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20.49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中国小说发展的漫长旅程,收获颇丰。
在书中,鲁迅先生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小说从远古神话传说到明清章回小说的发展脉络。
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小说的起源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与古代的神话、传说、寓言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些古老的故事,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初步思考,为后来小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到唐传奇,再到宋元话本,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对于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恐惧,于是志怪小说应运而生,如干宝的《搜神记》,记载了许多神鬼怪异之事,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
而志人小说则侧重于记录人物的言行举止,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展现了当时士人的风度和才情。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成熟。
这一时期的小说,不仅在情节上更加曲折生动,而且在人物塑造上也更加细腻丰满。
如《柳毅传》中的柳毅,正直勇敢;《李娃传》中的李娃,机智聪慧。
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印象深刻。
宋元话本则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端,它们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生活气息。
如《错斩崔宁》《碾玉观音》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
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众多的经典之作。
四大名著自不必说,《三国演义》以宏伟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水浒传》描绘了一群梁山好汉的反抗故事,揭示了社会的黑暗;《西游记》充满了奇幻色彩,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经历引人入胜;《红楼梦》则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众多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的兴衰。
此外,还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优秀作品。
《儒林外史》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的儒林丑态;《聊斋志异》则以狐仙鬼怪的故事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对社会的批判。
鲁迅先生在书中不仅对各个时期的小说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还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最近读了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的书!要说这书啊,一开始我还真有点担心自己读不进去。
毕竟是关于小说史的,我寻思着会不会特别枯燥、特别学术。
但真读起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鲁迅先生的文字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能把复杂的事儿讲得清清楚楚,还让你觉得挺有意思。
书里从古代神话传说讲起,一路梳理了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
这过程就像是沿着一条长长的历史河流溯源而上,每一处风景都别有洞天。
比如说,讲到六朝的志怪小说,我才知道原来那些神神鬼鬼的故事背后,反映的是当时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想象。
还有唐传奇,以前只知道《莺莺传》《霍小玉传》这些故事好听,却不知道它们在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那么重要的地位。
鲁迅先生就像个知识渊博的向导,带着我一点点看清这些故事的来龙去脉。
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明清小说的部分。
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些大名鼎鼎的作品,鲁迅先生的分析简直是入木三分。
他不仅讲了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还讲到了它们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就拿《三国演义》来说吧,以前我读的时候,就是看个热闹,觉得里面的英雄豪杰特别厉害,战争场面特别精彩。
但鲁迅先生指出,这本书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其实有一定的模式化倾向,比如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曹操的奸诈等等,有时候显得有些过于鲜明和绝对。
而且,书中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也并非完全忠实于史实,而是加入了很多民间传说和作者的想象。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这让我对《三国演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再说说《红楼梦》,鲁迅先生说它“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以前读《红楼梦》,总是被里面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所吸引,却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
现在想想,确实啊,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些人物,都不是单纯的好人或坏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人觉得特别真实可亲。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介绍中国小说发展历史的著作,作者通过对中国小说的起源、发展、演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使读者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阅读完这部著作后,我深受启发,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首先,通过《中国小说史略》这部著作,我了解到中国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在古代,由于文字的普及程度较低,民间故事和传说成为了人们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途径,而这些故事和传说也为后来中国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小说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学形式。
这些对中国小说起源的了解,使我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通过《中国小说史略》这部著作,我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书中,作者对中国小说的不同时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使我对中国小说的发展轨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例如,作者对中国古代小说、明清小说、现代小说等不同时期的小说形式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对这些不同时期的小说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这些不同时期的小说形式和特点的了解,我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最后,通过《中国小说史略》这部著作,我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不仅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还对中国文学的整体发展进行了介绍,使我对中国文学的整体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通过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学的整体发展的了解,我对中国文学的丰富多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中国小说史略》这部著作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学,为中国文学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读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探险。
