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本真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让教育回归本真随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人们现在提到最多的是“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德育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本源”……我想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育是什么孔子:“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教育这一事物在人们为它下定义以前就早已存在了,不论人们给它下什么样的定义都不会改变教育的本质。
即教育是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
简而言之,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过程。
二、教育为什么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教育之功能,就其大者而言,为立国之大本;就其小者而言,亦为如何导引国民精神生活与实际生活臻于健全与畅遂之关键。
”再来看看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国家教育方针的论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明确提出了教育培养目标,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与陶行知老前辈所谈到的教育功能不谋而合,将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即既实现人的个性化发展,又促进人成长的社会化。
教育究竟为什么呢?一位教育专家在天津某高校研究生一个讲座上问学生:如果你们是原材料,那么产成品是什么?他们回答是毕业证,专家说,如果毕业证是教育的结果的话,那就不需要高校了,建几个印刷厂就完了吗!学生愕然!教育为什么?教育旨在成就人,为国育才!三、教育怎么办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我国教育现状问题吧:1、教育可持续性不足。
让中学语文教学回归本真中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关键时期。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功利化倾向、考试导向、过分注重知识点、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等,导致了中学语文教学偏离了本真的方向。
让中学语文教学回归本真,重拾语文教学的初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人文精神。
语文是人类语言文字的载体,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表达工具,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强调语文的人文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格。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语文作品感受人文情怀,体会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文的审美意义。
语文作品是人类智慧和感情的结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语文作品的过程中感受美的力量,领悟文学艺术的魅力。
只有真正领悟语文作品的审美意义,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动力。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思想内涵。
语文作品不仅是艺术表现,更是思想交流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语文作品的深层意义,发现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和社会哲学。
只有真正理解语文作品的思想内涵,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文的实践应用。
语文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具有丰富的实践应用价值。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只有真正掌握语文的实践应用,学生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语文的作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
让中学语文教学回归本真,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促进语文教学从功利导向回归到人文精神的培育;学校应加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教师应加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素养,引领学生走向精神的殿堂。
师德演讲心得:回归本真的教育 (2)师德演讲心得:回归本真的教育 (2)精选2篇(一)在参加师德演讲比赛后,我对回归本真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回归本真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者应当坚持真实和真诚,以培养学生成为真实的自我。
在我看来,回归本真的教育需要教师从自身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秉持真诚、真实和真理。
教育者应该去除表面的虚饰和伪装,真实地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和人格特点。
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建立起信任和亲近的关系。
同时,教育者也应当从真实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指导,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真实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成长。
回归本真的教育还要求教育者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真实性。
教育者要以真实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真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同时,教育者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求学生以真实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道德。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自信和自尊,同时也能够真实地与他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我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也尽可能地将回归本真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我的教学中。
我争取以真诚和真实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同时,我也会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困惑与挑战。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学生自信、真实的个性。
通过回归本真的教育,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价值观。
只有教育者能够真实地与学生建立起亲近和信任的关系,才能够培养学生成为真实的自我,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坚持回归本真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德演讲心得:回归本真的教育 (2)精选2篇(二)作为一名教师,师德是我们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参加师德演讲比赛是我成长的一次宝贵机会。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回归本真的教育的重要性。
