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8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五年级下册音乐课教案5篇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设计吸引人的教育内容,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以便有效地传授知识,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五年级下册音乐课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巴塘连北京》是一首五年级下的音乐教材,歌曲以巴塘和北京两地的风光为题材,通过优美的旋律和词曲展现了我国东西部的美丽风光,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歌曲为2/4拍,共有16小节,结构方整,节奏明快,富有舞蹈性。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我国民族团结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有所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培养音乐情感的体验,提高音乐表现力。
此外,学生对我国民族团结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需要通过音乐教育进一步强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巴塘连北京》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团结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2.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
3.民族团结观念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巴塘和北京的自然风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舞蹈等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巴塘连北京》的乐谱。
2.准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展示巴塘和北京的自然风光。
3.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4.准备教学道具,如合唱、舞蹈所需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巴塘连北京》,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旋律。
同时,展示巴塘和北京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让学生跟唱,体会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色和谐,情感饱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十一课音乐万花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十一课音乐万花筒》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本节课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歌曲、器乐、舞蹈等多种形式。
教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了音乐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欣赏和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能够较好地完成各项音乐任务。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术语和基本乐理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巩固。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多元化表现形式认知有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音乐。
三. 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的多样性,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学习音乐术语和基本乐理知识,增强音乐素养。
3.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
4.了解不同音乐形式的特点,拓宽音乐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术语和基本乐理知识的掌握。
2.多元化音乐表现形式的识别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观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样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实践教学法: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形式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2.音响设备:电脑、音响、投影仪等。
3.教学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展示音乐作品和知识点。
4.乐器: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音乐万花筒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多样性。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流行、民族等,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各自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音乐作品的形式和风格。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器乐演奏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根据京剧曲牌中典型的西皮流水的音调缀成的戏歌。
全曲唱词简短、朗朗上口,曲调的运腔十分口语化,它热情地颂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统美德。
曲中每一句均运用了前半拍的八分休止符,使得曲调刚健有力,特别在最后一句的“人”字上通过一字多音的长运腔,把音调推向全曲的最高音“5”形成高潮,继而又以下行五度结束在“1”音上,它以自豪的语气和心情唱出了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教学目标】1.在聆听与学唱中感受和体验京剧的韵味,培养学生对京剧国粹艺术的兴趣和喜爱,树立起民族的自豪感。
2.在唱演歌曲《我是中国人》时,能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感受歌曲中传达出的自豪、骄傲的情绪。
3.学习戏曲中的板眼、闪板、拖腔等基本知识,加深对京剧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戏歌《我是中国人》,感受戏歌浓郁的京味儿。
教学难点:体验戏曲中的闪板和拖腔,加强对京剧韵味儿的感受。
【教学准备】电子琴、板。
【教学过程】一、入场——京调方式:走圆场音乐:笛子与乐队版《京调》二、引情——“粉墨人生”(一)视频欣赏:戏歌《粉墨人生》导语:同学们,现在传播音乐的媒介有很多,也兴起了一些音乐类的节目。
你们有看过音乐大师课这个节目吗?(二)介绍京剧导语:请你从她的动作手势,演唱内容上思考,这首戏歌中涉及了我们中国戏曲中的哪一个剧种?——京剧。
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20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文化的根,它是我们中国对外的一张文化名片。
(三)分享京剧知识提问:你对京剧了解多少,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吗?结语: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的国粹都有一定了解!(四)京剧念白——我是中国人1.旦角念白师做兰花指,加动作,用旦角声音和动作念“我是中国人”,生学。
