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130.66 KB
- 文档页数:13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一、概述为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质量,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公司将建立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该程序是为了确保公司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和舒适程度。
该程序涉及到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包括建筑物、设施设备、消防、环境卫生等方面。
二、目的该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目的在于:1. 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3. 保护公司的财产和环境;4. 避免由于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问题引起的风险和责任。
三、程序介绍1. 建筑物维护建筑物是公司的重要资产之一,因此公司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和物理状态、地基设置和地基沉降、建筑物外观、防水层、采光、通风等方面。
2. 设施设备管理设施设备是公司正常运营的关键,为了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公司应对设施设备进行计划维护和紧急维修。
同时,公司应建立设备管理系统,对设施设备进行记录、保养、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3. 消防管理消防管理程序包括定期检查和测试消防设备、制定紧急疏散计划和消防演习、保证疏散门和通道畅通、定期检查电线和灯具。
另外,公司应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应急能力。
4. 环境卫生管理公司应采取措施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公司应明确责任人负责设定清洁卫生计划并进行监督,对物品、垃圾定期处理,客户区域定期消毒,定期检查员工办公区域的清洁卫生情况,并向员工发放一些基本的卫生用品,比如纸巾、洗手液等。
四、实施细节以上实施细节较为简略,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计划,并严格执行。
另外,公司应定期开展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评估,评估的结果应定期予以公示,并制定改进方案,确保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可以随着时间和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五、结论通过建立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可以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护公司的财产和环境,避免由于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问题引起的风险和责任。
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管理,达到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作业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3.参考资料无4.术语和定义工作环境:指工作时所处的条件,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如噪音、温度、湿度、照明或天气等。
5.职责5.1品保部负责现场生产环境的管理与检查。
5.2生产车间负责对工作环境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检查。
6.工作程序6.1根据产品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建立工作环境的管理制度,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干燥、无污染、适宜的照明,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满足产品实现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6.2生产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分类放置,有明显的状态标识。
定期整理生产现场,对已完成生产的剩余物料及时退回仓库,废料、不良品、报废品应及时清理运至碎玻璃区或废品区,损坏或报废工具、工装夹具、设备等及时处理不得长期在车间存放。
6.3一切非生产用品不得带入生产区,不得在生产区内吸烟、吃饭、睡觉、会客、化妆和服药等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6.4对生产现场的设备、工装、工具进行管理,使得生产现场规范、有序,组织和建立文明生产的工作环境。
生产区内工具、设备、工作台面等应清洁、无积尘。
6.5生产区应清洁卫生,无不清洁的死角。
6.6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并及时清理。
6.7生产区应有相应的卫生工具,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洁放于规定位置,不得对产品和生产环境产生影响。
6.8进入一般生产区必须更换工作服,严禁不穿戴工作服、鞋、帽进入生产车间。
6.9运输通道不得放置任何生产用具或其他物品,保持通道的清洁、畅通。
6.10仓库对所储存物品予以分类并划分区域,并有明显标识易于识别。
设立明显的禁烟和防火标识,保证仓库的通风、干燥,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在适当地点并标识,化学物品的存放应独立并设明显的安全警示。
6.11行政部对生产车间进行不定期检查,如实记录检查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有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限期予以整改,并填写《环境卫生检查记录表》。
设备设施及工作环境管理程序1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施工生产设备、设施的使用与管理及工作环境的管理。
2目的对施工生产设备、设施及工作环境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施工生产设备、设施及工作环境满足质量、施工生产和服务的需要。
3定义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8 idt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给出的定义及下列定义:3.1 主要设备指施工生产中所用的汽车式起重机、行车、空压机、角铁生产线、板机生产线、电焊机、二保焊机、压力容器、变压器、配电设备、发电机、龙门式起重机、射线机、电焊机、车床、刨床、钻床、铣床、镗床、磨床、空气压缩机、剪板机、滚板机、油压机、刨边机、通讯设备等。
