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设计实验指导书2012
- 格式:docx
- 大小:286.92 KB
- 文档页数:15
《现代光学CAD技术》实验指导书指导老师:汪胜辉湖南文理物电学院单透镜的设计(A Singlet)一、实验目的:(1)熟悉光学设计软件Zemax操作界面;(2)将知道如何键入光学系统的波长(wavelength)、镜头数据(Lens Data)、光线像差(Ray Aberration)、fan,光程差(OPD),点列图(spot diagrams )等等。
(3)确定厚度求解方法(thickness solve)和变量(variables),执行简单光学设计优化。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普通PC机(2)、软件环境:ZEMAX软件平台三、实验内容:设计一个相对孔径F/4单镜片,在光轴上可见光谱范围内使用,其焦距(focal length)为100mm,全视场2ω为8º用冕牌BK7来作镜片。
四、实验步骤:首先,运行ZEMAX。
ZEMAX主屏幕会显示镜片数据编辑(LDE),可以对LDE窗口进行移动或重新调整尺寸,以适应你自己的喜好。
LDE有多行和多列组成,类似于电子表格,曲率半径(radius)、厚度(thickness)、玻璃(class)和半径口径(Aperture)等列使用最多,其他的则在特定类型的光学系统中才会用到。
LDE中的小格会以“反白”方式高亮显示,即以与其它格子不同的背景颜色将字母显示在屏幕上。
这个反白条表示的是光标,可以用鼠标在格子上点击来操作。
然后,系统参数设置。
开始,输入系统波长,这个不一定先完成,只不过现在我们选定了这一步。
在主屏幕菜单条上,选择“系统(system)”菜单下的“波长(Wavelength)”。
屏幕中间会弹出一个“波长(Wavelength Data)”对话框。
ZEMAX中有许多这样的对话框,用来输入数据和提供选择。
用鼠标在第二和第三行的“使用(Use)”上单击一下,将会增加两个输入波长使总数成为三。
现在,第一个“波长”行中输入486,这是氢F谱线的波长,单位为微米。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手册赵霞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2-9目录前言 (3)实验1:Linux的安装与基本操作 (4)目的与要求 (4)1.用Ubuntu 11.04的光盘安装系统 (4)2.操作系统启动模式 (4)3.用户管理 (5)4.进程管理 (7)5.文件系统命令 (7)6.vim编辑器 (9)7.使用U盘 (11)参考命令: (11)要求: (11)8.基本网络管理命令 (12)9.其他网络管理命令 (12)10.SSH服务与客户端 (13)11.网络服务器配置 (13)实验2:shell编程和GCC编程环境 (15)目的 (15)1.shell编程 (15)2.GCC编程环境 (16)3.GDB调试 (18)实验3:编程与调试:进程管理 (22)目的 (22)1.练习1 (22)2.练习2 (23)3.练习3 (24)4.练习4 (25)5.练习5 (26)实验4:编程与调试:内存管理 (28)目的 (28)1.练习1 (28)2.练习2 (29)3.练习3 (30)实验5:编程与调试:文件操作 (31)目的 (31)1.练习1 (31)2.练习2 (33)3.练习3 (36)实验6:编程与调试:网络通信 (41)目的 (41)1.练习1 (41)2.练习2 (42)3.练习3 (44)4.练习4 (46)实验7:编程与调试:线程编程 (48)目的 (48)1.练习1 (48)2.练习2 (49)综合实验 (56)1.题目: (56)2.目的 (56)3.实验要求与评价 (56)4.实验内容及学时安排 (57)前言本实验指导手册供学习《操作系统》课程的学生和教师使用。
实验内容包括:独立实验共7个,综合实验1个。
实验1偏重使用和操作,实验2-7偏重编程和开发,由教师根据课时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在课外学习和研究使用参考。
给读者的建议:1、对于Linux操作系统的初学者,配合各类Linux操作系统使用类的书籍使用,建议到图书馆里借阅适合自己的相关参考书。
目录实验一用自准法测薄凸透镜焦距f (2)实验二用位移法测薄凸透镜焦距f (4)实验三目镜焦距f e的测量 (6)实验四自组显微镜 (8)实验五自组望远镜 (10)实验六自组透射式幻灯机(投影系统) (12)实验七测节点位置及透镜组焦距 (14)实验八自组加双波罗棱镜的正像望远镜 (17)实验九杨氏双缝干涉 (19)实验十菲涅尔双棱镜干涉 (22)实验十一菲涅尔双面反射镜干涉 (25)实验十二洛埃镜干涉 (28)实验十三牛顿环装置 (30)实验十四夫郎和费单缝衍射 (33)实验十五夫郎和费圆孔衍射 (36)实验十六菲涅尔单缝衍射 (38)实验十七菲涅尔圆孔衍射 (39)实验十八菲涅尔直边衍射 (41)实验十九偏振光分析 (43)实验二十棱镜摄谱仪 (49)实验二十一光栅单色仪 (51)实验二十二全息照相 (54)实验二十三制作全息光栅 (59)实验二十四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 (62)实验二十五θ调制和颜色合成 (66)实验二十六测量空气折射率 (68)*实验二十七等倾干涉 (72)*实验二十八法布里—珀罗干涉 (76)实验二十九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80)实验一用自准法测薄凸透镜焦距f (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⑴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调整方法⑵了解、掌握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及方法二、实验原理当发光点(物)处在凸透镜的焦平面时,它发出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将成为一束平行光。
若用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将此平行光反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过透镜后仍会聚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其会聚点将在发光点相对于光轴的对称位置上。