旦角是表现女性的一个角色,那表现男性角色的有?他们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2.生角念白师做动作,用生角声音和动作念“我是中国人”。
生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映山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映山红》是一首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这首歌曲以中国题材为主题,歌词描绘了红军长征时期,人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敬仰。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同时,他们对于题材的音乐作品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映山红》的创作背景,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学习《映山红》,培养学生对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
2.学会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感情表达等。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学习,提高演唱水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映山红》的乐谱。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如红军长征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艰苦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映山红》,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5.拓展(10分钟)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使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教育意义。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映山红》,并和家长分享歌曲的故事。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歌曲的关键词,如“长征”、“映山红”等,方便学生记忆。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
2. 利用音乐游戏、音乐故事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意识。
知识与技能:1. 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音阶等。
2. 学会演唱本册歌曲,并能够用乐器演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本册歌曲。
2. 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
教学难点:1. 音乐节奏的把握。
2. 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音乐游戏、音乐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让学生聆听、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等。
2. 乐理知识:讲解音符、节拍、音阶等基本乐理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4. 实践环节1. 演唱歌曲:组织学生进行演唱,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2. 演奏乐器:指导学生用乐器演奏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
四、课后作业1. 演唱歌曲:让学生回家后演唱所学歌曲,加强记忆。
2. 练习乐理知识:让学生练习音符、节拍、音阶等基本乐理知识。
3. 欣赏音乐:让学生欣赏其他优秀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演唱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进步。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课:音乐的表现手段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表现手段的概念和种类;- 能够通过声音、音高、音长等手段表达不同的情感;- 能够通过音乐表现手段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演。
教学内容:1.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表现手段的概念和种类;2. 聆听不同音乐作品,并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3. 练使用声音、音高、音长等手段表达不同的情感;4. 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理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的兴趣;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音乐表现手段的概念和种类;3. 聆听分析:选择一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讨论其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4. 练表达情感:通过声音、音高、音长等手段,让学生表达不同的情感;5. 创作表演:分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理解;6. 总结:复本节课学到的音乐表现手段,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
第二课:节奏的感受与表现教学目标:- 了解节奏的概念和作用;- 能够通过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不同的节奏;- 能够通过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表达节奏。
教学内容:1.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节奏的概念和作用;2. 进行身体动作练,感受和表现不同的节奏;3. 研究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表达节奏;4. 进行节奏合奏,体验协作和合作的乐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让学生拍手、跳舞等活动,引起学生对节奏的注意;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节奏的概念和作用;3. 身体动作练: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和表现不同的节奏;4. 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教授简单的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表达节奏;5. 节奏合奏:分组进行节奏合奏,体验协作和合作的乐趣;6. 总结:复本节课学到的节奏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继续练和创作。
(以下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鸿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鸿雁》是一首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采用五线谱进行教学。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了解草原文化,同时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步提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仍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五线谱的讲解与练习。
