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北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并运用比例尺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 北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 课堂展示材料:地图、尺子等;- 学生练册;-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 利用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鼓励学生谈论地图和比例尺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引入比例尺(10分钟)- 展示一张地图,并解释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比例关系。
- 与学生一起讨论比例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步骤三:比例尺的实际运用(15分钟)- 给学生发放练册,让他们完成一些基础的计算练,如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到可以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计算的实际例子。
步骤四: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份地图和尺子。
- 要求学生在地图上选择两个地点,利用比例尺计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 学生需要合作讨论、测量和计算,并在最后汇报结果。
步骤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 让每组汇报他们的计算结果和思考过程,共同检验答案的准确性。
- 通过讨论总结比例尺的作用、使用方法和重要性。
四、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出更多可以使用比例尺进行计算的问题,并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
-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地图和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在课后通过互动讨论或小组展示方式分享自己的研究收获。
五、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交流情况。
- 收集学生练册上的答案和解题思路,评估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结合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最新北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读取和绘制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测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定义与特点。
2. 比例尺的读取方法。
3. 比例尺的绘制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例尺的读取方法。
2. 难点:比例尺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学生教材:使用最新北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相关内容。
2. 实物比例尺模型。
3. 画纸、画笔、铅笔、尺子等绘图工具。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实物比例尺模型引发学生对比例尺的兴趣并了解其作用。
2. 概念讲解: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呈现比例尺的定义与特点。
3. 示例分析:选取简单地图或建筑平面图,演示比例尺的读取方法,并尝试让学生一起参与。
4. 练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互相制作并读取比例尺,然后向全班展示成果。
5. 拓展应用:提供更复杂的范例,让学生绘制比例尺,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绘图能力。
6. 总结回顾:简要概括比例尺的读取和绘制方法,以及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取得的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针对小组活动和个人绘图结果进行评分,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
3.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使用比例尺,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科学书籍、杂志或网站,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以上是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体积以及简单的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化的处理。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或图纸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知识,是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比例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比例关系等知识。
但是,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实际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计算和应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2.难点: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操作教学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3.问题驱动法: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地图、图纸等实物,以及相关的数学工具,如直尺、量角器等。
2.教学媒体: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地图、图纸等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地图、图纸上的距离是如何得到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大部分学生应该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比例尺的深层次含义和应用方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
2.难点:比例尺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比例尺模型、测量工具、计算器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测量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比例尺应用案例,如地图、工程设计图等,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作用和含义。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向学生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和解决。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但主要还是要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相似等知识,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材从实际情境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比例尺的意义,学会如何根据实际距离和地图距离计算比例尺,以及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比例、相似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2.能够根据实际距离和地图距离计算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根据实际距离和地图距离计算比例尺,以及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操作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比例尺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图、比例尺模型、计算器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比例尺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距离和地图距离的数据,让学生分组计算比例尺,并相互交流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比例尺知识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尺问题,并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比例尺的意义,理解比例尺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尺问题,并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尺问题,并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自带的尺子、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种关系。
学生可能会提到比例,教师进而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解比例尺的定义,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应用。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解决。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比例尺|新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内容比例尺的定义:介绍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比例尺的计算:讲解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何根据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计算比例尺。
