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教学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11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0-102. 学习加减法运算3. 学习简单的几何图形4. 学习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等5. 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故事、情境、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几何图形卡片、小动物图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抢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主题活动(15分钟)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有趣的活动。
如:数字接力、拼图游戏、找不同等。
3. 实践操作(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用几何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比较物体的大小等。
5. 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一些有趣的数学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在趣味数学学习中的进步。
2. 定期进行小型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家长沟通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2. 向家长介绍趣味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3. 针对学生的特点,给出家长在家辅导的建议。
八、教学拓展1. 组织数学趣味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主题班会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自然科学等,进行跨学科的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数学竞赛和活动,拓宽视野,提高能力。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十、单元测试1. 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热爱,我们特设此趣味数学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字的秘密1. 学习数字的起源和演变2. 探索数字的趣味规律第二单元:几何图形的世界1. 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特性2. 学习几何图形的变换和组合第三单元:数学谜题大挑战1. 学习解决经典数学谜题的方法2. 举办数学谜题竞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单元:数学故事会1. 聆听数学家的故事,了解数学发展史2. 学生分享数学故事,培养表达能力第五单元:数学游戏乐翻天1. 学习各种数学游戏,提高思维能力2. 举办数学游戏比赛,增进团队协作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4.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合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和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数学竞赛成绩:组织数学竞赛,评估学生的数学水平。
4.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趣事》、《数学谜题大全》等。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几何模型、数学游戏道具等。
3. 网络资源:数学故事视频、数学游戏网站等。
七、教学安排1. 每周一节正课,每节课时长40分钟。
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数字”,具体内容包括:数字的认识、数序的理解、数字的排列以及数字的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0到10的数字认识,了解数字的顺序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字的排列规律,简单计算方法。
重点:数字的认识,数序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数字骰子。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扮演数字角色,进行趣味游戏,引导学生感知数字的存在。
2. 数字认识(10分钟)介绍0到10的数字,通过PPT展示,让学生观察和认识数字。
3. 数序理解(10分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数字,让学生跟读,加深对数序的理解。
4. 数字排列(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并进行随堂练习。
5. 简单计算(10分钟)利用数字骰子,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数字0到10的书写和认识。
2. 数序的排列。
3. 数字排列规律。
4. 简单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第1、2、3题。
答案:课后练习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数字认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字,观察数字的排列规律,提高数学素养。
本教案注重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数字排列规律的教学3. 简单计算方法的教学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数字角色扮演、趣味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52—54页的例题和第55页上的“做一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洁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2、使学生受到爱惜人民币和留意节省的思想教育。
3、初步培育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学具预备】各种币值的人民币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买东西要花钱,钱也就是人民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请教,也可以查找课外书了解有关人民币的学问,如今我们就来沟通你所了解到的学问。
(学生汇报)(尽情地让学生发挥)同学们了解的学问可真不少,但每个同学了解的学问又是不完全的,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人民币的有关学问。
(板书:认识人民币)二、新课师:请先拿出你们带来的人民币,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可以分成硬币和纸币;也可以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
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将同一类人民币放在一起。
)1、教学例1,认识“分〞币。
师:请从分币中分别找出1分、2分、5分硬币各一枚,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
(学生回答,电脑演示第枚硬币正反面图案。
)指出: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以换钱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这几种分币间的关系。
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得出结论:1个2分可以换2个1分,1个5分可以换5个1分。
2、教学例2,认识“角〞币。
让学生拿出10分,并说说自己的拿法。
(有的同学拿了10个1分,有的拿了2个5分,有的拿了5个2分。
)说明:10分就是1角,10分既可以换成一枚1角硬币,也可以换成一张1角纸币(电脑演示)。
教师板书:1角=10分角币除了有1角外,还有哪些?你怎样区分2角、5角?5角硬币你认识吗?它与5分硬币有什么不同?(电脑演示各种角币图案。
)指出:“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53页例2的填空,了解角币之间的关系,然后请同桌同学相互兑币。
3、教学例3、例4、认识“元〞币让学生拿出10角,同桌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进行数学思维;3.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基础概念,巩固数学基本技能;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学重点1.数学基础概念理解和记忆;2.数学思维发展和运用。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数学基础概念;2.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一:数学口算1. 活动目的通过口算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的数学算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活动内容1.口算加减法:在黑板上写出一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口算,并在时间结束后检查答案。
2.口算乘法:同样在黑板上列出乘法题目,让学生进行口算。
但要注意选择难度适应的题目,以避免学生压力过大。
3.快乐口算:教师读出一些数学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口算,根据学生答对的数量给予奖励或表扬。
3. 活动评价通过口算活动,学生可以增强对数学运算的认知和记忆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活动二:数学游戏1. 活动目的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
2. 活动内容1.数学填字游戏: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些题目,然后通过填字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解答,游戏中题目的难度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调整。