三、实验仪器1、带有毛玻璃的白炽灯光源S2、品字形物象屏P:SZ-143、凸透镜L:f=190mm(f=150mm)4、二维调整架:SZ-075、平面反射镜M6、二维调整架:SZ-077、通用底座:SZ-048、二维底座:SZ-029、通用底座:SZ-0410、通用底座:SZ-04四、仪器实物图及原理图图一五、实验步骤1、把全部元件按图一的顺序摆放在平台上,靠拢,调至共轴。
工程光学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实验二物镜焦距截距的测量实验三光的干涉实验实验四光学物镜参数测试设计性实验实验一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一. 引言不论光学系统如何复杂,精密,它们都是由一些通用性很强的光学元器件组成,因此掌握一些常用的光学元器件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对安排试验光路系统时正确的选择光学元器件,正确的使用光学元器件有重要的作用二.实验目的掌握光学专业基本元件的功能;调整光路,主要包括共轴调节、调平行光和针孔滤波。
三.基本原理(一)、光学实验仪器概述:主要含:激光光源,光学元件,观察屏或信息记录介质1. 激光光源;激光器即Laser(L 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原意是利用受激辐射实现光的放大.然而实际上的激光器,一般不是放大器,而是振荡器,即利用受激辐射实现光的振荡,或产生相干光。
.960年,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现在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激光的特性:(1)高度的相干性(2)光束按高斯分布激光器的分类:(1)气体激光器——He-Ne激光器,Ar离子激光器(2)液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3)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本套实验方案的选择的激光器是气体型He-Ne内腔式激光器,波长为632.8nm的红光,功率2mW。
个别实验中还会用到白光点光源。
2、用于光学实验的元件一般包括:防震平台、分束镜、扩束镜、准直镜、反射镜、成像透镜、傅立叶变换透镜、多自由度微调器、可变光栏、观察屏等部件。
如果是全息实验还需要快门、干版架、自动曝光和显定影定时器、记录干版等。
(本实验方案中,扩束镜采用针孔空间滤波器,准直镜、成像透镜、傅立叶变换透镜均采用双凸透镜)⑴防震平台光学实验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
特别是对于全息图制作实验,由于是参考波和物光波干涉条纹的记录,如果在曝光过程中因为振动导致两光波有变化,就要影响干涉条纹的调制度。
实验一 迈克耳逊干涉仪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调整方法;调出非定域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和白光干涉条纹。
2、 明确几种条纹的形成条件、花纹特点、变化规律及相互间的区别,加深对干涉理论的理解。
3、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量气体折射率。
【仪器用具】迈克耳逊干涉仪,He-Ne 激光器及其电源,扩束透镜,小孔光栅、白帜灯,毛玻璃,小气室,打气皮囊,气压表。
【实验原理】一、M-干涉仪的光路M -干涉仪是一种分振幅双光束的干涉仪,它的光路如图1-1。
光源S 发出的一束照射到分光板G 1上,G 1板的后面镀有半反射膜,一般镀银,这个半反半透分成相互垂直的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两者强度接近相等,此板称为分束板。
当激光束以45o 角射向G 1时,它被分为相互垂直两束光,这两束光分别垂直射到平面镜M 1和M 2上,再经M 1和M 2所反射各自沿原路返回到G 1的半反射膜上,又重新会集成一束光。
由于反射光1和透过光2为2两相干涉光束,因此我们可以在E 方向观测到干涉条纹。
G2为一补偿板,其物理性能与几何形状皆与G1全同的补偿作用(但是不镀膜),G1与G2平行,G2的作用是保证1、2两束光在玻璃中的光程完全相等。
反射镜M 2是固定不动的,M 1可在精密导轨上前后移动,从而改变1、2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
精密导轨与G1成45o角。
为了使光束1与导轨平行,激光应垂直导轨方向射向M -干涉仪。
二、干涉花纹的图样图1-1中'2M 是2M 被1G 反射所成的虚像,从观察者看来,两相干光束是从1M 和'2M 反射而来,因此,我们把干涉仪产生的干涉等效为1M 、'2M 间的空气膜所产生的干涉来进行研究。
1、点光源照明----非定域干涉条纹激光通过短焦距透镜会聚后是一个强度很高的点光源S ,它发出的球面光波照射M-干涉仪,经G1分束及M 1,M 2反射后射向屏E 的光(参看图1-2)可以看成是由虚光源S 1、'2S 发出的。
光学设计指导书刘冬梅、王文生等主编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2005年前言按照“应用光学”教学大纲规定的设计要求,并结合光电工程学院的《应用光学》教学特点及具体的情况,我们编写了《光学设计指导书》。
本指导教程着眼于应用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光学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侧重于典型系统具体设计的思路和过程,加强学生对光学设计的切身领会和理解,将理论与实际融合、统一,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该实验指导教程中共包含三部分的内容:光学设计中的PW法、望远系统PW方法的具体计算过程、ABR程序的介绍及使用等。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吸纳了过去课程设计的经验与长处,内容深入浅出、文字通顺、易读易懂,具有自己的特色。
