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分子的对称性习题课
- 格式:ppt
- 大小:250.50 KB
- 文档页数:16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三章解答3.1解 如题3.1.1图。
均质棒受到碗的弹力分别为,棒自身重力为。
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设棒的长度为。
由于棒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棒沿轴和轴的和外力为零。
沿过点且与轴平行的合力矩为0。
即:①②③ 由①②③式得:④ 又由于即⑤ 将⑤代入④得:图题1.3.11N ,2N G θl x y A z 0sin 2cos 21=-=∑θθN N F x0cos 2sin 21=-+=∑G N N Fyθθ0cos 22=-=∑θlG c N M i ()θθ22cos 1cos 22-=c l ,cos 2c r =θrc 2cos =θ3.2解 如题3.2.1图所示,均质棒分别受到光滑墙的弹力,光滑棱角的弹力,及重力。
由于棒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沿方向的合力矩为零。
即①由①②式得:所以()cr c l 2224-=o图题1.3.21N 2N G y 0cos 2=-=∑G N Fyθ0cos 22cos 2=-=∑θθlG d N M z ld=θ3cos 31arccos ⎪⎭⎫ ⎝⎛=l d θ3.3解 如题3.3.1图所示。
棒受到重力。
棒受到的重力。
设均质棒的线密度为。
由题意可知,整个均质棒沿轴方向的合力矩为零。
3.4解 如题3.4.1图。
轴竖直向下,相同的球、、互切,、切于点。
设球的重力大小图题1.3.32AB i G ag ρ=1i G bgρ=2ρz ()BH BF G OD G M z --⋅=∑21sin θ=0sin cos 2sin 2=⎪⎭⎫ ⎝⎛--θθρθρa b gb a ga aba b 2tan 22+=θ图题1.3.4Ox A B C B C D为,半径为,则对、、三个球构成的系统来说,在轴方向的合力应为零。
即:①对于球,它相对于过点与轴平行的轴的合力矩等于零。
即:②由式得:3.5解 如题3.5.1图。
梯子受到地面和墙的弹力分别为,,受地面和墙的摩擦力分别为,。
高分子物理答案详解(第三版)第1章高分子的链结构1.写出聚氯丁二烯的各种可能构型。
等。
2.构象与构型有何区别?聚丙烯分子链中碳—碳单键是可以旋转的,通过单键的内旋转是否可以使全同立构聚丙烯变为间同立构聚丙烯?为什么?答:(1)区别:构象是由于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而构型则是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构象的改变不需打破化学键,而构型的改变必须断裂化学键。
(2)不能,碳-碳单键的旋转只能改变构象,却没有断裂化学键,所以不能改变构型,而全同立构聚丙烯与间同立构聚丙烯是不同的构型。
3.为什么等规立构聚丙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31螺旋构象,而间规立构聚氯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平面锯齿构象?答(1)由于等归立构聚苯乙烯的两个苯环距离比其范德华半径总和小,产生排斥作用,使平面锯齿形(…ttt…)构象极不稳定,必须通过C-C键的旋转,形成31螺旋构象,才能满足晶体分子链构象能最低原则。
(2)由于间规聚氯乙烯的氯取代基分得较开,相互间距离比范德华半径大,所以平面锯齿形构象是能量最低的构象。
4.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答:(1)空间位阻参数(或称刚性因子),值愈大,柔顺性愈差;(2)特征比Cn,Cn值越小,链的柔顺性越好;(3)连段长度b,b值愈小,链愈柔顺。
5.聚乙烯分子链上没有侧基,内旋转位能不大,柔顺性好。
该聚合物为什么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答:这是由于聚乙烯分子对称性好,容易结晶,从而失去弹性,因而在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
6.从结构出发,简述下列各组聚合物的性能差异:(1)聚丙烯睛与碳纤维;(2)无规立构聚丙烯与等规立构聚丙烯;(3)顺式聚1,4-异戊二烯(天然橡胶)与反式聚1,4-异戊二烯(杜仲橡胶)。
(4)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与交联聚乙烯。
(1)线性高分子梯形高分子(2 非晶高分子结晶性高分子(3)柔性(4)高密度聚乙烯为平面锯齿状链,为线型分子,模量高,渗透性小,结晶度高,具有好的拉伸强度、劲度、耐久性、韧性;低密度聚乙烯支化度高于高密度聚乙烯(每1000 个主链C 原子中约含15~35 个短支链),结晶度较低,具有一定的韧性,放水和隔热性能较好;交联聚乙烯形成了立体网状的结构,因此在韧性、强度、耐热性等方面都较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要好。
以下为1~6章的名词解释,资料来源为高分子物理(第四版)材料科学基础(国外引进教材),化工大词典,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
