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青春岁月 扩展阅读 十八岁出门远行学案 鲁人版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
- 格式:doc
- 大小:312.00 KB
- 文档页数:9
2019年高中语文《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019年高中语文《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备课思路】本文是一篇小说。
鉴赏小说的重点是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通过对小说中情节、人物、环境的赏析,挖掘作品的主题。
而《十八岁出门远行》又不同于传统的小说,特别是小说情节的设置,极其不合常情,具有强烈的荒诞性。
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应以情节为阅读的切入点,通过对作品中悖于常情,却又合乎常理的情节的解读,了解作品所传达的主旨。
此外,本文新奇独特的语言,也需要在阅读中仔细地体味。
【教学目标】一、通过解读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
二、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三、揣摩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四、讨论小说中有关“旅店”的内涵,明确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一、把握小说的主旨,明确“旅店”的象征意义。
二、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悖于常情而又合乎常理的荒诞意味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型】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教学步骤】【课前预习】师生分头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余华及其创作特点。
可以阅读余华的其他作品以及对其作品的相关评价。
课上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过独自一人出门远行的想法吗?是的,青春年少的我们总会有如此的冲动,我们厌倦了周围熟悉的一切人和事,渴望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发挥自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那么,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一切真的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十八岁出门远行》将给我们讲述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
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二、了解作者余华师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余华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概括。
应包括以下内容要点:余华,浙江海盐人。
《十八岁出门远行》阅读练习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
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
我伸出手去抚摸了它。
它浑身冰凉。
那时候开始起风了,风很大,山上树叶摇动时的声音像是海涛的声音,这声音使我恐惧,使我也像汽车一样浑身冰凉。
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座椅没被他们撬去,这让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
我就在驾驶室里躺了下来。
我闻到了一股漏出来的汽油味,那气味像是我身内流出的血液的气味。
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
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
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
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想起了那么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
我记得自己在外面高高兴兴地玩了半天,然后我回家了,在窗外看到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我扑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
”“让我出门?”“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后来我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
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1.在经历了这场浩劫之后,文中写出了“我”和汽车的哪些相同感受?作者把二者结合起来写有什么好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画线的两句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门远行前“我”的心情和感受怎样?小说的结尾为什么要补写出门远行前的这段经历?(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的含意。
扩展阅读十八岁出门远行本文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
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作者简介]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
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写下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等几十篇短中篇小说,出版小说集《偶然事件》和长篇小说《在烟雨中呼喊》《活着》等,是近年十分活跃的新潮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余华的小说从其叙述风格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但又不同于传统故事小说。
另一类则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搅乱时空界限,制造神秘氛围,还原欲望骚动,表现心理变态以及意识混乱的种种奇异感觉。
但无论注重写实还是侧重还原感觉,余华都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
他写不可知的预感,写令人不寒而栗的死亡场面,写扭曲、乖戾、怪诞的人性……这一切再加上那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可以说,余华掀起了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的高潮。
[背景扫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在经历了伤痕、反思、改革和寻根思潮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马原、苏童、余华、北村等为代表的小说创作,以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的面貌出现,给文坛以全新的气象。
他们不再重视在小说中“写什么”,而是着力探索“怎么写”,于是我们看到这些作家五彩缤纷的叙述风格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表达。
现在一般把这股小说潮流称为先锋实验小说。
余华就是先锋实验小说创作队伍中的领军人物。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处女作,它标志着余华作为一个作家而且是当代先锋作家正式登上了文坛,并初步确立了不可替代的余华风格和在当代文坛的地位。
