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建设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以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为指导理论,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综合运用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全面论述文化产业管理各个领域,是一门基础类通识课程。
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铺垫作用。
该课程对于培养拥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具有创意策划、公关调研、开拓创新和组织营销能力,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文化经济与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开拓型和创造性的高级专门人才起到基础学科指引作用。
(二)教学目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或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对一系列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梳理,了解当今文化产业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现状;了解并形成艺术文化的鉴赏能力、文化行业的观察和把握能力;初步培养文化项目的创意、策划和经营能力,文化项目和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们在掌握文化产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渐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兴趣点,为职业生涯规划起到指导作用。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领域和理论方法。
教学内容共分八章,主要包括:第一章迅速崛起的文化产业、第二章文化产业管理的路径、原则和模式、第三章文化产业资源与开发、第四章文化产业的投资管理、第五章文化产业的品牌管理、第六章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文化产业的项目管理、第八章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管理。
(四)教学时数1、时数:3课时/周,总计:54课时2、进度:《文化产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进度表(五)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法为主,并采取案例教学,采用研究、讨论、讲座等互动式教学法。
要求学生按要求事先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课堂上经常交换、交流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六)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60%)与平时成绩(含考勤,10%+课堂表现,30%)结合。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掌握、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文化家产概论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查核类型:考试合用对象:大学本科合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总学时、学分:32 学时学分此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课目标作为二十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文化家产,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并被誉为 21 世纪的旭日家产和支柱家产。
文化的家产化是现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向。
学习这门课,目的在于培育学生从事或发展文化家产这种观点。
教课课程对一系列文化家产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梳理,使学生们能够认识现在文化家产在国内和外国的发显现状。
学生们在掌握文化家产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渐渐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兴趣点,为毕业实践工作的明确起到指导作用。
二、课程教课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促使文化家产发展,全国掀起了鼎力发展文化家产的高潮。
高校开设文化家产这门课程就是要让在校的大学生们认识现在世界发展潮流。
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立文化家产的观点,认识文化家产化的发显现状。
要修业生可以在掌握文化家产的理论基础上,学会怎样运用所学,可以在此后的社会实践中对文化家产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奇妙交融和灵巧办理。
三、先修课程合适大二以上的学生学习,讲课对象要求对现在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有必定的认识,而且已经初步拥有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关知识。
四、课程教课重、难点要点:当今世界和中国文化家产发展的情况、特色和趋向等问题,以及文化家产一些重要领域的有关知识点。
难点:( 1)文化家产与文化事业的亲密关系和差别(2)地区文化家产战略与空间规划(3)文化家产集群五、课程教课方法(或手段)老师讲解基本知识点;学生采集、整理资料,认识文化家产详细的几个重要领域部门(如,和学生就业亲密有关的广告业,报纸、期刊和书本家产等等),并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所研究的文化家产领域,进行议论。
六、课程教课内容导论文化家产有关观点与学科建设( 2 学时)1.教课内容(1)文化家产及有关观点;(2)文化事业与文化家产;(3)文化家产管理学科建设;2.重、难点提示(1)文化家产的观点界定;(2)文化创意家产观点和特色;(3)文化创意家产与传统文化家产的关系;(4)文化家产与文化事业的关系;第一章世界文化家产概略( 4 学时)1.教课内容(1)世界文化家产的理论派别;(2)世界文化家产的发展特色及趋向;(3)美国文化家产;(4)日本文化家产;2.重、难点提示(1)文化工业的特色;(2)世界文化家产的发展特色;(3)美国和日本文化家产发展特色和发展原由;第二章中国文化家产概略( 2 学时)1.教课内容(1)中国文化家产的发展历程;(2)中国文化家产发展面对的问题及对策;(3)中国文化家产发展趋向;2.重、难点提示(1)中国文化家产面对的问题;(2)促使中国文化家产发展的对策;(3)中国文化家产发展趋向;第三章地区文化家产规划( 2 学时)1.教课内容(1)地区文化家产战略与空间规划;(2)中国地区文化家产发展规划的主要问题;2.重、难点提示(1)文化家产布局空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态和规律;(2)地区文化家产规划的限制因素;第四章文化家产集群与文化家产园( 2 学时)1.教课内容(1)家产集群;(2)文化家产集群;(3)文化家产园;2.重、难点提示(1)家产集群的观点和包含的因素;(2)家产集群与家产集中、家产集聚、家产链之间的差别和联系;(3)文化家产集群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特色;第五章国际文化市场与文化贸易( 2 学时)1.教课内容(1)发展文化贸易的意义;(2)主要国家文化产品的市场据有率和有关政策;(3)国际文化市场环境;(4)提升我国文化产品国际市场据有率和影响力;2.重、难点提示(1)发展文化贸易的意义;(2)国际文化市场环境的因素;第六章广播电视电影家产( 4 学时)1.教课内容(1)中国广播电视家产;(2)世界广播电视家产;(3)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4)中国电影家产化之路;2.重、难点提示(1)中国广播家产化发展的理论基础;(2)广播电视的特色;第七章报刊第一版家产( 6 学时)1.教课内容(1)报业经济与报业发显现状;(2)中国报业公司发展概括;(3)中国期刊家产发展概略;(4)中国第一版家产的战略格局;(5)中国第一版家产发展趋向;2.重、难点提示中国第一版家产的家产构造;第八章演出家产( 2 学时)1.教课内容(1)演出与演出市场;(2)国际演出家产;(3)中国演出家产的发展与现状;2.重、难点提示演出市场的组成;第九章会展家产( 2 学时)1.教课内容(1)会展家产与会展经济;(2)会展策划与品牌会展;(3)会展流传策略;2.重、难点提示(1)会展功能;(2)会展策划;(3)怎样打造品牌会展;第十章艺术品家产( 2 学时)1.教课内容(1)全世界视线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2)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趋向;(3)中国艺术品拍卖业概略;2.重、难点提示中国艺术品市场环境变化;第十一章动漫家产( 2 学时)1.教课内容(1)动漫家产的观点;(2)世界动漫家产发展概略;(3)中国动漫家产发展概略;2.重、难点提示中国动漫家产发展对策与思路;七、实验教课内容八、学时分派章目教课内容导论文化与文化家产有关观点,及文化家产学科建设一世界文化家产理论派别;发展特色及趋向一美国和日本文化家产概略、特色和其盛行的缘故二中国文化家产发展历程;面对问题及对策;发展趋向三地区文化家产战略与空间规划;中国地区文化家产问题四文化家产集群与文化家产园五国际文化市场与文化贸易六广播电视电影家产之广告业六广播电视电影家产之电视、电影家产七报刊第一版家产;中国报业、期刊发展概略七中国第一版家产的战略格局和发展趋向刊行业的发展概略、特色和发展趋向八演出家产九会展家产与会展经济;会展策划与品牌会展,会展流传十艺术品家产发展概略和发展趋向十一动漫家产发展概略总计九、课程查核方式1.查核方式:笔试;闭卷2.成绩组成:笔试 +平常(到课和作业)成绩十、采用教材和参照书目教课环节理论教课学时实验教课学时222222222222222232教材:《文化家产概论》(第 1 版),韩俊伟、胡晓明编,中山大学第一版社,2009 年份;主要参照书目:[1]《文化家产概论》 (第 1 版),胡惠林编,云南大学第一版社, 2005 年份;[2]《世界文化家产事例选析》(第 2 版),四川大学第一版社, 2009 年份[3]《文化家产战略与商业模式》(第 1 版),陈少峰编,湖南文艺第一版社, 2006 年份。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旨在培
