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博士生指导教师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15
体育博士生点北体大:四个博士点都有(1987年开始培养体育学博士,招收的一个博士是目前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博士生导师田野教授(1991年毕业))上海体院:四个博士点都有(1987年开始培养体育学博士,招收的一个博士是目前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王广虎教授(1993年毕业))师卢健教授(1997年毕业)))苏州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1年设立)福建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1年设立,目前有黄汉升教授、陈俊钦教授、周登嵩教授、李鸿江教授、孙民治教授五位博士生导师,后面三位为首都体育学院的兼职博导,其中孙民治教授已经退休)东北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姜立嘉教授、张强教授、陈刚教授三位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陈小平教授、王培勇教授、张冰教授、仇军教授四位博士生导师,曾经的博导陈希教授已经离开,调任教育部副部长)浙江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王进教授一位博士生导师,另外,曾经的博导丛湖平、凌平都已离开浙大,而王健教授则挂靠心理学招生)河北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刘建国教授、赵斌教授、赵焕斌教授、何玉秀教授、刘志红教授五位博士生导师,其中刘建国教授已经退休)山西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李建英教授、李金龙教授、石岩教授三位博士生导师)北京师大: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毛振明教授、殷恒婵教授、乔德才教授、杨国庆教授四位博士生导师)辽宁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何敏学教授、于文谦教授、黄滨教授三位博士生导师)华中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王健教授、王斌教授、刁在箴教授三位博士生导师,其中刁在箴教授已经退休)河南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王崇喜教授、乔风杰教授、杨军教授、杨改生教授、粟胜夫教授五位博士生导师)武汉体院: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湖南师大: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李艳翎教授、金育强教授、马卫平教授、龚正伟教授四位博士生导师)南京师大: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顾渊彦教授、田雨普教授、孙庆祝教授、周学荣教授、邹玉玲教授五位博士生导师,其中顾渊彦教授已经退休)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硕士点分类:教育学带Z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博士点北京体育大学 Z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Z华南师范大学 Z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山西大学上海体育学院Z苏州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点安徽师范大学北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Z成都体育学院Z东北师范大学 Z东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Z赣南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体育学院Z贵州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 Z河海大学河南大学 Z河南师范大学 Z湖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Z华东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Z华南师范大学 Z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Z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吉林体育学院Z集美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 Z解放军体育进修学院Z 辽宁师范大学 Z聊城大学鲁东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Z南京体育学院南通大学宁波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Z 山东体育学院Z 山西大学 Z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Z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Z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Z 首都体育学院Z 四川大学 Z四川师范大学苏州大学 Z太原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天津体育学院Z 温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体育学院Z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体育学院Z 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Z 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新疆师范大学 Z 徐州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延边大学扬州大学 Z云南师范大学 Z 浙江大学 Z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 Z。
第1篇[您的职位][您的单位][您的联系方式][日期][收件人姓名][收件人职位][收件人单位][收件人地址]尊敬的[收件人姓名]教授:您好!在此,我非常荣幸地向您推荐我的学生[学生姓名],他/她即将申请贵校体育博士生导师的职位。
作为[学生姓名]的导师,我有幸见证了他/她在学术研究和体育领域的卓越成就,我相信他/她将是贵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宝贵财富。
[学生姓名]自进入我国[您的学校名称]体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一直表现出极高的学术热情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她在我的指导下,不仅在体育理论课程学习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在科研实践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首先,[学生姓名]在学术研究方面表现突出。
他/她对体育领域的多个研究方向都有深入的了解,包括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等。
在博士论文《基于社会支持视角的青少年体育参与研究》中,[学生姓名]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实践建议。
该论文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
其次,[学生姓名]在体育实践中具备丰富的经验。
他/她曾担任我校篮球队教练,带领球队在省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此外,[学生姓名]还积极参与各类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策划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些经历使他/她具备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再者,[学生姓名]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他/她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与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交流,拓宽了学术视野。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姓名]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基于以上原因,我坚信[学生姓名]具备担任体育博士生导师的潜质。
以下是我对[学生姓名]的几点评价:1. 学术水平高:[学生姓名]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2. 治学态度严谨:[学生姓名]对待学术研究认真负责,严谨求实,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第55卷第2期2021年2月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Vol.55No.2Feb.2021我国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研究:脉络演进、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颜景飞",孙辉1,2,张健笃戴圣婷1,2,刘振铎1,2(1.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200241;2.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3.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福建漳洲363000)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1994-2019年CNKI全文数据库中涉及我国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研究的99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厘清我国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研究的脉络演进及其前沿热点,探索未来研究走向。