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地图上的距离、计算实际距离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尤其是如何正确地将地图上的距离转换为实际距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尺子、计算器等。
学具:地图、尺子、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2. 新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比例尺的定义、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地图上的距离,计算实际距离等。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比例尺内容:1. 比例尺的定义2. 比例尺的计算方法3. 比例尺的应用实例作业设计书面作业:设计相关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实践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详解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例尺的概念是学生理解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比例尺的直观理解。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地图和实际地面的模型,让学生看到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例尺教学目标•理解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
•能够测量实际物体的长度并按比例绘制成图形。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例尺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图片、仿真图纸、比例尺等教具。
•学生需要准备尺子、铅笔和纸等绘图工具。
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教师先介绍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到比例尺的作用是在图形上进行长度的换算和测量。
•教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2. 测量实际物体的长度并按比例绘制成图形•教师将教具(如模型、图纸等)放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尺子测量实际物体的长度。
•学生用铅笔在纸张上按照比例比较标准绘制出比例尺图形。
•教师检查每个学生的绘图,确保每一个比例尺的图形的比例的准确。
3. 应用比例尺进行计算•教师让学生通过使用比例尺计算出实际长度和比例长度,从而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实际问题,如通过折纸或角度来测量棱柱表面积等。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
•教师讲解比例尺的基本知识,通过实际物体的展示,帮助学生建立对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认识。
•通过讲授和模拟实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巩固关于比例尺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应用。
教学评估•通过作业、小测验、活动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比例尺的掌握情况和能力。
•老师可以采用听说读写方法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比例尺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教学时应当注重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特征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二、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1教案背景: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一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
学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更好地理解地图。
教学课题:《反比例》教材分析:教材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知识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
再通过练习巩固比例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学生架起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
比例尺
类名
【知识目标】
1.理解音阶的含义并能找到音阶。
2.根据比例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难度:结合比例的重要性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知识链接]
1、看图填空:a5d
ac:dc=():()
22ad:ab=():()b5c
2.2公里=()厘米50米=()厘米100毫米=()厘米[合作勘探]
1、观察教材第21页,淘气和笑笑根据信息画的图。
我们用尺子量一量每条线
将线段的长度与实际距离进行比较。
你认为他们合理吗?谁更合理?
笑笑画的:用图上的1cm,表示实际的100米,写成比是1cm:100米,化
简是1:10000。
2、小结:一幅图的比例尺就是:比例尺的分类:
(1)从表达形式上可以分为()音阶和()音阶。
(2)除以数值:()比例和()比例。
3.学校东北400米处有一个社区活动中心。
你应该在萧萧画的那幅画中中标。
你能?[思路分析]
要在图上标出,要先算出()距离才能画,怎么求图上距离呢?解法一:根据比的意义:解法二:根据比例尺的意义:
这样,我们可以在东北方向距离学校4厘米的地方标记社区活动中心。
[独立尝试]
甲乙两地相距48千米,画在一幅图上的长度是6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要点:计算标尺时,首先统一长度单位,然后根据标尺的含义公式进行计算。
)
48千米=4800000厘米
比例:6÷4800000=答案:【方法宝典】。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3《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例尺》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图形放大与缩小现象的理解,也为后面学习地图的制作和实际距离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和比例的知识,对图形放大与缩小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对比例尺的应用和实际距离的计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够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图上距离,并进行简单的实际距离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际地图和实际距离,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图上距离,并进行简单的实际距离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际地图和实际距离,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实际地图和实际距离的案例,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地图和实际距离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图上距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比例尺的概念,解释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是学生对比例概念的进一步延伸和应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计算。
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概念。
同时,学生对于比例的计算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和意义。
2.难点: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比例尺。
2.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比例尺的应用。
3.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相关的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实际问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
3.学习材料:准备一些学习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才能知道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巩固,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比例尺的知识。
比例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能够在地图上使用比例尺进行距离的估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别比例尺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效利用比例尺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运用能力。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方法;•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比例尺作用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掌握比例尺的实际应用。
