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自认
- 格式:docx
- 大小:13.28 KB
- 文档页数:2
《民事自认制度完善研究》篇一一、引言民事自认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其核心在于当事人自愿承认对方所主张的事实,以达成快速解决争议、减轻诉讼负担的目的。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民事自认制度在实践运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制度设计不够完善、操作程序不透明等。
因此,对民事自认制度进行完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民事自认制度的深入剖析,探讨其完善途径。
二、民事自认制度概述民事自认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一方在法庭上自愿承认对方所主张的事实,从而免除对方对该事实的举证责任。
这一制度有助于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
然而,自认制度的运用需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原则,防止滥用自认权导致的不公正现象。
三、民事自认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民事自认制度在解决纠纷、提高诉讼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自认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不够明确,导致当事人对自认的认知程度不一。
其次,自认制度的操作程序不够透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此外,部分当事人滥用自认权,损害了对方的合法权益。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自认制度的公正性和效率性,也阻碍了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民事自认制度的完善途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完善途径:1. 明确自认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应明确规定自认的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确保当事人对自认的认知程度一致。
同时,应明确自认的效力范围和后果,以防止滥用自认权。
2. 完善自认制度的操作程序。
应建立透明、公正的自认操作程序,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自认审查机构或程序,对自认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查。
3. 加强监督机制。
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自认制度的运用进行监督和检查。
例如,可以设立投诉举报渠道,对滥用自认权的行为进行查处。
4. 增强当事人的法律意识。
应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当事人的法律意识,使其充分了解自认制度的含义、适用范围和条件等。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及其效力一、问题的提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的意思表示。
广义上的自认还包括对他方所提诉讼请求的承认,但一般均是指对事实的承认。
自认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因而多数国家对其皆有较为详细的规定。
就其性质而言,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诉讼中的自认均具有证据法则的性质,亦即具有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作用,其法定效力在于可以限制争执以及举证的范围。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对自认制度没有作明确的、详细的正面规定,只在最高人民法院颁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75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自认制度作了确认,即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明确表示承认的,当事人无须举证。
这一规定对弥补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缺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其无法涵盖自认制度的丰富内涵,无法满足民事诉讼实践的客观需要,也因此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境和问题。
第一,立法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私权理念。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的自认对人民法院没有任何拘束力。
因为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自认乃是当事人陈述的一部分,对受诉法院来说,其仅是一种证据材料,与当事人的其他陈述没有什么区别。
这样,人民法院完全可以抛开当事人的自认,而以其他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此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受诉法院完全可以不予考虑当事人的自认而自行进行调查取证,并以其所调查收集的证据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来对案件作出裁判。
笔者认为,只要一方当事人作出自认,即可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法院并以该自认之事实作为裁判的部分或者全部基础。
否则,对诉讼效率和经济性的提高构成了影响,也和民事诉讼的私权本质背道而驰。
第二,滞后于司法实践,从而使得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无法处理。
比如,在审判实践中,大量的民事经济案件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后,往往不出庭参加诉讼。
民事诉讼法中的自认是什么意思?民事诉讼法中的自认可以说是一种非常不利于自己利益的措施。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自认就是当事人承认自己做错事情或者不反驳对方的指控然后默认承认错误的意思。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还原了现实,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性,但是从另外一种角度上看,就是将自己推出去承担责任。
今天我们就“▲民事诉讼法中的自认”进行相关介绍。
