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方理财研究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480.82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市场对理财的需求依然存在,同时那些曾在金融机构个人理财部门工作的人员也积 累了相当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和客户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前金融机构个人理财业 务部门的高管们便以来以往的人员储备,开始另起炉灶建立起一批第三方理财机构。这是美国 第三方理财行业发展的源头之一。
另一个发展源头是证券和保险经纪人。最初,这些经纪人为向客户推销证券、保险类金融 产品,附带提供一些理财顾问服务。久而久之,其中一些人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于是不再推销 具体的金融产品,而是专门提供独立理财顾问服务。
中国第三方理财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11 年 6 月 20 日
摘要:
1. 中国第三方理财市场发展现状和特点 1.1. 中国第三方理财市场总体概述 1.2. 中国第三方理财市场特点 2. 中国第三方理财发展的影响因素 3. 监管层应对第三方理财采取的措施 4. 国外第三方理财的发展和监管现状 4.1. 美国第三方理财业发展状况 4.2. 美国、澳大利亚第三方理财业务监管现状 5. 中国第三方理财机构亟需打造核心竞争力
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目前中国的第三方理财市场规模仍处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据不 完全统计,中国第三方理财机构整体资产规模未超过 1000 亿元,虽然其中有大大小小几千家 机构,但仅两三家资产规模较大。
1.2. 中国第三方理财市场特点
(一)高净值客户数量大幅增加
据统计,在过去的五六年时间内,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增长了一倍,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 第三方理财市场的潜在客户数量、所需服务的增速都十分可观。这些国内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积 累,则是第三方理财服务市场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一)第三方理财业务的法律界定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尽管各单一金融行业内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指导理财服务业务,但在涉及金融市场多个领域及各个领域交叉地带,并没有明确的针对性法 律法规。这部分的法律真空,一方面造成对开展第三方理财业务的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 产生“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参与理财业务各方的利益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不利于调 动了第三方理财业务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二)混业化趋势
和过去 5 年财富管理市场产品主导型的发展路径相关,中国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往往也具有 各自不同的产品特点,甚至被贴上了某种产品标签:比如,诺亚财富与 PE,好买基金与阳光 私募,华康与保险。
不过,这种“分业经营”不能掩盖第三方理财服务的混业化趋势。金融产品极大丰富之后,
第 2 页 /共 8 页
研究员
邱凯
qiukai@cnbene.cn
龚颖
gongying@cnbene.cn
高梅
gaomei@cnbene.cn
联系人 方瑞
fangrui@cnbene.cn 028-8425 2871
第 1 页 /共 8 页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中国第三方理财研究报告
1. 中国第三方理财市场发展现状和特点 1.1. 中国第三方理财市场总体概述
(三)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已经习惯并认可了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且建立了较强的信任感。 而目前第三方理财业务又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要开展第三方理财业务就更必须要解决个人对
第 4 页 /共 8 页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中国第三方理财研究报告
于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信任问题,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四)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 第三方理财业务对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理财业务的个性化及其增值
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包括次贷危机在内的数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基本上都 是在美国,而在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和国会都会相应地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法律,以保证 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以 2009 年次贷危机为例,美国在危机后启动了二战后最大规模的金融
第 6 页 /共 8 页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2. 中国第三方理财发展的影响因素
表 1:第三方理财业务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制约因素
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制约因素
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向好, 关于第三方理财的界定和规范仍处于法律
居民个人财富快速积累,理财需求不断升温
真空地带
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各类金融理财产品 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第三方理财机构缺乏
不断涌现,这为第三方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巨 大型金融机构拥有的信任优势
第 3 页 /共 8 页
敬请参wenku.baidu.com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中国第三方理财研究报告
大的运作空间 交叉营销优势——在分业经营限制条件下,第三 方理财具有交叉营销优势,相对于只能提供单一 行业内的理财服务的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 融机构,更能满足投资者的理财需求 投资理财独立性特性——第三方理财的收入主 要来自于理财规划的咨询费和服务费,不受其他 金融机构的干预和限制,能够根据客户的需要和 市场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投资建议,选择真正符合 客户利益的金融产品
中国第三方理财研究报告
体系改革。美国政府为此发布的金融监管改革白皮书中宣称,要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不受不当 金融行为损害;为了重建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需对消费者金融服务和投资市场进行严格、协调 地监管。具体来说,是强化针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监管,促进这些产品和服 务更加透明、公平、合理;同时,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的行业标准,促进公平竞争。
目标,要求理财师不仅要对目前金融市场所有投资领域的理财产品十分熟悉,还要能够根据客 户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理财安排。我国多年的分业经营造成国内理财领域的多数专家仅具备 单个领域的投资经验,缺乏综合理财的经验和能力,从而对第三方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形成制 约。
