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
- 格式:doc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38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在某市区开发一住宅项目,项目名为“XX花园”。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开发商与某建筑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约定由建筑公司承建该住宅项目的土建工程。
合同签订后,建筑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了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开发商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导致建筑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同时,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工程实际进度与原合同约定的进度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纠纷的逐渐加剧,双方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工地法律纠纷。
二、纠纷焦点1. 工程进度款支付问题:开发商认为,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滞后,因此有权推迟支付工程进度款。
而建筑公司则认为,工程进度滞后是由于开发商未及时提供设计图纸和配合工作导致的,因此开发商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
2. 工程款结算问题:双方对工程款的结算存在争议,开发商认为建筑公司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应扣除相应的款项。
而建筑公司则认为,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不应扣除任何款项。
3. 工期延误责任问题:双方对工期延误的责任归属存在争议,开发商认为建筑公司施工进度缓慢,是导致工期延误的主要原因。
而建筑公司则认为,工期延误是由于开发商未及时提供设计图纸和配合工作导致的。
三、案例分析1. 工程进度款支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开发商与建筑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及时间。
因此,开发商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已构成违约。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在本案中,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滞后,开发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开发商未及时提供设计图纸和配合工作,导致工程进度延误,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某建筑公司(以下简称“乙方”)于2018年6月1日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乙方负责承建甲方开发的某住宅小区。
合同约定工期为两年,合同总价为人民币5亿元。
合同签订后,双方按约定履行了各自的义务,工程于2020年6月1日竣工验收合格。
二、纠纷起因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甲方对工程的质量提出异议,认为存在以下问题:1. 部分墙体裂缝;2. 部分地面空鼓;3. 部分门窗安装不规范。
甲方要求乙方进行整改,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乙方认为上述问题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甲方提供的材料不合格导致的,责任应由甲方承担。
双方协商未果,甲方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争议焦点1. 工程质量问题是否属于乙方责任;2. 甲方提供的材料是否合格;3. 乙方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法院判决1. 关于工程质量问题,法院认为,乙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对工程质量问题负有监督和检查责任。
但根据现场勘查和调查,部分墙体裂缝、地面空鼓和门窗安装不规范等问题并非乙方施工不当所致,而是由于甲方提供的材料不合格所致。
2. 关于甲方提供的材料是否合格,法院认为,甲方提供的材料均通过了相关检测机构的检测,符合国家标准。
但在施工过程中,乙方发现部分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向甲方提出了异议,但甲方未予以重视,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出现。
3. 关于乙方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法院认为,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已经尽到了监督和检查责任,对工程质量问题负有监督和检查责任,但并非全部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乙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五、案例启示1. 建设工程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程质量责任和材料责任对于维护各方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 施工过程中,各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监督和检查。
3. 甲方提供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4.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存在问题,应及时与甲方沟通,避免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被告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于2010年签订了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原告负责被告开发的某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
合同约定工程总造价为人民币5亿元,工期为两年。
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照约定进行了施工,但被告在工程款支付上出现了问题,导致工程进度受阻。
双方就工程款支付问题多次协商未果,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剩余工程款及相应利息。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被告是否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剩余工程款?2. 如果被告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原告是否有权解除合同?3. 双方解除合同后,如何处理已完成的工程及未完成的工程?三、法院判决经审理,法院认为: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被告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未支付剩余工程款,已构成违约。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本案中,被告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原告有权解除合同。
3. 关于已完成的工程及未完成的工程的处理,法院认为:a. 已完成的工程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被告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b. 未完成的工程部分,由于被告违约,原告有权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另一方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因此,原告有权要求被告赔偿因其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
