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一)
- 格式:docx
- 大小:15.36 KB
- 文档页数:3
民事诉讼中自认问题的探究作者:边楚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8年第02期摘要:自认,即承认一种事实,可以分为诉讼上自认与诉讼外自认,这是根据承认的时间不同。
然而在实际的法律工作实践中,各国依据各自的法律不同对自认的法律规定也不同。
在我国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实践,自认制度都很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对自认制度进行探究对于我国诉讼司法实践将会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自认;自认制度;探究一、自认的理论概述(一)自认的定义自认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术语,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旦诉辩双方当事人中一方当事人就另一方所提出的不利于己的主张陈述为真实或不予争执的,便可以使主张者的举证责任得以免除,进而确认其所主张的事实。
(二)自认的理论分类1.诉讼上的自认与诉讼外的自认诉讼上的自认,是指在法庭辩论或者准备程序中,当事人向法院所做出的接受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表示。
诉讼上的自认必须在法庭上或者面对法官时为之。
诉讼外的自认,是指在法庭以外,一方当事人接受对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的一种表示。
但是,要想使对方举证责任得以免除,只能使诉讼外的自认转变为诉讼上的自认。
2.实际自认和拟制自认实际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对对方当事人所提出的事实明确地表示承认。
拟制自认,其含义是指对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在诉讼的任意阶段都没有做出承认或者否认的意思表示。
实际自认和拟制自认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二者的构成要件不同。
实际自认的事实的构成要件是当事人在对方当事人主张之后作出的与对方相一致的事实陈述,且必须是于己不利的事实。
不强调审判人员的阐明义务。
3.本人自认和代理人自认本人自认是指,在诉讼中由当事人本人所做出的承认另一方当事人事实主张的行为,代理人的自认是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自认则视为当事人的自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情况除外。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自认自认是当事人对于己不利的事实的承认。
诉讼中的自认一经作出,不仅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对法院的裁判行为也产生拘束力。
对当事人而言,一方当事人的自认行为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作出自认的当事人非有充分的证据不得撤回自认;对法院而言,法院应当受当事人自认事实的约束,依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作出裁判。
《证据规定》从自认的构成、法律后果、拟制自认的构成要件,推翻自认的条件、不能适用自认规则的情形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1、自认的条件、范围和法律效果。
自认必须在诉讼程序中作出,既可以是审理前的准备阶段,也可以是辩论终结前的法庭审理阶段,当事人诉讼之外的承认行为不构成自认;自认不限于口头方式作出,当事人在书面诉讼材料中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承认,也构成自认。
自认具有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和对人民法院产生拘束力的法律后果。
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确认,并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事实基础。
2、拟制自认。
拟制自认是指对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不表示承认也不表示否认的应视为自认的情形。
审判实践中,经常出现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持消极的态度,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情形。
民事诉讼本身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当事人消极对待诉讼,不利于法院的审理。
为调动当事人诉讼的积极性,提高审判效率,在审判人员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充分说明进行询问后,另一方当事人仍不明确表示意见的,应当视为其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这里的“充分说明”是指对当事人的沉默的法律后果的说明;“询问”是指审判人员就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真实性而向当事人进行的核对和发问。
在审判实践中,为避免因审判人员怠于履行释明义务而引发被动;同时也防止个别当事人借口法官没有履行释明义务而随意撤回自认,必须在庭审过程中将审判人员说明和询问当事人的过程认真记录在卷,以此作为当事人自认的重要依据。
3、代理人的承认问题。
《证据规定》对代理人的承认,根据代理人代理权限的不同分别加以规范。
浅析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自认规则自认,是指在作为辩论的陈述中,表明对对方所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认可的意思①。
自认规则是民事诉讼当中最基本的规则之一,因其所具有的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以及适当限制法院的职权,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公平正义等诸多功能而被世界多数国家的民事诉讼法以及证据法所吸纳。
我国对自认规则的理论探究和立法尚属于初级阶段,有关自认的规定漏洞颇多。
正因为这样立法现状,造成我国自认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大大减退,使自认本身具有的特殊功能因未被立法具体化而丧失。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应当在发展理论的过程中仍然要坚持完善立法,从而建立起我们国家的自认制度。
一、我国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的现状我国自颁布民事诉讼法以来一直未将自认规则纳入其中。
直到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貫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5条的规定使得我国的自认规则首次在立法当中体现,为我国研究自认立法开创了先河。
此番规定并未直接使用“自认”这一专门术语,但就其所表达的内容来看,却是我国自认规则在民事诉讼领域内一大进步。
这就为随后自认规则的发展敞开了大门,为我国自认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规定》第21条、第22条,这两个条文规定了自认的两种表达方式,即明示和默示。
当事人在自认时被赋予两种方式,不仅使得案情简化,也使得法官能够做出清晰的判断。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亦对自认规则作了规定,而此次的规定比起以往任何一部法律或者司法解释规定的更加具体丰富,涉及的范围更广,更详细。
