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复习知识点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78 MB
- 文档页数:6
1.当一个结构在其静平衡位置受到扰动,并做无任何外部动力微烈的振动时,称该结构做自由振动。
2.无阻尼体系完成一个循环的自由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体系的固有振动周期3.单自由度无阻尼体系自由振动方程mx:+kx=0单自由度有阻尼体系自由振动方程mx:+cx.+kx=0单自由度无阻尼体系的简谐振动mx:+kx=p0sinωp t单自由度有阻尼体系的简谐振动mx:+cx.+kx=p0sinωp t4.无阻尼自由振动固有圆频率ω=根号(k/m)有阻尼自由振动中考虑阻尼的圆频率ωD=ω根号(1-ξ2)ωD:考虑阻尼后的圆频率多自由度体系频率方程([k]-ω2[m]){x}=05.阻尼常数c是在自由振动的一个循环或强迫谐振的一个循环中能量耗散的一种测度。
阻尼比也是体系的一种特性,它取决于体系的质量和刚度。
P26.阻尼的特性P3对于ξ的三个值:ξ<1、ξ=1、ξ>1分别讨论如果c=c cr或者ξ=1,则体系返回到其平衡位置而不再振动;如果c>c cr或者ξ>1,体系还是不振荡,并以更缓慢的速率回到其平衡位置;如果c<c cr或者<1,则体系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荡,振幅逐渐减小。
7.无阻尼体系在所有振动周期内的位移振幅都相同,而有阻尼体系则随每个振动周期振荡振幅衰减。
P38.强迫振动或稳态振动,它的存在时因为有作用力而与初始条件无关;瞬态振动,它取决于初始位移和速度.p79.变形(或位移)反应系数R d是动力(或振动)变形振幅A与静变形的比值.P810.共振频率定义为发生最大反应振幅时的扰动频率。
位移、速度、加速度动力反应系数表示为:R d、R v和R a。
动力反应系数之间的简单关系为:11.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
P1612.地震就是地球内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局部岩层塌陷,火山爆发等发生了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从而引起了地面的运动。
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抗震结构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抗震结构的概念抗震结构是指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性和完整性的结构。
它是对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发生损坏或倒塌的预防和保护措施,旨在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影响。
抗震结构的设计原则是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包括居住安全、人员疏散和建筑物完整性。
二、抗震设计的历史抗震设计起源于20世纪初。
在20世纪初期,人们对地震的认识还很有限,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仅限于简单的经验法则和试验结果。
20世纪50年代,随着地震工程学的发展,抗震设计开始逐步系统化,随后逐步推出了一系列抗震设计规范。
从此,抗震设计逐渐成为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减少地震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抗震设计的目标抗震设计的目标是在地震作用下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建筑物的倒塌或严重损坏;2. 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3. 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居住安全性;4.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减震性能。
四、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性原则: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性和完整性;2.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抗震设计的成本;3. 可行性原则:确保抗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五、抗震设计的基本方法抗震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增强:通过增加构件的尺寸、材料强度或者截面面积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2. 增加结构抗震支撑:通过增加支撑设施或者增加支撑刚度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3. 防震设施:通过设置减震设备或者减震结构来降低建筑物的振动能量;4. 结构破坏控制:通过设置抗震结构连接、构件连接件或者增加柔性结构来控制结构的破坏。
六、抗震设计的技术要求抗震设计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震设计的受力分析:要求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静力和动力分析;2. 抗震设计的结构设计:要求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包括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确定结构的构件和连接方式等;3. 抗震设计的参数选择:要求选择合适的参数,包括地震动参数、土壤参数和结构参数;4. 抗震设计的验算和验证:要求对抗震设计方案进行验算和验证,确保满足强震作用下的破坏控制要求。
第一章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我国的地震活动地区: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目前处于地震活跃期, 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上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按地震成因分类: (1)天然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2)人工地震按震源深浅分类: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
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至300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千米浅源地震波及范围小,但破坏力大,深源地震波及范围大,但破坏力小。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弹性波; 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周期长、传播远。
建筑物破坏主要由面波造成烈度: 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为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基本烈度: 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
设防烈度: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称为设防烈度多遇烈度: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出现的频度最高的烈度。
也称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
其超越概率63.2%,重现期为50年罕遇烈度: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具有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
