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测练古代诗文阅读

【2】古代诗歌鉴赏(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盛集陶落叶①

钱谦益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②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③徒有树,履霜青女④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注】①清兵攻破南京后,钱谦益率先迎降,被授予重职后六月病归,后因被人告发反清被捕,旋改狱外看管,时其友盛集陶等常到明故宫踏落叶作诗,此诗即和盛在明故宫踏落叶时所作。②劫尘:劫灰,佛教中指大火烧毁一切后所剩的灰烬。③素娥:嫦娥。

④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1)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分析前四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最后一句中“一”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歌前四句描写了深秋时节,钟山之上,万物凋零,寒露袭人,凉风阵阵,一片寥落荒芜的气象。诗人借景抒发了明朝灭亡的沉痛之情和故国之思。

(2)“一”字突出表现了在广袤无垠的寒空中只有一只孤雁掠过,增加了秋林的荒寒落寞之感,抒发了诗人在严峻肃杀的政治氛围中所感到的孤独与忧伤。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①(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嫌”,嫌弃,把残灯拟人化。作者衷心感谢这盏残灯不嫌弃自己,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

(2)病中的感伤;客中的孤寂;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无奈。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归至武阳渡作①

刘克庄

夹岸盲风扫楝②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注】①此诗写的是诗人将抵家时的情景。②楝(liàn):落叶乔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扫”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扫”字写出了风吹楝花的动态,表现了风疾,又衬托出诗人归家心情之急切。

(2)寓情于景,通过云遮高城表达了自己被雨阻的懊恼。直抒胸臆,后两句直言不要遮没城西塔,这样会影响自己辨认家,归家之情溢于言表。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②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孤”字既写小孤山独立江中的情形,也写自己孑然抗元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身处危局依旧希望像小孤山一样有中流砥柱、坚定耸立的傲态及面对将帅匮乏、孤立无援之境的苦闷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①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①屈大均: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复明。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突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