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考试试题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0.62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测试1.拉森(rson)等人对人们时间利用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将近____的非睡眠时间中都是与他人在一起的。
()A.三分之二B.四分之一C.四分之二D.四分之三答案:D2.从衣食住行,到对他人风度、行为方式、工作方法,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礼仪等,都存在着模仿。
()A.错B.对答案:B3.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然通常是以含蓄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无意识的。
()A.错B.对答案:A4.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不太容易受暗示。
()A.对B.错答案:B5.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显;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男性比女性易受暗示。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人是___,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离开了人类社会,人就无法正常生活,人的思维、语言和行为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A.自然人B.生物人C.动物人D.社会人答案:D2.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学会了___,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的职务是什么,你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左右的行程,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方面,已经有了99%的把握。
()A.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B.如何与他人打交道C.广博的知识D.一项专业技能答案:B3.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想要获得幸福感(Happiness),人类的头脑里需要5种必备的基本要素,分别是: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______;从艺术与自然中感知美的能力;一定的生活水准和令人满意的工作。
一种能够成功地用来应对世事变迁的哲学或宗教的视角。
()A.良好的人际和亲密关系B.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C.良好的道德品质D.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答案:A4.摆脱寂寞的唯一方法就是___以满足人类“联结”的基本心理需求。
()A.维持身心健康B.建立人际关系C.追求人生理想D.获得事业成功答案:B5.亲和需要根源于___。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篇一:人际关系心理学教程_论述题和答案】txt>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一、填空题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 20 )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 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2018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 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 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因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稳定)、(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 虚伪)。
二、选择题1、“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人际交往中属于( C )因素。
A、个人特质B、类似C、情景D、互补2、双方关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
这是( C )理论的观点。
A、强化B、对比C、得失D、相等3、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D )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B、互补性因素C、类似性因素D、个人特质因素4、交往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D )起着重要作用。
A、中期B、后期C、中后期D、初期5、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是(B )。
A、道德水平B、情感因素C、相互信赖D、个人魅力6、心理学上人际吸引属于( C)的研究领域。
A、社会价值观B、伦理道德C、人际知觉D、情绪情感7、人际吸引理论中的强化观点强调我们对周围世界评价时的( A)反应。
A、情绪反应B、认知反应C、价值反应D、自我反应8、人际关系中的第一印象的作用属于(D )的心理反应。
A、延迟反应B、相仿作用C、因果效应D、首因效应9、“你注意听我讲话,我也重视你的意见”,这是人际关系中的( C)。
2018 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因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稳定)、(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二、选择题1、“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人际交往中属于( C )因素。
A、个人特质B、类似C、情景D、互补2、双方关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
这是( C )理论的观点。
A、强化B、对比C、得失D、相等3、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D )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B、互补性因素C、类似性因素D、个人特质因素4、交往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D )起着重要作用。
A、中期B、后期C、中后期D、初期5、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是(B )。
A、道德水平B、情感因素C、相互信赖D、个人魅力6、心理学上人际吸引属于(C的研究领域。
A、社会价值观B、伦理道德C、人际知觉D、情绪情感7、人际吸引理论中的强化观点强调我们对周围世界评价时的( A) 反应。
A、情绪反应B、认知反应C、价值反应D、自我反应8、人际关系中的第一印象的作用属于(D )的心理反应。
A、延迟反应B、相仿作用C、因果效应D、首因效应9、“你注意听我讲话,我也重视你的意见”,这是人际关系中的( C)。
《人际关系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手和眼的思维是()。
A.创造性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直觉行动思维2.儿童智力因素成熟的时间不同,其中最早达到成熟水平的是()。
A.语言流畅力B.空间推理能力C.数学和语言能力D.感知能力3.埃里克森关于儿童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是()。
A.个性特征B.活动特点C.智力和思维水平D.种系发展4.人的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加速期的年龄是()。