也称为大震烈度,重现期约为2000年设计地震分组分三组:对于Ⅱ类场地,第一、二、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分别为:0.35s、0.40s、0.45s地震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 1.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2.地面运动的周期3.强震的持续时间抗震设防目标及方法: 1.总目标通过抗震设防,减轻建筑的破坏,避免人员死亡,减轻经济损失。
抗震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的能量在破裂面或者岩石断层上释放出来时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造成地表和地下结构物破坏和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震的产生与板块运动有关,通常会引起地质灾害,例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二、地震的基本参数1. 震中:地震的发生位置。
2. 震源:地震发生的地点,即地震的震源。
3. 震源深度:地震发生的深度。
4. 震级:描述地震能释放的大小的参数。
5. 震源机制:描述地震破裂的形态和方向。
三、地震的危害地震对建筑物和结构物造成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倒塌、位移、破裂和震害。
地震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建筑物倒塌造成的伤亡、次生灾害(如火灾、泥石流等)、心理伤害等。
四、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地震的作用,设计结构使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行为,减小破坏程度和减少伤亡。
主要包括减轻地震作用、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延性等。
五、抗震设计的措施1. 结构的抗震设计结构的抗震设计包括选用合适的材料、结构形式和结构参数,设置适当的抗震支撑和连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等。
2. 基础的抗震设计基础的抗震设计主要包括采用足够的基础面积、设置合适的基础类型、提高基础的抗震反震能力等。
3. 承载系统的抗震设计承载系统的抗震设计主要包括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设置适当的加强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等。
六、抗震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1. 抗震基础的选址抗震基础应选择在地质条件稳定、地震烈度较小、避免次生地震灾害的地点进行布置。
2. 抗震基础的材料抗震基础应选用强度高、变形能力好的抗震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筋等。
3. 抗震基础的设计抗震基础的设计应根据地震作用和建筑物结构的要求来确定基础的尺寸、形式和方式。
4. 抗震基础的施工抗震基础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七、抗震基础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土壤的抗震能力土壤的抗震能力对基础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地震烈度来进行合理设计和选用。
1,地壳,地幔,地核2,地震产生原因: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水库3,如何提高梁端延性:控制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控制梁端p max,控制梁端As,加强箍筋4, 柱端:控制截面最小尺寸及高宽比,控制剪跨比,控制轴压比,加强柱横向约束5,震源: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6,体波:纵波,横波7,震级M: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8地震烈度:一定地点引起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9建筑破坏级别:基本完好,中等破坏,严重,毁坏10基本烈度;该地区在今后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可能遭遇超越10%概率的烈度11抗震设防类别:特殊设防类,重点,标准,适度12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第一水准:遭受低于本区烈度,不受顺坏,二:遭受相当于....顺坏经修理可用,三:高于,危及生命13二阶段设计法:一,按小镇作用效应及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件的承载能力,以满足一水准要求;二,按大震验算结构弹性变形,满足三水准要求14结构抗震性能设计:以性能目标为基准的设计目标:针对不同地震地面运动设定的性能水准.根据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不规则性,附属设施功能要求,投资大小,震后损失和修复难以度分A.B.C.D四级15地表破坏现象:地裂缝,喷砂冒水,地面下沉,河岸陡坡滑坡16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根据抗震震害和工程经验形成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进行建筑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17地基基础设计要求: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不同地基上, ................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地基为软性土,估计地基不均匀沉降,采取相应措施18建筑场地:工程群体所在地,有相似反应谱特征,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明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平面面积19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划分对建筑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20描述强震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持续时间,主要周期三个参数21地基土抗震承载力:与静荷载大小,脉冲次数,频率,允许应变值因素有关除十分软弱土外,大多数土运动强度比静强度高22土的液化:在地下水位一下的饱和松砂和粉土在地震下,土颗粒之间变密趋势,但因孔隙水来不及排出,使土颗粒悬浮状态形成液体23土液化因素:地质年代,土中黏粒含量,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深度,土密实程度,土层深度,地震烈度震级24液化土判别:初步判别法,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25动力系数B: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下最大反应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之比26重力荷载代表值Gi,应取结构和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之和27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结构,振动时有以下特点:位移反应以基本振型为主,基本振型接近直线28边端效应;突出屋面的结构质量刚度突然减小,地震反应随之增29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竖向反应谱法,静力法30计算多质点体系的基频高频方法:瑞利法(重力法),折算质量法顶点位移法,矩阵迭代法31框架抗震墙房屋:框架房屋纵横方向的适当位置,在柱俞柱之间设几道钢筋混泥土墙体而形成,充分发挥抗震墙和框架各自优点32框架梁柱震害主要反映在梁柱节点处,柱震害重于梁,柱顶于柱底,角柱于内柱,短柱于一般住33根据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场地类别降刚劲混泥土房屋分抗震等级34平面不规则类型:扭转不规则,凹凸...,楼板局面不连续竖向................:侧向刚度...,竖向抗测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35梁柱塑性铰设计遵循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36梁的剪压比:梁内平均剪应力于混泥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37多层砖房破坏:墙体的破坏,墙体转角处..,楼梯间墙体的..,内外墙连接处..,屋盖的..,突出屋面的屋顶间等附属结构的..。
