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民间童话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8
德国民间童话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分析
摘要:浪漫主义重视民族文学,崇尚非理性的主观世界,用非再现性的艺术手段勾勒他们的理想幻境,作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完美载体,童话集中体现了这些浪漫主义元素。本文以格林童话为例,从民族特色、处理方式、艺术手段和审美世界四个角度集中探讨了德国民间童话中蕴含的浪漫主义元素。
关键词:民间童话;浪漫主义;文学理想;格林童话
The romantic elements in German folk fairy tales Abstract: The romantic always take attention to national literature,advocate
to the irrational subjective world,outline their ideal fairyland with nonreproducted art means,and as the perpevt carrier of German Romanticism’s literature ,the fairy tale concentratly reflects these romantic elements. This thesis will take The Green Fairy Tales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romantic elements in German folk fairy tales from four aspects: nationality,processing mode, artistic means and the ideal state.
Key Words:Folk fairy tales; Romanticism; Literature ideal; The Green Fairy Tales
德国是浪漫主义的发源地,随着第一批浪漫主义诗人的出现,童话这种古老的文学表达形式也首次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蒂克、霍夫曼为代表的艺术童话创作和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民间童话都在德国浪漫主义浪潮中取得辉煌成就,成为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学现象,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在童话这里结合得最为紧密,童话成为最能表现浪漫主义诗人所喜爱的幻想与梦境的文学类型【1】。
与德国浪漫主义同时起步的艺术童话,在充分体现了作家个人独创性的前提下,似乎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探究深度,其多元化的性格处理、更多的心理描写、文学化的叙述风格和更加艺术化的文学技巧,为浪漫主义文学理想的表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而作为艺术童话的母体、更多地体现集体创作意识的民间童话,在其简明的结构、生动的情节,单纯的主题之中又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的文学理想的呢?其中蕴含了哪些浪漫主义的元素?本文将以格林童话为例,分析民间童话中蕴含的浪漫主义元素。
一、鲜明的民族特色
民间童话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其收集与编纂成为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早在格林童话诞生前的十七、十八世纪,经历了“三十年战争”的德国政治上分崩离析,经济严重滞后,当法国大革命席卷欧洲之时,拿破仑的铁蹄又践踏
着德国,使德国处于内忧外患的风口浪尖上,德国社会各界产生一种民族文化危机意识。在德国文化历史长河中,许多文学运动将争取德意志民族统一,保护民族文化看做动力与目的,民族性一直是德国文化十分突出的特点,而浪漫派运动尤其如此。如赫尔德、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都积极致力于民间文学的采集工作。深受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影响的格林兄弟,正是在这种深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开始了民间童话采集工作,其初衷即是使口头流传于民间的童话故事得以保存下来。不仅如此,在编纂过程中,格林兄弟也“尽可能直接地用简单的形式来排斥艺术形式”,“希望以最单纯的形态来表现这些民间故事”,【1】力求以最真实、纯粹的形式保留德国民族文化。格林兄弟最初收集童话是对农妇、保姆的讲述进行记录,后来虽加以润色、加工,但许多带有民族特色的语言、生活场景都被保留下来,格林童话正是在日耳曼民族日常生活场景之上创造出的童话世界。而这种深厚的民族性表现在民间童话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域性格