本教程由光电工程学院刘冬梅、王文生、刘智影、霍富荣等主编。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教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衷心希望广大读者对教程中的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2005年1月目 录第一章 光学设计中的PW 法 (4)§1-1光学系统的基本象差参量………………………………………4 §1-2光学系统的基本象差参量的规化…………………………………7 §1-3双胶合薄透镜组的I C W P ,,∞∞与结构参数的关系 (9)第二章 望远系统PW 法的具体计算过程 (15)§2-1望远系统的原理...................................................15 §2-2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15 §2-3望远系统PW 法的具体设计过程 (16)第三章 ABR 程序的介绍及使用 (32)§3-1 ABR 程序的介绍................................................32 §3-2 数据文件的建立及ABR 程序的操作 (32)第一章 光学设计中的PW 法§1-1光学系统的基本象差参量任何光学系统都是由许多光组组成,每个光组都有自己的性能要求,如显微系统、望远系统至少要由物镜和目镜两部分构成,照相系统多为一个照相物镜。
实验一光学设计软件ZEMAX的安装和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学习ZEMAX软件的安装过程,熟悉ZEMAX软件界面的组成及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要求a)掌握ZEMAX软件的安装、启动与退出的方法。
b)掌握ZEMAX软件的用户界面。
c)掌握ZEMAX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d)学会使用ZEMAX的帮助系统。
e)学会使用ZEMAX初步仿真光路图。
三.实验内容(一)界面及基本操作1.通过桌面快捷图标或“开始—程序”菜单运行ZEMAX,熟悉ZEMAX的初始用户界面,如下图所示:图1.1 ZEMAX用户界面2.浏览各个菜单项的内容,熟悉各常用功能、操作所在菜单,了解各常用菜单的作用。
3. 熟悉使用各个常用的快捷按钮。
4.学会从主菜单的编辑菜单下调出各种常见编辑窗口(镜头数据编辑、优化函数、多重数据结构)。
5.调用ZEMAX 自带的例子(例如根目录下samples\tutorial\tutorial zoom2.zmx 文件),学会打开常用的分析功能项:草图(2D 草图、3D 草图、渲染模型等)、特性曲线(像差曲线、光程差曲线)、点列图、调制传递函数等,学会由这些图进行简单的成像质量分析。
6.从主菜单中调用优化工具,简单掌握优化工具界面中的参量。
7.掌握镜头数据编辑(LDE )窗口的作用以及窗口中各个行列代表的意思。
8.从主菜单-报告下形成各种形式的报告。
9.通过主菜单-帮助下的操作手册调用帮助文件,学会查找相关帮助信息。
(二) 仿真光路图根据已拟好的设计草图,在ZEMAX 中实现光路仿真,包括光路系统整体设置、创建光学元件、透镜(组),元件间大致间距等。
1.光路系统的整体设置,包括此光学系统所适用的波长、入瞳直径、视场等,在主菜单-系统里有相应的各个设置。
2.创建光学元件、透镜(组),就是将设计草图中的各种光学元件用ZEMAX 的方式去仿真实现。
ZEMAX 仿真的基本元素是面和面间距,仿真创建各种元件基本都以具体设置每个面和面间距的参数来实现。
前言本课程的实验环节其设计思想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除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基础知识之外,以更开放、更灵活的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对工程技术问题的思考方式,形成开放式创新思维。
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几何光学的基本现象、概念、原理与定律的理解,了解和熟悉有关光学仪器及装置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学会用实验的方法分析一些光学现象。
实验是工程光学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
实验环节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比较牢固地建立研究意识、工程意识、分工合作的工作方式,培养独立自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教学环节采用模块化实验组合,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力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基本要求:要求实验前做好预习,理解每个实验的原理、步骤;实验时正确操作仪器,认真观察各种实验现象,仔细记录、分析数据;实验结束后及时做好实验报告。
主要内容:模块一光组的成像特性 (2)模块二光组的焦距测量 (6)模块三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及特性测量 (8)附录 (11)思考题 (16)模块一 光组的成像特性实验目的1.验证物像位置关系,深入了解透镜成像特性。
2.掌握望远镜、显微镜、复合透镜的组合方法。
3.观察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情况,并了解各种棱镜的成像特性,熟悉各种棱镜的结构。
‴ 透镜成像特性1. 实验仪器及设备指标、透镜架、透镜、成像屏、光具座、照明系统。
图1 透镜成像特性实验装置2. 实验原理l 和l’分别表示物像距,f’为光组的焦距,则当光组处于空气中时,有:(1)可知,对于具有一定焦距的光组,其像的位置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而其相应的横向放大率可表示如下:(2) 3. 实验内容与步骤取一正透镜使物体(指标)位于 ①② ③ ④ ; 取一负透镜使物体位于① ② ③ ④ 。
分别记录物体经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及位置。