如该规定吸收了先前自认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还在此基础上新增了自认对当事人的效力、自认的撤销及委托代理人自认效力等内容。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的解释》第92条明确了自认规则对法院的效力问题,也进一步明确了自认的范围与对象。
《论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篇一一、引言在民事诉讼中,自认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
拟制自认,即视为自认的规则,是在一定情况下被法律所认可的,用于确定案件事实和当事人责任的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民事诉讼中拟制自认的内涵、适用条件、法律效果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拟制自认的内涵拟制自认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法院根据法律和事实情况,对某些未经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予以认可并视同其已经承认的制度。
其目的是简化诉讼程序,减少证据争议,保障当事人权益。
三、拟制自认的适用条件1. 特定案件类型:拟制自认主要适用于具有较强争议性的案件,如侵权责任纠纷、合同纠纷等。
2. 事实基础:拟制自认的事实必须基于客观事实和证据,且该事实对案件的解决具有关键性。
3. 法律程序:拟制自认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如当事人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异议等。
四、拟制自认的法律效果拟制自认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证据效力:拟制自认的事实被视为已经得到当事人承认的证据,具有较高的证明力。
2. 认定事实:拟制自认可简化诉讼程序,有助于法院认定事实和作出判决。
3. 法律责任:拟制自认可能导致当事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拟制自认在实践中的运用在民事诉讼中,拟制自认的运用需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适用:法院在适用拟制自认时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确保程序合法、结果公正。
2. 公正公平:应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平等地位。
3. 尊重事实:尊重客观事实和证据,合理判断案件中的各种情况,防止滥用拟制自认。
4. 提高效率:合理运用拟制自认制度可以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审判效率,减轻当事人诉累。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对民事诉讼中拟制自认的研究可以看出,该制度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能够简化诉讼程序,减少证据争议,有助于法院认定事实和作出公正的判决。
然而,为确保拟制自认制度的合理运用,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二是要尊重客观事实和证据;三是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四是要提高审判效率。
论民事诉讼中自认制度作者:闫向琼来源:《北极光》2016年第04期摘要:自认制度是我国民事证据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我国对自认规则的理论研究和相关立法尚处于构建阶段,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自认规则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就其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民事自认;构成要件;立法现状;法律规制一、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概念我国理论界对于民事自认的含义有多种不同的论述。
概括主要有:一种是认为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主张的案件事实(事实主张)和诉讼请求(权利主张)的认可或承诺;[1]另一种认为自认指的是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所主张不利于己的事实或诉讼请求进行承认;[2]第三种认为自认只是当事人的承认,主要表现在他方在陈述不利于己的事实时,不予辩驳,而是承认。
[3]对民事自认的定义尽管有不同之处,但均指出自认是一方对于另一方所提出主张的承认。
综上并结合我国民事诉讼的具体情况,自认的概念应界定为:在民事诉讼程序进行过程中(包括审前程序中)自认方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对相对方所主张的于己不利的案件事实的认可。
二、民事自认的构成要件(一)民事自认的主体民事自认主体应包括: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和第三人。
但应限定:(1)在当事人缺乏相应的诉讼行为能力时,其法定代理人可依照法律的授权作出与当事人本人法律效力完全相同的自认。
但诉讼代理人、代表人若无当事人的特别授权,则不得代当事人作出自认。
(2)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享有原告具有的所有权利,可以作出自认。
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只有在涉及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实上才可以作出自认。
(二)民事自认的对象自认的对象应是与对方当事人的主张一致、且对自认方不利的非涉及身份关系的事实。
原因有:(1)自认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基础就是自认方对相对方所提出的有关案件事实的主张以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作出的认可且免除了对方的举证责任。
但是对于先行自认只有相对方对自认方的陈述加以援引后才可以成立自认。
《论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篇一一、引言在民事诉讼中,拟制自认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
它涉及到诉讼程序中的证据规则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拟制自认的概念、性质、适用条件及其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拟制自认的概念及性质拟制自认,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未对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的有利于自己的事实主张进行明确否认,从而被法院视为对其真实性的默认。
拟制自认并非真实的自认,而是一种法律上的推定。
其性质属于证据规则的一种,旨在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
三、拟制自认的适用条件拟制自认的适用需满足一定条件。
首先,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明确指出其主张的事实对自身有利。
其次,被主张方当事人未对该事实进行明确否认。
这里的关键在于“未明确否认”,即被主张方当事人的态度必须是不置可否或含糊其词。
