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负不相容选言命题与负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
- 格式:pdf
- 大小:127.06 KB
- 文档页数:4
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联营命题和负命题的前后级
所谓假言命题,就是“如果,就”样式的命题。
也叫条件命题。
比如,如果你来,我就不来。
如果明天刮台风,就不用上学了。
这就是假言命题。
就是假设怎么样的。
直言命题就是,甲是乙。
这种样式的。
比如狗是哺乳动物。
水分子是金属。
这种就是直言命题。
就是直接断定什么的。
选言命题就是,“有的,有的”,“要么,要么”,这种需要做选择,条件不一定全符合的句式。
比如铁要么是金属,要么是化合物。
有的熊猫喜欢吃竹子,有的熊猫喜欢吃肉。
这样的句式就是选言。
联言命题就是,既是也是,这种形式的,表示两个条件一起存在或者一起不存在的。
比如熊猫既会爬树又会游泳。
选言命题分为两类:相容的选言命题和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以“或者,或者”为典型连接词,表示不同的选言支可以同真;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以“要么,要么”为代表,表示不同的选言支不能同真。
假言命题分为三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连接词以“如果,那么”为典型连接词,包括“只要,就”等;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以“只有,才”为典型,包括“除非,才”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以“当且仅当,才”为典型。
四、复合命题及其推理复合命题是包含了其他命题的一种命题,一般说,它是由若干个(至少一个)简单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
(一)联言命题及其推理Ⅰ、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断定事物的若干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如:“文艺创作既要讲思想性,又要讲艺术性”就断定了“文艺创作要讲思想性”和“文艺创作要讲艺术性”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联言命题所包含的肢命题称为联言肢。
在现代汉语中表达联言命题逻辑联结词的通常有:“……和……”,“既……又……”,“不但……而且……”,“一方面……另一方面……”,“虽然……但是……”等等。
如果取“并且”作为联言命题的典型联结词,用“p”、“q”等来表示联言肢,那么联言命题的形式可表示为:p而且q“鲁迅是思想家”都真的情况下是真的,在其余情况下都是假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汉语中用“但是”、“还”、“尽管”等联结词所联结而成的联言命题并不完全等同于用“∧”所联结而成的合取式。
对前者来说顺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如“他获得了奥运会的金牌,并且参加了奥运会”就是一个在逻辑上可接受的联言命题。
但它对日常思维来说却是不恰当的。
因为它的两个肢命题在意义上前后顺序被颠倒了,同样,“他参加了亚运会,并且雪是白的”在逻辑上可以为真。
Ⅱ、联言推理1.分解式;这是根据一个联言命题为真而推出其各联言肢为真。
公式是:p∧qp(或q)例如,某同志曾有如下议论:既然大家都认为老王同志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我说老王同志是有缺点的,这又有什么不对呢?某同志的这个议论实际上就是运用了一种联言推理。
即:老王同志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所以,老王同志是有缺点的。
2.组合式;这是根据一个联言命题的各个联言肢为真而推出该联言命题为真。
公式是pqrp∧q∧r例如,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仅工人和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而且知识分子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所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2.负命题的等值推理(命题)(1)联言命题的负命题:⌝(p ∧ q)↔⌝ p ∨⌝ q(2)相容选言命题的负命题:⌝(p ∨ q)↔⌝ p ∧⌝ q(3)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负命题:⌝(p ∨q)↔(p ∧ q)∨(⌝ p ∧⌝ q)(4)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p → q)↔ p ∧⌝ q(5)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p ← q)↔⌝ p ∧ q(6)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p ↔ q)↔(p ∧⌝ q)∨(⌝ p ∧ q)(7)负命题的负命题:⌝(⌝ p)↔ p3,命题推理的有效式(1).