这本书从远古神话传说开始讲起,一路历经了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再到明清的章回体小说,仿佛是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国小说发展的长卷。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就像是一个好奇的孩子,不断在这丰富的宝库中发现惊喜。
比如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那时候的人们对于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他们笔下的神仙鬼怪,有的善良可爱,有的阴森恐怖。
像《搜神记》里的那些故事,有的让人感到神秘莫测,有的又让人觉得温暖亲切。
我仿佛能看到在那个时代,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讲述着这些奇妙的故事,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敬畏和向往。
而到了唐朝,传奇小说的出现则展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那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总是那么扣人心弦。
就拿《莺莺传》来说吧,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爱情纠葛,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崔莺莺的娇羞和深情,张生的犹豫和薄情,都被作者刻画得入木三分。
我读的时候,心里一直为莺莺打抱不平,怎么就遇上了这么个不靠谱的男人呢!但这也正是唐传奇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描绘人性的复杂和爱情的无奈。
宋元话本呢,则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那些市井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都在话本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错斩崔宁》,就是一个充满了巧合和误会的故事。
一个小小的误会,竟然引发了一连串的悲剧,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
而且宋元话本的语言特别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就好像是街头巷尾的人们在拉家常一样,特别亲切。
明清时期的章回体小说,那可真是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豪杰,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斗智斗勇,让人热血沸腾。
每次读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将,个个性格鲜明,有的豪爽仗义,有的机智多谋,有的鲁莽冲动。
他们的故事,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西游记》就更不用说啦,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唐僧的慈悲善良,猪八戒的贪吃懒做,沙和尚的忠厚老实,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读《中国小说史略》有感我们知道,中国小说自来无史,鲁迅的这部著作,打破了小说自来无史的局面,它是一部系统性的中国小说史著作,其问世,是对中国小说史研究极大的贡献,同时也反应了鲁迅在学术领域中极其宝贵的开拓精神。
小说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是部开创性的著作。
其开创性不仅体现在打破了历代文人的陈旧思想,而且为后代研究小说史提供了资料,为小说继往开来式的发展局面开辟了道路。
正应了鲁迅在《序言》中说过的那句话“中国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金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
可以见到,在一些外国著作中,如1901年伦敦出版的英国学者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和1902年莱比锡出版的德国学者葛鲁贝的《中国文学史》均只有片段的、零碎的关于中国小说的描述,而中国关于小说的著作也是寥寥无几。
如临传甲《中国文学史》论及小说时,采取的实际还是排斥的态度,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1918年版作为我国早期出现的篇幅最大的文学史著作之一,全书论及小说的篇幅非常之小,而这对于全书来说简直不成比例。
从这些著作中,我们或多或少的可以看出,当时的文学史家对于文学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跟我们今天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些也说明了当时的著作家对于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和意义,是看得很轻微的。
鲁迅恰是看中了文学史上这个瑕疵之处,并极尽个人之力量,著成了力作《中国小说史略》,而鲁迅对此作出的付出之巨大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我们知道,小说史的撰述是以对大量的作家作品和小说发展过程诸现象的观察、整理、考察、评析为基础的,以往的这些作品尚未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这样有关小说史料的大量的辑录、考核、分析、研究工作都得有小说史著者自己来完成,可想而知,鲁迅在准备和撰写《中国小说史略》过程中所花费的精力和劳动是惊人的,至于要“从倒行的杂乱的作品中寻出一条进行的线索来”则更是谈何容易!可以说,这么一部在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绝对真实而全面地反应了鲁迅在文学领域极其宝贵的开拓精神,是作者鲁迅超强的文学功底和坚忍不拔,严谨认真的性格品质的真实写照。
《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中国小说史略>读书笔记》最近读了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走进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小说宝库。
在这本书里,鲁迅先生以他那犀利又精准的笔触,把中国小说的发展脉络梳理得清清楚楚。
从古代神话传说开始,到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再到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的章回体小说,就像一部精彩绝伦的历史长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唐传奇的部分。
以前我对唐传奇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几个有名的故事,比如《柳毅传》《莺莺传》。
但通过鲁迅先生的讲述,我才真正明白了唐传奇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唐传奇不再像之前的小说那样简单粗糙,而是有了更丰富的情节、更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更细腻的情感描写。
就拿《柳毅传》来说吧,以前读的时候,只觉得柳毅是个很仗义的人,为龙女传书,最终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可现在再仔细琢磨,发现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魅力。
比如说柳毅初见龙女时,龙女“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短短几个字,就把龙女的愁苦和期待描绘得淋漓尽致。
还有柳毅在龙宫的所见所闻,那华丽的宫殿、珍奇的宝物,鲁迅先生都做了精彩的分析,让我仿佛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奇幻和美妙。
再比如《莺莺传》,以前只觉得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很凄美。
但通过鲁迅先生的解读,我才发现这里面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和人性的东西。
崔莺莺那种既渴望爱情又充满顾虑的矛盾心理,被描写得入木三分。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这几句诗把莺莺那种期待又羞涩的心情展现得极为生动。
鲁迅先生还提到了唐传奇的作者们,他们不再是单纯地记录故事,而是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想象。
他们有的是文人雅士,有的是民间艺人,但都为唐传奇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读小说的经历。
那时候,家里没多少书,能找到一本小说就像发现了宝贝一样。