研究表明,我国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研究成果整体呈现逐年递增的特征,主要研究机构与核心作者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研究脉络演进清晰,经历了起步、发展与深化三个阶段,各阶段研究主题、热点各异,与同时期的政策背景具有高相关度。
现阶段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涉及体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群众体育和绿色奥运。
研究前沿聚焦于四个方面内容: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体育产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竞技体育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体育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等。
未来研究应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落实绿色体育发展理念。
着力推动体育运动生态环境建设,健全体育运动生态环境学科知识体系。
强化区域间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研究,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运动;生态环境;历程演进;前沿热点;体育文化;体育产业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0X(2021)02-0013-08Research on Spor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Context Evolution,Frontier Hot Top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sYAN Jingfei1'2,SUN Hui1'2,ZHANG Jian3,et al(1.School of P.E.&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Shanghai200241,China;2.Key Lab of Adolescent Health Assessment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Shanghai200241,China;3.School of P.E.,Minnan Normal Univ.,Zhangzhou3630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made a visual analysis of991articles in CNKI full-text database from1994to2019,which were related to spor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in China so as to clarify the evolution of spor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in China and explore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por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increased year by year,the mai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core authors had a strong consistency. The research evolution was clear and went through initial,developing and deepening stages.The research topics and hot topic in each stage were different,which were highly relevant to the policy background of the same period.At present, spor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focused on sports tourism,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sports culture,sports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sports for and green Olympics.Research frontiers focused on sports culture and ecological收稿日期:2020-05-09;修回日期:2020-09-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TY117)。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学 (0403)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一、学科简介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学学科建设历史长,学科积淀厚重。
1986年获得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得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综合实力强,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三,是湖北省2006-2010年度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也是“湖北省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本学科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湖北省“楚天学者”岗位3个,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专家22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2人,新世纪高层次人才3名,“全国优秀教师”2人。
有国家体育总局和湖北省设立的研究基地或培训基地10个。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居全国同类学科专业前列。
体育学一级学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创新能力强。
在国内首创了多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科方向,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学科”。
如体育管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工程学等方向都在国内首开先河。
学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发展道路,长期坚持围绕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实践,服务社会和行业的能力强。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体育学领域具有一定造诣的从事教学、训练、科研或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作的科研道德,具备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相应二级学科的国际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体育教学、训练、或管理工作的能力;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研究生导师简历——王斌作者:管理员发布会员:xbd 版权:原创发表日期:2010-4-2 阅读:13189次姓名:王斌性别:男出生年月:1971.9 职称/职务:教授硕导/博导:博导学习与工作简历:2007.12-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运动心理咨询专家2006.12-2007.12 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动关系学院组织行为学系访问学者(VisitingScholar at School of Industrial andLabor Relations, Cornell University,United States)2006.06-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2005.03-2006.06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11-2005.01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09-2002.11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08-2004.0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后1999.09-2002.06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8.11-2002.09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讲师1996.07-1998.11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助教1993.09-1996.06 华中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89.09-1993.06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培养研究生方向及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与体育运动心理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体育运动心理学、体育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运动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要求研究生具备能够顺利从事专业学习的外语基础与计算机操作水平,有较强的上进心和学习动力,有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主要研究领域领导理论与培训;胜任力与培训;体育组织诊断与测评;购彩心理与行为;运动队心理服务与保障;体质与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学习)中的动机代表性科研论文2000年以后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1.马红宇,王斌.主场优势评价研究进展.体育科学, 2008,28(8):60-642.王斌,李欣,马红宇等.马术运动中制胜心理研究—---“人-马一体感模型的初步建构”.