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市概况
- 格式:docx
- 大小:15.78 KB
- 文档页数:3
宿州市情、埇桥区情百问[发布时间:2009年5月14日]注:在题后加★符号的为埇桥区情1、宿州市下辖哪几个县区?答: 宿州市下辖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埇桥“四县一区”。
2、宿州市的总面积是多少?答:宿州市的总面积是9787平方公里。
3、宿州市的总人口是多少?答:宿州市的总人口是626.06万人。
4、截止到2008年,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多少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多少万人?绿化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几?答: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50万人;绿化覆盖率达到36.1%。
5、宿州煤炭资源丰富,占安徽省煤炭资源的百分之几?占淮北煤田储量的多少?答:占安徽省煤炭资源的百分之十,占淮北煤田储量的四分之三。
6、目前宿州电力总装机容量已达多少千瓦?年发电量超过多少千瓦时?答:目前宿州电力总装机容量已达18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80亿千瓦时。
7、全市现有果园多少亩?主要果树树种有哪些?答:全市现有果园120万亩;主要果树树种有梨、苹果、桃、葡萄等。
8、宿州市蔬菜播种面积已达多少亩?总产达多少吨?答:宿州市蔬菜播种面积已达190万亩,总产达340万吨。
9、全市现有林业用地多少亩?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多少立方米?每年可生产商品材多少立方米?答:全市现有林业用地407.2万亩,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1238万立方米,每年可生产商品材250万立方米。
10、目前,已落户宿州市的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国内知名大型企业有哪些?答:目前,已落户宿州市的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国内知名大型企业有汇源、海升、中粮、皖王、雨润、新锦丰等。
11、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加工制造企业有多少家?主要生产企业有哪些?答: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加工制造企业有79家,主要生产企业有安徽车桥有限公司、安徽宝龙电器有限公司、安徽华龙矿机有限公司、宿州挂车厂等。
12、目前,全市共有多少家有资质的棉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多少吨?年产值多少亿元左右?答:目前,全市共有56家有资质的棉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8万吨,年产值10亿元左右。
宿州概况宿州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与苏、鲁、豫3省11个市县接壤,是淮海经济协作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宿州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是著名的“中国酥梨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中国马戏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泗州戏之乡”。
2006年,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市”,1994—2007年,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民俗风情方言宿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的洛阳-徐州片区,天津话也源于宿州方言。
赛珍珠虽然从小生活在江南的镇江,但是她学习的是北方方言,所以1917到宿州的时候,她很容易听懂本地的方言,还为她的丈夫农学家Buck做翻译。
她在作品里面称呼宿县为“南徐州”,是因为按照宿县方言的读音,宿州和徐州几乎一样,所以宿县人都自称宿县为南徐州(1911年民国开始,使用了1100多年的宿州才改称宿县,所以1920年代的成年人应该会自称宿州,也就是南徐州)。
宿州方言中,宿州人大多将“宿州”称为“虚县”(宿县)。
风俗文化遗产2010年,安徽省宿州市的“淮北梆子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15。
宿州特产砀山酥梨砀山酥梨已有2000年栽培史,以皮薄色美、甘甜酥脆,驰名海内外,曾是宫廷贡品,系中国十大名优水果之一。
年产1.5亿公斤,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符离集烧鸡闻名中外的符离集烧鸡,产于本市北30里位于京沪铁路大动脉上的符离镇。
已有80多年的制作历史,它以独特的风味,享誉遐迩。
灵璧石灵璧县盛产玉石、故得名“灵璧”。
灵璧石分奇石、磬石和大理石。
奇石天然神韵,叩之有道,清帝乾隆封其为“天下第一石”。
磬石为灵璧独有,色如墨玉,敲击可发出美妙的声音,俗称“八音石”,四千年前古人即用之制作磬石编钟。
玲珑剔透的磬石工艺品和大理石板材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安徽省各地级市简介1.合肥市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
地处长江中下游江淮丘陵地区中部,江淮分水岭南测,巢湖之滨,淝水穿流而过,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
她同时也是全国知名的园林城市、科教城市。
行政区划。
现辖4市辖区,3县。
市辖区:庐阳、瑶海、蜀山、包河。
.3县:长丰、肥东、肥西。
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
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平方公里,新增南岗镇面积平方公里,新增烟墩乡面积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224平方公里。
省会城市,安徽地理中心,交通枢纽地带,在经济方面依赖国家扶持发展,勉强做做安徽的大哥哥,合肥市不大不小,人口众多,交通拥挤,不过最近高架地铁的修建将会让合肥更上一个层次。
