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88.90 KB
- 文档页数:8
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二——小组工作小组工作又称为团体工作,它是以小组为单位(两个或者更多的人)的助人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方法在群体情境中的应用,是群体与社会工作方法的结合。
(一)小组工作的类型与特点1.小组工作的类型(1)教育小组。
它是帮助小组成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促使成员能够改变自己原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方式,来达到改变成员的目标。
(2)成长小组。
它的目标是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帮助成员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的发展。
(3)支持小组。
它是把具有同质性的人聚集在一起,其组员一般都有相同的问题、经历或经验,通过相互支持的方式,达到解决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
(4)心理治疗小组。
其组员通常都是曾经在生命中有过创伤的人。
治疗性小组就是希望能缓解症状及其影响力,帮助组员通过治疗创伤复原并康复,降低不良症状,促进人格改变。
2.小组工作的特点(1)在功能上的特点:①影响个人转变。
通过小组过程,让组员在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面发生转变和改善,促进人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②社会控制。
小组工作过程可以使小组组员学习、遵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为规范,培养其社会责任心。
③形成群体力量解决问题。
小组组员必须学习共同思考、团结协作、彼此支持,共同面对环境和问题。
④再社会化。
小组工作过程可以帮助组员改变以往那些不适应社会生活的观念和行为,解决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⑤预防。
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的积极互动,他们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以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发生。
(2)在成效上的特点:①促进人际交往。
小组工作方法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进行群体生活以及人际互动的体验环境,通过个人在群体中的互动,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变化和增强,达到个人的发展与成长。
②运用团体动力。
小组过程能够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念、态度及行为,通过相互影响发生积极的变化,使他们能够在家庭及社会中承担积极的和创造性的角色。
小组工作知识点总结一、小组工作的定义和特点小组工作是指一群人在共同的目标下,通过协作和配合,共同完成任务或项目的过程。
小组工作具有以下特点:1. 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彼此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
2. 小组的成员通常会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整体目标。
3. 小组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责任。
4. 小组成员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以及不同的能力和经验。
二、小组工作的重要性小组工作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团队合作:小组工作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提高工作效率:小组工作可以让成员之间相互分工合作,将工作任务分解,提高工作效率。
3. 融合成员资源: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能力和经验,能够互相借鉴,从而融合成员资源,提高整体水平。
4. 促进创新: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创新,不同的意见和想法能够互相激荡,产生更好的解决方案。
三、小组工作的一些基本要素在进行小组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目标明确:小组需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 沟通良好:成员之间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信息,解决问题和对工作进行评估反馈。
3. 团队精神:团结协作是小组工作必备的要素,成员之间需要相互支持,互相信任,共同追求共同的目标。
4. 领导能力:小组需要有一位领导人,指导和协调小组工作,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四、小组工作的一些技巧和策略在进行小组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和策略:1. 明确分工:小组成员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明确分工合作,合理分配任务。
2. 善于倾听:成员之间需要善于倾听,尊重他人意见,避免个人意识的干扰。
3. 积极反馈:小组成员需要及时对工作进行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
4. 制定计划:小组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任务分配,时间安排和工作步骤等。
小组工作第一节小组工作得类型及特点小组工作就是指将小组作为服务对象得助人工作方法。
具有四层含义:一就是小组工作就是工作者按照既定得目标带领与引导得一个过程,同时也就是一种方法。
二就是工作者得带领过程以科学得知识与技巧为基础。
三就是小组成员在小组过程中进行互动。
四就是小组活动围绕小组成员与小组得目标展开。
一、小组概论(一)小组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得人组成,具有6个方面得特性:(1)一个人以上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2)组员之间有共同得目标与利益(3)组员队小组有认同感(4)组员之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影响(5)具有社会控制得方式,如规范、准则等(6)形成小组得文化与气氛(二)小组得分类1、以小组形成方式分组成小组。
小组通过外部得影响与干预组建起来,具有较强得目得性与结构性。
如任务小组、兴趣小组。
自然小组。
就是人们自然而然聚在一起得小组。
由于一些自然事件、成员间得相互吸引或感觉需要等因素而形成,她们通常具有较低得组织结构,如家庭、朋辈群体、街头玩伴群体等。
2、以组员参与动机分自愿小组。