体育科学. 2008,28(1): 27-31.3.李欣,王斌,马红宇等.我国运动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绩效评估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7, 44(1): 30-35,39.4.刘改成,王斌.高校体育领导者变革型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9): 41-44,52.5.李欣,王斌,樊勇等.运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伦理评价及“三元评价模型”构建.体育科学,2007,27(8):71-75.6.游茂林,王斌,贾珍荣.中外4家职业足球俱乐部管理机制比较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5): 33-3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育)转载.2007,95:59-62.7.罗小兵,王斌.普通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及其与离职意愿关系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22(5):8.张凌,王斌,于立贤等.我国马术盛装舞步骑手的比赛负荷.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41 (4): 52-54,66.9.李欣,王斌,马红宇等.我国马术运动员速度感测评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4): 307-309.10.许欣,王斌,马红宇等.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教练员工作-家庭冲突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 51-53,5511.许欣,王斌,马红宇等.高校教练员工作与家庭冲突及其相关变量.体育学刊.2007, 14(3): 138-141.12.刘鎏,王斌.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体育科学,2007,27(3):3-11,48.13.许欣,王斌,马红宇等. 竞技运动队教练员工作-家庭冲突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22(1): 112-114.14.刘鎏,王斌,时勘等.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我国教练员素质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6-18.15.邱芬,王斌,于立贤等.马术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客观测量与专家评价的不一致性.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 (1):121-124.16.刘鎏,王斌,时勘等.体育组织中的胜任特征研究现状与展望.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6): 56-58.17.王双丽,王斌,刘鎏.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激励问题与管理对策.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5):33-35,88.18.贾珍荣,王斌,张东军.我国职业体育中的劳资关系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21-23.19.刘改成,王斌.体育运动中目标设置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48-50.20.王斌.运动直觉决策测评的可能性.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27(8):1043-1045.21.邱芬,王斌,时勘.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危机管理问题.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 38(8): 156-158.22.王斌.男子手球运动员模拟运动情境中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的差异.体育科学.2004, 26(6): 45-48.23.王斌.运动直觉的理论建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27(2): 184-187.24.王斌.手球模拟运动情境决策测试系统的研制与检验.体育科学.2003,23(4):114-119.25.王斌.女子手球模拟运动情境中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 27(2): 23-27.26.王斌.运动直觉研究述评.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 28(6): 87-89.27.王斌,马红宇,侯斌.归因训练的研究设计与理论检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6): 59-6528.王斌,马红宇,侯斌.对张健成功横渡渤海海峡顶峰体验的研究.体育科学.2002, 22(1): 15-17.29. 王斌,马红宇,刘新民,周绍忠.中美体育博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体育科学.2001, 21(3): 19-22, 10.30. Wang Bin, & Ma Hongyu. The development on attribution training in sport.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英文版).2001, 4(1): 123- 126.31.王斌,周绍忠,马红宇.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6(1): 59-61, 65.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育).2001,7:9-12.32.王斌,马红宇.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4(4): 493-496.33. 王斌,马红宇.归因训练研究的理论综述.体育科学.2000, 20(3): 79-82.34.马红宇,王斌.心理控制源与奖赏结构对大学生操作技能的交互影响.体育科学.2000, 20(2): 80-83,87.35. 王斌,王健,马红宇.《体育心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体育学刊.2000,7(2): 48-49, 52.2000年后主要的会议论文1. Bin Wang.An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Athletic coaches’percep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king related pressures and satisfaction of family life.4th Aisa-Pacific Conference on Exercise and Sports Science & 8th Internatiional Sports Science Conference. Kota Bharu, Kelantan, Malysia. July 15-17, 20092. Bin Wang, Kan Shi, and Xiaopeng Ren. The implication and structure ofinnovation culture in Chinese Sceentific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future informai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Leicestershire, United Kindom. Novermebr 20,2008(EI,ISTP检索收录)3.Bin Wang. The measurement and evluation 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cluture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p380-385).2008 ISECS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on Computing, communicta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Guangzhou, China. 3-4 August 2008.(EI,ISTP检索收录)4.王斌,王双丽,游茂林.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激励问题研究.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武汉,2006年9月.5.王斌,刘琳.基于体质视角的心理健康研究(综述).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学术论文报告会,大连,2006年8月.6.王斌,时勘,杨元一.科研院所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及其与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的关系.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大会,上海,2005年10月.7.王斌,罗小兵,邱芬.高校体育教师的组织承诺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关系.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大会,上海,2005年10月.8.王斌,时勘.体育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五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江苏苏州,2005年7月.9.邱芬,王斌.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第五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江苏苏州,2005年7月.10. Wang, B. & Liang, C. M. The Difference of Performance between CognitiveDecision-Making and Intuitive Decision-Making In Simulation Handball Game.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CP 2004, August 8-13, 2004 at Beijing, China.11.王斌.男子手球运动员模拟运动情境中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第六届中国运动心理学会论文报告会,北京,2002年10月.12.