放飞幼儿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幼儿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不仅关乎孩子个人的成长发育,也关乎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幼儿教育往往被过度的功利化和标准化所影响,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充分发挥天性,甚至失去了自由和欢乐。
我们有必要让幼儿教育回归本真,放飞幼儿的天性,给他们一个真正快乐和充实的成长环境。
放飞幼儿的天性意味着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独立空间。
孩子是天性自在的,他们需要通过自由活动和探索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我们不应该过度地束缚他们,限定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而是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在幼儿园或者幼儿教育机构中,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宽松和开放的环境,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和学习,而不是被规则和纪律所限制。
放飞幼儿的天性也意味着给予他们更多的玩耍和娱乐时间。
玩耍是幼儿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满足感,还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各种潜能和技能。
我们应该注重给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玩耍和娱乐活动,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绩和标准化。
放飞幼儿的天性也意味着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幼儿是非常需要爱和关怀的,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温暖和稳定的成长环境。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教师对孩子的情感认同和情感陪伴能力,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联系。
我们也要注重关爱孩子的心灵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和情感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情绪态度。
放飞幼儿的天性也意味着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他们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个性。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创造出独特的作品和表现。
我们也要注重给予孩子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让他们可以接触到多样化的知识和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识。
放飞幼儿的天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它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和独立的人格,发展健康和积极的心态,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放飞幼儿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幼儿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在我们日益现代化的社会中,幼儿教育却常常失去了应有的本真,被功利化、竞争化的教育理念所笼罩。
为了让幼儿教育回归本真,我们需要放飞幼儿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与快乐中成长。
放飞幼儿的天性意味着要抛弃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不再追求短期的成绩和效益,而是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
在过去的教育中,幼儿常常被强迫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以便在未来能够在社会中立足。
这种教育方式常常会导致幼儿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和自由,而变得焦虑、孤独甚至抑郁。
我们应当将幼儿教育的目标重新定位,将重心放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潜能上,让他们在玩乐中自然成长,而不是追求表面的成绩和效益。
放飞幼儿的天性也意味着要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和尊重。
幼儿是天真、善良、单纯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并且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现代社会中,幼儿往往被束缚于各种学习任务和规则之中,而失去了自由的天性。
我们应当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让他们在游戏和探索中自由成长,而不是被限制在书本和教室之内。
我们也应当尊重幼儿的选择和决定,不再强迫他们成为我们期望的样子,而是真正尊重和理解他们的天性和需求。
放飞幼儿的天性还意味着要提倡以爱和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幼儿心智尚未成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呵护,而不是严厉的惩罚和指责。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教育者却使用严厉和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幼儿,以期望能够让他们听话和乖巧。
这种方式不仅会伤害幼儿的心灵,而且也会让他们失去信任和安全感。
我们应当以爱和关怀为核心,给予幼儿更多的理解和鼓励,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自由成长,而不是被严厉和惩罚所束缚。
要让教育回归本真,我们也需要重塑教育者的角色和责任。
教育者应当不再是严厉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而是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引导者。
他们应当善待每一个幼儿,细心倾听他们的声音,呵护他们的成长,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育心得: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教育心得: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的文章,感觉写的不错,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小编觉得,关于儿童的一切必须回到原点上来。
至于何为教育原点是什么,不太好说,那么下面带来一篇文章帮助你理解。
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徐显明校长在济南的一次演讲中说得好:“没有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罪恶”,“我们应该从行为养成的道德要求出发,严禁我们的幼儿园去教孩子学写字,去教孩子学算术,去教孩子学,而应从自己提书包、帮同学做事、向长辈行鞠躬礼开始,从小学会如何尊敬长辈,如何跟同伴打交道,如何料理自己的事务。