即组员均就是在自愿与主动参与小组,如志愿者小组、技能培训小组。
非自愿小组。
组员不就是因为自身动机与主动性组成得,具有强制参与性得小组。
如强制戒毒小组。
3、以成员间得联系分基本小组。
组员具有较高得互动频率与紧密联系。
基本小组都就是小型得,小到成员之间可以面对面地与任何一个人互相交流,小组成员相互表达情感。
最典型得小组就就是家庭,还有成长性小组。
次层小组。
祖元之间相互联系较少而且关系不甚密切。
如同事。
4、以小组得结构分正式小组。
具有正式得小组结构,确定得角色与地位,具有特定得目标。
如任务小组、教育小组等。
非正式小组。
不具有正式得结构。
小组没有明确得目标,组员自然地聚拢在一起,通过互动达到交往与满足个人需要得目得。
如同学小组、街头玩伴小组等。
5、以组员之间得界限分封闭小组。
从小组聚会开始到结束都就是相同得成员组合,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增加或减少成员。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知识点汇总小组工作整理一、小组工作的定义1.含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他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和公正发展。
2.特点:①小组工作是由工作员和组员一起组成一个关系体系,其中有多层次的互动;②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③小组工作既是过程,又是促进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④小组具有互助性。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1.康复。
康复是指针对有问题的组员, 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体现在治疗性小组2.能力建立。
能力建立是指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 而不是治疗的过程。
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 协助组员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3.矫正。
矫正是指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 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
主要是行为和价值观矫正4.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巧的过程。
5.预防。
预防是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 并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环境支援。
小组的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小组的经验分享和学习中。
6.社会运动。
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 使个人学会领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 并承担社会责任。
7.问题解决。
协助组员做出决定并解决问题是小组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
在小组过程中, 工作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的问题, 通过民主决策, 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8.社会价值。
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
组员通过参加社会行动和组员间的互相帮助,三、小组工作的类型按照组员的参与方式,组员的身份和小组工作的性质和目的来确定小组类型1.教育小组。
以小组的方式帮助组员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相关的新知识和技巧。
2.成长小组。
小组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组员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获得改变( 成长)3.治疗小组。
初级社会工作者小组工作技巧及模式考点小组工作技巧1.沟通与互动技巧(1)与组员沟通的技巧主要包括:①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②专注与倾听;③积极回应;④适当自我表露;⑤对信息进行磋商;⑥适当帮助梳理;⑦及时进行小结。
(2)促进组员沟通的技巧主要包括:①提醒组员相互倾听;②鼓励组员相互表达;③帮助组员相互理解;④促进组员相互回馈;⑤示范引导。
2.小组讨论的技巧(1)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包括:①选择合适的主题;②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③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④安排活动的环境;⑤挑选合适的参与者;⑥准备好讨论草案。
(2)主持小组讨论①开场的技巧在小组开始讨论前,社会工作者应该运用方式使成员相互认识。
②了解的技巧随时观察和感觉组员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适时给予支持和鼓励;随时注意小组组员动力的运作;适时将自己对小组的感觉与思考反馈给组员;给予组员安全的小组气氛,使每一位成员都没有戒备地表露真实的自己,并勇于接受各种挫折。
③提问的技巧社会工作者的讨论一般有五种类型的提问:a.封闭式的提问;b.深究问题型的提问;c.重新定向型的提问;d.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e.开放式提问。
④鼓励的技巧在小组讨论中,对某些比较内向,或者容易害羞的.成员要给予支持,不要逼他们发言,而是注意他们,投以鼓励的眼光,等他们获得了勇气再发言。
对他们的发言,社会工作者可以重复他们的意见,对正确的方面给予积极的鼓励,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安全感。
⑤限制的技巧当一些小组组员垄断小组讨论时,或当组员的发言太抽象时,或当小组讨论脱离主题范围时,社会工作者要采取限制的手段来处理小组或小组组员的行为。
⑥沉默的技巧沉默的技巧是指适时在小组中形成真空,使组员自己进行判断;在接受意见和建议后,请组员自己进行判断。
⑦中立的技巧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因为某一个问题的观点不一致而发生争论,而争论的双方都希望社会工作者能支持自己的观点。
此时,社会工作者的中立很重要,应避免与组员争论,不偏袒或属于任何一方;不判断他人意见;仅提供问题,不给予答案;可以提供资料信息,但不予决断,仅做利弊分析或事实论述;随时保持中立的位置。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知识点汇总小组工作整理一、小组工作的定义1.含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他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和公正发展。
