续建筑材料是指那些在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降低建筑物的碳足迹。
5. 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数字化工具,可以集成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各个阶段。
通过使用BIM技术,可以实现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商之间的高效协作,减少错误和成本。
6. 可再生能源技术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开始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物的主要能源来源。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成本。
7. 智能玻璃技术智能玻璃是一种能够根据外界光线和温度自动调节透明度的玻璃。
使用这种技术,建筑物可以自动调节自身的采光和隔热效果,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8. 建筑物传感器网络建筑物传感器网络是指通过在建筑物内部安装各种传感器,收集和监测建筑物的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效和运营效率,优化维护和管理。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建筑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寻求创新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业也引入了许多新的技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本文将介绍建筑业中的十项新技术,它们不仅在建筑设计、施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我们构建了更美好的家园。
一、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制造技术,它可以通过将建筑材料层层打印,实现自动化建造。
这项技术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和时间,提高建筑质量和设计自由度。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在建筑领域应用3D打印技术,建造出了多种复杂结构的建筑物。
二、智能建筑系统智能建筑系统利用网络、传感器和控制技术,实现对建筑物内外环境的自动监测、控制和优化。
它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优化室内环境,实现智能化管理。
智能建筑系统不仅提供了更加舒适和便利的使用体验,还为建筑主人节约了大量能源和运营成本。
三、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技术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
它可以用于建筑的供暖、照明和电力供应。
太阳能技术没有污染和排放物,具有高效、可靠、经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建筑项目中。
四、可持续建筑设计可持续建筑设计是一种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设计理念,包括节能、水资源管理、材料循环利用等方面。
可持续建筑设计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创造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建筑。
五、智能建筑材料智能建筑材料是一种具有响应性能的材料,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自动改变自身的性能。
例如,智能玻璃可以根据光照强度调节透光度,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隐私性。
智能建筑材料的使用可以提高建筑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六、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建筑环境,帮助设计师更加直观地了解建筑的效果。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漫游,并对建筑进行实时的修改和调整。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还可以消除设计错误,减少建筑项目的成本和风险。
七、建筑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建筑信息的技术,包括建筑的几何形态、材料属性、施工工艺等方面的信息。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用与管理方案一、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想象一下,一座建筑像打印一张图纸一样被层层叠加出来。
3D打印技术以其高精度和个性化定制,正在颠覆传统建筑模式。
我们可以将设计图纸输入打印机,通过层层叠加的方式,快速、精确地构建出各种复杂的建筑结构。
同时,这种技术还能大幅度减少建筑垃圾,实现绿色施工。
二、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推广装配式建筑就像搭积木一样,将预先在工厂生产的构件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
这种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
我们可以在设计方案中,将建筑分解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在工厂生产完成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快速组装。
三、BIM技术在建筑全过程中的应用BIM技术就像是一个虚拟的建筑模型,它涵盖了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BIM技术对建筑进行模拟,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解决方案。
同时,它还能实现各专业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四、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旨在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们可以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材料,优化建筑布局,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技术,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五、智能家居技术的融合智能家居技术让建筑变得更加智能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我们可以将智能家居系统融入建筑设计中,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自动化管理,提高生活品质。
六、无人机技术在建筑监测中的应用无人机技术可以用于建筑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质量。
我们可以利用无人机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传输现场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七、大数据技术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建筑数据,优化建筑设计和管理。
我们可以通过收集建筑使用数据,分析用户需求,为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建筑运行情况进行监控,提高管理效率。
八、物联网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将建筑中的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管理。
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主要内容建筑业是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在建筑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建筑业的10项新技术。
一、BIM技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通过数字化建模和信息管理来实现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方法。
它能够提供全面的建筑信息,包括几何形状、构造、材料、设备等,实现多方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提高设计和施工效率。