3. 监管层应对第三方理财采取的措施
根据前文分析的影响第三方理财业务发展的 4 点因素,对监管层而言,理应针对第三方理 财市场相应的特点进行改善和促进。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三)定制方向发展
从时间上划分,2008 年之前,是产品供应商主导的时代,理财产品处于绝对紧缺的状态, 这个时候可以说即使是品质不太好的理财产品,也很容易找到它的市场。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是买卖双方开始博弈的时代。这一年高净值人群持有的总财富大 概在 10 万亿人民币左右,这部分人群掌握的社会财富数量达到了可以影响金融产品配置方向 的程度,所以投资的基础资产就越来越向高净值客户的需求倾斜,股权、房地产、收藏品升温 很快。顺应这一趋势,一些第三方理财机构已经开始向“客户定制”方向转型。高净值人群的 需求引领市场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在某种意义上说,第三方理财服务已经开始进入“定制 时代”。
(三)加快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工作
推进信用制度的立法工作;建立专门的信用协调机构,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建立统一 开放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积极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加强信用执法,协调部门间行动,实行对 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治,解决失信成本过低问题,建立失信惩治机制。
(四)培养高素质理财人员
通过规范从业人员资格,设定从业人员门槛,建立,以提高第三方理财从业人员的专业能 力;加强对第三方理财规划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诚信体系,健全第三方理财规划师认证体 系,以提高其社会公信力。
(四)服务高端人群
国内现有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如:诺亚理财、展恒理财、智博理财等,基本的目标客户群 体都集中在高净资产的个人和家庭,即都处在财富高端人群当中,中低端人群很难进入这一领 域。
在国内,理财的观念已经开始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很多人还是以银行为主,对第三方理财 机构的资信难以接受。而目前理财机构所选定的这些高端客户,他们的理财意识强烈,理财需 求旺盛,对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对新的第三方理财模式接受能力较强,所以很容易,也很愿意 为达到一个高质量的理财水平而付出更高的成本。
第 5 页 /共 8 页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中国第三方理财研究报告
4. 国外第三方理财的发展和监管现状
4.1. 美国第三方理财业发展状况
美国是公认的第三方理财业务最为成功的国家,据统计,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所有金融 产品中,有近 60%的份额是由第三方理财机构所出售的(这个数字在澳大利亚、香港分别为 50% 和 30%,中国大陆地区不足 1%)。第三方理财行业在美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 1970 年代。当时, 美国国内的经济形势颇为复杂:通货膨胀高企、税收高、税制复杂、投资市场低迷,除了房地 产,其他投资机会的回报潜力均差强人意,而另一方面,政府的养老金体系,即社保体系也面 临运营困难。
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缺乏 第三方理财缺乏品牌,网络覆盖范围小
资料来源:普益财富
根据上表的简单分析,基于中立的立场,整合现有金融理财产品,向客户提供专业的综合 性服务的第三方理财业务,在理财需求不断升温的大环境下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拥有 巨大的发展前景。
但目前在我国,第三方理财业务也刚刚起步,其面临的制约因素也很多,下面对未来第三 方理财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做简单分析。
到目前为止,美国约有上万家独立理财公司或事务所,美国理财市场不仅庞大,其需求更 是高度多元化的,因此目前其市场上存在着许多经营灵活的小型甚至个人独资的第三方理财机 构,以满足着投资者的不同需求。
4.2. 美国、澳大利亚第三方理财业务监管现状
从监管角度来看,目前美国并没有专门针对第三方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不过作为金融市 场发展最为完备的国家之一,美国对整个金融行业有着不胜枚举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和控制, 而这些法律法规或多或少地对第三方理财业务进行了规范和限制。
第三方理财公司的出现,及时填补了金融市场的这一空白。诺亚财富、好买基金等一批理 财机构的横空出世,都证明了第三方财富管理的市场价值。
所谓第三方理财机构,是指独立于银行、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之外,能为客 户提供一揽子、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的中介机构。与传统模式下的金融理财服务相比,第三 方理财机构目前在国内提供的服务大致有四种:专业理财规划建议与咨询,会员制服务,代销 产品和进行委托理财。在给其客户指定理财规划的时候,第三方理财机构不仅仅局限在某个金 融机构的理财产品上,而是要为他们制定其他的投资计划:如现金规划、消费支出、教育规划、 养老计划、税收筹划、财产分配等一系列服务。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率也居高不下,手中持有的现金资产不断 缩水。这也导致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理财意识与需求的空前旺盛,无论是企业、普通城市居 民,还是掌握了大量资金的中、高端私人财富拥有者,都希望将手中的闲置资金转变成收益较 高而风险较低的回报。不过面对金融市场中琳琅满目的投资品种,非专业的投资者往往难以做 出最为理性的投资决策,他们迫切需要专业的理财中介提供有效指导和服务。
(一)进一步改善第三方理财业务的政策环境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保障参与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为第三方 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约束框架和法律保障。
(二)提升第三方理财在客户心中的地位
从监管层的角度,可以鼓励和支持具有行业中处于领先优势的企业,积极打造企业品牌, 提升第三方理财在投资者心中的地位,支持其扩大理财业务市场覆盖面。
面对市场的这一新形势,很多金融机构首先在内部建立了个人理财业务部门,但由于各种 原因,这些个人理财业务部门在大机构内部并不能健康生存下去。在传统的银行内部业务框架 体系内,理财业务部门显得微不足道,不足以给银行整体业务带来明显的实质性影响,因此, 众多银行在开设了个人理财业务部门一段时间之后又将其作为非核心业务部门进行了裁撤。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中国第三方理财研究报告
由于产品发行机构不同,在国内金融行业分业管理分业经营的状态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之间, 逐渐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缺口。
因为居民不会只有某一类金融产品的需求,比如说只要保险、只要银行理财、信托产品或 者只考虑股权投资,更多地人需要的是资产组合服务,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个趋势 在未来也会一直延续下去。
(二)第三方理财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博弈
在我国,银行、保险传统金融机构仍在金融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相比之下,第三方理财 机构起步较晚,网络覆盖面积较小(基本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数经济发达城市),第三方 理财机构的品牌还未完全建立,缺乏大型金融机构拥有的信任优势,在与传统金融机构竞争中, 处于劣势。且第三方理财机构从事投资理财服务时,不可避免的要依靠传统金融机构,与之产 生关联,如果传统金融机构联合抵制第三方理财机构,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合谋压制,则可 能逼迫其退出理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