2.特点:①小组工作是由工作员和组员一起组成一个关系体系,其中有多层次的互动;②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③小组工作既是过程,又是促进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④小组具有互助性。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1.康复。
康复是指针对有问题的组员, 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体现在治疗性小组2.能力建立。
能力建立是指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 而不是治疗的过程。
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 协助组员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3.矫正。
矫正是指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 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
主要是行为和价值观矫正4.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巧的过程。
5.预防。
预防是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 并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环境支援。
小组的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小组的经验分享和学习中。
6.社会运动。
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 使个人学会领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 并承担社会责任。
7.问题解决。
协助组员做出决定并解决问题是小组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
在小组过程中, 工作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的问题, 通过民主决策, 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8.社会价值。
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
组员通过参加社会行动和组员间的互相帮助,三、小组工作的类型按照组员的参与方式,组员的身份和小组工作的性质和目的来确定小组类型1.教育小组。
以小组的方式帮助组员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相关的新知识和技巧。
2.成长小组。
小组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组员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获得改变( 成长)3.治疗小组。
2023年中级社工综合能力考点:小组工作在中级社工考试中,小组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概念、应用场景以及相关技巧。
本文将围绕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环节、应用场景、注意事项以及提升能力的建议展开论述。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和重要性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指的是通过组织一群人共同参与活动、互动和讨论,以达到解决特定问题、促进个人成长或实现特定目标的目的。
小组工作既注重个体需求,也强调团队协作,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小组工作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社区服务、康复等领域。
二、小组工作的基本环节和技巧1.策划与设计:在开展小组工作前,社工需对活动进行详细的策划和设计,包括确定主题、目标、参与人员、活动流程等。
2.招募与筛选:招募合适的成员是小组工作成功的关键。
社工需充分了解参与者的需求、背景和特点,以确保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沟通顺畅。
3.开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社工需运用恰当的引导技巧,如倾听、同理、提问等,以确保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观点、分享经验,达到活动目标。
4.总结与反馈:活动结束后,社工需对小组工作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三、小组工作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1.应用场景:小组工作适用于解决人际关系、心理问题、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如亲子关系培训、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心理健康辅导等。
2.注意事项:在开展小组工作时,社工需关注参与者的情感需求,尊重个体差异,确保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和隐私,同时注重活动成果的实质性。
四、提升小组工作能力的建议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小组工作的理论体系,掌握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实践经验积累:多参与实际工作,积累组织、引导、沟通等方面的经验。
3.反思与总结: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身能力。
4.学习优秀案例:学习借鉴成功的小组工作案例,吸收优秀经验。
总之,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掌握小组工作方法至关重要。
小组工作重点一,名词解释教化小组:通过小组工作教化和训练组员品德、行为、纪律等方面规范化,提升他们的自觉意识。
治疗小组:治疗小组通过小组互动,帮助有“问题”(如社会功能丧失,违反法律和道德等)的组员恢复社会功能,改变“不良”行为和态度,治疗身心“疾病”等。
社会化小组:帮助组员学习社会适应技巧和行为方式,提高他们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
社会行动小组:这类小组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小组资源,集结社会力量,达致社会改变,维护小组组员或社区的整体利益.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参加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这个过程包括小组的形成、启动、发展、成熟、落幕、结束、跟进等所有过程。
社会目标模式:是指透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社会良知。
