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电子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45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由陈帼眉编写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板块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方面来分析。
(一)教材分析婴儿从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就用他的方式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进行探索,那么,婴儿最初是用哪些方式来接触这个世界的呢?首先就是感知觉,幼儿的智力起源于感觉和动作。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开端和手段,也是其他认识过程产生的基础,没有感知觉的发展,幼儿心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谈不上幼儿心理的发展。
所以本章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完整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以及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要求,结合本章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感知觉的种类,理解感知觉的相关概念,掌握感知觉在婴幼儿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2.能力目标:在掌握感知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学以致用,采用相关知识分析幼儿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3.情感目标:在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坚定学生对学前专业的信念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幼儿的好奇,进而引发对幼教工作的向往。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未来的教学实际,本章内容的重难点是:感知觉规律及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为此我将采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情境体验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方法,所以说课的第二板块就是教法与学法分析。
二、教法与学法(一)说教法教学方法的确定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状态及教学条件等来确定。
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情况,遵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结合生活和教学中的案例,将理论知识深入浅出,以便于学生的理解、消化与吸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5章电子教案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课程教案教案完成时间: 年月日课题第五章,第一,二节理论、实践课授课日期授课类型学时数 2认识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掌握学前儿童感觉、教学目的及要求知觉的发展特点,了解幼儿观察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幼儿观察的发展特点授课,图片,讨论, 互动游戏教学方法课程作业预习第五章第三,四节内容,完成心理现象解释课后作业或思考题审阅意见主讲教师或教学组长签名: 系主任签名:教学后记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等) 备注第五章第一,二节概述 Step 1 导入新课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二(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Step 2 结合图片,视屏讲解重难点第一节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二、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三、感知觉在幼儿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一)原始的感知阶段(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第三节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一、视觉敏度的发展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
即一般所谓视力。
儿童的视力障碍有:远视、近视、弱视等。
早期矫正有效果。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一)颜色视觉的出现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即已出现。
(二)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发展。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
Step 3 互动环节一、心理测试二、点评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课程教案教案完成时间: 年月日课题第五章,第三,四节理论、实践课授课日期授课类型学时数 2认识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掌握学前儿童感觉、教学目的及要求知觉的发展特点,了解幼儿观察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学设计导言学前阶段是儿童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孩子们在这个时期不仅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而且在感知觉方面也经历了许多的变化和发展。
感知觉的发展是指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观察、辨别和理解能力的逐步形成和提高。
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
一、视觉感知发展视觉感知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感知方式之一,通过视觉感知,儿童能够观察和辨别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在学前阶段,儿童视觉感知能力急剧发展,他们能够辨别各种颜色,并逐渐能够识别出简单的几何形状和大小。
针对学前儿童视觉感知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视觉感知游戏来帮助孩子们提高视觉感知能力。
比如,利用卡片逐个展示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要求孩子们逐一辨别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观察和辨别不同的视觉信息,并提升他们的视觉感知能力。
二、听觉感知发展除了视觉感知,听觉感知也是学前儿童重要的感知方式之一。
通过听觉感知,儿童能够听到和辨别不同的声音,并从中获取信息。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辨别不同的音调、音量和声音来源。
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故事和游戏等形式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不同音调和音量的音乐,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尽可能准确地辨别出这些音乐。
此外,也可以通过故事和游戏来培养孩子们对声音来源的感知能力,比如让孩子们听到某个声音后找出声音来源。
三、触觉感知发展触觉感知是指通过皮肤接触对象来感知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触觉感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他们能够辨别不同的触感,比如柔软和硬的材质,冷和热的温度等。
教师可以通过触觉游戏来促进学前儿童的触觉感知发展。
例如,可以在一个袋子中放入一些具有不同材质的小物件,让孩子们用手触摸并尽可能准确地说出它们的特征。
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触觉感知能力,并提高他们对不同材质的辨别能力。
四、运动感知发展除了上述几种感知方式外,运动感知也是学前儿童感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及规律。
2. 掌握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方法。
3. 提高教师对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观察和指导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知觉的定义及分类。
