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仲景方看大黄的煎煮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9.05 KB
- 文档页数:5
从仲景方看大黄的煎煮方法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在现代药理学分类方法中仅被列为刺激性泻药一类,其地位和西药的双醋酚汀之类泻药相当,但按照中医理论及临床应用来讲,大黄的作用则大不相同,大黄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神农本草经》列其入下品:“味苦寒,主下瘀血”,“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2]。古人因其势猛力峻,效宏力伟,有决壅开塞之功,而形象地谓其“将军”。张仲景323首方剂中,89处用到大黄,占全书方剂1/4左右,其中包括34首大黄复方,占仲景方剂1/10以上。大黄的炮制方法,除酒洗外,大都为生药入方。
大黄的煎煮方法,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现代医药界中,一般都主张后下或轻煎。但仲景方中,注明煎煮方法的有30个,包括先煎(1个)、同煎(19个)、后下(8个)和不煎(即麻沸汤渍,2个)四种,而它者入丸剂之例,本文暂不讨论。而仲景对待药物的煎煮法,其目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为了充分发挥药力,增强效果;有的是为了减缓毒、烈性;有的是为了合理利用、避免浪费等等不一而足。本文以大黄的每种煎煮方法的代表方剂为例,分述如次。
1 先煎——大陷胸汤
1.1 原方
大黄去皮,六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渣,纳芒硝,煮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1.2 分析
大陷胸汤证为邪热内陷与有形之水饮相结于胸腹,故表现为水热互结之证候特点,如心下硬满,甚则疼痛,不可触按,短气烦躁,头汗出,大便秘结,午后潮热,苔黄腻或黄燥,脉沉紧等。方中大黄为君,主泻内陷之邪热,臣以芒硝泻热散结,再以甘遂攻逐停于胸腹之间的水饮为使,其中君药大黄,久煮之后,气味俱厚,虽通腑力下降,
但泻热之力益甚。大黄先煎,即所谓君药先煎,使君药的成分尽可能溶出,臣药或佐使之药,可以次于君药溶出,有助于君药发挥最大的效应。尤在泾云:“大陷胸,先煮大黄而后内诸药,夫治上者制宜缓。”[3]因此,生大黄先煎,他药后入,也是取其久煎缓荡邪热,配芒硝、甘遂使水热之邪从肠腑而下,三药共奏“泻热逐水”之功。此外,方后注:“得快利,止后服”,旨在“中病即止”。
2 同煎——大柴胡汤
2.1 原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洗,半斤,枳实四枚,大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2.2 分析
大柴胡汤证为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之证,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不止,心下急或痞硬,大便不畅,苔黄少津,脉弦数。因为邪在少阳,故方中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生姜、半夏和中止呕,配大枣调和荣卫;而本方证又有阳明热实之证,酸敛之芍药合枳实治腹中之痛,并加苦寒之大黄顺枳实之下行而泻热行积,故“清”“和”俱具,“表里双解”矣。故大柴胡汤方后云“去滓再煎”至大黄煎煮时间长药液浓缩,和缓持久,以和解与泻下并行。同时,因阳明尚未全实,故同煎大黄,可使其攻下之力减缓,正如柯琴所谓“熟者气钝而和缓”[4],张景岳亦言“欲缓者熟用”[5]。陈亦人谓:“尤其大黄柴胡升降同剂,柴胡升而散外邪,大黄降而泻内实”。[6]
3 后下——大承气汤
3.1 原方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渣,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3.2 分析
大承气汤证为燥屎内结,阳明热实之证,表现为潮热谵语,脘腹胀满坚硬,绕脐痛,手足濈然汗出,热结旁流,脉沉实有力等“痞满
燥实坚”的症状。本方为苦寒攻下峻剂,主要在于“通结泻热而存津液”。方中厚朴配枳实以消痞下气;芒硝软坚散结;加大黄则能荡热除积,苦寒折下。四药共奏开塞通闭,破气散结,攻坚泻热之功。尤在泾谓:“大承气专主肠中燥粪……治下者制宜急,而大黄生则行速。”[3]急下存阴势不可缓,此证之所以危急,其症结乃下有燥屎内结,以致邪热无所出处,只要燥屎一通,则邪热自去。大黄帅兵遣将,首当其要,直攻胃肠燥结,是非他药所能任的。故大黄在此处后下,取其“推陈致新,通利水谷”之势,即柯琴所谓之“生者气锐而先行”[4],又正如张景岳的“欲速者生用”[5]。故在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中不采用后下了。
4 不煎——大黄黄连泻心汤
4.1 原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上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分温再服。
4.2 分析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病机为胃热气滞,故表现为心下痞满,按之柔软,口渴心烦,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或关脉浮等。方中大黄泻热和胃为君,黄芩、黄连共清中上焦之火,三者合用,则有泻热消痞之功。大黄本已苦寒,且黄连、黄芩之苦寒亦可清利心胃之火,然本证为无形之火气,所以用大黄芩连之苦寒下降,对气痞实非所宜,妙在“渍”上。故陈修园亦云:“最妙在不用煮而用渍,仅得其无形之气,不重其有形之味,使气味俱薄,能降而即能升。所谓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也。”[7]亦是此谓。成无己认为:“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虚热。但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8]该方中以麻沸汤渍大黄少顷,意在取其气之轻扬,薄其味之重浊,使之利于清心下热结而消痞,而不在于泻下燥结以荡实[9]。莫枚士更明确地说:“此症虽寒痞并见,而痞经大下,仅为余疾不尽,故三味但泡不煎,欲其不甚着力耳”[10]。所以,浸泡时间亦不宜过长,掌握好“须臾”的火候。
5 结语
仲景方中大黄的不同煎煮方法,从现代研究的角度来看,也具有较强的药理实验科学性,与现在许多研究在某些方面都不谋而合,仲师用药之精妙可见一斑。研究证明,大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蒽醌衍生物,主要包括蒽醌苷类化合物、鞣质类物质和有机酸等。其中泻下活性成分约20种,包括蕃泻苷、大黄酸苷、游离蒽醌等。大黄水浴煎出致泻的有效成分随煎煮时间延长而减少,蕃泻苷、大黄酸苷的破坏量与煎煮时间成正比。同时,大量具有收敛止泻作用的鞣质类物质产生,使泻下作用减弱[11]。但仅凭大黄的现代药理学药物化学研究来解释大黄在汤剂处方中各种不同的煎煮方法,显然是很不完全的,鉴于中药物质中所含有效成分的复杂性,中药复方中各药物在不同煎煮方法下所发生反应的复杂性,运用现代研究成果指导中医临床用药则力所不逮。
【参考文献】
[1] 韩志文.名医医术精萃[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536.
[2] 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93.
[3] 尤在泾.尤在泾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0.
[4] 柯琴.伤寒来苏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25226.
[5] 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1554.
[6] 陈亦人.伤寒论求是[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930.
[7] 陈修园.陈修园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0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