3.2 工作环境指工作时所处一组条件。
注:条件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如温度、承认方式,人体工效的大气成分)。
4 职责4.1公司物资装备部门负责公司施工生产设备的合理配备,设备大修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对主要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资格管理,对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公司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对施工生产基础设施(不包括施工生产设备)及工作环境进行综合管理。
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对安全和环境保护进行监督。
4.2分公司(厂)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施工生产设备的合理配备,设备维修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对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进行管理及设备使用维护的日常管理。
项目经理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本项目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
4.3 分公司(厂)、项目经理部工程(生产)部门负责本单位施工生产基础设施(不包括施工生产设备)及工作环境的综合管理;安全部门负责对安全和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管理。
4.4 工程队(车间)负责本单位施工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管理,现场施工设施及工作环境的日常管理。
5 工作程序5.1 设备管理5.1.1 设备配备施工生产设备依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或质量计划和公司有关装备标准进行配备。
分公司(厂)、工程处、项目经理部在内部进行平衡、调配,并从公司设备租赁维修分公司租用必要的设备,不足部分由公司物资装备部门在公司范围内平衡解决,缺口设备由公司物资装备部门负责购置,设备外租按照公司租赁管理办法执行。
设备设施及工作环境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目的:为指导设备设施保养及维修,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延长使用寿命,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凡本公司的设备(不包含检测设备)设施均适用本程序;3.权责:3.1采购课:负责对设备采购选材的控制管理;3.2生产课设备负责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进行督导制作管理设备资料,负责各类周、月、年度维护和保养计划的编制,并组织设备维修人员执行计划和各类维修,控制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费用;3.4生产车间班组长:负责生产设备外观清洁保养的监督执行,对设备按照[设备保养计划]或[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进行点检、保养及维护,并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表><设备每日点检记录>,需维修设备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表>;4.定义:4.1维护保养(含一、二级保养):A.一级保养:对设备规定部位进行清洗,紧固螺栓,除尘等;B.二级保养:对设备进行部分拆解检查,更换或修复磨损件;加注或更换液压油,机油,润滑油等;检查电气部分,确保接线螺丝紧固,线路完好,各部件功能完好;进行精度调整;4.2三级保养:对设备主体拆解,进行全面检查、大修;4.3设备分类:A.关键设备:生产过程中承担关键工序的设备,设备故障将导致生产停止;B.重要设备:生产过程中承担主要工序的设备,设备故障将导致产量减少;C.一般设备:生产辅助类设备,故障停机后可以随时更换或维修简单快速,不会对生产造成影响;5.作业内容:5.1设备编写《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针对我厂结构功能简单的设备,可不提供相应之指导书;5.2设备编号:5.2.1所有非检测设备统一编号造册,填写在〈设备一览表〉〈设备管理履历表〉内;5.2.2编码原则:具体编号规则详见《设备编码规则》5.3维修(护)保养:5.3.1依照〈设备保养计划书〉在设备的保养周期内做好保养工作;日常使用过程中,操作员应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擦拭、清洁;清洁保养时所使用的材料如清洁剂和润滑剂必须是环保产品;5.3.2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表><设备每日点检记录>;5.3.3结构功能简单的设备,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只做日常的维护,不列入定期保养计划内;5.3.4使用单位对设备的特殊部位定期润滑,定期换油,机件易松动部位查检或调整,设备的电路、气路、油路、或其它整机性功能加以检查或维修、保养;5.3.5如果同一生产设备既用于环保产品的生产,也用于非环保产品的生产,则在更换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洗清理,确保不因设备污染而引起产品污染;5.4三级保养之维修在本公司能力范围内不能维修的,必须委外维修厂商处理之;5.5设备异常的维修:生产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时,由各小组负责人填写〈设备维修记录表〉,并提交设备主管;5.5.1由生产课设备人员或外部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或零件更换及功能改善;5.5.2实施各级保养时,或在生产中发现异常,则自行修复;如无法修复时,立即向上级主管汇报,请求协助委外修复;5.5.3设备故障修复后,需由生产课设备人员进行检测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正常生产;5.5.4设备经检测后,如果不合格则退回上一作业重新处理;如检测通过,则由设备维修人员将维修结果记录在工〈设备维修记录表〉中;5.6设备的报废:5.6.1设备严重损坏,已不能修复或没有修复价值的,由使用单位进行报废并填写〈设备/工装报废申请单〉;5.6.2报废时,由使用单位依〈报废申请单〉提出报废申请,由组主管审批,上级主管核准;5.7设备的购买:5.7.1当有新增设备需求时,由需求组主管审批,上级主管核准;5.7.2采购课在采购设备时,必须考虑设备是否可能引起产品的有害物质特性的改变,确保不因设备引起产品特性改变;所以,采购设备必须要求设备供应商签定《售后服务保证书》5.7.3设备人员在设备进厂的开箱、安装和测试,安装测试合格后,设备人员并会同供应商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移交清单〉;若不合格,是设备本身的问题要退回供认应商,换回新的设备后再次进行测试确认;若同时对设备引入有害物质的可能性进行验证,必要时进行产品试制,通过对产品有害物质的检验来证明设备的符合性;5.8模治具/夹具的控制:5.8.1模治具/夹具的制造:5.8.1.1开发部根据产品生产需要,提出所需模治具/夹具,经总经理同意后提出加工方案。
