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沟—黄道沟萤石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
- 格式:docx
- 大小:28.19 KB
- 文档页数:3
55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辽北汎河裂陷盆地沉积型铜矿找矿预测孙立军(辽宁省有色地质一〇六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铁岭 112000)摘 要:汎河中新元古代裂陷盆地位于燕辽古裂谷带的东部尾端,盆地内沉积了一套浅海相、滨海相沉积地层,包括海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海相火山岩,其中陆源碎屑岩的物质来源主要为周边太古宙古陆清原群地层中,该地层含有丰富的Au、Cu、Zn、Fe 成矿物质,经长期风化剥蚀沉积于汎河裂陷盆地内,经过后期的活化迁移,富集成矿。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汎河裂陷盆地内的沉积型铜矿进行找矿预测。
关键词:汎河裂陷盆地;沉积型铜矿;找矿预测;沉积演化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0-0055-2收稿日期:2020-10作者简介:孙立军,男,生于1969年,汉族,辽宁铁岭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1 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为Ⅲ柴达木—华北板块、Ⅲ-5华北陆块、Ⅲ-5-7辽东新元古代—古生代坳陷带、Ⅲ-5-7-1龙岗隆起、Ⅲ-5-7-1-3汎河中新元古代裂陷盆地。
汎河中新元古代裂陷盆地位于燕辽古裂谷带的东部尾端,该裂谷带向西经辽宁西部进入河北境内,总体延长约1200km,主体呈北东向,内沉积一套巨厚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
汎河中新元古代裂陷盆地内沉积的地层统称为汎河群,总厚8000m~10000m,总延长110km,主体宽25km。
汎河中新元古代裂陷西为郯庐断裂之北延部分长春-营口深大断裂所截,与下辽河新生代断坳盆地地一“线”之隔,南、东两侧为抚顺-红旗寨-蓝旗寨断裂所断与抚顺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相连,北侧则为孟家寨-山城镇断裂所限与北侧所称的辽北辽河群相临。
2 区域地质特征2.1 地层中新元古代,汎河太古宙基底发生裂解,形成裂陷盆地,盆地内堆积了巨厚的沉积岩系夹基性火山岩。
出露地层分别为太古代深成变质岩、中新元古代沉积岩及中生代沉积岩。
内蒙古阿巴嘎旗白彦图嘎地区萤石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初步探讨本文通过白彦图嘎地区分布的两个典型萤石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找矿方向。
标签:白彦图嘎地区;萤石矿;地质特征;成矿远景;找矿方向0 前言阿巴嘎旗白彦图嘎地区的萤石矿是阿巴嘎旗重要的萤石成矿基地。
目前发现中型萤石矿1处,小型萤石矿2处。
萤石矿均赋存于二叠系宝力高庙组陆相中酸性火山碎屑岩—正常碎屑岩的断裂构造中,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控制,构造活动控制矿床规模、矿床类型,通过对该地区的成矿条件分析及典型矿床解剖,可扩大成矿远景和明确找矿方向。
1 区域地质条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乌旗—扎兰屯火山型被动陆缘,由于工作区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及多期的构造作用,前中生代属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而中生代-新生代受东部滨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的影响,属于滨太平洋陆缘构造带,因此造成了矿区所在区域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其区域上构造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区域构造线及岩浆岩带呈北东向展布。
古生代出露的地层,以石炭—二叠系宝力高庙组最为发育,板块构造归属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区;中生界地层为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白垩系下统甘河组属滨太平洋地层区。
本区大部位于二连-贺根山蛇绿岩带北侧,处于锡林浩特微板块与中蒙边境一带南戈壁微板块之间的晚古生代弧-弧碰撞造山带,总体上属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古生代陆壳增生区。
其中晚古生代石炭系-二叠系宝力高庙组火山岩系和相伴的同时代花岗岩带为锡林浩特微板块与南戈壁微板块碰撞对接后陆内造山阶段(后碰撞或超碰撞)拉张环境的产物。
1.1、地层出露地层以晚古生代分布较为广泛,主要为石炭-二叠系宝力高庙组陆相中酸性火山碎屑岩—正常碎屑岩建造,构成一较大的沉积—喷发—沉积旋回,分三个岩段。
其次为中生界白垩系甘河组、第四系上更新统阿巴嘎组及下更新统、全新统冲洪积物。
石炭系—二叠系宝力高庙组一段:出露在阿德拉嘎乌拉南部哈勒嘎校—依个毛登之间,呈东西向展布。
萤石矿床成矿区带成矿规律
萤石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
萤石矿床的成
矿规律是指在地质条件、岩浆活动以及特定构造背景下,萤石矿石得以形成的规律和过程。
以下将介绍萤石矿床成矿区带的主要成矿规律。
首先,地质条件是影响萤石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萤石主要形成于含有氟
离子的岩石中,并且需要存在一定的岩石溶解度和含氟物质的来源。
碱性火山岩是萤石形成的重要地质背景,因为碱性火山岩中富含氟、硅和锶等元素,为萤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成分和热液来源。
此外,沉积岩、变质岩等其他岩石类型也可作为储存萤石矿床的基质。
其次,岩浆活动对于萤石矿床成矿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岩浆的喷发和岩浆热液
作用是形成萤石矿床的重要过程之一。
在火山喷发和火山岩浆活动的过程中,岩浆在岩石中的运移和热液的生成使得岩石中的氟等元素得以溶解并迁移至矿床形成区域。