‴光组组合1. 实验仪器及设备六只正透镜、二只负透镜、光具座、一只平行光管、平面反射镜、投影屏。
实验七 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和方法。
2.加深对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轮廓的最大高度RZ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RZ值。
三、实验器具及测量原理说明图7-1双管显微镜外形图 图7-2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原理图双管显微镜又称光切显微镜,可以用来测量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最大高度R Z。
双管显微镜的外形如图7-1所示。
它由底座1、工作台2、观察光管3、投射光管11、支臂7和立柱8等几部分组成。
双管显微镜是利用光切原理来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如图7-2所示。
被测表面为P 1、P 2阶梯表面,当一平行光束从45°方向投射到阶梯表面上时,就被折成S 1和S 2两段。
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上就可在显微镜内看到S 1和S 2两段光带的放大像S 1′和S 2′。
同样,S 1和S 2之间的距离h也被放大为S 1′和S 2′之间的距离h 1′。
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被测表面的不平度高度h。
图7-3 双管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图 图7-4 双管显微镜的读数目镜 图7-3为双管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图。
由光源1发出的光,经聚光镜2、狭缝3、物镜4,以45°方向投射到被测工件表面上。
调整仪器使反射光束进入与投射光管垂直的观察光管内,经目镜5成像在目镜分划板上,通过目镜可观察到凸凹不平的光带(图7-4b ).光带边缘即工件表面被照亮了的h 1的放大轮廓像h 1′,测量亮带边缘的宽度h 1′,可求出被测表面的不平度高度h :45cos 45cos '11Nh h h == 式中 N——物镜的放大倍率为了测量和计算方便,测微目镜中十字线的移动方向(图7-4a )和被测量光带边缘宽度h 1′成45°斜角(图7-4b ),故目镜测微器刻度套筒上的读数值h 1′′与不平度高度的关系为:45cos 45cos '''211Nh h h == 所以 Nh N h h 2''45cos ''121== 式中i 21=N,i 为目镜分厘尺的分度值或称为换算系数,它与投射角α、目镜测微器的结构和物镜的放大倍数有关,参见表7-1。
光学实验指导书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系2008年11月目录序言及要求 (I)实验室规则 (III)实验一迈克耳逊干涉仪实验 (1)实验二光衍射的定量研究 (11)实验三衍射光栅分光特性测量 (16)实验四偏振光研究 (23)实验五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 (29)实验六θ调制 (34)实验七用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及角色散率 (36)实验八椭偏仪测量薄膜厚度 (43)实验九全息光栅特性及制作技术 (50)序言及要求意义与方法同学们在开始本实验之前已经作过一些力学、热学、电学及基本的光学实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光路的调试已积累一定的经验,这些都是我们做好本学期《近代光学》(物理光学)实验的基础。
光学实验有它的特点。
光学实验中遇到的两个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精密仪器的调节和使用;另一个是理论和实验的更紧密的结合。
光学仪器的精密度比较高,这些仪器在投入使用前,首先要进行调整和检验。
例如,各光学元件共轴调节,分光计的调节,迈克耳逊干涉仪的调节等都是光学实验中有代表性的基本训练。
仪器的调节不是一个纯粹的技艺问题。
判断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以及选择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都要求调节者有明确的物理图像。
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在光学里显得特别突出。
如果不掌握基本理论,很多光学实验,特别像偏振、干涉等实验几乎无从做起,更不用说对实验结果作详细的理论分析了。
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实验前,要求同学们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在实验过程中要尊重客观实际、详尽地考察各种条件下得到的现象,记录有关数据,认真思考,对实验结果做出理论上的分析和解释。
这些不仅丰富了实验的内容,提高了做实验的兴趣,而且反过来必然大大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并扩展对一些基本原理的探讨。
实验课没有系统讲授的环节,实验基本上由同学们独立完成,教师只作必要的讲解与指导。
实验课能否收到良好效果与同学们的学习自觉性关系甚大。
因此,希望同学们作到:课前充分准备;课上三勤———手勤(操作,实验,记录),眼勤(观察,比较),脑勤(思考,分析,提问题);课后加以反思。