设施与工作环境管理程序文件文件编号:IQMU-2017B1目的为加强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管理,确保符合产品质量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管理和控制。
3职责3.1人机资源部负责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的确定、提供、维护和管理,使其符合产品要求。
3.2各部门对本部门所属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按规定进行维护及保养。
4工作程序4.1公司各部门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需求,报人机资源部。
4.2人机资源部汇总各部门的需求,召集有关人员讨论,确定出公司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4.3人机资源部将确定出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报总裁批准。
4.4人机资源部按照批准,向各部门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并明确其管理要求。
4.5各部门按管理要求做好本部门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
4.6人机资源部每年要对生产和试验设备制定维护和保养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维护和保养工作。
4.7人机资源部不定期地对各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4.8各部门若发现基础设施或工作环境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报告人机资源部予以尽快处理,各部门不得擅自处理。
4.9对于某些设备经过维修无法达到规定的要求或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需由使用部门在这些设备上悬挂〃停用〃标识,以防相关人员误用不满足要求的设备。
同时,人机资源部要设法解决生产对该设备的需求。
4.10人机资源部及其他各部门对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维护及检查都要保存相应的记录。
5执行本程序所产生的记录■一检测/生产设备申购单IQMII-OI B■一设备制造申请单IQM11-02B■一设备清单IQM11-03B■-设备维护记录表IQM11-04B■一设备、工具/仪器、器具报废申请单IQMll-05B一■设备标识牌一览表IQM11-06B■一通用工具清单IQM11-07B■一设备使用记录表IQM11-08B■一设备定期保养记录IQM11-09B。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第一篇: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工作环境控制程序1.目的: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及工作人员。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实现所需的工作环境及人员的管理。
3.职责:生产部技术部、生产车间,质管部4.程序4.1一般生产区工作环境的要求4.1.2一般生产区应清洁卫生,无不清洁的死角。
4.1.3生产区内工具、设备、工作台面等应清洁、无积尘。
4.1.3进入一般生产区必须更换工作服、戴上工作帽,严禁不穿戴工作服、鞋、帽进入生产车间。
4.1.4一切非生产用品不得带入生产区,不得在生产区内吃饭睡觉、会客等,不得从事与生产活动无关的活动。
4.1.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并及时清理。
4..1.6一般生产区应有相应的卫生工具,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洁放于规定位置,不得对产品和生产环境产生影响。
4.2洁净区工作环境的要求:4.2.1洁净区地面材料应不易产生裂缝,耐磨损、耐酸碱腐蚀,光滑、平整、不积聚静电、不起尘易清洁。
天花板、内墙面应光滑、平整、不易剥离;无裂隙,不积灰尘耐腐蚀、易清洗,减少凹凸面。
4.2.2洁净区地漏、水池的材质应为不锈钢材质,能够进行水封,方便清洁,不会对洁净区产生污染。
4.2.3传递窗的要求材质为不锈钢,无死角,易清洁。
使用时,其两端门应不能同时打开。
4.2.4 洁净区各管道、灯具、风口等公用设施的安装便于清洗和消毒,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连接部位均打上密封胶。
4.3 洁净室的使用和运行4.3.1 洁净区的门不论生产或非生产时,均应及时关闭。
4.3.2 洁净室内生产操作所用设备应不产尘或少产尘,所用器具的材料最好选用不锈钢或其它发尘少的材料制作,记事、记录最好用圆珠笔,不要采用粉笔、告示板和记事板;4.3.3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放入指定容器或洁净塑料袋中,下班前送出洁净区,由操作人员送至指定区域。
4.3.4洁净区每天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更换产品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清洁、清场、消毒。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1.目的识别、提供和维护达到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为本公司实现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所需要的基础建设和工作环境。
3.职责和权限生产基地、酿酒车间负责对实现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经营所需的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进行控制,各部门协助。
4.工作程序4.1生产设施的识别、提供和维护4.1.1设施的识别为达到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经营要求的基础设施包括:生产和办公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生产办公设备和工具(包括工装、工具、电脑软件等)、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与污染物处理)、运输设施、绿化带等及其他生产所需的设施。
4.1.2设施的提供设施的配置应满足《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生产卫生规范》的要求;集团计划财务(集团财务中心)部负责建立公司总设备采购台账,各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建立本部门相应台账;使用部门根据生产及公司发展需要,填写“生产设备配置清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报分管领导批准后,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需要自制的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由相关设备管理部门设计、审核,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由使用部门组织制造。
