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62.74 KB
- 文档页数:5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管理标准1、用物准备齐全,洗手、戴口罩。
配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操作前治疗室要做好消毒、保持清洁、避免人员流动。
2、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药物有效期。
3、严格检查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有效期、外包装、输液袋、输液管道是否密闭,有无破损等。
4、严格核查药物配伍禁忌。
最大程度减少维生素C及其他还原性维生素的氧化反应,在配置完成以后,要排尽营养袋中残存的空气。
5、在加入脂肪乳前,要仔细观察营养液中是否有沉淀或浑浊现象及加入后有无沉淀或浑浊现象,如有此现象禁止使用。
6、已破乳的肠外营养液严禁使用。
7、要注意输液速度(特别是氨基酸、脂肪乳单独使用时),开始15-20 滴/分,维持速度35-50滴/分。
8、现用现配,24小时内输完,不用时放入4℃冰箱内保存。
为减少光敏感性维生素的降解,在储存和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光。
9、部位:选择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的静脉进行穿刺。
首选上肢与远端,下肢静脉不作为优选,但儿童除外。
应尽可能避免接受放射治疗侧或乳腺切除术等患侧手臂。
配制步骤:1、营养液根据当日医嘱配制。
2、混合顺序:(1)将电解质溶液、微量元素、胰岛素先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中。
(2)再将磷酸盐加入另一瓶氨基酸溶液中。
(3)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加入脂肪乳中。
(4)将氨基酸、磷酸盐、微量元素混合液加入脂肪乳中。
(5)最后将脂肪乳、维生素混合加入静脉输液袋中(6)轻轻摇动三升袋中的混合物,排气后封闭备用。
(7)电解质不宜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中。
(8)避免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其它药物。
注:破乳定义:将脂肪乳加入到全胃肠道营养液中以后,有多种因素可能使脂肪乳的油滴相互融合,粒径增大,继而析出肉眼可见的黄色油滴,发生明显的两相分离,此称为脂肪乳的“破乳”。
通辽市医院护理部2013年7月29日附:1、置管后的护理:(1)留置时间应为72~96h。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操作规程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是将机体所需的营养素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以静脉滴注方式直接输入体内的注射剂。
它能供给病人足够的能量,合成人体或修复组织所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使病人在不能进食或高代谢的情况下,仍可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进自身免疫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机体度过危险的病程。
同时,它是微生物的良好营养剂,其混合配制须按一定的规程,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要求。
如在一般环境中配制全静脉营养液则极易遭到污染,输入人体后将引起感染,后果严重。
因此,TPN的配制要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1)配制全营养液必须在合格的层流工作台上进行。
(2)从排药者处接收已排好的静脉输液药品,核对标签内容与篮子内的药品是否相符。
(3)检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包装是否密封完整和有效期,合格才能使用。
(4)首先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加入复方氨基酸中,充分混匀,以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5)将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并充分振荡混匀。
(6)关闭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所有输液管夹,然后分别将输液管连接到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中,倒转这两种输液容器,悬挂在水平层流工作台的挂杆上,打开两根输液管夹,待葡萄糖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静脉营养输液袋中后,关闭输液管夹。
(7)翻转静脉营养输液袋,使这两种溶液充分混匀。
(8)将水溶性的维生素溶解到脂溶性的维生素中,充分混匀后加入脂肪乳中混匀。
(9)连接第三根输液管到含有维生素的脂肪乳液中,打开输液营养管夹,待脂肪乳全部流入静脉营养输液袋中后,关闭输液管夹。
