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公开课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3)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圆的模型、软尺、绳子。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的物品(如圆形的饼干、硬币等),以及一张纸和一支笔。
四、教学过程2. 探究:让学生用软尺量出圆形物品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关系,并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3. 应用: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给定圆的周长,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计算自行车轮胎的周长等。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用纸和笔画出一个圆,并计算出其周长。
2. 请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个圆形物品的周长,并写出测量方法。
六、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在探究环节,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引导学生正确测量圆的周长,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学生反馈:学生应在课后将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探讨在不同的圆中,周长与直径的比例是否相同。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圆的周长有哪些应用?如何利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总结1. 本节课学生学习了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提高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十、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2.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用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细绳、直尺、系绳子的小球。
学生准备:圆形物品、直径5厘米的圆片、直尺、绳子、软皮尺、剪刀、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幻灯片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先让学生认识这些图形,再认识他们的周长指的是哪里,最后通过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引入这节课课题——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2、幻灯片出示圆形。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对大小圆进行对比来猜测圆的周长与圆的什么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周长直径二、验证猜测,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得到一个圆周长的数据。
要想验证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关系,就要测量出它们的长度,直径用直尺就可以测量,那圆的周长呢?圆的周长是有一条曲线围成的能用直尺测量吗?那怎么办呢?(学生说想法,教师补充,幻灯片演示滚动法,用教具演示绳测法。
)2、测量探究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关系。
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我们的结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一些。
3、交流结论,认识圆周率。
(1)随机选一组说自己小组的结论,其他组补充。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周长÷直径=(2)出示幻灯片,认识圆周率。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个倍数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
经过精密计算,知道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大约在1500年前,中国的一位科学家祖冲之就已经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利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经历动手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和形象思维能力。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1、经历探索发现圆周率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2、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准备:课件,圆规,生活中的圆,细绳,直尺,计算器。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
(边讲述边课件演示)在上次乌龟、兔子比赛跑步中,由于兔子的麻痹大意,最后以失败告终。
后来,它们都苦练本领,争取下次比赛拿第一。
现在老对手又相遇了,看来一场精彩的比赛又要开始了,兔子沿着正方形路线跑,乌龟沿着圆形路线跑,……(课件演示比赛)紧张的比赛结束了,结果乌龟又获胜了。
可是这次兔子觉得很委屈,就连乌龟也大喊比赛不公平。
大家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帮他们判断一下,谁来说一说?(指明学生说)。
比赛公不公平那就是要确定这两条路是不是一样长。
要求兔子跑的路有多长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正方形的周长)要求乌龟跑的路有多长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圆的周长)大家真聪明,反应真快。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那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呢?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问题想问?(学生提问题)下面请大家拿出手中的圆,用手摸一摸你手中的圆的一周,同桌之间互相比划,轻声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指名学生演示回答)。
圆的周长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能够应用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圆的展示物品;2.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圆的展示物品,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们描述圆的形状和特点。
2.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圆的周长是什么?”“如何计算圆的周长?”请学生展开讨论。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概念化地定义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圆上任意两点间的弧长,记作L。
2.教师讲解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L=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3.教师通过实际示例,展示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1.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发纸和笔,完成一些基本的计算圆的周长的练习。
2.学生完成练习后,进行小组讨论,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互相学习。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讨论,如:“一个车轮的直径为80cm,请计算它的周长。
” “一个游泳池的半径为5m,请计算它的周长。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巩固与评价(1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评价题目,让学生巩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成果,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2.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情况,并提出疑问和问题。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圆的示意图来更好地理解圆的周长的定义;2.学生可以给出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同学们运用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
板书设计:圆的周长:L=2πr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应用到实际中。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案(讲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知道圆的周长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
2. 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2πr,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圆的模型、绳子、尺子、PPT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可以用硬纸板制作),尺子,铅笔,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圆桌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