记得有一次,我在邻居家的旧书堆里翻出了一本残缺不全的《隋唐演义》,虽然书已经破得不成样子,好多页都不见了,但我还是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中国小说史略的读后感对中国小说的演变与发展的观察中国小说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近日,我有幸阅读了一本名为《中国小说史略》的著作,对中国小说的演变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观察和思考。
本书以较简洁而全面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从古代传世的《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到现代经典的《围城》、《骆驼祥子》等作品,作者以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勾勒出了中国小说的历史脉络。
每一部作品都被细致地剖析和点评,让人读后愈发更加痛切地感受到中国小说的辉煌。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小说的演变与发展是与社会背景、思潮变迁密不可分的。
从古代的志怪小说、神魔传奇到明清兴起的四大名著,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现代小说,每一个时期的小说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中国小说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绚烂的想象力和对人性深刻的揭示,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我观察到中国小说的写作风格也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古代小说追求的是情节的曲折多变和悬念的设置,如《红楼梦》中的爱情纠葛和《西游记》中的历险故事。
而现代小说则更加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达,如《围城》中的人物思想冲突和《骆驼祥子》中的社会艰辛。
中国小说的风格多样化,既有浪漫主义的抒情叙事,也有现实主义的社会写实,这使得中国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中国小说也在叙事方式的创新方面不断探索与突破。
我注意到现代小说中常常运用回溯叙事、交叉叙事等非线性叙事手法,使作品的结构更加丰富多变,这一点在《围城》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种创新带给读者不同寻常的阅读体验,激发了人们对小说的新的思考和审美。
中国小说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了千百年的智慧。
通过阅读《中国小说史略》,我对中国小说的演变与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深刻感受到中国小说的独特魅力和无穷魔力。
它不仅是文化传统的传承者,更是当代社会的精神指南,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青睐。
中国小说史略的读后感对中国小说发展与变革的思考中国小说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无论是古代经典的《红楼梦》、《水浒传》等,还是现代的《围城》、《活着》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中国小说史略》的书籍,通过对中国小说的起源、发展和变革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让我对中国小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一些思考。
这本书一开始就对中国小说的起源进行了介绍,指出中国小说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师友小说、唐代的传奇小说、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等阶段,最终形成了明清小说的鼎盛时期。
通过这段独特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小说的发展是与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连的。
书中对明清小说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着重介绍了《金瓶梅》、《红楼梦》等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也体现了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通过细致描绘人物形象、丰富的情节安排及对社会问题的反思,这些作品展现了中国小说独特的魅力。
中国小说在20世纪以后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小说逐渐走向现代主义,以鲁迅、茅盾等为代表的作家开始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并以独特的视角揭示社会现实。
然而,在向现代主义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小说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扰。
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批判、西方文化的引入等问题,都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中国小说史略》后,我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与变革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中国小说凭借其丰富的内涵、感人的情节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塑造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小说也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如何在保留独特性的同时接纳多元性,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重点。
中国小说史略让我认识到,中国小说的发展与变革离不开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的背景。
只有通过对传统的承继和对现代价值的理解,中国小说才能在当代社会有更大的表达和影响力。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及感悟(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及感悟【导语】: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小说史的一部开山著作,也是一部奠基著作。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读《中国小说史略》有感心烦气躁加上才疏学浅却难懂其中真正的精妙,对于他的作品只是抬起头远远的望着,敬仰着,却难以接近的感觉。
鲁迅小说已经让人苦思冥想方知其中内涵旨意,他编撰的《中国小说史》有一种让人敬仰却不敢攀登的敬畏。
初读时文言文式的表达,让人望而生畏,不知从何下手。
觉得行文枯涩,语言晦涩难懂,味同嚼蜡,让人难以靠近去拜读先人留下智慧的旷世之作,如果鲁迅先生的作品是落水三千,我都不想取一瓢饮。
如此的愚拙让人叹惜与见笑。
但却不甘因为我的不才与心浮失去和伟人共饮智慧的泉水,错过品尝知识的甘甜。
所以决定让文学的力量给我这样的人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转变,能够心平气和,稍安勿躁的心态去聆听鲁迅先生的真知灼见。
原来伟大的作品该是要一遍遍的品读就能发现枯燥乏味的背后是一个耀眼光芒的文学瑰宝。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可谓是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前无古人,后无可及。
小说作为当今最为盛行的文学体裁,从明清的繁盛到如今的规模,让人以为只有几百年的光景,但是从小说的渊源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神话与传说,感觉在遥远的时代就孕育了小说的种子,不得不佩服与古人的智慧。
但是我看了第一章节《史家对小说之著和论述》,发现原来最早有“小说”一词出于《庄子(外物》的“饰小说以干县令”,但是这只是文章中的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而且于我们今天所谓的小说相差甚远,不足作为小说的发源。
小说的地位在春秋时期,即使是百家争鸣思想开放的时代,小说家也难免幸逃冠以“九流之末”,因为小说家皆出于稗管,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
那个时代的小说家地位卑微,只不过是个讲野史和民间奇闻轶事的俗人,难以等大雅之堂。
且看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一言以蔽之,虽有优点又不足以成一家之言。
不为大丈夫君子所为,闾里小知者之所及,即使或一言可采,亦狂夫之议。
对于小说的偏见略见一斑,小说家长期处于一个不被认可,视为粗俗的尴尬局面。