综上,法院判决:1. 被告应支付原告剩余工程款人民币1亿元及相应利息。
2. 被告应赔偿原告因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人民币500万元。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合同违约、合同解除及损失赔偿等。
以下对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详细分析:1. 合同违约:被告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已构成违约。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某建筑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于2018年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被告承建原告开发的某住宅小区项目。
合同总价款为人民币伍亿元整,合同工期为24个月。
合同签订后,被告按照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工程于2020年10月竣工验收合格。
然而,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原告以被告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剩余的工程款。
被告则认为工程没有质量问题,且已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因此要求原告支付剩余工程款。
双方协商无果,遂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2. 原告是否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工程款?3. 剩余工程款的具体数额是多少?三、案件分析(一)关于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约定,工程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本案中,原告主张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但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
被告则提供了相关检验报告和质量保证书,证明工程符合国家标准和合同约定。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工程符合质量标准,原告主张的工程质量问题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因此,法院驳回了原告关于工程质量问题的主张。
(二)关于原告是否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工程款支付分为预付款、进度款和竣工结算款三个阶段。
原告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已按照约定支付了部分预付款和进度款,但剩余竣工结算款尚未支付。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剩余竣工结算款,已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三)关于剩余工程款的具体数额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约定,工程款支付应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依据。
本案中,原告主张剩余工程款为人民币叁仟万元整,而被告则主张剩余工程款为人民币肆仟万元整。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在市区开发一个住宅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发商与施工单位(以下简称“施工单位”)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
合同约定:施工单位负责该项目全部土建工程,工期为两年。
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双方因工程进度、工程款支付等问题产生了纠纷。
二、纠纷情况1. 工程进度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大部分土建工程,但由于设计变更、材料供应等原因,导致部分工程进度滞后。
开发商认为施工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进度,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违约责任。
2. 工程款支付问题在工程进度滞后后,开发商与施工单位就工程款支付产生了分歧。
开发商认为施工单位应承担违约责任,故拒绝支付部分工程款。
而施工单位则认为,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滞后,责任不应由其承担。
三、案例分析1. 工程进度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按约定履行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要求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材料供应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滞后,已构成违约。
因此,开发商有权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违约责任。
2. 工程款支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五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施工单位因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滞后,已构成违约。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有权请求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要求赔偿损失。
对于工程款支付问题,开发商和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进度达到约定节点后支付工程款。
若因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滞后,双方应协商解决,调整工程款支付节点。
若协商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解决建议1. 双方应充分沟通,协商解决纠纷。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案例分解第一节工程施工合同效力一、施工合同无效◆案例一于萍、吕禹昕、吕家麒、吕坤、冯聪、吕飒与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来源: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网,依据判决书整理(本案案号[2001]沈民初字第54号)原告:于萍吕禹昕吕家麒吕坤冯聪吕飒被告: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原告诉称,吕洪杰(系于萍的丈夫,吕禹昕、吕家麒、吕坤、冯聪、吕飒的父亲,于2002年5月8日病故)与被告所属的沈阳市大东区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于1994年3月订立一份口头协议,约定由吕洪杰承建沈阳市大东区东祥小区综合办公楼工程,包括住宅、网点及办公楼三部分,总面积为15,090平方米,按二级取费标准计算。
按约定吕洪杰组织人员进行了施工,至1996年末工程完工。
按沈阳市建筑工程预算审查中心对双方争议的工程造价进行鉴定,工程总造价为11,191,823元,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实际拨付工程款为7,815,100元,尚欠工程款3,376,823元至今未付。
因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是被告于1992年4月12日以沈大东政办发(1992)22号文件批准成立的,又于1995年9月22日以沈大东政办发(1995)45号文件撤销,因而该欠款应由被告承担,故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尚欠的工程款并赔偿利息损失。
被告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未予答辩。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吕洪杰为原建民小区联建办承建综合楼的事实存在,但吕洪杰作为无建设工程施工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相应资质的自然人,承建该项工程,双方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确认为无效,造成本案纠纷,双方均有责任。