2. 探究圆的周长:让学生用绳子绕圆一周,测出绳子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
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有关。
3. 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π。
进而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2πr。
4. 讲解公式:讲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含义,让学生理解π的意义。
5. 练习应用: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给定圆的周长。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的概念,推导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学会了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希望同学们能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除了可以用公式计算,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吗?2. 让学生尝试用圆规和直尺作图,找出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3. 介绍圆的周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圆周率等。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____π____r。
3. 计算题:一个直径为10cm的圆,它的周长是多少?八、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2πr。
2. 家长可以协助孩子用家里的物品制作一个圆,并测量其周长,记录在作业本上。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关于圆的周长教案范文五篇圆的周长教案篇1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具学具:1.学生准备直径为4厘米、2厘米、3厘米圆片各一个,线,直尺.2.电脑软件及演示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谁能说说什么是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二、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1.指实物图片(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2.指实物图片(圆)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问:什么是圆的周长?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3.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能)4.指实物(用铁丝围成的圆)问: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5.用拴线的小球在空中旋转画圆.问:你能测量它的周长吗?回答:不能.想一想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测量的方法得到吗?(不能)这样做也会不方便、不准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计算圆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三、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条件有关?(半径或直径)再看电脑演示(半径不同周长不同)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或半径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测量手中圆片的周长(用线或滚动测量),再和直径比一比,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四、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五、统计测量结果.观察表中数据,想一想发现什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吗?六、电脑演示(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93页,默读“通过实验”到“π≈3.14”.七、看书后回答问题:1.是谁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6位小数?2.什么叫圆周率?3.知道了圆周率,还需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4.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π表示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表示?现在你们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很快说出你手中圆片的周长约是多少?(π取3.14)八、出示例1:一种矿山用的大卡车车轮直径是1.95米,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请同学们想一想: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实际指的是什么?解:d=1.95 单位:米c=πd=3.14×1.95=6.123≈6.12(米)答: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6.12米.九、课堂练习:1.投影: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2.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出示“√”,错误的出示“×”)(1)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 ( )(2)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越大. ( )(3)圆的半径是3厘米,周长是9.42厘米. ( )3.小明和爷爷分别沿小圆(A→B→C→D→E→A)和大圆两条路线散步.(如图) 如果速度相同,两人同时出发,谁先回到出发地点?为什么?小明的路线长:20×3.14+20×3.14=62.8+62.8=125.6(米)爷爷的路线长:3.14×(20+20)=3.14×40=125.6(米)两条路线一样长,两人应同时回到出发点.4.一棵大树(投影)又粗又壮,不用锯倒大树,你能知道大树的直径是多少吗?讨论.结论:先测量大树一周的长度,再用周长除以圆周率,就得到了直径.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努力研究出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圆的周长应当怎样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今后我们在学习探索新的知识时一定要积极动手动脑,扎扎实实地学好科学知识.圆的周长教案篇2教学设想:利用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讨论,使学生对后续的实际探究过程有明确的目的性。
《圆的周长》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圆的周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会计算圆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学会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圆形物体的例子,如篮球、车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圆形物体的周长如何测量。
2. 新知探索(1) 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比例关系。
(2) 让学生自己尝试总结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讲解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并让学生了解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3. 实践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数值,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计算圆的周长。
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圆的周长公式及其应用。
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四、作业布置: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直接应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圆的周长》(教案)《圆的周长》(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内容是小学三年级数学《数与计算》中的一部分。
学生在学习本次课程之前,需先掌握对长度的认识和测量方法,了解直线段及直线段的长度性质。
本课程主要涉及到圆的概念、圆的周长以及测量工具——圆规的使用。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程期间,需要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并掌握使用圆规测量圆的直径和半径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概念,认识圆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 3.1415926倍。
2、掌握测量工具——圆规的使用。
3、能够根据给定的直径或半径,求出圆的周长。
4、认识圆和其他图形的联系。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将一张圆形图片张贴在黑板上,询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圆形与其他常见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圆形概念,例如圆心、直径、半径等。
2、认识圆的周长教师将直径长度用圆规测出来,引导学生计算出周长长度。
引导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长度的关系,引导学生用前一天学习过的测量长度的方法来检验。