岩浆活动的强度和周期也会对萤石矿床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岩浆活动阶段和不同的岩浆类型具有形成不同类型萤石矿床的特点。
最后,特定构造背景也是萤石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构造运动可引起地壳
的断裂和变形,形成热液通道和储集空间,从而有利于萤石矿床流体的迁移和沉积。
褶皱带、断裂带和岩层滑动带等构造破碎带是萤石矿床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其中断裂带尤为重要,因为断裂带可作为成矿流体的通道和集聚区。
综上所述,萤石矿床的成矿规律涉及地质条件、岩浆活动和特定构造背景三个
方面。
了解这些成矿规律有助于寻找新的萤石矿床,并为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道沟矿废石堆场简介二道沟矿现有二座废石堆场,分别位于二道沟区和金岭区。
一、区域位置、面积及交通1、二道沟区废石堆场位于平硐口北侧,废石的主要来源是基建工程掘进产生的废石,沿地形等高线自然堆积,东西走向。
面积为0.12平方公里。
分别距离其南部矿部办公楼?米,东部运矿公路?米,西部夹皮沟河?米,西部夹桦公路?米。
2、金岭区废石堆场位于明竖井井口东南侧,废石的主要来源是基建工程掘进产生的废石,沿地形等高线自然堆积,面积为0.07平方公里,分别距离其东部办公楼?米,南部运矿公路?米。
二、自然地质条件及计算内容1、地形、地貌:这二座废石堆场均依山而建,地形呈倒梯形,地貌以剥蚀型,地表植被为低矮灌木丛为主。
2、气候条件:二道沟矿矿区处于北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最高气温+35 ℃,最低气温-39 ℃。
年平均气温+4.1℃左右。
年平均降雨量825mm,每年集中在7、8、9月。
冰冻期11月到翌年4月,冻土深度1.75m。
3、二道沟区废石堆场汇水面积0.12平方公里,金岭区废石堆场0.07平方公里。
4、废石场整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二道沟区废石堆场最低底线至最高填埋平面垂直高差30米,纵向长度80米,坡度?°堆积场整体计算时,内摩擦角按10°考虑,不计粘聚力,则稳定系数为:F s=tan10°/tan坡度角=?。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废石堆场的整体稳定性是符合要求的。
5、金岭区废石堆场最低底线至最高填埋平面垂直高差30米,纵向长度80米,坡度?°堆积场整体计算时,内摩擦角按10°考虑,不计粘聚力,则稳定系数为:F s=tan?/tan?=?。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废石堆场的整体稳定性是符合要求的。
二道沟矿。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皖南地区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及找矿远景综合研究石文兵摘要:本研究以安庆矿区为例,对安庆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远景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研究地层特征、岩石类型与构造特征,揭示了安庆矿区的地质特征。
在矿床条件分析中,考察了热液活动、岩浆热液成矿和沉积热液成矿等机制。
基于已知矿床类型的延伸分析和探查构造带和断裂带的方法,确定了找矿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安庆矿区具备有利的矿床形成条件,基于已知矿床类型的延伸分析以及探查构造带和断裂带的方法,有望在安庆矿区寻找新的矿床。
关键词:矿产资源;找矿方向;皖南地质安庆矿区位于安徽省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0°47′~30°25′,东经116°18′~117°39′之间,毗邻江苏省、浙江省和湖北省。
其地质构造复杂,属于扬子地块和华南地块交界处。
区内地质构造以岩溶塌陷、断裂和褶皱为主要特征,形成了多个构造带和断裂带,对矿床形成起重要作用。
该矿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包括Cu、Pb、Zn、Au、Ag、Fe、C等。
Cu、Pb、Zn等多金属矿床是该区重要的矿产资源,其中以花岗斑岩型铜矿、石英脉型铜矿等铜矿床为主。
安庆矿区的矿产开发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煤炭、铜矿等矿产的开采。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工艺的进步,矿产开发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矿业基地之一。
基于上述条件,本文研究重点关注热液活动、岩浆热液成矿和沉积热液成矿等机制,基于已知矿床类型的延伸分析、探查构造带和断裂带以及关注沉积岩和沉积盆地等方法,以确定潜在的矿床富集区域,以期为安庆矿区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一定帮助。
1 安庆矿区地质特征分析1.1 地层特征安庆矿区的地层特征主要由上寒武统到新近纪的沉积岩组成,包括砂岩、泥岩、页岩和石灰岩等。
上寒武统—下奥陶统砂页岩地层主要由黑色细粒页岩和泥岩组成,其中夹杂有少量细粒砂岩。
这些地层代表了古海洋环境下的沉积,记录了安庆地区古生物的演变历史。
中国萤石矿成矿规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萤石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萤石矿资源。
萤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广泛用于化工、冶金、建材等领域。
了解中国萤石矿成矿规律对于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等方面,对中国萤石矿的成矿规律进行阐述。
首先,中国萤石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是形成萤石矿床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萤石矿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区和碱性岩环境中,如贵州、广西、云南、湖南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地质背景,为萤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比如,贵州省的喀斯特地貌和湖南省的琴岭岩墙等地形地貌特点,为形成富集萤石的环境提供了基础。