A.3岁以前B.6岁以前C.9岁以前D.12岁以前5.母亲的极端情绪对胎儿造成影响主要是因为母体产生了()。
A.肾上腺素B.儿茶酚胺C.甲状腺素D.胰岛素6.综合多种研究资料和个体差异,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大致在()。
A.0~1个月B.3~6个月C.10~14个月D.12~14个月7.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这一对幼儿游戏的解释属于()。
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B.认知动力说C.学习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8. 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识的心理学家是()。
A.格塞尔B.弗洛伊德C.霍尔D.皮亚杰9.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期的发展任务是()。
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B.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D.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10.20世纪80年代解释攻击性行为的新理论有()。
A.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发展理论B.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C.习性学的发展理论D.社会信息加工理论11.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的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德国生理学家普莱尔撰写的,出版的时间是()。
A.1932年B.1882年C.1937年D.1879年12.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属于()。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A. 是研究个体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学科B. 是研究人类友谊和亲密关系的学科C. 是研究社会认知和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D. 是研究群体行为和社会动态的学科2. 社会心理学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什么?A. 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动机B. 帮助人们提高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C. 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护积极的社会关系D. 帮助人们了解社会趋势和文化差异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 社会心理学中的“服从”概念是指什么?A. 个体在权威人物的指导下,按照要求和命令行动B. 个体在团体中与他人保持一致,遵循团体规范C.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D. 个体在面对压力时,自愿地调整自己的行为4.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B. 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动机的理解C. 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认识D. 个体对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的理解5.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是指什么?A. 个体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和解释B. 个体对他人性格和能力的评估C. 个体对社会规范和期望的理解D. 个体对社会角色和责任的认知6. 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是指什么?A. 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 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心理互动C. 个体在社会中的情感纽带D. 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7.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是指什么?A. 一群人在特定目标下,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行动B. 一群人在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C. 一群人为了共同利益而产生的社会互动D. 一群人遵守社会规范和习俗的行为8.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是指什么?A. 个体受到他人的说服和压力,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B. 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反应和适应C. 个体对他人观点和信仰的接受和认同D. 个体在社会比较中对自我评价的改变9. 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是指什么?A. 个体对他人或群体的持久的消极态度B. 个体对他人或群体的固有观念和刻板印象C. 个体对他人或群体的期望和判断D. 个体对他人或群体的歧视和排斥10.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极化”是指什么?A. 群体讨论后,其成员的观点变得比讨论前更加极端B. 群体讨论后,其成员的观点变得比讨论前更加接近C. 群体讨论后,其成员的观点变得比讨论前更加分散D. 群体讨论后,其成员的观点变得比讨论前更加统一1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A. 是研究个体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B. 是研究个体如何影响社会环境的C. 是研究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分支D. 是研究个体如何在社会互动中保持自我认同12. 社会心理学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什么?A. 增进个体之间的了解和信任B. 提高沟通效率和冲突解决能力C. 影响人们对群体的看法和态度D. 所有以上都是13. 社会心理学中的“镜像神经元”是什么?A. 模拟他人动作的神经元B. 与移情能力相关的神经元C. 在道德判断中起作用的神经元D. 以上都不是14. 社会认知中的“归因理论”是指什么?A. 分析他人行为原因的过程B. 认知者对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C. 描述他人行为原因的理论D. 以上都不是15. 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互惠原则”是什么意思?A. 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追求平等和互惠的关系B. 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寻求丰厚的回报C. 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关注自身的利益D. 以上都不是16.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什么?A. 团体讨论往往会强化成员的初始观点B. 团体讨论往往会改变成员的初始观点C. 团体讨论往往会激发成员的创新思维D. 团体讨论往往会提高成员的决策质量17. 社会心理学中的“服从理论”是指什么?A. 个体在权威人物的指导下改变自己的行为B. 