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民的法律信仰及其培育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6
基于课程思政论我国公民的法律信仰塑造枣庄职业学院严孝珍邓钧戈杨升赵长莉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秦守刚摘要: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面推进。
立足于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民法律信仰的建立健全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我国课程思政和大思政的概念被广泛认同接受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价值观等不同视角切入,以课程思政出发点可以强有力塑造我国公民法律信仰。
关键词:法律信仰;课程思政;法治国家目前,我们对民主权利与民主法治的价值观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滞后,民主精神、宪法权威、法律意识尚未深入人心,还存在权力至上和官本位的思想。
因此,从校园教育入手,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构建塑造现代国家公民的法律信仰的路径在当下依然任重道远。
一、法律信仰的内涵法律信仰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信仰。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
这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广泛、最容易被接受的意义上论述法律信仰的观点。
法律见成效需要两点:一是国有良法;二是人民全部遵循。
法律的信仰是一种世俗化入世的信仰[2]。
法律信仰是公民对法律的一种尊崇敬仰态度,是公民自愿认同法律、忠于法律、接受法律统治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种信念在接下来公民与法律的互动中继续得到强化与累积,进而上升为一种精神信仰。
公民坚信法律至高无上,发自内心认可法治是现代国家的治理手段之一;认为它优于人治,在实践中自觉将法律内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并以日常行为去爱法、护法、守法。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地位课程思政,实际上是思政化的专业课和专业化的思政课的相互融合,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将思政课向外延伸到“统编思想政治理论课”“地方通识课”和“实践实训课程”等课程中;在开展课程思政时,依托或借助教育部统编思想政治理论课、地方通识课等课程,将之融入部分专业课和一定的社会实践课程环节的全校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其地位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一、概述法治素养作为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对于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法治建设的未来。
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旨在通过系统的法治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树立法治信仰,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这一培育过程涵盖了法治意识、法治知识和法治能力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多变给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了一定冲击,部分大学生对法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另一方面,高校法治教育在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和创新。
探索更加有效的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路径,成为当前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1. 法治素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法治素养,是指个体在法治环境下,通过学习和实践所形成的对法治理念、法律原则、法律制度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包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对法律精神的领悟,对法律权威的认同,以及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参与社会管理等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大学生群体中,法治素养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人全面发展,更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升国家法治化水平的基础性工程。
法治素养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
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在法治社会中,每个公民都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具备法治素养的公民能够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治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即将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应当具备包括法治素养在内的多方面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法治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法治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法治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既是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的需要,也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升国家法治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法律需要被信仰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句引文就在法律学界广为流传。
西方人对法律富有宗教性的看法,表面看来对我们中国人建设法制社会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或国家宗教。
但如果按照伯尔曼的观点:“法律最终以道德为基础,道德最后建立于宗教之上”,中国法也同样有着其信仰基础,那恰恰是指儒家的道德伦理教条。
换言之,在中国,被神圣化的道德本身,兼有宗教的功能。
今天,我们倡导全民投身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应该起着同样的重要作用。
因此,了解西方基督宗教与法律的关系,以及基督宗教的律法观,对找回法律的神圣性、宗教性和建设法制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伯尔曼的这句话,在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句引用率相当高的箴言。
也许我们会说这是西方人的观念,对于中国一个政教分离的社会,它又有什么启示呢?表面看来,在中国宗教对法律影响甚微,但实际上宗教与传统法律有着深层的纠葛。
法律原初形态时与宗教不分,汉代提出则天立法,宗教成为历代政治话语中法律权威性和神圣性的合理来源,法律运行中神灵的影响也一直挥之不去,善恶报应的宗教信仰成为传统法律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中华民族是一个极为重视伦理道德的民族,儒家文化孕育了华夏儿女。