对此我感到惋惜,但是想想如此不待见的小说到后来的兴盛与推崇,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取材于民间,采用的俚语,俗语写作,融入民风,给老百姓亲切之感,受到广大下层人民的喜爱,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读完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敬仰。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中国小说历史的全面梳理,更是对中国文化、社会、人性的一次深刻剖析。
通过鲁迅先生的笔触,我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中国小说从远古神话到清末之谴责小说的漫长历程。
首先,我被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起源和演变的精湛阐述所折服。
他明确指出,中国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经过数千年的口耳相传和文字记载,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丰富多样的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小说不仅承载了民众的智慧和想象,更成为了反映社会现实、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梳理小说历史的过程中,鲁迅先生特别关注小说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
他认为,小说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
这一点在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等经典作品的分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深入挖掘了这些作品背后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文化内涵,让我对这些经典之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鲁迅先生还对中国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他指出,中国小说在艺术表现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如注重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描写等。
这些艺术特色使得中国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也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
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为我们呈现了一部中国小说的壮丽史诗。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小说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更激发了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心。
最后,我要向鲁迅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不仅是一部学术巨著,更是一部民族文化的瑰宝。
我相信,在鲁迅先生的指引下,我们将会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国小说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
由六朝志怪篇看此书《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上海古籍出版《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
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
它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开启先河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
本书在资料上搜罗丰富,采辑审慎,分析了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赅,从目录看来,整本书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
从史家对于小说的著录及论述,到神话与传说,到六朝志怪书、唐传奇、宋话本,元明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清讽刺小说,最后便是清末的谴责小说。
我最喜欢的部分应该是六朝之鬼神志怪书这一部分了。
这部分小说,多数带有神怪色彩,来源于巫和方士。
汉代以后,道教和佛教日益盛行,鬼神迷信的说教更广为流布,所以志怪的书层出不穷。
志人和志怪,逐渐统一于故事情节的发展。
故事性不断加强,注重意想和文采,这是中国小说历史发展的一个方向。
其艺术虚构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正是从六朝的鬼神志怪,孕育出了唐代的传奇小说。
再看鲁迅先生对其之概述“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
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
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
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不过数行便将其发展原因,主体,性质,讲的明明白白。
同时在书中也通过具体示例讲述了小乘佛教的外来影响与汉魏志怪小说的结合。
“然此类思想,盖非中国所故有,段成式已谓出于天竺,《酉阳杂俎》(《续集》《贬误篇》)云,“释氏《譬喻经》云,昔梵志作术,吐出一壶,中有女子与屏,处作家室。
梵志少息,女复作术,吐出一壶,中有男子,复与共卧。
梵志觉,次第互吞之,柱杖而去。
余以吴均尝览此事,讶其说以为至怪也。
”所云释氏经者,即《旧杂譬喻经》,吴时康僧会译,今尚存;而此一事,则复有他经为本,如《观佛三昧海经》(卷一)说观佛苦行时白毫毛相云,“天见毛内有百亿光,其光微妙,不可具宣。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英文版:"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by Lu Xun is a comprehensive and authoritative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ovels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is book provides a detailed chronological account of the major trends, genres, and significant works in Chinese fiction, offering insights into the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s of these narratives.What struck me most about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is its extensive coverage and in-depth analysis. Lu Xun's meticulous research and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literary sources have resulted in a comprehensive and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fiction. He not only trac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different genres but also highlights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 individual authors and works.Another noteworthy aspect of this book is its emphasis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Chinese fiction. Lu Xun points out that novels are not just literary creations but also reflections of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eir times. He analyzes how different genres and themes emerged and evolved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society,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This approach allows the rea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Chinese fiction.What's more,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also demonstrates Lu Xun's critical eye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In