抗震复习提纲一,地震的分类地震按其成因划分为四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构造地震。
1、震源、震中和震中距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振动的部位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为震中;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为震中距.二,地震波的类型和特点1.体波:可分为纵波(一般周期较短、振幅较小,常引起上下颠簸运动)、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常引起水平方向运动)两种形式。
2.面波:可分为瑞雷波、乐夫波两种形式(a)瑞雷波:在其传播时,质点在波的前进方向与地表法向组成的平面内做逆向的椭圆运动;(b)乐夫波:在其传播时,质点在波的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运动,在地面上做蛇形运动。
三,震级和烈度的概念和区别。
地震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即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一种尺度。
地震烈度指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区别: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烈度。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
同一次地震,震中距越小烈度就越高,反之烈度就低。
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的因素有关。
四:地震震害(直接灾害、次生灾害)地震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地表破坏(表现为:地裂缝、地面下沉、滑坡、喷水冒砂等形式),建筑物的破坏(静力破坏,动力破坏),次生灾害(次生灾害:地震时,水坝、煤气管道,供电线路的破坏,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容器的破坏,均可造成水灾、火灾、空气污染等次生灾害)o五,我国抗震设防的目标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准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六,多遇烈度、基本烈度、罕遇烈度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多遇烈度: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出现的频度最高的烈度。
也称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用Is 表示。
其超越概率为63.2%,重现期为50年。
抗震复习知识点1.当一个结构在其静平衡位置受到扰动,并做无任何外部动力微烈的振动时,称该结构做自由振动。
2.无阻尼体系完成一个循环的自由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体系的固有振动周期3.单自由度无阻尼体系自由振动方程mx:+kx=0单自由度有阻尼体系自由振动方程mx:+cx.+kx=0单自由度无阻尼体系的简谐振动mx:+kx=p0sinωpt单自由度有阻尼体系的简谐振动mx:+cx.+kx=p0sinωpt4.无阻尼自由振动固有圆频率ω=根号(k/m)有阻尼自由振动中考虑阻尼的圆频率ωD=ω根号(1-ξ2)ωD:考虑阻尼后的圆频率多自由度体系频率方程([k]-ω2[m]){x}=05.阻尼常数c是在自由振动的一个循环或强迫谐振的一个循环中能量耗散的一种测度。
阻尼比也是体系的一种特性,它取决于体系的质量和刚度。
P26.阻尼的特性P3对于ξ的三个值:ξ<1、ξ=1、ξ>1分别讨论如果c=ccr或者ξ=1,则体系返回到其平衡位置而不再振动;如果c>ccr或者ξ>1,体系还是不振荡,并以更缓慢的速率回到其平衡位置;如果c<ccr或者<1,则体系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荡,振幅逐渐减小。
7.无阻尼体系在所有振动周期内的位移振幅都相同,而有阻尼体系则随每个振动周期振荡振幅衰减。
P38.强迫振动或稳态振动,它的存在时因为有作用力而与初始条件无关;瞬态振动,它取决于初始位移和速度.p79.变形(或位移)反应系数Rd是动力(或振动)变形振幅A与静变形的比值.P810.共振频率定义为发生最大反应振幅时的扰动频率。
位移、速度、加速度动力反应系数表示为:Rd 、Rv和Ra。
动力反应系数之间的简单关系为:11.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
P1612.地震就是地球内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局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为S波。
特点:周期长,振幅大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横波的传播是介质质点:不断受剪切变形的过程,因此它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关于抗震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震的基本知识:
1.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动,通常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
2.震级:震级是衡量地震强度的指标,通常用里氏震级(Richter magnitude)表示。
3.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产生的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形式,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
4.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为了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损坏和人员伤亡。
5.建筑结构: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6.基础类型: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深基础、浅基础等,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能够稳定。
7.隔震技术:采用隔震技术,如橡胶隔震支座、滑移隔震支座等,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8.抗震加固:对现有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9.地震预警:利用地震监测系统和预警技术,提前向人们发出地震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0.个人准备:个人应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包括制定家庭应急计划、储备应急物资等。
这些是关于抗震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震源深度: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70公里以内的为浅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介于70-300公里之间的为中源地震)。