2.芜湖市芜湖境内有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宣杭五条铁路干线交汇联接。
芜湖港为长江沿岸第四大港,裕溪口港为中国第一座机械化内河煤港,芜湖长江大桥2000年建成。
芜湖也是宁芜铁路的终点。
安徽的兴起最快的城市,最近经济发展速度赶超合肥,马鞍山,适合宜居!安徽东部最具魅力城市。
3.马鞍山市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
马鞍山港为安徽境内4个长江一级港口之一。
市内有佳山、雨山、翠螺山等九座山峰和雨山湖等自然风光,形成“九山环一湖”、“园中有市,市中有园”的独特风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马鞍山作为诗仙李白晚年所钟意的寓居终老之所,一直是市民的骄傲。
李白墓位于当涂县大青山,在采石矶风景区有李白衣冠冢。
李白国际吟诗节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马鞍山市举行。
4.铜陵市铜陵市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铜陵位于安徽省南部,宁铜铁路终点。
关于安徽宿州的介绍
安徽宿州位于中国东部,是安徽省下辖的一座地级市。
宿州市辖区总面积为6,021平方公里,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和1个县,人口超过500万人。
宿州市是中国的农业区,以种植小麦、水稻、棉花、油菜、茶叶等为主要农业产业。
此外,宿州还有广泛的矿产资源,如铜、铁、煤等。
在旅游方面,宿州市也有很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亳州市的亳州古城,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还有宿州市的灵壁山、八公山等自然景点,和宿州市的中原佛教文化旅游区等文化景点,都是绝佳的旅游胜地。
宿州市的交通也十分便利,有京九铁路、宁洛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等多条主干路线交汇于此,方便游客前往。
- 1 -。
安徽宿州分析报告1. 引言安徽宿州位于中国东部,地处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南缘,是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
本文将对宿州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旅游资源等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特点和潜力。
2. 地理位置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3°38′-34°17′,东经116°43′-118°12′,总面积约为5,656平方公里。
宿州市地势东高西低,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
宿州市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陆腹地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3. 经济发展宿州市是安徽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也是华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中心。
宿州市的经济以工业为主导,涵盖了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纺织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宿州市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4. 人口分布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宿州市的常住人口约为300万人。
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宿州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其中包括砀山县、灵璧县、泗县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宿州市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5. 旅游资源宿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其中,宿州的老城区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历史韵味。
此外,宿州市还拥有多个自然景区,如灵璧石窟、宿州黄梅戏博物馆等。
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为宿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6. 环境保护宿州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的城市环境。
近年来,宿州市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节约利用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宿州市政府还积极推动低碳发展,提倡绿色出行,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7. 结论综上所述,安徽宿州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人口分布合理,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重视和推动。
我美丽的家乡——宿州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黄淮平原南端,与苏、鲁、豫3省11县接壤,北邻江苏徐州市和山东菏泽市,西接河南商丘市,东连江苏淮阴市,史称‚皖北大门,徐南形胜‛。
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埇桥区和一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总人口600多万。
埇桥区是宿州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埇桥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济文化资源。