4.1.3设施的验收4.1.3.1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施、设备,由采购单位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
4.1.3.2对验收合格的设施,由使用部门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根据“设备验收单”进行编号,建立设施档案,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设备附件等内容。
“设备验收单”由使用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分别保管。
4.1.3.3验收不合格的设施和设备,采购主体单位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备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4.1.4设备的维护和保养4.1.4.1根据生产需要,设备供给单位的质量相关管理部门负责编写设备的操作规程并发放给使用部门,其重点设备和关键过程所用的设备必须具备操作规程。
4.1.4.2日常保养: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的日常检查、清洁、润滑、调整及简易维护等,以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做好记录。
1.目的:确保过程中员工不受生产工具的意外伤害及其他不必要的伤害,防范工业事故于未然,保障员工生命与健康,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员工福利。
2. 范围:本公司全体员工均适用。
3. 定5. 内容:5.1.建立劳工安全卫生组织5.1.1. 劳工安全卫生由公司行政人事部负责。
5.1.2.劳动安全卫生主管职务如下:(1)规划督导各部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2)指挥、监督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实施巡视、定期检查、重点检查及工作环境测定。
5.1.3.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人员职务如下:(1)规划及实施劳动安全卫生教育训练。
(2)规划劳工健康检查并实施管理。
(3)实施职业灾害调查、报告及办理职业灾害统计。
(4)向总经理提供有关劳工安全卫生管理建议及资料。
5.1.4.凡操作以下机器、设备的人员须依《特定人员资格审查办法》(WI-6.1-002)规定进行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担任:(1)叉车,卡车驾驶员。
(2)10吨移动式行车操作工。
5.2.安全教导及训练5.2.1.本公司安全卫生训练规定依《培训实施程序》(TSP6.1)执行,并定期举行。
5.2.2.各级主管人员的安全训练可派至厂外专门机构接受专业化的安全训练,加上本身的工作经验,进而推动厂内的员工安全训练及教育。
5.2.3.有效的事故防止计划是建立在遵守标准的工作方法上。
5.2.4.下列是教导员工的必需项目:(1)正确安全工作程序(包括机器设备正确操作及手工具使用等)。
(2)防火与消防。
(3)工业急救。
5.3.实施安全检查5.3.1.安全检查的目的是找出工作环境的潜在危险而予以改善,以免发生重大的事故。
尤其机械保养检查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关安全检查应与设备维护保养部门相配合。
5.3.2.安全检查项目应依[安全卫生检查表]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5.3.3.机器安全检查依《设备管理与维护控制程序》(TSP7.7)由使用者进行自主检查。
5.4.建立安全工作环境5.4.1.对于高压电、消防栓、灭火器……等设备或器具,须有明显危险或警告标示。
IATF16949 基础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简介本文档旨在为组织制定和实施符合IATF标准的基础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提供指南。
目的建立和维护适当的基础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以确保生产环境安全、卫生,并满足IATF标准的要求。
范围该管理程序适用于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设备维护人员、环境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
要求1. 设备管理- 组织应确保设备的适当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可靠性和性能。
- 所有设备维护计划和记录应按照要求进行编制、保留和更新。
2. 工作环境管理- 组织应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并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指导。
- 应采取措施控制环境因素对产品和流程的影响,确保生产环境满足IATF标准的要求。
3. 监督和改进- 组织应建立监控和评估基础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机制。
- 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机会应进行记录、分析,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文件控制本管理程序的文件控制应包括:- 版本控制- 文件审查和批准- 文件变更和更新的记录- 定期审查和验证文件的有效性文档记录- 所有与基础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应按要求进行编制、保留和管理。
- 相关的培训记录、预防和纠正措施记录等也应被妥善保存。
培训- 应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基础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 培训的内容和效果应进行评估和记录。
符合性评估- 应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核,以评估基础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符合性。
- 审核的结果应进行记录,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变更管理- 对基础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任何变更都应进行合理控制和记录。
- 变更管理程序应包括变更的识别、评估、批准和实施的步骤。
参考资料- IATF标准要求- 相关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以上为IATF16949基础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简要概述。
请根据组织的特定需求和要求进行详细编制和实施。