鉴于该工程已实际建成,双方业已对工程造价经核算确定为9,635,988元,应按此金额结算。
对于建民小区联建办已付工程款、材料款,原告已自认无争议部分为7,815,249.60元,但对建民小区联建办已经支付的税金32,400元,水费2万元,电费415,437.28元,以房屋及车折款50万元,原告虽不予认可,但税金、水、电费系属实际发生,理应由原告承担的款项,而以房屋及车折款50万元原告已承认系折抵其先行垫付的工程款,应视为建民小区联建办的投入,故以上款项合计为8,783,086.88元应为建民小区联建办已付工程款的金额。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工方”)签订了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施工方承建该市某住宅小区的建筑工程。
合同金额为人民币1亿元,工期为两年。
合同中还约定了质量标准、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
在施工过程中,双方合作愉快,工程进度按期进行。
然而,在工程即将完工时,开发商以施工方施工质量不达标为由,拒绝支付尾款。
施工方认为自己的施工质量完全符合合同约定,遂将开发商诉至法院。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质量是否达标?2. 开发商是否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尾款?3. 双方违约责任如何承担?三、案例分析(一)施工质量是否达标根据合同约定,施工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委托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施工质量进行了检测。
检测报告显示,施工质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存在部分细节问题。
对于这部分细节问题,法院认为,虽然不符合国家标准,但未影响整体使用功能和安全。
因此,施工质量总体上达标。
(二)开发商是否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尾款根据合同约定,尾款支付条件为工程完工并通过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开发商曾多次支付进度款,但并未明确说明尾款支付条件。
工程完工后,双方进行了验收,验收合格。
法院认为,虽然开发商未明确说明尾款支付条件,但根据合同条款和工程验收情况,开发商应支付尾款。
因此,开发商拒绝支付尾款的行为构成违约。
(三)双方违约责任如何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开发商拒绝支付尾款的行为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判决开发商支付施工方尾款及违约金。
四、案件启示1. 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质量标准、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2.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我国某一线城市,由A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多种业态。
项目于2010年开始动工,预计2015年竣工。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A公司与B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签订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约定B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施工建设。
然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双方因工程进度、质量、费用等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导致工程停工。
A公司遂向B公司发出解除《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通知,并要求B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B公司对此表示反对,认为A公司解除合同无理,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双方协商未果,遂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A公司是否有权解除《建筑工程施工合同》?2. B公司是否构成违约?3. 双方违约责任的承担及赔偿金额。
三、案例分析1. A公司是否有权解除《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在本案中,A公司认为B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违约行为,包括工程进度滞后、质量问题严重等,导致项目无法按期完工。
A公司多次催告B公司整改,但B公司仍未采取措施纠正。
因此,A公司有权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解除《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2. B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约定,B公司应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质量、费用等要求完成施工任务。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B公司存在以下违约行为:(1)工程进度滞后:B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施工任务,导致项目延期。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工方”)于2015年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施工方承建开发商开发的某住宅小区。
合同约定工期为24个月,合同总价为人民币2亿元。
合同签订后,施工方按照约定进行了施工,但于2017年6月发生了工程纠纷,双方就工程进度款支付、工程质量等问题产生了争议。
二、纠纷焦点1. 工程进度款支付纠纷施工方认为,按照合同约定,工程进度款应当按月支付。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开发商仅支付了部分工程进度款,尚有部分款项未支付。
施工方认为,开发商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导致其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了工程进度。
开发商则认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应以工程进度为依据。
由于施工方施工进度滞后,开发商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程进度款的支付。
此外,开发商还提出,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2. 工程质量纠纷施工方认为,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存在质量问题。
开发商则认为,部分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如墙体裂缝、地面不平整等,影响了小区的整体美观和使用功能。
三、法律分析1. 工程进度款支付纠纷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相关规定,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应以工程进度为依据。
在本案中,双方当事人未就工程进度款支付的具体方式达成一致,因此,应根据实际工程进度来确定工程进度款的支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开发商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因此,开发商应当继续履行支付工程进度款的义务,并对施工方因此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建筑公司承建该市某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
合同签订后,双方按照约定进行了施工,但在工程款支付、工程进度等方面出现分歧,导致纠纷产生。
二、纠纷内容1. 工程款支付纠纷:开发商认为,建筑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工程,导致工程进度延误,故要求推迟支付部分工程款。