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此繁衍生息。
2000多年前,孔子在此学习周礼,传播儒教,沐化了当地‚士勤学问,民务农桑,有朴厚之风,礼让之俗‛。
市中心埇桥区夹沟镇山区区商业中心灵璧——古迹遍布,人文荟萃。
灵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建县于1086年,始称‚零璧‛。
1117年改称灵璧。
这里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传说钟馗的故里地,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美誉,又有‚一美,一‘丑’,一奇‛之说,灵璧的三件宝:美的是虞姬,奇的是灵璧石,那‚丑‛的,便是钟馗画。
钟馗画,作为灵璧三件宝之一,享誉国内外。
奇石之乡灵璧灵璧夜景虞姬墓几经整修,扩其旧制,增设新观,已成为环境幽美、声播遐迩的名胜景点。
无数中外名人、游客仰姬高风,纷至沓来,吊祭英灵。
此外,还有三山汉墓群、磬云山摩崖石刻等古迹,令中外游人流连忘返。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一美”虞姬墓灵璧石居全国四大奇石之首,鬼斧神工,浑然天成,集皱、瘦、漏、透于一体,以色、形、质、纹等储美而扬名,享有‚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之美称。
其石质坚贞,其姿千种,其形万状,或沉倚伟岸气势雄浑,或各显神态风姿绰约,或晶莹温润风采迷人,或玲珑幽遂妙趣无穷,为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所珍藏。
在’99昆明世博会上,灵璧石荣获金奖3枚,银奖6枚,获奖总数名列全国第一。
南观黄山松,北赏灵璧石“一奇”灵璧磬石奇石样图钟馗画,一般特指安徽省灵璧县所产的终南山下陕西西安户县人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画像,传说可以镇邪消灾。
3.1.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及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地震条件。
3.1.1.1地理位置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地处北纬33°18''~34°38'与东经116°09'~118°10'之间,史有“皖北大门”、“徐南形胜”之称,与苏、鲁、豫三省十一个县市接壤,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
市域东临洪泽(湖),西接芒砀(山),南濒涡淮(河),北驾故黄(河);襟蚌埠带徐州,望连云(港)接亳(州)商(丘)。
全市处于淮海经济区腹地,是陇海经济带的龙头,又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宿州市辖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和埇桥区四县一区,共1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占全省总面积的7.6%,耕地面积66.5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97%;总人口59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5%。
本项目位于宿州经济开发区内。
根据现场踏勘,建设项目东西北三侧均为园区已征用地,目前为菜园和农田;南侧为铁路运河和101省道和京沪铁路;东侧约360米分布着谷家民居,当地政府已对村庄做出了搬迁规划,村民将安置在功能区规划的住宅区内。
3.1.1.2地质地貌宿州市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端,地貌要素差异较大,大体上可分为丘陵、台地、平原三大类型。
丘陵主要分布在濉河以北,面积5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地 6.1%;高丘主要分布在濉河以北的京沪铁路两侧,海拔200-250m,少数高达250-395m;低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埇桥区东北部和灵璧九顶、渔沟一带,海拔高度一般为100-200m。
台地主要分布于丘陵四周,面积29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2.9%;台地分为两类,一是剥蚀堆积台地,易旱,水土流失相对严重,另一类是沉积台地,主要分布于泗县东南墩集一带。
平原是宿州市地貌中的主体,面积8897.0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1%,以1/5000~1/10000的比降由北向南、自西向东呈缓倾斜状。
宿州市情: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交汇地带,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承东启西,是安徽的北大门。
1999年撤地建市,现辖四县一区,6个省级开发区、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9787平方公里,人口651.66万。
宿州交通便捷,临江近海。
境内铁路、公路交织,基本形成了“两纵三横”的铁路网和“三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特别是京沪高铁通车,标志着宿州昂首迈入高铁经济时代,1小时到达南京、2小时到达上海、3小时到达北京。
距徐州观音机场仅70公里,至出海口连云港码头200公里,可通过汴河、浍河直达长江入海。
随着这些重大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宿州通江达海、连东贯西的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
宿州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所辖四县一区均为全国著名粮棉大县,素有“果海粮仓”之称,小麦、玉米、花生产量居全省第一,萧砀百里黄河故道是全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灵璧、泗县均为全省畜牧十强县,砀山酥梨、萧县葡萄、符离集烧鸡、夹沟香稻米等名优特产久负盛名。
煤层气探明储量600亿立方,煤炭探明储量60亿吨,占淮北煤田储量的75%以上,开发潜力巨大,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全市已发现矿产28种,灵璧石雄居中国四大奇石之首,已然成为宿州的城市名片。