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全同立构:高分子链全部由一种旋光异构单元键接而成间同立构:高分子链由两种旋光异构单元交替键接而成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这种排列就是热力学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需经过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分子构造(Architecture):指聚合物分子的各种形状,一般高分子链的形状为线形,还有支化或交联结构的高分子链,支化高分子根据支链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支链支化与长支链支化两种类型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就是指共聚物根据单体的连接方式不同所形成的结构,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分为四类: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由两种或多种单体经接枝共聚而成的产物,兼有主链与支链的性能。
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又称镶嵌共聚物,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聚合物链段连在一起制备而成的一种特殊聚合物。
环形聚合物:它的所有结构单元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上都就是等同的超支化聚合物:就是在聚合物科学领域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一种具有特殊大分子结构的聚合物构象:由于σ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链段: 高分子链上划分出的可以任意取向的最小单元或高分子链上能够独立运动的最小单元称为链段。
链柔性:就是指高分子链在绕单键内旋转自由度,内旋转可导致高分子链构象的变化,因为伴随着状态熵增大,自发地趋向于蜷曲状态的特性。
近程相互作用:就是指同一条链上的原子或基团之间,沿着链的方向,因为距离相近而产生相互作用远程相互作用:因柔性高分子链弯曲所导致的沿分子链远距离的原子或基团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
远程相互作用可表现为斥力或引力,无论就是斥力还就是引力都使内旋转受阻,构想数减少,柔性下降,末端距变大。
自由连接链:假定分子就是由足够多的不占体积的化学键自由结合而成,内旋转时没有键角限制与位垒障碍,其中每个键在任何方向取向的几率都相同。
人教版高中选修(B版)3-44.3分子对称性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分子的对称性及对称操作与对称元素的概念,掌握用对称操作的方法确定分子的对称性质及其对物理属性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1. 教学内容1.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的概念2.分子的对称性3.分子对称性对物理属性的影响2. 重点难点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的理解、分子对称性的确定方法、分子对称性对物理属性的影响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分子几何构型;2.导入今天的教学内容,并提出目标、重点和难点。
2. 讲授(40分钟)1.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的概念(20分钟)。
–分子中的对称轴、面、中心等概念;–对称元素是什么,对称操作是什么;–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的种类和区别。
2.分子的对称性(10分钟)。
–分子对称性的定义和性质;–根据对称性质判断分子的对称种类。
3.分子对称性对物理属性的影响(10分钟)。
–分子对称性和物理性质的关系;–分子对称性和光学活性的关系。
3. 练习(30分钟)1.练习题的课堂讲解(10分钟)。
2.学生自主研究分子对称性的分析题(20分钟)。
4.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四、教学手段教师讲解、讨论、活动、课堂自主研究和个别辅导。
五、教学重点1.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的概念;2.分子的对称性;3.分子对称性对物理属性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分子对称性的确定方法。
七、教学亮点通过引入生动的例子和实验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的概念,并掌握分子对称性对物理属性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分子的对称性及其对物理属性的影响。
在教学中,应该多引入生动的例子、实验等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针对分子对称性的确定方法这一难点,可以引入更多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掌握该知识点。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3.1 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确定刚体的一般运动不需3n 个独立变量,有6个独立变量就够了.若刚体作定点转动,只要定出任一点相对定点的运动刚体的运动就确定了,只需3个独立变量;确定作平面平行运动刚体的代表平面在空间中的方位需一个独立变量,确定任一点在平面上的位置需二个独立变量,共需三个独立变量;知道了定轴转动刚体绕转动轴的转角,刚体的位置也就定了,只需一个独立变量;刚体的平动可用一个点的运动代表其运动,故需三个独立变量。