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C. 个体在社会的引导下改变自己的行为D. 以上都不是18.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满足预期”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己的期望会影响其行为和情绪B. 他人对个体的期望会影响其行为和情绪C. 个体对未来的期望会影响其行为和情绪D. 以上都不是19.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锚定”是指什么?A. 个体在做决策时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B. 个体在做决策时过分依赖他人的意见C. 个体在做决策时过分依赖权威人士的意见D. 以上都不是20. 社会心理学中的“亲和力动机”是指什么?A. 个体追求与自己相似或吸引力的他人的倾向B. 个体追求与自己不同或排斥的他人的倾向C. 个体追求与自己无关或敌对的他人的倾向D. 以上都不是2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它如何影响人际关系?A.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何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关系的一门学科。
本试题旨在测试学生对人际关系心理学基本理论、概念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披露”是指:A. 向他人展示个人信息B. 向他人展示个人财产C. 向他人展示个人成就D. 向他人展示个人情绪2. 根据卡尔·罗杰斯的理论,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沟通的要素?A. 真诚B. 无条件积极关注C. 批评D. 共情3. 人际关系中的“亲密度”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交流频率B. 交流深度C. 交流时长D. 交流方式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用于解释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A. 社会交换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社会影响理论D. 社会认知理论5. 在人际关系中,以下哪种行为最可能增加他人对你的好感?A. 批评他人B. 赞美他人C. 忽视他人D. 指责他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社会交换理论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7. 描述卡尔·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8.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你发现新员工小张在团队中经常感到孤立。
请根据人际关系心理学原理,提出一些改善小张团队融入感的建议。
9. 描述一个你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人际关系冲突,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这种冲突的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0. 论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运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知识来促进跨文化沟通和理解。
答案解析:1. 答案:A。
自我披露是指个体与他人分享个人信息的过程,是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方式。
2. 答案:C。
卡尔·罗杰斯强调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是有效沟通的关键要素,而批评可能会阻碍沟通的进行。
3. 答案:B。
亲密度通常与交流的深度有关,即个体愿意分享更深层次的个人信息和情感。
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美国立法院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受害妇女表示民事保护令让她们更有安全感答案:80%2.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受害妇女从受害人转化为加害人的现象称为()。
答案:恶逆变3.犯罪学研究认为遭受家庭暴力经历是()的突出特征。
答案:女性暴力犯罪4.在18世纪的《论犯罪与刑罚》著作中第一次进行()研究。
犯罪分类5.个体的()表现为极端的否定的自我评价。
答案:低自尊6.Kelly研究发现个体的低自尊与其()行为有关。
答案:不良7.2016年全国妇联调查平均每( ) 秒就有一位妇女受到丈夫殴打。
答案:7.48.媳妇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揭示了社会对家庭暴力现象的( )。
纵容9.宏观环境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是()的。
答案:间接10.( )关系形成的情绪互动模型或多或少会被带人到其他人际关系中。
答案:母婴11.个体凡是被母亲()的情绪或多或少会因惩罚而发展受到阻碍。
答案:否定12.推动()、积极构建反家庭暴力公共支持体系是有效应对和处置家庭暴力的根本之策。
社会性别主流化13.社会性别主流化将性别观点纳入公共决策,让不同性别能平等取得()。
答案:社会资源14.南京市公安局出台家庭暴力()。
答案:告诫制度工作规范15.为了保证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顺利执行,我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了协助执行主体如()。
答案:都正确16.南京市法院等部门联合出台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与执行实施细则,把()也列为协助执行主体。
答案:妇联组织17.人身安全保护令包括以下几类()。
答案:都正确18.在英国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还可以向法院申请()。
答案:都正确19.多机构合作干预家庭暴力中()合作对于消除家庭暴力至关重要。
答案:都正确20.家庭暴力受害妇女的无权是()连续互动建构的。
答案:都正确21.以下哪些是家庭暴力行为()答案:精神暴力殴打家庭成员的身体长期对家庭成员进行谩骂性暴力22.家庭暴力行为主要是危害()安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处世能力。
”这是(B1P4)A.人际关系专家莉儿·朗帝的名言B.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的名言C.人际关系专家哈维·麦凯的名言D.人际关系专家弗朗西斯科·阿尔贝隆尼的名言2.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把握,要从(C1P5)A.揭示人际关系的概念开始B.揭示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开始C.揭示人际关系的实质开始D.揭示人际关系的特点开始3.马克思恩格斯曾专门用一节论述交往与生产力的著作是(A2P34)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4.马斯洛的七种需要是在他的著作(A2P41)A.《动机与个性》中提出来的B.《存在心理学探索》中提出来的C.《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中提出来的D.《科学心理学》中提出来的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反映在物质生产对于发展人际关系的作用上是指(B3P79)A.物质生产推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B.物质生产的发展促进交往范围的扩大C.物质生产的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D.前代人的物质生产制约后代人的人际关系6.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人际关系是(D3P70)A.血缘关系B.依附关系C.宗法关系D.金钱关系7.