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解析:选D。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十八岁出门远行(I)【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感受先锋派小说的特点2.技能目标:培养探索陌生文本的能力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感悟生活,认识生活【设计理念】先锋小说的“先锋”体现在哪里?恐怕不能离开文本去架空讲解或者探讨。
当一个问题出现时,不妨想想先前的经验,所以比较是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找来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比对,更可以找到鲜活的生活体会和经验来比对,从而消除对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文本的恐惧感和本能的排斥。
教学的关键难点是:如何找准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因势利导。
【教学过程】导入:①针对高二学生:当我们面对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的事物时,你将会有怎样的反应?这节课,请同学们看一个文字材料,体验一下这种感觉,并请大家描述一下这种感觉。
②针对高三学生:读完卡夫卡的《变形记》,相信同学们对现代派文学都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
在中国,现代派文学也被称作“先锋派文学”,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繁荣的,今天我们来读读作为先锋派文学代表的作品,也是作家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
【教学实录】(片断)(事先布置阅读全文,课件为PowerPoint幻灯,总共两张:①小说标题和作者姓名;②余华照片和余华简介。
)师:昨天布置大家看一个文字材料《十八岁出门远行》,并体验一下初次阅读的感觉,现在请大家描述一下。
生:看了莫名其妙。
师:请举一个例子。
生:为什么那个司机被抢了苹果却没有反应?(其他数位学生:一伙的)师:你同意一伙的说法吗?(又有学生:车也是偷的)车也是偷的?有没有道理?生:(齐答)有!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生:被抢了,司机还笑哈哈的。
师:找得很好!还有一个地方也是哈哈大笑,找找看?生:“我”搭车的时候,提醒司机“你嘴里还叼着我的烟。
”这时他笑嘻嘻的。
师:嗯,笑嘻嘻,也是同样的态度。
还有么?生:我觉得那个人很变态。
师:谁?生:司机。
师:这里我们可以把变态解释成“异于常人”,改变了正常的状态。
(生笑)凭据呢?生:“我”给他烟了师:司机有何反应?生:夹住我递过去的烟师:这又如何?“我”抱有何种逻辑?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师:但实际上呢?生:叫我“滚开”。
《十八岁出门远行》阅读答案《十八岁出门远行》阅读答案《十八岁出门远行》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这时我看到那个司机也跳到拖拉机上去了,他在车斗里坐下来后还在朝我哈哈大笑。
我看到他手里抱着的是我那个红色的背包。
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
背包里有我的衣服和我的钱,还有食品和书。
可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
我看着拖拉机爬上了坡,然后就消失了,但仍能听到它的声音,可不一会连声音都没有了。
四周一下子寂静下来,天也开始黑下来。
我仍在地上坐着,我这时又饥又冷,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我在那里坐了很久,然后才慢慢爬起来。
我爬起来时很艰难,因为每动一下全身就剧烈地疼痛,但我还是爬了起来。
我一拐一拐地走到汽车旁边。
那汽车模样真是惨极了,它遍体鳞伤地趴在那里,我知道自己也是遍体鳞伤了。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
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
我伸出手去抚摸了它。
它浑身冰凉。
那时候开始起风了,风很大,山上树叶摇动时的声音像是海涛的声音,这声音使我恐惧,使我也像汽车一样浑身冰凉。
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座椅没被他们撬去,这让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
我就在驾驶室里躺了下来。
我闻到了一股漏出来的汽油味,那气味像是我身内流出的血液的气味。
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
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
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
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7.作者写自己被打后,“天也开始黑下来……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说明了什么?8.选文最后“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旅店”在小说中如何理解?9.此时的“我”,和初出家门的“我”不同了,这就叫做“成长”,那么在“我”的成长中哪些东西是重要的,可以带给我们启发?答案:7.表现寻觅的艰难。
8.文中的“旅店”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人们生命中永恒追寻过程中的精神栖息地。
扩展阅读十八岁出门远行本文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
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作者简介]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
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写下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等几十篇短中篇小说,出版小说集《偶然事件》和长篇小说《在烟雨中呼喊》《活着》等,是近年十分活跃的新潮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余华的小说从其叙述风格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但又不同于传统故事小说。
另一类则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搅乱时空界限,制造神秘氛围,还原欲望骚动,表现心理变态以及意识混乱的种种奇异感觉。
但无论注重写实还是侧重还原感觉,余华都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
他写不可知的预感,写令人不寒而栗的死亡场面,写扭曲、乖戾、怪诞的人性……这一切再加上那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可以说,余华掀起了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的高潮。
[背景扫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在经历了伤痕、反思、改革和寻根思潮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马原、苏童、余华、北村等为代表的小说创作,以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的面貌出现,给文坛以全新的气象。
他们不再重视在小说中“写什么”,而是着力探索“怎么写”,于是我们看到这些作家五彩缤纷的叙述风格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表达。
现在一般把这股小说潮流称为先锋实验小说。
余华就是先锋实验小说创作队伍中的领军人物。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处女作,它标志着余华作为一个作家而且是当代先锋作家正式登上了文坛,并初步确立了不可替代的余华风格和在当代文坛的地位。