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近震,超过1000公里为远震)。
地震波:地下岩体断裂,错动产生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地震动:由地震波传播引发的地面振动,震中区附近地震动为近场地震动(三要素:峰值、频谱、持续时间)。
震烈度: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等烈度线:具有相同烈度的各个地点的外包线。
震中烈度:震中区的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概率(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地震的破坏作用:地表破坏;建筑物的破坏;次生灾害。
抗震设防目的: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基本准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简化两阶段设计方法: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破坏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其确定须经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
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一般建筑,包括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
丁类建筑:次要建筑,包括一般的仓库,人员较少的辅助建筑物等。
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抗震设计总体上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 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设置多道防线,重视非结构因素。
建筑物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结构对称、形状规则、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
场地:建筑物所在地,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范围。
影响建筑物震害的因素:地震类型、结构类型、下卧层的构成、覆盖层厚度。
抗震的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抗震知识点》①基本定义:抗震呢,简单说就是建筑物或者别的东西能够抵抗地震的破坏。
就像人站在那,有股子力量想把你推倒,你得有本事站稳,不被推倒,建筑物也是这样,地震来了,它能撑住,不轻易就散架了,这就是抗震。
②重要程度:在土木工程学科里这可是相当重要的部分。
如果建筑物不抗震,一旦地震来了,那房子塌了可就出大事了,不仅财产损失,还会危及人的生命。
按我的经验,抗震设计搞得好的地方,大地震之后虽然建筑也有损伤,但没那么容易全毁了。
③前置知识:得了解一些基本力学知识,例如压力、拉力是咋回事。
因为地震对建筑物产生各种力,力的作用方式和效果你得大致明白,就好比你想和人掰手腕,得先知道怎么用力对吧。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场景可太多了。
对于盖房子那肯定是最直接的,设计抗震标准高的房子,像在地震多发区,像日本啊,他们的房子如果不抗震那根本没法住人。
在桥梁建设、大型储油罐等基础设施方面也都得考虑抗震,因为一旦地震这些东西坏了,那整个地区的运作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抗震知识在土木工程学科里算是结构工程这一大块儿下面很关键的部分,就像人的心脏在身体里很关键一样。
②关联知识:和材料力学关系特别紧。
不同的建筑材料抗震性能不一样,比如钢材就比较有韧性,能更好地抵抗地震力。
还有结构动力学也和抗震绑在一起,要研究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就像开车的时候车身咋晃动是一个道理。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的话,我觉得最难的在于准确分析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力。
地震可不是简单的从一个方向用力,它是复杂的多方向的晃动和挤压。
关键点呢,在于合理设计结构让力能有效地传递和分散出去。
就像一个队伍拔河,如果大家系在一起的方式不对,力就没法朝着一个方向好好使了。
④考点分析:在土木工程的考试里,抗震可是重点。
考查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会给你个地震波的数据,让你计算建筑物的响应,这就考你对原理的基本功。
有的会给你个建筑结构方案,问你怎么改进能提高抗震性能,这就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了。
抗震等级知识点总结图解一、抗震等级概述1.1 抗震等级的概念抗震等级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所能承受的地震力的能力。
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物抗震能力被分为多个等级,从而能够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
1.2 抗震等级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抗震等级可分为多个等级,包括一般抗震设防、较大抗震设防和大型抗震设防等级。
不同抗震等级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同时也会影响到设计、施工和监管的要求。
1.3 抗震等级的重要性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能力非常大。
因此,抗震等级的设定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抗震等级的相关概念2.1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在建筑物设计时所需考虑的地震力的强度。
它是根据地震烈度和建筑物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分级标准来确定的。
2.2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震级和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情况而决定的一个数值,它描述了地震对地表运动的影响强度的大小。
2.3 设防烈度标准设防烈度标准是指按照国家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根据当地地震危险性和建筑物用途的不同,在设计建筑物时所需考虑的地震力的强度等级。
2.4 设防等级设防等级是按照国家标准,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和地震区位因素等等,将建筑物划分成不同的抗震等级等级。
2.5 设防烈度与设防等级的关系设防等级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地震危险性等因素而确定的,而设防烈度则是在设计建筑物时所需考虑的地震力的强度。
设防等级和设防烈度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地区的设防等级会随着设防烈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三、抗震等级的影响因素3.1 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地震烈度的大小会受到地震震级、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地形、地层特征、震源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3.2 建筑物的用途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对抗震等级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住宅建筑的抗震等级要求相对较低,而公共建筑、重要设施和特殊用途建筑的抗震等级要求则相对较高。