2.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3. 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
4. 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策略。
5. 感知觉发展障碍及干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知觉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探讨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策略。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感知觉发展障碍及干预方法。
4. 实践操作法:设计感知觉发展活动,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2. 课件:感知觉发展相关图片、视频等。
3. 活动材料:感知觉发展活动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引发学生对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思考。
2. 讲解:讲解感知觉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特点,分析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讨论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策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感知觉发展障碍及干预方法。
5. 实践活动:设计感知觉发展活动,进行实际操作。
6.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能力和对感知觉发展策略的应用。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2. 网络资源:有关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研究报告、教育文章等。
3. 视频资源:有关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实验、教学案例等。
4. 活动材料:感知觉发展相关教具、玩具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讲解感知觉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特点。
第2周:分析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策略。
第3周:案例分析,讨论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策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2 儿童发展概述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1.3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人物及其贡献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感知觉发展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掌握感知觉发展的基本规律2.2 思维发展了解思维的基本类型掌握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2.3 语言发展理解语言的基本概念掌握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三章: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3.1 情绪发展理解情绪的基本概念掌握情绪发展的基本规律3.2 社会性发展了解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3.3 自我认知发展理解自我认知的基本概念掌握自我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第四章:儿童人格发展4.1 人格发展理论了解人格发展的重要理论掌握人格发展的基本规律4.2 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解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基本因素掌握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具体因素4.3 常见的人格问题及干预策略了解常见的人格问题掌握针对人格问题的干预策略第五章:儿童发展评估5.1 儿童发展评估概述理解儿童发展评估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发展评估的基本方法5.2 儿童发展评估工具了解常用的儿童发展评估工具掌握儿童发展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儿童发展评估报告的基本结构第六章:婴儿期发展6.1 婴儿期概述了解婴儿期的发展特点掌握婴儿期发展的主要里程碑6.2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理解婴儿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婴儿期认知发展的主要趋势6.3 婴儿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了解婴儿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婴儿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趋势第七章:幼儿期发展7.1 幼儿期概述了解幼儿期的发展特点掌握幼儿期发展的主要里程碑7.2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理解幼儿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幼儿期认知发展的主要趋势7.3 幼儿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了解幼儿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幼儿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趋势第八章:学龄前期发展8.1 学龄前期概述了解学龄前期的发展特点掌握学龄前期发展的主要里程碑8.2 学龄前期的认知发展理解学龄前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学龄前期认知发展的主要趋势8.3 学龄前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了解学龄前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学龄前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趋势第九章:学龄期发展9.1 学龄期概述了解学龄期的发展特点掌握学龄期发展的主要里程碑9.2 学龄期的认知发展理解学龄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学龄期认知发展的主要趋势9.3 学龄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了解学龄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学龄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趋势第十章:青春期发展10.1 青春期概述了解青春期的发展特点掌握青春期发展的主要里程碑10.2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理解青春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青春期认知发展的主要趋势10.3 青春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了解青春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青春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趋势10.4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与辅导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的重要性掌握青春期心理卫生与辅导的基本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章节:第二章、第三章、第四节、第六章、第八章补充和说明: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重点关注儿童感知觉、思维和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1. 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2. 掌握感知觉训练的基本方法,提高儿童感知觉能力。