再次计算,得到答案是直径的3.1415926倍。
3、用圆规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从具体实物出发,设计圆形物品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
给学生不同的圆形物品,让他们用圆规测量半径和直径的长度。
为了让学生明白圆规的使用方法,教师要演示圆规的使用方法,指出正确使用方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通过测量得到周长教师给学生几个圆形物品的直径长度或半径长度,让学生手算得到周长。
此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商量如何求解,促进学生间的学术讨论与合作精神。
5、总结教师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强调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所学所感,以及在未来的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归纳整理本次所学知识,以便后续的巩固练习。
四、教学要点:1、向学生详细地讲解圆规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出现误差。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圆的周长第1课时圆的周长(一)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圆的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
鉴于本课时教学属于计算公式的教学,在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三大特点:1.循序渐进,逐层展开。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πd,教学时正是以此为起点,循序渐进,逐层展开,引发思考,使学生经历“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认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认知过程。
2.动手实验,突破关键。
理解和认识“圆周率”是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关键。
教学时用较多的时间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来探究和认识圆周率,使学生在猜测、实验、验证、计算、交流中发现和认识圆周率,理解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
3.重视数学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中,重视数学文化,择机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圆周率时采用的“割圆术”,并揭示圆周率的有关知识。
使学生更为理性地体验和理解圆周率,更充分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产生民族自豪感。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一端系有小球的绳子学具准备圆片、铁圈、绳子、直尺、圆规、计算器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认识圆的周长。
一只小白蚁和一只小黑蚁进行比赛,它们同时出发,速度相同,小白蚁沿着正方形的路线跑,小黑蚁沿着圆形的路线跑。
(1)小白蚁和小黑蚁各跑一圈所跑的路程指的是什么?(小白蚁跑一圈所跑的路程指的是正方形的周长,小黑蚁跑一圈所跑的路程指的是圆的周长)(2)你认为什么是圆的周长?请指出图中圆的周长。
(让学生上前指出圆的周长在哪儿,哪一部分是圆的周长,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强调“围成”“曲线”)(3)猜一猜,它们谁先跑完一圈?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说明理由)2.复习提问,揭示课题。
(1)正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边长C=4a)(2)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圆的周长》。
具体内容包括:圆的周长的定义、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的模型、直尺、线绳。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物品(如圆形的碗、盘子等)、直尺、线绳。
五、教学过程2. 圆的周长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圆的周长的定义。
3. 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讲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演示。
4.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给定圆的周长。
6. 例题讲解:讲解一些关于圆的周长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圆的周长= πd七、作业设计(1)直径为10厘米的圆。
(2)直径为15厘米的圆。
答案:(1)31.4厘米;(2)47.1厘米。
2. 请观察身边的圆形物品,测量并计算其周长,记录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作业设计上,既有巩固所学知识的练习题,又有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题,使学生在课后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并进行实际操作验证。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圆的周长的定义圆的周长是圆一周的长度。
这个定义是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基础,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深刻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二、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圆周率乘以直径。
这个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通过讲解和示范演示,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圆的周长教案(优秀3篇)《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答。
4π2π5π10π8π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C=πdc=2πr 《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3.14×22×3.14×4=6.28(厘米)=8×3.14=25.12(厘米)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表示什么吗?(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C=πdC=2πr(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已知:c=3.77求:d=?(2)做一做。
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3.14×8⑴3.14×8×2⑴3.14×8÷2+8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
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2×3.14=125.6(厘米)(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
圆形和椭圆的周长计算教案(公开课)介绍本节公开课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圆形和椭圆的周长。
周长计算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技能之一,它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计算不同形状的曲线的长度。
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将能够:- 理解圆形和椭圆的周长的定义;- 了解计算圆形和椭圆周长的公式;- 进行实际的周长计算练;- 掌握解决与周长计算相关问题的技巧。
教学内容1. 引入圆形和椭圆的概念-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介绍圆形和椭圆的基本形状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圆形和椭圆的特征。
2. 定义周长- 解释周长的定义为曲线的一周长度;- 引导学生理解周长与直线长度的区别。
3. 圆形的周长计算- 引导学生推导圆形的周长公式:C = 2πr,其中C表示周长,r 表示半径;- 提供实例演示和练,让学生应用公式计算圆形的周长。
4. 椭圆的周长计算- 引导学生推导椭圆的周长公式:C ≈ 2π√(a^2 + b^2/2),其中C 表示周长,a和b分别表示椭圆的长半轴和短半轴;- 提供实例演示和练,让学生应用公式计算椭圆的周长。
5. 综合练和问题解决- 提供一系列综合练,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不同形状的周长;- 引导学生解决与周长计算相关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方法- 讲解和示范:通过图示、实物和公式演示,向学生介绍和解释相关知识;- 练和实践:提供大量的实例演示和练,让学生亲自计算周长;-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周长计算的理解和方法。
评估方法- 基于课堂练的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练表现,评估他们对周长计算的掌握程度;- 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估:评估学生在解决与周长计算相关问题时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参考资料- 课堂教学材料:提供与圆形和椭圆周长计算相关的图片、公式和练题;-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视频和在线练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结束语通过本节公开课,学生将会掌握如何计算圆形和椭圆的周长,培养他们的几何计算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获取的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