而建筑公司则认为,工程进度延误是由于开发商提供的施工图纸不准确,以及部分材料未能及时到位等原因造成的,故要求开发商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2. 工程质量纠纷:开发商认为,建筑公司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如墙体裂缝、地面不平整等,要求建筑公司进行整改。
建筑公司则认为,部分质量问题是由于地基沉降等原因造成的,与施工质量无关。
三、案件审理1. 调解阶段: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就工程款支付、工程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协商。
经调解,双方达成以下协议:(1)开发商同意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部分工程款,剩余工程款待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2)建筑公司对存在质量问题的部分进行整改,确保工程验收合格;(3)双方就工程质量问题达成赔偿协议,由建筑公司承担部分责任。
2. 审判阶段:调解未果后,双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后认为,开发商提供的施工图纸确实存在不准确之处,导致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也未能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
综合考虑双方当事人的过错,法院作出以下判决:(1)开发商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部分工程款,剩余工程款待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2)建筑公司对存在质量问题的部分进行整改,确保工程验收合格;(3)建筑公司承担部分赔偿责任,赔偿开发商因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
四、案件评析1. 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应充分了解合同约定,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和支付工程款。
在出现纠纷时,应积极寻求和解,避免诉讼。
第1篇一、案情简介本案涉及XX房地产公司与XX建筑公司之间的建筑合同纠纷。
XX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XX建筑公司(以下简称“乙方”)于2017年6月签订了一份建筑合同,约定由乙方承建甲方开发的某住宅小区。
合同约定工期为一年,工程总造价为人民币1亿元。
合同签订后,乙方按照约定开始施工。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双方因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款支付等问题产生纠纷,导致工程停滞。
经过多次协商无果,甲方将乙方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工程进度延迟的责任归属。
2. 工程质量的争议。
3. 工程款的支付及违约责任。
三、案件分析1. 工程进度延迟的责任归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因施工人的原因致使工程进度不符合约定的,施工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因管理不善、施工工艺不当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甲方提交的证据显示,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停工现象,且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工程进度。
法院经审理认为,乙方作为施工方,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工程。
由于乙方自身原因导致工程进度延迟,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工程质量的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负责。
”在本案中,甲方提出乙方施工的住宅小区存在多处质量问题,如墙体裂缝、地面不平整等。
乙方辩称,工程质量问题系由于甲方提供的原材料不合格所致。
双方就质量问题产生争议,需要进行工程质量鉴定。
法院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鉴定。
鉴定结果显示,工程质量问题确实存在,且大部分问题与乙方施工工艺有关。
法院判决乙方承担因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维修费用及违约责任。
3. 工程款的支付及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引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是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法律纠纷。
尽管各方在签署合同时都希望能够顺利完成工程,但由于各种原因,合同的履行可能会出现问题,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本文将对几个典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案例一:工期延误引发的纠纷在某个市政工程项目中,承包商在合同中承诺在一年内完成施工,但由于种种原因,工期延误。
业主对此表示不满,认为承包商违反了合同约定,要求承包商赔偿相应的损失。
导致工期延误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例如:施工方对工程进度没有严格把控,物资供应不及时,天气因素等等。
要解决这种纠纷,需要明确各方的责任。
业主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承包商的工期延误是违反了合同约定,并导致了实际损失。
同样,承包商也需要提供合理的解释和证据来辩解其工期延误的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可以通过调解、仲裁甚至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
案例二: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在某个商业综合体工程中,业主发现部分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包括墙体开裂、门窗不合格等。
业主要求承包商重新修复或赔偿相应的损失。
施工质量问题可能是由于承包商的施工不规范、使用劣质材料、技术问题等引起的。
要解决这种质量纠纷,需要进行质量鉴定。
业主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存在质量问题,例如照片、工程检测报告等。
承包商则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其施工过程合规,所使用的材料符合合同约定。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质量鉴定,以确定质量问题的责任方。
如果质量问题确实是承包商的责任,业主可以要求承包商免费修复或赔偿相应的损失。
案例三:支付问题引发的纠纷在某个住宅项目中,施工已经完成,但业主未按时支付全部合同价格。
承包商要求业主支付相应的款项,并对业主进行逾期付款的违约金。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支付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纠纷。
按照合同约定,业主应当按时支付合同价款,承包商在完成相应的工程量后才能获得相应的费用。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某建筑公司(以下简称乙方)于2010年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乙方负责某住宅小区的施工建设。
合同总造价为人民币1.2亿元,工期为两年。
合同签订后,乙方按照甲方的要求完成了施工建设任务。
然而,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双方就工程款支付问题产生纠纷。
二、纠纷焦点1. 甲方认为,乙方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导致部分工程需要返工,因此拒绝支付全部工程款。
2. 乙方认为,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甲方无权拒绝支付工程款。