▲一、自认的含义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他方当事人不利于自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或不予反驳或对其诉讼请求予以认可的意思表示,简言之就是在诉讼过程中对自己不利事实的承认。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对自认制度没有作明确的、详细的正面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颁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75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首次对自认制度作了确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再次间接确认了明示自认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比较全面、准确地规定了自认制度。
从司法解释及有关规定上来看,当事人自认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有:1、对方当事人无须举证,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2、约束法院,对于自认的事实法院必须予以认可。
(涉及人身关系的除外)。
▲二、自认分类1、纯粹的自认,也叫单纯的自认;2、附加限制的自认,即自认以后又附加一个条件,但附加限制的自认必须有证据证明自己所加的限制,否则后果与纯粹的自认相同;3、附加理由的自认,也叫附加理由的否认,但附加理由的自认必须有证据证明自己所加的理由,否则后果与纯粹的自认相同;4、拟制的自认,当事人到庭。
当事人到庭沉默不语或回答不知道,如果是应当知道或者亲身经历而回答不知道的,一般认定自认,除此之外,不认定自认。
另外,当事人到庭,拒绝质证没有合理的理由的,也认为构成自认,不质证有正当理由的,对方当事人还应继续举证。
5、拟制的自认,当事人不到庭。
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到庭,看作对原告诉讼请求的允诺,认定自认,如果原告没有正当理由不到庭的话,就按撤诉对待,而不是自认。
第1篇一、引言在法律实践中,自认和认诺是常见的法律行为,它们对于维护法律秩序、保障当事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自认是指当事人对法律事实的承认,认诺则是指当事人对他人权利主张的认可。
自认和认诺的法律后果,直接影响着案件的审理结果和当事人的利益。
本文将围绕自认和认诺的法律后果展开论述,以期为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自认的法律后果1. 自认的法律效力自认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旦自认,则视为其对自己主张的认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法律事实的陈述,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自认作为一种陈述,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2. 自认对诉讼的影响(1)自认的证明力自认具有高度证明力,一旦当事人自认,对方无需再提供证据证明该事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对方无需举证证明。
”自认的证明力高于其他证据。
(2)自认对举证责任的转移自认可能导致举证责任的转移。
在自认的事实范围内,对方当事人无需承担举证责任。
但若对方当事人提供反证,证明自认的事实不真实,则自认的效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3)自认对诉讼时效的影响自认可能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
当事人自认后,对方当事人可要求其在自认范围内行使权利,从而中断诉讼时效。
三、认诺的法律后果1. 认诺的法律效力认诺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旦认诺,则视为其承认对方权利主张的合法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权利义务的约定,应当真实、合法、自愿。
”认诺作为一种约定,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2. 认诺对诉讼的影响(1)认诺的证明力认诺具有证明力,但证明力低于自认。
在认诺的事实范围内,对方当事人仍需提供证据证明该事实。
(2)认诺对举证责任的影响认诺不影响举证责任。
当事人认诺后,对方当事人仍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认诺的事实。
(3)认诺对诉讼时效的影响认诺不影响诉讼时效。
当事人认诺后,诉讼时效不因认诺而中断。
四、自认和认诺的法律后果比较1. 证明力自认的证明力高于认诺,一旦自认,对方无需再提供证据证明该事实;认诺的证明力低于自认,对方仍需提供证据证明该事实。
第1篇一、引言民事法律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在诉讼过程中,对对方主张的事实无争议地予以确认的行为。
自认作为一种证据规则,对于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自认的后果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对自认事实的法律效力、证据效力以及诉讼程序的影响等。
本文将从自认的后果这一角度,对民事法律自认进行分析。
二、自认事实的法律效力1.自认事实具有约束力自认事实具有约束力,即自认人应当受自认事实的约束。
在自认的情况下,自认人不得再对自认事实提出异议,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例如,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一方当事人自认违约,那么该当事人不得再主张其没有违约。
2.自认事实具有证明力自认事实具有证明力,即自认事实在诉讼中具有证明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效力。
在自认的情况下,自认事实无需再经过其他证据的证明,即可作为证明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依据。
例如,在侵权责任案件中,如果原告自认被告侵权,那么原告无需再提供其他证据证明被告侵权。
三、自认事实的证据效力1.自认事实具有排除其他证据的效力自认事实具有排除其他证据的效力,即自认事实足以证明待证事实时,其他证据不再具有证明力。
在自认的情况下,自认事实已经足以证明待证事实,其他证据不再具有证明力。
例如,在财产继承案件中,如果继承人自认放弃继承权,那么其他证据不再具有证明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效力。
2.自认事实具有证明其他事实的效力自认事实具有证明其他事实的效力,即自认事实可以作为证明其他事实的依据。
在自认的情况下,自认事实可以证明与待证事实相关联的其他事实。
例如,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一方当事人自认履行了合同义务,那么可以据此证明该当事人已经履行了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四、自认对诉讼程序的影响1.自认可以简化诉讼程序自认可以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