“千里觅知音”,“人有脸,树有皮”这些古语反映的是影响人际关系的(D4P112)A.交往目的因素B.交往内容因素C.交往主体因素D.隐性因素8.在《语言与交际》一书中,将体态语言划分为动态无声、静态无声两类的是(A4P106)A.美国著名学者卡克·W·贝克B.前苏联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C.著名心理学家P·贝尔斯D.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9.按交往时间的长短可将人际关系分为(C5P153)A.长期型和规则型B.短期型和无规则型C.长期型和短期型D.短期——中期——长期型10.人际关系依不同程度的关系,且按好坏程度划分可分为(C5P154-156)A.两种类型B.四种类型C.六种类型D.八种类型11.“人们的年龄、性别、身材、外貌长相及先天的智力”是指(C6P159)A.人的生理需要B.人的生理反映C.人的生理特征D.人的健康状况12.职业类别影响和制约人际关系的类型,在社会心理学家荷尼的研究中,如果无论遇到何人,首先想到的是“他喜欢我吗?”这种人际关系的类型属于(A6P175)A.逊顺型B.进取型C.分离型D.合作型13.在引发人的交往动机因素中,由于个人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竞争的压力,由于达成目标后优厚条件的吸引,激发交往动机的是(B7P208)A.内在因素B.目标因素C.外在因素D.环境因素14.具有“常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心理的是(B7P223)A.自卑性羞怯者B.敏感性羞怯者C.挫折性羞怯者D.习惯性羞怯者15.个体对社会客观事物的意识,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是(D8P242)A.初级自我B.生理自我C.心理自我D.社会自我16.能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转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尴尬局面消失在谈笑之中的得体的自我防卫技法是(C9P261)A.以合理化缓解B.委婉曲折C.幽默诙谐D.以升华转移l7.在自我暴露的对象中,最不适宜为暴露的对象是(A9P259)A.与你素不相识的人B.刚刚开始互相熟悉的人C.与你关系虽然不深,但仍在发展的人D.对你体贴入微或与你休戚相关的人18.失恋后的自我调适方法不包括(A10P296-298)A.塑造健全人格、加强自我修养法B.志趣转移法C.寻求社会支持法D.理智思考法19.维护家庭稳定和谐根本保证的兄弟姐妹关系的调适技法是(C10P315)A.要兄友弟敬,情同手足B.姑嫂、妯娌之间要相亲相爱,同心协力C.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D.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20.属于特殊人际关系技法的研究对象的是(C11P331)A.同学关系B.朋友关系C.代际关系D.同事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舒茨认为,儿童时代的经验可能形成的个体行为的控制类型有(CDE2P43)A.自主型B.依附型C.拒绝型D.民主型E.独裁型22.社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父母与子女的交往可区分为(ABDE4P118—119)A.专制型B.放任型C.平等型D.支配型E.民主型23.人际关系的类型,按其它形式划分可依据(ABCE5P128)A.不同性质关系B.不同特征关系C.不同倾向关系D.不同程度关系E.不同对象关系24.制怒的主要方法有(BCDE9P264)A.克服自卑感B.善于忍耐C.平等待人D.转移怒气E.建立固定的条件反射25.与父母和睦相处需要(ABCDE10P309—311)A.牢记父母养育之恩B.孝敬父母C.关心父母D.体谅父母E.帮助父母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实验法(1P25—26)指的是通过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情况和变化情况。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人际关系的定义是什么?答案: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2. 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A) 互相尊重和信任B) 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C)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D) 个人魅力和外貌答案:D) 个人魅力和外貌3. 哪种情绪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的发展?A) 愤怒B) 嫉妒C) 幽默D) 悲伤答案:C) 幽默4.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积极的人际关系技巧?A) 倾听和体谅B) 相互支持和帮助C) 负面评价和批评D) 合作和妥协答案:C) 负面评价和批评5.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范畴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交往的动机和目的B) 社交技巧和人际沟通C) 冲突解决和合作D) 以上全是答案:D) 以上全是二、问答题:1. 请解释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答案: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幸福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更多的信任、支持和理解,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同时,人际关系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人们都需要与他人互动和沟通。
2. 请列举几个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答案: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包括:- 建立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基础- 学会积极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和人际沟通能力- 培养良好的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培养幽默感,化解紧张和冲突- 建立有意义的社交网络和支持系统3. 请解释人际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答案:人际冲突的原因可以包括价值观的不一致、沟通不畅、相互期望的差异等。
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感受,尊重彼此的差异- 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但避免攻击性的言辞- 寻求第三方的中介或者专业人士的帮助- 学会妥协和包容,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4. 请解释亲近关系和社交关系的区别。
人际交往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人际交往中,以下哪个因素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首要因素?A. 外貌B. 性格C. 社会地位D. 共同兴趣答案:B2.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个需求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A. 安全需求B. 归属和爱的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3. 在人际交往中,有效沟通的首要条件是什么?A. 语言清晰B. 表情丰富C. 倾听D. 身体语言答案:C4.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相似性原则B. 互补性原则C. 互惠性原则D. 竞争性原则答案:D5.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通常倾向于选择哪种关系?A. 付出多于回报的关系B. 回报多于付出的关系C. 付出与回报相等的关系D. 没有回报的关系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增强人际吸引?A. 外貌吸引力B. 接近性C. 相似性D. 互惠性答案:ABCD7. 人际交往中的非言语沟通包括哪些形式?A. 面部表情B. 身体动作C. 空间距离D. 语调答案:ABCD8.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A. 尊重他人B. 积极倾听C. 避免冲突D. 表达感激答案:ABD9. 人际交往中的冲突解决策略包括哪些?A. 竞争B. 回避C. 妥协D. 合作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是有效沟通的技巧?A. 清晰表达B. 适时反馈C. 保持开放态度D. 避免打断答案:ABCD三、简答题11. 简述人际交往中自我披露的原则。