其次,成矿物质来源是萤石矿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萤石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地壳中的含氟岩石和热液等。
尤其是碱性岩体中富含氟的矿石,如花岗岩、碱性侵入岩等,是富集萤石的重要来源。
此外,在一些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热液作用也是形成萤石矿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由于断裂活动造成的热液渗透,使得地下水与岩石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许多萤石矿床。
再次,中国萤石矿的成矿过程可以归纳为多期次的热液作用和结晶沉淀。
在热液作用过程中,地下水中的氟离子和其他金属离子透过裂隙和孔隙渗入到岩石中,与岩石中的矿物发生反应,形成了萤石矿石。
同时,由于不同地质时期的岩浆和热液活动,使得萤石矿床在不同的地质构造背景中形成,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中国萤石矿床的成矿规律也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中国的萤石矿床多分布在断裂带、断裂盆地等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
断裂的存在破坏了地壳的连续性,使得地下水的运移受到了限制,而断裂带则成为地下水、热液的运移和聚集的通道和场所。
综上所述,中国萤石矿的成矿规律涉及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和地质构造等多个方面。
了解和研究这些成矿规律,有助于寻找和划定萤石矿床的有利地质条件,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通过深入研究中国萤石矿的成矿规律,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矿床成矿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鲁山县二道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摘要】鲁山县二道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多金属成矿带前寒武纪花岗岩中,空间上受下汤~拐河韧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构造控制,本文阐述了韧性剪切带内次级构造产生的机理,认为韧性剪切带中的强变形部位、叠加的韧-脆性和脆性断裂,高角度(R’)断裂既是成矿地球化学界面也是重要赋矿构造。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判断,二道沟金矿床成因既有变质含金热液,又有岩浆期后含金热液同时存在,属接触交代~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鲁山县二道沟金矿行政区划位于鲁山县熊背乡宿王店村。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原河南省区调队曾在相邻矿区西部的棚沟金矿区开展过普查,并开采过金矿。
二道沟矿区曾有民采,地表遗留许多大小不等采坑和深浅不同斜井,主要开采地表及浅部金矿体,规模普遍较小。
1 矿区地质特征1.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多金属成矿带(Ⅱ级)[1],属华熊台缘坳陷Au、Ag、Mo、W、S、Fe、稀有、稀土、多金属成矿亚带(Ⅲ级)之嵩县~鲁山~方城与元古宙~中生代碱性岩浆活动有关的稀有、稀土、Au、萤石矿床成矿系列[2],出露地层以盖层陶湾群、栾川群、官道口群和少量熊耳群为主,基底太华岩群零星出露。
构造组合为系列向南的逆冲、逆掩断层和相伴的斜歪褶皱。
中元古代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岩基大面积出露,燕山早、晚期花岗斑岩局部发育。
区域矿产主要有Au、Ag、Mo、W、S、Fe、Pb、Zn、稀有、稀土、P、Al、煤、石墨等。
1.2 矿区地质特征二道沟金矿区处于北部东西向鲁栾断裂、南部栾川~确山~固始深断裂(槽台分界)之间,受地层长期向南逆冲拉伸作用影响,构造形态复杂,次级断裂发育,形成p(2)构造。
区内构造主要有下汤~拐河韧性剪切带,表现为强烈的片理化带,片理叠加现象普遍,晚期的应变滑劈理几乎全部替代了早期形成的片理,且带内混染明显,绿帘石化、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绢英岩化普遍,并有矿脉充填,说明韧性剪切作用的多期性和复杂性。
黄金地质黄 金GOLD2022年第12期/第43卷吉林夹皮沟金矿田二道沟金矿区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效果收稿日期:2022-06-23;修回日期:2022-10-1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707);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60204009SF);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ZJ-KY/2015-YJ01)作者简介:王学阳(1990—),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工程师,硕士,从事矿床地质、矿产勘查研究工作;长春市南湖大路6760号,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130012;E mail:553970726@qq.com王学阳1,李 慧2,郭廷峰3,张继武1,戴台鹏1(1.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2.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支行;3.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摘要:二道沟金矿床位于夹皮沟金矿田内,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二道沟金矿区金矿化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硅化、褐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是矿区找矿的重要标志。