实验教学指导书光学实验(物理学专业)陶淑芬二〇一二年二月修改目录《光学实验》教学大纲 (1)实验课基本要求 (8)实验一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10)实验二分光计的调节及棱镜顶角的测量 (17)实验四用双棱镜测定光波波长 (26)实验五利用牛顿环干涉测量透镜曲率半径 (31)实验六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35)实验八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 (44)实验九阿贝折射计测定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50)*实验十偏振现象的观测及应用 (55)*实验十一光具组基点的测定 (57)*实验十二测定单、双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61)*实验十三光波波长测量方案和结果的比较 (64)*实验十四细丝直径(或膜厚、空气折射率)的测量及比较 (65)*实验十五望远镜、显微镜的组装及放大倍数的测定 (66)《光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光学实验(Optics experiment)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6学时总学分:2学分二、课程描述《光学实验》是普通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及《光学》课程相辅相成的独立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
内容涵盖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及近代光学基础三个部分,是学生学习理解干涉、衍射、偏振、色散、光谱、折射率、最小偏向角、成象,象差等抽象概念,接受系统的实验训练,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之一。
光学实验在暗室环境中进行,仪器精密,调整要求较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光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系统的训练,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1. 知识性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光学实验原理、基本仪器性能和基本实验方法。
对光学成像、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光学理论概念和规律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技能性目标: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波长、焦距和折射率等基本光学量的测量方法,分光计、光具座等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判断等基本实验素养和能力。
《光学设计》上机实验指导书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目录实验一单透镜设计 (3)实验二双透镜 (9)实验三牛顿望远镜 (15)实验四折叠反射镜面和坐标断点 (30)实验一单透镜设计(A Singlet)一、实验目的:(1)熟悉光学设计软件Zemax操作界面;(2)将知道如何键入光学系统的波长(wavelength)、镜头数据(Lens Data)、光线像差(Ray Aberration)、fan,光程差(OPD),点列图(spot diagrams )等等。
(3)确定厚度求解方法(thickness solve)和变量(variables),执行简单光学设计最佳化。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普通PC机(2)、软件环境:ZEMAX软件平台三、实验内容:设计一个相对孔径F/4单镜片,在光轴上可见光谱范围内使用,其焦距(focal length)为100mm,用冕牌BK7来作镜片。
四、实验步骤:首先,运行ZEMAX。
ZEMAX主屏幕会显示镜片数据编辑(LDE),可以对LDE窗口进行移动或重新调整尺寸,以适应你自己的喜好。
LDE有多行和多列组成,类似于电子表格,曲率半径(radius)、厚度(thickness)、玻璃(class)和半径口径(Aperture)等列使用最多,其他的则在特定类型的光学系统中才会用到。
LDE中的小格会以“反白”方式高亮显示,即以与其它格子不同的背景颜色将字母显示在屏幕上。
这个反白条表示的是光标,可以用鼠标在格子上点击来操作。
然后,系统参数设置。
开始,输入系统波长,这个不一定先完成,只不过现在我们选定了这一步。
在主屏幕菜单条上,选择“系统(system)”菜单下的“波长(Wavelength)”。
屏幕中间会弹出一个“波长(Wavelength Data)”对话框。
ZEMAX中有许多这样的对话框,用来输入数据和提供选择。
用鼠标在第二和第三行的“使用(Use)”上单击一下,将会增加两个输入波长使总数成为三。
第一部分绪论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光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适用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光学实验》课程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必修基础课,与理论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它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系统的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莫定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实验的教学基本要求:1.在教学中适当的介绍一些物理实验史料,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明确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2.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初步能力。