因此,“信仰法律”对我们中国人也有同样的重要意义:若要建设一个法治社会,必须建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溶入到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
建设法治社会,仅仅靠人们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教人“信仰法”,让人们把法律当成信条一样去崇拜、去遵守。
法律与西方基督宗教的关系和基督宗教的律法观这一问题的探讨,也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反思,引发了许多感悟。
让我们也拥有希伯来人的智慧,辨清法律的美好与神圣,维护法律的尊严,献身于法制建设的神圣使命之中。
中国现阶段仍处于一种法律半蒙昧的状态——我所谓的法律半蒙昧状态,是指在任何一个国家法制体系建立完善初期通常所要经历的状况:即公民的法律意识有普遍性提高,开始懂得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但整个法制体系的不透明和不系统,又致使大众对法律的认识仅停留于其工具性的一面,并对其具体操作和具体内容疑虑重重。
Vol.9No.82012年8月第9卷第8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ug.2012近年来,培育我国公民的法律信仰问题成为了我国法学界、思想政治教育界广泛讨论的议题。
但在论及如何培育法律信仰时,学界多从法律信仰形成的外在途径方面寻求对策,而对法律信仰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论题的深入研究。
笔者认为,从形成法律信仰的内在途径来看,公民必须通过法律价值体验才能形成法律信仰。
就这一点而言,与形成法律信仰的外在途径不同,法律价值体验是形成法律信仰必须的内在途径,具有不可选择性。
也就是说,公民必须经过法律价值体验过程,才有可能对法律价值产生认同心理;只有对法律价值的认同达到足够的程度,才能对法律产生信仰。
可见,公民法律信仰的形成过程就是公民对法律价值进行科学的、充分的体验过程。
离开了这个过程,不论我们的法制教育多么卖力,教育手段多么先进,法律始终不能内化为公民的价值追求。
为此,本文试图对公民法律价值体验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公民对法律价值进行体验的环节和阶段问题体验法律的价值需要经过哪些基本环节,形成法律信仰需要经历哪些体验阶段?这是一个存在诸多争议的问题。
笔者认为,我们应以人的认识发展规律来进行分析。
(一)法律价值体验的环节问题法律价值体验的环节是指法律价值体验的操作步骤。
公民对法律价值的体验有一个从感性体验到理性体验的发展过程。
它可以分为法律价值感受、法律价值体认、法律价值认同三个递进环节或操作步骤。
1.法律价值感受。
对法律价值的感受是指对法律价值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心理体会。
公民感受法律价值需要从认知、情感体验等多个方面展开,但关键是要让他们联系自身利益需要来感受法律的优越性。
考虑到人们都比较关注自身的利益(马克思也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P82),我们应特别注重从利益这个角度来引导公民对法律产生好感。
公民意识与现代法治国家建设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作为国家成员的身份意识和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和参与意识。
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提升对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公民意识的内涵、公民意识与法治的关系以及如何培育和提升公民意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公民意识包括国家意识、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
国家意识是公民对自己作为国家一员的认同感,是将自身与国家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的意识。
法治意识是公民遵守法律、尊重法律、依法行事的意识,是公民对法律尊严和法治原则的认同和信仰。
自觉遵纪守法意识是公民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意识,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道德行为准则的体现。
社会责任意识是公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主动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的意识。
二、公民意识与法治的关系公民意识对于法治国家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基石。
只有当公民具备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时,法治国家才能得以建立和巩固。
其次,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保障。
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操守是法治的基础,只有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才能维护法治的权威和稳定。
再次,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推动力。
公民的参与和监督,有助于形成监督权力合理行使的格局,保障法治的落地实施。
三、培育和提升公民意识的途径1. 加强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培育和提升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公民教育的力度,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个层面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2. 完善法律制度。
健全的法律制度能够指导公民的行为,使公民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
同时,法律的公正和有效执行也能增强公民对法律和法治的信任和认同感。
3. 加强舆论引导。
媒体在培育和提升公民意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媒体应当积极引导公民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加强对法治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推动公民逐步树立起法治思维。
4. 增强公民参与意识。
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发表观点、参与讨论,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
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
作为政法的一名学生,很快我就想到了“法治信仰”,这是出自政法的“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这16个字也是西法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规格。
当然,16字精神也是很深刻体现了我校“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这对一代一代的政法人我们有很好的敦促作用。
通过一个学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学习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基本要求。
尤其是从内容上来说,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我进一步地加深了对法治信仰的认识,并产生了一定的思考。
应该说,从宏观层面来看,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是概括的非常到位了。
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这都是报告的原文,全部摘抄了,因为概括的很精到,所以不便修改,更加重要的是跟法治信仰这个主题是相关的。