1 目的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识别并管理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 职责3.1生产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和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3.2 总经办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办公设施和办公环境进行控制。
4 程序4.1 基础设施的确定本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和工具(包括生产线、测试设备、量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4.2设施的提供a)技术质量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本公司发展的需要,填写“采购申请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等,报总经理批准后,由采购部负责实施采购。
b)办公设施由总经办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及公司发展需要,填写“采购申请单”,注明要求,经总经理批准后,由采购部负责实施采购。
4.3 设施的验收a) 采购的设施,由技术质量部部进行验收,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技术质量部和使用部门在“设施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
b) 验收不合格的设施,由采购部通知供方退货,并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c) 技术部质量部或总经办对验收合格的生产或办公设施进行编号,建立设施档案,并在“设施一览表”上登记。
4.4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a)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写设施的操作规程,发放给相关操作人员。
对于设施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由设施使用部门负责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b) 使用部门制定“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规定保养项目、频次,并按要求执行,各设施归口管理负责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设施归口管理部门每季度收集“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整理入档并作为制定检修计划的依据。
设备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1. 建立设备清单:对公司所有设备进行清单管理,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采购日期、保养记录等信息。
2. 设备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清洁、检修、保养等内容,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执行。
3. 设备故障处理: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避免影响生产和工作进程。
4. 定期检测:对重要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工作状态良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5. 设备投资规划: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和需求,制定设备投资规划,确保设备更新换代,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1. 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生产场所安全等内容,确保员工和设备安全。
2. 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办公场所进行清洁和卫生管理,提供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
3. 应急预案:制定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包括火灾、意外伤害等,及时应对并解决。
4. 健康管理:提供员工健康检测和健康保健指导,促进员工身心健康。
5. 资源节约:提倡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资源,鼓励员工参与环保工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设备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够为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持。
第一章设备设施管理程序为了确保公司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和高效管理,公司将建立以下设备设施管理程序:1.设备清单建立1.1 为公司的所有设备建立清单,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确保设备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1.2 清单中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采购日期、使用部门、维护记录等详细信息。
1.3 清单需由设备管理员负责更新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设备维护计划2.1 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检修、保养等工作,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寿命。
2.2 设备维护计划应该根据设备的不同特点和用途进行制定,确保维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 设备维护计划由设备管理员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基础设施、工作环境控制程序1目的对产品实现过程所涉及到的基础设施、所处的工作环境以及对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提出控制要求,以确保产品实现顺利进行。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内所有与产品实现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以及产品实现过程使用的基础设施和所处工作环境的安全的管理。
3定义3.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加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