其中包括: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随机误差的估算,系统误差的发现和处理,测量不确定度,直接和间接测量的结果表示,有效数字,试验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等。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要求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实验一用自准法测薄凸透镜焦距一、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调整方法2、了解、掌握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及方法3、掌握光的可逆性原理测透镜焦距的方法4、掌握光的可逆性原理的光路调节二、实验原理(一)光的可逆性原理当发光点(物)处在凸透镜的焦平面时,它发出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将成为一束平行光。
若用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将此平行光反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过透镜后仍会聚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其会聚点将在发光点相对于光轴的对称位置上。
光的可逆性原理:当光线的方向返转时,它将逆着同一路径传播。
借此原理可测量薄凸透镜的焦距,实验原理见图1-1图1-1当物P在焦点处或焦平面上时,经透镜后光是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再经透镜后成像于原物P处(记为Q)。
因此,P点到透镜中心O点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f。
(二)自准法如图1-2所示,将物AB放在凸透镜的前焦面上,这时物上任一点发出的光束经透镜后成为平行光,由平面镜反射后再经透镜会聚于透镜的前焦平面上,得相同的倒立实像A´B´。
光学设计实验指导书第一节ZEMAX软件简介1、简介ZEMAX Optical Design Program(ZEMAX)是由美国ZeMaX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公司开发的专用光学设计软件包,软件逐步升级,我们使用的版本是2008。
ZEMAX是Windows平台上的视窗式的用户界面,操作习惯和快捷键风格如同Windows。
2、用户界面ZEMAX的视窗类型,和Windows的基本一致,打开不同的视窗可以执行操作不同的任务,可分为:◆主视窗(Main Window)ZEMAX启动以后,进入主视窗(图1.1)。
主视窗顶端有标题栏(title bar)、菜单栏(menu bar)和工具栏(tools bar)。
◆编辑视窗(Editor Window)ZEMAX中有6种不同的编辑器(Editors):即镜头数据编辑器(Lens Data Editor),评价函数编辑器(Merit Function Editor)、多重组态编辑器(Multi-configuration Editor)、公差数据编辑器(Tolerance Data Editor)、用于补充光学面的附加数据编辑器(Extra Data Editor)、以及非序列元件编辑器(Non-sequential Components Editor)。
图1.1 ZEMAX主视窗界面◆图形视窗(Graphic Window)最常用的有草图(Layout)、扇形图(Ray fans)、调制传递函数(MTF Plots)图等。
◆文本视窗(Text Windows)设计的文字资料,如详细数据(Prescription Data)、像差数据等显示在文本视窗中。
◆对话框(Dialogs)固定大小,在过程中跳出来的视窗(鼠标拖曳不能改变大小)。
用于定义或更新视场(Fields)、波长(Wavelengths)、孔径(Apertures)、面型(Surface types)等。
建筑光环境实验对建筑采光进行测量是建筑物理实验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建筑采光进行实测才能对室内的光环境质量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了解建筑采光设计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良好的光视觉环境应包括适当的照度水平、舒适的亮度对比、宜人的光色、避免出现眩光。
实验一:项目名称:照度、反光系数和透光系数的测量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学习照度计的使用2.通过实地测量获得照度的数字印象3.学习反光系数、透光系数的测量三、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测定日期: 2012年5月15日测量小组成员:蒙绪发黄宇卫黄亦彬卢森昌梁韦斌表一照度数字概念练习所测量的室内工作面照度为 223 lx,测量时间:15:30 室外照度为 4500 lx,室外天气情况晴,测量时间: 15:30参考我国天然采光标准精细作业精度要求最小照度应达到lx;特别精细应达到 lx表二反光系数与透光系数测量测量教室的墙面、地面、顶棚的反光系数与教室玻璃有无窗帘情况下的透光系数四、结论确定采光所需要的数据1使用空间尺寸2采光口材料及厚度3承重结构形式及材料4表面污染程度5室内表面反光程度一个人对空间形体的视感,不仅出自物体自身的外形,而且也出自被光线“修饰”过的外形,突出的例子是人们利用光线使人或物出现或消失。
一般将室内空间划分为若干区,将其使用要求给予不同的亮度处理。
视觉注视中心。
人们习惯于将目光转向较亮的表面,我们也利用这种习性,将房间中需要突出的物体与其他表面在亮度上区分开来。
根据其重要程度,可将其亮度超过相邻亮度的5~10倍。
活动区。
这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区域。
主要工作的地方需要光照,利用墙体和窗帘提供一定的反射和适度的亮度,是整个房间显得安静和柔和。
五、问题与讨论1. 室内外天然采光照度值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室外光气候的变化情况,如晴天和全云天的光照度是不一样的。
观测地所在的光气候分区,照度的均匀度有关采光口的设置2. 叙述侧面采光(侧窗)的优点和缺点。