此外,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鸿雁》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感情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4.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能力2.蒙古族音乐特点的理解3.歌曲《鸿雁》的演唱技巧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五线谱知识,分析蒙古族音乐特点。
2.示范法:教师演唱《鸿雁》,引导学生模仿。
3.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演唱技巧。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情境教学法:创设草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五线谱、歌曲《鸿雁》及相关图片。
2.教学用具:钢琴、音响、黑板、粉笔。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草原风光,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师播放《鸿雁》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五线谱的构成、音符、休止符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认识并学会识谱。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鸿雁》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音准、节奏等方面的掌握。
学生跟随教师演唱,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驯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驯鹿》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驯鹿在雪地里奔跑的画面。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表现力。
在学习《驯鹿》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歌词和旋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同时,这首歌曲的演唱难度适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演唱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驯鹿》的歌词和旋律,学会演唱。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理解歌曲背后的寓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合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
2.互动法: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探讨歌曲的含义。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和音乐游戏。
4.视听法:观看与歌曲相关的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合唱道具:麦克风、合唱架等。
4.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演唱歌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与驯鹿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景。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驯鹿》的背景和歌词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驯鹿》,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演唱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停顿,引导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先从简单的地方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教师巡回指导。
2024年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一节课:音乐常识- 介绍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讲解音乐的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动态、音乐符号等- 演示不同音乐元素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并理解第二节课:音乐欣赏- 选取一段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闭目欣赏,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听到的音乐特点和感受- 介绍音乐家和乐器,讲解他们的作品和演奏技巧第三节课:音乐简谱- 学习音乐符号的基本表示方法- 讲解简谱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演示简谱的绘制和演奏方法- 给学生分发简谱练习册,让他们练习绘制简谱和演奏简谱乐曲第四节课:音乐故事- 选取一首具有故事性的音乐作品,讲述其中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来理解故事的情感变化和演绎形式- 让学生尝试通过装饰物、颜色等形式来表达他们对音乐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第五节课:音乐表演-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表演的准备工作,包括舞台布置、服装设计、音乐选取等- 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一段小剧场- 让学生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舞台表现力和合作意识第六节课:民族音乐- 介绍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包括不同地区的民歌、民乐等- 演示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特点- 引导学生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和和声,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第七节课:音乐游戏- 设计一系列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例如,“跟着音乐的节奏舞动”、“听音乐猜曲名”等- 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第八节课:音乐创作-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例如编写歌词、创作旋律等-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第九节课:音乐剧- 选取一部适合学生年龄的音乐剧,让学生观看演出- 讨论音乐剧的剧情、角色和音乐表演等方面- 鼓励学生尝试在家或课堂上编写简短的音乐剧台本,并进行表演第十节课:音乐节-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节活动,例如合唱比赛、乐队演奏等-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或歌曲,进行个人或小组表演- 通过音乐节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舞台魅力以上是2024年五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准备。
2.欢乐的村寨【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能听出乐曲相同的部分,并能说出它们在速度和情绪上的不同,选出与各段音乐情景相应的画面。
2.能感受到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新疆风格,说出其演唱音色的特点。
3.用自然、朴实、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巴塘连北京》和《迷人的火塘》,边唱边表演;能背唱《巴塘连北京》。