”可是当今中国学前教育现象是许多家长、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为了吸引生源和财源,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名拔苗助长,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小学的文化课程。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完全是不懂教育规律谋私利造成的社会教育乱象。
这是“残忍”的教育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教育工作者丧失了自身的责任和良知的行为,更是教育犯罪的行为。
因此,中国的教育士改革与发展必须要以特有的敢为人先的胆略和气魄,力求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
一个政府一个部门系统如果在前行途中,因为路走得远了、走得久了,范文写作而忘了出发的原点,就会导致形式大于内容、好心办坏事,就会脱离群众、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现实中,很多的出台、工作的启动,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走着走着就变了形、走了样,滋生了无数脱离实际的“下有对策”。
所以,当我们的工作遇到矛盾、困难的时候,内心感到苦恼、困惑的时候,对未来迷惘、无措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回到原点,问一问自己当初出发。
道路的起点、江河的源头,婴儿的降生、种子的发芽,工程的奠基、项目的启动,求学、入职的第一天,这些都是纯粹质朴、孕育希望、饱含力量的原点。
对于党员干部来讲,这个“原点”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对群众的感情,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作风。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
让教育回归本真当今的中国教育正在用越来越花哨的形式装扮着越来越贫弱的内容,急功近利的喧嚣,麻木的世态人情,浮躁的学术研究,狂猛的崇洋之风和乱刮的瞎指挥风,深刻的影响着人的思想认识、情感取向、价值定位,靠拍脑袋拍出来的“创新真理”、缺乏实践的“书斋定律”和邯郸学步的“效颦理论”,深刻地影响着舆论导向,甚至影响着中国的教育改革的方向。
在混乱的教育教学现状中,我们探寻魏书生的教学思想,不失为在喧嚣中寻找一份宁静的捷径,透过魏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更能擦亮寻求的眼光,穿透迷雾,还教育一份本真。
教育的行当里流行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说透了,就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培养会学、能学、善学的学生,在于通过最初的“教”达到最终“不教”的目的。
从目前各地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看,理念的更新和转变,模式的探究和实践,都是出于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如何让今天的教育能够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抓一个“本”字首先,抓住教师备课之本,转变观念,确立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工具生”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表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
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教育心得: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
教育心得: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然而,如今的教育系统已经变得繁杂、功利化,忽视了教育的本真。
为了让教育回归本真,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重视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我们应该尊重并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培养创造力: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创造力是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调综合素养:传统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包括情感、社交能力、健康与体育、审美和人文素养等方面。
我们应该在教育中平衡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4. 培养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守法守纪,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能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总结起来,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到原点,我们需要重视个体差异,培养创造力,强调综合素养,以及培养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未来社会的有价值的人才。
让教育回归本真——庆阳市涵养教育生态纪事本报记者尚德琪自从5年前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校长培训班之后,环县五中校长张兴斌开始写有关教育的文章了。
去年,他把自己写的一系列文章装订成了一个小册子,名字叫做《从改变自己开始》。
庆阳市东方红小学赵兴义老师当了37年班主任,他说:“只要我还当老师,我就一定在当班主任。
”赵老师对班主任的态度没有变,但年轻教师对班主任的态度变了:没当过班主任,就等于没有当过老师。
华池县柔远初中语文教师黄俊针对“作文难”开展了“初中语文读写生活化教学”课改项目,提倡学生从课文中读作者的生活,然后把自己的生活写进作文中。
结果,学生上语文课的态度变了,写作文的态度也变了。
这所有的“变”,在庆阳市教育局局长卢化栋看来,都可以概括为“让教育回归本真”。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今年4月份考察了庆阳市部分中小学以后,在他的微博上欣喜地表示:我们看到了“西部师生生命状态的改变”。
让阅读成为习惯2014年2月15日,卢化栋读了苏州十中校长柳袁照的一篇文章《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后,深受触动,提笔写了《致校长的一封信》,和柳袁照的文章一起寄给了市直和县区学校部分校长。
很快,校长们就有了回应。
正宁三中校长鲁守龙说,校长、教师、学生之间,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彼此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彼此的缺点”。
西峰区齐家楼初中校长拓俊儒表示,“校长应创造唤醒每一位教师的通道”。
开学第一天接到信的庆阳一中校长窦兴文“茅塞顿开”:“校长原来还可以这样当!”卢化栋说,10年前,他刚刚担任庆阳市教育局局长的时候,就发现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校长靠惯性当校长,教师凭经验当教师”。
他把这一现象叫做“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核心是功利心和浮躁气,而要克服功利心和浮躁气,就要通过阅读滋养教师品格、涵养教育生态。
”2005年,庆阳市教育系统及中小学“经典阅读”活动全面启动。
针对教师,市教育局统一印发了读书目录,明确要求每个教师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经典名著,各级教育局长必须以身作则。
《课堂走向生本,教育回归本真》摘要:“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其深层意义其实就是以生命为本,我感慨生本教育实验区的勇气,即使为了应对高考和中考,基础教育学校在日常教学阶段,却用生本的、正常学习的方式“以学养考”,六年,学生只要学,不统考,但我们仍然满怀憧憬,愿意借教育改革之东风,让课堂走向生本,让教育回归本真郭思乐教授为分享生本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以陶渊明的三句话为题出版了三本书,今天,我也想借这三句话来梳理我眼中的生本教育。
初见——望晨光之熹微“生本教育”的提法,大家都不陌生。