his analysis of different genres and works, Lu Xun often offers insightful criticisms and unique interpretations. He challenges traditional views and offers new perspectives on familiar topics. His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dependent spirit make this book not just a historical survey but also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literary criticism and cultural studies.Finally,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leaves me with a profound sense of awe and respect for the rich and diverse traditions of Chinese fiction. The vast array of genres, themes, and styles showcases the creativity and ingenuity of Chinese writers over the centuries. This book serves as a valuable reminder of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and promoting our literary heritage.In conclusion,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is a must-read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t offer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ction, insights into its social and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its literary value. This book is not just a historical survey; it is also a celebration of the rich and diverse traditions of Chinese fiction.中文版:《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全面而权威的中国小说发展史著作,从古代到20世纪初,对中国小说的主要流派、题材和重要作品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剖析。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
《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关于中国小说发展历史的著作,通过对中国小说的起源、发展、演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小说的演变脉络。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从《水浒传》、《红楼梦》到《活着》、《平凡的世界》,中国小说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沉淀,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品味。
通过本书的介绍,我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到现代的社会写实、心理描写,中国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和主题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对中国小说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些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中国小说也在不断创新和更新。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与融合,为中国小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未来的中国小说将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不断探索和突破传统文学的边界,为读者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总的来说,《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和品味的好书,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中国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更让我们对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让中国小说这一瑰宝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愿中国小说继续繁荣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思想启迪和情感共鸣。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关于中国小说发展历史的专著,作者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中国小说的起源、发展、演变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总结。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作者对中国小说的起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他指出中国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来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还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古代传说、神话故事到唐宋八大家、明清小说等不同阶段的小说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阅读《中国小说史略》的过程中,我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作者指出中国古代小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古代小说中的情节丰富多彩,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流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感染力,对后来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中国小说史略》,我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作者还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他指出中国现代小说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风格特色,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作者还对中国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通过阅读《中国小说史略》,我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通过阅读《中国小说史略》,我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这部书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国小说的专著,更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学的专著,它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意义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2024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标题:《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引领文化复兴的烁金明灯在读完《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后,我深深地被鲁迅先生的学识和洞察力所震撼。
这本书以独到的历史角度,从以小说为窗口,深入探索了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和其背后的文化脉络,极具启发性。
书中呈现了一个真实而深邃的中国小说世界,令我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引发了我对文化复兴的思考。
首先,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以独特的视角带我走进了鲁迅的思想世界。