4.在学唱和听辨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切分音(二);能和同伴一起合奏竖笛曲《土拨鼠》。
教学内容: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打起手鼓唱起歌》2.表演《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3.编创与活动【教学重点】体会祖国的多民族音乐【教学难点】切分音型的掌握【核心素养】在学唱和听辨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切分音。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安排】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重点】体会少数民族的音乐气氛【教学难点】掌握音乐的强弱韵律,唱好歌曲【教学过程】一、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1.猜谜导入:(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谜语:考考你的小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演奏的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
设问:(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2)“边寨”是什么地方?3.熟悉各主题音调。
播放各主题音调(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
放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仔细聆听乐曲,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
教师可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
5.师生讨论。
设问: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
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音乐的养分课时1:音乐的分贝-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高低、大小和强弱的区别,并能够通过手势和声音模仿不同音符的发出。
- 教学内容:声音的高低、大小和强弱,音符的发出。
-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不同高低音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并讨论声音的高低。
2. 操作:分发不同大小的乐器,学生模仿老师演示的手势和声音,发出不同音符。
3. 演示:老师演示不同音符,并教导学生手势与声音的对应关系。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小合唱,模仿老师示范的音符发声。
5. 反馈:学生自由演唱不同音符,其他同学评价其演唱的音高、音大小和音强。
- 教学资源:不同高低音的声音录音、不同大小的乐器、黑板、粉笔。
课时2:音乐的节奏- 教学目标:认识音乐的节奏,并能够通过身体动作模仿节奏的变化。
- 教学内容:音乐的节奏,身体动作模仿节奏。
-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有明显节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并讨论节奏的特点。
2. 操作: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身体动作,模仿音乐的节奏。
3. 演示:老师演示不同节奏的手拍动作,并教导学生进行模仿练。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动作的编排。
5. 反馈: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评价其节奏的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 教学资源:有明显节奏的音乐录音、教室空间、黑板、粉笔。
第二单元:音乐的形状课时1:音乐的高低- 教学目标:认识音乐的高低变化,并能够通过声音模仿不同高低音的发出。
- 教学内容:音乐的高低变化,声音模仿。
-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具有高低变化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并讨论音乐的高低特点。
2. 操作:学生模仿老师演示的高低音声音,发出相应的声音。
3. 演示:老师演示不同高低音的发声方式,并教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模仿老师示范的高低音发声。
5. 反馈:学生自由发声展示,其他同学评价其发出的高低音准确性。
- 教学资源:具有高低变化的音乐录音、黑板、粉笔。
《故乡是北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欣赏《故乡是北京》教学目标1.欣赏民歌《故乡是北京》,感受戏曲音乐风格特点。
2.欣赏其他京韵风格歌曲,激发学生对京韵歌曲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欣赏民歌《故乡是北京》,能跟着音乐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意境,理解歌曲情感。
教学过程1.导课。
师:欢迎大家来到欢乐的音乐课堂,首先听一听,(老师唱)老师唱的这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使你们想到咱们中国那种音乐艺术?师:对,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如果将这些元素融入歌曲中,会有怎样一番韵味了?(听赏《故乡是北京》、《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1)学生谈谈自己看视频后的感受。
2.新课。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故乡是北京》(1)欣赏《故乡是北京》演唱视频。
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能听出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自由回答)(2)出示京韵大鼓图片,简单介绍。
京韵大鼓又叫“京音大鼓”,广泛流行于河北省和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
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3)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跟着视频学唱这首歌。
(4)简介《故乡是北京》《故乡是北京》是一首极富京腔味的民族声乐作品。
是由词作家阎肃、曲作家姚明创作的民歌,自从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以来,即刻传遍全国,深受群众喜爱,成为民族声乐歌唱家经常演唱的曲目之一,并成为各大艺术专业院校声乐师生的声乐教材。
作品曲调悠扬、高亢有力,昂扬一种对“故乡北京”的无比自豪感。
姚明写下了这首歌曲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继而又创作了京味十足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和《唱脸谱》以及最新的《我的中华》和《平安大道》等歌曲,既继承了创作传统又“独辟蹊径”,成为京歌创作的“第一人”。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故乡是北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故乡是北京》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表达了对北京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怀念。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北京的传统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节奏。
他们对北京这座城市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故乡的情感可能还没有深刻的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激发他们对故乡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故乡是北京》。