答案:自我披露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披露或完全不披露。
适度的自我披露可以增进亲密感,建立信任,但过度披露可能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或造成不适。
12. 描述一下什么是社会支持,以及它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答案: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获得的情感、信息、物质和实际帮助。
它在人际交往中起到缓解压力、提高个体适应能力、增强心理健康的作用。
四、论述题13. 论述在团队中如何运用有效沟通技巧来解决冲突。
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联合大学答案1、null关于心理咨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心理咨询可以解决来访者的所有困扰B、心理咨询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助人自助”(正确答案)2、人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称为()[单选题] * A)非真实感(B)功能性幻觉((正确答案)C)思维鸣响(D)心因性幻觉3、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单选题]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正确答案)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正确答案)训练决定机体成熟训练是机体成熟的前提条件训练对个体的成熟没有影响5、关于“情绪”不对的说法是()[单选题] *A 只有人才能产生(正确答案)B 情绪的产生与生理需要有关C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和冲动性D 情绪产生多伴有心理行为上的变化6、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个体发展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单选题] *老年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正确答案)环境心理学7、关于“职业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职业化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它会束缚人的发展职业化是反对把劳动作为谋生手段的一种劳动观职业化是提高从业人员个人和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正确答案)职业化与全球职场语言和文化相抵触8、将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称为()。
[单选题] *压力压力源(正确答案)焦虑挫折9、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各类()。
[单选题] *心理不健康状态(正确答案)异常心理状态功能性机能失调神经过程紊乱10、艾里克森以()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单选题] *认知发展生理发展人格特征(正确答案)主导活动11、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题目:反模仿的人并没有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在脸部表情中,人们对于辨认表示快乐的脸部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卡罗利认为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长远目标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印象管理是一种后天学习的结果。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在群体中所处地位较高者比地位较低者更容易从众。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谣言的产生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通常是
选项A:偶然型
选项B:集中型
选项C:流言型
选项D:单线型
答案:流言型
题目: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取向是()。
选项A:公平理论
选项B:行为理论
选项C:互动理论
选项D:发展理论
答案:互动理论
题目: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提出的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关系测量方法是
选项A:调查法
选项B:参照测量法
选项C:实验法。
.浙江省2007年1月自学考试试题人际关系心理学答案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文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A3、C4、A5、D6、B7、C8、C9、B 10、C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改变重要性2、印象管理3、自我控制4、公正世界的假设5、体验6、内心接受7、融合8、学习者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
2、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
3、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
4、合作是指相对软件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的现象。
5、自我服务偏见即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特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何为习得无助?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哪些不良影响?答:(1)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为习得无助。
(2分)(2)习得无助的不良影响在于对人的动机方面(1分)、认知方面(1分)和情绪方面(1分)(适当展开1—2分)2、简述时尚现象的特点。
答:时尚现象的特点有:包含的内容很广(1分);表现的方式独特(1分);变化的速度很快(1分);受崇拜对象影响(1分);时尚的象征作用(1分);时尚的层次高低错落(1分)。
(适当展开1分)3、简述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答:(1)旁观者效应(1分)(2)情景的模糊性(1分)(3)榜样人物的作用(1分)(4)求助者的特点(4分):①依赖性②亲密关系和吸引力③类似性④责任4、简述冲突的形式。
人际关系心理学郑应霞单元测试一答案1、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的作用。