三、案件审理1. 诉讼过程中,乙方提交了以下证据:(1)工程验收报告,证明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2)施工过程中的照片、视频等资料,证明施工过程中不存在质量问题;(3)施工过程中,甲方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认可文件。
2. 甲方提交了以下证据:(1)工程质量检测报告,证明部分工程存在质量问题;(2)施工过程中,乙方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证据。
四、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方提交的证据能够证明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甲方提交的证据不能充分证明工程质量存在问题。
因此,法院判决甲方支付乙方全部工程款,并承担案件受理费。
五、案例分析1. 本案中,乙方能够充分准备证据,证明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这是其获胜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乙方应注重收集和保存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
2. 甲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充分了解施工方的资质、业绩等情况,避免因施工方质量不达标而造成损失。
3. 双方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纠纷的发生。
4.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程质量标准、验收程序等内容,有利于双方在发生纠纷时依法维权。
六、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4.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七、启示1. 施工方应注重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符合合同约定。
2. 甲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充分了解施工方资质,选择有实力的施工方。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例分析(五篇)第一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例分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例分析案例一:谁承担不可预见的地质状况的风险只有在一些一般公共工程的承包市场,地质状况的风险完全是承包商的风险,香港和马来西亚是这方面最典型的两个市场。
在大多数市场上,或多或少地都对责任进行分担。
但是在项目融资领域,一些项目,如FIDIC 银皮书所规定的EPC类型的项目就规定承包商完全负责现场及其地表和水文条件。
在香港公共工程合同中出现的风险分配,如EPC合同,反映了业主能够十分确定项目时间和成本的愿望。
但是对这样做是否合理经常会出现争议,并且将此类风险完全交由通常是项目众多投标者之一的承包商承担会限制详细现场调查的方法和机会。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让合同方承担一些事件的风险,而该事件又是该方无法控制且无法进行估量的,则这样的风险分配一般不会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
这样的风险分配方式可能是不经济的,而且会带来争议。
香港政府对这些批评是很清楚地,但是仍然坚持这一方法,这一点让人感到惊讶。
所以如果你们准备或正在香港政府项目中投标则必须加倍小心。
即使业主希望让承包商承担地质状况风险,这种完全承担设计责任的方法仍然会使业主面临一定的风险。
在一般传统承包模式下,完全设计责任由委托设计的业主承担,设计方被要求根据详细现场和其他调查就永久工程如斜坡和地基的设计进行优化。
在另一方面承包商有义务使用根据其所获得的资料及其应当获得的其他资料而决定使用的方法来建设永久工程。
他的合同性设计义务一般不会超过临时工程的设计,并保证临时工程不会对永久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但是对于不可预见的地质状况的风险可能会要求承包商对业主负责的永久工程进行重新设计,那这时承包商所负责的就不仅是临时工程和工作方法了。
业主关心的另一个不明显的风险是地下设施。
关于地下设施的招标资料可能是不准确的并且这些设施可能会阻碍所设计的永久工程,因此此时就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或转移设施。
如果选择转移设施,则会对工期有影响。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某建筑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于2018年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建筑公司承建该市某住宅小区的建筑工程。
合同约定工期为24个月,合同总价款为1.2亿元。
工程于2018年6月1日开始施工,2019年6月1日竣工验收。
然而,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双方就工程结算款产生了纠纷。
二、纠纷焦点1. 工程结算款计算方式:开发商认为工程结算款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总价款1.2亿元计算,而建筑公司则主张按照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计算。
2. 工程质量问题:开发商认为工程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建筑公司承担修复责任及相应的经济损失。
3. 工程延期责任:开发商认为建筑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工期完成工程,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三、案例分析1. 工程结算款计算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价款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履行;没有约定的,按照交易习惯履行。
”本案中,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工程总价款,因此应以合同约定的总价款1.2亿元作为工程结算款计算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双方可能对工程量存在争议。
在此情况下,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内容有争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
”本案中,双方可就工程量进行协商,如协商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确认。
2. 工程质量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对工程质量负责,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本案中,若开发商提供证据证明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则建筑公司应承担修复责任及相应的经济损失。
具体分析如下:(1)开发商提供证据证明工程质量问题的存在,如:质量检测报告、验收记录等。
(2)建筑公司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开发商有权要求建筑公司承担修复责任及相应的经济损失。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某建筑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乙方承建甲方的一栋住宅楼。
合同签订后,乙方按照约定完成了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
然而,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甲方发现乙方施工过程中存在多处质量问题,导致工程无法通过验收。
甲方遂要求乙方进行整改,但乙方以种种理由推脱。
双方协商不成,甲方遂将乙方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乙方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2. 甲方要求乙方进行整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3. 乙方是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案例分析1. 乙方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建筑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建筑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在本案中,乙方在施工过程中确实存在多处质量问题,导致工程无法通过验收。