2.教学难点•了解地图上不同比例尺的含义;•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比例尺进行距离估算。
三、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复制课本P6-7内容;•准备已绘制好的比例尺地图。
2.课后准备•完成课后练习并检查作业;•整理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方便日后巩固。
四、教学过程1.引入在黑板上先画一个矩形,谈谈排查时长和短的比较难。
从这里引出比例尺,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遇到一张纸质地图,如何知道地图实际上表示的距离有多长?2.整合给学生发一张绘制好的地图,让学生用直尺和尺子测量出地图上标识的长度,并写下所用的尺子和长度。
然后将测量数据展示在黑板上,题目如下:距离(单位:千米) | 长度(单位:厘米) | 量角器开始和结束的角度---------------------|--------------------------|--------------------------8 | 5 | 60°~66°12 | 7.8 | 25°~32°4 | 2.5 | 92°~96°请问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为什么?3.讲解通过上述题目,引出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在黑板上进行比例尺的计算和讲解,并让学生跟随一起计算。
4.探究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比例尺,并互相检查答案,并告诉学生:通过这种方法,不难发现地图上的不同长度之间是按照相同比例关系进行排列的。
5.练习让学生通过书本上的练习题,熟练掌握比例尺的计算和使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如何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地图上的距离,以及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比例尺这一概念,他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但是,由于比例尺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学会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2.难点:让学生灵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比例尺。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地图、比例尺模型等教具。
2.课件准备:制作课件,展示各种实际情境。
3.作业准备:设计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图上的距离,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距离是如何表示的吗?”然后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比例尺的应用。
如:一张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100公里,求比例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呈现的情境,计算比例尺。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公开课教案设计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并动手实践,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此理念本节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设疑、激趣,引发探究欲望。
上课伊始,通过“中国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进一步了解并理解比例尺做好铺垫。
2.操作、计算,探究比例尺的内涵。
因为名称的缘故,“比例尺”很容易被学生误认为是一种尺,所以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计算,逐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本质——是一个比,而不是一种尺。
3.测量、换算,灵活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加强了灵活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的尝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第1课时认识比例尺⊙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如此伟大的祖国,怎能不让我们感到自豪呢!今天老师把咱们的祖国搬进了课堂,你们猜是什么?(中国地图)师:咦,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为什么可以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呢?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引入新知。
师:在现实生活中,有时需要把实际物体缩小或扩大若干倍以后画到图纸上。
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你知道这是把实际物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比例尺的意义。
⊙新知探究1.探究比例尺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21页淘气和笑笑画的图)(1)观察图片,判断其合理性。
师:观察这两幅图,你认为他们画得合理吗?先和同桌交流一下,然后汇报。
预设生1:我认为淘气画得不合理,因为淘气画的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基本上是相同的,在图上没有显示出三个地方到学校的距离的不同。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3《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3《比例尺》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能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的尺规作图、几何学习等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比例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比例尺的应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比例尺的选取、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及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能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难点:比例尺的选取,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发现比例尺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比例尺模型、实际物体模型、测量工具等。
2.学具:学生尺子、笔记本、画图工具等。
3.教学课件: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比例尺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比例尺是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 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3. 能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的知识,通过测量、绘图、计算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复习长度单位的换算
二、激趣导入
1、脑筋急转弯
一只蜗牛10秒钟从北京爬到了上海,你知道为什么吗?
2、引入新课
(显示地图)我们把960万平方千米的祖国展示在了我们的大屏幕上了,这是把实际物体缩小若干倍画到图纸上。
(显示零件图)像这样的小零件,为了研究方便,常常是把它扩大若干倍后再画到图纸上的。
这些都是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比例尺
三、探究新知
1、画一画
请根据信息画图(同桌之间交流讨论画图后全班交流)
2、引导探索
他们画得合理吗?笑笑的这幅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1厘米表示100米”
3、自学认一认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4、认识数值比例尺
比例尺1:10000所表示的意义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00厘米(10000厘米=100米)”
练习理解数值比例尺(课件出示填空题)
强调:(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
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5、计算图上距离
在学校的东北方向400m处,有一个社区活动中心。
先算一算,再在笑笑的图中标出来。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
引导得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6、认识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不仅可以写成数值比例尺,还可以用线段来表示一幅图的比例尺。
你能说说图中线段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出示21页台湾岛地图)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2、判断
五、课后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课后作业:
确定比例尺,把自己家里的平面图画下来。
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1
1:10000=
10000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