互惠模式:这个模式的目标是使小组成员在社会归属和互相依存中得到满足,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
通过这样的互助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都得到增强。
心理剧:是指小组领导者引导小组成员以戏剧化角色表演出来。
在其中经历过去、当期或预期的生活情形,就好像生活是戏剧情境一样。
心理剧的目的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人们以一种自发、戏剧化的方式表达感受,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深的自我理解和情绪宣泄,接受有关这些角色的回馈。
专权是领导方式:是指小组领导者以“权威”“专家”自居,将推动小组的主要责任寄托在自己身上,小组的动力都围绕小组领导者产生。
放任式领导方式:是指小组给予每一位组员最大限度的自由去决定小组的目标和方向,小组领导者是其中的一员,其权力、责任与参与和其他组员没有区别。
目标行为:在小组设计中,确定小组干预的,需要改变的行为就是目标行为。
单一个案设计:有承单一受试设计,它是以一个个案或一个群体作为实验或研究对象。
不设比对组或控制组,研究者直接对同一个研究(干预)对象。
进行观察和研究。
二,简答题小组工作的特点:1)小组是有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2)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小组工作基本知识点总结小组工作知识点总结小组工作的过程准备阶段1小组的招募及遴选2确定工作目标3制订工作计划4申报并协调资源5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6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全开始阶段1组员的一般特点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沉默而被动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2社会工作的任务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帮助小组组员厘清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制订小组规范营造信任的气氛社工作为主动与组员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创造机会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澄清组员之间可能误解培养组员积极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中期转折阶段组员常见特征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角色竞争中的冲突1处理抗拒行为2协调和处理冲突(澄清问题本质、增进组员自我了解、调整小组契约、协调组员和解决由冲突背后的价值观、焦点回归法)3保持组员对整体任务的意识4协调组员重新构建小组5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社会工作者不在担任小组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而是协助者和引导者后期成熟阶段小组常见特征小组凝聚力增强亲密度更高对小组充满了信心小组关系机构趋于稳定社会工作者任务维持良好的互动协助组员从小组更好的认识协助组员更好把认知转变为行为协助组员解决好有关问题社会工作者角色和责任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小组的引领者结束阶段小组常见特征浓重的离别情绪小组关系的弱化社会工作者任务处理组员离别情绪与感受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做好小组评估社工自评、组员自评、督导与观察员评价小组工作方法小组工作的类型教育小组(帮助小组成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成长小组(适用于各类学生及边缘群体辅导、焦点: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支持小组(具有某一公共性小组组员组成的)治疗小组(适用于行为出问题的人)小组工作的模式开放性的互动原则平等性的互动原则“面对面”的互动原则发展模式含义:旨在解决又称过程模式或发展性小组模式,旨在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题,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2023年中级社工综合能力考点:小组工作2023年中级社工综合能力考点:小组工作一、小组工作的重要性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小组工作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模式。
它不仅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协作,还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小组工作还可以为个案服务提供多维度、多角度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更好地满足受助者的需求。
掌握小组工作技能已经成为中级社工综合能力考试的重要考点。
二、小组工作的基本原则1. 目标明确在小组工作中,明确的工作目标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凝聚共识,形成统一的行动方向。
这需要团队成员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建立阶段性目标,并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
2. 沟通顺畅良好的沟通是小组工作的基础。
社工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小组工作中,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
3. 协作合作小组工作要求团队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协作、相互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这需要社工人员具备一定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能够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团队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4. 灵活应变社会工作中的情况复杂多变,因此在小组工作中,灵活应变能力尤为重要。
社工人员需要具备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案,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5. 团队建设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氛围对于小组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社工人员需要具备团队管理和团队建设的能力,包括团队激励、团队凝聚力的培养等。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掌握小组工作技能非常重要。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小组工作的重要性和特点。