2012年左右,教育教学改革的流派很多,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榔口中学“三三六”模式等。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2012年《人民教育》刊登的生本教育专辑。
“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其深层意义其实就是以生命为本。
”“教师要做生命的牧者,不要做知识的纤夫。
”7年前读到的句子仍然记忆犹新。
我感慨生本教育实验区的勇气,即使为了应对高考和中考,基础教育学校在日常教学阶段,却用生本的、正常学习的方式“以学养考”,六年,学生只要学,不统考。
我震惊生本教育实验产生的巨大学习能量,在否弃应试教育教学方式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获得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取得超过应试教育终端考试的成绩。
1999年,华阳小学等校开始做生本教育,使用生本教育的方法和用书,实验班五年不统考,到了第六年统考,华阳小学的语文、数学分数全市、全区最高。
华阳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去考当年升高中的作文题,超过当年80%的中考生。
广外附小二年级的学生讨论当年高考题材料作文《捐赠》,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侃侃而谈,可圈可点。
郭教授说,认识生本不怕考的事实,可为今后遏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统考做准备。
放飞幼儿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优化与完善,我们是否忽略了幼儿的天性?幼儿时期是孩子最为天真无邪的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们渴望去探索世界、发现未知与尝试新事物。
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我们的教育是否真的回归到本真的状态了呢?我们需要明白幼儿的天性是什么?在幼儿时期,孩子们天真纯洁,他们喜欢玩耍、喜欢模仿、喜欢探索、学习不知疲倦。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去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他们拥有一颗探索的心。
幼儿的天性是纯真、好奇、探索的,他们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对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热情。
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却常常忽视了幼儿的天性。
在过分注重成绩、功利化的教育氛围中,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往往被忽视了。
学校通常以灌输知识为主导,对于幼儿的探索与兴趣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抑制了幼儿的天性,还可能造成学习厌学、性格孤僻等问题,甚至可能对孩子的健康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有必要让教育回归本真,放飞幼儿的天性。
如何做到放飞幼儿的天性呢?我们应该提倡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关注幼儿的成长需求和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在快乐探索中成长。
我们应该搭建一个多样化的教育平台,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去尝试不同的事物。
我们可以设置各种师资力量的辅导班,让孩子们在学业之余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学习。
还可以举办各种兴趣班,如绘画、音乐、体育等,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我们也应该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和他们一起游玩、探索,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我们也可以通过“以玩为教”来放飞幼儿的天性。
幼儿天生就喜欢玩耍,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力和想象力。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知识与游戏相结合。
在教授数学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让知识在玩耍中掌握,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教育制度的改革,校长负责制的慢慢强化,一些学校乃至实行了校长、书记同一人的集权,教师教学成功与否大体靠领导的印象,教育民主的气氛被淡化,教育评判被简化,教育公平慢慢消亡,而唯有让学生来评判教师,才能真正表现教育的公平。
教育需要“兼容并包”,教育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随着校长负责制的强化,普遍教师,乃至全社会都以为,确实是校长“说了算”,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全凭校长的“一家之言”。
教师的教育方式千姿百态,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姿多彩,若是仅凭校长“一家之言”,显然不合时宜。
《美国教育》杂志上说:“教育不该该注重学生‘知识'把握了多少,更重要的是有无培育学生勇敢参与学习进程的精神。
”《教育角色与进展新探》一书中也指出:“光为‘知识'的教学而教学,是功利主义教育,是彻头彻尾的伪教育。
”伟大的教育先行者张伯苓也曾说:“只明白压着学生读死书的学校,结果只是是造出一群‘病鬼’来,一点用途也没有。
……可惜,此刻的许多学校教育正陷入“一点也没有效”的怪圈,“重理论,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更轻体育……而实践证明,惟有先重德育、体育,再重智育的教师,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辉煌的印象:陶行知先生的劳动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德育;张伯苓先生的“强我华夏,体育为先”的拳拳爱国教育……曾鼓励了多少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可是,此刻的劳动教育、体育教学能有多少表现?有的也只是《工人日报》上刊载的一名体育教师披露体育教学黑幕:“体育教学确实是为了竞赛,为了竞赛成功,超负荷的训练,能够无论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至于没有参加竞赛的同窗,谁又会给他们多余时刻活动?”有的也只有《中国教育报》刊载的有的教师为了不让后进生拖全班学生学习成绩的后退,硬要后进生进行智力测试,乃至智力正常的学生也要说成不正常,以便在考试成绩中能够不算学生数,有利于自己的年度考核。
功利主义教育已到了如此不择手腕的境界教育的功利性也严峻阻碍的教育的公平性,教师“荣誉”的光圈下,付出的是学生惨重的代价,据教育部权威统计,初中生近视率超过50%,高中生那么达到76%,这对广大学生来讲是极大的不公平!还教育以公平,那么必需让学生来评判教师,光靠学校领导评判,那样太不靠得住。
从爱出发让教育回归本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播,更是人才的培养和个体素质的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似乎已经偏离了本质,变得功利化、功利化的倾向愈发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反思教育的本质,拨正教育的方向,让教育重新回归本真、回归本质。
而爱,恰恰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力量。
爱是一种包容和关怀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并不只是培养学生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价值观。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爱。
在爱的环境中,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鼓励,会更加积极地学习,更加愿意付出努力,这样才能在学习中真正地体会到知识的魅力。