[单选题] *A)积极(B)双向(C)消极((正确答案)D)定势2、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幅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幅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单选题] *A 后像的作用(正确答案)B 适应的作用C 对比的作用D 联觉的作用3、一般说来,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值的关系是()。
[单选题] *A成正比B成反比(正确答案)C无关系D都不是4、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单选题] *A 情绪B 情感(正确答案)C 态度D 需要5、学生在考前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行,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来减压,属于()行为。
[单选题] *A 暗示(正确答案)B 自主训练C 冥想放松D 大脑训练6、与意志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单选题] *A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正确答案)B受暗示性和任性C怯懦和犹柔寡断D独断性和犹柔寡断7、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单选题] *霍尔普莱尔(正确答案)鲍德温比纳8、null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谐音是:()[单选题] *A、我和我B、我爱我(正确答案)9、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情绪波动,或极度高兴或伤心流泪,这一情绪表现叫()[单选题] *A 焦虑B 恐惧C 情感脆弱(正确答案)D 情绪低落10、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的心理学家是()。
[单选题] *皮亚杰(正确答案)华生艾利克森柯尔伯格11、在判断人的心理正常与否的情形下,下列表述中符合"内省经验标准"的涵义的是()。
[单选题] *病人的内省经验(正确答案)亚健康人群的内省经验健康人群的内省经验普通人的内省经验12、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反映了“统计学标准”局限性的是()[单选题] *远离平均数的两端被视为“异常”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获得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正确答案)位于平均值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13、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暴躁;时而欢乐,时而忧郁。
湖北工程学院人际关系心理学智慧树测试答案1、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单选题] *A)对偶故事法(B)道德两难故事法((正确答案)C)心理测验法(D)临床法2、皮亚杰认为0~2 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在()。
[单选题] *感知运动阶段(正确答案)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3、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较短时间加以掌握,他们最宜采用的知识形式是()[单选题]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正确答案)C合作学习D互动学习4、个体社会化从()开始。
[单选题] *A)同伴游戏(B)掌握语言((正确答案)C)同伴注视(D)亲子依恋5、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査与监控,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单选题] *A 复述策略B 组织策略C 元认知策略(正确答案)D 精细加工策略6、关于神经症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无意识的心理冲突((正确答案)B)精神痛苦(C)无器质性病变(D)持久性7、小青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青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青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青不是好学生。
根据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娜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一阶段() [单选题] *A 惩罚与服从B 相对功利C 遵守法规(正确答案)D 道德伦理8、对中断的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建议变换地方再谈强迫对方停止谈话(正确答案)时间有限下次再谈暂时休止然后再谈9、null“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
[单选题] *A.自觉性B.果断性10、在应激过程中始终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单选题] *A认知评价(正确答案)B情绪体验C生理反应D个体需求11、null发现自己可能有心理问题后积极求助,是由于:[单选题] *软弱的表现,应该自己扛过去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有助于真正解决问题(正确答案)12、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正常还是变态,首先必须考虑以下哪个要素()[单选题] *A 家庭B 职业C 信仰D 文化(正确答案)13、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形成守恒性的阶段是()。
第一章绪论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人际关系学的理论任务包括两个方面:(1)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另一理论任务是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2、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3、为什么说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即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第二,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3)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4、简述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4)第四,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二、论述题1、试述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一、选择题1.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个人性格B. 社会环境C. 文化背景D. 所有以上因素2.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在人际关系中的互动主要是基于:A. 情感需求B. 物质利益C. 权力地位D. 交换价值3. 下列哪个不是非言语沟通的形式?A. 肢体语言B. 面部表情C. 语音语调D. 书面文字4. 在人际关系中,归因理论主要用来解释个体如何:A. 理解他人行为的原因B. 评价他人的性格特征C. 预测他人的行为趋势D. 建立亲密关系5. 社会支持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何作用?A. 缓解压力B. 提高自尊C. 增强幸福感D. 所有以上作用二、填空题1. 人际关系的_________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形成的情感联系和相互作用模式。