在自认的情况下,当事人无需再对自认事实进行举证、质证,从而减少诉讼成本,缩短诉讼周期。
2.自认可能导致案件终止自认可能导致案件终止。
有关民事诉讼当事人自认的13条一般规则民事诉讼当事人自认是指当事人对于争议事实、争议关系的主张,即自愿承担举证责任和提供证据的主体。
自认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具有以下13条一般规则:1.当事人自认原则是指当事人应当对自己所提出的事实主张,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不能仅仅依靠对方的抗辩来实现自己的主张。
2.自认原则表明,没有当事人的自愿承担举证责任和提供证据,法院不会主动帮助当事人举证。
当事人如果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其主张将难以获得法律认可。
3.自认原则还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证据应当真实、合法、有效,并能够证明所主张的事实。
5.自认原则还要求当事人应当提供确凿的证据,而不是仅凭主观想法或推测就能够证明的事实。
当事人在提供证据时应当注意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6.自认原则并不排斥法院对特定事实进行调查。
当事人在提供证据后,如果法院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查,可以要求法院进行相关调查,以获取更全面的事实。
7.当事人在提供证据时应当注意证据的合法性。
非法获取的证据在诉讼中通常不被接受,对法庭来说丧失证明力,当事人应当尽量避免使用非法证据。
8.若当事人无法提供证明其主张的证据,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做出相应的判断。
在一些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要求当事人提供合理的解释或理由,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证据进行推定。
9.当事人的自认主张应当合理、具体、明确。
模糊不清或无法被法院认定的主张将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10.自认原则并不排斥当事人的抗辩权利。
当事人在提供证据后,有权对对方的主张进行抗辩,法院应当充分听取双方的辩论,并依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做出判断。
11.当事人在自认过程中应当遵循程序正义原则。
遵守诉讼规则,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提供证据,以确保公正公平的诉讼过程。
12.在自认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尊重对方的权益,不得损害对方合法利益。
法院对于滥用自认权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和纠正。
13.自认原则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于维护诉讼公正、促进当事人积极参与诉讼具有重要意义。
第1篇一、引言民事案件自认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或对方主张的事实表示认可的行为。
自认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民事案件自认的法律依据出发,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民事案件自认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
”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自认制度的基本规定。
根据该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若当事人承认对方主张的事实,则无需再提供证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对事实的陈述,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视为对事实的认可。
”该条规定了自认的成立条件,即当事人对事实的陈述需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方可视为对事实的认可。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对事实的陈述,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可以免除其举证责任。
”该条规定了自认的效力,即当事人对事实的陈述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后,对方当事人可以免除其举证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事实的陈述,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视为对事实的证明。
”该条规定了自认的证明效力,即当事人对事实的陈述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后,可以视为对事实的证明。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
当事人对事实的陈述,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可以免除其举证责任。
”该条规定了自认的适用范围,即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但对事实的陈述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免除其举证责任。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对事实的陈述,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视为对事实的证明。
第1篇一、引言自认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表示承认。
自认作为一种诉讼行为,对诉讼程序和结果具有重大影响。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
但在特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自认某些事实,从而免除举证责任。
本文将从自认的定义、法律依据、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自认的定义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在诉讼过程中明确表示承认。
自认包括明示自认和默示自认。
明示自认是指当事人直接表示承认对方主张的事实;默示自认是指当事人未提出反对意见,对方主张的事实视为被承认。
三、自认的法律依据1.《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
当事人不能证明自己的主张的,由对方承担不利后果。
”2.《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可以自认。
自认的事实,对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意见的,视为对该事实的自认。