我们需要从爱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体性发展,增加对学生的关爱和包容,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业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真正回归本质。
爱是一种启发和引导教育的本质在于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以及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和生活态度。
在现实中,很多教育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爱出发,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让他们真正成为有思想、有创意、有责任感的人。
老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用爱和关怀去引导他们,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世界、探索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回归本质,真正发挥教育的价值。
爱是一种尊重和平等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去接受教育,发展自己的特长。
在现实中,很多教育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分强调统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导致很多学生被边缘化,无法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教育资源。
我们需要从爱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每个学生的平等发展权利。
老师要用心去对待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想法,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教育的公平和价值。
游戏,让幼儿教育回归本真游戏,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在游戏中,他们能够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开始偏离了游戏本身的初衷,游戏成为了一种工具,而非一种乐趣和学习的方式。
让幼儿教育回归游戏的本真,成为了当前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幼儿们能够学习和发展社交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现实中的幼儿教育中,游戏往往变成了一种功利化的工具,被用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不再是幼儿们自发的游戏和学习的方式。
要让幼儿教育回归游戏的本真,首先需要重新审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游戏是幼儿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最佳路径,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标而被强加给幼儿的。
教育者需要重新认识游戏的价值,让幼儿们能够在游戏中享受乐趣的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
游戏的设计也需要更加注重幼儿的发展和需求。
过于零碎的游戏内容和过于复杂的游戏规则都会让幼儿失去游戏的乐趣,使得游戏变成一种负担而非乐趣。
教育者在设计游戏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让游戏更加贴近幼儿的需求,让他们能够在游戏中享受乐趣的不知不觉地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
家长和教育者也需要更加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
过于功利化的教育观念会让家长和教育者忽视幼儿的游戏活动,认为游戏只是一种消遣而已。
游戏正是幼儿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家长和教育者需要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在游戏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教育回归游戏的本真,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政策的调整和教育系统的改革都需要更加注重幼儿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社会各界也需要更加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共同营造一个让幼儿能够自由发展的环境。
让教育回归本真才是高效课堂的真正体现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喷薄而出,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高效课堂”理念的提出和推广。
而当前,有一部分老师对“高效课堂”理解不深,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其本质,认为多玩几个花样儿,课堂气氛活跃,就是一堂好课,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样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而是对“高效课堂”的扭曲。
真正的“高效课堂”不只注重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育规律;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128-01推行素质教育早已是全社会的共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喷薄而出,如火如荼,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高效课堂”理念的提出和推广。
而当前,有一部分老师对“高效课堂”理解不深,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其本质,认为多玩几个花样儿,课堂气氛活跃,就是一堂好课,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他们在教学中崇虚不务实,花架子太多,一味注重翻什么时髦的花样儿,怎样演好四十五分钟的戏。
结果,课堂上看上去热热闹闹,少数几位“高材生”的发言听上去也很有水平,可是,课后学生反映,什么也没学会。
看似精心设计、严密组织的课堂,实际是大多数学生只是老师的看客,少数“高材生”的陪客,这场戏的戏外人,充其量算个群众演员演的配角——上课举举手,附和着喊上几声。
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融入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的教学,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不可能实现高效。
这样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而是对“高效课堂”的扭曲。
真正的“高效课堂”不只注重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的本质。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放飞幼儿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在当下,许多教育者和家长已经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求,因此提倡放飞幼儿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的教育理念逐渐兴起。
放飞幼儿天性并不是放任孩子放纵自己,而是侧重于引导、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创造力。
它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充满爱意和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发展。