(10)轻轻摇动静脉营养袋,使内容物充分溶解后,将静脉营养输液袋口朝上竖起,打开其中一路输液管夹,待袋子中多余的空气排出后关闭输液管夹。
(11)用密封管夹关闭静脉营养输液袋口,拆开输液管,用备用的塑料帽关闭静脉营养输液袋袋口。
(12)挤压静脉营养输液袋,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如有则丢弃。
肠外营养液混合配制规定
一、配液前准备
(一)每周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操作间进行全面消毒;每日配液前将室内卫生打扫干净,将所有物品准备齐全,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30min,打开层流10min后开始配液;
(二)配液前根据处方,双人严格核对药品,如有药液过期、变质、瓶体破裂、瓶盖松动等均不予使用,并严格检查三升袋和输液管的外包装有无破损和效期;
(三)操作人员按要求戴好帽子,口罩并洗手后,进入配液室,在层流洁净台上操。
二、营养液配制流程
(一)配液者按配方要求,将摆好的各种药物再次核对,确认无误后进行配制;
(二)启开瓶盖,用75%的酒精消毒,面积要大要完全;
(三)胰岛素和甘油磷酸钠加入到葡萄糖溶液中;
(四)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加入到氨基酸溶液中,电解质按一价、二价、三价顺序加入:
(五)将配好的氨基酸和葡糖糖液同时混入三升袋内,肉眼检查有无沉淀生成:
(六)将脂溶性维生素加入到水溶性维生素中稀释,而后加入到脂肪乳中,再将配制好的脂肪乳加入到三升袋中。
混入过程应不间断
地一次完成,并不断晃动三升袋使其充分混合;
(七)排尽三升袋内的空气,注明患者的科室、姓名和配制日期。
三、注意事项
(一)钙剂和镁剂不能加入同一溶液中稀释,以免发生沉淀;
(二)营养液中不能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三)电解质不能直接加入到脂肪乳中,防止脂肪颗粒相互靠近,发生聚集和融合,最终导致油水分层而破乳;
(四)配制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五)严禁在配制室内闲谈或中断配液或离开配液室;
(六)配液完毕后,整理用物,清洁洁净台,离室。
肠外营养药物应用管理制度
一、肠外营养药物的使用
(一)营养支持应有适宜的适应证。
(二)应针对患者的疾病与营养状态,选择合适的营养治疗方案。
(三)根据肠外营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及时发现、预防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药学部的肠外营养临床药师根据院内肠外营养的会诊需求,提出个体化用药指导。
二、肠外营养药物的配制
肠外营养药物的配制按照《全静脉营养液调配操作规程》执行,由药学部静配中心统一配制。
三、肠外营养药物的管理
(一)定期举行肠外营养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和学习。
(二)药学部静配中心负责对调配的临床科室的肠外营养药物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对处方不合理的及时与开方科室沟通、反馈,指导临床科室肠外营养医嘱的规范开具。
(三)定期对临床科室上报的关于肠外营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在内网上公示。
肠外营养用药管理办法
肠外营养液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成分,按比例混合于特定的配液袋中。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要求较高,规范、合理的配置技术对于提高肠外营养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我院合理使用胃肠外营养药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肠外营养药物的使用
1.肠外营养(PN)包括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微量元素、磷等。
2.临床应用肠外营养液,需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应针对患者的疾病与营养状态,选择合适的营养治疗方案。
3.临床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类药物,使用原则参照临床肠道内和肠道外营养操作指南。
二、肠外营养药物的配置
肠外营养药物的配置应按照规范的操作要求进行配置,具体参照药品说明书配置要求和规定。
三、肠外营养药物的使用
1.加强对肠外营养药物合理应用规范化的培训和学习。
2.加强处方点评和病历医嘱点评。
严查胃肠外营养用药非适应症,无适应症和超适应症情况的发生。
对滥使用的临床医师视情况给予处分、警告、处罚、停职等处理措施。
3.药学部门要加强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关注肠外营养液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肠外营养液的配置管理标准1、用物准备齐全,洗手、戴口罩。
配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操作前治疗室要做好消毒、保持清洁、避免人员流动。