”四、自认的法律后果1.免除举证责任自认的法律后果之一是免除举证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对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这意味着,一旦当事人自认某项事实,对方当事人就无需再对此事实提供证据,从而简化了诉讼程序,提高了诉讼效率。
2.承担不利后果自认的法律后果之二是承担不利后果。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能证明自己的主张的,由对方承担不利后果。
如果当事人自认的事实被法院采信,对方当事人无需再对此事实进行反驳,从而减轻了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负担。
3.限制反诉权利自认的法律后果之三是限制反诉权利。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不得对已自认的事实提出反诉。
这意味着,当事人一旦自认某项事实,对方当事人就不得以此为由提起反诉。
4.影响诉讼请求自认的法律后果之四是影响诉讼请求。
民事诉讼⾃认的法律效⼒是什么民事诉讼中具有很多的制度,其中⾃认制度就是⼀种。
当事⼈的⾃认从成⽴之时起便对作出⾃认的当事⼈发⽣拘束⼒,原则上,⾃认⼈不能撤销。
对⾃认的撤销仅适⽤于明⽰的⾃认。
下⾯就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相关资料。
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民事诉讼⾃认是什么意思?⾃认是指当事⼈对不利于⾃⼰事实的承认。
它分为诉讼中的⾃认和诉讼外的⾃认。
诉讼中的⾃认是指当事⼈在诉讼过程中对另⼀⽅当事⼈陈述的不利于⾃⼰的案件事实的承认。
中国证据法中所说的⾃认是在诉讼过程中的⾃认。
《最⾼⼈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规定》第8条规定:⾃认必须发⽣在诉讼过程中;⾃认是⼀⽅当事⼈对另⼀⽅当事⼈陈述的案件事实的承认;⾃认必须是明确表⽰的;⾃认必须具有合法性。
该条明确规范了⾃认制度,已构建起我国⾃认制度的框架。
由于学者认识个性的差异,同⼀概念也有不同的认识,关于⾃认也是如此。
⼆、民事诉讼⾃认的效⼒体现在哪些⽅⾯?(⼀)⾃认对当事⼈的效⼒。
对于作出⾃认的当事⼈⽽⾔,需要承担因承认于已不利事实⽽带来的法律后果,⽽且⾃认⼀旦作出,除⾮法定原因,不得撤销,同时也不能提出与⾃认事实相反的主张。
实际上⾃认也就成为证据的第五种类型——当事⼈的陈述。
对于对⽅当事⼈⽽⾔,⾃认则免除了其对该事实的举证责任。
因为,⾃已提出的对对⽅不利的事实已经得到了对⽅的承认,对于双⽅当事⼈不存在争议的事实,⽆需举证(⼆)⾃认对法院的效⼒。
⾃认的效⼒不仅约束当事⼈,⽽且对法院也有约束⼒。
法院在作出判决时必须受到当事⼈⾃认事实的约束。
法院在适⽤法律时,应当以当事⼈⾃认的事实为基础,法院没有必要对双⽅⼀致认定的事实的真实性进⾏审查,⽽且也不得作出与该⾃认事实相反的认定。
⾃认对法院的效⼒不仅拘束⼀审法院,⽽且对⼆审法院也具有约束⼒。
法院在⼀审中以当事⼈承认的事实为依据作出判决后,承认该事实的当事⼈在第⼆审中,不能在⽆正当理由时以证据推翻承认,⼆审法院仍然应当以⼀审承认事实为依据作出裁判。
第1篇在法律实践中,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权利、义务或者事实主张的承认。
自认是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具有很高的证明力。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自认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一、自认的法律效力1. 自认具有证明力。
自认是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的一种确认,具有很高的证明力。
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可以依据自认的事实进行判断,无需再进行举证。
2. 自认具有约束力。
自认是对自己权利、义务或者事实主张的确认,具有约束力。
当事人一旦自认,不得再对自认的事实提出异议。
3. 自认具有不可撤销性。
自认是一种法律行为,一旦作出,不得随意撤销。
当事人自认后,不得再以相同的事实主张推翻自认。
二、自认产生的法律后果1. 诉讼请求的确定。
自认使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予以确认,有助于法院在诉讼中确定诉讼请求。
如果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与诉讼请求相符,法院可以据此作出判决。
2. 举证责任的转移。
自认使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予以确认,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对方当事人无需再对自认的事实进行举证。
自认产生后,对方当事人只需对自认之外的事实进行举证。
3. 诉讼程序的简化。
自认有助于法院在诉讼中迅速查明案件事实,简化诉讼程序。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无需再经过质证、辩论等环节,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
4. 诉讼成本的降低。
自认有助于减少诉讼过程中因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而产生的诉讼成本。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无需再进行举证,有助于降低诉讼成本。
5. 维护社会诚信。
自认是对自己权利、义务或者事实主张的确认,有助于维护社会诚信。
当事人自认后,不得再以相同的事实主张推翻自认,有利于维护社会诚信。
6. 避免诉讼风险。
自认有助于当事人避免因事实主张不一致而产生的诉讼风险。
当事人自认后,对方当事人不得再对自认的事实提出异议,有助于避免诉讼风险。
三、自认的限制1. 自认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否则自认无效。
2. 自认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第1篇一、引言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行为。
在民事诉讼中,自认是一种重要的证据规则,对于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具有重要意义。
自认不仅关系到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还可能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自认的定义、自认的效力、自认的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自认的定义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明确表示承认的,视为自认。
自认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当事人直接在法庭上承认自己主张的事实;2.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明确表示承认自己主张的事实;3.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虽然未直接承认自己主张的事实,但通过自己的行为或沉默表明承认该事实。
三、自认的效力1. 自认具有拘束力。