最后,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根据证据规则和案件情况,认定被主张方当事人的态度构成拟制自认。
四、拟制自认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拟制自认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简化了诉讼程序,提高了诉讼效率。
在许多情况下,通过拟制自认,法院可以快速认定事实,减少诉讼过程中的争议和纠纷。
其次,拟制自认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
它使得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能够更加准确地认定事实,从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拟制自认还有助于促进当事人之间的和解。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能会因为担心承担不利后果而选择和解,而拟制自认为和解提供了可能性。
五、拟制自认的实践应用及问题在民事诉讼实践中,拟制自认的应用广泛。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在实践中对拟制自认的认定存在差异。
另一方面,部分当事人可能利用拟制自认规则进行恶意诉讼或逃避责任。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拟制自认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以保障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六、结论总之,拟制自认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证据规则。
它简化了诉讼程序,提高了诉讼效率,维护了司法公正。
《论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篇一一、引言在民事诉讼中,拟制自认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
它涉及到诉讼程序中的证据规则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拟制自认的内涵、作用及其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拟制自认的内涵拟制自认,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未明确否认对方当事人的主张,而通过其行为或沉默表示默许或接受,从而被法院视为对其不利的主张予以认可的制度。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和公平原则。
三、拟制自认的作用(一)提高诉讼效率在民事诉讼中,通过拟制自认的制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和纠纷,使双方当事人更快地达成共识,从而提高诉讼效率。
这有助于节约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成本。
(二)维护公平正义拟制自认的制度有助于维护公平正义。
当一方当事人不进行明确的否认或反驳时,其行为或沉默可以被视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认可。
这种制度促使当事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证据,有利于法院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从而实现公正的裁决。
四、拟制自认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一)适用条件拟制自认的适用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首先,对方当事人的主张必须明确、具体;其次,一方当事人未明确否认或反驳该主张;最后,该主张对案件的审理具有实质性影响。
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法院可以认定拟制自认成立。
(二)实例分析以一起民事案件为例,原告主张被告欠其货款未付,而被告未明确否认该主张。
在庭审过程中,被告未提出任何反驳证据或异议,而是选择了沉默。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认定被告对原告的主张进行了拟制自认,从而作出有利于原告的裁决。
五、拟制自认的争议与完善建议(一)争议问题尽管拟制自认在民事诉讼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争议问题。
例如,如何界定“未明确否认或反驳”的行为或沉默?是否应当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抗辩机会?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二)完善建议为了更好地发挥拟制自认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明确界定“未明确否认或反驳”的行为或沉默的具体情形;其次,为当事人提供一定的抗辩机会,以保护其合法权益;最后,加强司法监督,确保拟制自认的适用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
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一)摘要:自认是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有的价值。
文章试图从自认的含义、自认的法理基础、自认的理论分类、自认的效力、自认的制度价值等问题逐步展开讨论研究。
关键词:自认;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效力。
一、自认的定义。
(一)其他国家法律中对“自认”的定义。
由于各国法律传统诉讼理念的巨大差异和司法体制诉讼程序设置的不同,对于自认的定义规定也不尽一致。
法国《民法典》规定:“裁判上的自认系指当事人或经当事人专门委托授权的人在法庭上所做的声明。
”德国《民事诉讼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所主张的事实,在诉讼中经过对方当事人自认,无须再举证”;日本《民事诉讼法典》规定:“当事人在法院已自认的事实,无须证明。
”(二)各国学者对“自认”的定义。
在学理上,受各自诉讼文化、司法传统、法律理念和现实国情等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学者对自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日本法学家兼子一教授对自认的定义为:当事人在起诉讼的口头辩论或准备程序中所作出的与对方当事人主张一致而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陈述。
而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陈玮直则认为:自认者,当事人之一方对于他造当事人之主张事实,在诉讼中为承认之声明或表示也。
另一台湾学者李学灯认为:自认系指当事人对于他造主张不利于己之事实,于诉讼上陈述其为真实,或谓当事人一造所主张之事实,于他造当事人不利,而他造于诉讼上为承认此事实之陈述者。
(三)我国关于自认的理论学说与立法实践。
关于“自认”的定义,在我国诉讼法学界也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述方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或者对他方的诉讼请求加以认诺的意思表示。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中,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主张的案件事实(事实主张)和诉讼请求(权利主张)的认可或承诺称为当事人的承认。
第三种观点认为,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的意思表示。