3. 培养教师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关注和引导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方面的发展感知觉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2. 影响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因素生理因素:如年龄、性别等环境因素:如教育、文化等遗传因素:如家族遗传等3. 感知觉训练的基本方法感觉统合训练: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提高儿童感知觉整合能力游戏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锻炼儿童的感知觉能力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的感知觉发展4. 感知觉训练在教育中的应用日常生活教育:通过日常活动,培养儿童的感知觉能力专业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设计相应的感知觉训练课程5. 教师在儿童感知觉发展中的作用观察与评估:了解儿童的感知觉发展水平,为教学提供依据引导与支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儿童必要的引导和支持,促进感知觉发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训练方法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讨论儿童感知觉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感知觉训练的应用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分享心得体会。
4. 实践活动法:设计感知觉训练活动,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及提出的解决方案。
3. 实践报告:评估学员设计的感知觉训练活动的创新性、实用性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如《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3. 案例库:收集各类儿童感知觉发展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感知觉训练器材:准备各类感知觉训练器材,如拼图、沙盘、益智玩具等。
5.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论文、资讯,丰富教学内容和视角。
幼儿园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教案介绍感知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并进行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阶段是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从幼儿时期到学龄前期,儿童的感知觉系统发生了巨大发展。
幼儿园的教师应该注意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教育机会来促进发展。
本文档针对幼儿园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制定了一份教案。
目标1.了解幼儿感知觉的不同类型。
2.了解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规律。
3.提供适当的教育机会以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针对年龄段3-5岁的幼儿教学方法1.游戏2.观察与描述3.实验4.讨论教学内容感觉的类型与通道1.视觉1.探索颜色、形状和图案2.使用眼睛观察物体3.了解大小和空间概念2.听觉1.辨别声音的高低、响度和声音来源2.能够模仿声音3.学会语言和沟通3.嗅觉1.识别不同的气味2.判断气味的强度4.味觉1.区分不同的味道2.判断食物的好坏5.触觉1.了解不同的质感和触感2.探索物体的温度和硬度感觉的发展规律幼儿的感觉觉能力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1.3-4岁的幼儿1.触觉和嗅觉发展完全2.视觉和听觉正在发展2.4-5岁的幼儿1.视觉发展完全2.听觉发展加快3.触觉和嗅觉进一步发展感觉的促进针对幼儿的感觉发展,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以下活动:1.美术活动:绘画和涂鸦;2.音乐活动:唱歌、跳舞等;3.家庭活动:品尝不同食品、嗅不同花香;4.童话故事:了解大小、量等概念。
总结幼儿的感知觉能力本质上是与其认知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
如何创造环境和教育机会,让幼儿通过感官接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对他们的认知、思维、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影响深远,教师在教育中应该重视幼儿的感知觉教育。
第四章幼儿的感知觉教案课题: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目标:学习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了解感知觉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
重点:感觉和知觉的概念难点:感知觉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方法:讲授、讨论课时:1课时过程:一、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感知觉的概念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而且反映机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状态。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对事物的反映不是指事物各种感觉刺激的简单总和,而是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综合反映,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过程。
(二)感知觉的关系1.共同之处:1)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于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
2)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感知觉才会发生,事物消失了,感觉和知觉就停止了。
2.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3.区别:1)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2)感觉只需要个别器官的活动,知觉需要各种器官共同的活动。
3)知觉还包含其他一些心理成分,如过去的经验以及人的倾向性参与在知觉过程中,因而当我们知觉一个对象时,可以作出不同的反映。
当我们一经感觉某一事物的个别属性时,马上就知觉到该事物的整体及内在联系。
因此,我们常把感觉和知觉称为“感知觉”。
(三)感知觉与认识活动:1.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由感知觉开始的。
2.在感知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记忆、想像、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对客观事物作更进一步的认识。
3.感知觉虽然是低级的认识过程,却给高级认识过程提供了必需的材料。
感知觉是认识客观现实的第一步。
(四)感知觉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1.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2.幼儿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
第五章 -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2.掌握感知觉评估的方法和技巧;3.掌握适合学前儿童的感知觉训练活动;4.提高对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关注和认识。
2. 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2.感知觉评估的方法和技巧;3.适合学前儿童的感知觉训练活动。
3. 教学过程3.1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感知觉是指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反应。
在学前儿童时期,感知觉的发展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学前儿童时期,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器官已经基本发育完毕,但感官器官的功能并不完全成熟。
孩子的感知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得更加敏锐,同时,感知觉不同方面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例如,对于视觉发展而言,学前儿童可以观察和掌握到大量的图像和符号,这有利于儿童认识世界和学习语言。
对于听觉发展而言,学前儿童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和语言,也能够通过声音来辨认方向和距离等。
此外,随着感知觉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也会得到提高。