王斌,马红宇.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第一届全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北京,2002年1月.13.王斌,马红宇,侯斌. 张健成功横渡渤海海峡的极限体验. 第八届中国心理学会论文报告会,广东广州,2001年11月.14.王斌.运动情境决策测试系统(手球运动情境版)的开发与设计.第五届全国体育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广东广州,2001年10月.15. Wang, B. & Ma, H. Y. The correlation and difference study between nervoustype and field cognition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of P.E. major.The 21st FISU/CESU Conference. Beijing, China ,August, 2001.16.王斌,马红宇,刘新民,周绍忠.中美体育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和我国的改革对策.第六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论文报告会,湖北武汉,2000年12月.17. 王斌,马红宇.中国大陆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香港国际学校体育学术会议.香港,2000年7月.代表性科研著作1.马红宇,王斌译.沙因著.组织心理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王斌.体育运动中的领导理论.季浏,张力为,姚家新.《体育运动心理学导论》(全国体育学专业研究生系列通识教材).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3.王斌著.运动直觉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王斌译,员工考勤.(美)美国寿险管理协会(LOMA)编,时勘等译.人力资源管理实用表格系列,《员工日常管理实用表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王斌译,薪酬调整.(美)美国寿险管理协会(LOMA)编,时勘等译,人力资源管理实用表格系列,《绩效管理与薪酬福利实用表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王斌参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项目办公室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指南:企业人力资源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7. 马红宇,王斌编.登山、攀岩与野营.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科研项目主持的项目1.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体育彩民购彩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批准号: 09BTY020),2009-2011年。
首届中国体育博士论坛论文评审结果作者:佚名体育论文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73 更新时间:2006-7-18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将于9月下旬在武汉体育学院举办。
现将申报论文评审结果公布如下,具体通知随后下发。
论文编号姓名论文题目作者单位1 王皋华论奥运战略的重要方略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2 潘华2008北京奥运的文化阐释成都体育学院7 邓运龙奥运会东道主效应分析及代表团参赛准备的思想与方法八一军体大队科研所12 张新萍前奥运举办国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借鉴中山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13 朱佳滨我国大众体育与2008年奥运会双向驱动发展研究北京体育大学14 董传升科技奥运理念现实化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沈阳体育学院15 王慧琳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看体育传播中的现代西方体育强势及影响天津师大体育学院16 石龙奥林匹克的人文价值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7 何强我国两期《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对比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18 文静世界主要体育大国竞技实力评价研究—以雅典奥运会成绩为例杭州师院体育学院19 韩坤人文奥运提出的时代社会背景及其影响北京体育大学20 朱志强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与发展哈尔滨体育学院22 马忠利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体育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广东肇庆学院体育学系23 唐焱对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多维审视重庆西南大学体育学院24 黄莉弘扬中国体育精神对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意义武汉体育学院25 吴燕丹北京残奥会的挑战与中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策略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6 薛欣从人文奥运与武术文化的契合看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的战略北京体育大学29 俞琳奥运会赞助中隐蔽营销的产生机理与主要研究回顾上海财大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30 赵崇乐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运动员主体地位削弱的哲学思考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32 张铁民论2008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传统体育的相互影响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33 王晓东奥运会电视市场发展回顾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启示广州体育学院34 黄世席从CAS仲裁谈奥运会争议之发展趋势山东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所37 牛静从仪式角度对奥运会开幕式的解读北京体育大学41 邓万金从集群品牌效应探讨2008年奥运会整体形象的提升广州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44 徐长红奥林匹克理想的发展与演变北京体育大学49 蔡宝家文化多样性视角下之奥林匹克文化研究厦门大学体育部53 郭玉成论“2008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期间的武术传播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56 李龙珠论因特网传播媒体对构筑“人文奥运”体育文化的影响江苏大学体育部59 方千华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全管理服务探索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60 于立强中国冬季运动项目实施“北冰南展”奥运战略对策研究吉林体育学院61 杜婕奥运传播中的机遇与风险分析中国体育报社62 黄传兵商业化职业化影响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应对宁波大学体育学院66 马增强着眼北京人文奥运战略构建当代中国体育话语系统西安体育学院人文学系69 谢英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织管理中跨文化风险管理西安体育学院教务处71 郭守靖从文化视角看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77 许小冬中国队08奥运“本土作战效应”分析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80 唐建军绿色奥运内涵、作用的解读与评述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84 彭杰伦公共艺术在2008年奥运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运用江苏扬州大学体育学院85 范存生基于“双产权”视角的奥运冠军产权边界与机制研究沈阳大学体育学院86 王斌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激励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95 郭红卫威廉.彭尼.