第1篇一、引言在民事诉讼中,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予以承认,从而使该事实处于证明责任免除的状态。
自认作为一种重要的诉讼制度,对于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民诉自认的概念、特征、适用条件、法律后果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民诉自认的概念与特征1. 概念民诉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予以承认,从而使该事实处于证明责任免除的状态。
自认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
明示自认是指当事人明确表示承认某事实;默示自认是指当事人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承认,但其行为表明其承认了该事实。
2. 特征(1)自认的主体是当事人。
自认是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予以承认,非当事人不能自认。
(2)自认的对象是事实。
自认只能针对事实,不能针对法律适用。
(3)自认是单方行为。
自认是当事人单方作出的,不需要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4)自认具有免除证明责任的法律效果。
自认的事实,对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三、民诉自认的适用条件1. 自认主体须为当事人。
非当事人不得自认。
2. 自认对象须为事实。
自认不能针对法律适用。
3. 自认须为单方行为。
自认是当事人单方作出的,无需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4. 自认须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
自认的事实必须真实存在,且符合法律规定。
5. 自认须在诉讼过程中作出。
自认应当在诉讼过程中作出,否则不发生自认的法律效力。
四、民诉自认的法律后果1. 免除证明责任。
自认的事实,对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2. 限制反悔。
自认的事实,当事人不得在诉讼中反悔。
3. 限制证据提供。
自认的事实,对方当事人不得提供相反证据。
4. 影响证据认定。
自认的事实,法院在认定事实时,应当予以充分考虑。
5. 影响诉讼请求。
自认的事实,可能导致诉讼请求部分或全部成立。
五、结语民诉自认作为一种重要的诉讼制度,对于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自认的适用并非没有限制,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自认的适用条件,避免滥用自认制度。
同时,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充分审查自认的事实,确保自认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第1篇一、引言民事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因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发生的纠纷,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证据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依据。
自认作为一种特殊的证据规则,对于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民事诉讼的自认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自认的概念及意义1. 自认的概念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在诉讼过程中,自愿承认对方的事实主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自认是指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主张,在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自愿表示承认的行为。
2. 自认的意义(1)简化诉讼程序。
自认制度的设立,使得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不再需要通过举证证明,从而简化了诉讼程序,提高了诉讼效率。
(2)保障当事人权益。
自认制度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轻当事人因举证困难而导致的诉讼风险。
(3)维护司法公正。
自认制度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避免因举证困难而导致的司法不公。
三、自认的法律规定1. 自认的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自认适用于以下情况:(1)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在诉讼过程中,自愿承认对方的事实主张;(2)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在诉讼过程中,没有提出反驳意见,且对方当事人申请法院认定的事实;(3)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在诉讼过程中,没有提出反驳意见,且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主张。
2. 自认的效力(1)自认具有约束力。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在诉讼过程中,自愿承认对方的事实主张,该自认具有约束力,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
(2)自认具有证据效力。
自认作为证据,在诉讼过程中,具有证明力。
对方当事人不得以自认的事实主张进行反驳。
3. 自认的例外情况(1)自认的撤销。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在诉讼过程中,自愿承认对方的事实主张后,如发现该事实主张存在错误,可以申请撤销自认。
(2)自认的否认。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在诉讼过程中,自愿承认对方的事实主张后,如发现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存在虚假、伪造等情况,可以申请否认自认。
《论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篇一一、引言在民事诉讼中,拟制自认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
它涉及到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或证据的默认或默认性承认。
本文旨在探讨拟制自认在民事诉讼中的定义、性质、适用条件及其法律效果,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局限性。
二、拟制自认的定义与性质拟制自认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未明确否认或反驳另一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或证据,从而被视为对这一事实或证据的默认或承认。
这种默认或承认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对案件的判决结果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拟制自认的性质主要表现在其具有默示性、可推定性以及法律约束力。