3.2关键设备:指具有精密的技术指标和(或)价格昂贵(一般在30万以上)和(或)数量稀少和(或)关键过程实现所用的设备。
3.3基础设施: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
3.4工作环境:是指工作时所处的条件,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如噪声、温度、湿度、照明或天气等。
3.5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生产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4相关文件4.1《公用房屋管理暂行办法》。
4.2《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4.3《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4.4《技术安全管理规定》5职责5.1国有资产管理处(以下简称国资处)是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基础设施、实验室工作环境、技术安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完善学校用于科研生产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以及实验室技术安全的制度,并监督制度的执行,定期汇总相关学院报备信息。
5.2质量管理处产品质量检验科(以下简称检验科)是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监视与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办法,并负责监督办法的执行。
5.3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各学院(以下简称各学院)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本学院下属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的房屋、场地进行管理和调配,对其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以及安全生产情况实施监管并记录归档,定期将记录情况于每年6月和12月报国资处备案。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是指对办公楼宇、工厂、仓库等基础设施及其设备进行监控和控制的软件系统。
这些软件系统通常与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物联网设备相结合,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控制和优化基础设施的运行,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
这些程序通常具备以下功能:
1. 监测设备: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建筑物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
2. 控制设备: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自动控制空调、照明、通风等设备,以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的调节和维持。
3. 节能管理:通过分析能源使用情况和设备运行数据,优化设备的使用模式和能源消耗,以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营成本。
4. 预警与报警:通过设定警戒阈值,当环境参数超出设定范围时,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关闭设备、通知工作人员等。
5. 数据分析与报表: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生成统计报告和趋势图,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设备维护的参考。
6. 远程监控与控制:通过互联网或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随时随地进行管理。
7. 故障诊断与维护: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并进行诊断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和工业场所,
如办公楼、商业中心、工厂、医院、学校、机场等,能够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确定、配置并维护生产所需的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确保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2.0范围
2.1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和生产辅助设备的管理;
2.2 适用于检验设备的管理;
2.2司厂房、办公设备等基础设施,工作环境5S管理等。
3.0定义
3.1适当的基础设施包括保证产品符合性所需的适当的制造设备;
3.2 生产设备:指公司直接用于生产的设备;
3.3 辅助设备:指公司间接用于生产的配套设备;
3.4 检验设备:指公司中用于产品检测的测试设备;
3.5监视和测量资源包括确保制造过程有效所需的适当的监视测量设备;
4.0权责
4.1 生技部是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的管理、使用和维护。
4.2供销部负责生产设备的采购。
4.3质保部协同生技部负责生产设备的验收。
4.4各部门负责确保分管范围的工作环境及所使用的生产设备符合要求。
5.0作业流程或说明:见附件
6.0参考文件
6.1 采购管理程序
6.2测量和监视设备的控制程序
7.0使用表单
物资申请单
生产设备台帐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年度预防性维护保养计划
设备履历卡
注塑机安全点检表
注塑机使用记录表
设备事故报告单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IATF16949 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1. 概述IATF 是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公布的与汽车行业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是 IATF 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车辆制造过程中的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2. 设备管理程序2.1 设备选择与采购- 在选择设备时,应考虑其适用性、可靠性和质量。
- 采购设备前,必须进行供应商评估和审查,并与供应商达成书面协议。
- 设备采购后,需要建立设备信息档案,包括设备规格、性能指标、采购记录等。
2.2 设备安装与验证- 设备安装前,需要进行合适的规划和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布局、电力供应等。