布鲁克斯和19世纪英国的文洛克奥林匹克运动会——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清华大学96 李树怡奥林匹克文明内涵揭示天津体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中心98 陈立基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观之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99 李波奥林匹克与中华武术南京大学体育部106 韩勇奥林匹克运动的兴奋剂处罚及程序公正首都体育学院107 陈春新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北京奥组委体育部赛艇项目109 张江南电视传媒与当代奥林匹克的和谐共生武汉体育学院外语系3 黄文聪游泳项目力量训练阶段对游泳运动员身体成分和力量素质影响哈尔滨工程大学4 贾磊挑战奥运竞技体能的分子机理研究与应用兰州大学体育部46 邱俊强心率监控在耐力项目训练中的应用北京体育大学51 刘承宜科学训练、健康传播与奥运的平民化战略华南师范大学激光运动医学研究室65 李宁NF-kB作为骨关节炎的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72 邹军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奥运科研攻关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74 李红娟女运动员三联征研究现状及干预体系研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90 常波备战20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运动员不同训练时期机能水平的监控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91 高炳宏低氧训练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及存在的问题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97 张大超我国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系统构建与运作模式研究河南大学体育学院54 孙守迁艺术体操动作辅助编排系统设计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70 刘志民11届全运会、2008年奥运会的未雨绸缪——对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国际交流处76 武文强飞碟射击动作技术及脱靶原因的系统研究北京体育大学78 温宇红中国竞技游泳项目备战2008奥运会现状及目标分析北京体育大学游泳教研室82 曾凡星赛艇训练的效果分析及机能变化规律的探索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87 苟波SRM功率自行车模拟场地原地起动训练的研究上海体科所89 王兴泽交变负荷对机体影响的机制探讨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100 李春雷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田径目标定位、对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体育大学103 危小焰振动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研究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105 刘颖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及研究沈阳体育学院人文科学系27 伊向仁铸造“塔中塔”博士学位培养策略山东大学体育学院28 陈俊钦我国体育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43 沈建华美国体育博士生培养状况评估与启示上海体育学院50 谢雪峰体育学博士生培养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94 卢亮球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指导思想研究广州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110 李东建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内容思考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111 赵刚提高我国球类项目奥运会核心竞争能力的设想沈阳体育学院112 曹晓东足球比赛情景中运动员角色的动态变化及其在08奥运女足科技攻关中的应用设想武汉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
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蒋立兵1,2陈佑清1(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流程、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传统课堂的教学评价并不适合翻转课堂,建立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便成为了促进其推广应用和深入发展的关键。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文章分析了构建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价值;以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及表现性评价为理论基础,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评价的应然取向与本体特征;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就该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6)11—0060—07【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6.11.009翻转课堂在重构教学活动的同时,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流程、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1];凸显了“学为中心”和“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传统课堂的教学评价手段不仅难以科学地鉴定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学业水平,而且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构建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便成为了促进其应用发展的关键。
但是,国内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比如,李馨[2]基于CDIO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评价体系的建设路线;李晓文[3]认为翻转课堂的评价指标设计应考虑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王永花[4]以翻转课堂各阶段的学习活动为评价项目,建立了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目前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成果存在以下不足:处于宏观研究阶段,缺少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已有的评价体系未能全面考察翻转课堂的教学绩效。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本研究尝试构建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胡小明教授简介胡小明,男,1952年6月生,四川涪陵人,土家族。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进入A级特聘教授岗位,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带头人,兼任四川大学教授。
专业及研究方向分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运动休闲理论与实践方向,1983年7月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并任学院学报副主编;1987年评为副教授,1988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至今已招生十八届。
1993年评为教授,1996年成为四川省体育学学术带头人,1997年成为国家体委学术带头人。
1998年调入华南师范大学,2000年担任体育科学学院分管科研的副院长。
2001年经专家通讯评议和投票选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世界多个国家进行过讲学和学术交流,1992年赴韩国讲学;1995年到美国印第安那州立大学地理人类学系做访问学者;1998年赴泰国参加亚运会科学大会;1999年应邀到奥地利格拉茨大学、英国斯特拉瑟科莱德大学国际社会体育研究中心研修;2000年赴澳大利亚参加奥运会科学大会;2001年赴港、澳学术交流;2002年赴希腊、意大利、法、德等国考察西方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在国内创建了体育美学、体育人类学 2门新兴学科。
前者除为国内报刊书籍引用上百次以外还被欧洲的博士论文引用,作为首批美学专著翻译到韩国,并促进教育设立了选修课程;后者多次得到社会科学界权威述评的认可,参加国际人类学研讨会,并作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专门研究方向。
自1979年参与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有关条目起,迄今已出版专著《体育美学》(1987)、《民族体育集锦》(1989)、《体育美》(1991)等多部,并被韩国两家出版社翻译出版。
还与人合作著书《体育学》、《中国武术文化概论》、《中国体育史话》、《生活教育十讲》、《当代体育新学科》、《运动竞赛学》、《西南丝绸之路》等多部,并在《教育研究》、《体育科学》、《奥林匹克季刊》(台湾)等海内外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多次被转载和引用,甚至引起强烈争议。
研究中心学科学术带头人简介胡亦海(教授):男,1954年出生,教授。
武汉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体育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常委,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运动训练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理论与方法研究,曾经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等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重大国际体育学术会议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和出版学术论文60余篇;撰写出版学术专著、编著、教材10余部。
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体育总局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先后被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授予“体育科技专家”、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优秀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湖北省授予“湖北省青年科技精英”、“湖北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批“湖北省优秀硕士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同时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学术委员会名单与主要人员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漆昌柱教授:男,1966年出生,博士,武汉体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