三、拟制自认的适用条件拟制自认的适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拟制自认适用于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事实或证据的承认或默认。
其次,拟制自认的成立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如当事人未在法定时间内提出反驳或否认等。
最后,拟制自认的适用还需要考虑公平、公正等法律原则,以确保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四、拟制自认的法律效果拟制自认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效果。
一方面,它能够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使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另一方面,拟制自认还能够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促进案件的快速解决。
此外,拟制自认还能够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拟制自认在实践中的应用与价值拟制自认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价值。
首先,拟制自认能够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主张不进行反驳或否认,法院可以依据拟制自认的规定,直接认定该事实或证据的真实性,从而加快案件的审理进程。
其次,拟制自认能够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通过拟制自认的规定,当事人不能随意否认或反驳对方的主张,从而保障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最后,拟制自认还有助于促进诚信诉讼氛围的形成。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诚实守信,尊重法庭和对方当事人。
如果当事人随意否认或反驳对方的主张,不仅会浪费司法资源,还会损害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第1篇一、引言民事诉讼自认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对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予以承认,并同意法院根据该事实作出判决的一种诉讼行为。
自认作为一种重要的诉讼制度,对于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自认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本文将从自认的定义、法律依据、自认的条件、自认的法律效力以及自认的例外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自认的定义自认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对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予以承认,并同意法院根据该事实作出判决的一种诉讼行为。
自认包括明示自认和默示自认两种形式。
明示自认是指当事人明确表示承认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默示自认是指当事人未明确表示承认,但根据法律规定,其行为足以推定其承认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
三、自认的法律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有矛盾或者有疑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陈述、质证、鉴定、勘验等。
”这一规定为自认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也明确规定了自认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自认的条件、法律效力以及例外情况等。
四、自认的条件1. 自认的事实必须是案件事实。
即自认的事实应当是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而非其他与案件无关的事实。
2. 自认必须明确、具体。
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承认应当是明确、具体的,不能含糊其辞或者模棱两可。
3. 自认必须自愿。
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承认应当是自愿的,不能是在被迫或者压力下作出的。
4. 自认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承认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五、自认的法律效力1. 自认的事实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承认,对对方当事人和法院都具有约束力,法院在判决时应当依据自认的事实作出判决。
2. 自认的事实对诉讼程序具有影响。
自认的事实可以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
《论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篇一一、引言在民事诉讼中,自认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
拟制自认,即非自愿自认的情景,常常成为法律实践中引人关注的话题。
拟制自认,指在特定情况下,法院根据法律规定或程序规则,对某些事实或证据进行推定或认定,即使当事人并未明确承认或否认。
这一制度的引入对于提升诉讼效率、减少纠纷复杂性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在适用中需要仔细考虑其公平性、准确性和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
本文将从概念界定、制度分析、争议探讨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深入探讨民事诉讼中拟制自认的实践问题。
二、拟制自认的概念界定拟制自认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基于法律规定或程序规则,对某些事实或证据进行推定或认定的情况。
具体而言,它是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法院根据证据规则、法律规定等对事实进行认定,尽管当事人并未直接自认该事实。
拟制自认制度旨在保障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但同时也需确保公正、公平。
三、拟制自认的制度分析1. 拟制自认的适用条件:拟制自认的适用通常在特定情况下进行,如举证责任分配、证据的充分性等。
当一方当事人未能充分举证时,法院可能会依据一定标准对事实进行认定。
2. 程序保障与权益平衡:拟制自认制度的实施应遵循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原则,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在适用过程中,法院应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诉求,确保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3. 法律效果与影响:拟制自认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对事实的认定上。
一旦法院作出拟制自认的认定,该事实将作为判决的依据之一。
然而,这一认定并非绝对无误,当事人仍可通过上诉等途径进行救济。
四、拟制自认的争议探讨1. 公平性问题:有人认为拟制自认制度可能导致不公平现象。