养学生对文化产业的理解、管理和运营能力。
一般而言,这些课程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产业概论,介绍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点
和分类,让学生对文化产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文化市场营销,教授市场营销理论,并结合文化产品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化产品的市场定位、推广和营销策略的能力。
3. 文化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教授文化
产品的设计原理、方法和实践技能。
4.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使
学生了解文化产业的监管环境和法律责任。
5. 文化产业经济学,教授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让学
生了解文化产业的运行规律和经济特点。
6. 文化产业管理,包括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实践技能。
7. 文化产业投融资,介绍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方式、风险评估和资本运作,培养学生的投融资意识和能力。
8. 文化产业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文化产业的实际运作和管理挑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除了以上核心课程外,还会根据学校的设置和专业定位,增加一些选修课程,如数字媒体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策划、跨文化交流等,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
总的来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产业管理能力,涵盖了文化、经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
吴春华;宋彬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24(23)6
【摘要】在全国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础课的《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要积极寻求思政内容与专业理论体系的融合,以促进课程育人质量
的全面提高。
为此,文章探索了课程建设融入思政元素的思路,挖掘了课程思政元素、整合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了课程教学和教学评价方式,以期为其他高校开展《文
化产业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总页数】4页(P161-164)
【作者】吴春华;宋彬
【作者单位】济宁学院;大连华南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
【相关文献】
1.“课程微博”:“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探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
2.课程思政视域下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3.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4.课程思政理念下专业课程教学改
革探索与实践
——以"导弹武器系统概论"为例5.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活化思想价值引领——《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1、文化产业的概念是什么?文化产业有哪些类别?答: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文化部分,是文化的经济属性的集中体现,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为。
可将其定义为: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服务为重要业务,以发明为核心,以文化公司为骨干,以文化价值转换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
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
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表演、体育、娱乐、策划等)。
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2、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遵循哪些规律?答: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功能:1、可以规模化生产。
即可以按照一定的工业化标准对农村文化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如民间饮食、农村手工艺等。
2、可以市场化经营。
农村文化产品具有商业性,大批的农村文化产品要以市场为依托,通过市场送达消费者手中。
3、可以复制。
农村文化产品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保证公众享受到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和公众规定的高质量服务。
4、具有发明性。
就农村文化产业及产品所承载的内容而言,它必须凝结本地人们的发明性劳动并不断深化与提高。
5、具有层次性。
农村文化产业具有基础层(地方文化资源)、核心产业层(地方文化产品)、和延伸产业层(如民族服饰设计中蕴涵的时尚文化)三个基本层次。
农村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涉及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这种边沿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研究农村文化产业时既要以经济的眼光看待文化,又要用文化的眼光看待经济。
3、简述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有哪些?答:总体来看,农村文化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一、经济功能A、解决农民就业,增长农民收入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产业承接功能二、社会功能A、休闲娱乐功能B、文化传承功能C、教育功能三、政治功能A、繁荣农村物质经济,保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资金投入B、发展农村文化基础,推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C、满足农民双重需求,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群体D、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生成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载体。
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大纲**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文化产业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开展文化产业相关工作。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文化产业相关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3. 培养学生的文化产业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主要内容1. 文化产业概念与分类- 文化产业的定义与内涵- 不同类型文化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2. 文化产业管理理论- 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管理的区别- 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 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文化产业相关法规的解读和应用 4. 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 文化产品设计与创意开发- 文化产品营销策略与推广手段 5. 艺术团体管理- 艺术团体组织结构与运营模式 - 艺术节目的策划和执行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2. 案例分析3. 课堂讨论4. 实地考察5. 小组项目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10%)2. 作业与小组项目(30%)3. 期中考试(20%)4. 期末考试(40%)六、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文化产业管理导论》参考书目:1. 《文化经济学》2. 《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3. 《文化产业政策与规划》七、教学安排- 每周一、三下午2:00-4:00,地点:教学楼301- 开学第一周为选课周,第二周开始正式上课八、注意事项1. 缺勤超过三次者将不能参加期末考试2. 请保持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和活动以上为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大纲,希望所有学生认真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概论课程建设情况总结报告摘要:一、课程建设背景及目标二、课程建设具体情况1.课程设置与安排2.教学方法与手段3.课程资源与环境4.课程评价与反馈三、课程建设成果与分析1.学生收获与成长2.教师队伍建设3.课程影响力与辐射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五、展望与建议正文:课程建设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水平。