先后在运动心理系、教务处和研究生部从事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
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体育与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学研究课题23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40多篇,独著或参编学术著作、教材9部。
其中,3篇论文获省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3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在武汉体育学院-你不可不知的50个真相!在武汉体育学院,你不可不知的50个真相!NO.01我们学校有很多别名:如果你听到这几个名字,湖北体育学院、武汉市体育学院、马家庄体育学院、卓刀泉体育运动学院,东湖划船学院……别迷糊哦,都是在说我们学校。
NO.02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36年成立的江西省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和1941年成立的国立体育专科学校。
1953年,中南体育学院由当时的南昌大学体育专修科和华中高等师范学校(现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组建而成。
1956年2月,改名为武汉体育学院,至今已经历了80个年头。
NO.03 武汉体育学院以体育学科为主体,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整体排名全国第三,是湖北省属高校参评学科唯一进入全国前三名的学科。
目前学校已经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办学体系。
NO.04武体的校徽,有火炬和田径跑道(也有人说像和平鸽)。
火炬象征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薪火相传,田径跑道代表着武体学子追逐梦想永不停息!NO.05武体学生男女比例7:3。
谁敢欺负体院的女生,得先看看站在她们身后的壮汉们。
况且女汉子们压根不会给对方出手的机会。
NO.06地处东湖之畔的武体校园到底有多美?直接上图!NO.07武体的夜,宁静、美好、祥和、温暖,等待着你用眼睛去发掘它,用心去感受它。
NO.08“考上哪儿啦?小伙子。
”“武汉体育学院”“什么专业?跆拳道、篮球、武术……”“体育装备工程”“体院还有这专业哪?”武体不仅有体育专业,还有很多体育专业的“堂哥表妹”,比如体育新闻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外事英语、体育装备工程、运动心理学等等。
NO.09一到考试季,学校打印店的重点资料多且全,连任课老师都诧异。
有的老师也会买上几份进行对比,出题的时候制造点拉分空间。
NO.10一进学校就听说武体有“四大名捕”,震慑住不少考试中蠢蠢欲动的心。
奇怪的是,有的学长学姐到毕业都不知道这4位老师到底是谁?因为看每个监考老师都像是。
第55卷第5期202年5月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oumai ofWohnkIkstitoteof Physicae E(eucntiokVoL55No.5May2021负重深蹲与保加利亚蹲对冰球运动员专项移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李伯璇,李卫(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北京099984)摘要:目的:探讨负重深蹲练习与保加利亚蹲练习两种不同的下肢力量训练方式对冰球运动员专项移动能力的影响,并比较两种训练方式对提升冰球运动员滑行能力的差异。
方法:将1名U16冰球运动员随机分为保加利亚蹲组和负重深蹲组,对其训练前后冰上30米滑行、冰上重复冲刺、8字滑行以及陆地30米跑、立定三级跳、侧跨跳、成绩变化进行测试。
结果:两种下肢力量训练方式均可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冰上滑行能力、下肢爆发力及下肢平衡能力。
在冰上滑行能力方面,保加利亚蹲组冰上重复冲刺能力提高优于负重深蹲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冰上8字滑行速度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下肢爆发力方面,保加利亚蹲组30米冲刺跑成绩显著优于负重深蹲组。
在下肢丫出111"2测试方面,两组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保加利亚蹲与负重深蹲练习均可以显著提高男子U16冰球运动员的直线加速滑行能力,前者在提高重复冲刺能力方面显著优于手者,两种练习均可以提升男子U16冰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与平衡能力。
关键词:负重深蹲;保加利亚蹲;冰球运动员;滑行能力;力量训练;专项移动能力中图分类号:G8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0X(2021)05-0073-06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fluences of Weighted Squnt nnd BulgarianSquat in Hockey layers'Moving AbiHtyLI BoxuamLI Wei(School of Stcekgth and Conditioning Training,Beijing Sport Univ..Beijing100084,0^1)Abstract:This study explored into the ikf1uekces of lower limb stcekgth training methods of weighted squat and Bulgarian Squat on the epecific move ability of ice hockey players,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raining methods on improvihktheskatik2nb)i1ityofice hoceey playess.Eihheeen U16icehocXeyplayrss were tad0omly(liviee(ii1to leulgnrink SquatGroup(BSG)and SquatGcoop(SG).Ieefoceardla(tecCsainik2,(hece wesr30-meees sicatik2,cepeatee spcikt skating,8-shape skptikg,30-meter spc S:^!:,standing triple jump,side jump,and Y-Bp1pkce.Both lower limb stcekgth tcpikiikimetho(lscool+imppooeiccskctihk abiiity'l owee iimbexplosivepowee and lowesiimbbplapccaailityof icehoockey players.The ability of repeated spcikt on ice of BSG was bettec than that of SG,with significant differekce.Thece was no signiSiccptidS f ereelcciii8-shape skatihe speee beeweentheewo groops.Ik eermsoftoweriimbexptosieepower,thereso1ts of30-meter spcikt in the BSG improved bettec thnn that of SG.In tecms of lower limb Y-Ba1akce test,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dif I(coo1d be conclu(leil(ha(bo(h Bulgarian Squatand weighted squatcould sigkificak)1y improve theiineep pcceiesatiooaPilityof mate U16icehockeypipyess.TheBei2priariSquat was si2kiiiccpkybettes(hari(he收稿日期:2020-11-04;修回日期:0006-06-07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部分冬季项目优秀运动员体能训练关键技术研究(2019YFF0301601)。
第55卷第1期2021年1月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ofWuha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Vol.55No武Jan.2021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体育消费政策分析——基于37份国家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2014—2019)芦胜男1,刘冬磊2,王子朴2(1昆匕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北京100084;2.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191)摘要:体育消费既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也是我国消费领域的新兴力量,而体育消费政策对体育消费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是体育消费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政策工具视角,对46号文件颁布以来的37份国家层面的体育消费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构建三维立体分析框架,进行多维交叉分析,剖析目前体育消费政策体系中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为日后体育消费政策制定与优化提供合理化建议$关键词:政策分析;政策工具;体育消费政策;量化分析;内容分析法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0X(2021)02-0051-08China's Sports Consumption Policy from Perspective of Policy Tools --------Analysis of China's Sports Consumption Policy Texts(2014—2019)LU Shen g nan1,LIU Donglei2,WANG Zipu2(1.Chinese Wushu Academy,Beijing Sport Univ.,Beijing100084,China;2.Capital Univ.of P.E.and Sports,Beijing100191,China)Abstract:Sports consumption is not only the core