实验一光学设计软件ZEMAX的安装和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学习ZEMAX软件的安装过程,熟悉ZEMAX软件界面的组成及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要求a)掌握ZEMAX软件的安装、启动与退出的方法。
b)掌握ZEMAX软件的用户界面。
c)掌握ZEMAX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d)学会使用ZEMAX的帮助系统。
e)学会使用ZEMAX初步仿真光路图。
三.实验内容(一)界面及基本操作1.通过桌面快捷图标或“开始—程序”菜单运行ZEMAX,熟悉ZEMAX的初始用户界面,如下图所示:图1.1 ZEMAX用户界面2.浏览各个菜单项的内容,熟悉各常用功能、操作所在菜单,了解各常用菜单的作用。
3. 熟悉使用各个常用的快捷按钮。
4.学会从主菜单的编辑菜单下调出各种常见编辑窗口(镜头数据编辑、优化函数、多重数据结构)。
5.调用ZEMAX 自带的例子(例如根目录下samples\tutorial\tutorial zoom2.zmx 文件),学会打开常用的分析功能项:草图(2D 草图、3D 草图、渲染模型等)、特性曲线(像差曲线、光程差曲线)、点列图、调制传递函数等,学会由这些图进行简单的成像质量分析。
6.从主菜单中调用优化工具,简单掌握优化工具界面中的参量。
7.掌握镜头数据编辑(LDE )窗口的作用以及窗口中各个行列代表的意思。
8.从主菜单-报告下形成各种形式的报告。
9.通过主菜单-帮助下的操作手册调用帮助文件,学会查找相关帮助信息。
(二) 仿真光路图根据已拟好的设计草图,在ZEMAX 中实现光路仿真,包括光路系统整体设置、创建光学元件、透镜(组),元件间大致间距等。
1.光路系统的整体设置,包括此光学系统所适用的波长、入瞳直径、视场等,在主菜单-系统里有相应的各个设置。
2.创建光学元件、透镜(组),就是将设计草图中的各种光学元件用ZEMAX 的方式去仿真实现。
ZEMAX 仿真的基本元素是面和面间距,仿真创建各种元件基本都以具体设置每个面和面间距的参数来实现。
实验一光学设计软件ZEMAX的安装和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学习ZEMAX软件的安装过程,熟悉ZEMAX软件界面的组成及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要求a)掌握ZEMAX软件的安装、启动与退出的方法。
b)掌握ZEMAX软件的用户界面。
c)掌握ZEMAX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d)学会使用ZEMAX的帮助系统。
e)学会使用ZEMAX初步仿真光路图。
三.实验内容(一)界面及基本操作1.通过桌面快捷图标或“开始—程序”菜单运行ZEMAX,熟悉ZEMAX的初始用户界面,如下图所示:图1.1ZEMAX用户界面2.浏览各个菜单项的内容,熟悉各常用功能、操作所在菜单,了解各常用菜单的作用。
3. 熟悉使用各个常用的快捷按钮。
4.学会从主菜单的编辑菜单下调出各种常见编辑窗口(镜头数据编辑、优化函数、多重数据结构)。
5.调用ZEMAX 自带的例子(例如根目录下samples\tutorial\tutorial zoom2.zmx 文件),学会打开常用的分析功能项:草图(2D 草图、3D 草图、渲染模型等)、特性曲线(像差曲线、光程差曲线)、点列图、调制传递函数等,学会由这些图进行简单的成像质量分析。
6.从主菜单中调用优化工具,简单掌握优化工具界面中的参量。
7.掌握镜头数据编辑(LDE )窗口的作用以及窗口中各个行列代表的意思。
8.从主菜单-报告下形成各种形式的报告。
9.通过主菜单-帮助下的操作手册调用帮助文件,学会查找相关帮助信息。
(二) 仿真光路图根据已拟好的设计草图,在ZEMAX 中实现光路仿真,包括光路系统整体设置、创建光学元件、透镜(组),元件间大致间距等。
1.光路系统的整体设置,包括此光学系统所适用的波长、入瞳直径、视场等,在主菜单-系统里有相应的各个设置。
2.创建光学元件、透镜(组),就是将设计草图中的各种光学元件用ZEMAX 的方式去仿真实现。
ZEMAX 仿真的基本元素是面和面间距,仿真创建各种元件基本都以具体设置每个面和面间距的参数来实现。
(1)面:面的基本参数包括面型(Surf:type )、曲率半径(Radius)、厚度(Thickness)、材料(玻璃)(Glass),半口径(Semi-Diameter)等,每一个面对应于LDE 窗口里的一个行,每一个参数对应LDE 窗口里的一列,如下图:ZEMAX 的默认面型是透明标准(Standard )球面,曲率半径和半口径为无穷(Infinity )。
面的厚度和材料的定义都是以指定面起向后算到下一个面之间的这一段的厚度和材料。
(2)面间距:指的是该面在光轴上的交点到下一个面在光轴上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常用于标识透镜厚度、元件与元件的间距等。
例如:一个透镜的厚度,可以用透镜的前表面的面厚度值Thickness 来完成仿真;前一个元件与后一个元件的间距,可以用前一个元件的后表面到后一个元件的前表面之间的面间距来完成仿真。
3.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草图,估算各个元件之间的大致间距,通过面间距的设置,实现整个光学系统的初步仿真。
4.仿真一个轴上点光源(m μλ587.0=)在物距为u=30mm 时,由焦距为20mm ,材料为BK7,口径为10mm 的单正透镜成像的光路。
四.报告要求:1. 打开安装目录下的samples\tutorial\tutorial zoom2.zmx 文件,生成其2D 图、渲染(转角)、像差特征曲线、OPD 曲线、曲面数据报告(第7面)和图解报告4。
截屏后打印出来。
2. 试在打印出来的2D 图上标出各个面的位置以及相应面厚度值的具体指向(方向、范围);比较分析LDE窗口中两个“半径”(Radius和Semi-Diameter)具体指的是什么,并定性的在2D图中标出第5面和第7面分别的Radius和Semi-Diameter。
3. 试从帮助手册(主菜单-帮助-操作手册)中查找点列图左下角关于GEO RADIUS和RMS RADIUS的定义和区别。
4. 完成三(二).4的仿真,以自己的学号为文件名存档,上传存档文件,打印其3D图(转角),并在图上标出球差的范围。
5.试总结本例中是如何实现新建透镜和插入新透镜的。
五.实验仪器PC机实验二基于ZEMAX的简单透镜的优化设计一.实验目的学会用ZEMAX对简单单透镜和双透镜进行设计优化。