对于学习和成长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3.2 感知觉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为了全面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情况,对孩子进行感知觉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如下:1.详细询问:通过询问孩子和家长,了解儿童的感知觉情况,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方面的感知觉能力。
2.实地观察:到幼儿园或家庭中观察儿童在各种感知觉中的表现,评估其感知觉发展情况。
3.测试评估:可借助专业的感知觉测试工具,如费氏视觉检查表、听觉测试表等进行评估。
3.3 适合学前儿童的感知觉训练活动针对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设计一些适合其发展水平的感知觉训练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儿童感知觉能力的提高。
1.视觉训练活动(1)观察图片:让儿童看一些不同特点的图片,让其进行分类,促进视觉敏锐度的提高。
(2)认字卡游戏:在字卡上印上简单的实物图片和汉字,让孩子辨认与对应,同时学习简单的汉字,提高视觉能力。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由陈帼眉编写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板块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方面来分析。
(一)教材分析婴儿从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就用他的方式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进行探索,那末,婴儿最初是用哪些方式来接触这个世界的呢?首先就是感知觉,幼儿的智力起源于感觉和动作。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开端和手段,也是其他认识过程产生的基础,没有感知觉的发展,幼儿心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谈不上幼儿心理的发展。
所以本章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完整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以及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要求,结合本章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感知觉的种类,理解感知觉的相关概念,掌握感知觉在婴幼儿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2.能力目标:在掌握感知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学以致用,采用相关知识分析幼儿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3.情感目标:在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坚定学生对学前专业的信念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幼儿的好奇,进而引起对幼教工作的憧憬。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未来的教学实际,本章内容的重难点是:感知觉规律及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为此我将采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情境体验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方法,所以说课的第二板块就是教法与学法分析。
二、教法与学法(一)说教法教学方法的确定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状态及教学条件等来确定。
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情况,遵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结合生活和教学中的案例,将理论知识深入浅出,以便于学生的理解、消化与吸收。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自主讨论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及如何在实践中应用,以进行探索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掌握课程的结构和教学方法。
1.2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概述解释儿童感知觉的定义和重要性。
探讨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的基本理论2.1 感觉的基本理论介绍感觉的定义和分类,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解释感觉机制和感觉处理的基本过程。
2.2 知觉的基本理论介绍知觉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空间知觉、形状知觉、颜色知觉和运动知觉。
解释知觉机制和知觉处理的基本过程。
第三章: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3.1 遗传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探讨遗传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3.2 环境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探讨环境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包括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交环境。
3.3 教育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探讨教育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
第四章: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评估和干预4.1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评估方法介绍常用的儿童感知觉评估方法,包括观察法、测试法和问卷调查法。
4.2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干预策略探讨针对儿童感知觉发展问题的干预策略,包括教育干预、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
第五章: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实践5.1 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目标确定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5.2 感知觉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活动介绍适合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活动,包括游戏、故事、手工和音乐。
5.3 感知觉发展的教育实践案例提供一些感知觉发展的教育实践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第六章:视觉发展6.1 视觉发展的基本理论探讨视觉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
介绍视觉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6.2 儿童视觉发展的阶段和特点阐述儿童视觉发展的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
分析各个阶段视觉发展的特点和变化。
6.3 促进儿童视觉发展的教育实践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儿童视觉发展。
