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土地的誓言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42
9.土地的誓言设计者兼馨施教者七年级班姓名等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激情昂扬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激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3、学习文中精彩的比喻、排比、呼告的手法。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重点】1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培养爱国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1、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2、爱国热情的深入和强化。
【预习准备】预习课文,查出生字词;了解作者相关资料;“九一八”事件的相关信息。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课时】二课时【学习过程】第一教时一、屏气凝神听誓言:老师导学1、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
面对国土的沦陷,试想,对于东北大地,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境。
2、背景及作者介绍: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
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端木蕻良(1912-1996),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3、检查自己的预习情况:基础大比拼。
(1)注音:炽痛()泛滥()嗥鸣()怪诞()亘古()谰语()蕻()(2)写汉字:gǎo头()默qì()污huì()蚱měng()斑lán()田lǒng ()4、有感情的读课文,感知结构内容。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二、创设意境品誓言1、、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找出文中最富有感情和最精彩的语句,联系文章的背景,理解、揣摩这些句子。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土地的誓言》必记词语
必记词语
碾誓言胸膛嗥鸣山涧高粱斑斓缠绕亘古默契
田垄埋葬镐头土壤禾稻丰饶污秽耻辱
词语解释
誓言[ shì yán ]宣誓时说的话。
胸膛[ xiōng táng ]躯干的一部分,在颈和腹之间。
嗥鸣[ háo míng ](野兽)大声嚎叫。
山涧[ shān jiàn ]山间的小水流。
高粱[ gāo liang ]一年生草本植物。
品种很多。
叶和玉米叶相似,但较窄,花序圆锥形,花长在茎的顶端,茎高,子实红褐色或白色。
子实除供食用外,还可酿酒和制淀粉。
秆可用来编席、造纸等。
也指这种植物的种子。
斑斓[ bān lán ]灿烂多彩。
缠绕[ chán rào ]1.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
2.纠缠;搅扰。
亘古[ gèn gǔ ]整个古代;终古。
默契[ mòqì]1.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2.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田垄[ tián lǒng ]1.田埂。
2.田地中种植农作物的垄。
埋葬[ mái zàng ]1.掩埋尸体。
2.比喻消灭;清除。
丰饶[ fēng ráo ]富饶。
污秽[ wū huì ]1.不干净。
2.指不干净的东西。
耻辱[ chǐ rǔ ]声誉上所受的损害;可耻的事情。
土地的誓言朗诵稿
《土地的誓言》朗诵稿
在那个苦难的年代,我们脚下的土地曾被蹂躏得满目疮痍。
但在这片热土上,我们从未放弃过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今天,让我们共同回忆那段历史,用我们的声音,诠释那份永恒的誓言。
我常常想起我的故乡,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那里有我儿时的欢笑,有我成长的足迹。
但当我再次踏上那片土地时,我发现一切都已经改变。
曾经的田野、河流、树林,都已消失在战争的硝烟中。
我的心如刀绞,泪水模糊了双眼。
然而,即使在无尽的苦难中,我们依然坚守着对家乡的誓言。
我们发誓,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为这片土地而战。
我们要用我们的血肉之躯,守护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我们要让那些侵略者知道,我们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们是勇敢的战士,是永不屈服的民族。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
但我们从未放弃过希望。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只要我们勇敢抗争,总有一天我们会重获自由。
我们要让这片土地再次焕发生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这片土地上快乐地生活。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份誓言。
让我们携手并进,为我们的家乡、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土地而奋斗。
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9.《土地的誓言》教案成功中学王群学习目标1.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或技巧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感情。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上的这篇课文是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当同学们初看这个题目时有什么疑惑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素读”文章的能力,《土地的誓言》一文,从课题切入,让学生在接触文本之初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生1:这是怎样的一片土地?生2:土地怎么会发出誓言呢?生3: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呢?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大家的疑惑!二.揭示目标:师: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出示目标)学习目标⏹ 1.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或技巧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感情。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认真自学并顺利达到目标。
三.自学课文:独立自学一听读课文的同时勾画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提示:请用“我认为这是一块的土地,因为文中体现了这一特点”作答6分钟听读后期待你精彩的回答!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五分钟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只做评价、更正、补充。
(自学检测:触摸关东大地,体味炽热情感师:先听老师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并用笔划下课文中的依据。