2、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药物有效期。
3、严格检查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有效期、外包装、输液袋、输液管道是否密闭,有无破损等。
4、严格核查药物配伍禁忌。
最大程度减少维生素C及其他还原性维生素的氧化反应,在配置完成以后,要排尽营养袋中残存的空气。
5、在加入脂肪乳前,要仔细观察营养液中是否有沉淀或浑浊现象及加入后有无沉淀或浑浊现象,如有此现象禁止使用。
6、已破乳的肠外营养液严禁使用。
7、要注意输液速度(特别是氨基酸、脂肪乳单独使用时),开始15-20滴/分,维持速度35-50滴/分。
8、现用现配,24小时内输完,不用时放入4℃冰箱内保存。
为减少光敏感性维生素的降解,在储存和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光。
9、部位:选择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的静脉进行穿刺。
首选上肢与远端,下肢静脉不作为优选,但儿童除外。
应尽可能避免接受放射治疗侧或乳腺切除术等患侧手臂。
配制步骤:1、营养液根据当日医嘱配制。
2、混合顺序:(1)将电解质溶液、微量元素、胰岛素先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中。
(2)再将磷酸盐加入另一瓶氨基酸溶液中。
(3)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加入脂肪乳中。
(4)将氨基酸、磷酸盐、微量元素混合液加入脂肪乳中。
(5)最后将脂肪乳、维生素混合加入静脉输液袋中(6)轻轻摇动三升袋中的混合物,排气后封闭备用。
(7)电解质不宜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中。
(8)避免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其它药物。
注:破乳定义:将脂肪乳加入到全胃肠道营养液中以后,有多种因素可能使脂肪乳的油滴相互融合,粒径增大,继而析出肉眼可见的黄色油滴,发生明显的两相分离,此称为脂肪乳的“破乳”。
附件3.2肠外营养液调配技术操作规范为规范肠外营养液调配操作规程,确保肠外营养成品输液质量,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根据相关规章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要求基本操作应按照附件3有关规定执行。
二、混合调配操作规程(一)调配操作前准备工作。
1.按《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启动调配操作间净化系统和水平层流工作台,并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个人防护用品:按照附件3有关规定执行。
3.其他物品: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挂钩、网套等。
4.按照操作规程洗手更衣,进入调配操作间,将摆放药品的药车推至水平层流洁净台附近指定位置。
(二)混合调配操作。
按附件3及以下规定操作。
1.调配前校对。
操作人员应按输液标签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和药品包装完好性,检查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完好性,确认无误后,进行加药混合调配。
2.肠外营养液混合调配操作顺序。
(1)加入药品前,关闭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所有输液管夹。
(2)将磷酸盐加入氨基酸或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中。
(3)将其他电解质、微量元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或氨基酸注射液内,注意不能与磷酸盐加入同一稀释液中,钙离子和镁离子也不能加入到同一稀释液中。
(4)用脂溶性维生素溶解水溶性维生素后,加入脂肪乳剂中。
如果处方中不含脂肪乳,可将水溶性维生素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解。
复合维生素,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脂肪乳注射液中。
(5)药品加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顺序。
先加入氨基酸或含磷酸盐氨基酸注射液,再加入除脂肪乳注射液之外的其他液体。
加入药液时要不断缓慢按压输液袋,使充分混匀。
待上述注射液全部注入静脉营养输液袋后,及时关闭相应两路输液管夹,防止空气进入或液体流出。
检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内有无浑浊、变色、异物以及沉淀物生成。
(6)最后注入脂肪乳注射液,边加边缓慢轻压袋体,待脂肪乳注射液全部注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后,及时关闭输液管夹,防止空气进入或液体流出。
肠外营养液配制室工作制度
肠外营养液是指将所有肠外营养成分在无菌条件下混合配置在静脉输液袋内,每个患者只能通过一个输液袋、经一根管道接受全部的营养需要。
调配规定如下:
1. 操作者必须受过专项培训,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2. 所有物品表面应清洁无污染,随时接受常规检测。
3. 不能使用有破裂、渗漏或其他危险、污染的输液瓶和安瓿。
4. 撕开的包装材料必须丢弃,暴露出的橡皮塞应消毒。
5. 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添加物质严格按照配置步骤,由注射器加至每个输液瓶中。
不相容物质,如钙和磷,必须分开添加。
6. 带有空气滤过孔的注入端要插入橡皮塞中,输液瓶中的液体最终加入到肠外营养输液袋中,如果是含钙的氨基酸,则需首先加入到营养袋中,然后加入含有磷的葡萄糖液。
配置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沉淀。
7. 脂肪乳剂必须最后加入到营养袋中,便于观察药液有无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如产生沉淀。
8. 所有成分都已加入到营养袋中,将输液连接管道移去,排出袋中空气后,用夹具夹住,盖上安全帽。
9. 维生素有化学稳定性的问题,应在使用前添加。
10. 配置完成的营养液方案用标签标明,包括总容量、成分、输注时间和过期时间。
11. 根据配置条件和有关营养液稳定性的数据,最终混合好的液体不及时使用时应在4℃冰箱保存,二十四小时内输注完。
12. 配置人员每年需进行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传染病、肝功能、
肝炎病毒、胸透、皮肤病,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肠外营养制剂配制及使用要求肠外营养制剂的配置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在层流装置的超净工作台上或经紫外线空气消毒后的结晶专用小室进行。
配制时应注意:①将电解质、微量元素、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中,将磷酸盐加入氨基酸溶液中,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中,将含有添加剂的氨基酸、葡萄糖与脂肪乳剂分别经3L袋的3个输入口先注入葡萄糖和氨基酸,最后混入脂肪乳剂。
②配制应不间断地一次完成,并不断摇晃使之混合均匀。
③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的容量比为2:1:1或2:1:0.5,总容量大于1.5L,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10% ~ 20%。
(1)配置好的肠外营养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暂不使用时应置于4℃保存,并于24小时内用完。
(2)肠外营养液输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滴速,经中心静脉输入的液体,渗透压可较血浆渗透压高5~6倍,达1 500~1 800 mmol/L。
不能在短时间内大流量输入,必要时使用输液泵来控制滴速。
输液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监测,如体重、血糖、氮平衡等一系列指标。
由于营养液成分复杂,可能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即凝乳状态,此时溶液中出现了游离的脂性油滴,此时油滴颗粒较大,不宜输入。
营养液输注有持续输注发和循环输注法。
持续输注法是将1天预定输入的液体在24小时内均匀输注,由于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处于持续均匀状态,胰岛素的分泌较为稳定,血糖较稳定。
但由于血清胰岛素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阻止了脂肪分解,促进了脂肪和糖原合成,可出现脂肪肝甚至肝酶的升高。
还有种输注方法是循环输注法,将全天的营养液在12~18小时内输完,优点是预防或治疗持续输注所致的肝毒性,通过恢复患者白天正常活动改善了生活质量,适用于已经稳定接受持续肠外营养且需长期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尤其适用于在家实施肠外营养的患者。
肠外营养配置的管理规定一、配置要求:1、操作过程中严格要求无菌操作。
有条件的在100级超净工作台进行,配置室温约22-25℃。
2、营养液24小时用完,不用时放入4℃冰箱保存。
3、已经打开的单瓶营养液未使用完毕,应弃去。
如脂肪乳、氨基酸。
4、为减少光敏性维生素的降解,在储存和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光。
5、有条件的话,选用多层的营养袋。
6、为最大程度的减少维生素C及其他还原性维生素的氧化反应,在配置完成后,要排尽营养袋中残存的空气。
7、在加入脂肪乳前要仔细观察营养液中是否已产生沉淀或浑浊现象。
8、已破损肠外营养液严禁使用。
(即将脂肪乳加入到全胃肠道营养液中后,有多种可能使脂肪乳的油滴相互融合,粒径增大、继而析出肉眼可见的黄色油滴,发生明显的两相分离)9、氨基酸。
脂肪乳单独使用时,注意输注速度,由慢开始,维持速度35-50滴/分。
二.正确的混合配置顺序:1、一般,应该先加入磷酸根,混合顺序的末尾加入碳酸根,钙在混合顺序的末尾加入,可减少沉淀发生几率。
2、氯化钙比葡萄糖酸钙较易产生沉淀;有机磷制剂如甘油磷酸比磷酸根的无机盐易产生沉淀。