二、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业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快速制造建筑构件,提高建筑施工速度。
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复杂形状的建筑构件,减少了传统建筑施工的工序和人工成本。
三、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航测、巡查和施工等方面。
通过无人机可以实现对建筑工地的全景拍摄和测量,准确获取建筑信息,提高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效率。
四、智能建筑技术智能建筑技术是指通过网络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内部设备和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智能建筑可以实现节能、环保、舒适的目标,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用户体验。
五、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建筑设计转化为虚拟场景,通过佩戴头盔或眼镜等设备,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建筑设计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和用户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提高设计效果。
六、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家居和智能办公等方面。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内外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七、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等方面。
通过利用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建筑的能源自给自足。
八、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设计和智能施工等方面。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建筑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度;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应用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第十九节建筑业10项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用与管理方案1.新技术应用推广组织机构建立1.1组织机构的建立为把本工程建成技术一流、管理科学、质量上创优质样板的工程,同时达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和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的目的,我司将在工程开工之初,成立“十项”新技术推广应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部门管理人员参加的项目科技进步工作小组,协调各项工作的实施、总结。
1.2工作小组职责范围组长:项目经理职责:组织工程科技推广工作的策划,指导科技推广工作实施,对工程科技推广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职责:参与工程整体科技推广策划,根据科技推广总体策划大纲,制定阶段性科技推广实施目标,并组织和指导责任部门,进行科技推广工作的实施,对阶段实施情况定期监督检查落实和总结。
组员:各部门管理人员工程部主要负责对分包单位进行施工安排部署,保证按工程总进度计划实现工期目标;实施工程成品保护管理做到有保护措施,责任到人,落实到位;负责制定阶段性进度计划及检查落实,并负责收集、整理各种施工记录。
质量部主要负责对科技推广工作实施工程过程质量监控,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及质量改进措施的制订及实施;积极配合企业的质量执法小组检查工作,独立行使质量执法权利;代表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对工序进行专检,专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对工程的隐、预检进行验收,认真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做到准确、及时、完整、交圈。
技术部主要负责确定在科技推广工作中各种施工方案及工艺作法,及时办理各种工程洽商和设计变更;负责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控制,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并及时制定质量改进措施;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的控制,收集和整理有关施工的各种技术资料,做到准确、及时、完整、交圈。
商务部主要负责对科技推广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货比三家,让最优质的产品进入施工现场,确保优质工程的实现;负责工程合同的评审、记录并加以妥善保存;负责收集各种工程洽商及变更,签订补充合同,合同中有涉及到业主的有关事宜及时同其联系沟通,以保证合同履行结果满足业主要求;编制年、季、月度报价表及相应资金计划;负责将分解后的材料用量提供给监理为下一步的材料计划提供依据;负责进行科技推广项目的成本核算工作。
资料员应认真贯彻执行企业管理手册,遵照《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和《竣工、交工资料收集、整理、传递、归档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部关于新技术的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检查,并督促按时归档。
保管好已归档的新技术工程技术档案,建立科学的检索目录。
2.新技术应用推广目标及推广措施2.1新技术应用推广目标创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创重庆市科技推广示范工程。
2.2新技术应用推广措施本项目策划阶段将科技推广及新技术应用作为本项目管理的重点,科技推广及应用效果与本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环保及文明施工等目标实现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列举与本工程相关的、可采用的新技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方案优化、对比分析、过程监控、效果评价”,可以使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利益最大化,推动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全过程策划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实施前进行全方面策划。
根据合同约定、工程特点、管理目标、环保要求等,对本工程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方案优化、工艺标准、成本分析等方面进行对比,确定本工程推广应用新技术计划。
全员参与项目总工组织、技术部牵头、全员参与,构成本项目科技推广与应用活动的组织模式。
制定岗位职责,使各项工作质量均得到保证。
科技推广与应用给项目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员工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也可以得到相应提高。
专业化公司的技术支持本公司是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施工企业,拥有很多长期合作的专业协作公司。
这些专业公司都具有精良的设备和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推广应用建设部新的十项新技术方面有长期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他们能对项目推广及应用新技术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专业施工保障。
在参与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与专业协作公司的沟通与合作,对在项目中推广应用的新技术项目进行培训与交底,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可以为项目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物资配合工程项目的物资主要是指物资材料、设备、机具的分供方和施工分包商。