energy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but also anemerg2ngforce2nCh2na s sconsumpton.Sportsconsumptonpolcyplaysthelead2ngrole2nthedevelopmentofsports consumption and is a boos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consump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tools,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ontent of37national0port0con0umption policy text00ince Document46wa0i00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builtathree-dimen0ionalanaly0i0framework,conductedmultidimen0ionalcro00-analy0i0ofthecu r entapplicationofpolicy tool0inthe0port0con0umptionpolicy0y0tem0oa0toproviderea0onable0ugge0tion0fortheformulationandoptimization of0port0con0umptionpolicie0inthefuture.Keywords&policyanaly0i0;policytool;port0con0umptionpolicy;quantitativeanaly0i0;contentanaly0i体育消费水平是衡量一国体育产业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核心指标,是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维度和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协同互益发展的重要方面-.。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生命周期视角下论文学术影响的形成机理及测度模型研究”(项目编号:18BTQ079)、武汉体育学院“东湖学者计划”支持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韩瑞珍,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E-mail :***************;杨思洛,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E-mail :***************。
摘要:[目的/意义]智库成果质量关系到智库的生存和发展,关乎智库能否承载时代赋予的任务。
智库成果质量评价催生智库自我身份认同和行业自觉,激发智库不断提升成果质量、引领智库健康发展。
[方法/过程]本文借鉴CIPP 评价模式,构建智库成果质量评价模型;提出PRICE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通过问卷调查方法,选取3家智库成果作为样本,进行验证性评价。
[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环境支持、成果传播、内容质量和成果影响力指标分值相对较低,表明中国智库较缺乏专门的针对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理念和制度;智库对成果的传播和推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成果质量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智库成果 质量 评价指标 CIPP 模式分类号:G932DOI: 10.19318/ki.issn.2096-1634.2023.04.04战略性和民主性的科学决策提供研判和支撑。
然而,现有的智库成果通常难以匹配智库被赋予的时代使命和任务。
一方面,智库整体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智库成果创新力不足,智库成果同质化、形式化现象严重,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与决策的低效率;另一方面,即便是知名智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智库评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定量结合研究,例如,安德鲁·里奇(Andrew Rich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智库实现影响力的行为差异[3]。
从智库评价的主体来看,国外智库主要有3种评价模式:①以市场主导评价的美国模式、以协会等第三方主导评价的德国模式、以政府主导评价的日韩模式[4];②评价对象通常分为综合性智库评价和分类智库评价,如麦甘团队发布的《全球智库研究报告》是全球性、综合性的智库评价,美国全球发展中心专门针对美国高校智库进行排名,英国智库研究机构则对智库财务透明度进行评价;③评价内容主要集中于智库影响力的评价和排名,而有关智库成果的评价通常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指标。
《武汉市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科学训练系列讲座讲义》教练员职业素养及管理武汉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010年11月培训导师简介龙斌,1970年生,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博士后(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人员,武汉体育学院中青年重点骨干教师,现任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副院长。
1992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2001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6年7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自担任副教授(2003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文22篇,其中在体育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出版专着1部;主持和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国家、省部级课题10项,市厅(局)级项目4项,横向课题2项,校际课题4项;入选国内外学术会议征文9篇;学术论文获校级以上奖励3项。
目录第一章明确岗位职责,建立执教理念 (1)第一节认识执教对象 (1)第二节明确岗位职责 (3)第三节建立执教理念 (4)第二章认识人性特点,注重因材施教 (6)第一节每个人都是不寻常的 (6)第二节环境与人的成长 (6)第三节运动训练对人的影响 (7)第四节善待差异赢得认同 (8)第三章选择执教风格,加强沟通交流 (10)第一节三种执教风格 (10)第二节教练员领导行为 (11)第三节加强沟通理好关系 (12)第一章明确岗位职责,建立执教理念第一节认识执教对象一、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一)从非运动员到运动员1、开始参加训练运动员在开始参加训练阶段,即从非运动员进入运动训练的大门,参加某一项目的业余训练或在优秀运动队试训阶段,如下因素在起着作用:(1)运动员的家庭环境:(2)运动员本人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3)个人条件与机遇:2、进入优秀运动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从业余训练或在优秀运动队试训到进入优秀运动队这一阶段,如下因素起着作用:(1)运动员所具有的潜在的竞技能力:(2)初步取得的运动成绩:运动竞赛的目的是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武汉体育学院王岗教授听后感5月31日下午,武汉体育学院王岗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科研写作的学术讲座,参加此次报告会的有体育学院师生140余人,报告会由体育学院院长赵岷主持。
王岗博士、教授,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是“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曾获得苏州大学“东吴学者”称号和武汉体育学院“东湖学者”称号,长期担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委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教学科研部主任。
现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委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新闻委员会主任。
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140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6项,出版学术著作13部,参与国家级教材编写5部。
首先,王岗教授从一名学者、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的角度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该读什么书。
他指出,读书既是一种储备,又是一种力量。
相反,无知是一种表现,导致无知的原因是没有知识和文化,从而常会感到懦弱和没有底气,而读书恰恰可以获得知识和文化,从而产生力量,由此便提出了“读书铸自我成器,独行求人格自由”的观点。
王教授提出三点建议:一、作为一个立志于研究工作的人,读好专业领域的书是从事研究工作的基础,但要真正成为一个有造诣的研究者,读好“母学科”的书,至关重要。
二、对于一个想成为大师的研究者而言,读书一定是没有学术边界的,这一点更为重要。
三、对于一个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而言,有一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如经典巨著、工具书类的书,有一些书是必须读最新的,如政策法规、社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
最后,他强调读书需要思考,读书从兴趣开始,从热爱深入,并要学会调节,博专结合,读书要有立场,并要记笔记,多交流。
赵岷作总结发言。
他表示,王岗教授的主题讲座结合了自身的工作、和学习经历,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能够为我们的科研写作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老师们完成科研选题和发表科研论文,为提高学院科研水平给予了重要支持。
