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25
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第一,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是一个整体,它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等三部分交互影响而构成的。
A本我,本能的我,由生或死的本能构成,受享乐原则支配;B自我,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的,受现实原则支配,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并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功能C超我,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居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其由自我理想与良心两部分构成,并受道德与完美原则支配。
自我与超我居上层的意识境界、本我居下层的意识境界。
第二,人格动力理论个体人格结构中,因三种成分的功能与目的不同,彼此交互作用,会产生内在的动力,并由内部动力推动外部行为。
这种本我与超我冲突,所形成的行为,并非一般正常行为,弗洛伊德称此为防卫方式的行为,防卫方式有转移、升华、压抑、退化、投射、反向、合理化等。
例如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就属于合理化的防卫方式。
第三,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或时期,总离不开性的观念,于是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
A口腔期(0-1)主要靠口腔的吸允、咀嚼、吞咽动作来满足原始需要,成人中有贪吃、咬指甲等口腔人格是婴儿期发展不顺所致。
B肛门期(1-3)大小便排泄产生快感满足原是需要,此时卫生习惯训练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是重要的。
否则,管制过严、习惯不良,成年期会出现冷酷、顽固、刚愎等肛门人格特质。
C性器期(3-6)性器官部位获得原始欲力的满足,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有的以父母之异性者为“性爱”对象,出现“恋母”或“恋父”情结。
D潜伏期(7-青春期)兴趣扩大,原始欲力呈潜伏状态,男女也出现分离趋势。
E两性期(青春期之后),良性差异显著,性心理发展趋于成熟。
2、荣格的人格理论第一,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
A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向人格。
特点,注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热情奔放,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际,行动快捷,有时轻率。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一、精神层次理论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
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心理咨询期中作业一、精神分析理论:(一)理解:精神分析理论为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一个学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
在心理咨询中,主要的部分有:无意识和压抑理论、性心理发展学说、人格构成学说和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
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抗拒的分析、移情的分析、解释等。
(二)评价: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了潜意识的存在、主张从过去了解现在、对梦境进行分析,注意观察和运用移情关系。
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psych sis)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著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故又把它称为深度心理学。
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从精神分析的特点可知,该理论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有著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给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实施的方法。
因此,学习和研究精神分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适用领域:1、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实践弗洛伊德提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时的依据就是他在做医生时治疗经验的总结,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必然在临床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
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有:自由联想、、沙盘和绘画技术等等。
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的评估手段,还要根据来访者自己的叙述、判断,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观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
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
人格分析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1.理论观点:人性观弗洛伊德的人性观具有独到且略显偏执的特点。
第一,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如潜意识动机与本能驱力,以及六岁之前的性心理事件。
第二,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循了守恒的原则。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
人格界定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体。
人格结构地形学模型:弗洛伊德强调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而意识的过程则是由潜意识的过程衍生的,意识又包括前意识,所以他把人格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
意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代表人在任何时刻所能够觉知到的每一件事,包括感觉、知觉和各种经验、记忆等。
前意识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
潜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支配着人的行动。
结构模型:晚期的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中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潜意识理论,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是人格中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人格中有组织的、合理的、现实取向的系统,也是意识的结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遵循“道德原则”。
人格动力弗洛伊德对人格或心理动力持一种本能论的观点,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潜意识的本能的支配。
最早,他把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保存本能,在最后的分类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生活的本能存在两种内本能,即生本能和死本能,前者代表心理活动的性欲成分,后者代表破坏成分。