在与团队成员合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我相信,随着自己在实践中的不断锻炼和学习,我能够在2023年的中级社工综合能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总结2023年中级社工综合能力考点:小组工作,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技能,可以为社工人员的实践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社工概念社会工作是指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一种专业活动。
社会工作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区工作、社会援助等内容。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正和和谐的发展。
二、社工职责1. 帮助个人解决问题,包括心理问题、家庭问题、职业问题等;2. 促进社区的发展和进步,加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3. 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和建议;4. 参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项目,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5. 参与社会援助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体。
三、社工知识点总结1. 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发展学、社会政策、社会福利等学科的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主要包括社会系统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社会工作方法论等。
2. 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保护客户的权益、尊重客户的选择、保持客户的隐私和保密、提供专业的帮助等内容。
3. 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沟通技巧、引导技巧、评估技巧、危机干预技巧、社会工作记录技巧等。
4. 社会工作的工作流程社会工作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评估、制定干预计划、实施干预计划、评估干预效果等流程。
5. 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援助、社会政策、社区工作、社会福利制度等内容。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了大量的社会工作者。
同时,社会工作机构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工作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
五、社会工作的挑战和机遇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素质不高、社会工作资源匮乏、社会工作政策不完善等问题;社会工作的机遇主要包括社会对社会工作的需求增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得到重视,社会工作技术的不断提高等。
小组工作复习题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六、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雏形(1900年前)萌芽(1900——1920)初步发展(1920——1945)专业化(1945——1960)小组工作的新方法(1960——1980)最新发展(1980年至今)(1)雏形(1900年前)背景:(1)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2)人本主义与宗教的刺激表现:(1)青年机构:基督教青年会(2)儿童服务:英国童子军、美国儿童乐园运动、男孩俱乐部、女孩亲善协会等(3)睦邻运动的发展和移民中心:伦敦的汤恩比馆(Toynbee Hall)芝加哥的赫尔馆(Hall House)(2)萌芽(1900——1920)开创:1905年[美]普拉特为肺结核病人主办了一个小组发展:1907年最早的学校小组(3)初步发展(1920——1945)小组工作在医院得到长足的发展1923年,大学新增团体服务课程有关小组的研究成果和出版物大量出现(4)专业化(1945——1960)背景:1、世界经济恐慌2、二战后遗症治疗的推动作用3、相关学科的发展表现1、为获得社会认同而战2、关于小组工作的争论与澄清3、小组工作实务理论的发展(5)小组工作的新方法(1960—1980)表现1、领域的扩大:开始运用于军队、一般行政问题和心理失调的儿童教育机构;劳资关系和企业管理;社区发展等方面2、方法的进展:对质团体(卡尔·罗杰斯)马拉松团体(乔治·巴赫和佛莱德·斯托勒)3、志愿工作者(6)最新发展(1980年至今)80年代之后,理论发展迅速,形式多元化,出现大量研究成果。
系统论得到推广,自助团体增加。
七、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发展30年代成立了一些社会工作机构,主要是社会救济福利机构,有五种类型:一是私人开办的;二是官方开设的;三是宗法性的;四是宗教性质的;五是外国人办的。
社会工作教育始于30年代初。
燕京大学设置了“社会行政组”,开设“个案工作”、“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团体工作”、“社会行政”等14门课程。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知识点汇总————————————————————————————————作者:————————————————————————————————日期:小组工作整理一、小组工作的定义1.含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他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和公正发展。
2.特点:①小组工作是由工作员和组员一起组成一个关系体系,其中有多层次的互动;②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③小组工作既是过程,又是促进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④小组具有互助性。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1.康复。
康复是指针对有问题的组员,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体现在治疗性小组2.能力建立。
能力建立是指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 而不是治疗的过程。