为避免磷酸氢钙沉淀的生成,选用钙制剂最好选用葡萄糖酸钙;选用磷制剂,也最好选用有机磷制剂。
钙剂和磷酸盐应分别加入氨基酸和葡萄糖中稀释,确认无沉淀发生,再加入到脂肪乳中。
3、在加入氨基酸和葡萄糖混合液后,检查有无沉淀生成,如确认没有沉淀再加脂肪乳液体,而且混合液中不能加入其他药物(如抗菌药物),除非已有资料报道或验证过。
4、电解质不能直接加入脂肪乳中,以最大限度保证脂肪乳的稳定性。
三、肠外营养液配置具体步骤:1、将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中;2、再将磷酸盐加入到另一瓶氨基酸中;3、将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内;4、将葡萄糖与氨基酸同时轻摇注入3L营养袋中;5、最后把脂肪乳剂缓慢混入3L营养袋内病轻摇混匀;6、尽量排尽3L营养袋中空气,备用。
肠外营养液调配规范为规范我院的肠外营养液调配,特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要求(一)配置间洁净度为万级,水平层流台洁净度为百级。
(二)2混合液最好现配现用。
聚氯乙烯(PVC)输液袋,应于24h 内输完,最多不能超过48h,而且应放置在4℃冰箱保存。
如果是聚乙烯醋酸酯(EV A)输液袋则可保存7d。
(三)配好的混合营养液输液袋上应注明床号、姓名和配制时间。
(四)混合液中不要加入其他药物,除非已有资料报道或验证过。
(五)全肠外营养疗法的临床应用常采用周围静脉和中心静脉给药。
当采用周围静脉给药时,疗程一般不超过15d,若长时间使用则应采用中心静脉给药。
输注全肠外营养液不能时快时慢,太快易产生高血糖、尿糖、渗透性利尿脱水等,太慢则高营养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六)全肠外营养液的体积每天应控制在3000ml以下,为促进糖的利用,避免或减轻出现渗透性利尿和糖尿,应给予小剂量的胰岛素,同时为使葡萄糖及氨基酸进入细胞内,抵偿氨基酸分解代谢时钾离子比氮更多的丢失,必需补足钾离子。
在采用中心静脉给药时,为防止导管内血凝,每1000ml 的全肠外营养疗液中要加入肝素600-1200u,并定期测定患者的尿糖、血糖、血清电解质、血浆蛋白和尿素氮,通过监测防止患者出现代谢紊乱以及可能发生的其他合并症及不良反应。
(七)为防止环境受到污染,在临床应用全肠外营养疗法液的时段,要求视病房的环境状况定期用紫外线灯消毒,室温最好保持在18-26℃,室内常态下要保持通风、干燥、采光。
二、调配注意事项(一)由于全静脉营养液内的某些成分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脂肪乳的稳定性易受到各种因素如电解质、pH值和温度的影响,某些维生素的稳定性会受到光线和空气的影响,所以其混合配置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1、氨基酸为两性分子,具有缓冲和调节pH 作用,故电解质(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优先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也可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多种微量元素只能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因其pH值为2.2,呈酸性,可使葡萄糖脱水形成有色聚合物而变浅黄色;丙氨酰谷氨酰胺、门冬氨酸、鸟胺酸、精氨酸、谷氨酸钠、乙酰谷酰胺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2、水溶性维生素应以乳剂形式与脂肪乳混合,即先用脂溶性维生素溶解然后加入脂肪乳中,因水溶性维生素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线、空气影响,而脂肪乳有保护水溶性维生素免受紫外线照射而发生降解;胰岛素、磷制剂(格列福斯、复合磷酸氢钾)只能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3、其余成分如维生素K1、复方维生素B4、辅酶A、复合辅酶、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三磷酸腺苷、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等优先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也可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4、最后先将氨基酸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再与脂肪乳混合。
肠外营养液得配置管理标准1、用物准备齐全,洗手、戴口罩。
配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操作前治疗室要做好消毒、保持清洁、避免人员流动。
2、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药物有效期。
3、严格检查静脉营养输液袋得有效期、外包装、输液袋、输液管道就是否密闭,有无破损等。
4、严格核查药物配伍禁忌。
最大程度减少维生素C及其她还原性维生素得氧化反应,在配置完成以后,要排尽营养袋中残存得空气。
5、在加入脂肪乳前,要仔细观察营养液中就是否有沉淀或浑浊现象及加入后有无沉淀或浑浊现象,如有此现象禁止使用。
6、已破乳得肠外营养液严禁使用。