2. 在群体中,_________是指个体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点。
3. _________理论认为,人们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倾向于使用简化的分类系统。
4. 社会技能包括一系列的_________和行为技巧,可以帮助个体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5. 为了维护和发展人际关系,个体需要具备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以便在冲突和矛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简答题1. 描述自我概念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2. 阐述文化差异如何影响跨文化人际关系的建立。
3. 讨论在工作场所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四、论述题1. 分析社会网络对个体社会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2. 论述在现代社会中,虚拟人际关系与传统人际关系的关系和区别。
3. 探讨有效沟通在解决人际冲突中的作用及其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小明是一名大学生,他发现自己在与室友相处时经常发生矛盾。
他们经常因为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问题产生争执。
小明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改善与室友的关系。
请根据上述情境,分析小明在人际关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考虑到个人差异、沟通技巧、冲突解决等方面。
1、判断题:人际交往的实质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2、多选题:以下属于人际交往心理因素的是()。
选项:A:认知B:行为C:情感D:动机答案: 【认知;行为;情感;动机】3、多选题: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由三个过程构成,分别是()。
选项:A:评价判断B:互相理解C:信息交流D:动作交换答案: 【互相理解;信息交流;动作交换】4、多选题:人际沟通分为哪两种形式()。
选项:A:非言语沟通B:言语沟通C:心灵感应D:错觉答案: 【非言语沟通;言语沟通】1、多选题:科学健康观认为,一个人的健康应该是()这三方面的有机统一。
选项:A:教养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能力良好D:生理健康答案: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生理健康】2、多选题:心理健康是指在()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选项:A:智能B:身体C:动机D:情感答案: 【智能;身体;情感】3、判断题:心理不健康往往表现为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4、判断题: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困扰。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5、判断题:人一旦进入心理不健康状态,将终生无法痊愈。
()选项:A:错答案: 【错】6、判断题: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三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以下属于人际交往中的常见认知心理效应的是()。
选项: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投射效应D:刻板效应答案: 【光环效应;首因效应;投射效应;刻板效应】2、判断题:我们所持的认知态度不同,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就可能完全不同。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3、判断题: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判断题:团体辅导可以帮助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建立合理的人际交往理念,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
1.学习《人际关系心理学》任务和实践任务是什么?
答:(1)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
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
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同时,也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
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2 )实践任务
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D、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E、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何谓认知失真?
所谓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
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
认知失真就是歪曲事实、丧失了客观性的不合理
性。
主要包括:任意推断、夸大和缩小、选择性的概括、过度引申、极端思维。
认知失真,是形成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它在日常心理行为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
现:
1•自我评价过低
这可是认知失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面对事情、处理问题,不会看到自身优势和潜力,尤其当遇到挫折,更是心灰意冷,视自己为失败者,常常怨叹自身,这种认知上的偏差,让当事人抑郁情绪绵绵。
2•片面放大现象
对已出现的小小挫折或失误,会看得非常严重,且视为是无法原谅的错误;在与人相处
中,当对方给自己提出善意的提醒和建议,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不满,会觉得自己在他人眼中
已是一无是处;当生活中出现某种不良现象,会看成是社会的主流,且产生些许失望心理…… 待人处世、看问题这么片面放大一些负面现象,就使其心情一直很低落,步入忧郁境地。
3•无法感知美好
生活中的美好东西,不会去感受、去触摸,总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着邪恶、充满着欺骗;
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又会认为是在讽刺挖苦;看到他人想帮助陷入困难的自己,又会误断对方不怀好心如此的消极心理给当事人留下无限惆怅,凝成浓浓悲郁情绪。
4•以偏概全论事
当去做某件事而未能做好,会无端怀疑自己能力,担心往后做其他事也会同样如此;看待问题和事件,会把某一局部缺陷看成是全局现象而难以容忍;与人稍稍产生隔阂,会视彼
此关系无法融洽,难走到一起;看到对方某一不足,就认定其不是一个可交往的人,难以接
纳对方,难以宽容对方。
5•消极暗示自己
遭逢人生不顺利,会对自己暗示:看来我是真的不行;遇上爱情寒流,会自我放弃:爱
情是空中搂阁,不大好寻;给予上司、同事建言没得到积极反应,会持否认心理:我没多少能力,人家不会拿我当回事;当有好的想法、筹划与人分享而得到他人的疑义,会对自己的
人际吸引力产生怀疑:我在他人眼中没什么魅力;推算自己想去做一件蛮有意义的事时,陡然会对自己说:不行,我肯定做不好,做了也会被人耻笑;遇到困难想去跨越,又会飘出一个暗示:这样的困难,我能克服得了吗……常给自己下消极结论,又常给自己作消极预言,
把一个自我已否定得一无是处,于是,沮丧之情由然而升。
3.何谓负性情绪?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克服负性情绪障碍?