3.3 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的高度也会对抗震等级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建筑物的高度越高,其抗震等级的要求也会越高。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重点一、地震力学基础:1.地震力学的基本概念:地震波、地震动、地震烈度等。
2.地震力作用的特点:地震动力学特性、地震力的分布特点、地震力的反应特点等。
3.地震荷载的计算方法:地震峰值加速度、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等。
二、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1.强度设计法:根据结构所能承受的地震力荷载,按一定的保护目标确定结构抗震强度。
2.刚度设计法:通过提高结构的刚度,使结构能承受更大的地震力荷载,提高抗震能力。
3.韧度设计法:通过提高结构的韧度,使结构能在地震作用下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保证结构的安全。
三、抗震构造的设计:1.抗震构造的基本原理:抗剪构造、抗扭构造等。
2.抗震构造的设计方法:剪力墙、剪力框架、抗扭墙等。
3.地震减振措施的设计:摆钟摇摆筒、抗震支撑等。
四、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与深化设计:1.综合抗震性能评价指标:刚度、韧度、强度等。
2.结构抗震形式的判别:弹性验算、屈服验算等。
3.结构抗震设计的优化与综合问题:材料选择、构造组合等。
五、抗震设计规范:六、工程实例与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工程实例,了解抗震设计的实际应用,加深对抗震设计各个方面的理解。
在复习建筑结构抗震时,需要掌握地震力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结构的地震力学特性和地震荷载的计算方法;掌握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强度设计法、刚度设计法和韧度设计法;了解抗震构造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地震减振措施的设计;掌握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和深化设计的要点;熟悉抗震设计规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分析工程实例,加深对抗震设计的理解和应用。
以上是建筑结构抗震复习的重点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更好地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抗震震知识点总结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往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因此,抗震是人们要学习的一项重要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关于抗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地震的成因地震是由地壳内部的岩石发生破裂后释放的能量所引起的。
这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当地震波到达地表时,就会造成地面的震动。
地震的发生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地壳板块运动和地壳构造变动等。
2. 抗震建筑设计抗震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地震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地震的破坏性。
抗震建筑设计的关键是要确保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避免地震破坏。
3. 抗震结构的设计原则抗震结构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和韧性、避免结构的单一破坏形式、减少结构的共振效应等。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4. 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标准是指根据地震危险性和建筑物用途,制定的一些规范和标准,用以指导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
抗震设防标准主要包括地震烈度、结构抗震硬度和韧性、结构体系及其抗震设计要求等。
5. 人们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应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降低地震的危害。
主要包括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迅速疏散出室内、避免使用电梯、躲避落物等。
6. 抗震知识的普及抗震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抗震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和理解,鼓励人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7. 抗震设施的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地震因素,合理设置抗震设施,如抗震支撑、抗震减震器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8. 抗震救灾工作当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应组织人员迅速展开抢救被埋人员、疏散受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活秩序。
总之,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但通过人们的努力,可以降低地震的破坏性。
工程结构抗震知识点总结一、抗震设计基本原则1.1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要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减小破坏与损失;(2)建筑结构需要有足够的韧性,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能有较好的延性;(3)建筑要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并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1.2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1)建筑结构耐震性能大于抗震性能,确保抗震安全;(2)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够的延性。
1.3 抗震设计的基本措施(1)采用较好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2)采用技术合理的抗震措施,如阻尼器、减震器等;(3)结构材料的选择,如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4)结构节点的抗震设计。
二、地震基本知识2.1 地震的成因(1)地壳构造运动引起地震;(2)岩石断裂引起地震;(3)火山爆发引起地震;(4)坍塌引起地震。
2.2 地震波的传播(1)地震波在地壳内部的传播;(2)地震波在地壳表面的传播;(3)地震波在建筑结构内的传播。
2.3 地震的破坏作用(1)地震波引起的直接破坏;(2)地震波引起的次生破坏,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3)地震波引起的间接破坏,如火灾、水灾等。
2.4 地震破坏的影响(1)地震破坏对人员造成的伤亡;(2)地震破坏对建筑结构造成的损坏;(3)地震破坏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