7、要注意输液速度(特别就是氨基酸、脂肪乳单独使用时),开始15-20 滴/分,维持速度35-50滴/分。
8、现用现配,24小时内输完,不用时放入4℃冰箱内保存。
为减少光敏感性维生素得降解,在储存与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光。
9、部位:选择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得静脉进行穿刺。
首选上肢与远端,下肢静脉不作为优选,但儿童除外。
应尽可能避免接受放射治疗侧或乳腺切除术等患侧手臂。
配制步骤:1、营养液根据当日医嘱配制。
2、混合顺序:(1)将电解质溶液、微量元素、胰岛素先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中。
(2)再将磷酸盐加入另一瓶氨基酸溶液中。
(3)将水溶性维生素与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加入脂肪乳中。
(4)将氨基酸、磷酸盐、微量元素混合液加入脂肪乳中。
(5)最后将脂肪乳、维生素混合加入静脉输液袋中(6)轻轻摇动三升袋中得混合物,排气后封闭备用。
(7)电解质不宜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中。
(8)避免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其它药物。
注:破乳定义:将脂肪乳加入到全胃肠道营养液中以后,有多种因素可能使脂肪乳得油滴相互融合,粒径增大,继而析出肉眼可见得黄色油滴,发生明显得两相分离,此称为脂肪乳得“破乳”。
通辽市医院护理部2013年7月29日附:1、置管后得护理:(1)留置时间应为72~96h。
全合一肠外营养液配制要点1,肠外营养液应由专人在无菌配制间内进行配制。
2,配制人员入配制间时,应更换衣、帽、口罩、鞋,配制时应减少出入配制间的次数,非配制人员不得入内。
3在每天配液前,必须清洁、消毒配液室,75%酒精擦拭净化台,用速灭净拖地,启动净化台20分钟,紫外线消毒30--60分钟后方开始工作。
4所须物品应用酒精擦拭,(晚班护士摆放补液时要用酒精擦输液瓶),放在风幕前或风幕下。
配制前应再次核对医嘱,检查药品的色泽、澄清度、密封性及有效期。
5全合一肠外营养液中包含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包括:脂肪、糖、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正确的全合一肠外营养配置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配伍禁忌,合理的配置操作流程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将电解质、微量元素、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液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磷酸盐加入另一瓶氨基酸(或GS)液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将含有添加剂的氨基酸、葡萄糖与脂肪乳剂分别经TNA容器(3L输液袋)的三个输入口,先注入葡萄糖和氨基酸液,最后混入脂肪乳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配置应在不间断地一次完成,并不断加以摇动使混合均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加液体时要重点关闭未接液体的管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临时用药用接口加入,常规消毒,加入药时特别是新药,要注意配伍禁忌。
注意事项1、注意应正确的混合顺序配置液体。
2、钙剂和磷酸盐应分别加入不同的溶液内稀释,以免发生磷酸钙沉淀,在加入氨基酸和葡萄糖混合液后,检查有无沉淀生成,如确认没有沉淀在家乳脂肪乳液体。
3、混合液中不能加入其他药物,除非已有资料报道或验证过。
4、加入液体总量应不小于1500ml,混和液中的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0-23%,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
5、电解质不应直接加到脂肪乳中。
因为阳离子可中和脂肪乳颗粒上磷脂的负电荷,使脂肪颗粒相互靠近,发生聚合和融合,终致水油分层。
一般控制阳离子浓度小于150mmol/l,镁离子浓度小于3.4mmol/l,该离子浓度小于1.7mmol/l.6,输液袋表面贴上标签,标明姓名、药品、名称和剂量、配置日期、时间,用75%酒精清洁工作台,物归原处,用速灭净拖地,紫外线消毒30-60分钟。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
规定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规定
为规范本院临床科室肠外营养液分散调配操作规程,根据《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及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第2版),制定本规定。
一、全静脉营养又称肠外营养(PN),即从胃肠道外途径供给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其所用的营养液称为静脉营养液,即将机体所需的营养要素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以静脉滴注方式,直接输入体内的注射剂。