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 协助组员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3.矫正。
矫正是指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 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
主要是行为和价值观矫正4.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巧的过程。
5.预防。
预防是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 并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环境支援。
小组的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小组的经验分享和学习中。
6.社会运动。
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 使个人学会领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并承担社会责任。
7.问题解决。
协助组员做出决定并解决问题是小组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
在小组过程中, 工作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民主决策,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8.社会价值。
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
组员通过参加社会行动和组员间的互相帮助,三、小组工作的类型按照组员的参与方式,组员的身份和小组工作的性质和目的来确定小组类型1.教育小组。
以小组的方式帮助组员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相关的新知识和技巧。
2.成长小组。
小组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组员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获得改变(成长)3.治疗小组。
通过小组互动,协助组员改变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或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创伤后的问题。
4.支持小组。
通过小组分享,组员了解他人的遭遇,逐渐产生相似感,发展出组员的一致性,彼此相互支持。
5.社会化小组。
目标是协助组员发展社会接受的行为和态度,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6.任务小组。
小组有明确的任务(工作) 取向。
7.自助—互助小组,自愿性小组,为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而走在一起。
8.意识提升小组。
增强对自我、环境和社会的理解,提高行动能力,促进改变。
9.社会行动小组。
这类小组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小组资源,集结社会力量,达致社会改变, 维护小组组员或社区的整体利益。
四、在1946年全美社会工作大会上,正式把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
五、在学习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过程中, 应该特别重视几个方面:1.互助。
这种互助式的助人关系, 是导致个人改变的主要来源,互助可以协助组员体会彼此共同关心的问题从而降低孤独感。
彼此互助,从其他组员经验中学习和成长;2.尊重组员的权力和能力。
小组工作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和重视组员的能力, 相信组员有改变的能力和潜能, 这是小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
同时,要尊重组员有选择参与的权力和自由。
3.民主参与和决策。
小组不仅可以发掘组员的潜能, 促进组员成长, 还可以通过民主决策培养组员的民主参与精神。
4.赋权。
小组工作者促进个人和小组的自治, 小组目标强调个体组员的成长、权力的提升和社会变革。
5.高度的个别化。
了解每位组员的独特性和特别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设计干预方案, 具体的目标要因人而异。
六、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1.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指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小组的需要)、支配需要(指控制别人与被人控制的需要)、感情需要(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2.需要满足方式的相对继承性和连续性童年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所形成的行为适应方式,影响并决定着个体在成人期对待他人的方式。
三种需要早期满足的情况和方式与个体后来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基本人际取向(根据三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动或被动性, 舒茨界定了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①主动包容型,即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外向者。
②被动包容型, 期待别人接纳自己, 孤独、退缩、易疏离他人。
③主动支配型,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喜欢控制别人。
④被动支配型, 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乐于追随他人、受人支配,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
⑤主动感情型,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亲密。
⑥被动感情型,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本人则往往显示出冷淡、厌恶等情绪。
4.三种人际相容:互换的相容;发动的相容;交互的相容。
5.小组的形成和瓦解:小组的形成、发展要经历沟通、控制与爱三个阶段七、小组动力学由心理学家勒温创立八、社会学习理论1.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2.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3.核心内容:①观察学习与模仿。
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其显著特点在于学习者不是通过直接的刺激- 反应模式来学习,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即可学习和获得这个新的行为和反应方式。