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解析:选D。
A.bàng/páng,fú/fó,páo;B.shi/chí,wō,tiáo/diào;C.zhā,qīn/qìng,liǎng/liǎ;D.fǔ/pú,bei/bì,jiàng/qi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天昏地暗箩筐铺天盖地高梁面B.桃红柳绿邀请目瞪口呆父子两C.心慌意乱拋锚规规矩矩瞎转悠D.瓮声瓮气耶揄兴致勃勃慢悠悠解析:选C。
A项,梁-梁;B项,两-俩;D项,耶-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
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入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解析:选B。
B.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这里显然是褒贬误用。
A.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C.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可以用于自谦的说法。
D.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解析:选D。
A项,“一代代艺术家”应放在“通过”的后面,另外,“优秀艺术传统”不能用“提高、升华”修饰,可将“提高、升华”改为“发扬光大”。
B项,搭配不当,“意识”不能与“提高”搭配,可改为“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明显增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项,句式杂糅,可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删去。
二、阅读感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可是这汽车抛锚了。
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了。
我把手搭在他肩上,他把手搭在我肩上。
他正在把他的恋爱说给我听,正要说第一次拥抱女性的感觉时,这汽车抛锚了。
汽车是在上坡时抛锚的,那个时候汽车突然不叫唤了,像死猪那样突然不动了。
于是他又爬到车头上去了,又把那上嘴唇翻了起来,脑袋又塞了进去。
我坐在驾驶室里,我知道他的屁股此刻肯定又高高翘起,但上嘴唇挡住了我的视线,我看不到他的屁股。
可我听得到他修车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他把脑袋拔了出来,把车盖盖上。
他那时的手更黑了,他把脏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然后跳到地上走了过来。
“修好了?”我问。
“完了,没法修了。
”他说。
我想完了,“那怎么办呢?”我问。
“等着瞧吧。
”他漫不经心地说。
我仍在汽车里坐着,不知该怎么办。
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来了。
那个时候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则像蒸气似的在升腾。
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儿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
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司机这时在公路中央做起了广播操,他从第一节做到最后一节,做得很认真。
做完又绕着汽车小跑起来。
司机也许是在驾驶室里呆得太久,现在他需要锻炼身体了。
看着他在外面活动,我在里面也坐不住,于是打开车门也跳了下去。
但我没做广播操也没小跑。
我在想着旅店。
这个时候我看到坡上有五个人骑着自行车下来,每辆自行车后座上都用一根扁担绑着两只很大的箩筐,我想他们大概是附近的农民,大概是卖菜回来。
看到有人下来,我心里十分高兴,便迎上去喊道:“老乡,你们好。
”那五个人骑到我跟前时跳下了车,我很高兴地迎了上去,问:“附近有旅店吗?”他们没有回答,而是问我:“车上装的是什么?”我说:“是苹果。
”他们五人推着自行车走到汽车旁,有两个人爬到了汽车上,接着就翻下来十筐苹果,下面三个人把筐盖掀开往他们自己的筐里倒。
我一时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情景让我目瞪口呆。
我明白过来就冲了上去,责问:“你们要干什么?”他们谁也没理睬我,继续倒苹果。
我上去抓住其中一个人的手喊道:“有人抢苹果啦!”这时有一只拳头朝我鼻子上狠狠地揍来了,我被打出几米远。
爬起来用手一摸,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
可当我看清打我的那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时,他们五人已经跨上自行车骑走了。
司机此刻正在慢慢地散步,嘴唇翻着大口大口喘气,他刚才大概跑累了。
他好像一点也不知道刚才的事。
我朝他喊:“你的苹果被抢走了!”可他根本没注意我在喊什么,仍在慢慢地散步。
我真想上去揍他一拳,也让他的鼻子挂起来。
我跑过去对着他的耳朵大喊:“你的苹果被抢走了。
”他这才转身看起我来,我发现他的表情越来越高兴,我发现他是在看我的鼻子。
这时候,坡上又有很多人骑着自行车下来了,每辆车后面都有两只大筐,骑车的人里面有一些孩子。
他们蜂拥而来,又立刻将汽车包围。
好些人跳到汽车上面,于是装苹果的箩筐纷纷而下,苹果从一些摔破的筐中像我的鼻血一样流了出来。
他们都发疯般往自己筐中装苹果。
才一瞬间工夫,车上的苹果全到了地下。
那时有几辆手扶拖拉机从坡上隆隆而下,拖拉机也停在汽车旁,跳下一帮大汉开始往拖拉机上装苹果,那些空了的箩筐一只一只被扔了出去。
那时的苹果已经满地滚了,所有人都像蛤蟆似的蹲着捡苹果。
我是在这个时候奋不顾身扑上去的,我大声骂着“强盗!”扑了上去。
于是有无数拳脚前来迎接,我全身每个地方几乎同时挨了揍。
我支撑着从地上爬起来时,几个孩子朝我击来苹果,苹果撞在脑袋上碎了,但脑袋没碎。
我正要扑过去揍那些孩子,有一只脚狠狠地踢在我腰部。
我想叫唤一声,可嘴巴一张却没有声音。
我跌坐在地上,我再也爬不起来了,只能看着他们乱抢苹果。
我开始用眼睛去寻找那司机,这家伙此时正站在远处朝我哈哈大笑,我便知道现在自己的模样一定比刚才的鼻子更精彩了。
那个时候我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
我只能用眼睛看着这些使我愤怒至极的一切。
我最愤怒的是那个司机。
坡上又下来了一些手扶拖拉机和自行车,他们也投入到这场浩劫中去。
我看到地上的苹果越来越少,看着一些人离去和一些人来到。
来迟的人开始在汽车上动手,我看着他们将车窗玻璃卸了下来,将轮胎卸了下来,又将木板橇了下来。
轮胎被卸去后的汽车显得特别垂头丧气,它趴在地上。
一些孩子则去捡那些刚才被扔出去的箩筐。
我看着地上越来越干净,人也越来越少。
可我那时只能看着了,因为我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
我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我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
5.这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很有新意,请仔细揣摩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仔细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我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句话突出了“我”急于找到旅店的心理,这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旅店。
(2)这句话写出了“我”被打倒在地的无奈,以及被打倒后不甘被打败、不服输的内心世界。
6.十八岁的“我”与抢劫者和司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你是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这种冲突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是“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司机与其他人一起形成了“我”不能理解、给予“我”狠狠打击的“世界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