宿州辖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埇桥四县一区,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总人口651.66万人。
埇桥区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区。
全区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人口188.09万。
砀山县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全县辖13个镇,总面积1193平方公里,总人口100.46万。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总面积1885平方公里,人口142.91万,辖23个乡镇。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北与江苏省接壤。
辖6乡13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耕地181万亩,人口125.8万。
宿州市简介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于苏、鲁、豫三省十一个县市接壤,史有“皖北大门”、“徐南形胜”之称,东临洪泽(湖),西接芒砀(山),南濒涡淮(河),北驾故黄(河);襟蚌埠带徐州,望连云(港)接亳(州)商(丘),处在淮海经济区腹地、长江三角洲经济带西缘,是陇海经济带的龙头,又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是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辐射的前沿,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汇的要冲,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历史人文,乃至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有她眩目的座标。
宿州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是著名的“中国酥梨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中国马戏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泗州戏之乡”。
2006年,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市”,1994—2007年,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1999年撤地建市,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埇桥区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市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总人口626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宿州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60亿元,增长13%左右,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8.6:34.4:37。
财政收入32.6亿元,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295亿元,增长4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增长1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分别增长10%、12%。
扩张工业总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全面启动工业五年扩张计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0亿元,增长26%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707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3家,新增22家。
工业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36.5%。
工业用电量增长10.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5%。
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20%,创历史最好水平。
为早日把宿州市建成新兴工业城、现代农业市、皖东北商贸中心,市政府致力于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区域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今日地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今日地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太史慈子义宿州市(341300),在安徽省最北部。
面积9939平方千米,人口532.5万(市辖区171.8万)(2020年)。
辖1个市辖区、4个县:埇桥区、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
另有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市人民政府驻埇桥区三八街道银河一路506号。
秦置苻(符)离、蕲二县,治所分别在今老苻离集和蕲县集。
唐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治埇桥(即今宿州)。
据《宿县志》载:“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因埇桥“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故置宿州,宿州之名始此。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曾设宿州防御使。
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苻(符)离、蕲二县均废入宿州。
元属归德府,明、清属凤阳府。
1912年改宿州为宿县。
