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2
3.4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课标(纲要、考纲)要求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C级要求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方法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构建小型局域网。
⑶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协作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理解组建网络的过程和思想。
⑵教学难点网络的测试运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问题引入[问1]请某个学生来谈谈其家里的电脑是如何连接上网的?[生一]:回答[生二]:……(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如果只有学生回答是一台计算机上网,那么引入[问2],如果没有学生回答其家有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连接上网,可请其进行详细讲解是如何连接的。
)[问2]张伟同学家现有三台计算机,每台都想上网,通过前边三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对网络知识比较了解了,如网络规划、网络的软件和硬件、IP地址等,现在你能帮帮他吗?[生]思考并回答答:将多台计算机组成局域网接入。
[师]:为什么要组成小型局域网。
答:节约上网费用、资源共享……。
[设计意图]: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教学(一)建网前的准备工作1.网络规划(1)需求分析[师]:经过刚刚的分析,我们需要通过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使用一个帐户使多台电脑能同时共享接入互联网,这样可以节约上网费用,让多人享受网上冲浪的乐趣,这就是组建这样的小型局域网的需求分析。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进行需求分析的良好习惯,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2)确定网络拓扑结构[问3]联网目的已经明确,现在请大家互相讨论并画出联网的拓扑图。
[生]讨论在纸上绘图[师]巡视……[师]展示两位学生的绘制的拓扑图,并请学生请解为什么这样设计?(找出两种不同类连接方式)教师小结展示常见的拓扑图图1:图2:[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一般常见的小型局域网拓扑结构,为以后组网打下基础。
实验2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与配置实验目的:熟练掌握小型局域网的组建、配置、故障检测、网络应用实验材料:VMware、Windows98、集线器、电脑、网卡(PCI总线的、10/100自适应的、RJ-45接口的网卡)直通网线(或双绞线、压线钳、测试仪)实验步骤:一、小型局域网的硬件连接1、制作双绞线:检查直通网线是否按国际标准做、是否不易摇动?2、插入网卡:将网卡插入计算机的扩展槽(如PCI)3、连接集线器:利用直通线将计算机中的网卡与集线器连成星型结构的网络。
二、软件安装与配置1、安装网卡驱动程序:三种不同的情况(1)当还未安装WINDOWS98时,根据98安装的提示安装即可(2)当已安装WINDOWS98时:网卡安插完成后,在正常情况下,重新开机,WINDOWS98便会自动出现“找到新硬件”的提示提示框。
自动配置驱动程序。
在自动安装过程中,系统会提示插入搜索驱动程序。
选择D:(即光盘驱动器)自动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即可(3)当网卡无法被计算机自动识别时,可手工添加网卡驱动程序。
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新硬件-下一步-……-网络适配器-从磁盘安装-……-完成查看安装结果:方法1: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网络适配器-D-LINK方法2:控制面板-网络-配置-TCP/IP-D-LINK网卡正常使用时,将在桌面上增加了一个“网上邻居”,打开网上邻居属性,可以看到:这说明:安装完网卡驱动后,已经绑定安装TCP/IP协议和Microsoft网络用户网卡的常见故障及检测1.网卡硬件故障或接触不良:更换网卡或重新插好网卡2.网卡驱动程序被破坏:重装驱动程序网卡与其它设备冲突: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网络适配器-D-LINK(有红或黄标记,表示工作不正常)-查看其属性可看到有冲突发生-更改相应的配置直到没有冲突-重启即可。
2、添加网络客户:(略)## Microsoft网络用户登录方式多用于登录带有域的网络,以便通过服务器的用户验证后,共享服务器的资源。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这一节是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技术应用》的重头戏之一,在整个网络知识模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学生在学校或家庭都对局域网有初步的了解,可以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通过这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 怎样?”等问题,从而让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中真正了解计算机网络。
在此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网络的功能和构造,如:网络的种类、功能和网络中的硬件(工作站、服务器、协议和通讯连接设备),在此基础之上,我又设立了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教会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组建小型局域网。
考虑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任务“做个小小的讲解员,介绍自己家里是如何上网的,家里的计算机和什么设备相连接,如何连接?再让学生讲解我们学校网络教室中计算机的连接和家里有何区别?”,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上网的两种方式。
以这两种不同的上网方式为任务明线,具体组建小型的局域网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
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学生置疑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贯穿着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在网上搜索组建小型局域网的有关信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学生各有分工,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有用的信息。
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信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2.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可能有差距,天才学生和一般学生及后进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再者,学生的家庭条件也不同,有的学生家里没有电脑或者不能上网,在信息收集方面可以灵活对待。
3. 教学目标的确立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的上网方式及其区别;②体验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2、帮助学生掌握组建小型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连接方法。
3、使学生学会配置网络参数,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的互联互通。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局域网的组成和拓扑结构。
(2)网络硬件设备的选择和连接。
(3)网络参数的配置和测试。
2、教学难点(1)理解网络协议和 IP 地址的概念。
(2)解决网络连接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动手组建局域网,亲身体验网络搭建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能正常运行。