三、抗震设计的基本要点3.1 抗震设计的基本目标(1)降低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性;(2)提高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3)降低地震破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2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采用适当的结构体系,确保结构有较好的抗震性能;(2)结构材料的选择要合理,确保结构有较好的延性;(3)结构节点的抗震设计要细致,确保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能。
3.3 抗震设计的基本措施(1)采用抗震技术;(2)结构体系的选择;(3)结构材料的选择;(4)结构节点的抗震设计。
3.4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1)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较好的抗震性能;(2)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较好的延性;(3)提高人员的抗震意识,提高人员的防护意识。
1.地震:构造地震、诱发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2.地震波:地震引起的震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3.震级:一次地震本身的强弱程度和大小的尺度。
烈度: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4.a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b在功能与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有更具体或更高的要求。
5.设防烈度: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按国家文件执行。
6.抗震设防类别:甲乙丙丁。
甲:重大建筑工程和遭遇地震破坏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须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除甲乙丁外的一般建筑。
丁:抗震次要建筑7.设防标准:a地震作用计算标准b抗震措施标准8.设计方法a第一阶段设计,通过对多遇地震作用按弹性理论,按强度验算,保证可修。
B 第二阶段,通过对罕遇地震作用按弹塑性理论,对薄弱部位弹塑性变形验算,保证大震不倒9.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4类10.地基土的液化:当孔隙水压力增大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力接近或相等时,矿土或粉土收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这时,砂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健强度等于0,形成了如液体的现象。
11.饱和砂土或粉土会发生液化、。
12.影响液化因素:a土层的地质年代和组成b土层相对密度c土层埋深和地下水位的深度d地震的烈度和地震持续的时间13.液化判断:a初步判断b标准贯入实验判别14.反应谱:将计算结果以地震反应随结构自震周期的变化规律曲线的表达方式供设计时查询15.地震作用计算方法:a时程分析法:适用范围,特变不规律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规范规定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b底部剪刀法: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析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c振型分解反应谱法16.自震周期方法名称:a 顶点位移b 能量法17.抗震验算:a截面验算b变形验算18.地振波选用参数:a 幅值 b 频谱特性c 持时19.时程分析法需要结构的刚度和质量20.变形验算:1.弹性变形2.弹塑性变形26..概念设计: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往往是构造良好性能结构性能的决定性因素这就是所谓的"概念设计"27.建筑平面布置: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均匀避免楼层错层28.但从抗震角度考虑,作为一种好的结构形式,应具备下列性能:1.延性系数高2.强度/重力比值下3.匀质性好4.正交各项相同性5.构建连接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较好的延性,并发挥材料全部的强度.29.抗震结构体系的确定有下列各项要求: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途径2.宜有多道抗震防线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的承载能力3.应具备必要的强度以及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的能力4.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部避免因局部消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产生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30.多道抗震防线:1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构建连接起来协同工作,如框架-抗震墙体系是由延性框架和抗震墙两个体系组成;双肢或多肢抗震墙体系是由若干个单肢墙分系统组成.2.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的建立起一系列的分布的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够吸收和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修复也易于修复.31.延性.构件或结构屈服后承载能力不降低或降低很小的变形能力延性是破坏之后的概念刚度和承载力是破坏之前的状态.32.延性的意义:对于地震区的建筑来说,提高建筑延性是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并使抗震设计做到经济合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抗震避险的知识点总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社会都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人们需要了解抗震避险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震避险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地震的原因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的构造活动引起的,主要有地球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变动和地壳应力积聚等原因。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无法预知时间和地点,因此预防地震灾害至关重要。
2. 抗震避险的基本知识(1)建筑物设计:在地震带地区,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抗震要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室内安全: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到安全的位置躲避,避免受到建筑物倒塌、砸伤等伤害。
(3)避难场所:在地震发生后,人们可以前往规定的避难场所避险,减少受伤和死亡人数。
3. 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地震前兆,提前预警并通知公众的系统。
一旦接收到地震预警,人们可以迅速采取行动,减少地震带来的伤亡和损失。
因此,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防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抗震避险的自救知识(1)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到安全的位置躲避,避免受到建筑物倒塌、砸伤等伤害。
(2)避免乱跑,尤其是在室内,避免受到家具和其他物体的伤害。