当然,上面的是当从高度上概括了法治社会的建立与维护,这里我就再从主管方面谈谈我的简单认识。
主要是从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进行分析。
○1法治信仰是什么?用一种充满激情与理性的口吻来表达,法治信仰就是社会主体对法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主体对法律全身心的理性化了的法的激情和激情化了的法的理性。
关于法律的政治论文2000字范文法律是社会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政治与法律之间相互联系。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律的政治论文2000字范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法律的政治论文2000字范文篇一:《浅谈从信任法律到信仰法律》【摘要】近年来群体事件频发,这些事件等都在舆论和民众的强烈关注之下,暴露出了执法经济、程序违法、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但文章认为上述部门如此肆意妄为的根本原因乃在于执法人员法律信仰的缺失,法律工具主义、法律虚无主义观念盛行。
当务之急是要培育官员对法律的信仰,法学研究应直面中国现实,增进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奠定全民法律信仰的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积累理性基础。
【关键词】群体事件;信任法律;信仰法律;法理分析近年来群体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都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事发后各地出现的“奇招怪招”更是为这些事件增添了一份戏剧性的色彩。
然而,在这种看似“幽默”的民众反应之中,我们看到的是社会道德面临的颠覆性挑战,政府的公信力、法治的尊严在有关机关的“执法”行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我们似乎听到了什么轰然倒塌的声音。
在痛心疾首之余,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冷静分析这些事件背后折射出来的深层次社会矛盾,探究这些执法人员如此“无法无天”的根本原因,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
一、“群体事件”一一折射出法律信仰的失落事出必有因,任何事物都不会孤立凭空地出现,以钓鱼执法事件为例说明,此事件也是如此。
可能大家对钓鱼执法事件的关注多集中在其负面效应上,但客观而言,这种不正常的执法手段也是在应运交通执法部门在查处黑车上的困难而生的。
由于打击黑车证据难固定、处罚难度大,执法部门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执法手段本无可厚非,但是,像“钓鱼执法”这样的执法方式已经被严重扭曲、异化了,“钓鱼”已经不是为了执法,而成为执法机关完成指标、“创收”的手段。
本应带头执法的行政人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们的法律何在?不可否认,执法经济、不当的行政指标、行政监督缺位等体制性因素是一方面原因,但这些都是表象,问题的症结在于当下行政执法主体缺少对法律最基本的敬畏与虔诚,把法律当成了获取本部门利益的工具。
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信仰的培育作者:田宏伟来源:《理论导刊》2011年第12期摘要:相当一部分法律工具主义论者在对法律信仰的虚幻性进行批驳的同时却因过分张扬法律的工具性而走向了另一极端。
法律既具有工具性,又应被信仰,只是层面不同而已。
综观古今中外,法律制定与颁行的首要目的无不在于维护其社会秩序及顺导人性之“善”、“恶”。
过分张扬法律工具主义势必与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自由之精神产生强烈的冲突,因而,以法律工具主义的极端化思想推行法治,只会堕落为赤裸裸的权力政治。
基于此,为使法的信仰强盛起来,必须加强法律权利之完善及执法环境的改造。
关键词:法律工具主义;法律信仰;法律价值;法律权利;人文精神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1)12-0101-03一些学者认为信仰带有迷信的意蕴,归超验之范畴,并认为法律和宗教分离后就走下神坛,更多趋于世俗化而不能被信仰。
其理由是法律是人类理性之选择,具有利益性。
由此推演只有非理性的事物才能被信仰,据此,也就是说法律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不具有生命活性。
难道果真如此吗?法律得以有效运行的精神支柱又是什么呢?一、法律工具主义及其渊源工具的通常含义是:“(1)指从事生产劳动所使用的器具。
(2)比喻用以达到某种目的事物。
”[1]法律工具便是从法律本身的含义及其所具有的功用的角度对法律的一种喻称。
法律工具主义是和法律信仰相对立的一种理论观点。
“法律工具主义是一种关于法律本质和功能的法学世界观和法学认识论。
它强调在社会系统中,法律只是实现一定社会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在实践形态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它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并与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观念——‘法即刑论’有着某种精神上的契通,成为支配我国法制建设、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主导理论。
”[2]463众所周知,法律内含统治者如何管理国家和社会的特定目的和要求。
当其颁行实施后,特定目标便可实现。
仅仅就此意义而言,法律具有满足统治者实现其目的功用性,体现了一种“工具”性特点。
发展法治文化申论作文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法治文化的培育。
法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发展法治文化,以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首先,发展法治文化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法治文化的核心是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在全社会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法治教育的投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公民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了解法治的好处。
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等也应加强法律教育工作,提高人们的法治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其次,发展法治文化需要健全法治机制。
法治文化的根本目标是保证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治机制。
政府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权益。
同时,要加强法律监督和司法独立,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
此外,要加强各级法治宣传教育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形成合力,推动法治文化的深入发展。
再次,发展法治文化需要培育法治信仰。
法治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是社会成员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
为了培育法治信仰,我们需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让每个人都明白法律是社会的规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
同时,要加强法律实践体验,让人们深入了解法律背后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