它可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热量及人体组织或组织修复所需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使患者在不能进食或高代谢的情况下,仍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进自身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机体渡过危险病程。
二、全静脉营养有单瓶串输与“全合一”营养输注两种给药方式。
鉴于“全合一”营养液有利于代谢、输入均匀、使用方便、可减少污染和避免单独输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诸多优点,应积极推广“全合一”营养药物治疗方式。
三、“全合一”营养液的成分包括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维生素以及电解质和微量元素。
四、“全合一”营养液的混合配制应设立专用的配制室,配制过程应在100级层流洁净台上进行。
五、要在洁净、无菌的环境中,由经过无菌和“全合一”营养液调配技术培训和取得资格认证的药学或护理人员按照标准流程配制。
六、为了保证肠外营养混合液中各成分(尤其是脂肪乳剂中的乳糜微粒)的稳定性,避免配制过程中的污染,必须建立与遵循完善的配制规则与程序,包括处方规范化书写与核对,配制环境准备、配制药物准备、配制步骤等。
七、调配标准流程
1、首先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加入到复方氨基酸中,充分混匀,以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2、将磷酸盐加入到葡萄糖溶液中,并充分振荡混匀。
3、关闭EVA(乙烯乙酸乙酰酯)或PVC(聚氯乙烯)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所有输液管夹,然后分别将输液管连接到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中,倒转这两种输液容器,悬挂在水平层流工作台的挂杆上,打开这两根输液管夹,待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静脉营养输液袋后,关闭输液管夹。
4、翻转静脉营养输液袋,使这两种溶液充分混匀。
5、将脂溶性的维生素加入脂肪乳中,混匀;水溶性维生素也可用脂溶性维生素溶解后加入脂肪乳剂。
6、连接第三根输液管到含有维生素的脂肪乳溶液中,打开输液管夹,使脂肪乳全部流入静脉营养输液袋后,关闭输液管夹。
7、轻轻摇动静脉营养输液袋使内容物充分溶解后,留取配置液的标本(置冰箱内4℃保留3天),以备必要时作检测用。
8、将静脉营养输液袋口朝上竖起,打开其中一路输液管夹,将袋中多余的空气排出后关闭输液管夹。
9、将配置好的营养液袋悬挂片刻,观察是否有漏液和渗液。
10、再次检查配置好的营养液(标签、渗漏、三查七对),然后送至病房进行输液。
八、注意事项
1、注意应按正确的混合顺序配置液体。
2、电解质不能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中。
3、钙剂和磷酸盐应分别加入不同的溶液内稀释,以免发生磷酸钙沉淀,在加入氨基酸和葡萄糖混合液后,检查有无沉淀生成,如确认没有沉淀再加脂肪乳剂。
4、混合时脂肪乳剂不能与葡萄糖溶液直接混合。
必须首先混合葡萄糖溶液与氨基酸溶液,最后加入脂肪乳剂。
5、加入液体总量应不小于1500ml,全营养混和液中的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0-23%,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
6、全营养混合液中一价阳离子(Na+,K+)电解质浓度不高于130 ~ 150mmol/L,二价阳离子(Mg+,Ca+)电解质浓度不高于5 ~ 8 mmol/L。
7、避免在全营养混合液中加入其它药物(除非已经过配伍验证),以免影响全营养混合液的稳定性及加入药物的药效。
九、保存
应避光、冷藏保存。
无脂肪乳剂、含水溶性维生素的全营养混合液尤应注意避光。
配置完毕但暂时不输注的全营养混合液应放置于冰箱4 ~ 7℃内环境中,准备输注前1 ~ 2小时从冰箱中取出,置于常温下预热。
建议现配现用,配置完的全营养混合液最好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
十、配制要求
1、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有条件的应在100级洁净工作台上进行,配制室温约22-25℃。
2、已打开的单瓶营养液未使用完毕,应弃去。
如:脂肪乳,氨基酸。
3、为减少光敏感性维生素的降解,在储存和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光。
4、有条件的话,选用多层的营养袋。
5、为最大程度的减少维生素C及其他还原性维生素的氧化反应,在配制完成以后,要排尽营养袋中残存的空气。
6、在加入脂肪乳之前要仔细观察营养液中是否已产生沉淀或浑浊现象。
7、已破乳的肠外营养液严禁使用(即将脂肪乳加入到肠外营养混合液中以后,有多种因素可能使脂肪乳的油滴相互融合,粒径增大,继而析出肉眼可见的黄色油滴,发生明显的两相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