2、网络硬件设备,如交换机、网线、网卡等。
3、教学课件和相关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在家中多台设备如何共享网络、学校机房的计算机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等,从而引出局域网的概念。
(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局域网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
其特点包括覆盖范围小、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易于建立和维护等。
2、局域网的组成(1)硬件组成:包括计算机、网卡、网线、交换机等设备。
(2)软件组成: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
3、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介绍常见的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等,并分析其优缺点。
(三)设备展示与连接演示(15 分钟)1、展示网络硬件设备,如交换机、网线、网卡等,介绍其功能和特点。
2、演示如何将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形成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四)分组实践(40 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 4 5 人。
2、每组领取网络设备,按照要求动手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教学目标:掌握网线的制作方法、工具的使用。
正确配置局域网。
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网线的制作工具的使用教学道具:计算机、双绞线、水晶头、交换机、多媒体动画课件教学难点:网络参数的配置教学方法:讲授并实操演示、多媒体动画展示、学生分组实验操作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课前复习T568B标准中规定的网线线序是什么?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在了解了网线的线序之后这节课我们将来自己动手组建一小型局域网。
组网的过程大致分为三部分:网线制作、设备的连接与网络参数的设置一、网线的制作1、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双绞线、RJ45水晶头、压线钳、网线测线仪2、交叉线与直通线交叉线:(两个头中线的顺序不同,即:一头为T568A,一头为T568B)直通线:(两个头中线的顺序相同,比如两头都为T568B标准)因为我们这里是用电脑同交换机相联,所以网线按T568B标准做直通线。
3、网线的压制A、了解压线钳各部分的作用B、网线的压制:(1)剪线(2)剥皮(3)排序,按照T568B标准线序排列(4)剪齐(5)插线(6)压制4、测线测线仪的使用代表八根线的灯全亮过才表示制作成功。
二、设备的连接及网络参数设置1、设备的连接利用自己做好的网线连接自己操作的电脑和交换机并注意连接的接口。
2、网络参数的设置以WINDOWS XP为例按C类IP地址段配置IP地址要正确填写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三、实验作业任务1、分工实验任务A、制作网线两端的水晶头B、测试网线并连接电脑与交换机C、配置WINDOWS XP 的网络参数D、分别测试各小组自己所组建的局域网联通性(文件共享测试)2、实验分组每3人一组每组1台计算机,一把钳子,一个测线器,水晶头十个,网线三米多组共用一台集线器或交换机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专业版小结:本节课向同学们讲解并演示了压线钳的各部位的功能、双绞线网线的压制方法,以及网络设备连接与网络参数的配置。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局域网已经成为现代网络的基本环境。
局域网搭建的方式和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简化化。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动手实践,教授学生搭建小型局域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局域网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和配置方法;3. 学会搭建小型局域网所需的网络设备;4. 能够进行基本的局域网故障排查和维护。
三、教学内容1. 局域网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由若干主机通过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实现共享资源和信息的通信网络。
教师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对局域网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讲解。
2. 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和配置方法:介绍常用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的基本功能和配置方法。
通过示范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了解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3. 搭建小型局域网所需的网络设备:指导学生选择适用于小型局域网的网络设备,并进行相应的设备配置。
包括选择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网线和其他必要设备,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连接设备。
4. 局域网故障排查和维护:教授学生基本的局域网故障排查和维护技能。
包括使用ping命令检测设备连通性,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和配置IP地址,使用交换机的日志功能查找故障原因等。
四、教学过程1. 理论讲解:通过PPT和示意图,简明扼要地讲解局域网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和配置方法。
2. 设备选择和购置: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并购置所需设备。
3. 设备连接和配置: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示例拓扑结构图,按照图示连接网络设备。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配置网络设备的基本参数,如IP地址、网关地址等。
4. 故障排查和维护实践:1) 学生通过实验,模拟局域网故障现象,同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故障排查。
2) 学生使用ping命令检测设备连通性,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和配置IP地址,使用交换机的日志功能查找故障原因等。
小型局域网组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型局域网的组成和结构,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 使学生掌握IP地址的分配原则,子网划分以及网络掩码的配置。
3.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及其在局域网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包括网络设备的连接、配置和调试。
2. 使学生具备解决局域网故障的基本能力,如IP冲突、网络不通等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和性能优化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养成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的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定义、功能、分类。
- 局域网概念:局域网的定义、组成、拓扑结构。
- 网络协议:TCP/IP、ARP、ICMP等常见协议的作用和原理。
- IP地址与子网划分:IP地址格式、分类,子网划分方法,网络掩码配置。
2. 实践操作:- 网络设备认识:交换机、路由器、网线等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 局域网组建:设备连接、配置IP地址、子网划分、设备调试。