对圈定的3处找矿靶区进行了激电中梯测量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合测量结果,在低阻高极化、元素异常集中、具有找矿潜力的位置布设了探矿工程,探获了多条褐铁矿化(硅化)蚀变带,取得了找矿突破。
这表明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信息找矿方法在二道沟金矿区较为适用,可为夹皮沟金矿田进一步探矿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硅化;褐铁矿化;夹皮沟金矿田 中图分类号:TD15 P618.51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001-1277(2022)12-0026-07doi:10.11792/hj20221205引 言二道沟金矿床位于夹皮沟金矿田内,该矿田内已发现金矿床(点)数十处[1-3]。
20世纪50年代,长春地质学院吉中区测大队进行了1∶20万吉林市—磐石县幅地质调查,为区域内找矿奠定了基础。
71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北票市二道沟金矿矿区地质特征分析赵涌涛,白银增,佟 宇,王 琦,黄志伟(辽宁省有色地质一〇九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朝阳 122000)摘 要:本文对北票二道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进一步总结,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对采空区及沿脉坑道测量、编录,进行系统采样、测试,对申请深部扩界的平房采区,利用钻探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及矿石质量,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界内及界外资源储量,同时分析了控矿因素,希望对该区资源勘查和地质找矿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远景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0-0071-2 收稿日期:2020-10作者简介:赵涌涛,男,生于1986年,汉族,河北唐山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固体矿产勘查。
1 地质背景辽宁省北票市二道沟—平房矿区金矿下属二个采区,其中二道沟采区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城区北西方向约38km,位于龙潭乡政府所在地北西方向约11km,行政区划隶属于北票市龙潭乡管辖;平房采区位于北票市城区北西方向约26km,位于西官营子镇北西方向5km,行政区划隶属于北票市西官营子镇管辖。
二道沟采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20 °20′30″;北纬:41°57′02″区域广泛发育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变质岩系,该岩系岩石类型包括: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及以包体形式存在的斜长角闪岩和磁铁石英岩等岩石,以及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西南部边缘[1]。
2 矿区地质特征2.1 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分布于矿区南东侧的山前坡地。
岩性为砂质粘土及亚粘土。
2.2 构造区内构造发育,断裂构造主要呈北西向,或近东西向,规模大小不一。
倾向南西或北东,倾角一般70°~88°,严格控制着岩脉空间展布,表现出为不同期次线性构造,既有成矿前构造,也有导矿和容矿断裂构造。
立志当早,存高远萤石资源的矿山开采(一)开采技术条件我国萤石矿床成因主要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和沉积改造型。
矿床分布面广,但规模一般较小,有的走向长几百米,少数在千米以上。
延深百米至几百米,厚度小,仅几米到十几米,个别达20~30m。
而且矿石品位上富下贫。
矿体倾角较陡,一般70°~80°,围岩比较稳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
多数萤石矿床矿体埋藏较浅,可进行露天开采,只在地形有利地区采用平硐开拓。
深部矿体主要采用竖井开采,少数为斜井。
我国目前生产矿山除少数重点矿山以外,大多数矿山没有正规设计,特别是中小型矿山,均以边采边探的形式生产。
(二)开采方法萤石矿产同其他矿产一样,一般采用露天和坑下两种开采方式。
矿体浅部以露天开采为主。
用钢钎榔头人工凿岩,人工运矿、运渣。
少数使用机械凿岩,机械运输。
露天开采成本低、设备简单,经济效益好。
目前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群众采矿基本采用这种方法。
深部矿体开拓以竖井为主,少数为斜井。
开采过程由开拓、采准、回采三个阶段组成。
竖井断面多数矩形,按开拓和生产的需要,分双格、一格半或三格。
主格提升矿石、材料和人员,另一格用作提升配重、铺设风水管、电缆和人梯。
开拓主体井巷工程包括:竖井、石门、沿脉运输巷道、探矿穿脉、通风、安全出口等。
辅助工程有:水仓、泵房、排水沟、沉淀池、供风、变电硐室。
开拓工作完成以后,即做好采准工作,然后进行回采。
采矿工作必须坚持“贫富兼采”、“大小、厚薄兼采”的原则,做到珍惜资源,充分利用资源。
萤石矿采矿方法常有下列四种:1) 分段采矿法。
在设计的采区矿块内,中段运输平巷向上5~6m 开掘拉底(上层)巷道,尔后向上每隔5~7m 掘进沿脉分层平巷,每一平巷中沿走向25~30m 向上一层掘进天井,最后把上层巷道通运输巷的天。
论述萤石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条件摘要:本文笔者着重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键词:萤石矿构造特征找矿一、矿区地质特征(一)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自南向北,自老至新依次有寒武系中上流浊流相粉屑灰岩夹多层竹叶状灰岩和同生灰质角砾岩;奥陶系下统仑山组潮上带及潮间带的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色岩;奥陶系中统汤山组潮间带一潮下带的旋涡状砂屑灰岩,凝块灰岩和纯灰岩;奥陶系上统汤山组潮间带的瘤状灰岩;志留系下统梨树窝组浅海相粉砂质页岩、粘土页岩夹砂岩透镜体。