本文将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分析课程建设的成果与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与建议。
一、课程建设背景及目标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国家教育政策、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规划,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提升课程质量。
二、课程建设具体情况1.课程设置与安排: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优化课程设置,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同时,注重课程安排,合理分配学时,保证课程内容的充分讲授和实践操作。
2.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提高教学效果。
3.课程资源与环境:构建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库,包括教材、案例、网络资源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加强实验室、实践基地等硬件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课程评价与反馈: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注重学生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持续优化课程。
三、课程建设成果与分析1.学生收获与成长:通过课程建设,学生培养质量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逐年上升。
2.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专业素养得到提升,课程建设成果得到广泛认可。
3.课程影响力与辐射:课程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声誉,成为学校品牌专业,对其他相关专业和兄弟院校产生辐射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10月《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答卷传媒2019年10月《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1.建设、引导、调控和管理高雅艺术、公益文化事业的单位主要是A.文化企业B.文化事业单位C.任意个人答案:B2.世界可穿着艺术节最早诞生的国家是A..新西兰B.墨西哥C.中国答案:A3.2012年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发布,2011年我国的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A.3%4%B.2%答案:A4.英国城市爱丁堡最有名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是A.爱丁堡滑雪节B.爱丁堡国际艺术节C..爱丁堡啤酒节答案:B5.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A.精神财富的总和B.物质财富的总和C.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答案:C6.古建筑属于A.非物质文化遗产B..记忆遗产C.物质文化遗产答案:C7.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了几个战略保障,其中放在首位的保障是A.深化文化体制改革B.培养文化产业人才C.加强组织领导答案:C8.李宁牌广告语“你们安排好的路,总是让我迷路” “我只是对一成不变,不敢苟同” 的主要目标群是A.90后B.80后C.. 70后答案:A9.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A.文化记忆B.文化产业C.文化答案:B10.公益文化的根本目标是A..满足某些组织的文化需要B.满足某些个人的文化需要C.满足全社会的公共文化需要答案:C11.跳跳小台灯是哪家公司的标志性动漫产品符号?A.皮克斯B..梦工厂C.卢卡斯答案:A12.戛纳电影节,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而被称为A.走红毯电影节B.独立电影节C.3S电影节答案:C13.当我们把城市的建筑当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A..狭义的文化B.广义的文化C.制度文化答案:B14.有一本中文译名为《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的著作,原著作者John Howkins是来自A.英国B.澳大利亚C.新西兰答案:A15.长调民歌属于A.非物质文化遗产B.物质文化遗产C..家族遗产答案:A16.狭义的文化,是指在什么主导下的各种文化形态?A.草根阶层B.社会意识形态C.古装剧答案:B1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基础课程1.文化经济学文化经济学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原理和规律。
学生通过学习文化经济学,能够了解文化产业的市场特点、竞争形势以及经济运行机制,从而为未来的文化产业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产业管理概论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产业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和管理模式。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对文化产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管理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3.文化创意与设计文化创意与设计课程主要介绍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理论、发展趋势和创新模式。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培养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支持。
二、专业核心课程1.文化品牌管理文化品牌管理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文化品牌的概念、内涵和管理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文化品牌管理,可以了解文化品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掌握文化品牌管理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巧,为文化产业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支持。
2.文化市场营销文化市场营销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产业企业如何利用市场营销手段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策略,熟悉文化市场的特点和规律,为未来从事文化市场营销工作提供基础支持。
三、选修课程1.文化产业政策与规划文化产业政策与规划课程主要介绍国家和地方对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帮助学生了解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政策,为将来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指导。
2.文化投融资与经营文化投融资与经营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产业企业的融资渠道和经营管理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筹集资金、运作项目,为将来从事文化产业融资和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四、实践性教学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还设置了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训课程、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姓名专业学号题目:农村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与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与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与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估计有国家的自立与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与全面进步,就不估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估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ﻫ“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
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与谐。
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与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ﻫ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与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建设的探索