根据法律规定,乙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 甲方要求乙方进行整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甲方要求乙方进行整改,符合法律规定。
乙方作为合同相对方,应当履行合同义务,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整改。
3. 乙方是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的,责令改正,处合同价款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乙方施工过程中存在多处质量问题,给甲方造成了损失。
根据法律规定,乙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承担整改责任、赔偿损失等。
四、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多处质量问题,导致工程无法通过验收,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据此,法院判决乙方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并赔偿甲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五、案例启示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原告”)被告: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被告”)案由:工程款纠纷基本事实:原告与被告于2015年6月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被告承包原告开发的某住宅小区的建筑工程。
合同约定工程总造价为人民币2000万元,工期为12个月。
合同签订后,被告按约完成了施工任务,于2016年6月交付工程。
然而,原告以被告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剩余工程款。
被告多次催讨无果,遂将原告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被告是否履行了合同约定的施工义务?2. 原告是否有权拒绝支付剩余工程款?3. 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工程款纠纷应如何处理?三、法院判决1. 被告履行了合同约定的施工义务。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并交付了工程,履行了合同约定的施工义务。
2. 原告无权拒绝支付剩余工程款。
法院认为,虽然原告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部分质量问题,但被告在接到原告通知后,已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且整改后的工程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因此,原告无权以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剩余工程款。
3. 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工程款纠纷应如何处理?法院判决原告向被告支付剩余工程款人民币500万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工程款纠纷,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合同约定的重要性本案中,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对工程款支付、工期、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约定。
这为法院审理案件提供了依据,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 施工质量与工程款支付的关系原告以被告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剩余工程款。
然而,法院认为,被告在接到原告通知后,已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且整改后的工程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因此,原告无权以此为由拒绝支付工程款。
3. 工程款支付的时间节点本案中,原告与被告在合同中约定了工程款支付的时间节点。
被告在工程完成后,已按照约定时间节点向原告提交了工程款支付申请。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领域日益繁荣,工程项目涉及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复杂。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类纠纷和案件层出不穷,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产生了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对一起工程典型案件的法律分析,探讨工程纠纷的法律处理原则和具体措施,以期为工程建设领域的法律问题提供参考。
二、案件背景某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委托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施工方”)承建一栋住宅小区。
双方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施工方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住宅小区的建设,开发商支付工程款。
合同签订后,施工方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住宅小区的建设。
然而,在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开发商发现住宅小区存在质量问题,要求施工方承担修复责任。
施工方认为质量问题并非自身责任,拒绝承担修复责任。
双方协商无果,开发商遂将施工方诉至法院。
三、案件分析1. 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住宅小区的质量问题是否由施工方负责?(2)开发商是否有权要求施工方承担修复责任?(3)法院应如何判决本案?2. 案件法律依据(1)关于住宅小区质量问题的责任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建筑工程实行竣工验收制度。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四)建筑工程质量经有关质量监督机构检验合格;……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关于开发商要求施工方承担修复责任的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 案件判决(1)关于住宅小区质量问题的责任认定,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应当符合质量要求。
本案中,住宅小区存在质量问题,且施工方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质量问题非自身责任,因此,法院认定施工方对住宅小区的质量问题负有责任。
(2)关于开发商要求施工方承担修复责任的权利,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施工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1篇案例背景:XX市XX区人民法院近期成功调解了一起大型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
原告为某建筑公司,被告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
双方因工程款支付、工程进度和质量等问题产生纠纷,导致工程停工,涉及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案情简介:2018年,某建筑公司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原告承建被告开发的某住宅小区项目。
合同约定工程总价款为5000万元,分阶段支付。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双方就工程进度、工程款支付和质量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