2.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3.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和情感表达。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歌曲《故乡是北京》的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钢琴:用于伴奏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故乡是北京》,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然后提问:“你们听说过北京吗?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分享对北京的了解和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PPT,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北京的建筑、风景等特色。
同时,教师演唱歌曲《故乡是北京》,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加强歌曲的记忆。
4.巩固(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单独演唱,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对于唱得不好的地方,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心中的故乡,以及对自己故乡的热爱之情。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让大家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景。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故乡是北京》的歌词含义和情感表达。
《静夜思》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之一。
大意是:看到窗前地上撒满的月光,还以为是落下的霜,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不禁思念自己的故乡。
歌曲为两段体,宫调式。
以级进为主的旋律、舒缓的节奏、稍慢的速度,表现了思想的愁绪。
第一乐段有三个乐句。
前两个比较平稳,第二乐句第二小节休止符运用非常有特点,声断气连的演唱深刻的表现了思乡的情绪。
倚音运用加强了对故乡的思念感。
第三乐句节奏上是第二乐句的重复,但不是完全重复,它不是可有可无的重复,而是歌曲的高潮点。
第一小节八度大跳把思想情绪推向了高潮。
第二乐段是在第一乐段基础上的合唱,主要突出第三句,是音乐更加丰满。
二、学情分析:这首乐曲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两个声部节奏并不完全相同,教师需要提示学生注意声部间配合,自己演唱同时兼顾聆听另一声部的节奏旋律,形成合唱思维。
这首歌曲表达了深刻的思乡之情,既有轻声地诉说,也有比较浓厚的情感表达,演唱时需要对强弱进行细致处理。
针对这两种情况,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的不同形式的听、唱、思等形式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歌曲《静夜思》的思乡之情,体会古诗韵律与歌曲旋律相结合的美感及古韵新声的表现魅力。
2.学生能够大胆自信的参与演唱表现,能够用连贯的气息和优美动人的声音演唱歌曲《静夜思》,二声部合唱时,声音做到和谐统一。
四、教学重难点:1.体味古诗韵律与歌曲旋律结合的意境美。
2.二声部合唱时声部间做到和谐统一。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谈话师:同学们,同学们,你会唱哪些古诗的歌曲?师:当今有许多作曲家以古诗为歌词创作古诗歌曲,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古诗歌曲,你知道这首古诗歌曲的歌词来自哪一首古诗吗?(播放歌曲《静夜思》)师: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很熟悉,这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描写的是在静静的夜晚,远离家乡的人民只能望着这轮明月,寄托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学吹竖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学吹竖笛》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采用五声宫调式,节奏简单,旋律优美。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旋律起伏较大,富有激情;第二乐段节奏拉宽,旋律舒展,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巩固和提高对五声宫调式的认识,培养良好的音准感和节奏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五声宫调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吹奏竖笛时,手指动作不够熟练,音准和节奏把握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学吹竖笛》的旋律,能够独立吹奏。
2.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和节奏感。
3.引导学生感受五声宫调式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学吹竖笛》的旋律,能够独立吹奏。
2.教学难点:吹奏竖笛时,手指动作的熟练程度以及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吹奏《学吹竖笛》,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学生独立练习吹奏,教师个别指导。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心得。
4.音乐欣赏法:引导学生感受五声宫调式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竖笛乐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乐器。
2.准备《学吹竖笛》乐谱,方便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3.准备相关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吹奏《学吹竖笛》,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简要介绍五声宫调式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学吹竖笛》乐谱,讲解乐谱中的音符和节奏。
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熟悉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练习吹奏,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纠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掌握吹奏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心得。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示范,展示学习成果。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歌曲《红星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红星歌》是一首五年级下的音乐教材,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红星的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涉及到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在学习《红星歌》时,能够较为容易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同时,通过歌曲的学习,他们也能够理解到红星精神的伟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红星歌》的旋律和歌词。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红星精神的含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2.让学生理解红星精神的含义,将歌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是教学的难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红星精神的含义。