(二)岩浆岩浅部不发育,仅见少量规模有限的闪斜煌斑岩等中基性脉岩贯入到矿体底板围(灰)岩的各种节理裂隙中,深部见透辉石大理岩等接触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岩分布广泛。
(三)构造矿区处于彭山短轴背斜西北翼,褶皱呈内单斜构造,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大致可分为三组。
1、北东—南向断裂破碎带,是矿区的主干断裂。
该断裂斜切志留系、奥陶系,在断裂下盘的奥陶系灰岩中伴有数条相互平行的次级断裂,形成大的萤石矿化硅化断裂带。
矿山开采时偶见在断裂带或次级裂隙中有煌斑岩脉充填或其捕虏体。
断裂带沿走向由西往东其倾向由3200渐变为3400,宽度时宽时窄,在断裂带弧形转折附近宽度较大,最宽达200m,窄的地段也有50~60m。
倾向面上呈舒缓波状,倾角上部为250,下部为50~650。
局部可见明显的挤压带,岩石片理化,有压性透镜体,发育劈理裂隙。
岩石破碎成碎粒岩、糜棱岩,有近于水平的擦痕,显左行亦有右行的压扭性质,但在断裂带内具有巨大的灰岩残留体和大的角砾岩带,角砾棱角明显,大少混杂,大者直经达1米以上,小者数公分。
角砾成分为砂岩,灰岩,硅化灰岩及闪斜煌斑岩,被萤石矿或石英萤石脉胶结,呈张性特征。
说明此断裂经历多次活动。
早期为左形压扭性质,后期则以张扭性为主。
该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断裂带本身及次级裂隙中有萤石矿脉或多金属矿脉充填。
由于断裂的多次活动,导致成矿的多次性,可见矿脉的互相穿插、切割,早期的矿石破碎被后期矿脉切割包裸。
(一)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萤石矿床(1)河南信阳尖山萤石矿床该矿床位于河南信阳、桐柏、确山三县交界处,属大型单一萤石矿床。
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东西构造带东端边缘,毛集破碎带之北侧。
东至邢集,北自白庙、南王岗,面积为180km2(图4.3.4)。
图4.3.4河南信阳尖山萤石矿床区域地质构造图①1.第四系;2.第三系;3.白垩系;4.新元古界;5.中元古界;6.古元古界;7.混合岩化带;8.燕山晚期花岗岩;9.燕山早期花岗岩;10.吕梁期;11.角度不整合线;12.尖山萤石矿区域范围;13.尖山萤石矿区范围;①据河南十队简化矿区内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的角闪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夹薄层石英岩、大理岩。
燕山晚期酸性花岗岩为鸳鸯寺岩株的北东部分,出露范围占矿区面积的45%,为萤石矿脉之主要围岩。
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其中北东东和北西西方向的构造规模较大,矿体赋存于北东东和近于东西向断裂带中。
矿体多为脉状,但由于脉体本身沿走向有膨大、缩小特点,因此一般呈豆荚状、波状。
膨大部位矿体厚度可达6.9m,而狭缩部位可以小到几厘米到20cm。
图4.3.5浙江德清庾村萤石矿区地质图(姚洪烈,1980)1.重结晶熔结凝灰岩;2.流纹岩;3.安山玢岩;4.英安玢岩;5.燕山晚期花岗岩;6.燕山晚期花岗闪长岩;7.矿化蚀变带;8.矿体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萤石,其次为石英、玉髓等。
在矿体深部,有时可见方解石。
氧化矿石中偶含少量硬锰矿及褐铁矿。
按矿物组合特征将矿石类型划分为萤石型和石英-萤石型,在矿体深部有萤石-石英-方解石型。
矿石结构有压碎结构、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次为文象结构,偶见胶状结构。
构造以块状、角砾状构造为主,次为浸染状、网格状构造。
矿体顶板围岩均受强烈蚀变,蚀变范围为数十厘米至几米。
蚀变种类因围岩岩性而异。
花岗岩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次为高岭土化。
角闪片麻岩主要发育硅化、绿泥石化。
(2)浙江德清庾村萤石矿床浙江庾村萤石矿床位于德清县城之北西西方向,路距24km。
论述萤石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条件摘要:本文笔者着重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键词:萤石矿构造特征找矿一、矿区地质特征(一)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自南向北,自老至新依次有寒武系中上流浊流相粉屑灰岩夹多层竹叶状灰岩和同生灰质角砾岩;奥陶系下统仑山组潮上带及潮间带的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色岩;奥陶系中统汤山组潮间带一潮下带的旋涡状砂屑灰岩,凝块灰岩和纯灰岩;奥陶系上统汤山组潮间带的瘤状灰岩;志留系下统梨树窝组浅海相粉砂质页岩、粘土页岩夹砂岩透镜体。
(二)岩浆岩浅部不发育,仅见少量规模有限的闪斜煌斑岩等中基性脉岩贯入到矿体底板围(灰)岩的各种节理裂隙中,深部见透辉石大理岩等接触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岩分布广泛。
(三)构造矿区处于彭山短轴背斜西北翼,褶皱呈内单斜构造,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大致可分为三组。
1、北东—南向断裂破碎带,是矿区的主干断裂。
该断裂斜切志留系、奥陶系,在断裂下盘的奥陶系灰岩中伴有数条相互平行的次级断裂,形成大的萤石矿化硅化断裂带。
矿山开采时偶见在断裂带或次级裂隙中有煌斑岩脉充填或其捕虏体。
断裂带沿走向由西往东其倾向由3200渐变为3400,宽度时宽时窄,在断裂带弧形转折附近宽度较大,最宽达200m,窄的地段也有50~60m。
倾向面上呈舒缓波状,倾角上部为250,下部为50~650。
局部可见明显的挤压带,岩石片理化,有压性透镜体,发育劈理裂隙。
岩石破碎成碎粒岩、糜棱岩,有近于水平的擦痕,显左行亦有右行的压扭性质,但在断裂带内具有巨大的灰岩残留体和大的角砾岩带,角砾棱角明显,大少混杂,大者直经达1米以上,小者数公分。
角砾成分为砂岩,灰岩,硅化灰岩及闪斜煌斑岩,被萤石矿或石英萤石脉胶结,呈张性特征。
说明此断裂经历多次活动。
早期为左形压扭性质,后期则以张扭性为主。
该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断裂带本身及次级裂隙中有萤石矿脉或多金属矿脉充填。