3.2 答物体上各质点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即为物体的重心。
当物体的大小远小于地球的线度时物体上各质点所在点的重力加速度都相等,且方向彼此平行即重力场为均匀场,此时质心与重心重合。
事实上但物体的线度很大时各质点所在处g 的大小是严格相等,且各质点的重力都指向地心,不是彼此平行的,重心与质心不和。
3.3答 当物体为均质时,几何中心与质心重合;当物体的大小远小于地球的线度时,质心与重心重合;当物体为均质且大小远小于地球的线度时,三者都重合。
3.4 答 主矢F 是力系各力的矢量和,他完全取决于力系中各力的大小和方向,故主矢不随简化中心的位置而改变,故而也称之为力系的主矢;简化中心的位置不同,各力对简化中心的位矢i r 也就不同则各力对简化中心的力矩也就不同,故主矩随简化中心的位置而变,被称之为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
分别取O 和O '为简化中心,第i 个力i F 对O 和O '的位矢分别为i r 和i r ',则i r =i r '+O O ',故()()iii ii i O F O O r F r M ⨯'-'=⨯'=∑∑'()∑∑⨯'-⨯'=ii ii i F O O F r ∑⨯'+=ii o F O O M即o o M M ≠'主矢不变,表明刚体的平动效应不变,主矩随简化中心的位置改变,表明力系的作用对刚体上不同点有不同的转动效应,但不改变整个刚体的转动规律或者说不影响刚体绕质心的转动。
习 题 课例1设{,,}A a b c =,给出A 上的一个二元关系,使其同时不满足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和传递性的二元关系,并画出R 的关系图。
解:{(,),(,),(,),(,)}R a a b c c b a c =,关系图如图所示。
例2 设X 是一个集合,X =n ,求:1.X 上的二元关系有多少?()22n 2. X 上的自反的二元关系有多少? 3. X 上的反自反的二元关系有多少?解:因为把所有的反自反的二元关系的每个都加上对角线上的序对,就变成了自反的关系,因此,自反的与反自反的个数一样多。
即22nn-4. X 上的对称的二元关系有多少?2222n n n nn -++=,故共有222n n+个对称的关系。
5. X 上的反对称的二元关系有多少?22(32)n n n -∙6. X 上既是自反的也是反自反的二元关系的个数;(0)个7.X 上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二元关系有多少?2(2(22))n nn --解:解:可用容斥原理来计算设B 表示所有自反关系构成的集合,C 表示所有反自反关系构成的集合,则22nnB C -==。
而B C φ=,故B C B C =+,从而CC B C S B C S B C =-=--2222222222222(22)n n n n n n n n n n n ----=--=-=-于是,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关系共有22(22)n nn --个。
8.自反的且对称的关系有多少?[此结果与“反自反的且对称的关系有多少?”是一样多]即有222n n -(对角线上全去掉)9.自反的或对称的关系有多少?解:设B 表示自反关系的集合,C 表示对称关系的集合,则自反或对称关系的集合为:22222222n n n n nnB C B C B C +--=+-=+-。
10.X 上既是反自反的也是反对称的二元关系的个数为:223n n -;11.X 上既是对称的也是反对称的关系个数;解:X 上既是对称的也是反对称的关系X R I ⊆,故有2n 。
例4 判断正误:“分子在晶体中是规整排列的,所以只有全同立构或间同立构的高分子才能结晶,无规立构的高分子不能结晶。
”解:错。
无规立构不等于没有对称性,况且对称性不是唯一的结构影响因素,柔顺性和分子间作用力也很重要。
一些无规立构的聚合物如聚乙烯醇(结晶度达30%)、聚三氟氯乙烯(结晶度达90%以上)等均能结晶。
例5 为什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从熔体淬火时得到透明体?为什么IPMMA 是不透明的?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结晶速度很慢,快速冷却时来不及结晶,所以透明。
等规PMMA 结晶能力大,结晶快,所以它的试样是不透明的。
例6 透明的聚酯薄膜在室温二氧六环中浸泡数分钟就变为不透明,这是为什么? 解:称溶剂诱导结晶,有机溶剂渗入聚合物分子链之间降低了高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使链段更易运动,从而T g 降低至室温以下而结晶。
例7 三类线形脂肪族聚合物(对于给定的n 值)的熔点顺序如下所示,解释原因。
聚氨酯 聚酰胺 聚脲 解:mm m H T S ∆=∆聚氨酯链含有柔性的―O ―键,m S ∆较大,因而m T 较低。
另一方面聚酰胺与聚氨酯的氢键相差不多,聚酰胺与聚脲有相同的柔顺性,但聚脲的氢键比聚酰胺强的多,即分子间作用力强得多,也就是m H ∆较大,从而熔点较高。
例8 某一结晶性聚合物分别用注射和模塑两种方法成型,冷却水温都是20℃,比较制品的结晶形态和结晶度.解:注射成型的冷却速度较快,且应力较大,所以往往生成小球晶或串晶,结晶度较低或不结晶。
相反模塑成型的冷却速度较慢,球晶较大,结晶度较高。
例9 指出高聚物结晶形态的主要类型,并简要叙述其形成条件。
解:单晶:只能从极稀的高聚物溶液中缓慢结晶得到。
球晶:从浓溶液或熔融体冷却时得到。
纤维状晶(串晶):在应力下得到。
伸直链晶体:极高压力下缓慢结晶。