-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设备验证,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2.3 设备维护与保养-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修复故障和损坏。
- 设备维护记录应详尽完整,并包括维修人员的资质证明和维护过程的相关信息。
2.4 设备验证与监控- 定期进行设备验证,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 建立设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关键指标,并记录相关数据。
3.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3.1 环境管理计划- 制定工作环境管理计划,包括环境影响评估、环保措施和目标等内容。
- 确保工作环境符合适用的环境法规和客户要求。
3.2 废物管理- 制定废物管理制度,包括废物分类、储存、处理和处置等方面的要求。
- 废物处理必须合法合规,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3.3 能源管理- 制定能源管理计划,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 定期评估能源使用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能源消耗的变化。
3.4 环境监测与改善-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符合环境要求。
- 发现问题后,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持续改善工作环境。
4. 总结设备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是确保汽车制造过程中质量和环境合规的关键措施。
合理选择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环境,将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质量风险和环境影响。
设备工作环境管理程序1.目的:对生产产品的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顿,保持生产设施处于清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环境的条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确保产品质量创造条件。
2.范围:凡与本公司设备有关的办公场所、生产现场、车间、仓储和厂房区域等均适用之。
3.定义:3.1 工作环境:指对制造和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过程周围的条件;这种条件可以是人的因素(如:心理的、社会的)、物的因素(如:温度、湿度、洁净度、粉尘等),物的因素一般包括:厂房维护,灯光照明,噪声,取暖、通风、空调、电器装置的控制,以及与厂房维护有关的安全隐患。
3.2 6S:指的是由6S的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和英文SAFETY(安全)这六个单词,由于这六个单词前面的发音都是“S”,所以简称为“6S”。
3.3 整理:将办公场所和工作现场中的物品、设备清楚的区分为需要品和不需要品,对需要品进行妥善保管,对不需要品则进行处理或报废。
3.4 整顿:将需要品依据所规定的定位、定量等方式进行摆放整齐,并明确地对其予以标识,使寻找需要品的时间减少为零。
3.5 清扫:将办公场所和现场的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使其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干净整洁的状态,并防止其污染的发生。
3.6 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且维持其成果,并对其实施做法予以标准化、制度化。
3.7 素养:以“人性”为出发点,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3.8 安全:指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在工作状态、行为、设备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给员工带来即安全又舒适的工作环境。
4.权责:4.1 生产现场、车间区域、厂房区域的设备工作环境执行、维持和管理:各相关部门。
4.2 生产现场、车间区域、厂房区域的设备工作环境检查和监督:设备处。
5.作业内容:5.1 工作环境管理流程图(见附件一)。
5.2 为确保公司的工作环境对人员的能动性、满意程度和绩效/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提高公司生产、经营的业绩,公司对产品的生产现场之设备工作环境进行策划和规划;当公司有新的工作环境需求时,由需求部门提出,经部门主管审查、管理者代表核准后,由部门主管和各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策划和规划,并营造适宜与他们的工作环境,如: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组合,同时考虑以下因素:5.2.1 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发挥公司内人员的潜力;5.2.2 安全规则和指南,包括防护设备的使用;5.2.3 人机工程;5.2.4 工作场所的位置;5.2.5 与社会的相互影响;5.2.6 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5.2.7 卫生、清洁度、噪声、振动和污染。
5.3 工作环境区域划分:以企管处和生产处为主导召集相关部门根据各部门实际的工作区域使用情况划分各部门的工作环境责任区域,明确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的负责人员,并赋予其职责和权限。
5.4 组建6S检查小组和工作环境卫生定期检查:以管理部为主导召集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的负责人员组成6S检查小组,选出小组组长,并于每月一次对公司内所有的生产现场、车间、厂房(包括办公室)等工作环境区域按公司工作环境区域规定的项目和内容进行6S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记录于“6S检查表”中,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事项按《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中之规定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要求相关缺失责任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于下次进行6S检查时对其执行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确认、验证,直至其符合规定要求。
5.5 工作区域设备的环境要求:5.5.6 设备的整理、整顿和环境要求:5.5.6.1建立设备的保养制度(包括:设备的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制度),并定期检查机器、设备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空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每一台设备都要有记录。