自认一经作出,当事人不得反悔。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不得对自认的事实提出相反的证据,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 自认具有免除举证责任的作用。
自认的事实无需当事人再提供证据证明,法院可以直接认定该事实。
3. 自认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当事人对自认的事实,不得在与其他当事人的诉讼中反悔。
四、自认的法律后果1.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被法院认定后,将对当事人产生以下法律后果:(1)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得到确认,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当事人无需再提供证据证明自认的事实,节省了诉讼资源;(3)自认的事实可能对当事人产生不利影响,如导致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2.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被法院认定后,对以下方面产生法律后果:(1)当事人主张的事实被认定为真实,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2)当事人主张的事实被认定为虚假,法院将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3)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可能成为法院认定其他事实的基础,如因果关系、责任承担等。
3. 当事人反悔自认的事实,可能产生以下法律后果:(1)当事人需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可能导致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2)当事人可能因反悔自认的事实而承担不利后果,如败诉、赔偿等。
自认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法律规定)一,“自认”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自认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包括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
自认的本质是什么呢?诉讼上的自认是证明责任的一种例外,它本事并非证据方法,而是在辩论主义模式下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结果。
二,“自认”有什么法律效果?一方面,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
一方对另一方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的承认,另一方当事人无需再举证证明。
另一方面,对法院产生拘束力。
对于当事人的自认,法院原则上应该予以认定,无法定情形不能否认自认的效果。
三,哪些情况下不适用“自认”呢?主要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不适用“自认”:①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身份关系的事实,这部分事实必须法院依职权来查明。
②自认的事实与法院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不适用自认。
③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事实,不能作为其后续诉讼中的不利根据。
四,哪些主体可以“自认”?共同诉讼人,分为普通共同诉讼人和必要共同诉讼人。
普通共同诉讼人的自认只对作出自认的当事人有效。
必要共同诉讼人,其中一人所作的自认,若其他共同诉讼人既不表示承认也不表示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仍不表态的,视为全体共同诉讼人的自认;若其他必要共同诉讼人明确表示否认的,上述自认不对其发生效力。
五,“自认”的方式有哪些呢?自认可以采取三种方式:明示、默示(拟制自认)、附条件自认。
默示自认,也叫拟制自认,是指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既不表示肯定也不表示否定,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仍不表态的,视为对事实的承认。
附条件自认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附加条件的自认,仍然有可能构成自认,由法院依案件情况来予以认定。
自认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法律规定)自认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法律规定)六,“自认”能否撤销?在法庭辩论终结前只要满足一下情形之一的,是可以撤销的:①经对方当事人同意②自认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的。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效力摘要:自认是民事诉讼证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各国学者所关注。
本文中笔者试图从自认制度的效力和依据、自认效力的排除以及虚假自认的效力三方面着手对自认制度的效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认,效力,虚假自认自认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所陈述的于己不利的案件事实的明确承认。
自认是民事诉讼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有利于简化诉讼程序,保障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率,符合诉讼经济性的要求。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自认并未明确规定,而在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第八条对诉讼上的自认、拟制的自认、诉讼上的自认的撤回等内容作出相对系统的规定。
一、我国自认制度的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第八条:”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从该项法条我们可以看出自认制度的两项要件,即自认必须发生在诉讼过程中,并且自认须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
二、自认的效力和依据自认制度最核心的问题是其效力问题,横向上看,自认的效力涉及法院、自认当事人、对方当事人以及共同诉讼中的第三人。
(一)自认对当事人双方的效力对自认对方当事人而言,《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自认对对方当事人产生”无需举证”的效力,也就是所谓的免证力。