2.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然后学生跟随模仿。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和探讨。
4.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红星歌》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红星的图片和相关的历史资料。
3.准备录音机和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红星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
然后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红星精神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红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红星的象征意义。
然后教授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部分,让学生跟随练习。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巩固(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难点进行讨论和练习。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红星精神在当代社会是否依然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红星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接力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跺跺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跺跺脚》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明快,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
歌词描绘了一个小朋友在跺脚,引发了周围事物的反应,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识谱、唱名、简单的节奏等。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还需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跺跺脚》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韵律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情境。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词和旋律的掌握,能够独立演唱《跺跺脚》。
2.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
4.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动画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教学乐器:打击乐器、吉他等。
4.分组标志:如数字、颜色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跺跺脚》歌曲,引导学生跟随节奏跺脚,感受音乐的韵律。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
同时,教授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和音高。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演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加入打击乐器,丰富音乐表现。
4.巩固(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接龙演唱。
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歌曲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编花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
3、在创编游戏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分析:《编花篮》是流行于河南的一首小调,歌词内容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美丽的牡丹花,而巧手编制花篮的情景。
曲调为齐声宫调式,较多地运用前倚音,使其显得情调轻松、风趣活泼、闲适愉快。
整个曲调依照河南方言行腔,与豫剧唱腔有明显的联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歌曲前五个短句每乐句为两小节,采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方法构成,后两个乐句匀为三小节,节奏紧凑,一气呵成。
编花篮的曲调建立在七声音阶、调式的基础上。
第六、七句加入了表达情感的衬词、衬句,因此,扩大了乐句的长度,变为每乐句六小节,与前五乐句形成了对比。
第七乐句结束句综合运用了前面几个乐句的衬词“哪哈依呀嗨”使之具有了浓郁的河南梆子豫东调的韵味,散发着中原泥土的清香,深受人们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运用听唱、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同学们花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把我们生活的空间装扮的更加美丽,在我国的河南省有全国闻名的洛阳牡丹,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走进河南,感受那里的意蕴风情,现在就让我们瞧瞧那儿的风景吧!画面结束:师:河南人特别喜欢花,他们还有一双灵巧的手,能编出各种各样的花篮,有首歌就叫《编花篮》,让我们一起欣赏。
活动2【讲授】新歌教学1、听赏歌曲(1)听录音范唱,师生随音乐节奏轻轻点头。
师:听了《编花篮》这首歌,你的心情怎么样?生:高兴、活泼、开心、愉快、欢乐等。
(2)师:你们真会听音乐,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欢快、活泼的旋律。
课件播放《编花篮》,师生边听边打节拍。
师:从歌词中你听到了什么?师小结:《编花篮》这首歌曲调欢快,活泼,描写的就是一群姑娘上山采牡丹的喜悦心情,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先来读一读歌词吧!2、读歌词师:谁来读一读?师:你的声音真好听,谁能读得更美一点!3、哼唱旋律,解决难点师:你读得真有感情,让们再来唱一唱吧!怎么坐唱歌好听(抬头、挺胸、身体坐正),请小朋友们用“噜”“啦”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哼唱。
师:觉得有什么难唱的乐句吗?师:老师知道了,你们提出的就是音乐中的装饰音,怎么唱呢?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加了装饰音的小音符和没加装饰音的有什么不同。
师范唱:加倚音的音符和不加倚音的音符的区别。
师: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更好听?师:在唱这些小音符的时候,我们要唱得圆滑一点,小音符唱得短而轻。
请小朋友把有装饰音的乐句跟着老师模唱歌谱。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lu”再完整的唱一遍,相信你们唱得一定比上次好。
4、处理歌曲的感情师:小朋友学得真快,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合唱团的小朋友唱的和我们小朋友唱的有什么不同。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生:比我们唱得更欢快、喜悦等。
前面部分唱得很跳跃,后面一部分唱得比较舒展。
师:大家说得真好,让老师也从同学们的歌声中听到喜悦,从表情上看到快乐,行吗?生:有感情的唱。