原告认为被告拖欠工程款,且存在质量问题,要求被告支付剩余工程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被告则认为原告施工进度缓慢,存在质量问题,拒绝支付剩余工程款。
调解过程:为尽快解决纠纷,XX市XX区人民法院成立了专门的调解小组,由审判员、法官助理和特邀调解员组成。
调解小组首先对案件进行了全面审查,了解双方的诉求和争议焦点。
随后,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调解:1. 组织实地勘察:调解小组组织双方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实地勘察,核实工程进度、质量和工程款支付情况。
2. 召开庭前会议:调解小组组织双方召开庭前会议,归纳争议焦点,明确调解方向。
3. 释法说理:调解小组从法律角度出发,向双方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违约行为,促使双方理性对待纠纷。
4.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解小组通过了解双方实际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双方互谅互让。
5. 制定调解方案:调解小组根据双方诉求和争议焦点,制定了详细的调解方案,包括工程款支付、质量整改、工期延长等内容。
经过数十轮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调解协议。
协议内容包括:1. 被告支付原告剩余工程款3000万元。
2. 原告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程质量整改。
3. 双方同意延长工期6个月。
调解成效:该案的调解成功,实现了以下成效:1. 及时化解了双方矛盾,避免了工程停工带来的经济损失。
2. 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3. 为类似纠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于2010年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建筑公司承建开发商开发的某住宅小区。
合同约定工期为两年,合同总价为人民币2亿元。
工程于2010年6月1日开始施工,预计2012年6月1日竣工。
在施工过程中,双方因工程进度、质量、付款等问题多次发生纠纷。
2012年3月,双方矛盾激化,建筑公司暂停施工,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支付工程款、赔偿停工损失等共计人民币5000万元。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开发商是否应支付建筑公司停工期间的工程款?2. 建筑公司停工是否构成违约?3. 双方应承担何种违约责任?三、法律分析(一)开发商是否应支付建筑公司停工期间的工程款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 在本案中,开发商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导致建筑公司停工。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开发商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停工期间的工程款。
(二)建筑公司停工是否构成违约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因开发商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而停工,属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正常维权行为,不构成违约。
(三)双方应承担何种违约责任1. 开发商应承担支付停工期间工程款的违约责任。
2. 建筑公司应承担恢复施工、完成工程义务的违约责任。
四、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开发商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导致建筑公司停工,构成违约。
建筑公司停工行为不构成违约。
据此,法院判决如下:1. 开发商应支付建筑公司停工期间的工程款人民币3000万元。
2. 建筑公司应在判决生效后15日内恢复施工,完成工程。
五、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工程纠纷案件,涉及合同法、违约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案例分解第一节工程施工合同效力一、施工合同无效◆案例一于萍、吕禹昕、吕家麒、吕坤、冯聪、吕飒与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来源: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网,依据判决书整理(本案案号[2001]沈民初字第54号)原告:于萍吕禹昕吕家麒吕坤冯聪吕飒被告: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原告诉称,吕洪杰(系于萍的丈夫,吕禹昕、吕家麒、吕坤、冯聪、吕飒的父亲,于2002年5月8日病故)与被告所属的沈阳市大东区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于1994年3月订立一份口头协议,约定由吕洪杰承建沈阳市大东区东祥小区综合办公楼工程,包括住宅、网点及办公楼三部分,总面积为15,090平方米,按二级取费标准计算。
按约定吕洪杰组织人员进行了施工,至1996年末工程完工。
按沈阳市建筑工程预算审查中心对双方争议的工程造价进行鉴定,工程总造价为11,191,823元,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实际拨付工程款为7,815,100元,尚欠工程款3,376,823元至今未付。
因建民小区联建办公室是被告于1992年4月12日以沈大东政办发(1992)22号文件批准成立的,又于1995年9月22日以沈大东政办发(1995)45号文件撤销,因而该欠款应由被告承担,故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尚欠的工程款并赔偿利息损失。
被告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未予答辩。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吕洪杰为原建民小区联建办承建综合楼的事实存在,但吕洪杰作为无建设工程施工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相应资质的自然人,承建该项工程,双方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确认为无效,造成本案纠纷,双方均有责任。
鉴于该工程已实际建成,双方业已对工程造价经核算确定为9,635,988元,应按此金额结算。
对于建民小区联建办已付工程款、材料款,原告已自认无争议部分为7,815,249.60元,但对建民小区联建办已经支付的税金32,400元,水费2万元,电费415,437.28元,以房屋及车折款50万元,原告虽不予认可,但税金、水、电费系属实际发生,理应由原告承担的款项,而以房屋及车折款50万元原告已承认系折抵其先行垫付的工程款,应视为建民小区联建办的投入,故以上款项合计为8,783,086.88元应为建民小区联建办已付工程款的金额。
综上,原建民小区联建办尚欠原告工程款852,901.12元应给付原告,并赔偿原告利息损失。
因原建民小区联建办系被告开办并已撤销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临时机构,故对该笔债务应由被告承担。
吕洪杰因病死亡后,应由其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即六原告继承。
◆案例二兰太公司与鑫蓝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2004年5月6日,兰太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兰太公司)与鑫蓝建筑公司(以下简称鑫蓝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由鑫蓝公司承建兰太公司名下的多功能酒店式公寓。
为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兰太公司与天意监理公司(以下简称天意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监理合同。
合同签订后,鑫蓝公司如期开工。
但开工仅几天,天意公司监理工程师就发现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遂当即要求鑫蓝公司改正。
一个多月后,天意公司监理工程师和兰太公司派驻工地代表又发现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
天意公司监理工程师当即要求鑫蓝公司停工。