由于断裂的多次活动,导致成矿的多次性,可见矿脉的互相穿插、切割,早期的矿石破碎被后期矿脉切割包裸。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成矿远景与找矿部署研究主要进展及成果李文渊;董福辰;张照伟;谭文娟;姜寒冰;肖朝阳【摘要】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以元古宙-古生代金属成矿为显著特色。
火山喷溢型铁矿、BIF型铁矿、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海底喷流型铅锌矿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主要的成矿类型。
中亚构造域中南部以晚古生代内生矿床产出为特点,主要表现为石炭纪-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大规模的成矿作用。
塔里木、鄂尔多斯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储藏盆地,周边有金属矿产产出。
特提斯构造域东北部主要是秦-祁-昆造山带西昆仑塔什库尔干、祁漫塔格重要矿集区的发现。
根据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区带的主要成矿特征、典型矿床及找矿新发现,结合多元信息综合分析,对各个成矿区带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划分找矿远景和勘查选区,并提出了部署建议。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调查》【年(卷),期】2015(002)001【总页数】7页(P18-24)【关键词】地质背景;成矿远景;找矿部署;西北地区【作者】李文渊;董福辰;张照伟;谭文娟;姜寒冰;肖朝阳【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7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在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发生过多期、多阶段的构造运动,成矿作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显示出其作为中国矿产资源供给接替基地的重要地位。
由于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地质研究和开发程度总体较低。
自2008年开展新疆358项目、青藏专项、找矿突破行动以来,带动了地方和社会资金的勘查投入,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重点是铁、铜镍、铀、铅锌、金、钾等国家紧缺矿产资源,以及煤、钨、钼等优势矿产,形成一批勘查开发基地。
矿业已成为西北各省(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对各省(区)GDP的贡献在60%以上,而且呈不断增大的趋势。
加快实现找矿突破,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萤石】萤石选矿技术详解导读:萤石选矿(processing of fluorspar ores)是从萤石矿石中分选出萤石精矿的过程。
萤石又称氟石,化学成分为CaF2,通常与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粘土等共生。
萤石在冶金工业中主要用作钢铁冶炼的造渣熔剂,化学工业用萤石制造氢氟酸和氟化物。
萤石也是塑料、陶瓷、水泥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萤石精矿的质量标准一般按其最终用途分为冶金级:CaF2≥80%~85%,SiO2≤5%,CaCO3≤4%~5%,PbS≤0.7%;陶瓷级:CaF2≥95%,SiO2≤3%,CaCO3≤1.0%,Fe2O3≤0.12%;酸级:CaF2≥97%,SiO2≤1.0%,CaCO3≤1.0%。
萤石除本身即为矿床的主要矿物外,有的是金属矿床,特别是铅、锌矿床的伴生矿物。
萤石矿床分石英一萤石矿床、碳酸盐一萤石矿床,多金属萤石矿床3类。
世界上最大的萤石矿位于南非的德兰士瓦省。
选矿方法分选萤石采用的选矿方法主要有手选、重选和浮选3种。
其中浮选法应用最广。
手选用于对结晶粗大的块状萤石的处理。
可按+200mm,200~30mm,30~15mm,15~0mm四级进行分选,按精矿品位和杂质含量决定其用途。
重选适用于冶金用块矿的生产或作为浮选的预选作业。
通常是将原矿或手选尾矿破碎至25~30mm以下,经筛分、分级入选。
细粒级用跳汰选矿法或摇床选矿法进行分选;粗粒级用重介质选矿法分选,常用硅铁作为加重质。
入选矿石中如含有重晶石、方铅矿等重金属矿物时,则将萤石作为第一重物回收,否则,它将富集于重产物中。
浮选主要用于化工和陶瓷业用的高品位精矿的生产。
典型流程有石英–萤石矿浮选流程和碳酸盐–萤石矿浮选流程。
多金属矿中的萤石则作为副产品回收。
萤石的浮选通常以油酸、氧化石蜡皂等脂肪酸或其他皂类作捕收剂,在矿浆pH8~10,矿浆温度25℃以上条件下进行。
常用的pH调整剂有碳酸钠和苛性钠。
脉石抑制剂有水玻璃、单宁、栲胶、木素磺酸钠和白雀树皮汁等。
63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新疆昆仑山地区矿床找矿远景以及地质勘查经验总结盛志华(新疆地矿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新疆昆仑山地区构造运动较为复杂,具备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因此对该地区矿床找矿远景进行研究,总结地质勘查经验,为实际找矿工作提供指导。
通过总结地层、构造条件,分析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预测和规划找矿远景区和靶区,表明该区域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从设定成矿区域预测原则,统筹部署基础性地质工作和开展地质勘查综合评价三方面,对新疆昆仑山地区地质勘查经验进行总结,反映矿区的勘探实施效果。
关键词:找矿远景;成矿预测;地质勘查;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0-0063-2 收稿日期:2020-10作者简介:盛志华,男,生于1988年,汉族,江苏南通人,本科,地质矿产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矿产资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快速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