- 网络故障排除:分析IP冲突、网络不通等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网络监控与管理:使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性能分析和优化。
3. 教学大纲与进度安排:- 第一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了解局域网概念。
- 第二周:学习网络协议,掌握IP地址与子网划分。
- 第三周:认识网络设备,学习设备配置方法。
- 第四周:实践操作,组建小型局域网,进行故障排除与网络监控。
小型局域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型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网络结构和组成要素。
2. 使学生掌握IP地址的分配、子网划分和网络协议的使用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搭建小型局域网,并进行基本的网络配置。
2.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小型局域网故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和优化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网络知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网络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网络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小型局域网基础知识- 网络概念与分类- 局域网的组成与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2. 网络协议与IP地址- 常见网络协议介绍(如TCP/IP、DHCP等)- IP地址的分配与子网划分- 网络掩码的作用与配置3. 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与配置- 路由器的基本原理与配置- 其他网络设备(如防火墙、无线AP等)4. 小型局域网搭建与配置- 网络设备连接与布线- 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 常用网络服务配置(如DNS、DHCP等)5. 网络监控与管理- 网络管理工具的使用(如Wireshark、网络扫描器等)- 网络性能分析与优化-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6. 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 常见网络故障现象- 故障排查方法与技巧- 故障处理实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安排1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2课时:小型局域网基础知识3-4课时:网络协议与IP地址5-6课时:网络设备及其功能7-8课时:小型局域网搭建与配置9-10课时:网络监控与管理11-12课时: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以下章节相关:- 第3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4章:网络协议与IP地址- 第5章:网络设备与布线- 第6章:局域网搭建与配置- 第7章:网络监控与管理- 第8章: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内容及学生特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于小型局域网的基础知识、网络协议与IP地址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让学生掌握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型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局域网的定义局域网的组成:服务器、客户机、网络设备等2. 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准备工作:确定网络拓扑结构、选购网络设备设备连接:使用双绞线或光纤连接设备配置网络: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测试网络: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型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2. 教学难点: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网络故障的排查与解决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型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
2. 演示法:现场演示局域网的组建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组建小型局域网。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保证教室内有足够的网络设备和连接线材。
2. 设备准备:服务器、客户机、交换机、路由器、双绞线、光纤等。
3. 软件准备:网络配置工具,如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网络测试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局域网,以及局域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新课内容:讲解小型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
3. 演示环节:现场演示局域网的组建过程,包括设备连接、网络配置等。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动手实践,组建小型局域网。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七、作业布置1. 绘制一个小型局域网的拓扑图,并标注各设备的连接方式。
2. 编写一个简单的局域网搭建计划,包括设备选购、网络配置等。
3. 思考如何将小型局域网扩展为大型局域网,并简要阐述扩展方案。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动手实践的成果,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一:组建小型局域网
实验一:组建小型局域网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组建小型局域网,实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配置技术,加深对网络通信的理解,并能够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二、实验材料
⒈若干台计算机设备(至少两台,包括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⒉交换机(一台)
⒊网线(适量)
三、实验步骤
⒈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决定了计算机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传输路径。
根据实验需求和设备数量,可以选择星型、环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本实验以星型拓扑结构为例。
⒉配置IP地质
每台计算机需要配置独立的IP地质,确保能够进行正常的网络通信。
⒊连接计算机设备
使用网线将计算机设备与交换机连接起来,确保物理连通。
⒋配置交换机
根据实验需求,对交换机进行初始化配置,如设定VLAN、端口分组等,确保交换机能够正常工作。
⒌进行网络测试
通过ping命令或其他网络测试工具,测试不同计算机设备之间的网络连通性和通信质量,确保小型局域网的正常运行。
四、实验注意事项
⒈操作前确保计算机设备和交换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⒉操作过程中注意处理网络设备和网线,避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安全问题。
⒊实验中遇到问题及时记录并寻求解决方案,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五、附件
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在此提供法律名词及相应的注释,例如:IP地质——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分配给计算机在网络中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数字标识符。