例如,当一方当事人因某种原因未能充分举证时,可能会被法院认定为拟制自认,从而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这需要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判决的公正性。
2. 举证责任分配: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以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平衡是拟制自认制度应用的关键所在。
民事诉讼中⾃认是什么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
法院在当事⼈和其他诉讼参与⼈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的诉讼关系的总和,民事诉讼中⾃认是什么?下⾯,店铺⼩编整理了有关法律知识,供⼤家学习参考。
民事诉讼中⾃认是什么民事诉讼中的⾃认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对他⽅当事⼈不利于⾃⼰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或不予反驳或对其诉讼请求予以认可的意思表⽰,简⾔之就是在诉讼过程中对⾃⼰不利事实的承认。
当事⼈⾃认所产⽣的法律后果有:⼀、对⽅当事⼈⽆须举证,免除对⽅当事⼈的举证责任。
⼆、约束法院,对于⾃认的事实法院必须予以认可。
(涉及⼈⾝关系的除外)。
⾃认可分为:1、纯粹的⾃认,也叫单纯的⾃认;2、附加限制的⾃认,即⾃认以后⼜附加⼀个条件;如上所举的例⼦,甲的⾃认就是⼀个附加限制的⾃认。
但附加限制的⾃认必须有证据证明⾃⼰所加的限制,否则后果与纯粹的⾃认相同;3、附加理由的⾃认,也叫附加理由的否认;如上所举的例⼦,甲的⾃认就是⼀个附加理由的⾃认。
但附加理由的⾃认必须有证据证明⾃⼰所加的理由,否则后果与纯粹的⾃认相同;4、拟制的⾃认,当事⼈到庭。
当事⼈到庭沉默不语或回答不知道,如果是应当知道或者亲⾝经历⽽回答不知道的,⼀般认定⾃认,除此之外,不认定⾃认。
另外,当事⼈到庭,拒绝质证没有合理的理由的,也认为构成⾃认,不质证有正当理由的,对⽅当事⼈还应继续举证。
5、拟制的⾃认,当事⼈不到庭。
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到庭,看作对原告诉讼请求的允诺,认定⾃认,如果原告没有正当理由不到庭的话,就按撤诉对待,⽽不是⾃认。
如果有正当理由不到庭(如公告送达等),不能免除对⽅当事⼈的举证责任。
由此可见,⾃认在民事诉讼中当事⼈要慎⽤,⼀切在以事实为根据的基础上,重视证据的收集,重视证据的运⽤,在诉讼过程中⽤证据说话,不盲⽬⾃认,维护⾃⼰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店铺⼩编总结的相关内容,如果对本⽂章还有什么不能够理解的,可以通过店铺找律师进⾏咨询指导,他们能够直接的告诉你的答案。
浅谈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自认论文•相关推荐浅谈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自认论文一、绪论本文将首先简要分析我国自认制度目前的立法状况及研究成果,然后对比国外立法和实践经验,找出我国自认制度在立法和实践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个人建议。
二、自认制度的概述( 一) 自认的概念民事诉讼上的自认,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一方就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表示承认或视为表示承认。
( 二) 自认的适用范围一般的民事案件可以使用自认规则是因为当事人对自己一般的民事权益具有充分的处分权,比如财产权利。
没有把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纳入自认的适用范围是因为身份关系案件具有其特殊性,比如婚姻关系的确立、效力及解除等。
三、国内外自认制度的对比( 一) 自认的分类方面关于自认的分类,世界各国有所差别。
在德国,自认分为完全自认与限制自认。
在美国,自认被分为当事人的自认、代理人的自认、于己不利的陈述。
我国大陆理论上仅对自认作了一种分类,即明示自认和默示自认,并且对默示自认的适用条件作了严格的限制。
( 二) 自认的撤销方面各国法律规定了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当事人撤销自认的条件。
德国规定,当事人只有在证明了自认事实不真实的情况下,才能撤销自认。
我国大陆关于自认的撤消规定了两种情形: 一是经对方当事人同意。
二是有充分证据证明自认是在自认人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的情况下做出的。
( 三) 自认是否属于证据方面英美法系普遍认为自认属于证据。
大陆法系倾向于不将自认看成是一种证据,而是当事人出于自愿而主动承认,与证据的性质不同。
我国立法也持大陆法系的通说,认为自认非证据,仅能产生“另一方当事人无须举证”的效果。
四、我国自认制度的缺陷和不足我国目前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但由于起步晚,在部分制度建设上仍有很大上升空间,自认制度便是其中之一。
( 一) 关于自认的分类没有明确区分诉讼上的自认与诉讼外的自认。
作出承认的时间与空间不同,诉讼外的自认与诉讼内自认的效力也有所区别。
《证据规定》中只规定了诉讼内的自认,对于诉讼外的自认却只字未提。
第1篇一、引言民事诉讼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予以承认,从而使对方当事人免于证明的一种诉讼制度。
自认制度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资源、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民事诉讼自认的法律规定出发,对自认的概念、特征、适用条件、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民事诉讼自认的概念与特征(一)概念民事诉讼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予以承认,从而使对方当事人免于证明的一种诉讼制度。
自认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
(二)特征1. 自认的主体是当事人。
自认只能由当事人本人作出,其他人无权代为自认。
2. 自认的对象是事实。
自认是对事实的承认,不包括法律问题。
3. 自认的目的是使对方当事人免于证明。
自认可以免除对方当事人对某一事实的证明责任。
4. 自认具有法律效力。
自认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对方当事人无需再对此事实进行证明。
5. 自认可以反悔。
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反悔自认,但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三、民事诉讼自认的适用条件(一)事实真实自认的事实必须真实,如果自认的事实与事实真相不符,则该自认无效。
(二)当事人自愿自认必须是当事人自愿作出的,不得强迫、欺诈、诱骗。
(三)自认的作出时间自认可以在诉讼的任何阶段作出,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
(四)自认的内容自认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不得含糊其辞。
四、民事诉讼自认的法律效力(一)免除对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自认的事实,对方当事人无需再对此事实进行证明。
(二)限制当事人的反悔权当事人一旦自认,不得再对自认的事实进行反悔。
(三)对法官的证明责任产生制约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充分考虑当事人的自认,不得仅凭自己的判断或推定认定事实。
五、民事诉讼自认的例外情况(一)自认的事实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不承认当事人的自认。