(3)使用家里的火灾灭火器等器具进行自救,尽力减少燃烧物质造成的火灾损失。
(4)避免使用电梯和楼梯,因为在地震发生时,这些地方非常危险。
5. 抗震避险的逃生知识(1)保持冷静,尽量减少受伤害,尽量避免逆光行走。
(2)逃生时,选择坚固的物体,如桌子、衣柜等,躲避物品的碎裂碎片。
(3)逃生时,要采取迅速、灵活的动作,避开危险的区域。
(4)尽量避免与他人搭讪,减少干扰和人员混乱的可能性。
6. 地震后的急救知识(1)急救人员应尽快组织救援行动,对受伤者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包括止血、包扎、抬担等处理。
(2)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到安全的位置躲避,避免受到建筑物倒塌、砸伤等伤害。
(3)避免乱跑,尤其是在室内,避免受到家具和其他物体的伤害。
第一章地震与抗震的一般知识本章重点关键词——震级、烈度(多遇烈度、基本烈度、罕遇烈度)、设防类别、设防目标、概念设计掌握以上关键词的定义;了解地震成因、地震波;了解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了解震害规律:烈度相同,震中距大的对自振周期大的高柔结构的破坏比震中距小的影大;相反,震中距小的对自振周期小的刚性大的结构破坏比震中距大的影响大。
一、名词解释(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2) 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4)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5)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6)震中:震源正上方在地表的投影(7)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8)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9)概念设计:是指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着眼于结构的整体地震反应,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合理选择结构方案等。
(10)非结构部件: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二、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2..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3.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4.地壳深处释放能量的地方称为( 震源)。
5.一次地震能量大小称为( 震级),地震对各地影响的强度称( 烈度)。
6.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7.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8.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9.设计地震分组共分(三)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1.当一个结构在其静平衡位置受到扰动,并做无任何外部动力微烈的振动时,称该结构做自由振动。
2.无阻尼体系完成一个循环的自由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体系的固有振动周期3.单自由度无阻尼体系自由振动方程mx:+kx=0单自由度有阻尼体系自由振动方程mx:+cx.+kx=0单自由度无阻尼体系的简谐振动mx:+kx=p0sinωp t单自由度有阻尼体系的简谐振动mx:+cx.+kx=p0sinωp t4.无阻尼自由振动固有圆频率ω=根号(k/m)有阻尼自由振动中考虑阻尼的圆频率ωD=ω根号(1-ξ2)ωD:考虑阻尼后的圆频率多自由度体系频率方程([k]-ω2[m]){x}=05.阻尼常数c是在自由振动的一个循环或强迫谐振的一个循环中能量耗散的一种测度。
阻尼比也是体系的一种特性,它取决于体系的质量和刚度。
P26.阻尼的特性P3对于ξ的三个值:ξ<1、ξ=1、ξ>1分别讨论如果c=c cr或者ξ=1,则体系返回到其平衡位置而不再振动;如果c>c cr或者ξ>1,体系还是不振荡,并以更缓慢的速率回到其平衡位置;如果c<c cr或者<1,则体系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荡,振幅逐渐减小。
7.无阻尼体系在所有振动周期内的位移振幅都相同,而有阻尼体系则随每个振动周期振荡振幅衰减。
P38.强迫振动或稳态振动,它的存在时因为有作用力而与初始条件无关;瞬态振动,它取决于初始位移和速度.p79.变形(或位移)反应系数R d是动力(或振动)变形振幅A与静变形的比值.P810.共振频率定义为发生最大反应振幅时的扰动频率。
位移、速度、加速度动力反应系数表示为:R d、R v和R a。
动力反应系数之间的简单关系为:11.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
P1612.地震就是地球内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局部岩层塌陷,火山爆发等发生了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从而引起了地面的运动。
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称为震中距。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称为震中;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通常把震源深度在60km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以内的称为中源地震;300km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
世界上大部分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P1713.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类。
地震成因: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14.地震波是由天然地震或通过人工激发的地震而产生的弹性振动波。
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是指通过地球本体传播的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5.5-7km/s,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
特点:周期短,振幅小,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在地壳中传播速度为3.2-4km/s,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为S波。
特点:周期长,振幅大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横波的传播是介质质点:不断受剪切变形的过程,因此它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面波又称L波,是指沿介质表面(或地球表面)及其附近传播的波,一般可认为是体波经底层界面多次反射形成的次生波。
特点: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15.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称为地震动。
其中,在震中附近的地震动称为近场地震。
地震动的峰值(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称为地震动三要素。
P2016.地震震级:是度量地震中震源所释放能量多少的指标。
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
震级一般有三种定义:近震震级ML;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
17.为了统一起见,我国规定全部用面波所计算的震级上报。
目前,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18.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建筑物的特性有关。