鲁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对中国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使他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复兴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展现了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的深思熟虑,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独到见解。
通过这本书,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鲁迅思维的力量和独特性,深刻认识到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其次,这本书对中国小说发展的梳理和阐述给我带来了启发。
作者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入的文化研究,将中国小说的源流、发展和变迁进行了详实的描述。
他从封建社会的传统小说、近代小说的兴起到现代小说的诞生,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国小说的发展脉络。
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小说长期以来与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紧密关系。
作者以敏锐的文化洞察力解析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命题以及每个时代背后的社会意味,使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通过对中国小说的回顾,我对文化复兴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中国文化曾经有着灿烂的历史,令世人倾慕。
然而,在近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文化陷入了低谷期。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这本书批判了中国小说和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弊端和问题,引发了我对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性以及我个人的责任感的思考。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应该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读书的重要性。
鲁迅先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他对中外文学的广泛涉猎以及精细的品味使他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复兴的旗帜人物。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第一篇: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上海古籍出版《中国小说史略》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
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
它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
本书在资料上搜罗丰富,采辑审慎,分析了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赅,是二十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据相关资料,《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篇,是鲁迅先生1924年7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讲稿,可以看作《中国小说史略》的提要。
在此书序言中作者提到中国的小说自来无史。
有的,那么一定也是先在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中看到的,然后才在中国人所作书中看到,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最早有1901年英国出版的翟理斯的,1902年莱比锡出版的德国葛鲁贝的,而中国人最早却是1904年出版的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同一年还有黄摩西撰同名的书,明显都在外国人之后。
然而数量都不及全书的十分之一,因此小说史仍然不详细。
我想,这也许便是鲁迅先生作这本书的最大原因吧!而鲁迅先生的这本《中国小说史略》成书过程极其艰辛,其书在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地位,对从事小说史的中外研究者而言,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五四”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
从目录看来,整本书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
从史家对于小说的著录及论述,到神话与传说,到六朝、唐、宋元明清,最后便是清末的谴责小说。
读《中国小说史略》有感作者:鲁迅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前看过鲁迅的小说、杂文、散文、日记,可以说是风格迥异。
他对待儿子,可以说是一个仁慈的父亲,对待妻子,可以说是一个情深的丈夫。
散文中是一个心来自天外的诗人,杂文中是一个执刀枪杀戮的战士。
但是,在看到这本书以前,我一直都不知道,他也是一个史学家,并且是我国第一个为小说写史的人。
这本书将各种类型的小说及其发展,放到当时各种社会条件下进行考察,勾勒出一条脉络清晰的数千年中国小说“进行的线索”。
为撰此书,鲁迅辑录汉至隋之古小说36种,搜集宋至清末小说41种的史料,并参考明清人所撰著作70余种,并以言简意赅之笔法,公允平当之态度,评判历代小说之思想、艺术,许多见解,至今仍称得上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指导性意见。
这本书也代表了一个时代中国人研究中国小说史的最高水平。
在这本史略中,鲁迅仍然继承了他要言不烦的风格,往往是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小说发展的特色与本质。
在评述唐代传奇小说时,鲁迅写道: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第八篇) 短短数行,行文极其简约,然而六朝小说发展至唐代所产生的变化,唐代小说和六朝小说两者的不同特点,唐代小说较之六朝小说演进的痕迹,特别是到了唐代,作家们开始有意识地把小说当作一种文学创作来精心从事这样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这一切评析得何等明白切实! 在叙述宋代小说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时,鲁迅说:“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彩,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之可言矣。
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
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
”(第十二篇)同样是文字不多,但却很准确地比较出唐传奇和宋传奇二者的不同,叙述了传奇之趋向衰微,又评述市井间新的艺文的兴起,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从传奇这种文言小说到“以俚语著书”这种白话小说的重大转变。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上海古籍出版
《中国小说史略》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
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
它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
本书在资料上搜罗丰富,采辑审慎,分析了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赅,是二十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据相关资料,《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篇,是鲁迅先生1924年7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讲稿,可以看作《中国小说史略》的提要。
在此书序言中作者提到中国的小说自来无史。
有的,那么一定也是先在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中看到的,然后才在中国人所作书中看到,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最早有1901年英国出版的翟理斯的,1902年莱比锡出版的德国葛鲁贝的,而中国人最早却是1904年出版的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同一年还有黄摩西撰同名的书,明显都在外国人之后。
然而数量都不及全书的十分之一,因此小说史仍然不详细。
我想,这也许便是鲁迅先生作这本书的最大原因吧!