对做出自认的当事人而言,《规定》的第八条第四款规定,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该款规定了可以撤回自认的情形,反过来说,也就是基于禁反言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自认对其作出者本人是具有拘束力的,只有满足了这一款规定的情形,才可以撤回。
(二)自认对法院的效力《规则》第七十四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在起诉状、答辩状、陈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词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确认,但当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关于当事人“自认”的注意事项一、自认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
在自认的例外情形上,应特别注意《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九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即“自认的事实与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并非当事人作出的所有的对于己不利的事实的承认,人民法院都予以确认。
审判实践中,当事人牺牲较小的利益作于己不利的承人,以换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并不鲜见。
“自认的事实与查明的事实不符”,是指当事人于诉讼上自认的事实,与法官依据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以及在案证据,已经形成内心确信的事实不相符,且当事人的自认亦不能动摇法官心证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二条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对于涉及身份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应当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的事实,不适用前款自认的规定。
自认的事实与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二、拟制自认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
1、消极沉默的当事人必须明知其行为构成拟制自认。
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主张事实消极沉默时,审判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该行为可能构成拟制自认,并告知该拟制自认的法律后果等同于明示的自认。
若当事人明确了解后,经审判人员询问其仍不作陈述,依然保持沉默的,审判人员可适用本条规定作出认定。
2.“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包括明确表示不争执的情形。
实践中,当事人“不作争执”除了表现为消极沉默、避而不答外,还可能存在回答“对此无意见”或者“对此不予争执”的情形。
民事诉讼中的⾃认民事诉讼中的⾃认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对他⽅当事⼈不利于⾃⼰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或不予反驳或对其诉讼请求予以认可的意思表⽰,简⾔之就是在诉讼过程中对⾃⼰不利事实的承认。
我国现⾏的民事诉讼法对⾃认制度没有作明确的、详细的正⾯规定,最⾼⼈民法院颁⾏的《关于适⽤〈中华⼈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问题的意见》的第75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次对⾃认制度作了确认;最⾼⼈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式改⾰问题的若⼲规定》,再次间接确认了明⽰⾃认的效⼒,最⾼⼈民法院2001年12⽉21⽇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规定》,⽐较全⾯、准确地规定了⾃认制度。
从司法解释及有关规定上来看,当事⼈⾃认所产⽣的法律后果有:⼀、对⽅当事⼈⽆须举证,免除对⽅当事⼈的举证责任。
⼆、约束法院,对于⾃认的事实法院必须予以认可。
(涉及⼈⾝关系的除外)。
举⼀个典型的例⼦来说明⼀下⾃认的法律后果。
甲开⼀家超市,⼄负责为其供货。
双⽅才开始业务往来时每次送货收货都有⼿续,但双⽅业务时间久了之后,甲收货时就不再为⼄打收到条,⼄也认为双⽅业务关系⼀直很好,因此⼄在收到甲的货款时也没有打收到条。
后因甲长期拖⽋⼄的货款不给,⼄将甲诉⾄法院,要求甲⽀付货款16000元。
在庭审过程中,⼄⽅没有证据证明其给甲送货,但在法官询问甲⼄双⽅是否存在业务关系时,甲承认⼄为其送了货,价款为16000元(在甲的⾓度看即⾃认)。
因为甲的⾃认,免除了⼄的举证责任,但甲同时⼜说已经给⼄货款12000元,实际他只⽋⼄货款4000元,但是因为甲没有证据证明其已经给⼄货款12000元(因甲没有收到条),所以法院最后判决甲⽀付⼄货款16000元。
事实上甲确实给⼄已经⽀付了12000元。
从上个案例可以看出,如果甲在庭审过程中不⾃认,即不认可⽋⼄16000元货款,则本案依照举证规则,则应由⼄来举证其与甲存在业务关系,并且甲⽋其货款总额为16000元。
事实上⼄也不可能举出证据来证明甲⽋其16000元,从⽽⼄要承担败诉的后果。
《论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篇一一、引言在民事诉讼中,自认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
拟制自认,即非自愿自认的情景,常常成为法律实践中引人关注的话题。
拟制自认,指在特定情况下,法院根据法律规定或程序规则,对某些事实或证据进行推定或认定,即使当事人并未明确承认或否认。
这一制度的引入对于提升诉讼效率、减少纠纷复杂性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在适用中需要仔细考虑其公平性、准确性和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
本文将从概念界定、制度分析、争议探讨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深入探讨民事诉讼中拟制自认的实践问题。
二、拟制自认的概念界定拟制自认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基于法律规定或程序规则,对某些事实或证据进行推定或认定的情况。
具体而言,它是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法院根据证据规则、法律规定等对事实进行认定,尽管当事人并未直接自认该事实。
拟制自认制度旨在保障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但同时也需确保公正、公平。
三、拟制自认的制度分析1. 拟制自认的适用条件:拟制自认的适用通常在特定情况下进行,如举证责任分配、证据的充分性等。
当一方当事人未能充分举证时,法院可能会依据一定标准对事实进行认定。