只有人们对法律抱有敬畏之心,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形成良好的法治风尚。
综上所述,发展法治文化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健全法治机制,培育法治信仰,我们可以不断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增强大家对法律的认可和尊重,推动法治文化的深入发展。
只有在法治的指引下,我们的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进步。
2023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道德建设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制定,对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2023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内容:一、坚定信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公民应当坚定信仰,尊重历史,珍视传统,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公民应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二、提高法治观念、强化法制意识公民应当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培养守法意识和法治精神。
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制意识,积极参与法制建设,为社会稳定和谐做出贡献。
三、培育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公民应当培育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参与国家建设。
应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弘扬中华民族团结、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树立诚信意识、倡导诚实守信公民应当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倡导诚实守信,加强诚信教育,厚植信用意识,自觉践行信用承诺,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共同维护诚信社会。
五、提倡公益慈善、促进社会和谐公民应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关爱弱势裙体,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应当注重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六、弘扬劳动精神、树立正确职业观公民应当弘扬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倡导劳动光荣,培养敬业精神,扩大全民劳动教育,推动全面就业,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七、热爱自然环境、践行绿色生活公民应当热爱自然环境,践行绿色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八、关注民族团结、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公民应当关注民族团结,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尊重多元文化,倡导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治状态不是乌托邦,通过人们的不懈努力就可以实现。
2.法治信仰首先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3.法治信仰应该建立在懂法治、信法治的基础上,法治信仰是知识论与价值论的高度统一,是知与信的高度统一。
4.法治信仰可以归结为法治观念的范畴,是法治观念的最高形态。
我以为,法治观念有三种形态,第一是法治意识,着重对法律的遵循;第二是法治思维,着重对法律的适用;第三是法治信仰,着重对法治的追求。
这三种形态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有法治意识才有法治思维,有法治意识与法治思维,才可能产生法治信仰。
5.法治信仰必然体现人类主体性的张扬。
我们只有胸怀理想,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才能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
6.法治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并行不悖。
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培育法治信仰的深厚土壤文/高鑫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有一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五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导语段的第一句话就是“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法治必须且应该成为一种全民的信仰。
法治信仰的定义法治和信仰分别有许多不同的定义,要给法治信仰一个准确的定义很难。
关于法治,我认为它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方略与制度。
法治论认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决定性因素和条件不在于领导人是否贤明,而在是否有一套良好的法律和制度。
关于信仰,我认为它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的尊崇,并以之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1.法治信仰是对理想的国家、社会治理状态即法治的愿景和追求,这种法卢梭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112 人民法治法治文化FAZHI WENHUA要组成部分。
7.法治信仰应该是全民信仰。
法治信仰的现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期,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厉行法治,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社会与个人层面,法治信仰是在不断得到塑造、增强并逐渐深入人心的。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目标,要使青少年养成守法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培育法治观点,树立法治信仰,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公民的法治意识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获得,本文主要讨论树立法治意识应厘清的一些问题。
一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遵从。
树立法治意识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
树立法治意识,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主体来认识。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树立法治意识就需要在全社会确立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全民守法的理念。
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来说,树立法治意识,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做好立法工作,使我国各项事业都能做到有法可依。
对于行政机关来讲,树立法治意识就需要坚持依法行政,做到科学决策,建设法治政府。