1914年属淮泗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
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专员公署驻此。
1950年县城曾设宿城市。
1952年属安徽省宿县专区。
1953年宿城市并入宿县。
1956年属蚌埠专区。
1961年复属宿县专区(1971年改地区)。
1979年析宿县城关镇及城郊、城西之一部置宿州市(县级),属宿县地区。
1992年宿县并入宿州市。
1998年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原县级宿州市改设埇桥区;原宿县地区所辖灵璧、砀山、萧、泗四县划入宿州市。
地处华北平原,境内有大小河流七十多条,分别属于黄、淮两大水系。
有新汴河、濉河、沱河、奎河、浍河等。
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
农产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甘薯为主,其中小麦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素有“一麦抵三秋”之说。
并产棉花、芝麻、油菜籽、花生、酥梨、葡萄、苹果等。
矿产有煤、铁、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等。
工业主要有采矿、纺织、机械制造、化工、塑料、粮食加工等。
京沪铁路,104、206、310国道,合徐高速公路经此。
新汴河常年通航。
名胜古迹有涉故台(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旧址)、扶疏亭、萧县皇藏峪、灵璧虞姬墓、砀山燕喜台等。
埇桥怎么读是地名,在安徽宿州,读作:yǒng qiáo,现在的输入法都可以打出来,五笔也可以,像极点五笔,编码FCEH 埇桥区,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与苏鲁豫三省接壤,处黄淮海经济区腹地,东邻陇海产业带、南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邻中原经济区、北邻徐州经济圈。
埇桥区国土面积2907平方公里,下辖24个乡镇、1个行管区、12个街道办事处,312个行政村、70个社区(2022年2月)。
[1]埇桥区户籍人口为183.07万人(2021年年末)。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称号。
埇桥历史悠久,她位于古汴河南岸,古称埇桥镇;809年,置宿州于埇桥镇,以符离、虹、蕲、临涣四县属之;1979年再析出宿县城关镇及城郊、城西两公社置县级宿州市,与宿县均属宿县地区行署管辖;1999年初,国务院批准撤销宿县地区,设立省辖宿州市,合并后的县级宿州市更名为宿州市埇桥区。
1建制沿革秦朝一统后,置有蕲县(以楚国的蕲邑为名,《史记》载楚王负刍四年(前224年),秦将王翦破楚师于蕲南,杀楚将项燕)、符离县、相县、铚县等县,属泗水郡。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属沛郡。
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改蕲县为蕲城县,改符离县为符合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年),蕲城县、符合县复旧名蕲县、符离县。
延康元年(220年),曹魏代汉,改蕲县为蕲阳县。
嘉平五年(253年),属谯郡。
晋泰始元年(265年),复旧名蕲县。
南朝宋,蕲县属谯郡。
南朝梁中兴二年(502年),置蕲郡领蕲县,属西徐州[8]。
北朝东魏武定六年(548年),改蕲郡为蕲城郡,改蕲县为蕲城县,蕲城郡领蕲城县[9]。
北朝北齐,蕲城郡领蕲城县,改属仁州。
南朝陈,蕲城郡领蕲城县。
北朝北周,蕲城郡领蕲城县。
隋开皇六年(586年),废蕲城郡,改蕲城县为蕲县,蕲县属仁州。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仁州,蕲县属徐州;大业三年四月,改徐州为彭城郡,蕲县属彭城郡。
安徽的北大门宿州市(民国至20世纪末时期旧称宿县),位于黄淮平原南端,与苏、鲁、豫3省11县接壤,北邻江苏徐州市和山东菏泽市,西接河南永城市市,东连江苏淮阴市。
公元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设宿州,此后一直是历代州府治所。
1998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宿州市。
1999年春,撤地建市,设立省辖宿州市,现辖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和埇桥区四县一区,27个乡72镇和11个街道办事处,2626个行政村,124个居委会,耕地面积773万亩,总人口604.52万人(2006年),总面积9786平方公里。
原称宿县地区行署,现为国家地级市。
市辖区——埇桥区,原名墉桥区。
砀山县在宿州市最北部、也是安徽省最北部。
方言·风俗
宿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的宿州-徐州片区,天津话也源于宿州方言。
赛珍珠虽然从小生活在江南的镇江,但是她学习的是北方方言,所以1917到宿州的时候,她很容易听懂本地的方言,还为她的丈夫农学家Buck做翻译。
她在作品里面称呼宿县为“南徐州”,是因为按照宿县方言的读音,宿州和徐州几乎一样,所以宿县人都自称宿县为南徐州(1911年民国开始,使用了1100多年的宿州才改称宿县,所以1920年代的成年人应该会自称宿州,也就是南徐州)。
宿州方言中,宿州人大多将“宿州”称为“许县”(宿县)。
宿州的风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米饭。
只有夹沟一带的少数丘陵中产大米,名为“香稻米”,曾经是贡米。
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
春节期间几乎只吃面食。
元宵节做杂面油灯,置于门前、鸡圈等处辟邪。
大年三十早上贴春联,忙活做饭炒菜,全家团圆的正餐是午餐,一般是12点整放鞭炮开饭,晚上至初一通常以饺子为主,点心有油炸丸子、焦叶子(面片)、蚂蚱腿(细小不长的形似蚂蚱的拐弯的腿一样的面制品,加糖和姜末),年夜饭不是正餐,通常就是吃饺子(这个风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见)。
大年初一挨家拜年,以及进城逛街赶集。
交通·通讯
宿州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发达。
宿州地近沿海,北倚中原,是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为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交汇点,具有比较优越的区位条件。