例10 由什么事实可证明结晶高聚物中有非晶态结构解:(1)一般测得的结晶聚合物的密度总是低于由晶胞参数计算的完全结晶的密度。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晶体常识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自范性:晶体的适宜的条件下能自发的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对称性:晶面、顶点、晶棱等有规律的重复各向异性: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导致的在不同方向的物理化学特性也不尽相同。
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并置”。
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某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
中学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
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①晶胞顶角粒子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8②晶胞棱上粒子为4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4③晶胞面上粒子为2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2④晶胞内部粒子为1个晶胞独自占有,即为1注意: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
二、构成物质的四种晶体1、四种晶体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原子晶体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3)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晶格能:1mol气态阳离子和1mol气态阴离子结合生成1mol离子晶体释放出的能量。
(4)分子晶体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5)金属晶体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3-1 求图3-1所示对称周期矩形信号的傅利叶级数(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
图3-1解 由图3-1可知,)(t f 为奇函数,因而00==a a n2112011201)cos(2)sin(242,)sin()(4T T T n t n T n Edt t n E T T dt t n t f T b ωωωπωω-====⎰⎰所以,三角形式的傅利叶级数(FS )为T t t t E t f πωωωωπ2,)5sin(51)3sin(31)sin(2)(1111=⎥⎦⎤⎢⎣⎡+++=指数形式的傅利叶级数(FS )的系数为⎪⎩⎪⎨⎧±±=-±±==-= ,3,1,0,,4,2,0,021n n jE n jb F n n π所以,指数形式的傅利叶级数为Te jE e jE e jEe jEt f t j t j t j t j πωππππωωωω2,33)(11111=++-+-=--3-2 周期矩形信号如图3-2所示。
若:图3-22τT-2τ-重复频率kHz f 5= 脉宽 s μτ20= 幅度 V E 10=求直流分量大小以及基波、二次和三次谐波的有效值。
解 对于图3-2所示的周期矩形信号,其指数形式的傅利叶级数(FS )的系数⎪⎭⎫⎝⎛=⎪⎭⎫ ⎝⎛====⎰⎰--22sin 12,)(1112212211τωττωππωττωωn Sa T E n n E dt Ee T T dt e t f T F tjn TT t jn n则的指数形式的傅利叶级数(FS )为∑∑∞-∞=∞-∞=⎪⎭⎫⎝⎛==n tjn n tjn ne n Sa TE eF t f 112)(1ωωτωτ其直流分量为T E n Sa T E F n ττωτ=⎪⎭⎫ ⎝⎛=→2lim100 基波分量的幅度为⎪⎭⎫ ⎝⎛⋅=+-2sin 2111τωπEF F 二次谐波分量的幅度为⎪⎭⎫ ⎝⎛⋅=+-22sin 122τωπEF F 三次谐波分量的幅度为⎪⎭⎫ ⎝⎛⋅=+-23sin 32133τωπE F F 由所给参数kHz f 5=可得s T s rad 441102,/10-⨯==πω 将各参数的值代入,可得直流分量大小为V 110210201046=⨯⨯⨯--基波的有效值为())(39.118sin 210101010sin 210264V ≈=⨯⨯⨯- πππ二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为())(32.136sin 251010102sin 21064V ≈=⨯⨯⨯- πππ三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为())(21.1524sin 32101010103sin 2310264V ≈=⨯⨯⨯⨯- πππ3-3 若周期矩形信号)(1t f 和)(2t f 的波形如图3-2所示,)(1t f 的参数为s μτ5.0=,s T μ1= ,V E 1=; )(2t f 的参数为s μτ5.1=,s T μ3= ,V E 3=,分别求:(1))(1t f 的谱线间隔和带宽(第一零点位置),频率单位以kHz 表示; (2))(2t f 的谱线间隔和带宽; (3))(1t f 与)(2t f 的基波幅度之比; (4))(1t f 基波与)(2t f 三次谐波幅度之比。
第3课时习题课一、内容框架二、烃燃烧的规律(1)烷完全燃烧耗氧量的规律。
C x H y +(x +y 4)O 2――→点燃x CO 2+y 2H 2O①物质的量相同的烃C x H y ,(x +y4)越大,消耗O 2的量越多。
②质量相同的烃C x H y ,______越大,消耗O 2的量越多。
