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4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复习要点(1-7课)
1. 从小到大,我们的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指纹、血型、DNA等没有变化。
2.我们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色”(“色”是指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香”(“香”是指气味);通过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味”是指味道)。
3.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
4.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5.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6.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臭味。
⒎食物进入口腔、食道、胃、小肠、营养被消化吸收,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随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⒏很多时候仅用一种感官观察判断食物是否变质是不够的。变质食物有变色、出现异味、霉点、软化等特点。
二、判断对错。
1.牛奶是植物类食物。(×)
2.小明体重27厘米。(×)
3.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4.小学生每天可以摄入肥肉150克(×)
5.食物主要在大肠里消化。(×)
6.瓜果用水洗后存放容易变质。(√)
⒎色香味俱佳的食物更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⒏既含有动物性成分又含有植物性成分的食物我们称之为混合性食物。(√)
⒐我们吃东西可以偏食。(×)
⒑应用感觉器官观察判断食物是否变质时可以用口尝。(×)
⒒食物变质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吃了变质的食物,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三、根据营养成分的不同,把你经常吃的食物分类填写在空线上。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肥肉、花生、芝麻、鸡皮鸭皮等动物皮
含淀粉较多的食物:米饭、面条、馒头、蛋糕、面包、土豆、红薯等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牛奶、牛羊猪肉、鸡鸭肉、鸡蛋鸭蛋鹌鹑蛋、鱼虾蟹、黄豆等
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蔬菜、水果
含钙较多的食物:牛奶、大豆、虾米、海带
含铁较多的食物:猪肝、瘦肉、菠菜
含碘较多的食物:海带、紫菜
四、连线题
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听觉器官(耳朵)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
嗅觉器官(鼻子)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
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
五、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1、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答: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米饭会变蓝。这说明米饭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
2、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应注意什么?
答: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应按如下方式操作: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火机,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3、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呢?
答: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①饭前便后要洗手;②吃饭要定时,应细嚼慢咽;③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④不暴饮暴食⑤饭后不宜马上做剧烈运动。
4、食物的保质方法有哪些?
答:食物的保质可采取以下做法:①冷冻冷藏;②晒干;③用盐腌制;④做成罐头食品;⑤窖地;
⑥将食品包装袋抽成真空等等。不同的食物要用不同的方法。
5、食物的变质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食物的变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可能与食物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②与温度的高低有关;
③与食物中的水分含量有关;④与食物外表的损坏等等因素有关。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8-14课)
1、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动植物也离不开水。
2、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水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3、像水、油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像木块、玻璃珠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
4、液体与固体比较:液体没有固定形状,固体具有固定形状。液体与气体比较:液体的体积不易改变,气体的体积易改变。
5、自然界的水一般不能直接饮用,必须经过净化等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6、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方法有:过滤、沉淀、蒸馏等。
7、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②眼睛要平视,③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
8、在烧开水的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到下列现象:①水温逐渐升高,当温度升高到100℃时就固定不变了;②水面略有上升;③水底渐渐冒泡;④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会冒“白气”;⑤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
9、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水沸腾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100摄氏度(100℃)。
10、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体积变大,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胀冷缩。
11、液体、气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生产生活中很多时候应用了物体热胀冷缩的特点。如
踩瘪了的乒乓球用开水泡一泡就复原了;硬化水泥路面上锯伸缩缝;电力部门架设电线时要考虑到电线的热胀冷缩等。
12、在固体中,热会从温度高的地方逐渐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人们把这种传热方式叫传导。金属
材料的传热方式就是传导。
13 不同的材料传热能力不一样,塑料、木料等传热很慢,金属材料传递热特别快,厨房里的炊具
大都是用金属材料制作的,但手接触炊具的那一部分一般是用塑料或木料制作的。
14、水是怎样变热的?
用壶烧水时,火的热传给壶底,壶将热传递到壶内底部的水,壶底的水不断受热上升,壶上面的冷水不断下降,壶内的水不停循环,逐步使水变热。
15、从水的底部加热,热的不断上升,冷的不断下降,最后达到整体均匀受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
叫对流。(水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
16、砂糖、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叫溶解现象。食盐、味精也能溶解在水中。
17、如何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
①用热水来溶解;②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③不停地用玻璃棒或筷子进行搅拌;
④以上三种方法一起使用溶解速度更快。
18、水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约为其体重的2/3左右。水母身体约含95℅
的水,水果约含90℅的水,蔬菜约含80℅-90℅的水,动植物如果缺了水,也就不能生存。19、植物“喝”的水,一部分留在“身体”里,一部分被蒸发了。我们人喝的水一部分通过汗液和
尿液等形式排出体外,一部分还保留在身体内。
20、怎样保护水资源?①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②合理安排生活用水;③植树造林,防止
水土流失。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15-18课)
1、给物品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材料、声音等。分类就是要找出对象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同一个对象的分类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2、常见的磁铁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磁针等。
3、磁铁有哪些特点?答:磁铁能吸铁;磁铁能指南北;磁铁有两个磁极,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4、磁铁的两极分别叫南极和北极,南极用S表示,北极用N表示。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吸铁的能力最大。磁铁断了仍然有南北极。
5、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就是历史上最早的指南针。指南针通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6、磁铁为什么能指南北?答:因为磁铁上有两极,且两极磁性最强,而地球也是个大磁体,也有着南北磁极。
7、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是上海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
8、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9、小车的运动需要力,力可以使小车从静止到运动,从慢到快,可以使小车前进、后退、拐弯。
10、在牵引力相同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得越慢;载重量越小,小车运动得越快。
11、实际生活中,因为道路弯曲且不平,车辆运动较慢,道路笔直且平坦,车辆运动较快;车辆载重量大时运动较慢,车辆载重量小或空车时运动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