本节课着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体现“猜想――-验证――结论”的科学研究问题的思想。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11册119――120页圆的周长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初步感知圆周率的含义。
3、自学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4、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建立圆周率的概念。
教学准备:圆形硬纸板、实验报告单、细线、直尺、圆面物体、录音机、小红球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你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想知道兔子可能会怎样吗?请听录音。
自从上次兔子输给乌龟后,兔子一直很后悔自己太骄傲。
今天,它们又开始比赛了。
兔子绕着长方形跑,乌龟绕着圆跑。
随着一声枪响,它们出发了。
这次兔子不敢睡觉,一刻不停地往前跑,结果兔子赢了。
可是乌龟不服气,对裁判员说:“兔子的路程比我短。
”兔子也很倔强,说:“你的路程比我短!”它们争执起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比较它们的路程,其实就是比较什么?(板书:圆的周长) [兴趣是参与学习的动力。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用各种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兴趣。
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为题材加以改编,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制造悬念。
]二、自主探究,大胆实践1、测量圆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它们的计算结果用的是什么计量单位?(让学生用身边的圆形比划给同桌看,明确计算结果用的是长度单位。
)教师拿出圆形硬纸板,边演示边说明圆的周长的含义。
圆的周长公开课教案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通过对圆周率π的值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细绳、圆片、学生准备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圆的周长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过《米老鼠和唐老鸭》吗?师:今天XXX把这两位“巨星”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咱们鼓掌欢迎它们的到来好不好?(生齐鼓掌!)师:看,米老鼠和XXX在跑步,XXX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到底谁跑得路程长呢?(屏幕动画显示)2.迁移类推师:(让学生自由发言后说明)终究它们谁跑得路程长?如果给你有关数据你能裁定谁跑得路程长吗?(1)师:谁来说说请求XXX所跑的路程,就是求什么?(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
)(2)师:谁再来说说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你会求正方形的周长吗?(围成正方形四条边长的总和叫做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4。
)师:知道边长×4的含义吗?(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
)指名说。
(3)师: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圆的周长)师:很好!那什么叫圆的周长,又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愿意吗?(板书课题:圆的周长)师:谁能归纳综合一下,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呢?小组讨论后指名答。
(完成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师:(出示一教具圆片)谁来说说这个圆的周长就是指哪一局部的长?指名学生边演示边说。
谁再来说说。
3.实际感知师:请同学们拿起圆形纸片,小组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圆片的周长。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案(讲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知道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圆的模型、绳子、直尺、圆规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以及用于测量周长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
2. 探究:让学生用绳子围绕圆,测量绳子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学生发现绳子的长度与圆的周长有关。
3. 发现:引导学生观察绳子的长度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发现绳子长度与圆的半径成正比。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得出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5. 应用: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自行车轮胎的周长、估算圆桌的周长等。
五、巩固练习1. 填空题:圆的周长公式是C = ______r。
2. 选择题: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厘米,它的半径是______厘米。
(A.5B.10C.20)3. 应用题:一个圆形花园的周长是62.8米,求这个花园的半径。
答案:一课时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圆的周长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填写巩固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圆的周长公式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参与度,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拓展活动1. 让学生设计一个圆形操场,计算其周长和面积,并讨论如何规划操场以最大化使用空间。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更快地测量和计算出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九、家庭作业1. 请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家中圆桌的周长,并估算一下餐桌能容纳多少个座位。
2.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圆形的物体,记录它们的周长,并尝试用数学方法解释其规律。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案(讲课)教学对象: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知道圆的周长是圆一周的长度。
2. 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C=2πr,能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圆的周长的概念。
2. 圆的周长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公式的记忆和运用。
教学准备:1. 圆的模型或图片。
2. 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征。
2. 提问:你们知道圆有什么特征吗?圆的周长是什么?3. 总结:圆的周长是圆一周的长度。
二、探究圆的周长(10分钟)1. 分组讨论:如何测量圆的周长?2. 学生汇报:用绳子绕圆一周,量绳子的长度;用圆规测量圆的周长。
3. 教师演示:用圆规测量圆的周长,并板书圆的周长公式C=2πr。
4. 学生尝试:自己测量几个圆的周长,并记录数据。
三、实践操作(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圆进行测量,记录圆的直径和周长。
2. 学生计算圆的半径,并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3. 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学生总结: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半径的关系。
2. 教师提问:圆的周长公式还可以应用于哪些场景?3. 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生活中遇到的圆的周长。
2. 学生总结:圆的周长公式的记忆和运用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演示、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
但在拓展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公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探索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提问:你们观察过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吗?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圆的周长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圆的模型、绳子、直尺、圆规。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以及相关的测量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圆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征,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
2. 探究:让学生用绳子围绕圆,测量绳子的长度,引导学生发现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3. 推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4. 实践:让学生动手测量圆的周长,并记录结果。