负性情绪”指的是当我们遇到某些心理压力,使得我们出现情绪上的消极变化,一般表现在情绪不稳定,易被激怒,情绪控制能力下降,动辄大发雷霆或易哭泣,出现抑郁、紧张、焦
虑情绪,或出现疑病、孤独感、空虚感、无助感、无望感和自杀念头。
方法:
(一)易激动愤怒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情感丰富强烈、情绪波动大的青年期,更容易在外界刺激下产生愤怒情绪。
对待愤怒,健康而有效的方式是化解和有分寸的表达。
化解是把挫折、不如意、
不公正看作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每个人一生中要无数次经历和体会的东西,认识到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平静面对现实。
而若一定要表达你的愤怒时,就要注意分寸,选择一种具有建设性的表达方式。
(二)交往恐惧感
交往恐惧感是指人在社交时出现的一种带有恐惧色彩的情绪体验,比如,见生人害羞、脸红,
说话紧张,怯于与人交往,甚至变得有些神经质。
克服交往恐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积极行动,主动参与。
这一点至关重要,即明确人际交往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要督促甚至强迫自己行动起来,积极参与人交往的活动,在活动的实践中培养和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B、寻找恐惧的原因,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有的人可能因曾经被讥笑过、讽刺过、怒骂过,而产生交往恐惧感。
这时,要首先找出交往恐惧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人际交往挫折的教育与锻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交往恐惧感。
C、了解个性,改善个性。
不良的个性常常也是人际交往恐惧感的罪魁祸首,而且它还是交往恐惧感得以存在和蔓延的前提。
因此,了解自己个性中的不良倾向,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是克服人际交往恐惧感的根本途径。
(三)嫉妒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不悦、自惭、怨恨、烦恼等负性情绪体验。
对嫉妒心理的调
1.首先要纠正上述不正确的想法。
要知道与周围人对比是人际交往的必然结果,正是人类渴望成功,希望超过别人的冲动,使人勇敢地向对方提出挑战,以更大的成绩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在正当竞争中建立和谐的友谊。
2.其次,要增强道德法制观念,约束、战胜自己的嫉妒心理,不要任其发展,引发破坏性行为。
3.再次,积极升华,把自己的消极嫉妒变为上进的力量,积极投入竞争和竞赛,不是通过伤害别人,而是通过积极上进的办法赶上或者超过对方以达到心理平衡。
4.改变比较的角度。
对他人的嫉妒常常是由于自己太在意对方在某方面的优势而引起的,
如果改变与对方比较的方面,拿自己的长处与对方作对比,或者把自己与稍差一点的人比较,这时,失衡的心理会获得新的平衡。
(四)羞怯
那么,如何克服交往中的羞怯心理呢?第一,丢下包袱,即不要怕在交往中做错事,说错话,要认识到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尽管不令人愉快,但是错误是可以改正的;
第二,要增强自信心,不要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不管别人怎样评价自己,我还是我。
如果过分关
注或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在交往中缩手缩脚;第三,解决害羞的直接有效办法就是积极进行交往。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如果不进行交往,害羞始终存在而无法克服,必要时要强迫自己或请求他人督促自己进行交往活动。
只有在不断的交往中总结经验教训,肯定自己的成功之处,才能逐步摆脱害羞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