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第一课
- 格式:ppt
- 大小:983.50 KB
- 文档页数:25
《先秦诸子选读》译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原文】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
”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原文】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子路又)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啊?”(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
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原文】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
(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
(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原文】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先秦诸子选读》译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原文】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
”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原文】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子路又)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啊?”(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
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原文】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
(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
(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原文】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结合《先秦诸子选读》第一课写一篇有关学习的作文800字左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日复一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文明的源流如滔滔江水,互流不断。
而春秋战国,既是中华文明的上游之源,也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页。
在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速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
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素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
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
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
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当我翻开易中天先生的著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丘、墨翟、孟轲、庄周、荀况和韩非子等思想家携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说纷至省来。
三百多年间,他们用智慧碰撞的火花照亮我们这个民族前行的荒径;以人文关怀作为最终的思想诉求,闪烁着耀眼的理性光芒。
他们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精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
细看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儒、墨、道、法四家,不管他们的争论有多么大的分歧,思想见地有多么深的矛盾,但他们所关注核心却始终只有两个,即如何治国、如何做人。
易中天先生以儒道之争、儒墨之争、儒法之争作为讲述线索,通过各家思想的相互比较使各家的思想脉络更加清晰,也从另一个侧面厘清中华思想文明是一个兼容包、百川归海式的整体。
其中,儒家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墨家—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兼爱”;道家认为“道”是宇亩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
然而立足于服务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和劳动人民,他们的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儒家主张的仁爱是有等级的,当到最低等级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了;墨家只为人民群众争取生存和经济权利,不为他们争取思想和言论权利;道家主张“无为”,他们的思想是隐士的哲学;而法家的致命缺点则是立法太严,执法太残酷。
《兼爱》教学设计安徽省肥东县第一中学李英一、教学目标1.积累“篡”、“贼”、“若视”等文言词汇||。
2.梳理文脉||,了解“兼爱”思想;品味语言||,了解墨子散文的语言特点||。
(重难点)3.了解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两种代表性观点的异同||。
二、教学过程由题导入成语:墨守成规||。
在这个成语里墨子自己的思想平息了一场战争||。
春秋战国||,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诸子百家都竭力探索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希望给这个社会开一剂良药||。
墨子的“兼爱”思想就是这样一剂良药||。
“兼爱”是课文题目||,也是本文的论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搜索:文章在什么地方提出这一观点||。
找出来读一读||,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用人们全都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
兼爱:相互之间无差别的爱||。
)梳文理脉有没有发现每一段都有问句啊?原来每段都是以问答行文方式展开的||。
1.各段都有哪些设问句?勾画出来读一读||,译一译||。
第一段: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第二段: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第三段:既以非之||,何以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第四段:此何难之有焉?2.根据以上问答的内容||,填表格||,并翻译||。
3.连缀成为||,男女生朗读||。
天下之害何也?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总结:通过以上的表格||,可以发现本文的结构清晰||,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品言会意过渡:墨子在行文谋篇上讲求艺术||,在遣词造句上颇具特色||。
?王好战,请以战喻?赏析一、原文略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
观察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孟子答复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
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
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别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假如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犯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
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如今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制止下池沼内捕鱼〕。
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
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如今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
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
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到肉了。
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消费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
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七十岁的人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到达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翻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