(2)烃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的规律。
①物质的量相同的烃C x H y ,x 越大,生成的CO 2的量越多。
②质量相同的烃C x H y ,______越大,生成H 2O 的量越多。
(3)烷完全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压强)变化规律(同温、同压或同温、同容积)。
①C x H y +(x +y 4)O 2――→点燃x CO 2+y 2H 2O(g) ΔV1x +y4xy /2y 4-1 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气体的体积变化只与氢原子数有关,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
在肯定条件下,只要烃分子中氢原子数为4,或混合烃分子中氢原子平均数为4,则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
②C x H y +(x +y 4)O 2――→点燃x CO 2+y 2H 2O(1) ΔV1x +y4x-(1+y 4)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减小值只与烃分子中氢原子数有关,与碳原子数无关;当水呈液态时,烃完全燃烧后体积肯定削减。
三、推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推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问题几乎贯穿了整个有机化学,解决这类题要学会推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方法,等效氢原子法(又称________)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假如要推断某烃的一元取代产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首先要观看烃的结构是否具有对称性,明确其中的等效氢原子。
(1)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如甲烷中的4个氢原子等效。
(2)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
(3)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
有几种不同的等效氢原子,其一元取代产物就有几种,如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原其一元取代产物有两种。
《量⼦⼒学基础和原⼦、分⼦及晶体结构》习题和思考题《结构化学》课程作业题第⼀部分:《量⼦⼒学基础和原⼦结构》思考题与习题1. 经典物理学在研究微观物体的运动时遇到过哪些困难?举例说明之。
如何正确对待归量⼦论?2. 电⼦兼具有波动性的实验基础是什么?宏观物体有没有波动性?“任何微观粒⼦的运动都是量⼦化的,都不能在⼀定程度上满⾜经典⼒学的要求”,这样说确切吗?3. 怎样描述微观质点的运动状态?为什么?波函数具有哪些重要性质?为什么?4. 简述薛定谔⽅程得来的线索。
求解该⽅程时应注意什么?5. 通过⼀维和三维势箱的解,可以得出哪些重要結論和物理概念?6. 写出薛定谔⽅程的算符表达式。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表达式的? *7. 量⼦⼒学中的算符和⼒學量的关系怎样?8. 求解氢原⼦和类氢离⼦基态和激发态波函数的思想⽅法是怎样的? 9. 通过氢原⼦薛定谔⽅程⼀般解的讨论明确四个量⼦数的物理意义。
10. 怎样根据波函数的形式讨论“轨道”和电⼦云图象?为什么不能说p +1和p -1就是分别代表p x 和p y ? 11. 样来研究多电⼦原⼦的结构?作过哪些近似?⽤过哪些模型?试简单说明之。
12. 电⼦的⾃旋是怎样提出的?有何实验依据?在研究原⼦内电⼦运动时,我们是怎样考虑电⼦⾃旋的?*13. 哈特⾥-福克SCF 模型考虑了⼀些什么问题?交换能有何意义?14. 怎样表⽰原⼦的整体状态?光谱项、光谱⽀项各代表什么含义?洪特规则、选择定则⼜是讲的什么内容?15. 原⼦核外电⼦排布的规律是什么?现在哪些问题你⽐过去理解得更加深⼊了?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你对微观体系的运动规律和特点掌握了多少?在思想⽅法上有何收获?16. 巴尔末起初分析氢原⼦光谱是⽤波长)(422-=n n c λ,其中c 为常数,n 为⼤于2的正整数,试⽤⾥德伯常数H R ~求出c 值。
17. 试计算氢原⼦中电⼦处于波尔轨道n = 1和n = 4时的动能(单位:J )和速度(单位:m·s -1)。
一、填空题
1.群的表示可分为可约表示和不可约表示。
2.判断分子有无旋光性的标准是是否具有反轴。
3. 分子有无偶极矩与分子对称性有密切关系,只有属于C n和C nv这两类点群的分子才具有偶极矩,而其它点群的分子偶极矩为0。
二、选择题
1. CO2分子没有偶极矩,表明该分子是【D 】
A. 以共价键结合的
B. 以离子键结合的
C. V形的
D. 线形的,并且有对称中心
2. 根据分子的对称性,可知CCl4分子的偶极矩等于【A 】
A. 0
B.
C.
D.
3. 组成点群的群元素是什么【A 】
A. 对称操作
B. 对称元素
C. 对称中心
D. 对称面
4. CH4属于下列哪类分子点群【A 】
A. T d
B. D h
C. C3v
D. C s
5. H2O属于下列哪类分子点群【 A 】
A. C2v
B. C3v
C. C2h
D. O h
三、回答问题
1. 找出H2O分子和NH3分子的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及其所属点群,并建立其对称操作的乘积表。
课本第125页:表和表课本第142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