投影显示:这是一片________土地(师配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生认真听读课文,不时圈点勾画)【设计意图:通过两段不同的配乐,让教师的朗读更具有感染力,让学生能更好理解文章的内容,能更深感受到作者笔下黑土地的美丽丰饶。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后,相信同学们对这片土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先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然后我们全班分享。
(生同桌交流)师:下面我们来请同学说说这到底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生1: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表现在“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松香气味的煤快”、“赤色的足金”说明这片土地肥沃,物产和矿藏资源丰富。
生2:从红布似、金黄、斑斓、赤色我还觉得这是一片五颜六色的土地。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土地的誓言》知识讲解撰稿:王欢欢审稿:王军霞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
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
1936年创作的反映东北沦陷区人民生活的短篇小说《鹭鸶湖的忧郁》是他的成名作。
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
东北三省的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大山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而四处流浪。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
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和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知识积累1.炽.(chì)痛:热烈而深切。
2.泛滥.(làn):愿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
3.仰望:抬头向上看。
4.标直:笔直。
5.呻.(shēn)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6.嗥.(háo)鸣:(野兽)大声嚎叫。
7.斑斓.(lán):灿烂多彩。
8.狐仙姑:东北地区民间迷信的神仙。
9.谰.(lán)语:没有根据的话。
10.怪诞.(dàn):荒诞离奇,古怪。
11.亘.(gèn)古:远古。
12.默契.(qì):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13.族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同类。
14.田垄.(lǒng):田埂。
15.镐.(gǎo)头:刨土用的工具。
16.丰饶.(ráo):富饶。
17.破晓:天刚亮。
18.污秽.(huì):肮脏的东西。
19.端木蕻.(hóng)良20.召.(zhào)唤21.白桦.(huà)林(zhàměng)22.浆.(jiāng)液23.山涧.(jiàn)24.蚱蜢..(lù)27.场.(cháng)院25.碾.(niǎn)26.辘辘..考题例析(2011 河北承德)阅读下面有关某县土地沙化状况的统计资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土地的誓言备课笔记《土地的誓言》教学目标1. 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端木蕻良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2. 反复朗读,体会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
3. 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1. 重点感受作者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学习文中呼告、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
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1. 导入同学们,咱们先来看一段关于土地的视频。
(播放视频)看完这段视频,大家有啥感受呀?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咱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表达的。
2. 作者及背景介绍我来给大家讲讲作者端木蕻良哈。
他是咱中国现代作家,辽宁昌图人。
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当时日本侵略者侵占了咱们的东北大地,作者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篇充满力量的文章。
3. 初读课文下面大家自己朗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注意字音和停顿,读完之后咱们交流交流初步的感受。
4. 整体感知好啦,大家都读完了。
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啥?(找同学回答)嗯,不错。
这篇文章作者一方面怀着满腔的悲愤,痛斥侵略者的暴行,另一方面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要为故乡战斗到底的决心。
5. 精读课文咱们再仔细读一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写得特别好的句子或者段落,和大家分享分享。
(同学们分享,老师点评)比如说,“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一大段写得多美呀,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故乡的各种美好都展现出来了。
《土地的誓言》备课手记1. 引言1.1 作者简介《土地的誓言》是中国作家鲁迅的经典之作,描写了农民在土地问题上所遭受的苦难和斗争。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作家"。
鲁迅一生致力于批判和改革中国社会,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政治意识。
《土地的誓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述农民的遭遇和斗争,揭示了封建社会土地问题的严重性,并呼吁人们对土地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鲁迅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使《土地的誓言》成为了一部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引起了人们对农民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1.2 作品背景《土地的誓言》是著名作家张三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末。
这部小说的背景设定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农村,描绘了农民在土地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挣扎。
小说通过农民的视角展现了他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变革。
作品中描绘的土地、农民和贫困环境,勾勒出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画面,引起了读者对农村现状的思考和关注。
通过对农民命运的描写,小说揭示了土地在农村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化进程对农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作品背景的设定为整个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民的生存现状和价值观,进而引发对土地问题、农村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思考和探讨。