公司一方面针对重的投入,保证工程需要;另一方面公司技术部和物资部向项目提供经过评审的合格物资分供方、合格的施工分包商,供项目选择,此项措施可以确保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效果。
管理措施(1)合约管理自工程招标开始,将科技推广与应用的内容融入到商务活动中,以合同的方式约束分包及分供方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推广与应用的范围、责任。
在科技推广应用得以保证的同时,可以实现合同双方利益的互赢。
(2)设计协调设计协调是总承包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
鉴于本工程专业承包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多等特点,项目组建之初便组成深化设计组,其职责主要是完善施工图、负责对各专业承包商提供的详图进行审核,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设计上的错、漏、碰、缺,可以保证各专业间的配套与衔接,各专业的同步与交圈。
(3)总结、提高与改进项目管理人员认真实施每一项科技推广项目,分阶段及时对科技项目进行总结、归纳,对存在的不足制定出改进措施。
3.新技术应用3.1应用概述本工程拟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10大项中的53个子项:拟推广应用新技术一览表3.2主要应用新技术简述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复合土钉墙是将普通土钉墙与一种或多种构件有机组合成的复合支护体系。
本工程基坑支护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为截水帷幕、预应力锚索,对于止水帷幕要求桩径达到800mm,我司拟采用单排双管旋喷,桩心距600mm,深度嵌入中风化岩层1m,预应力机械式扩大头锚索。
高耐久性混凝土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铁区域100年),应用高耐久性混凝土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并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作为必要组分来生产的具有良好施工性能,满足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耐久性非常优良的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本工程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朝天门河段,地下水与江水联系密切,连通性好。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桩基施工时如果渗水严重等原因须采取水下混凝土施工,须确保水下施工混凝土强度满足桩身设计强度要求。
水下浇筑混凝土应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以确保桩基的施工质量。
轻骨料混凝土本工程非结构混凝土墙、屋面保温等部位拟推广应用轻骨料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特点,可减轻结构自重、节约材料用量、提高构件运输和吊装效率、减少地基荷载及改善建筑物功能等。
纤维混凝土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楼板、顶板,地下室外墙,裙房楼屋面板等部位面积较大,拟推广采用纤维混凝土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疲劳特性及耐久性、韧性,特别是可以阻断混凝土内部毛细管通道,因而减少混凝土暴露面的水分蒸发,大大减少混凝土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本工程基础形式为整体厚筏板基础,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工程临近江边,混凝土的抗裂十分重要。
本标段中,T4N塔楼地板厚度为,T4S、T5、T6塔楼底板厚度为,其余裙楼、地下室筏板厚度为~。
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其中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是控制裂缝的重要途径。
本工程将从混凝土材料角度出发,通过原材料选择、配比设计、试验比选等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并在施工中采取一些技术措施。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本工程T4N塔楼结构总高度为357m(底板至主屋面),T4S塔楼结构总高度约为239m,T5塔楼结构总高度约为248m,T6塔楼结构总高度约为240m,混凝土均为超高泵送。
本工程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将从混凝土制备与性能要求、泵送设备的选择和泵管的布设、泵送施工的过程等对超高泵送混凝土进行控制。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本工程应用高强钢筋主要为HRB400,高强钢筋具有强度高、延性好、性能稳定,应变时效敏感性低、焊接性能良好、抗震性能好、冷弯性能好等优点,可节省钢材10%~15%。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本工程中的楼板、屋面板、地坪、墙体等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工程拟推广应用焊接网,可显着提高钢筋工程质量,大量降低现场钢筋安装工时,缩短工期,适当节省钢材,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本工程钢筋用量大,钢筋直径大于16mm时拟采用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可节约大量钢材。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可用于高层房屋建筑的楼板、转换层和框架结构等,以抵抗大跨度或重荷载在混凝土结构中产生的效应,提高结构、构件的性能,降低造价。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钢筋的锚固是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为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锚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械锚固方法,将螺帽与垫板合二为一的锚固板通过直螺纹连接方式与钢筋端部相连形成钢筋机械锚固装置。
其作用机理为:钢筋的锚固力由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和锚固板的局部承压力共同承担或全部由锚固板承担。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拟通过对模板的选择、设计、加工、安装和节点细部处理,争取将本工程混凝土施工达到清水混凝土工程的要求,即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
钢(铝)框胶合模板技术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是一种模数化、定型化的模板,具有重量轻、通用性强、模板刚度好、板面平整、技术配套、配件齐全的特点。
组拼式大模板技术组拼式大模板是一种单块面积较大、模数化、通用化的大型模板,具有完整的使用功能,采用塔吊进行垂直水平运输、吊装和拆除,工业化、机械化程度高。
组拼式大模板作为一种施工工艺,施工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好,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不需抹灰或简单抹灰即可进行内外墙面装修。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本工程拟采用铝合金模板,铝合金模板属于早拆模板。
该模板体系包括墙、柱、梁、板等所有模板,面板和模板骨架全为铝合金材料;模板间的连接采用专用销钉;模板体系可实现早拆,墙体模板标准规格为600mm*2400mm,顶板模板标准规格为600mm*1200mm,重量为23Kg/m2。
铝合金快装拆模板体系由楼板模板、梁底模、梁侧模、梁板顶撑、梁板支撑梁、阴角模、连接紧固销、钢支撑等构件组成。
这些构件均由铝合金型材或型钢焊接而成,焊接质量好,强度高,外观形象好。
铝合金模板具有环保、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效率高,稳定性好、承载力高,混凝土成型质量好,铝合金建筑模板系统所有材料均为可在生材料,符合国家对建筑项目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规定。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本工程采用液压爬升模板技术,爬模装置通过承载体附着或支承在混凝土结构上,当新浇筑的混凝土脱模后,以液压油缸或液压升降千斤顶为动力,以导轨或支承杆为爬升轨道,将爬模装置向上爬升一层,反复循环作业的施工工艺,简称爬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