联言推理1)联言推理分解式:p ∧ q → p 或p ∧ q →q2)联言推理合成式:p, q → p ∧ q(2). 选言推理1)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p ∨ q)∧⌝ p → q 或(p ∨ q)∧⌝ q→ p2)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p ∨q)∧⌝ p → q 或(p ∨q)∧⌝ q → p3)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p ∨q)∧ p →⌝ q 或(p ∨q)∧ q→⌝ p (3).假言命题推理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p → q)∧ p → q2)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p → q)∧⌝ q →⌝ p3)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p ← q)∧⌝ p →⌝ q4)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p ← q)∧ q → p5)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p ↔ q)∧ p → q6)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p ↔ q)∧ q → p7)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p ↔ q)∧⌝ p →⌝ q8)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p ↔ q)∧⌝ q →⌝ p5,A、E、I、O、a、e六种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情况6,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7,A、E、I、O四种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可用如下的逻辑方阵表示:A 反对关系 E差矛矛差等盾盾等关关关关系系系系I 下反对关系 O矛盾关系: A与E,I与O,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反对关系: A与E 不能同真,可以同假下反对关系:I与O 可以同真,不能同假差等关系: A与I,E与O,可以同假,可以同真8,对当关系推理矛盾关系: SAP ↔⌝SOP SEP ↔⌝SIP SIP ↔⌝SEP SOP ↔⌝SAP 差等关系: SAP→SIP SEP→SOP ⌝SIP→⌝SAP ⌝SOP→⌝SEP反对关系: SAP→⌝SEP SEP→⌝SAP下反对关系:⌝SIP→SOP ⌝SOP→SIP9,命题变形推理(1)换质法: SAP ↔ SEP~ SEP~ ↔ SAP SEP ↔ SAP~ SAP~ ↔ SEPSIP ↔ SOP~ SOP~ ↔ SIP SOP ↔ SIP~ SIP~ ↔ SOP(2)换位法: SAP → PIS SEP ↔ PES SEP → POS SIP ↔ PIS10,三段论的格和式一、判断主项、谓项周延与否的四句话1.全称或单称判断的主项都周延。
德·摩根定律:在命题逻辑中存在着下面关系:非(P 且 Q)=(非 P)或(非 Q)非(P 或 Q)=(非 P)且(非 Q)2012年的逻辑真题形式逻辑相当多,而不少同学都觉得形式逻辑很难。
其实形式逻辑就是那几个公式。
1)否定词代入的命题等价转化2)p->Q 等价于非Q-》非p ,3)如果p 则q,只要p就q 等价于p->q 等价于非p 或Q只有p,才q 等价于q->p除非p,否则q 等价于非q-》p4)相容选言和不相容选言的区别5)一些隐藏的形式逻辑的标志。
A必须B 等价于只有B 才有A =》A->B B是A的必要条件A是B的基础,A是B的前提,等价于只有有了A 才有B B->A A是必要条件 A当且仅当B,A是B的唯一条件等价于A->B所有的A 是B 等价于A->BMBA逻辑知识点与记忆口诀汇总大秘送注意:逻辑要考察我们对语言文字的体察和敏感度。
逻辑知识点分三大类:一是逻辑推理能力,二是综合归纳能力,三是评价论证能力。
一、逻辑推理能力。
(20分)答案一定不用多看,但是要死记住口诀,全答对没问题。
包括11性质命题、12充分条件、13必要条件假言命题,14联言、15选言、16模态命题,17复合命题 18三段论二、综合归纳能力(10分)21语义解释题2-4分,22争论焦点,23推出结论8-10分。
三、评价论证能力:(30分以上)31假设、32支持、33削弱、34评价论证分析,35指出论证缺陷、论证方法。
11、性质命题:方图记住。
Especially:下反对关系中,可能同真,不可同假,一个为真,另一个真假不能确定,一个为假,另一个一定为真。
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
同理可得,否命题等价于逆命题。
负命题就是矛盾命题。
排中律、同一律和矛盾律。
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公式是:”甲是甲”或”甲等于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思维对象的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