1.3 主题意义《土地的誓言》的主题意义体现了作者对土地、农民和乡村的热爱和呵护。
作品通过塑造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在土地上的生存、劳作和情感,揭示了农民的艰辛与快乐。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土地的感情和对农民的尊重,而《土地的誓言》正是在呼唤人们重拾对土地的关注和热爱,重拾对农民的敬意和支持。
通过描绘农民的艰辛劳作和对土地的依赖,作品使读者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勤劳的农民。
作品也反映了当代农村的现状和问题,引发社会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待遇的思考和关注。
土地的誓言我来自那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带着土壤的芬芳和生命的活力。
我见证了千百年的风雨变迁,承载着无数生命的欢笑与泪水。
我,就是那片生生不息的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这片土地上,我见证了人类的繁衍生息。
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我怀抱中劳作、生活,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我,用智慧的双手塑造我。
从最初的荒芜到如今的繁荣,我见证了人类历史的沧桑巨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我的依赖似乎逐渐减少。
他们开始向往城市的繁华,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我的孩子们纷纷离我而去,只留下空荡荡的田野和孤寂的村庄。
我不禁黯然神伤,默默地守望着这片曾经充满生机的土地。
但是,我没有放弃。
我知道,我的使命就是为人类提供生命的源泉,为他们守护家园的安宁。
于是,我开始努力地改变自己,希望重新唤起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珍视。
我用丰收的果实回报人类的付出。
金黄的麦田、硕果累累的果园、满仓的粮食和丰富的物产,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我对他们的重要性。
他们开始回想起那些年少的时光,在田野间奔跑嬉戏,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
他们重新意识到这片土地对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我也以美丽的风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我拥有壮丽的山川、清澈的河流、茂密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他们开始珍惜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每一条生命。
然而,我的愿望并不仅限于此。
我希望人类能够真正地理解我、爱护我和保护我。
我希望他们能够意识到我是不可替代的,是我让他们拥有了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我希望他们能够为了我而努力奋斗,为了家园的美好未来而付出努力。
于是,我发出了誓言:我要用我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要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要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这是我的誓言,也是我对人类的承诺。
我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守护这片土地,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简介端木蕻[hòng]良(1912.9.25—1996.10.5),满族,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林﹑曹坪等。
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
1912年9月25日生于辽宁昌图,满族。
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
193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
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山西﹑重庆等处任教﹐在重庆﹑香港﹑上海等地编辑《文摘》副刊﹑《时代文学》杂志﹑《大刚报》副刊《大江》﹑《求是》﹐长期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
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主要有长篇小说《大江》《大地的海》、《大时代》、《上海潮》、《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和短篇集《憎恨》等诸多中短篇小说,其中《新都花絮》、《风陵渡》、《红灯》、《红夜》、《雕鹗堡》等篇都是有影响的佳作。
1938年与萧红结婚。
1940年,与萧红到香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
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他多次到农村、工厂和部队深入生活,并创作了《墨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等大量讴歌新生活的散文作品。
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
十年浩劫后,端木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勤奋的创作加入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先后写出了《怀念老舍》第一批散文和文化随笔,《江南风景》等一批中短篇小说,而尤以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
1979年《曹雪芹》上卷行世,海内外颇多赞誉。
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又添重笔。
1996年10月5日,这位跨越现当代文坛的辽宁籍著名作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风景》,短篇小说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为世人所流传。
第9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炽.痛( chì) 嗥.鸣(háo) 斑斓.(lán)B.谰.语( lán) 怪诞.(dàn)亘.古(gèng)C.碾.着(zhǎn 辘.辘(lù) 丰饶.(ráo)D.田垄.(1ǒng) 污秽.(suì) 蚱.蜢(zhà)答案:A解析:分析:B项“亘”应读gèn ;C项“碾”应读niǎn ;D项“秽”应读huì。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痛(zhì) 山涧.(jiàn) 污秽.(huì) 缠.绕(chán)B.胸膛.(tánɡ) 默契.(qiè) 喷涌.(yǒnɡ) 田垄.(lǒnɡ)C.召.唤(zhào) 泛滥.(làn) 辘.辘(lù) 浆.液(jiānɡ)D.仰.望(yánɡ) 白桦.(huà) 斑斓.(lán) 怪诞.(dàn)答案:C解析:分析:A项中“炽”应读chì;B项中“契”应读qì;D项中“仰”应读yǎnɡ。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喷涌缠绕红熟珠丝马迹B.谰语班谰亘古申吟C.丰绕泛烂桨液飘扬过海D.镐头土穰蚱蜢原野答案:C解析:分析:A项中“珠”应改为“蛛”;B项中“班谰”应改为“斑斓”,“申”应改为“呻”;C项中“绕”应改为“饶”,“烂”应改为“滥”,“桨”应改为“浆” “扬”应改为“洋”; D项中“穰”应改为“壤”。
故答案选C。
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形声字的准确区分情况。
要求学生在平时要仔细区分它们的字形上的细微区别,并能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