(二)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与其提供的证据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其主张。
第1篇一、引言民事诉讼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予以承认的行为。
在民事诉讼中,自认是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对于查明案件事实、保障诉讼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民事诉讼自认的概念、法律效力、认定标准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民事诉讼自认的概念民事诉讼自认,是指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在对方当事人提出证明请求时,自愿承认该事实的行为。
自认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
明示的自认是指当事人直接表示承认该事实;默示的自认是指当事人未直接表示承认,但根据法律规定或法院解释,可以推定其承认该事实。
三、民事诉讼自认的法律效力1. 自认具有约束力。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对自认的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在诉讼过程中,自认的当事人不得对该事实提出异议,也不能要求法院对该事实重新认定。
2. 自认具有免除证明责任。
自认的事实,无需对方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
在自认的事实范围内,对方当事人无需承担证明责任。
3. 自认具有证据效力。
自认的事实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在诉讼中,法院可以根据自认的事实,判断案件事实的真伪。
4. 自认具有优先效力。
在存在多个证据证明同一事实的情况下,自认的事实具有优先效力。
法院在审查证据时,应优先考虑自认的事实。
四、民事诉讼自认的认定标准1.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应当是明确的。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应当具有确定性,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2.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应当是真实的。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应当符合客观事实,不得虚假陈述。
3.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应当是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的。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应当是在诉讼过程中,针对对方当事人的证明请求提出的。
4.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应当是对方当事人无异议的。
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对方当事人不得提出异议。
五、民事诉讼自认的适用范围1. 自认适用于各类民事案件。
无论是合同纠纷、侵权纠纷还是财产权益纠纷,当事人都可以进行自认。
2. 自认适用于各类证据。
无论是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还是证人证言,当事人都可以进行自认。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一)论文摘要本文在区分诉讼中的自认与诉讼外自认的前提下,以诉讼中的自认为基础,从自认的含义、自认的构成要件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自认的效力及对其的撤销与追复、对我国关于自认相关规定发展过程的评析和构想等五个问题,全面论述了自认的基本含义及其构成要件,并对与其配套的相关制度进行介绍,最后提出了我国证据法则中关于自认制度应作何规制的构想。
文章有理有据,对我国即将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
自认,通常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说过的话予以承认、受其约束。
在日常生活中,自认关系到属于道德约束范畴的个人的信誉。
然而,当我们的视角从日常生活转入法学领域时,自认就成为民事诉讼法证据规则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有其特定的含义,并有一系列配套制度与之相适应,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自认制度的实际意义在于: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旦诉辩双方当事人中一方当事人就另一方所提出的不利于己的主张陈述为真实或不予争执的,便可以从法律上免除主张者的举证责任,进而对其所主张的事实予以确认。
在提倡证据是诉讼生命所在的今天,能够独立在民事诉讼中列出一项不需举证就可以认定事实的制度,可知其必然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
本文拟从自认制度的内容构成出发,结合该制度的司法实践,对该制度进行探讨。
一、自认的含义自认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各国都把自认作为一项重要法则规定与相关法律之中。
但出于对自人的概念、属性、特征等方面认识上的差异,各国立法例所规定的自认,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有很大的区别:英美法系相关法律规定的自认,多指诉讼外的自认;而大陆法系各国在法律中规定了诉讼中的自认,对诉讼外的自认几乎没有什么法律规定;我国则把自认视为举证责任的一种例外,在有关当事人陈述的法律规定中加以规范。
显然,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权是指诉讼中的自认,这一点与大陆法系相一致。
故此,在对自认这一制度进行更进一步探讨之前,首先区别不同法系在出发点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理论背景下理清思路,对自认作出有益的探索。
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主张不利己的事实,在诉讼中陈述其真实、或不予争执。
自认有诉讼中的自认与诉讼外的自认之分。
诉讼中的自认有成正式自认,指当事人自认一件事实是专门为审理之用而作出的,在审判中发生不利于己的作用,从而免除对方当事人对自认之事实的举证责任。
诉讼外的自认,属于证据的一种,有称非正式自认,可以与其他证据先结合来衡量其价值,置于其证据效力如何,由法官进行判断。
在英美法系中,诉讼外的自认是作为反传闻证据原则的一项例外予以采纳的。
基于此,在下文中,笔者主要围绕正式自认进行探讨。
正式自认有明示自认与拟制自认(亦称准自认与默示自认)之分。
前者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主张不利于己的事实,在诉讼中陈述其是事实,后者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主张不利于己的事实,在言词辩论中不予争执。
对于明示方式构成自认的效力,已没有争议,但对于拟制自认能否产生类似于正式自认的效力问题,则有着不同的认识。
我国有学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有沉默权,单纯的沉默或不加争执不构成当事人的自认,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1条第2款之规定,尽管当事人对单个案件事实未加陈述或承认,法院也不得据此认定该时间事实为真,明确表示应为自认的构成要件,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默示自认的有效性,因此不认为默示能够导致自认。