为解决矿产资源短缺的问题,对近地表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工作越来越迫切。
新疆昆仑山地区面积广阔,沉积构造类型较为多样,岩浆活动也比较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由此形成的构造运动较为复杂,进而具备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已经探明多处金属矿床,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找矿潜力,研究新疆昆仑山地区矿床找矿远景,对于我国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对新疆昆仑山地区矿床找矿远景进行研究,以及总结地质勘查经验,为该区域的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为实际找矿工作提供指导,以促进我国地质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 新疆昆仑山地区矿床找矿远景随着露天矿的开采程度不断加深,找矿工作面临的困难日益严峻,已经从地表和浅部找矿,逐渐向深部隐伏矿的方向过渡,需要有计划地利用科学技术方法提高成矿预测水平。
河南省鲁山县二道沟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作者:常荣凤赵建勇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12期摘要鲁山县二道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多金属成矿带前寒武纪花岗岩中,本文阐述了鲁山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区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元素综合异常特征分析,区内混染杂岩带边缘矿脉相对发育位置及黄铁矿化、硅化、绢英岩化发育地段为本区找矿标志;而以Pb、Sb、As、Cd、Hg为远程中低温指示元素的异常区,可作为寻找次级含矿构造、隐伏构造或隐伏矿体远景区。
关键词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找矿预测;二道沟金矿床;鲁山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132-02二道沟金矿区行政区划位于河南省鲁山县熊背乡宿王店村。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矿区内曾有民采,遗留许多大小不等采坑和深浅不同斜井,主要开采地表及浅部金矿体,规模普遍较小。
1 矿区地质特征1.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多金属成矿带(Ⅱ级)[1],华熊台缘坳陷崤山~鲁山拱褶断束内(Ⅲ级)[2]。
区域上受北部东西向鲁栾断裂、南部栾川~确山~固始深断裂(槽台分界)及下汤~拐河片理化韧性剪切带控制,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剧烈,区域性构造和层间构造较为发育,形成了下汤~拐河长达35km韧性剪切带(图1)[3]。
多期次的岩浆和构造活动为成矿物质的活化和富集提供了充足的热源与富集场所。
区域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华熊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以中元古界汝阳群兵马沟组、熊耳群马家河组为主,太华岩群零星出露。
区域矿产主要有Au、Ag、多金属及稀有、稀土等,目前已发现大小20多个小型金矿床、铜铅多金属矿床和磁铁矿床,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鲁山棚沟金矿、方城槐树庄金矿、开山寺金矿、长岭金矿、黑阴寺铁矿等。
图1 下汤~拐河韧性剪切带地质略图1.第四系;2.上元古界栾川群;3.中元古界官道口群;4.中元古界熊耳群;5.块状火山岩;6.混染杂岩;7.糜棱岩化花岗岩;8.韧性剪切带;9.燕山晚期花岗岩;10.晋宁期花岗岩;11.含金石英脉集中分布区;12.角度不整合;13.平移断层;14.韧性剪切带边界;15.车村-下汤韧性剪切带1.2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华岩群,主要为混染杂岩,岩性为混合岩、斜长角闪(片麻)岩、混合片麻岩等,零星分布于前寒武纪花岗岩内。
二道沟—黄道沟萤石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
摘要:通过对二道沟—黄道沟萤石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工作区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等进行分析,发现成矿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主要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体内或
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内侧附近。
关键词:低温热液;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1 区域地质背景
工作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秦岭造山带东段,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北地台南缘华
熊台隆外方山隆断区。
南以黑沟大断裂为界,与秦岭地槽北缘的北秦岭中元古褶
皱带相接,地层分区为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的熊耳山小区。
工作区位于华北陆块南部台缘区,受板块边界深断裂和秦岭褶皱造山带长期
活动的影响 ,区内构造复杂,并具长期复杂的演化特点。
华北陆块南部台缘区又
以东西向F1断裂为界划分为北部和南部,北部地区因燕山期岩体吞噬呈残片出露,基底岩系褶皱构造不太发育,盖层岩系以断裂构造为特征;南部地区基底岩
系在赵村南一带分布,由于岩体侵入活动造成表壳岩呈残块出现,局部褶皱发育,韧性剪切变形强烈,盖层岩系被燕山期岩体吞噬出露不全。
区域断裂以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为主,次为北北东向及近南北向,这些断裂构造为萤石矿脉的生