19.等烈度线具有相同烈度的各个地点的外包络线。
一次地震发生后,根据建筑物破坏的程度和地表面变化的状况,评定距震中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绘制烈度线,作为对该此地震破坏程度的描述。
20.地震震级近似表示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地震烈度则是对经历地震后,一定地区内地震影响强弱程度的评价。
21.基本烈度: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
22.场地: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23.地震效应是指地震产生的影响。
原生的影响:如岩石断裂位移、地面隆起及下陷等宏观地震效应直接造成的影响。
次生的影响:主要是地震波传播时地面振动所产生的影响,如房屋破坏倒塌、山崩、海啸等。
24.卓越周期:在岩石中传播的地震波具有多种频率成分,其中,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称为地震的卓越周期。
地表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地的固有周期。
25.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即覆盖土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岩土抗阻比。
26.覆盖土层厚度的原意是指从地表至地下基岩的距离。
工程判定:当下部土层的剪切波速达到上部土层剪切波速的2.5倍,且下部土层中没有剪切波速小于400m/s的岩土层时,该下部土层就可近似看做基岩。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一步采用土层的绝对刚度定义覆盖层厚度,即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至地表的距离,称为覆盖层厚度。
27.抗震设防的目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今年来许多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都趋向于“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准则。
28.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明确提出了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基本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
29.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了简化的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
第二阶段设计: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30.我国建筑抗震设计将建筑物按其用途的重要性分为四类: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31.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和要求: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32.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重视非结构因素。
33.反应谱通常把最大相对位移反应、最大相对速度反应、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体系无阻尼固有周期的关系定义为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和绝对加速度反应谱,总称为地震反应谱。
34.、我国规范为便于求解地震作用,将地震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T的关系,即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定义为地震反应谱。
35.影响地震反应谱两个因素,即体系阻尼比和地震动。
一般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加速度反应越大,因此地震反应谱值就越大。
36.表征地震动特性有三要素,即振幅、频谱和持时。
7.地震反应谱直接用于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困难,而需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用的反应谱,称之为设计反应谱。
39.根据抗震设计反应谱,确定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计算步骤:①根据计算简图确定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和自振周期T;②根据结构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及设计地震分组,确定特征周期和反应谱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③根据结构的自振周期,确定地震影响系数。
④按式5.11计算出水平地震作用的值。
40.对于某一特定频率而言,当体系按其振动时,两个质点的位移比值始终保持不变,这就说明,对应各个自振频率,结构体系将按某一弹性曲线的形状发生振动,通常称为主振型,简称振型。
对应第一自振频率ω1的,就称为第一主振型或基本振型;对应于第二自振频率ω2的,就称为第二主振型。
41.振型越高,阻尼作用所造成的衰减越快,所以,通常高阶振型只在振动初始才比较明显,以后则逐渐衰减。
42.主振型正交的物理意义:某一振型在振动过程中所引起的惯性力不在其他振型上做功,这说明某一个振型的动能不会转移到其他振型上,也就是体系按某一振型作自由振动时,不会激起该体系其他振型的振动。
43.计算自振频率及周期的实用计算方法包括:能量法、顶点位移法、等效质量法44.顶点位移法基本原理是:根据结构质量分布的情况,将结构简化成有限个质点或无限个质点的悬臂直杆,求出以结构顶点位移△表示结构基本频率的公式,只要知道结构体系的顶点位移,就可以计算出结构体系的基本频率或基本自振周期。
45.等效质量法又称折算质量法,其基本原理是:在计算多质点体系基本频率时,用一个单自由度体系来替代原来的多质点体系,使得这个单质点体系的自振频率与原来多质点体系的基本自振频率相等或非常接近。
46.振型分解法:以体系的振型作为基底,而以另一个函数q(t)作为坐标,将原来偶联的多自由度微分方程组,变成几个彼此独立的单自由度微分方程,每个方程只包含一个未知项,以此分别得出各个独立方程的解,然后再将各个独立解进行组合叠加,从而求得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
46.《规范》规定了两种振型最大效益组合方法:完全二次项组合法、平方和开方法。
其中完全二次项组合法是考虑扭转影响时的组合;对于不考虑扭转影的的平移振动多质点弹性体系,往往采用平方和开方法进行组合。
47.底部剪力法计算过程、适用范围①先计算出作用于结构底部的总水平地震作用,也就是作用于结构底部的剪力;②然后将总水平地震作用按照一定的规律再分配到各个质点上。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48.按照公式计算得到的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可较好地反映刚度较大的结构,如砌体结构的地震作用;但当结构的基本周期较长,场地的特征周期T g较小时,由于高振型的影响,可按公式计算出的结构顶部地震作用偏小。
为减小这一误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取调整地震作用的办法,使顶层地震剪力有所增加,当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周期T>1.4T g 时,在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取:△F n=δn F Ek。
突出房屋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附属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比下层小很多,震害表明,这部分结构破坏比下面主体结构严重,这种由于突出屋面的建筑质量和刚度比下部小很多而使顶部振幅急剧加大,结构破坏严重的现象称为鞭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