令兰太公司不解的是,鑫蓝公司明明是当地最具实力的建筑企业,所承建的工程多数质量优良,却为何在这项施工中出现上述问题?经过认真、细致地调查,兰太公司和天意公司终于弄清了事实真相。
原来,兰太公司虽然是与鑫蓝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但实际施工人是当地的一支没有资质的农民施工队(以下简称施工队)。
施工队为了承揽建筑工程,挂靠于有资质的鑫蓝公司。
为了规避相关法律、法规关于禁止挂靠的规定,该施工队与鑫蓝公司签订了所谓的联营协议。
协议约定,施工队可以借用鑫蓝公司的营业执照和公章,以鑫蓝公司的名义对外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合同签订后,由施工队负责施工,鑫蓝公司对工程不进行任何管理,不承担任何责任,只提取工程价款5%的管理费。
兰太公司签施工合同时,见对方(实际是施工队的负责人)持有鑫蓝公司的营业执照和公章,便深信不疑,因而导致了上述结果。
兰太公司认为鑫蓝公司的行为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双方所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应为无效,要求终止履行合同。
但鑫蓝公司则认为虽然是施工队实际施工,但合同是兰太公司与鑫蓝公司签订的,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均应继续履行合同;而且,继续由施工队施工,本公司加强对施工队的管理。
对此,兰太公司坚持认为鑫蓝公司的行为已导致合同无效,而且本公司已失去了对其的信任,所以坚决要求终止合同的履行。
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兰太公司遂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查明后认为,被告鑫蓝公司与没有资质的某农民施工队假联营真挂靠,并出借营业执照、公章给施工队与原告签订合同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建筑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原告兰太公司与被告鑫蓝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应当认定无效。
﹡评析上述案例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基本依据是《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即“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同样也是衡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否生效的基本标准。
基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复杂性以及对社会的重要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生效对合同主体要求有具体规定,其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应具有承包工程的施工资质。
《建筑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二)项规定“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四条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确认合同效力。
根据《建筑法》,建筑企业应当按其资质能力从事承建的经营活动,超越本企业资质或没有资质借用有资质建筑企业名义的合同无效。
很明显,上述案件中的建筑施工合同当然无效。
﹡法律常识专栏专栏一: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在我国,对建筑企业实行严格的资质管理,只有依法核准拥有从事建筑施工经营资格的企业法人,才有权在其资质范围内从事承包经营活动。
建设部在2001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对建筑企业的资质分类和分级标准进行了科学的设置。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第五条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
获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
承担施工总承包的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非主体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承包资质或者劳务分包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
获得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
专业承包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劳务分包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
获得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分包的劳务作业。
”《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对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等级标准进行了具体化。
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包括12个标准,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包括60个标准,劳务分包企业资质标准包括13个标准。
专栏二:挂靠所谓挂靠行为,是指建筑施工企业或个人以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包工程的行为。
挂靠企业和个人本身不具备施工工程的相应施工资质,极易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和安全事故隐患,造成社会财产损失和引起社会纠纷,历来为我国法律、法规所禁止。
《建筑法》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凡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工程任务的,均属挂靠承接工程。
”根据《建筑法》的规定以及现实中的挂靠行为,挂靠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挂靠单位或个人本身没有从事建筑活动的主体资格,或者挂靠单位虽有从事建筑活动的主体资格,但不具备施工项目相适应的资质等级。
2、挂靠单位或个人向被挂靠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
3、被挂靠的企业对挂靠单位和个人不实施管理,或仅停留在形式上,双方整体上不存在人事关系,彼此人员独立。
4、挂靠单位或个人以被挂靠企业的名义承接工程,签订、履行合同。
◆案例三赣州林业工程公司诉信丰创丰置业有限公司、第三人信丰县房产管理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来源:赣州法院网,依据判决书整理(本案案号[2005]赣中民初一字第52号)原告:赣州林业工程公司被告:信丰创丰置业有限公司第三人:信丰县房产管理局原告诉称:2005年1月28日,原、被告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合同约定,由原告承建被告创丰大厦图示土建项目(基础管桩除外),开工时间为2005年3月6日,竣工时间为同年12月31日,同时约定桩基础由被告提供验收资料。
合同签订后,原告即投入资金做好施工准备。
但被告却迟迟不提供基础管桩验收资料并办理交接手续,致使原告无法履行施工合同。
2005年8月3日,原告收到被告发来的通知,称“建筑合同已发生法律效力,可你公司长期以来迟迟未开工,已严重违约,并由你公司承担违约经济损失。
”而实际上,原告为施工已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被告不按约定提供基础管桩验收资料并办理交接手续才是不能开工的根本原因。
被告的行为给原告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因终止合同造成的经济损失84487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被告辩称:1.2002年,信丰县人民政府决定施行旧城改造,答辩人与县政府签订了改造开发合同。
依据该合同规定,答辩人与第三人于2003年2月25日签订《信丰县“一江两岸”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议协议约定,由答辩人安置第三人面积3752.31平方米。
后经答辩人与第三人协商,答辩人以土地置换方式安置第三人房屋面积后,由第三人补偿答辩人155万元,该宗土地由第三人建设,定名为“创丰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