对于司法机关,就是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等,提高司法公信力。
当然,树立法治意识,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在我国,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其法治意识主要集中在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程序意识三个方面。
树立法治意识,就是要求人民群众能够合规合法地主张与维护自己的法定权利,自觉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在主张权利的同时注意手段及过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是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参与者、遵守者和捍卫者的要求之一。
二开展法治教育,既包括对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的宣传,也包括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一系列法律实践活动的宣传,突出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突出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
论我国公民的法律信仰及其培育论文提纲:一、法律信仰的涵义二、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理念基础1、法律信仰是法治之法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2、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是社会法治精神形成的前提三、根深蒂固的人治观念是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缺乏的主要原因四、公民法律信仰的培育是个系统工程1、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提高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3、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
4、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培养公民的积极守法精神。
5、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规范权力的运行。
正文:法治社会的建立,离不开公民对法律的信仰。
法律信仰是确保法律由纸面上的法成为实践中的法,乃至成为公民精神上的法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持一国法律制度权威与信用的强大心理基础。
法治条件下公民对法律的信仰正是奠基于以下观念之上的,这就是:法律高于权力,而不是相反;权利本位优于义务本位而不是相反;自由、民主、人权优于专制与独裁,而不是相反;每一个公民只有遵守法律才是自由的等等。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典,更需要唤起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激发起公众内心对法律信赖、信任和尊重,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忠诚和信仰。
只有公众从内心对法律虔诚信仰,才能促成现代法治精神的形成,才能将法律内化为一种民族的精神,才能加速完成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历史使命。
一、法律信仰的涵义法律的信仰,本质上是一种世俗的信仰。
信仰者将自己的幸福寄托于今生今世,公民对法律信仰充分体现出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对欲望合理的满足。
法律的信仰则是可知的,是理性与信仰的统一,它是主体在不断接受法律的治理与保障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法律的科学性、正义性、人道性以及与自己本质利益的一致性。
通过公民与法律的互动,公民感到法律是自己自由利益的确认者、生命、自由、安全的维护者,利益、财富的保障者以及在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时的救济者,正是由于上述信念的不断强化与累积,从而上升为一种精神信仰,因此,法律的信仰充分体现了公民理性的自觉。
法律的信仰是宽容的,现代社会是丰富多彩的;与此相适应,建立在这种物质文化基础之上的法律信仰也是宽容的。
它承认社会的多元化,尊重主体意思自主与选择自由,尊重不同的观念与社会习俗,进而言之,这样一个多元化、丰富多彩并尊重个性的世界正是通过法律──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纽带统一起来的。
因此法律的信仰只是公民多种信仰的一种。
为此,我们不难了解法律信仰的性质,即只要任何一个公民持久地坚信法律的至高无上,并且法治优于人治,自觉的将法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的爱法、护法、守法,就有对法律的信仰。
二、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理念基础1、法律信仰的必要性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因为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
一方面法律信仰是公民对法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观把握,是对法的理性认识,是一种内心体验、认同和皈依。
根据人类的认识规律,对任何事物的自觉自愿的服从和遵守,都必须以经过认识、认可、认同的过程。
对法律的心悦诚服的服从和遵守,概莫能外。
要使作为法治主体的全体公民都遵守和服从法律,就必须解决观念上对法律的认可、认同问题,进而内化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
没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法律无论多么完美,都只能是一种摆设。
另一方面,法律信仰是法治之法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法不是只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
公民对法律的普遍信仰是守法精神形成和内化的前提,如果缺乏对法的信仰,法律规范就不能内化为主观需要,更无法落实到自发的行动之中。
这势必就会导致现代法的矛盾——主体的自由和社会的强制。
在这种情形之下,法的效力只能拜倒在强制力的门前,从而导致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名存实亡。
2、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是社会法治精神形成的前提法治精神是一种社会心态,是社会公众对法的认可、认同、遵守和服从的普遍观念。
这种社会心态和观念的基础是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表现是依法定程序颁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被全社会尊奉为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得到一体遵守和维护。
一个国家要实现法治,首先,要界定和厘清法治的主体。
这里,只能是广大的民众,而非其他组织或者团体。
除了主体的界定之外,还需要保证作为主体的社会公众在思想观念上对法律尊重、认可、接受和认同;在行动上对法律遵守、服从并进而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与不法行为做斗争。
只有如此,法律的规范作用才能得以实现,法治社会的状态才会出现,社会法治精神才能形成。
而法治主体的所有外在行为,都只能是以其对法律的“ 信”为起点,对法律的“仰”为最终目的。
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是法治社会、法治氛围、法治精神形成的基础。
三、根深蒂固的人治观念是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缺乏的主要原因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要真正实现法治,需要多种因素的协调和支撑。