)。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2、学生能够掌握组建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及其作用。
3、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并能绘制简单的网络拓扑图。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组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组建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及其连接方法。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和绘制。
2、教学难点网络拓扑结构的理解和选择。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参数设置。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局域网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演示法:通过演示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动手组建局域网,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
2、网络设备:若干台计算机、交换机、网线、网卡等。
3、教学软件:网络模拟软件。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在企业、学校、家庭等场景中使用局域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局域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组建局域网。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局域网的概念:向学生讲解局域网的定义,即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通常范围在几千米以内。
局域网的组成:介绍局域网的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传输介质(如网线)等。
局域网的特点:强调局域网的特点,如覆盖范围小、传输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便于管理等。
网络拓扑结构:详细讲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每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并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3、演示操作(约 20 分钟)硬件连接:在讲台上,教师使用实际的网络设备(计算机、交换机、网线)进行连接演示,向学生展示如何将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
软件设置:演示如何在计算机上进行网络参数的设置,如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局域网组建及维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拓扑结构。
2、使学生掌握局域网组建的步骤和所需设备。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局域网的组建。
4、使学生学会局域网的日常维护方法和常见故障排除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
网络设备的选择与连接。
局域网的 IP 地址分配与子网掩码设置。
2、难点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网络安全的设置与防护。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局域网的组建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动手实践组建局域网。
四、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能正常运行。
2、网络设备,如交换机、网线、路由器等。
3、教学课件和相关软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网络、学校网络等,从而引出局域网的概念。
(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定义:局域网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
特点:覆盖范围小、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成本低等。
2、局域网的组成部分计算机设备: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等。
网络连接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传输介质:常见的有网线、光纤等。
3、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所有节点连接在一条总线上。
星型: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其他节点与之相连。
环型:节点首尾相连形成环形。
树型:由总线型拓扑演变而来,形似树形。
网状型:节点之间有多条路径相连。
(三)局域网组建步骤(30 分钟)1、规划网络确定网络规模和用户需求。
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2、选择网络设备交换机:根据端口数量和性能选择。
路由器:如果需要连接外网,选择合适的路由器。
3、连接设备用网线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
将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如有需要)。
4、设置网络参数分配 IP 地址:可以手动设置或使用 DHCP 自动分配。
设置子网掩码:确定网络的网段。
(四)小组实践(45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局域网的组建实践,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组建局域网(一)分析教材一、教材内容:本局部是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中网络技术根底局部的内容,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局部,本课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小型局域网络的组建,使学生了解小型局域网几种常用的构建方法。
二、课程标准:1.知道组建局域网的过程与根本方法;2.掌握计算机中网络协议配置方法;3.能够进行简单的网络连通性测试;4.能够熟练掌握局域网中共享资源的方法;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双绞线的标准线序〔对等线与交叉线〕,并尝试交叉线的制作。
〔2〕熟悉网卡,知道网卡的用途,并尝试进行安装。
〔3〕理解网络组建的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以及网络协议的配置。
〔4〕学会简单局域网络的组建。
2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多种方法对网络进行测试。
〔2〕经历局域网络组建的过程,理解组网的根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建立局域网络,加深对网络的认识。
〔2〕通过对局域网络的组建,能够关注家庭、学校、社会上网络的情况。
〔3〕在组网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讨论和交流的能力。
〔4〕通过局域网络的组建,提高学生在网络组建方面的自我效能感。
四、教学重点:重点:组建网络的根本思想、网络的配置和测试、直连线与交叉线之间的区别难点:网络的配置和测试〔二〕分析学生:我校高一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当多的学生家里已经组装了ADSL,但很多学生在如何组装和为什么要这样组装了解得不是很深入。
而且局部学生家里有两台或两台计算机以上,他们想让所有的计算机都可以上网,自然就对小型局域网络的组建有很大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教学准备: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2教学方法:1〕.任务探究法要求学生们组建小型局域,最后能做到组间互访。
2〕.反思学习:在学习和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3课时数:1教学过程引题:小明家又新买了一台电脑,旧电脑window X20Gbbbb的连接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