成提供了导矿、运矿、容矿的空间。
2 工作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工作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熊耳群,包括鸡蛋坪组和马家河组,主要
分布于区域东北部,另在区域西北部嵩也有出露,为一套陆棚—滨浅海相火山—
沉积建造组合,主要岩性为安山岩、流纹岩、英安斑岩夹晶屑凝灰岩等。
鸡蛋坪组:在工作区出露较少,主要分布在工作区西南及东北,岩性主要为浅灰色英安
流纹质凝灰角砾岩、熔结角砾岩、英安岩夹安山质熔结火山角砾岩及少量凝灰质
砂岩等。
马家河组: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东部,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玻基安山岩,局
部可见晶屑凝灰岩夹层。
与鸡蛋坪组为断层接触。
2.2构造
工作区位构造活动强烈,活动期次多,以断裂构造为主。
早期构造均经历了
长期复杂的历史演变和构造变动过程,晚期构造对早期构造的叠加改造作用明显。
按走向可归纳为近东西向F1、北西向F2、北东向F3三组,均为区内主要含矿构造。
近东西向断裂F1分布于工作区中南部,近东西向贯穿全区,区内长约16km,总体走向95°,北倾,局部倒转,倾角60~80°。
该断裂为区内主要的萤石矿控矿
构造。
2.3岩浆岩
除熊耳群火山岩外,区内侵入岩约占工作区总面积的75%,以早白垩世正长
花岗岩为主,其次为新元古代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
3 矿床特征
区内萤石矿脉主要分布在酸性-中酸性侵入岩体内外接触带,呈脉状、透镜状、串珠状带状分布,且明显受构造断裂带控制,以低温热液充填断层碎裂岩带
或充填次级雁列状裂隙成因为主。
在工作区东部的黄道沟矿段发现两组含矿构造带,走向分别为北西向、近东
西向;在工作区西部二道沟矿段发现一组北东向含矿构造带。
黄道沟矿段:位于工作区东部。
萤石矿化脉产于酸性-中酸性侵入体内外接
触带,受近东西向断裂(F1)、北西向(F2)及其次级断裂控制。
其中压性断裂
矿化体沿走向和倾向,其厚度和品位变化不大比较稳定,张性断裂其厚度和品位
变化较大,甚至膨大缩小、尖灭再现现象明显。
而断层的交叉、复合、波状弯曲
强烈或转折的地段,均是成矿的有利地段。
简单介绍下K1矿(化)脉位于黄土岭一带,其产状与断裂带基本一致。
地表出露长约800m,宽1.0~2.0m。
矿体呈脉状、团块状赋存于钾长花岗岩体近东向
断裂构造带中,连续性好。
带内岩性为碎裂钾长花岗岩、角砾岩(钾长花岗岩)
及石英、萤石脉。
矿石以浅绿色、灰白色为主、次为浅紫色。
围岩蚀变为强烈高
岭石(土)化及弱绢云母化。
二道沟矿段:矿(化)脉位于工作区西部二道沟一带,其产状与断裂带基本
一致。
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属低温热液充填成因。
构造带主要产于钾长花岗
岩内,断面陡立呈波状弯曲,发育逆冲擦痕和磨光面。
带内岩石破碎,主要由蚀
变碎裂钾长花岗岩、角砾岩、碎粒岩、挤压片理、构造透镜体及石英萤石细脉组成;构造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弱黄铁矿化、局部高岭土化,构造蚀变南
段较北段强。
4 区域成矿条件分析及找矿远景
工作区域地处华北陆块南缘Fe-Cu-Au-Mo-W-Pb-Zn-铝土矿-硫铁矿萤石-煤成矿带,小秦岭-豫西Au-Mo-W-Fe-Pb-Zn-硫铁矿-萤石成矿亚带,熊耳山—外方山金多
金属、萤石矿集区,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4.1地层与成矿关系
区内萤石矿床主要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体内或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内侧附近,少
数产于与花岗岩体相距不远的流纹岩、安山岩、凝灰岩中(推测深部应有隐伏花
岗岩体)。
因此,地层因素与萤石矿成矿关系不大。
4.2构造与成矿关系
区内断裂构造极发育,活动期次多,多受东西向F1断裂带和北西向F2断裂
带影响。
构造线方向主体为近东西向、北西、北东向,并且相互叠加、改造,形
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
东西向F1断裂的次级断裂,多呈北西向或北东向,在断
裂逆冲后期应力松弛张性环境下生成,严格控制了萤石矿化脉的产出位置及规模,所有萤石矿床均产于断裂构造带中,其矿体形态、产状均于构造基本一致。
这些
断裂构造为成矿热液的的运移、富集、沉淀提供了有利的通道和空间。
北西向F2
断裂西段靠近东西向F1断裂两者交角10°。
因此,该断裂对萤石矿矿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4.3岩桨活动与成矿关系
区内酸性—中酸性侵入岩出露规模较大,期次多,岩相复杂,为区域萤石成
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富集是通过岩浆演化而
实现的,与萤石矿成矿关系密切。
总之,区域地质成矿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断裂构造极发育,为含矿热液提
供了有利的通道和储矿空间,是萤石成矿富集及分布的基本条件;并且这些断裂
构造不仅发育在岩体内部,并且延伸到上覆地层中,扩大了构造带和矿体规模,
对该区的矿床形成极为有利。
二、合峪及泰山庙等大规模的酸性-中酸性岩体为
该区域萤石成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岩浆体系自身的大量挥发性组分达
到沉淀所需的物理化学条件时则富集成矿。
因此分析测区有一定的成矿前景,有
进一步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盛学成.福建建阳—浦城地区萤石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D].长安大学,2015.
[2]王吉平,商朋强,熊先孝,杨辉艳,唐尧.中国萤石矿床成矿规律[J].中国地
质,2015,(01):18-32.
[3]王吉平,商朋强,熊先孝,杨辉艳,唐尧.中国萤石矿床分类[J].中国地
质,2014,(02):315-325.
[4]扈恒畅.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在林西地区萤石矿床矿化蚀变特征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作者简介
李贞岐(1989~),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