二.实验要求1.掌握使用ZEMAX实现光学优化设计的基本过程;2.学会生成光线像差(ray aberration)特性曲线、光程差(OPD)曲线和点列图(Spotdiagram)、焦点色位移图和场曲图;3.学会面厚度的求解方法,学会定义透镜的边缘厚度解和视场角,进行简单的优化;4. 初步掌握为实际生产和装配考虑的额外设计和优化。
三.实验原理(一)基本设计过程1.拟好设计草图(光路图);2.软件仿真光路图;3. 优化设计:像质分析评价—优化—再分析评价—再优化--……达到指标;4. 输出结果。
(二)优化设计仿真光路图完成以后,调用各种像质分析图进行像质分析评价,看设计是否达标,如还未达标,则恰当使用各种优化工具进行初步优化;然后再重新进行分析评价,看是否达标,如此反复,直到设计达标。
1.像质分析图。
本实验中需学会调用光线像差(ray aberration)特性曲线、光程差(OPD)曲线和点列图(Spot diagram)、焦点色位移图和场曲图来进行像质分析评价,各图可从主菜单-分析中调出。
光线像差(ray aberration)特性曲线:关于光瞳坐标函数的光线像差特征曲线,见理论课内容。
光程差(OPD)曲线:见理论课内容。
点列图(Spot diagram):焦点色位移图(Chromatic Focal Shift):不同波长(颜色)的光线对于同一个正透镜的不同焦距的曲线,可直观看出色差的大小。
视场、场曲图:见理论课内容。
2. 调用优化工具进行优化。
本实验中需掌握solves 功能和评价函数(Merit Function)两种优化工具。
(1)Solves 功能:解(solves ),能使一些函数可以自动地调整特定值,可在曲率、厚度、玻璃名称、半径、圆锥系数等参数上指定;(2)评价函数:评价函数也叫优化函数,可由直接调用系统自带默认评价函数或用户自创评价函数来创建,函数中的变量由用户自己在镜头数据编辑框中设置,函数值会实时显示在评价函数编辑框的表头上,函数值越小,说明优化的结果越好。
使用评价函数对所设计系统进行优化的步骤:(a )设置可供选择的变量;(b )创建评价函数,可根据设计具体需要,直接调用系统自带默认评价函数,或加入一些限制条件到默认评价函数中重新创建新的评价函数;(c )开始优化。
3. 为实际生产装配考虑的优化设计。
为了使软件仿真设计出来光学系统在之后的实际生产加工装配使用时方便,需适当考虑在做软件设计时就考虑到一些额外的设计。
如本次实验中为了实际装配需要,将各透镜半口径改得比系统优化后自动生成的半口径稍大。
四. 实验内容(一). 设计项目:用BK7玻璃设计一个焦距为100mm 的F/4单透镜,要求在轴上可见光范围内最终成像的点列图的RMS RADIUS<80,光线像差<500±,光程差<waves 20±。
1. 草拟并仿真光路图。
2. 生成光线像差特性曲线、2D 、3D 图层曲线和渲染模型等分析图来观察此时的成像质量。
3. 利用Solve 功能来求解第2面的厚度,以便适当的消除离焦现象,更新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
4. 将第1、第2面的曲率半径以及第2面的厚度值设为变量,建构并调用默认优化函数(Merit Function )。
5. 在调用默认优化函数后的优化函数编辑框中的第一行前按INS 插入一个新行,在其oper#列处双击(或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操作数选为EFFL ,target 设为100,weight 设为1,确定。
6.调用优化工具进行优化,在优化后更新全部内容,然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
7.分别调用点列图、OPD 图以及焦点色位移图(主菜单-分析-杂项)来观察最优化后的成像质量。
8. 将此设计起名保存,生成报告。
(二). 设计项目: 以前一个实验内容设计优化后的单透镜为基础,添加一块材料为SF1玻璃的透镜来构建胶合双透镜系统,进一步优化成像质量达到点列图的RMS RADIUS<11,光线像差<50±,光程差<waves 1±。
1.草拟并仿真光路图。
2. 生成光线像差特性曲线、2D 、3D 图层曲线、点列图、OPD 图和渲染模型等分析图来观察此时的成像质量。
3. 设置STO 面、第2、第3面的曲率半径,以及第3面的厚度为变量,沿用前例的优化函数,在优化更新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并分别对比单透镜时的点列图、OPD 图以及焦点色位移图(主菜单-分析-杂项)的相应变化,观察双透镜此时的成像质量。
4. 为了实际装配需要,将各透镜半口径改得比系统优化后自动生成的半口径稍大(举例为14mm ),更新后观察此时的3D 图和各特性曲线的变化,从曲面数据报告中查看各面的边缘厚度值。
5. 利用Solve功能来求解镜片边缘厚度(举例设计要求为3mm),更新后观察各分析图的相应变化。
再一次调用优化函数进行优化后,重新观察各分析图变化。
6. 定义视场(系统-视场,举例加入两个分别为7°和10°的y视场),从分析-杂项-视场场曲调出场曲图来观察此双透镜的离轴特性。
7. 将此设计起名保存,生成报告。
五.报告要求:1.截屏打印:单透镜:LDE窗口,OPD图,图解报告4,点列图,焦点色位移图双透镜:LDE窗口,第1面的曲面数据报告,2D图,场曲图,焦点色位移图3.试分析实验内容四(一).5中加黑部分各项设置的意义;4.试分析在第1面的曲面数据报告中的Thickess值和Edge Thickness分别指的是什么值,在2D图中标出相应的指向(方向、范围)。
5.上传以各自学号为文件名的*.zmx文件。
六.实验仪器PC机实验三基于ZEMAX的牛顿望远镜的优化设计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ZEMAX软件对典型牛顿望远镜进行优化设计。
二.实验要求1.掌握设立反射镜、使坐标中断的方法;2.学会使用圆锥系数来优化成像质量;3.学习点列图和3D图形分析像质的简单方法。
三.实验原理1.牛顿望远镜基本结构:见理论课课本图6-10,抛物面主反射镜+与光轴成45度的平面反射镜构成,是一种全反射式的望远镜物镜;2.对于球面凹面镜成像,有F=R/2的关系;3.圆锥系数(conic系数):见于LDE窗口中每一行的第7列(Conic),这个系数是描述该行所代表的面的曲面函数中的非球面二次曲面系数,决定了该行代表的面的形状,典型值对应的面形状如下:Conic=0 球面; -1<Conic<0 主轴在光轴上的椭球面;Conic=-1 抛物面;Conic<-1 双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