A)、检查注油口、油槽、水槽、配管及接口、各给油部位;B)、由电气部门人员参与检查电器控制开头紧固螺丝,检查指示灯,转轴等部位是否完好。
C)、对松动的螺栓要马上加以紧固,补上不见的螺丝、螺母等配件。
D)、对需要防锈保护或需要润滑的部位,要按照规定及时加油保养。
E)、更换老化或破损的水管、气管、油管。
F)、清理堵塞管道。
G)、调查跑、滴、冒、漏的原因,并及时加以处理。
H)、更换或维修难以读数的仪表装置。
I)、添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压鞋、绝缘手套等)。
J)、要及时更换绝缘层已老化或被老鼠咬坏的导线。
5.5.6.2建立设备的操作规程,要求所有人员按规程对设备进行操作,并扫除一切异常现象。
A)、指导及制定相关规程,明确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
5.5.6.3 生产现场、各车间的设备摆放须整齐、干净。
5.5.15.3 对机器、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管理:A)、非指定的工作人员不得开动电动机械、设备,如遇有故障或不正常的情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B)、保险丝熔断时,应通知专业人员进行修换,但遇紧急且在220伏特以下(包括220伏特)时由专业人员进行修换(此项人员须熟悉电气相关知识及其操作者);C)、所有电动机器及电动手工具其外壳必须接地,且对其接地线路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其接触良好;D)、不要擅自修理电气线路及设备,见有故障如:过热、火花、或电机冒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其报告后通知有关人员进行修理;E)、临时电源使用前必须加以检视,有无绝缘不良、破皮等。
避免将其绕于手臂或携带于身体任何部位进行作业;F)、所有固定电源应将其视作电的活线,不可把身体与搬运物与其进行接触。
不可太相信电线外面有包皮可以保险而不会触电。
发现由电线杆上落下的线,应立即通知电气管理人员进行处理,且忌不可用手去拿和接触;G)、再度发生保险丝熔断或控制器跳开必有原因,应立即先报告部门主管,然后通知电气管理人员处理;H)、电气机器加油量应求适量,过多过少都易造成异常现象发生;I)、临时电源切不可横跨走道、通道、或浸入油水中;J)、若站于潮湿的场所或金属物上,且忌不可用潮湿的手去接触电气设备及其带电部分;K)、应禁止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变电室及设有围栅的变压器室;L)、凡有电线通过的工作场所之地面,如有人来往时必须加安全防护盖进行掩盖;M)、不得用铜线等金属丝代替保险线。
N)、机器、设备的安全罩、联锁、区域传感等措施有不完善的地方时,应报告部门主管,然后通知电气管理人员处理;O)、设备的安全装置措施是否完善,尤其是干燥机的温度是否过高,机械手、自动运转设备的防灾措施是否完善。
5.5.15.4 对修理机器、设备及工程设施的安全控制和管理:A)、非自身操作的机器、设备或未经主管授权操作的机器、设备一律不得擅自进行操作;B)、不对转动中的机器、设备作较大的修理作业。
若须在转动的机器、设备之近旁处所进行作业,则操作人员与机器、设备间须设有适当的隔离防护设施;C)、除经常操作上必须的调整外,一切调整或加油等工作,均应等机器、设备完全停下之后进行;D)、不用手去摸触机器、设备的转动部分;E)、砂轮机需位于砂轮中心点之上,并对其设有遮眼玻璃;F)、只有获得主管授权的人员方可调换砂轮(此项人员须施以调换砂轮的工作督导);G)、禁止使用不适当的代替品,如:以汽油桶充作支架或工作台,以扳手当榔头,以木箱当阶梯等,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H)、工作人员不许搭乘于吊车或起动车辆悬吊或搬移物品的电梯中;I)、铁链不可用打结或加螺丝的办法以缩短或接长;J)、各种起重吊车及启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应注意他人的安全,使用适当的信号或音信,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并设法保持钢索在卷筒上排列整齐;K)、在严禁烟火电厂区域内所使用的临时灯,其玻璃的外围须有金属栅之保护装置设施。
L)、非事先征得经营主管同意,任何人均不得在酸碱、有毒及易燃气体、易爆物品、高压之设备上从事任何修理或调整等作业。
5.5.16 对人的安全因素之教育和预防:5.5.16.1 对主管的安全责任要求:A)、主管人员应负防止意外事故的责任;B)、主管应以身作则遵守安全卫生须知;C)、主管应教导及监督部属和员工遵守安全卫生须知;D)、发生意外事故时,主管应立即联络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及制造部经理进行处理或与公司高层管理者(总经理)共同谋求改善;E)、主管人员应与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合作,共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F)、各主管必须切实明了其所监督工作上的安全工作方法;G)、各主管应熟悉和了解有关本职的安全守则、安全工作方法并督导属下遵照执行;H)、各主管应熟悉和了解有关本职的安全维护装置及经办工作所使用的人体安全保护器材/用品,应负责为保养确实应用之责;I)、分派工作时,若无组长以上人员负责时,应就其中指定一人为负责人,统一指挥; J)、各主管对属下应施以正确的安全工作方法教导和培训:K)、应使属下确能熟练而安全地完成指定任务;L)、对于新进人员或由其他部门调用之人员,应注意其精神体力是否适合其工作;M)、对新进人员应详细解释该部门之特别危险的工作事项及其防范办法,以确保其工作安全;N)、对新进人员应详细解释与其有关的安全工作法和注意事项。
5.5.16.2 对员工/干部个人安全行为责任的要求:A)、切实遵守公司所规定的安全卫生须知;B)、依照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工作,或按上级指示的方法进行工作,不得擅自改变工作方法;C)、非个人所负责操作的机械、设备,不得擅自操作他人的机器、设备; D)、任何时刻不得无故逗留或徘徊于他人的工作区域;E)、放置工作上所需的物料于货架上、高塔上或其他高处时,应确保不绊跤他人或跌落以避免击伤他人;F)、若须从高处抛下物体,应禁止地面上有人通行和在此作业;G)、移动一个机器、设备或货架时,须先将放置其上之未固定物体取下;H)、不得于厂内/工作场所到处奔跑、嬉戏、或搞恶作剧或有其他妨碍秩序的行为; I)、不可使用压缩空气设备中产生的空气用来清除身上的灰尘或将压缩空气管指向他人;J)、行走时不可为谋取捷径而穿越生产操作区域或与安全有关的工作场所;K)、不在石绵瓦或类似的屋顶上行走;L)、不在工作区域中的高架吊车下或悬空重物下走动或进行作业;M)、若发现漏油、漏气之处不健全及已损坏的梯子、平台、栏杆及其他不安全的环境时,应随时报告部门主管或安全卫生管理人员;N)、不要使用不健全的工具或机械、设备; O)、推门出入时,不得用力猛推,以及撞及对面而来之人;P)、安全通道、安全门出入口前后必须保持畅通,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物品堆置而妨碍通行;Q)、应尽量避免从正在施工中的搭架或其他高架下走过、通行;R)、上下阶梯或行走于容易滑跌之处须特别小心,以免摔倒;S)、搬运物体的伤害最多,在搬运物品时应特别小心;T)、搬运货物专用的电梯或吊车,应禁止任何人员以任何理由进行搭乘;U)、每一员工都须自认防止意外事故为其应尽的一份责任,并互相劝勉他人并要求其遵守安全须知;V)、熟记工作场所的出入口、安全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