5. 总结:通过学生汇报、教师点评,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圆,并测量其周长。
2. 请学生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写在作业本上。
3. 请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2. 运用实验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圆的周长的理解。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学生对圆的周长的理解和掌握。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反思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九、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圆的周长计算竞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竞争意识。
圆的周长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周长的概念,知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学生能够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索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利用圆周长的知识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和设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二、教学内容1. 圆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性,引出圆周长的概念。
解释圆周长的定义,即圆的边界线的长度。
2. 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介绍圆周长的计算公式:C = πd,其中C表示圆周长,d表示直径,π表示圆周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
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记忆和运用。
解决实际问题时,对圆周长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圆形的教具,如圆板、圆卡片等。
测量工具,如卷尺、量角器等。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圆形纸片。
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圆形的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的特性。
引出圆周长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圆周长的意义。
2. 探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
让学生观察和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3. 讲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介绍圆周长的计算公式:C = πd。
解释圆周率π的概念,让学生了解π的近似值。
4. 练习与应用:让学生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计算不同直径的圆的周长。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反思圆周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讲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时,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公式。
小学数学公开课圆的周长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公开课圆的周长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公开课圆的周长教案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的过程,理解圆周率。
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就感。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感受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究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能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
教学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计算器、多媒体课件、20厘米长的绳子、直尺、硬币、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
教学策略: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点拨与练习教学程序:一、激活目标出示主题图花坛,花坛的周长指什么?出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指什么?出示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这个圆的周长指什么?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圆的周长?二、活动建构1、测量大小不同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填表并计算。
探究与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借助计算器)2、介绍圆周率的由来。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圆周率=周长÷直径,即π=c÷d。
“π”的由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是希腊文圆周率的第一个字母,大数学家欧拉在一七三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谈感受。
3、推导出:c=πd或c=2πr4、计算花坛的周长,解决相关问题。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三、解释应用一种铲车的前轮半径0.4米,后轮直径1.6米。
行驶时,后轮转一周,前轮转几周?四、反馈测评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绕着它走一周,要走多少米?2、小蚂蚁从A点沿着这条曲线爬到B点,大约要爬多远的距离?3、公园内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绕湖一周要走1570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湖边到小岛架一座桥,桥长大约多少米?五、课堂小结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有什么遗憾?我有什么疑问?希望同学们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经历成长,创造成功!同学们,再见。
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通过操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圆形实物(如硬币、光盘、圆形钟表等)3、线、直尺、软尺、圆规4、每组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一张表格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圆形的物体,如硬币、光盘、圆形钟表等,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形状。
2、提问:如果要知道这些圆形物体的周长,应该怎样测量呢?从而引出课题——圆的周长。
(二)讲授新课1、认识圆的周长(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实物,用手摸一摸圆的一周,指出圆的周长。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的周长,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
(3)强调: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测量圆的周长(1)小组合作,讨论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2)汇报交流:方法一:用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方法二:将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测量滚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3)学生分组选择一种方法,测量准备好的三个圆片的周长,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1)引导学生观察测量的数据,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2)让学生分别计算三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
(3)小组讨论: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4)汇报交流: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 3 倍多一些。
4、介绍圆周率(1)教师讲解: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pài)表示。
(2)介绍圆周率的历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 7 位小数的人。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通过对圆周率π的值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细绳、圆片、学生准备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的周长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过《米老鼠和唐老鸭》吗?