德国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国家,有众多茂密的森林和美丽的河谷,著名的新天鹅堡、阿尔卑斯山区、黑森林区、莱茵河谷等,都是德式优美传说和迷人故事的摇篮,而最让日耳曼民族骄傲的应该要数他们的森林覆盖率。即使在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森林面积仍旧占据了国土的四分之一,在格林童话产生的时期,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与森林为邻,这种“森林的气质”便深深地嵌入了集体创作的民间童话中。格林兄弟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城市一个小官员家庭,他们童年时代即生活在“绿草如茵,苍山环抱”的德国黑森州,自小浸染于大自然之中,在编纂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溶入了“森林的气质”。在格林童话中,森林不仅常常作为故事场所,还往往具有独特的气质,《格莱特与亨塞尔》中,继母屡屡设法要将俩个孩子扔在森林中,而孩子们又设法逃出森林,在这里,森林代表着一种恐惧和不可捉摸的幽深。《森林里的三个小矮人》中,三个小矮人通过审视她们的行为予以赏罚,勤劳善良的姑娘说话吐金,嫁给国王,懒惰心肠坏的姑娘却要吐出蛤蟆,不得好死,这里的森林好像一座肃穆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堂,在这里,灵魂将受到拷问,并得到严厉公正的裁决。民间童话中的森林有种永恒的寂静、孤独和内敛,当这种寂静被打破,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往往出现重大转折。以森林为代表的地域特点使德国民间童话具有独特的民族气息。
(二)民族性格
日耳曼民族素来具有严谨、勤劳、勇敢、诚实、沉稳、内敛的个性,民间童话作为集体创作的结晶,自然地溶入了民族性格特色。不论是在人物塑造上还是主题内涵上,都能看到民族性格对民间童话的影响。格林童话塑造了许多具有美好品质的主人公,并通过他们的行为来弘扬这种精神。如《霍勒太太》中,勤劳的女儿由于辛勤工作得到了金雨的奖励,而懒姑娘得到沥青。《圣母的孩子》中,
由于说谎而被夺取孩子的王后,在承认自己的错误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七只天鹅》中,妹妹通过不说话,默默忍受而拯救了变成天鹅的哥哥。在民间童话中,传递出了日耳曼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气质。而格林兄弟在编纂期间,曾有意强化格林童话的教化作用,许多家庭将格林童话作为教育孩子的启蒙课本,于是这种民族性格主张得到了更鲜明的体现。民间童话中对日耳曼民族精神的体现不仅起到了教化作用,同时对世界人民了解德意志民族精神文化做出了贡献。
(三)时代性格
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德国几百年来战火不断,一直充当欧洲的战场,因此格林童话中国王、王子、公主难以尽数,反映了分崩离析的国家状态。在《蓝灯》、《魔鬼的邋遢兄弟》等作品中有许多退伍老兵的故事,手艺人、农民、看林人都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人公,这些人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的。许多童话从侧面反映出了战乱对人们的影响,许多故事主人公是由于战乱导致一贫如洗而出门探险,结果常以在战争中立功载誉归来结束。而人们对战争的反感情绪也通过民间童话表现出来,在《蓝灯》中,在战争中多次负伤的士兵不但没得到应有的报酬,还被残酷地打发走,在意外得到蓝灯后,依靠它的帮助,得到了王国和公主。这种对士兵的同情中寄托着对战争的反感。
二、简单化的处理方式
弗·施勒格尔对浪漫主义做过这样的描述;“一个返老还童的时代。”在浪漫主义诗人的眼里,这个世界必须返老还童,而且他们相信,世界可以在他们的笔下、在浪漫主义的实现中返老还童【1】。浪漫主义诗人实现其理想的重要途径就是将现实生活中已知的事物重新划归到未知的、初始的状态,正因如此,浪漫派对中世纪那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没有现代工业侵蚀的“纯真时期”无限憧憬。诺瓦利斯认为,“这个世界必须浪漫化,这样,人们才能找到世界的本意。浪漫化不是别的,就是质的生成。低级的自我通过浪漫化与更高、更完美的自我同一起来。所以,我们自己就如同这样一个质的生成飞跃的序列。然而,浪漫化过程还是很不明晰的,在我看来,把普遍的东西赋予更高的意义,使落俗套的东西披上神秘的外衣,使熟知的东西恢复未知的尊严,使有限的东西重归无限,这就是浪漫化。”【2】在这里,浪漫化是透过主观把握客观,透过主体来改造客体。因此,浪漫主义作家们把目光投向自然、投向历史、投向神话和自己头脑中的观念,却唯独不投向社会现实。浪漫主义与其说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不如说是对现实的一种拒绝。所以浪漫主义诗人的理想注定是一朵无法实现的“蓝色花”。虽然这种虔诚的追求像中世纪的信仰一样美好而执著,但却缺乏存在的现实根基,最终童话成为了承载浪漫派诗人憧憬“蓝色花”最完美的衣钵【3】。格林童话中简单唯美的理想化处理方式正展现了浪漫主义诗人们“返老还童”的文学理想,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