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肿瘤
- 格式:pptx
- 大小:81.11 KB
- 文档页数:8
牙源性肿瘤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牙瘤所属部位:口就诊科室:肿瘤科,口腔科病症体征:牙齿异常,牙痛,牙移位疾病介绍:什么是牙源性肿瘤?牙源性肿瘤生长于颌骨内,是由一个或多个牙胚组织发育异常而形成,瘤体内可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牙胚组织或牙数目不等,可能有数个至数十个,形状不规则可能近似正常牙,也可以没有牙的形状,只是一团紊乱的硬组织组成在其周围被以纤维膜,显微镜下有排列不规则的牙釉质,牙本质及牙骨质症状体征:牙源性肿瘤有什么症状?1.缓慢增大的骨质膨胀,一般较小,质硬,呈结节状,可有缺牙。
2.牙源性肿瘤有哪些症状?多无症状,少数压迫神经者可出现疼痛。
3.X线摄片示骨质膨胀,有很多大小形状不同、发育不全的影像,或透射度似牙组织的一团影像,影像与正常组织间有一条清晰阴影,为牙瘤的被膜。
化验检查:牙源性肿瘤要做什么检查?X线摄片示骨质膨胀,有很多大小形状不同、发育不全的影像,或透射度似牙组织的一团影像,影像与正常组织间有一条清晰阴影,为牙瘤的被膜。
牙源性肿瘤的检查还有病理组织学检查。
鉴别诊断:牙源性肿瘤的诊断方法1.牙源性肿瘤出现缓慢增大的骨质膨胀,质硬,结节状,缺牙。
2.线摄片示骨质膨胀,有很多大小形状不同、发育不全的影像,或透射度似牙组织的一团影像,影像与正常组织间有一条清晰阴影,为牙瘤的被膜。
3.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作出牙源性肿瘤的诊断。
并发症:牙源性肿瘤的并发症牙源性肿瘤的并发症有哪些?少数压迫神经者可出现疼痛。
治疗用药:牙源性肿瘤的药物治疗不常见,多为手术治疗。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手术范围较大患者体质差或合并感染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术创大修复方式复杂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口腔医学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能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形成。
在口腔颌面部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肿瘤。
了解这些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对于口腔医生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其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常见影像学表现。
1. 牙源性肿瘤牙源性肿瘤是指起源于牙源组织的肿瘤。
常见的牙源性肿瘤有鳞状细胞瘤、颌骨干细胞瘤和牙源性乳头状瘤等。
在影像学上,牙源性肿瘤通常呈现为颌骨的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晰,可见囊性或实性结构。
鳞状细胞瘤通常呈现为颌骨的溶骨性破坏,可见囊性骨质内充满软组织密度影响,还可出现骨膜反应。
颌骨干细胞瘤常呈现为颌骨局限性密度增高灶,边界清晰,有时可见囊变区域。
牙源性乳头状瘤则呈现为牙根周围造成的骨质破坏,外形呈分叶状。
2. 上皮源性肿瘤上皮源性肿瘤是指起源于口腔黏膜和皮肤上皮的肿瘤。
常见的上皮源性肿瘤有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黏液囊肿。
鳞状细胞癌在影像学上常表现为颌骨骨质的溶骨性破坏,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响。
基底细胞癌通常表现为颌骨局限性骨质破坏,但相比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对骨质的破坏相对较小。
黏液囊肿则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囊性结构,边界清晰。
3. 肉瘤和淋巴瘤肉瘤和淋巴瘤也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肿瘤类型。
肉瘤可分为纤维肉瘤、腺样肉瘤和肌肉肉瘤等。
在影像学上,肉瘤通常表现为颌骨弥漫性的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晰。
而淋巴瘤则呈现为颌骨的局限性骨质增生或破坏,可见颌骨边缘的硬化带。
4. 囊肿和囊实性肿块囊肿和囊实性肿块在口腔颌面部也较为常见。
常见的囊肿有颌骨囊肿、腺样囊肿和鳞状上皮囊肿等。
颌骨囊肿在影像学上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低密度结构,边界清晰。
而腺样囊肿常呈现为颌骨的囊性破坏,可见不规则的囊壁,有时囊壁还会有钙化。
鳞状上皮囊肿则表现为软组织密度或略高于软组织密度的囊实性病变。
5. 血管性肿瘤血管性肿瘤包括血管瘤和血管肉瘤。
血管瘤通常表现为颌骨的局限性骨质增生,边界清晰。
实验七牙源性肿瘤一、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瘤是良性牙源性上皮性多形性肿瘤,但有局部侵袭性。
它是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占牙源性肿瘤的59.3%。
三种类型,—即一般型、单囊型和周边型成釉细胞瘤。
(一)一般型成釉细胞瘤一般型成釉细胞瘤又称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
一般型成釉细胞瘤的重要生物学特点一是肿瘤沿松质骨的骨小梁间浸润性生长,二是肿瘤发生的部位影响预后,特别是下颌升支和上颌磨牙区。
这些部位的肿瘤可直接扩展至眼眶、上颌窦或颅底部而危及生命。
[临床特点]1、常见于30一49岁,平均年龄40岁.为成人型成釉细胞瘤。
2、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3、为无痛性、渐进性颅骨膨大,膨胀多向唇颊侧发展。