2.数独游戏:可以使用数独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到数学的乐趣。
3. 活动评价数学游戏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教学活动三:数学智力拓展1. 活动目的通过数学智力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活动内容1.数学智力问答: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的难度适应学生的能力,不要过于简单或困难。
2.数学绕口令:通过卡片和图片的形式,以绕口令的方式来教授数学概念和知识,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5篇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中得到快乐,加强我校数学文化建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教学目标: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出示趣味题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有( )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三、指名讲解四、评价1、同学互评2、老师点评五、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教学目标: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二、出示趣味题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
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格?( )二、分析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四章《认识图形》,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图形宝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认识和区分。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进而引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学习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特征。
(3)运用图形卡片,进行游戏互动,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问题。
(2)讲解解题思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5. 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图形宝宝的名称: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图形的特征及区分方法。
3. 例题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画出你喜欢的图形。
(2)找一找:在生活中找出这些图形的例子。
(3)说一说:向家长介绍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答案:(1)学生自己画的图形。
(2)生活中的图形例子,如圆桌面、正方形瓷砖、长方形书本等。
(3)学生自己的介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图形的认识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所学的图形创作一幅美丽的画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图形的定义和特征: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生动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建立图形的直观印象。
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的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最新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三章《快乐数学》。
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数字4、5、6,学会数数,比较大小,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4、5、6的认识,能正确数数,比较大小。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4、5、6的认识,数数的技巧,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简单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逻辑思维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苹果图片等。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4、5、6,让学生通过数数,找出数字卡片中的规律。
2.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数字4、5、6的认识,学会数数,比较大小。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图片进行解答,讲解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 小组合作:教师出示趣味数学题目,如“小动物排队,每只小动物间隔1个位置,如果排头是小猫,请问小狗排在第5个位置吗?”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请用彩笔画出数字4、5、6,并写出一道加减法算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数字4、5、6的认识,数数技巧,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画出数字4、5、6。
2. 写出一道加减法算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字4、5、6的认识掌握较好,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数数,比较大小。
但在加减法运算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趣味数学题目,如“小动物找家”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趣味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字的认识:1-102.加减法的基本概念3.图形的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个神秘的数学宝盒,引导学生猜测里面有什么。
2.学生猜测后,老师打开宝盒,展示里面的数学道具:数字卡片、加减法卡片、图形卡片等。
步骤二:数字的认识1.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1-10的数字。
2.学生跟读数字,老师讲解每个数字的特点。
3.游戏环节: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找到对应的数字。
步骤三:加减法的基本概念1.老师通过道具演示加减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加减法运算。
3.游戏环节:老师出示加减法卡片,学生快速计算并说出答案。
步骤四:图形的认识1.老师出示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学生跟读图形名称,老师讲解每个图形的特点。
3.游戏环节:老师出示图形卡片,学生快速找到对应的图形。
步骤五:团队协作环节1.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需要完成一个数学任务。
2.任务一:用数字卡片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序列。
3.任务二:用加减法卡片完成一个数学故事。
4.任务三:用图形卡片拼出一个有趣的图形图案。
1.老师邀请各组学生分享他们的成果。
2.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问答、游戏环节和团队协作环节,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学习兴趣:观察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评价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趣味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团队协作环节中,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并熟练掌握数字1-10。
2. 第二课时:比较大小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
3. 第三课时: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并能进行简单的购物活动。
4. 第四课时:数的组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学会用拆分、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5. 第五课时:时间认识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钟表,学会读取时间,并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 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数字认识、大小比较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具:数字卡片、人民币模型、钟表模型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笔等。
3. 辅助材料:教学课件、视频、音频等。
4. 实践场地:学校商店、教室等。
六、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趣味数学小游戏,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引入新课(10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认识数字11-20。