而鲁迅先生的这本《中国小说史略》成书过程极其艰辛,其书在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地位,对从事小说史的中外研究者而言,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五四”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
从目录看来,整本书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
从史家对于小说的著录及论述,到神话与传说,到六朝、唐、宋元明清,最后便是清末的谴责小说。
第二篇讲的是神话与传说,其中提到“街谈巷语”来自于民间,本来就不是某个人单独创造出来的,探究它的根本,还是在于神话与传说。
接着又说到神话不特别是宗教的萌芽,但确实是文章的渊源。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筒狄吞燕卵而生商,刘媪得蛟龙而孕季、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全部都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神话与传说在第二篇中一一被提到。
文中一带而过的鲁迅先生在注解中都有详细解释,而讲得稍稍精细点的更是令我入了迷,欲罢不能。
唯一觉得可惜的地方便是中国的神话仅存零星,文中有提到两个原因:一是华土之民重实际而黜玄想,不能搜集古传以成大作;二是孔子提倡实用为教,不信鬼神,后神话便没有发扬光大,实为可惜。
而我觉得,虽然神话与传说不一定都是真的,但他们给后世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神话与传说作为代代相传的故事,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充满生机。
一提到明之神魔小说,大家首先想起的一定是《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根据鲁迅先生所述内容我们大致可以认为神魔小说的作品风格是想象力丰富,多言怪力乱神,更深的是影射世情之意,而恰恰“神魔小说”这一概念就是鲁迅先生首次提出的。
明代后期荒诞离奇的神魔小说十分离奇,因为历来三教之争都未解决,所以其思想内容也相当混杂,既有世俗欲念乃至某种反传统精神在幻想形态中的表现,也包含着许多夸饰宗教、宣扬因果报应的成分。
所以我觉得每个时代出现的新的小说题材及内容都是应运而生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在这样的社会性质中,它们出现得理所当然,这时你再去体味这些小说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我还深深记得明清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
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这四本书在内容上的共同点就是都暴露和讽刺了清代官场的腐败,到处贪财受贿,营私舞弊;商场里官商勾结,尔虞我诈;洋场上嫖赌拐骗,醉生梦死等,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
而正是因为这种丑恶现象,具有改良思想的小说家才纷纷通过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国家的主张,而“谴责小说”这个名称也由此而来。
在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提到了这四本书,并且每讲到一本书都会引用这本书中的一个例子,像《官场现形记》中,贾大少爷连问三个官员关于门生见了上头要碰头不要碰头,他们都表达了多碰头少说话之意,直到最后一位小军机才把仪注说清。
说也有趣儿,第一位华中堂没有听见上文,只听得“碰头”二字便连连回答“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
”而第二位黄大军机也只说华中堂阅历深,老成人之见是一点儿不错的。
到第三位徐大军机更有趣儿,他两耳重听,有时候听得两句也装作不知。
所以,官场上尽是这些官员,又如何能够政治清明,廉洁清正?鲁迅先生在文中引用的简单例子却是整本书内涵的缩影,高,实在是高!
我觉得《中国小说史略》首先内涵丰富、校正严谨。
鲁迅先生从各处搜集资料汇编成《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书,它们为《中国小说史略》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材料。
而在搜集过程中,作者逐篇分辨真伪、考证源流,足以见作者用心程度之深。
其次,这本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它描画出了一条脉络清晰的数千年中国小说进行的线索。
由于作者能够将各种类型的小说及其发展放在当时社会各种条件下进行考察,所以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最后,它分析分析精辟、评断允当,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剖析让人尤为深刻。
另外,辨别区分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的异同,自鲁迅首创,至今仍沿袭其名。
鲁迅先生的这本《中国小说史略》正文内容并不是很多,有些篇章后面的注释都比正文要多,但这些注解又不让人觉得喧宾夺主,因为它们很多都是对正文中精简语言的具体扩展。
所以说正文和注解完全是相辅相成的,是两者的结合才促成了整本中国史的成功。
这本学术著作虽然是用文言文写的,但阅读起来却并不困难。
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从一开始的有些不耐烦到后来逐渐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写作的谋篇布局与丰富内涵。
这本著作其实大大地拓宽了我的眼界,本就爱看小说的我在看完这本著作后,对这一类书是充满了兴趣,我想我还会多读一些这类书的。
鲁迅先生的写作功底深深地令我折服,他对这本书付出的精力和精神都让我赞叹不已,也值得我们当今的大学生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