[摘要]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与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经营方向)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就该课程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而如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化产业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并且在其社会经济结构中形成了支柱产业的态势,而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在今天也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带有战略性的经济建设举措。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文化产业取得长足进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成为各地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关于文化产业的开发是一个老课题,也是一个新课题,自90年代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以来,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并且在一些学校开设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科系。
我院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经营管理方向)中开设“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正是基于在大
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国策和形势下所重点建设的一门实用性课程。
1、在专业中的明确定位
文化艺术经营管理在高校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和专业,在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上存有一定的可发展和改革的空间。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人才紧缺。
本课程致力于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教学和加强技能培养为重点,培养具有文化产品经营开发的综合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且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现当代发展经济离不开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如何开发?通过什么途径开发?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现在围绕文化产业开发,各地有不少典型事例,开这门课对教给学生如何对待文化产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文化产业,性质是什么,懂得怎样利用和开发,在理论上加以武装,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是很必要的。
“文化产业概论”是针对应用型本科所开设的一门实用性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系统的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文化产业的结构与组织,掌握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产业经营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竞争力意识以及创新的精神。
2、教学内容的设置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文化产业的功能特征与基本运作规律、
文化产业的成长与扩张、历史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作为重点内容。
同时,使学生明确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了解世界文化产业和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了解相关的文化产业体制、政策和法规。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突出实践性为主,围绕实用性做文章,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使教学内容做到科学性、专业性,不仅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还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在讲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中,通过列举西安曲江新区建设盛唐文化旅游园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案例,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讨论总结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关注实事动态、注意教学案例的收集;不断关注本学科的前沿,不断学习,注意知识的更新,适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3、运用的教学方法及改进措施
为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三种模式相结合的办法,使教学内容专业化、实用化。
(1)理论教学。
向学生介绍文化产业开发的现实意义,中西方文化产业开发的理论研究,当前文化产业开发的状态,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运作,懂得怎么利用和开发文化资源。
其中必须明确两点,一是一定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重视文化资源保护的前提
下,考虑如何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二是明确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来自文化特色与创新,要充分发掘和优化整合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特色的文化资源,这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当今国内外高等院校部分应用型学科专业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目的在于有效地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实践性,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效果。
在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入特定文化产业典型事件和情景现场进行分析,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案例讨论——课堂集体讨论,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作业等,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群体互动,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对个人沟通、控制、决策等思维能力的训练。
文化产业概论是一门实用性课程,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要能够学以致用,所学的知识必须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因此要充分了解文化产业在现实中的具体发生情况。
(3)实践教学。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先进文化建设的任务,我们广西提出了“文化立区”的发展战略,根据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的精神,我区各地进一步重视和强调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在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比如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柳州的小丑节、柳州的《八桂大歌》、f1摩托艇大赛、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各地的旅游开发等等,这些都是在依托于本
地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基础上所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成功项目。
实践教学,希望使学生通过对相关文化产品项目的参与和调研,加深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4、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是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办法。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出勤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从而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考试方法,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能力。
5、教师要不断的提高业务能力,与时俱进
教师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同时要尽量使自己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与时俱进。
同时,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搞教育科研.以此带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课程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我们应当遵循教学改革的精神,做好课程建设工作,这样才能有利于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优化,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建设体系,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