3. 教学新知识(15分钟):通过讲解、示范、互动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 通过趣味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1-102.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 有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游戏4. 培养学生的计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信。
4.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数数游戏、接龙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教学新课: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如学习数字1-10,可以通过讲解《小兔子种菜》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认识数字。
3.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数学练习。
如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如数学谜语、数学趣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发言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堂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有趣的数学故事、图片、动画等。
2. 教学道具: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道具,如数字卡片、小奖品等。
3.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拼图等。
4.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接触和理解趣味数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 通过趣味数学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数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数字,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
2. 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3. 有趣的算式:通过解决有趣的算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数学谜语: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5. 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故事、谜语等多种趣味性强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对数学的兴趣。
2. 学生能理解和运用基本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教学素材(数字游戏、几何图形、算式、数学谜语等)。
2. 教学道具(如卡片、拼图等)。
3.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舒适的教室,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数字游戏:设计各种数字游戏,如数字接龙、数字猜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熟悉数字,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
2. 几何图形:通过实物展示、卡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3. 有趣的算式:设计各种有趣的算式题目,如巧算、速算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数学谜语:编写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谜语,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5. 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时的价格计算、时间管理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数字游戏,让学生熟悉数字,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学习1到100的数字,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3. 几何图形: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4. 数学谜语和趣味题目:通过解决有趣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 数学游戏:参与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2. 游戏化教学: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实践。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团队合作: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五、教学资源1. 数字卡片:用于教学数字的认识和运算。
2. 几何图形卡片:用于教学几何图形的概念。
3. 数学谜语和趣味题目: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4. 数学游戏材料:用于开展数学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练习册和作业本: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如数字卡片、几何图形卡片等。
2. 课程导入:通过引入有趣的数学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课堂讲解与练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4. 游戏与活动:设计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一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纲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的有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0-10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数字0-10,理解它们的顺序和大小。
2. 第二课时:认识数字11-20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数字11-20,理解它们的顺序和大小。
3. 第三课时:比较大小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 第四课时:认识货币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各种货币,学会简单的计算。
5. 第五课时:有趣的图形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各种简单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
2. 教具:数字卡片、货币模型、图形模型等。
3.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辅助教学。
4. 教学游戏:设计一些趣味数学游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0-10(第1-3页)2. 第二课时:认识数字11-20(第4-6页)3. 第三课时:比较大小(第7-9页)4. 第四课时:认识货币(第10-12页)5. 第五课时:有趣的图形(第13-15页)6. 第六课时:20以内的加减法(第16-18页)7. 第七课时:认识时间(第19-21页)8. 第八课时:简单的几何图形(第22-24页)9. 第九课时:有趣的概率(第25-27页)10. 第十课时:总结与复习(第28-30页)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讲解。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四章《认识图形》第二节《有趣的平面图形》。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平面图形,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并掌握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通过趣味故事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正确识别。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及其识别。
难点:图形特征的理解和运用,空间观念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磁性教具。
学具:彩纸、剪刀、胶棒、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趣味故事,讲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概念和特征。
(2)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特征。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在教具上找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
4. 动手操作(15分钟)(1)分发彩纸、剪刀、胶棒等学具,让学生动手制作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这些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6. 检测反馈(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快速识别。
(2)学生互相检查制作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平面图形2. 内容:(1)三角形:三边、三角、稳定性(2)正方形:四边相等、四角相等、四条对角线相等(3)长方形:对边相等、四角相等、对角线相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并记录下来。