宿州市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多种方式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铁路有京沪、陇海两大干线纵横全境,符夹线在市内腹地迂回,沟通京沪、陇海、京九铁路,并拥有数条煤炭铁路专用线;新汴河水道入洪泽湖抵长江入海;国道104、206、310、311线以及合徐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纵横贯穿我市;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也将从我市穿越;徐州观音机场距市区仅70公里。
全市电话用户数63.9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34.44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0万户。
自然·资源
宿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名特产品众多。
境内平原广袤、沃野千里,气候适宜,生物繁茂。
平原面积88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1%,耕地997.79万亩,占地总面积的67.97%。
区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山芋、棉花、花生、蔬菜以及苹果、梨、桃、葡萄、湖桑等。
粮食总产量306万吨,棉花总产量8万吨,油料产量40.5万吨,水果产量86.5万吨。
境内拥有120万亩全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70%以上。
拥有80万亩的花生种植基地和沿国道、省道纵向分布的40万亩大棚蔬菜种植带。
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煤储量约为60亿吨,是两淮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口油田石油预测储量达20亿吨以上;宿南煤层气已探明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4000万立方,居全省之首,花色品种达20个以上。
灵璧奇石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
砀山酥梨为果中精品,为海内外顾客所青睐。
符离集烧鸡,色佳味美,为《中国名菜谱》中的一品名肴。
夹沟香稻米,清香浓郁,“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清嘉庆年间曾作为贡米。
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宿州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4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1.6%。
全市财政总收入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62元,比上年增长18.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113元,增长14.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02元,增长24.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57元,增长32.1%。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完成投资额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42.1%。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农业结构初步形成畜牧、水果、蔬菜、种子四大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市已基本形成食品、纺织、建材、能源、医药等五大支柱产业;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08.7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8.8亿元, 比上年增长33.7%,均居全省前列。
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上市公司科苑集团与鸿鹏集团、百通集团、皖北药业公司、安特酒厂等骨干企业成为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
安桥牌车桥、百通牌塑胶管材、皖北牌洁霉素、安特牌伏特加酒、双喜牌葡萄酒、冠隆牌梨汁等数十种产品成为全国、全省名牌产品。
科教文卫体等多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萧县、砀山县和埇桥区是全国科教先进县,砀山县为首批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市高考上线人数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
为早日把宿州市建成新兴工业城、现代农业市、皖东北商贸中心,致力于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正在吸引国内外广大客商投资兴业。
行政区划
宿州市辖四县一区
宿州市面积9786平方千米,人口604.52万人(2006年)。
埇桥区面积2868平方千米,人口172万。
邮政编码234000。
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设街道办事处11个、镇15个、乡9个。
砀山县面积1193平方千米,人口91万。
邮政编码235300。
2007年12月,砀山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西南门镇、文庄镇、刘暗楼乡、黄楼乡、权集乡、赵屯乡,调整6个镇,保留7个镇,调整后全县为13个镇、1个开发区。
萧县面积1885平方千米,人口130万。
邮政编码235200。
县人民政府驻龙城镇。
镇18个、乡5个。
灵璧县面积2054平方千米,人口115万。
邮政编码234200。
县人民政府驻灵城
镇。
镇13个、乡6个。
泗县面积1787平方千米,人口85万。
邮政编码234300。
县人民政府驻泗城镇。
镇12个、乡3个。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至2005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