骨质受压则吸收变薄,压之有乒乓球样感。
4、肿瘤区牙可松动、移位或脱落,肿瘤较大时可致面部变形,疼痛少见。
5、X线片表现为单囊或多囊性溶骨性破坏。
肿瘤区牙根可吸收,可见埋伏牙。
6、复发率高50—90%[病理]肉眼见肿瘤大小不一,可由小指头至小儿头般大。
剖面常见有囊性和实性两部分.囊性区内含黄色或褐色液体。
实性区呈白色或灰白色。
组织学上,主要类型、细胞变异以及其他变异三种,1.主要类型有两型,即滤泡型和丛状型,但同一肿瘤内两种类型同时存在。
(1)滤泡型瘤上皮形成或多或少的孤立性上皮岛。
上皮岛中心部由多边形或多角形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之间彼此硫松连接,类似于成釉器的星网状层。
上皮岛的周边部围绕一层立方状或校状细胞,类似于内釉上皮或前成釉细胞,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即极性倒置。
滤泡之间的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
(2)丛状型肿瘤上皮增殖成网状联结,其周边部是一层立方或柱状细胞,被周边细胞包围的中心部细胞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但其含量较滤泡型者少。
囊腔形成是间质区变性所致,而不是上皮内褒性变。
2.主要类型中的细胞变异棘皮瘤型和颗粒细胞型是两种主要的细胞变异棘皮瘤型是指肿瘤上皮岛内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见角化珠形成。
牙源性腺样瘤知识总结牙源性腺样瘤临床较少见。
Abrams等认为它主要是颌骨内的一种独立肿瘤,并命名为牙源性腺样瘤,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多发。
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但以上颌骨前部多见。
肿瘤生长缓慢,颌骨膨大,可引起面部变形、病变处牙齿移位或松动。
右上颌X线摄片示颌骨为单房和多房边界清晰的透明区,常伴有埋没牙,囊腔内有钙化点;肿物有完整包膜,直径多在3.0cm左右,剖面为囊性,且多为单囊,囊内有黄色胶胨样物或血性液体。
本病为良性肿瘤,术后不复发。
牙源性腺样瘤与含牙囊肿鉴别要点如下:①前者少见,多发生在上颌骨前部,X线颌片示囊腔内可见钙化灶;后者多见,多数发生在下颌骨后部,X线颌片示囊腔内无钙化灶。
②组织起源不同:前者起源于牙板或牙板残余;后者起源于成釉器缩余釉上皮,在釉质发育完成之后,釉上皮细胞继续异常发育所致,与牙冠关系密切。
③组织形态不同:前者呈膨胀性生长,囊壁有实性肿瘤组织,可有钙化灶,囊腔衬里为立方或柱状上皮;后者为非膨胀性生长,囊壁为胶原纤维组织,无实性肿瘤组织,囊腔衬里为复层非角化鳞状上皮。
通常误诊原因分析:(1)本病少见,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2)较大的牙源性腺样瘤与含牙囊肿在临床上均可引起颌骨膨隆,X 线影像均为单房阴影,界限清晰,但前者无囊壁边缘局部硬化现象,后者边缘有白色骨质反应线,而该病例X线影像示:边缘有白色骨质反应线,易误诊为含牙囊肿。
(3)牙源性腺样瘤有67 0%左右病变区有埋伏牙,而含牙囊肿所含牙齿则为牙冠朝向囊肿、囊壁连于牙颈部。
该病例X线影像示:整个牙齿均位于阴影中;术后明确该牙齿位于囊性肿物中,因此临床不易区别。
(4)牙源性腺样瘤的发病年龄多在10岁~19岁,女性比男性多见,好发于上颌尖牙及第一前磨牙,而含牙囊肿的发病年龄10岁~39岁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部位以下颌第三磨牙最多见,临床上会对此点有忽略。
(4)含牙囊肿囊液中常含有胆固醇结晶,肿物穿刺液未行实验室检查,使诊断缺少依据。
1、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是由成牙组织,即牙源性上皮、牙源性间充质或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
2、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一)、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是指经典的骨内型成釉细胞瘤,这型肿瘤可沿松质骨的骨小梁间隙向周围浸润,其波及范围往往超越X线所示的肿瘤边缘,手术不彻底易复发。
临床表现:①好发年龄:30 ~ 49y 无明显性别差异②部位:下颌骨80% :下颌磨牙区及升支部最常见③无痛性、渐进性颌骨膨大④骨质受压导致吸收变薄,按压有乒乓球感⑤受累的牙齿移位、松动或脱落⑥X线可表现为单房或多房性透射影,边界清楚,可见硬化带。
⑦肿瘤生长可导致牙移位,牙根吸收,伴有埋伏牙可表现类似于含牙囊肿的X线特点。
病理变化:①肉眼见肿瘤大小不一,剖面有囊性和实性两种成分,通常在实性肿瘤的背景下,可有多处囊性区域,故也称多囊型。
②囊腔内含黄色或褐色液体。
实性区呈白色或灰白色。
③组织学上,成釉细胞瘤的上皮岛或上皮条索由两类细胞成分构成。
一种为瘤巢周边的立方或柱状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类似于成釉细胞或前成釉细胞,另一种位于瘤巢中央,排列疏松,呈多角形或星形,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
成釉细胞瘤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异较大,分述如后:①滤泡型:肿瘤上皮排列成不规则团块上皮团块外围为柱状或立方状细胞细胞核栅栏状排列,远离基底膜(极性倒置)中央为多边或多角形细胞疏松连接(类似于成釉器星网状层)星网状区可发生囊性变,形成囊腔滤泡之间为纤维组织间质所分隔②丛状型:肿瘤上皮增殖成网状联结的上皮条索周边部为一层立方状或柱状细胞中心部类似星网状层间质区变性可导致囊腔形成③棘皮瘤型:是指肿瘤上皮岛内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见角化珠形成。
常出现在滤泡型成釉细胞肿瘤内。
④颗粒细胞型:肿瘤上皮细胞有时还可以发生颗粒样变性,颗粒细胞可部分或全部取代肿瘤的星网状细胞。
颗粒细胞大,呈立方状、柱状或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