同时,《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6条规定的认可也不是默示自认。
持相反观点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应当规定默示自认制度,但因为默示自认并非当事人明确地对不利于己的主张陈述为真实,故其在效力上与明示自认有所不同,,即对默示自认应允许不做争执的当事人在言词辩论终结前或在二审诉讼中作出追复,从而消除默示自认。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理由如下:(1)随着我国审判方式的推进,诉讼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相应立法的严重滞后,现有的证据法规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应审判实践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对于能够适应审判实践要求的诉讼制度,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应加以采纳。
现行法规没有规定默示自认制度,但这并不能作为否定我国将来制定该制度的理由。
(2)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1条第2款及《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并未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沉默权,鉴于我国民事诉讼庭审方式已逐渐趋向于法官居中裁判,通过当事人的诉辩活动来推动审判活动进行的模式。
然而在法律上,一方面鼓励当事人之间积极对抗以便于查清案件事实,另一方面却通过赋予当事人沉默权来提倡当事人消极诉讼,这是自相矛盾的,故通过对我国目前庭审改革方向的探究,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不应享有沉默权。
(3)国外规定拟制自认制度的国家,确立有两种诉讼制度与之配套:一是法官阐明权,据此权利,法官应当就当事人就事实主张的诉讼意义和不加争执的法律后果,向有关当事人作出解释或发问;二是实施自由心证的证据评价制度,因为默示自认正是法官根据经验法则对当事人不加争执这一诉讼事实所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一般来说符合当事人的内在意愿和案件的真实情况。
对于法官阐明权,可在即将制定的证据规则中加以制定,但对于我国是否实行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一提自由心证,我们往往将其与哲学上的唯心主义相联系,其实二者之间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公正是立法的价值取向,而要将立法上抽象的公正,转化为具体的公正司法,连接这两种公正之间的桥梁就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正是一个法官对案件事实所形成心证的外在体现。
我国在证据立法上有不少空白之处,因而在审判实践中法官对证据的取舍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由于缺乏相应的证据规则核心证制度,法官往往会手握着自由裁量权而茫然不知所措。
(4)前文已论及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有关自认的规定与大陆法系国家相一致,大陆法系国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德国、日本等国家均规定了默示自认制度,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默示自认与明示自认共同构成正式自认制度,欠缺某一项均会使得正式自认制度不够完善。
(5)针对默示自认不是当事人明确的表示,相应规则确认了其与明示自认在效力上有一定的差别,及允许不予争执的当事人在一个相对宽泛的期限内进行追复,并未限制其正当权益。
(6)我国最近已有审判方式改革试点法院在其制定的证据规则中纳入了默示自认的原则,对此在下文中有具体的论述。
上述要点表明我国应当采取准自认制度。
但在引入该项制度的同时,还必须对如下相关问题予以解决:如果当事人在案件审理中对案件情况回答不清楚或不记得的情况下,能否将其表示归与默示自认的范畴?对此,理论上认为应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般来讲,对于非本人经历的事回答不知道,对于重大的事实,历时过久,答以不记得,依常理确有不知道或不记得的可能时,不能将其表示归入默示自认的范畴,但对于对方所主张的事实,应当知道或可得知,对所经历的事,历时不久,应当记得,或能够记得的,进行上述表示,则可以推定其是假装不知或不记得,视同默示自认。
二、自认的构成要件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正式的自认应具备以下五个条件:(1)自认必须在现在正在进行的诉讼中提出。
在诉讼程序开始前或结束后所作出的自认,均不构成正式的自认。
当事人一方既可以在起诉阶段或开庭审理前的准备阶段作出明示自认,另一方在答辩状中作出明示自认,也可以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形成明示或默示自认。
自认一般应在最后一次法庭辩论结束前作出,否则,在法院判决时或判决后作出就失去意义。
另外,自认应于本次诉讼中作出,在其他诉讼中所作出的自认,对本次诉讼而言,只能是诉讼外的自认,只能作为一种证据在本案中使用,而非诉讼中的自认。
(2)自认应向主审案件的法官作出。
当事人虽然在诉讼过程中作出了自认的意思表示,但如果该意思表示不是向审理案件的法官做出,则也构不成诉讼上的自认。
(3)当事人的自认是对于不利于己的事实的自认。
所谓不利,从主张者方面来看,为有利于主张者的事实,从自任者方面看,则为不利于己的事实。
不利于己为自认的本质。
(4)自认是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承认。
自认的标的为单纯的事实,不包括根据经验或对事实间的关联所作的判断,以及对另一方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认可。
(5)当事人的自认以对当事人提出了一定的事实主张为前提。
一般来讲,应先有事实主张,后有自认的表示,但自认不限于对方先提出事实主张后才做出被动的自认,即一方自认在前,对方主张在后。
凡诉辩双方的主张一致的,都能构成自认。
为了对自认的特征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有必要从自认与认诺、认知、和解等相关联、而易引起混淆的制度进行对比分析:(1)自认与认诺。
自认的标的是事实,是对方当事人主张对己不利的事实,如果认可诉讼中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也就是关于法律上效果的主张,则是认诺而非自认。
自认的效力,在于提出事实主张的人无须举证,但做出自认的当事人,仍可以作出其他抗辩,并非必然会败诉。
认诺的客体则为诉讼标的,诉讼标的(即诉讼请求)经对方当事人认诺后,如果原告的诉讼合法,且具备其他诉权实质要件的,就应本着认诺作出该当事人败诉的判决。
(2)自认与认知。
认知是对众所周知、无证自明的事实、自然规则既已为法官职务上所已知的事实,不需要当事人举证,法官就可以直接认定。
对法官认知的事实,并非必然要当事人提出认知的申请,法官便可以进行认定,不需要当事人举证,也不需要对方当事人的自认。
(3)自认与和解。
和解是指诉辩双方当事人互相让步,达到一定共识而中止诉讼的行为。
对于当事人因和解作出的让步,如果以后和解不成立,则不构成自认,也不够成认诺,其理由在于诉讼法上鼓励和解的价值取向。
为激励当事人和解,法律提倡各方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及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互相让步。
如果在调解不成时,未达成和解所作的让步被当作自认乃至认诺的,会损害当事人进行调解的积极性,也违背法律规定调节政策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