2. 程序保障与权益平衡:拟制自认制度的实施应遵循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原则,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在适用过程中,法院应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诉求,确保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3. 法律效果与影响:拟制自认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对事实的认定上。
一旦法院作出拟制自认的认定,该事实将作为判决的依据之一。
然而,这一认定并非绝对无误,当事人仍可通过上诉等途径进行救济。
四、拟制自认的争议探讨1. 公平性问题:有人认为拟制自认制度可能导致不公平现象。
例如,当一方当事人因某种原因未能充分举证时,可能会被法院认定为拟制自认,从而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这需要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判决的公正性。
2. 举证责任分配: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以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平衡是拟制自认制度应用的关键所在。
第1篇一、引言在民事诉讼中,自认是指当事人对对方主张的事实无争议的承认。
自认作为一种诉讼行为,具有减轻当事人举证责任、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等积极作用。
然而,自认的法律后果也是民事诉讼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自认的定义、种类、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自认的定义及种类1. 自认的定义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或对方主张的事实表示承认,以减轻或免除对方举证责任的一种诉讼行为。
2. 自认的种类(1)完全自认:当事人对对方主张的全部事实表示承认。
(2)部分自认:当事人对对方主张的部分事实表示承认。
(3)限制性自认:当事人对对方主张的事实承认部分,但对该部分事实提出反驳或补充。
三、自认的法律后果1. 免除对方举证责任自认的法律后果之一是免除对方举证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无争议的,可以免除对方举证责任。
”因此,当一方当事人对对方主张的事实自认后,对方无需再对该事实提供证据。
2. 产生拘束力自认的法律后果之二是产生拘束力。
自认一经作出,即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当事人不得在后续诉讼中对该事实进行否认或反驳。
但是,对于自认的事实,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提出证据进行反驳或补充。
3. 影响诉讼请求的成立自认的法律后果之三是影响诉讼请求的成立。
在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请求负有举证责任。
当一方当事人对对方主张的事实自认后,对方无需再对该事实提供证据。
因此,如果当事人对对方主张的事实自认,可能会使得对方的诉讼请求成立。
4. 影响诉讼程序的进行自认的法律后果之四是影响诉讼程序的进行。
自认使得诉讼程序简化,提高了诉讼效率。
当一方当事人对对方主张的事实自认后,对方无需再对该事实进行举证,从而缩短了诉讼周期。
5. 影响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自认的法律后果之五是影响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自认使得一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得到加强,而对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则相对减弱。
Growing up is a game against yourself. Don’t worry that others will do better than you. You just need to do better every day than the day befor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民事诉讼法中自认条文指的是什么《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第75条规定“一方当事人结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明示承认的,对方当事人无须举主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条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但涉及身分关系的案件除外”。
从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就在我国的法律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保障了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保证了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公正性。
其中的自认条文是民事诉讼法中一个重要的存在,那么民事诉讼法中自认条文指的是什么?此条文有什么样的作用?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说明下。
一、自认的分类自认又被称为承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做出的,认为对方当事人的事实主张是真实的意思表示。
”自认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规定。
自认根据不同的标准可被划分成不同的种类,其中比较重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根据自认做出的时间和场所不同可将自认分为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
(2)根据自认主体的不同,自认可被分为本人的自认和代理的自认;(3)根据自认是否附加条件分为完全自认和限制自认;(4)根据是否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可分为明示自认和默示自认;二、自认条文的效力1、相关规定《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第75条规定“一方当事人结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明示承认的,对方当事人无须举主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条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第1篇一、引言在法律实践中,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诉讼请求或答辩意见的承认。
自认的法律后果是指当事人自认所产生的法律效果。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自认具有约束力,对法院的裁判具有决定性作用。
然而,自认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可能导致不利后果。