师:今天吴老师把这两位“巨星”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咱们鼓掌欢迎它们的到来好不好?(生齐鼓掌!)
师: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到底谁跑得路程长呢?(屏幕动画显示)
2.迁移类推
师:(让学生自由发言后说明)究竟它们谁跑得路程长?如果给你有关数据你能裁定谁跑得路程长吗?
(1)师:谁来说说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就是求什么?(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
)(2)师:谁再来说说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你会求正方形的周长吗?
(围成正方形四条边长的总和叫做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4。
)
师:知道边长×4的含义吗?(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
)指名说。
(3)师: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圆的周长)
师:很好!那什么叫圆的周长,又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愿意吗?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师: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呢?小组讨论后指名答。
(完成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师:(出示一教具圆片)谁来说说这个圆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长?指名学生边演示边说。
谁再来说说。
3.实际感知
师:请同学们拿起圆形纸片,小组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圆片的周长。
二.测量圆的周长
1.师: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很容易尺量计算,大家猜猜圆的周长用尺量计算方便吗?(不方便)
师:(出示教具圆片)那有什么办法呢?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量出一号圆的周长,并把数据填写在实验报告单相应的表格中。
听明白了吗,开始。
(小组活动)
2.小组汇报:(预设)
(1)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方法一:用线绕
师:谁来与老师配合绕给同学们看看?
(师生合作用绕线的方法去测量圆周长)
师:这样绕了以后,怎么就知道了圆的周长呢?(生说明)
师:(课件补充说明)用线绕圆一周以后,捏紧这两个正好连接的端点,把线拉直,这两点之间线的长就是什么……?(圆的周长)】
(2)师:除此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方法二: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
师:(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在圆上取一点作个记号,并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线,然后把圆沿着直尺滚动,直到这一点又对准了直尺的另一刻度线,这时候圆就正好滚动一周。
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什么……?(圆的周长)】
(3)师:现在老师给你一个圆,你会测量它的周长呢?(会。
)
师:真的吗?谁敢来试试。
指名一生上台测量黑板上的圆。
可能用线绕。
师:有什么感觉?(不方便!)
师:那你可以把它搬下来滚动呀!(生齐笑)
这就说明用绕或滚这两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有时还很不方便。
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方法。
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1.猜测
师: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跟它的什么有关呢?2.验证
师:谁知道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吗?(半径或直径)
师:圆的周长是不是和直径有关呢,请同学们来观察几个圆。
(媒体演示)
师:哪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个圆的周长最长?哪个圆的直径最短?哪个圆的周长最短?师:你感觉到了吗?
(圆的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直径越短,周长越短。
)
师:这就说明圆的周长肯定与圆的什么有关系?
(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
)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师:刚才,大家都对圆的周长与直径成什么关系进行猜测,下面,我们就通过动手实验来检验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
①测量计算。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4个大小不同的圆,分别测量它们的直径和周长,并按要求填写下表。
②汇报、展示。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教师把不同的圆的有关数据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③观察、发现。
让学生观察、比较表中的数据,想一想:通过观察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板书: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
(3)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
①揭示圆周率的概念: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
能用式子来表示吗?请试一试。
(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②介绍圆周率的表示字母π及其读写法。
③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的有关知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指出圆周率的数值及小学阶段计算时所取的近似值π≈3.14。
(四)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1、根据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你能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吗?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归纳: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能用字母表示吗?(板书:C=πd)
师:如果已知圆的半径r,可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板书:C=2πr)
2、回应新课引入的情境,即时练习。
师:现在,你能求出谁的路程长吗?为什么?
让学生独立解答,并全班交流汇报。
五、应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教学例题: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
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课件出示)
(1)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弄清列式的依据。
(2)小结:已知直径求周长可直接套用公式。
2、聪明小法官: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吗?(课件出示)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
(2)圆的直径越长,圆周率越大。
()
(3)π=3.14 ()
3、解答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你们知道自行车车轮转动一周大约是多少米吗?(课件演示)
4、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有四棵大树。
这几位小朋友围坐在一起,正在商量着怎么样才能得到这个大树干的直径是多少米?你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过第3、第4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四、谈学习收获:
【为了让学生对整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我设计了“谈收获”这一教学环节。
】
师:哪位同学能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测量:滚动法绳测法
规律: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πd C=2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