而让教育回归本真则是在教育中回归最初的目标,让教育回归到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怀和培养。
放飞幼儿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孩子们往往被安排好一切,他们的时间表、兴趣爱好、甚至将来的职业都被规划得丝毫不留自主选择的余地。
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得孩子们习惯依赖于外部的指导和规定,缺少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而放飞幼儿天性则鼓励孩子们自由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放飞幼儿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家庭和教育机构都倾向于过度保护孩子,孩子们被包裹得过于严密,没有机会独立思考、做决定和解决问题。
而真正的成长需要独立面对挑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放飞幼儿天性则提倡孩子们在安全、有爱的环境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
放飞幼儿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的教育理念追求给予孩子们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
在传统的教育中,往往存在着过度的功利性和功利化的倾向,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心灵成长。
而放飞幼儿天性则提倡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爱和关怀,让他们在有爱意和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这样的情感支持和自由环境将使孩子们更加快乐、更加自信、更加有爱心。
放飞幼儿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的教育理念更强调培养孩子们的品格和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身心健康和品格的培养。
在繁忙而喧嚣的现代社会,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在这其中,我们似乎逐渐失去了教育的本真。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提出“回归教育本真”的口号,旨在让教育回归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了回归教育本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回归教育本真的内涵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让教育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力。
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培养学生的个性。
2. 强化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3.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5.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二、回归教育本真的实践体会1. 教师角色的转变回归教育本真,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思考。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2. 课程设置的创新回归教育本真,要求我们改革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程设置上,要减少应试教育的痕迹,增加实践性、探究性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3. 教学方法的改进回归教育本真,要求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教育评价的改革回归教育本真,要求我们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从单一的成绩评价转向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
放飞幼儿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近年来,家长们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为此,他们也付出了大量时间和金钱。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教育已经偏离了本来的轨道,越来越多的在幼儿教育上犯了错误。
事实上,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所以应该让幼儿放飞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
幼儿喜欢动,他们需要大量的运动与游戏来发展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但是现在,很多幼儿园竞相提供各种培训班、课程,以及活动,让幼儿们接受更多的知识。
对于这种教育方式,我们需要反思,因为它们会给孩子带来太大的负担,影响到了孩子的自然生长和发展。
在幼儿园里,教育应该是一种让孩子自由发挥的方式。
我们应该尊重和培养幼儿的天性,尽可能地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育,而是将教育与游戏相结合,让儿童在自由的状态下学习。
幼儿时期的教育应该以回归游戏和自由为核心价值观。
此外,教育和游戏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游戏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并且在玩耍中习得知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同时,老师应该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不同的经验和知识,丰富他们的生活技能。
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成为能够自我发挥的人,还可以经由游戏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回顾幼儿教育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早期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围绕儿童的自由游戏来进行的。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儿童能够自己发现很多的知识,发展自己的天赋和能力。
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被教授,因此也引发了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的现象。
因此,放飞幼儿天性,使教育回归本真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应该把重心转向问题解决和创造力开发,鼓励儿童在游戏和探究的过程中,自由探索和成长,进而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在教育中,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坚持自由、积极的态度,让儿童能够自由探索、发展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展示天性。
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够成为一个能够自我解决问题,充满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
双减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幸福“双减”是政府针对内卷出台的政策,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真。
“双减”政策的目标: 1、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并将负担提升到未成年保护法的高度。
2、减轻家庭教育负担。
3、将教育回归到学校。