说明下这个名单仅供参考,最好去每个学院的网站看看~湖北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名单--------------------------------------------------------------------------------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76人)博士点学科教师姓名基础数学(8人)吴传喜、李落清、刘合国、胡磊、谌秋辉、张绍义、李光汉、文胜友材料学(21人)王世敏、黄世强、顾豪爽、叶正涛、王浩、徐祖顺、蒋涛、章天金、管蓉、何培新、杨昌平、王贤保、夏清华、陈祖兴、高云、黄忠兵、何云斌、周斌、武利民*、胡曙光*、卢朝靖*专门史(4人)周积明、何晓明、郭莹、张小也*伦理学(6人)江畅、戴茂堂、陈道德、强以华、高乐田、冯军世界经济(8人)柳剑平、肖德、王红玲、朱小梅、马勇、史金平、毛泽春、严学军中国古代文学(6人)何新文、宋克夫、郭康松、张震英、石锓、刘川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7人)田子渝、贺祥林、郭大俊、王颖、徐方平、徐学俊、靖国平思想政治教育(3人)杨鲜兰、刘文祥、杨业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3人)王行国、马立新、陈勇、曾庆韬、蔡得田、李代芹、刘东旭、陈永勤、黄邦全、李兆华、彭宇、汪正祥、王万贤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447人)•硕士点学科教师姓名中国哲学(3人)陈道德、周海春、姚才刚伦理学(9人)江畅、戴茂堂、强以华、冯军、高乐田、阮航、余卫东、罗金远*、胡向东*科学技术哲学(1人)舒红跃政治学理论(2人)涂用凯、舒新*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4人)吕志刚、吴海晶、张丽君、汤德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人)贺样林、田子渝、郭大俊、徐方平、康志杰、刘一纯、高国顺、陈翠芳、刘祖春、熊友华、袁斌昌、居继清*、江峰*思想政治教育(15人)杨鲜兰、王体正、杨业华、赵红梅、周芳、郭劲松、孙晓毛*、潘福元*、李福安*、李霞*、韦建平*、夏再兴*、黎群武*、卢斌*、商文斌*宪法学与行政法学(6人)郑全新、陈焱光、陈小燕、邹爱华、曾丽洁、崔正军*行政管理(9人)刘文祥、王颖、刘然、张传烈、孙友祥、李荣娟、彭惠青、王美文、卢圣泉*课程与教学论(22人)谢菊芳、郭定和、严启平、徐秋梅、方光荣、潘纪平、明庆华、甘永超、周德钧、李梅、余才胜、沈华、丁益民、姜庆、严家宽、吴维宁、华勇、胡智勇、韩云清、兰智高*、孟桂菊*、周宏第*高等教育学(9人)解飞厚、鄢明明、叶显发、雷体南、张智敏、李经天、任训学、沈曦、周元武*教育学原理(5人)靖国平、曹树真、赵厚勰、卢世林、韩冰清*发展与教育心理学(4人)邓晓红、张立春、刘启珍、徐学俊运动人体科学(5人)李树屏、陈元武、洪长青、黄元汛、余晓慧体育教育训练学(10人)蔡仲林、刘勇、严精华、李可可、黄勇前、魏家俊、肖平、石岩、曾吉、余良华文艺学(5人)聂运伟、蔚兰、梁艳萍、李社教*、胡立新*汉语言文字学(6人)胡锦贤、周赛华、黄斌、石锓、韩小荆、金克中中国古代文学(9人)何新文、宋克夫、蒋方、朱伟明、童向飞、何海燕、韩晓、黄崇浩*、吴晓峰*中国现当代文学(5人)刘川鄂、袁苏宁、周新民、周水涛*、黄忠来*中国古典文献学(5人)郭康松、温显贵、鲁毅、林久贵、杜朝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2人)曾祥喜、袁彩云新闻学(3人)廖声武、胡远珍、杨翠芳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2人)赵霞、郭熙煌英语语言文学(8人)张庆宗、李祥坤、刘国枝、杨元刚、江晓梅、王家芝、王志茹、胡雪飞专门史(5人)周积明、何晓明、郭莹、吴成国、乐胜奎周德美世界史(3人)王扬、何元国、郝祥满中国古代史(5人)王勋敏、王勇、张敏、曾育荣、王汗吾*中国近现代史(4人)郭娅、卢文芸、张宁、李严成档案学(2人)覃兆刿、任汉中基础数学(11人)吴传喜、刘合国、游松发、徐运阁、文胜友、彭志刚、李光汉、曾祥勇、郑大彬、聂昌雄、柴国庆*应用数学(5人)李落清、谌秋辉、邹斌、彭锦*、李开灿*系统分析与集成(2人)李跃新、王时绘计算机应用技术(6人)刘斌、周双娥、马传香、徐婕、罗益辉、郭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人)张绍义、田范基、万成高运筹学与控制论(1人)刘慧清有机化学(15人)夏清华、陈祖兴、娄兆文、李焰、杨桂春、柳利、叶楚平、王念贵、胡泉源、张万轩、任君、隗兰华、吴鸣虎*、汪连生*、孙绍发*无机化学(8人)周立群、冯传启、王娟、王铮、王石泉、杨水彬、杨水金*、余新武*分析化学(5人)王升富、张修华、宋功武、叶勇、陈怀侠张干兵、宋远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11人)陈正国、何培新、管蓉、徐祖顺、艾照全、易昌凤、施德安、彭慧、邹其超、孙争光、杨应奎应用化学(6人)鲁德平、张金枝、王海人、杜冬云*、黄春保*、杨泽慧*材料物理与化学(6人)周环波、郭志光、何云斌、尚勋忠、张蕾、王多发材料学(19人)王世敏、蒋涛、王贤保、黄世强、顾豪爽、叶正涛、章天金、王浩、冯洁、肖汉文、王国成、吴水林、赵丽、许祖勋、杨婷婷、胡曙光*、邹卫东*、武利民*、熊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9人)张源伟、曹万强、张柏顺、潘永才、高云、刘干、胡东红、胡明哲、杨维明、刘祖刚、王文峰、张军、段金霞、王喜娜、徐玲芳、陈侃松、李璋、刘端*、李忠明*凝聚态物理(7人)周斌、杨昌平、黄忠兵、潘贵军、夏晓红、屈少华*、卢朝靖*理论物理(4人)马为川、舒崧、陈贻汉**、成元发**无线电物理(1人)钟志峰遗传学(8人)蔡得田、曾庆韬、陈建国、黄邦全、金珊、居超明、刘幼琪、马向东微生物学(3人)蒋思婧、张桂敏、江正兵细胞生物学(6人)何玉池、余晓岚、甘翔、李春选、李春华、汤行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2人)马立新、王行国、陈永勤、杨艳燕、吴文华、张海谋、李顺意、陈杲、倪红、杨之帆、周玉玲、谭光宏*生态学(15人)陈建、李代芹、李兆华、汪正祥、彭宇、王万贤、陈文华、杨建民、李亚东、黄运新、杨毅、柯文山、焦晓国、方建平*、杨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4人)陈勇、杜鹏、韩凤梅、刘梦元世界经济(8人)柳剑平、肖德、王红玲、张建勤、彭斯达、王少平*、邹时荣*、高洁*西方经济学(2人)沈佳斌、高志英企业管理(17人)史金平、严学军、宋小敏、杨礼茂、郭志文、刘刚、阮丽华徐锐、宋鸿、刘国新、张予川、叶红春、罗辉*、张洁燕*、程水源*、罗芳*、许林*会计学(3人)冯浩、黄晓波、夏频国际贸易学(8人)张建民、喻春娇陈玉祥陈汉林、孙玉凤、鲍宏礼*、夏庆利*、刘汉成*金融学(6人)毛泽春、朱小梅、谢升峰陈千里、吴秋实、杨克明土地资源管理(3人)陈双、黄烈佳、谭术魁*旅游管理(10人)马勇、万先进、冯玮、徐正林、胡芬、郭清霞、刘名俭、李志飞、刘敢生*、鲍升华*人文地理学(11人)张立明、李海波、卢进登、涂建华、杨兰芳、胡道华、胡细全、于婧、张弢*、钟儒刚*、韩冰华*自然地理学(11人)刘俊松、李中强、张云、赵锦慧、李川、庞静、梅惠、陈方明、李玉华、孙志国*、刘成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6人)王新生、邓文胜、汪权方、何津、杜晓初、梅新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人)周学荣注:*标注者为兼职导师。
武汉体育学院正高职称人员科研情况登记表
填报者姓名:贺兰湘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所属学科专业:运动生理学
一级学科:体育学
二级学科:运动人体科学
所在单位(盖章):
武汉体育学院科研处制
填报时间:2009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一律用Word格式编辑,用A4纸张填报,字体、字号以表格设定格式为准。
二、封面上“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按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填写。
三、“主要学习工作经历”中的“任职”栏填报当时本人担任的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
四、表二(二)栏目,应填写本人在教学、科研中,较长期从事的相对稳定并富有成果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一),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1000-1500字。
五、表二(三)栏目,选择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及获奖的项目填写,并填写成果署名次序。
六、表二(四)栏目,选择本人最有代表性的(3项)科研成果,着重介绍学术论文、成果、专著简介等,每项简介限一页。
七、本表填报的学术论文限填报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会议论文限填报全国一级学术会议及以上会议录取的论文;科研项目、成果限填报市厅局级及以上(不含院管理课题)科研项目、成果。
八、本表要求学校所有正高职称人员必须填报,并保证填报内容的真实性;请认真填写各项内容并认真核对无误,此资料将作为今后上报及统计的原始资料。
九、本表填写好后打印一份,经所在单位盖章后,连同电子文档于规定时间内由各单位统一报科研处。
一、个人情况简表
二、本人科学研究工作情况表
三、审核意见。
武汉体育学院正高职称人员科研情况登记表
填报者姓名:贺兰湘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所属学科专业:运动生理学
一级学科:体育学
二级学科:运动人体科学
所在单位(盖章):
武汉体育学院科研处制
填报时间:2009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一律用Word格式编辑,用A4纸张填报,字体、字号以表格设定格式为准。
二、封面上“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按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填写。
三、“主要学习工作经历”中的“任职”栏填报当时本人担任的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
四、表二(二)栏目,应填写本人在教学、科研中,较长期从事的相对稳定并富有成果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一),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1000-1500字。
五、表二(三)栏目,选择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及获奖的项目填写,并填写成果署名次序。
六、表二(四)栏目,选择本人最有代表性的(3项)科研成果,着重介绍学术论文、成果、专著简介等,每项简介限一页。
七、本表填报的学术论文限填报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会议论文限填报全国一级学术会议及以上会议录取的论文;科研项目、成果限填报市厅局级及以上(不含院管理课题)科研项目、成果。
八、本表要求学校所有正高职称人员必须填报,并保证填报内容的真实性;请认真填写各项内容并认真核对无误,此资料将作为今后上报及统计的原始资料。
九、本表填写好后打印一份,经所在单位盖章后,连同电子文档于规定时间内由各单位统一报科研处。
一、个人情况简表
二、本人科学研究工作情况表
三、审核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