本文将探讨自认的法律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自认的法律后果1. 自认的约束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对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这意味着,一旦当事人自认,对方当事人无需再为此事实提供证据。
自认的约束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认的事实成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依据当事人的自认进行裁判,无需再对自认的事实进行审查。
(2)自认的事实具有证明力。
自认的事实无需再经过其他证据的佐证,即可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3)自认的事实具有最终效力。
一旦当事人自认,对方当事人不得再对此事实提出异议。
2. 自认的不利后果虽然自认具有约束力,但同时也存在不利后果。
以下是自认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1)可能导致不利判决。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可能并非真实情况,一旦法院采纳该事实作为裁判依据,可能导致不利判决。
(2)可能导致诉讼成本增加。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可能需要重新调查、取证,增加诉讼成本。
(3)可能导致诉讼拖延。
在自认的事实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当事人可能需要重新进行诉讼程序,导致诉讼拖延。
三、防范措施1. 严格审查自认的事实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并非绝对可靠,因此在诉讼过程中,应严格审查自认的事实。
以下是一些审查措施:(1)核实自认事实的真实性。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是否真实,需要通过调查、取证等方式进行核实。
(2)审查自认事实的合法性。
自认的事实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3)分析自认事实的合理性。
自认的事实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符合常理。
2. 提高法律意识当事人应提高法律意识,充分了解自认的法律后果。
以下是一些提高法律意识的方法:(1)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自认
自认是当事人对于己不利的事实的承认。
诉讼中的自认一经作出,不仅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对法院的裁判行为也产生拘束力。
对当事人而言,一方当事人的自认行为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作出自认的当事人非有充分的证据不得撤回自认;对法院而言,法院应当受当事人自认事实的约束,依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作出裁判。
《证据规定》从自认的构成、法律后果、拟制自认的构成要件,推翻自认的条件、不能适用自认规则的情形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1、自认的条件、范围和法律效果。
自认必须在诉讼程序中作出,既可以是审理前的准备阶段,也可以是辩论终结前的法庭审理阶段,当事人诉讼之外的承认行为不构成自认;自认不限于口头方式作出,当事人在书面诉讼材料中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承认,也构成自认。
自认具有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和对人民法院产生拘束力的法律后果。
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确认,并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事实基础。
2、拟制自认。
拟制自认是指对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不表示承认也不表示否认的应视为自认的情形。
审判实践中,经常出现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持消极的态度,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情形。
民事诉讼本身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当事人消极对待诉讼,不利于法院的审理。
为调动当事人诉讼的积极性,提高审判效率,在审判人员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充分说明进行询问后,另一方当事人仍不明确表示意见的,应当视为其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这里的“充分说明”是指对当事人的沉默的法律后果的说明;“询问”是指审判人员就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真实性而向当事人进行的核对和发问。
在审判实践中,为避免因审判人员怠于履行释明义务而引发被动;同时也防止个别当事人借口法官没有履行释明义务而随意撤回自认,必须在庭审过程中将审判人员说明和询问当事人的过程认真记录在卷,以此作为当事人自认的重要依据。
3、代理人的承认问题。
《证据规定》对代理人的承认,根据代理人代理权限的不同分别加以规范。
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与当事人本人的诉讼权利范围基本一致,其对事实的承认,应视为当事人本人的承认;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由于无权代为承认诉讼请求,在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对诉讼请求承认的情形下,其
承认行为超出了代理权限因而不具有自认的效力。
但当事人在场的,当事人对代理人的承认行为的内容和法律后果应当有充分的了解,其未做否认表示的,应视为当事人的承认。
4、自认的撤回。
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诉讼中实施了一定的诉讼行为后,没有正当理由,不得实施否定或与前一行为相矛盾的诉讼行为。
自认一经作出,即对当事人和法院产生约束力,当事人不得随意撤回自认,否则势必有损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对诉讼效率和诉讼经济也将造成消极影响。
《证据规定》对当事人推翻自认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即只有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撤回自认。
5、不能适用自认规则的特殊情况。
身份关系的争议,如婚姻家庭、收养、继承等争议不适用自认规则。
这类案件涉及社会的基本伦理价值和基本人权的保护,适用自认规则可能发生有悖伦理价值和违反人权的后果。
对于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属于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范畴,也不能适用自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