这不仅包括经济基础方面的支持,政治环境的宽松,文化传统的兼容,更需要社会公众观念上对法律至上和法的统治理念的认可、接受以及对法律的宗教式虔诚与信仰。
就我国而言,当前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法治是“西法东渐”而来的舶来品,也由于法治本土资源的先天不足,导致我国法治建设出现一些障碍与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律信仰这种本土资源的缺失。
这与我国悠久的封建专制,漫长的人治传统及根深蒂固的人治观念不无因果关系。
从民众层面而言:漫长的封建专制历史背景下,家国同构,君主至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一言兴法,一言废法;刑不上大夫。
社会大众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无不是权力支配法律的现实。
如此环境,我们怎能期待社会民众得出法律至上、法的统治的结论,又怎能企望他们在心灵深处产生对法律的信仰。
中国传统社会里,“法”“刑”相通,法之所指均为刑罚的强制、血腥和暴力。
司法腐败黑暗,一纸入公门,九牛拉不出;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封建司法给普通民众带来的除了旷日持久、靡费不菲的“讼累”,根本找不到一丝公平、正义的踪影和希望。
这种现实迫使社会成员不得不望法兴叹,另寻求他途。
法律对他们来说,无疑成了一种异己的东西、一种负担。
对法律,他们只能敬而远之。
由于怕招致国家强制力的制裁惩罚,所以民众形成了对法律避之唯恐不及恐惧心理。
如此环境,要萌生出对法律的亲近简直是天方夜谭,更何言对法律的信仰。
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消极的规避法律,远离法律,或是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
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经验不足,建设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不得不仿效前苏联的国家与法权理论,对法律的专政工具性质强调有余,使得法律染上了浓重的暴力色彩。
而在普法宣传中,向社会大众传达的又仅仅是学法、守法理念。
于是,在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里,法律始终无法找到适合生长的土壤。
学法、守法是一种国家赋予的义务,而非自身需要。
另一方面,建国后很长时期内,我国的法制建设不仅滞后,而且体系建设不平衡。
刑法一枝独秀,而民法、经济法及程序法却千呼万唤难出来。
社会成员想不到、也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求助于法律之外的途径来为自己洗雪冤屈,为自己讨“说法”。
“人们习惯于用情感化、伦理化与道德化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伦理道德以外的通过法去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做法不屑一顾”。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是很正常的事,法律信仰更是无从谈起。
从国家层面而言:国家是以公意为核心的公共权力的保存者,而政府则是法律的守门人。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身垂范,模范遵守法治原则对法治的实施至关重要。
而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法律权威性却长期受到的质疑与挑战。
建国之初,由于受到封建社会权力支配法律的传统观念影响,在权力机关的意识里,法律从属权力,是直接服务于政治目的的统治工具。
行政命令、长官意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干涉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现象在实际中司空见惯,法律几乎不存在任何的权威。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期才开始有所改变。
现实生活中,在社会成员意识里,“讼累”、“畏讼”观念根深蒂固。
碰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在相关部门有没有关系人,进而是托关系,找熟人,而不是查阅一下法律法规,看一下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普通百姓的观念中,“清官情结”深入肌髓。
遇到冤情,往往寄希望于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出面过问和解决,而不是走正当的司法途径,这无疑强化了权力机关为民做主的“救世主”角色意识。
如此社会环境,法律的权威性根本无从树立。
在并非少数的领导干部的潜意识里,“官本位”与“权本位”的观念普遍存在。
诸如:行政诉讼案件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拒不出庭;对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拒不执行。
凡此种种,反映出的都是权力对法律权威的挑战与蔑视。
畅游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在我国,权利崇拜从未有过断裂,法律信仰却始终找不到生根发芽的土壤。
而这个无以植根的法律信仰,恰恰又是法治建设成败的关键。
四、公民法律信仰的培育是个系统工程培育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国情复杂的大国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制约因素很多、工程量庞大、工期漫长。
1、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追溯法治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法治始终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市场经济是孕育法治沃土。
因为,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不外乎市场主体的自由和竞争规则的公平公正。
主体的自由必然以权力本位为要件,而竞争规则的公平公正则要求所有市场主体必须遵循游戏规则,否则,就要受到应有的制裁。
而且,也只有对规则的崇拜和服从,才能保证市场的有序发展。
这种机制,本身就蕴含了主体对规则的服从和信仰。
而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毕竟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要想培育作为主体的公民的法律信仰,就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时间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出法律信仰赖以生长的沃土。
让主体在大环境之中领悟法治的要义,让环境来熏陶其对法律的信仰。
2、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提高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如果说法治的沃壤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话,那么完善的规则体系(法律体系)则是法律信仰生成的前提条件。
这个前提必须符合自由、竞争、公平、公正、效率的法治要义。
正如自然法学派所言,法治之法必须是“良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国自80年代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立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法律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立法的数量、质量不断提高。
但就总体而言,速度和数量远较立法质量领先。
这主要表现在:就单行法或某部门法自身而言,法律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法律的表达不够清晰,涵盖性存在缺陷;就部门法之间的关系而言,法律之间衔接配套及协调性不强,矛盾抵触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