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 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 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
②替代强化。
班杜拉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作替代强化。
③认知的重要性。
观察学习的五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过程、复现过程、冬季过程。
没有认知能观察学习是不可能出现的。
④交互决定论。
人及其环境互相成为各自的决定因素,人的行为可以被解释为认知、行为和环境诸多决定因素之间连续的、互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4.社会学习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①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可获得改变, 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小组就提供给每个组员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 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 增加个人的适应性行为。
②小组可以提供丰富的替代强化资源。
小组成员间分享的经历、经验的材料, 可以为每个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或者前车之鉴,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
③班杜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重要性, 对人的尊严和能动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这个观点会使工作员在带领小组时更有信心,也更能够放松。
九、社会目标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应用1、主要内容:⑴目标: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 实现社会整合。
具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 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他们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 第二, 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 提高他们应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 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社会能力; 第三,培养当地的社区领袖, 使他们有醒觉和能力去带领推动社会变迁。
⑵小组:此模式下的小组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实现, 培养成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推动社会变迁。
(共同社会目标:社会变迁;共同价值观:社会公正、关怀和爱;社会行动;成员自我完善和发展)⑶组员: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成员可以是全社会的所有公民,特别是鼓励那些社会弱势边缘群体参与。
⑷工作者:工作者在小组的整个过程中都与小组成员一路同行, 但在同行的过程中又扮演着一个可变的角色。
(倡导者、引导者;使能者、资源提供者榜样)P76⑸实践原则:1..不可强加价值观 2.组员充分自决3.民主参与,成员共识,小组任务达成⑹优势和限制:优势就是符合社会工作原初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关怀的理想, 它将个人的问题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结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 强调个人问题的解决与社会结构问题的解决相关联;限制是过分依赖意识形态, 使它的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系统性;过分注重组织的力量, 忽视了个人的独特需要, 缺乏对个人动力的认识, 解决群体需要优于解决个人问题。
2、运用:对于参与、赋权、提升意识、恢复功能、社会变迁等对弱势群体很强适用性。
如:妇女手工艺制作小组;妇女成人教育小组十、互惠模式理论基础之一:系统论中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每一个系统都会有三个可供选择的协助人生活的系统:非正式和自然的系统, 如家庭、朋友和同事等; 正式的系统, 如社区等; 社会系统,如医院、学校等。
这些系统就是人所面临的环境系统, 每个人一生都要与这些环境系统互动, 既受环境系统的影响, 也对这些系统有能动作用。
系统的适应性,要求小组必须根据环境的需要而变化,小组成员彼此之间必须互相沟通和接纳。
十一、理想情绪治疗小组p881.创始人:艾丽思2.基本观点:认为每个人与生具有理性、直线思考和非理性、曲线思考的潜能。
情绪的困扰来自那些个人的自我挫败的非理性的信念。
为克服这些非理性的信念, 理性情绪治疗采用大量主动性与教导性的技术,如说服、辩论、建议、指定家庭作业等,同时也挑战案主的那些非理性信念, 促使其以理性的信念体系取代非理性的信念体系。
3.ABC理论:A是直接的触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B是人们对该事件所持有的信念系统(beliefsystem);C是事件发生之后产生的情绪反应(emotionalconsequence)。
A 并非必然导致C, 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B导致情绪后果C。
D(dispute)E(effect).4.运用:在小组中,小组成员可以彼此提醒接纳现实; 可互相提供建议、评论、假设, 可互相发现问题, 提供反馈;可在他人的改善中学习和采取行动; 可提供一个教、学、讨论与演练的实际环境十二、治疗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p891.目标以治疗个人为小组的目标,帮助个人通过小组达到心理、社会和文化的适应。
目标选定原则:①为特殊群体开设的小组,特定的治疗目标②每个组员的治疗目标总和界定小组目标。
2.特点着眼于矫治、治疗、人格重建等过程,再教育过程。
3.组员需要矫治性的治疗的,不仅仅是发展和预防的。
4.工作者通常为临床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家、临床社会工作者5.实践原则①工作者在开组前需要对组员进行细致的材料收集和评估,充分考虑到个人的功能和小组中可能出现的困难;②工作者与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明确的契约③确定小组理论倾向,选择相应的治疗理论和技术④与小组外的关系进行联系,以便准确详尽的评估和改变过程中的把握6.优势和限制优势:采纳和应用心理学、精神病学理论和技术,丰富了治疗体系。
对各种文化都具有适用性限制:强调治疗,限制了组员的潜能和能动性的发挥。
7.运用起步阶段。
运用比较普遍,起到一定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