4、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
并规定,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双减”政策的意义
首先,为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其次,“双减”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最后,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
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严重问题的机构。
总的来说,学生端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力,除了学科类
的成绩也能在别处(德智体美劳)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机构端则是严禁资本运作、从学生和家长中牟取暴利。
让教育回归本真
让教育回归本真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崇高事业,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关乎学生的命运,关乎民族的未来。
今天本报推出的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改革的报道,全面诠释了该校创新育人模式的真谛,系统展示了改革给学校带来的冲击变革和活力,读后令人振奋,令人鼓舞,令人深思。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更多的是学生考试分数、学校升学率,衡量教师与学生仅有分数这把标尺,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讲,学生只是被动听,这种填鸭式教育教学方式不仅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心态浮躁、过分追逐功利化教育和过分强调分数的环境下,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独树一帜,抓住了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本质,具有独特的样本意义和示范作用,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把培养人、造就人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重点在于育人,其本源意义应该是激发人的真善美。
北京十一学校教改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尊重学生主体、对学生未来负责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注重教育本质、本源,彰显了对学生个性、人性和生命的尊重。
这是该校教改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其改革呈显出一派生机的关键。
启示之二,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第一位。
李希贵校长提出,北京十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生第一。
以一切为了人的自由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为己任,最大程度地保留学生的学习个性,针对每名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给学生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这是北京十一学校教改的精髓,也是其改革的灵魂所在。
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学生个性化,发现学生的需要作为育人目标,北京十一学校取消行政班、实行走班选课,拆掉讲台、实行导师制,真正实现了教育成为服务的思想变。
教育上,坚持教育的主体性,实施不被拒绝的教育,着力于培养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行为规范、思维活跃的民族脊梁和社会栋梁。
教学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创造条件努力让教室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重视教学常规,尊重教学规律,坚持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实现学生多向成才。
启示之三,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十一学校提出,新时期学校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学校的文化价值观是:改革创新,敢为天下先;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从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改革入手,给学生多样选择,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课程目标是一切为学生成长服务,为每一个学生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课程。
4000多名学生,每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课程表,做值日、社团、游学、职业考察随处都有课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彰显。
课程选择已经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路标。
你要知道你现在在哪,要知道到哪里去,然后自己决定路线。
这就是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路。
在这里,课程价值不再是盯分数、做题,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注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探索精神、好奇心等的培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
北京十一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改的一面旗帜,也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该校以坚持不懈而丰富生动的实践探索,让教育真正回归其本质、本真、本色,让教育真正回归到其本源、规律上来。
这正是其重大的典型意义所在。
数看十一学校
1952年,北京市十一学校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
学校占地234亩,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是一所拥有初、高中的完全、优质中学。
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
4174
学校共有学生4174人,每人一张课表,就有4174张独一无二的课程表。
1430 走班选课后,学校共有1430个教学班,每个班人数不超过24人。
265 学校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共开发了265门学科课程。
400 学校共开发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等不同类别的校本教材超过400本。
271 学校共改建学科教室271间,1200多类图书、1000多种实验器材进入教室,实现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无缝对接。
30 学校共开发了30门综合实践课程。
69 学校共开设有69门职业考察课程,分属30个行业,以帮助学生厘清职业目标。
545 本学期,学校共设置了60类、545个学生自主管理岗位课程,如教师助教、图书管理员、晚自习管理员等,学生根据表现可获得相应学分。
272 学校共有272个学生自组织社团,公益慈善类有30个,商业经营类13个。
5 学校设置了体育季、戏剧节、泼水节、狂欢节、电影节等5个节日。
11 学校共开设有11个国家名字命名的外国文化日课程,这些国家分别为罗马尼亚、美国、英国、韩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
31 学校共设有奖学金等31个评优项目,其中乐仁奖学金、思享奖学金、乐奖学金由学生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