课堂延伸—小香玉、河南豫剧、乐器、河南话特点总结。
活动3【讲授】载歌载舞,巩固歌曲1、师:你们的歌声真美,刚才唱歌时,我们已经加上插花的动作,想想还有什么好的动作,我们分四个小组创编,看哪个小组创编得最棒、最有新意。
2、生分组创编课件同时播放《编花篮》歌曲。
活动4【活动】拓展延伸师:短短的时间,同学们把歌唱得这么动听,舞也跳得这么吸引人,老师心里真高兴,其实,我国关于花的民歌还有很多,现在让我们来听几首。
生分别欣赏陕北民歌《兰花花》、江苏民歌《茉莉花》、新疆歌《送你一朵玫瑰花》。
学生说听了这些歌有什么感受。
教师: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歌文化。
《小鸟,小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鸟,小鸟》是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
它以小鸟为题,尽情抒发了少年儿童“爱春天、爱阳光、爱树木、爱花香”的心情和壮志凌云的崇高理想。
教学目标:1、通过教唱《小鸟,小鸟》,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小鸟雀跃和展翅高飞的形象,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
教学重点:能较熟练的演唱歌曲的合唱部分。
教学难点:1、6/8拍弱起小节的节奏练习及旋律演唱。
2、演唱时注意1音到6音的六度音程的音准。
教学过程:一、导入动物和人类同顶一片蓝天,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大家一起用生命的色彩,共同装扮着美好的世界。
大自然中的小鸟非常的可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同学们会唱与鸟类有关的歌曲吗?引出儿歌《小燕子》。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描述小鸟的歌曲,听后请你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播放《小鸟小鸟》二、探究新知师: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是怎样的?生:欢跃、亲切地;活泼地……师:“春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在自由地飞翔,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岗,小鸟迎着春天歌唱……”这首欢快的歌曲描绘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树林里,鸟儿们自由飞翔、迎着朝阳歌唱的情景。
抒发了作者对小鸟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渴望自由的心情。
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内容,给歌曲分段。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1、请你选择符合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图式:A、AB段式B、A段式C、ABA段式2、这首歌曲的拍子是6/8拍的,6/8拍是什么意思?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分段范唱歌曲简谱,引导学生分析旋律,比较乐句之间的旋律和节奏的异同,得出歌曲分为二段式(AB段式)。
6/8拍是一种常见的拍号,在音乐领域读着:八六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6/8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三、学习歌曲:1、节奏学习:2、再听歌曲。
学生看歌词轻唱感受歌曲。
3、“啦啦……”先放慢速度唱,唱清楚后再连起来唱。
4、加强歌曲第二段式合唱部分的练习,先唱熟低声部,再把高声部加进去。
让学生会充分体会和感受合唱曲子的魅力。
5、全班学生熟练演唱歌曲。
师:1、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2、用什么样的表情表现歌曲?学生讨论回答。
师补充:第一段是跳跃、活泼、快乐的,第二段舒展、自由,小鸟在天空翱翔的感觉。
6、歌曲情绪处理:演唱歌曲时把有休止符和力度记号得地方,表达出它们对歌曲、抒发情感所起的作用。
四、课后小结《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在唱歌、伴奏各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的表现。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经过四年的音乐课熏陶和培养,以具备和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技能和知识。
比如:旋律的高低、音乐的节奏特点、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他们会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做出简单的评价等。
教学重、难点: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羌族人民赞美幸福新生活的喜悦之情,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在听,唱,奏等情感体验中努力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2.唱准音高,有控制地唱好结尾处的高音。
较好地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吹起羌笛跳锅庄一、欣赏导入1、师:播放《爱我中华》。
生:欣赏跟唱。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中“五十六个星座”指的是什么吗?生:五十六个民族。
师:你都知道那些民族的名字?生:藏族、汉族、蒙古族……2、师:老师还知道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它就是——羌族。
羌族是一个老的民族,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羌人的记载。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羌族。
活动2【讲授】吹起羌笛跳锅庄二、揭示课题1、了解羌族文化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羌族民歌。
师:歌名中提到的一种乐器是什么?生:羌笛。
师:对,是羌笛。
(师介绍羌笛)师:歌名中提到的一种舞蹈是什么?生:锅庄。
师:说得对,锅庄是羌族人民喜爱的一种舞蹈。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锅庄。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锅庄舞。
师:另外,羌族人民的衣服也非常漂亮,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生:……三、学唱歌曲1、师:首先我们来听几遍歌曲。
(师放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两遍)问题: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欢快活泼的。
师:说得好,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欢快活泼的,他要求我们在演唱时要欢快活泼。
2、师弹琴生跟琴用“啦”跟唱旋律。
师:找出歌曲中一共用了几个不同的音?生:1、2、3、5、6。
师:非常正确。
(课件1、2、3、5、6是我国的民族五声调式特有的。
)3、师弹琴生哼唱旋律。
师:歌曲中那两个乐句的旋律基本相同?生:前8小节与后8小节。
师:对,其中第1、2小节与第9、10小节的音高一样,但节奏组合不同,让我们来唱一唱。
(师弹琴,生跟唱)4、完整的演唱两段歌词。
5、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四、用课堂乐器歌曲伴奏1、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为歌曲伴奏也不成问题,下面我们就用这些节奏来为歌曲伴奏。
2、生:读节奏,拍节奏。
3、生随琴边拍节奏边唱歌词。
4、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小结下课师: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创造了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音乐,它以其丰富的内涵,震撼着我们的国人,震撼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