(2)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拼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并拍照分享到班级群。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趣味数学题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数的比较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大于号(>)、小于号(<)表示。
2. 第二课时:数的排序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对一组数进行排序。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会将一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 第三课时:加法运算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学会将两个数相加,并能正确写出算式。
4. 第四课时:减法运算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学会将两个数相减,并能正确写出算式。
5. 第五课时:认识货币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货币,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学会简单的兑换和计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2. 实物教具:如小卡片、玩具等,用于辅助教学。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0-102. 学习加减法运算3. 学习简单的几何图形4. 学习方向的辨别5. 学习数的比较三、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物、图片、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
4.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几何图形卡片、教具等。
2. 准备相关游戏的道具和材料。
3. 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数数接龙、快速问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认识数字0-10:通过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10,并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学习简单的几何图形:通过实物、图片等,让学生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并学会它们的名称。
4. 学习方向的辨别: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左、右等方向。
5. 学习数的比较:通过教具,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并能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表述。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数学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内容:1. 学习20以内的数字识别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学习时间和日期的基本知识。
3. 学习货币的基本知识,如人民币的单位和使用。
4. 学习通过图形和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和分析。
5. 学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
2. 使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趣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1. 数的奇偶性:让学生了解奇数和偶数的性质,通过游戏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奇偶性的有趣。
2.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引导学生掌握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几何图形:让学生认识各种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 算式谜语:让学生通过解决算式谜语,提高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数学故事: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谜语、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2. 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
3.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学习兴趣,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定期组织数学竞赛和趣味活动,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4.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计划1. 课前准备:提前准备好教学材料、教具和课件,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 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3.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需要,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4. 家校沟通:定期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5. 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精选6篇)一年级趣味篇1一、指导思想展示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
二、活动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实施措施1、认真备课,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展开教学活动,数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2、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通过多种形式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4、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活动一:数字小儿歌(1课时)活动二:数字连线(1课时)活动三:几与第几(1课时)活动四:认识图形(2课时)活动五:巧移小棒(1课时)活动六:按规律填数(2课时)活动七:按规律填图(1课时)活动八:趣谈间隔(2课时)活动九:移多补少(2课时)活动十:单数和双数(1课时)活动十一:活动总结,表彰优秀(1课时)五、附具体活动内容活动:数字小儿歌1、数字小儿歌《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五只青蛙五张嘴,十只眼睛二十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小朋友,你还能接着数再数下去吗?2、数字小儿歌《数字歌》:我说一,一一一,一张纸来一只笔,学习数学做练习,都要用到纸和笔。
我说二,二二二,身上长着多少二,左右右边数一数,眼睛、手脚和耳朵。
我说三,三三三,鲜红领巾胸前戴,三个角,三条边,我们人人都喜爱。
我说四,四四四,眼前一张长桌子,四个角,四条边,用它读书和写字。
我说五,五五五,五角星,亮晶晶,国旗上有五颗星,我是那颗小星星。
我说六,六六六,六一节啊真快乐,唱歌跳舞做游戏,祖国花朵真幸福。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数、识数、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数数游戏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学会从1数到100。
教学方法:通过手指游戏、数数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数数。
2. 第二课时:识数教学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数字0-9,学会读写数字。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识数。
3. 第三课时:加减法运算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通过数学卡片、计算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加减法运算。
4. 第四课时:几何图形认知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图形分类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认识几何图形。
5. 第五课时:数学谜语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解决数学谜语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谜语、学生猜测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以及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评价:对学生进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本册教材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 数学卡片:用于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
3. 实物教具:用于展示几何图形,帮助学生认知。
4. 数学游戏道具:用于课堂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数数游戏2. 第二周:识数教学3. 第三周:加减法运算4. 第四周:几何图形认知5. 第五周:数学谜语六、第六课时:认识时间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