精神分析理论及应用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种心理学理论,旨在揭示人类内心深层的心理结构和冲突。
它认为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受无意识的力量驱动,通过解析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心理困扰和改善个人生活。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原理1. 无意识意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在意识之外还有无意识的部分,无意识包含了个人不愿意面对或无法面对的思想、梦境和欲望。
通过解析潜意识中的内容,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感。
2. 冲突与防御机制:精神分析理论指出,人的内心存在着各种欲望冲突,如本能欲望与社会约束之间的矛盾。
为了缓解这种冲突,人们会产生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如否认、压抑和转移等。
3. 神经症与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内心冲突会导致神经症的发生,通过精神分析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找到潜在的冲突,并通过洞察和自我认知解决内心的困扰。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1. 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治疗是精神分析理论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治疗师通过与患者的对话和解析,帮助患者识别和理解潜藏在无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从而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善个人生活。
2. 教育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
它通过揭示潜在的动机和情感冲突,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教育和亲子沟通。
3. 文学与艺术解析:精神分析理论常常被用于对文学和艺术作品的解析。
通过分析作品背后的潜在意义和象征,人们可以深入理解和欣赏作品的内在美和思想。
4. 组织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精神分析理论在组织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动机和行为,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并改善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总结:精神分析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对于人们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改善个人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的应用涵盖了治疗、教育、文学艺术以及组织管理等多个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全面的心理解释和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理论与应用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它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深刻影响了现代心理学和心理治疗领域,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人类心理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应用,介绍其核心概念和治疗方法,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1. 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和思维受到无意识力量的支配。
无意识是个人意识之下的深层心理,包含着被压抑的欲望、冲突和情感等。
2. 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的一项基本技术,通过让患者自由发散地表达思维、情感和记忆等,揭示和探索潜在的心理冲突和解决方式。
3. 心理防御机制:个人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无意识冲突的侵害,会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转移等,来解决心理冲突和减轻焦虑。
4. 精神结构: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着原始的欲望和冲动,超我代表着道德规范和社会期望,自我则是两者之间的调节和平衡。
二、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1. 自由联想和解析:精神分析治疗的核心是通过自由联想和解析来揭示和了解患者无意识中的冲突和动机。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表达内容和技术分析来解释和解决潜在问题。
2. 梦境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的表现,通过解析患者的梦境,可以揭示潜藏的心理冲突和欲望。
梦境被视为一种隐喻和象征的表达方式,进而指导治疗。
3. 自由联想剂量: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控制自由联想的频率和强度。
适度的自由联想可以帮助患者探索深层心理,但过度的情绪释放可能导致情感泛滥和心理创伤。
三、精神分析的应用领域1. 心理治疗:精神分析理论为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深入了解个人的无意识冲突和需求,精神分析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认知和改善个人关系。
2. 理论研究: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框架。
精神分析的核心理论精神分析是心理学和心理治疗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和方法。
它由维也纳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所创立,通过对个人心灵深层意识的探索和解析,揭示了很多关于人类心理行为的秘密。
本文将重点探讨精神分析的核心理论。
1. 无意识: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无意识是个人内心中最深层的部分,包含着那些被个体主动或被动地排除在意识之外的思想、欲望和冲突。
通过分析无意识中的内容,可以洞察个体内心深处的冲突和心理问题。
2. 动力冲突:精神分析认为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个体内心中的动力冲突。
这些冲突源于个体的本我(本能的冲动)、超我(道德原则)和自我(个体的现实感和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这些内心层面的冲突会导致焦虑和不适,并通过无意识的防御机制来加以掩盖和保护。
精神分析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揭示和解决这些冲突,帮助个体实现心理的平衡和健康。
3. 冲突解决:精神分析认为,个体内心的冲突解决过程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冲突得不到解决或被过度压抑,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症状的出现。
通过无意识的解析和意识化过程,个体可以自我认识和理解内心冲突,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恢复内心平衡和整体健康。
4. 梦的解析:精神分析理论中,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的表达形式,通过梦的解析可以了解个体内心冲突和欲望的隐藏信息。
他提出了梦的象征解析方法,即通过对梦中的符号和隐喻的解读来洞察个体的内心世界。
这种解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分析治疗和个体的自我认识。
5. 转移与治疗:精神分析强调了治疗过程中转移的重要性。
转移是指个体将对早期亲密关系的情感和期望投射到治疗师或分析师身上。
通过分析和解决这种转移现象,可以帮助个体理解和解决早期关系中的冲突和问题。
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是通过分析过程中的转移,帮助个体实现内心冲突的解决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