介绍适合儿童视觉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活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性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解释发展的含义探讨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第二章:学前儿童认知发展2.1 感知觉发展掌握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分析感知觉发展对儿童认知的重要性2.2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理解记忆的类型和过程探讨记忆发展对儿童学习的影响第三章:学前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3.1 情绪发展解释情绪的基本概念探讨情绪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2 社会性发展掌握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社会性发展对儿童适应社会的重要性第四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4.1 语音发展理解语音的基本概念探讨语音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4.2 词汇和句子发展掌握词汇和句子的基本概念分析词汇和句子发展对儿童语言的重要性第五章:学前儿童人格发展5.1 人格发展理论理解人格的基本概念探讨人格发展的理论及其差异5.2 自我意识发展掌握自我意识的基本概念分析自我意识发展对儿童人格的重要性第六章:学前儿童身体发展6.1 儿童身体发展概述理解身体发展的基本概念探讨身体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6.2 儿童运动发展掌握运动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运动发展对儿童日常生活的影响第七章: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续)7.1 思维与推理发展解释思维与推理的基本概念探讨思维与推理发展对儿童认知的重要性7.2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发展掌握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基本概念分析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发展对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续)8.1 道德发展与亲社会行为理解道德发展的基本概念探讨道德发展与亲社会行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8.2 攻击行为与冲突解决掌握攻击行为与冲突解决的基本概念分析攻击行为与冲突解决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第九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续)9.1 阅读理解与写作发展解释阅读理解与写作的基本概念探讨阅读理解与写作发展对儿童语言的重要性9.2 语言障碍与特殊需求理解语言障碍与特殊需求的基本概念分析语言障碍与特殊需求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第十章:研究案例与教育实践10.1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儿童发展案例,深入理解发展心理学理论通过案例探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方法10.2 教学策略与干预措施掌握针对不同发展问题的教学策略和干预措施结合心理学理论,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实际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绪论补充和说明:课程介绍部分需要重点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性,以及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学前儿童感觉发展特点和规律;2、掌握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特点和规律;3、学会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育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前儿童感觉、知觉的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
难点: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育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讨论、处理作业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讲学前儿童感觉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某一种感觉只能反映客观事物某一方面的特性即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所有属性。
感觉主要包括触觉、视觉、听觉、痛觉等。
一、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一)儿童触觉的发生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儿童的触觉主要分为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
1.口腔的触觉孩子出生后,不但有口腔触觉,而且通过口腔触觉认识物体。
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
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触觉探索。
可以说,整个人生第一年,婴儿的口腔触觉都是一种探索手段。
2.手的触觉探索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成为了儿童通过触觉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
通过手的触觉,孩子可以感受物体形状、大小、重量、软硬等属性,同样的通过手的触觉,儿童可以感受到妈妈的爱,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二、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一)视敏度的发展视敏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视力。
有研究表明:1—2岁儿童的视力是0.5—0.6,3岁时的视力可达1.0,4—5岁后视力趋于稳定。
可见在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敏度是不断提高的。
需要注意的是,学龄前是弱视治疗的最佳期,12岁以后疗效较差。
当然,在学前期,我们也要注意儿童视力的保护。
如为幼儿提供画质清晰的图画书;注意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用眼习惯,提醒他们不要躺着或趴着看书、不在走路或坐车的时候看书;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采光环境,读书或学习时的光线不要太亮或太暗;定期带孩子去检查视力;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如维生素A、鱼肝油等。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讲课教案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感知觉、注意、记忆一、认知发展概述1.认知发展的界定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及其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2. 感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对直接作用于脑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又有区别。
3.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4. 记忆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 认知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等客观事物的特征、性质、事物之间关系、规律等方面的认识都是依靠认知活动来完成的,它是心理发展的开端,在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6.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概况感知觉发展概况:一是原始的感知阶段。
二是从知觉的概括向定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三是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的阶段。
注意发展概况:新生儿在出生时就具备了注意的能力,3岁前以无意注意为主,婴儿末期出现有意注意萌芽。
记忆发展概况:新生儿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反射标志着儿童已有记忆。
一般来说,最早的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反射。
二、婴儿期认知的发展1. 感知觉的发生与发展婴儿有着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这些能力使得他们能够获得外界信息、对照料者做出反应、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这些都是他发展的基础。
(1)0-1岁婴儿感知觉的发生●听觉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不仅新生儿具有明显的听觉能力,就是尚未出生的胎儿也有明显的听觉反应。
●视觉敏锐度●视觉在婴儿出生时还没有完全得到发展与成熟,主要表现在视敏度。
视敏度简称视觉敏锐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
它是测查新生儿视觉发展的重要指标。
●颜色视觉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
在颜色视觉方面,对新生儿颜色视觉的评估十分困难,所以对新生儿颜色视觉的认识很有限,不过新近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注视大多测查婴儿视觉感知能力发展的技术是通过观察婴儿的眼睛运动来完成的,主要表现为注视和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