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8.61 KB
- 文档页数:2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48学分:3。
0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二、课程简介环境生态学属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课。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该课程注重生态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生态系统生态学;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损伤、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
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概念;2。
了解环境生态学、生态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3.理解环境生态学与其他关联学科的关系;4.熟悉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1.主要内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认识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1.主要内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及发展趋势;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412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54学分:3.0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二、课程简介环境生态学属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课。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该课程注重生态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生态系统生态学;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损伤、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
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环境科学、恢复生态学等基本概念;2.熟悉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保护环境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1.主要内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认识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1.主要内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及发展趋势;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
环境生态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50212Z10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 Ecology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环境科学概论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先修课程要求:环境科学概论适应专业:环境工程1、盛连喜主编,环境生态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环境生态学》是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规范设定的专业方向课程。
《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包括生态过程的基本规律、自然界生命系统与其支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及生产活动对生物圈各类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生态系统的保育,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所开展的生态建设等知识,能灵活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环境科学和工程中的机理问题,为后续涉及环境生态学内容的课程学习、培养解决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环境生态工程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打下良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环境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理论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生态学的学科思维、学科视野和学科方法论知识,也为学生从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及工程应用工作提供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
环境生态学整合了生态学基础理论的内容,重点突出生态系统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运用生态学理论实施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熟悉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技术,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及生态工程技术、具备基本的生态规划与生态风险评估技能。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48学分:3.0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二、课程简介环境生态学属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课。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该课程注重生态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生态系统生态学;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损伤、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
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概念;2.了解环境生态学、生态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3.理解环境生态学与其他关联学科的关系;4.熟悉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1.主要内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认识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1.主要内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及发展趋势;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学时:40预备知识:授课方式:讲授、自学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城市环境生态学》,戴天兴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l年。
参考书目:《城市生态工程学》,马光、胡仁禄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城市生态环境学》(第二版),杨士弘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
《城市环境物理》,刘加平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
《景观设计学》(第三版),[美]西蒙.O.西蒙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基本要求:本课程为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生态、环境教育系列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由环境学基础、生态学基础、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以及城市景观设计生态技术等内容组成,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环境和生态学基础知识,合理地解决城市环境设计以及景观设计中的环境问题;学习城市生态环境基本知识,掌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讲授的主要内容:1.绪论课程内容、范围、意义及学习方法。
(2学时)2.环境、环境科学基础。
3.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学时)4.生物圈、生态因子、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知识。
(4学时)5.城市环境生态学基础。
(2学时)6.城市生态系统概念。
(2学时)7.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与调控方法。
(2学时)8.城市化与城市环境。
(2学时)9.城市大气污染的设计控制措施。
(4学时)10.城市水资源特征与水污染防治。
(2学时)11.固体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
(2学时)12.城市声环境基础。
(2学时)13.城市电磁环境问题。
14.城市光环境问题。
15.城市气候特征。
(2学时)16.城市防灾基本知识。
(2学时)17.绿化及其生态效应、城市绿化规划。
(2学时)18.景观学基础、城市景观特征。
19.景观生态设计方法。
(4学时)20.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
(2学时)21.城市环境美学质量评价方法。
(2学时)课程教学要求:1.了解环境学、生态学基本概念。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232013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logy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环境生态学》为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学科提供基础知识,同时还承担着宣传生态学知识、普及生态学意识的素质教育职责,被列为专业基础选修课。
该课程的知识系统结构应包括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途径等几方面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通过对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学习,构建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知识框架,了解研究生态问题的不同途径。
通过对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学习、讨论,了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及人类依据生态学原理解决这类问题的可能、可行及有效途径(如生态工程),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意识、环境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应用生态学。
2.基本理论和方法: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生态恢复、生态工程、生态服务。
3.基本技能: 依据生态学原理,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如生态工程)。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联系实际,重点讲解对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侧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积极设计讨论课题,增加讨论课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2.教学手段:以课程本质内容为核心,在教学中尽量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将抽象的内容以适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努力在有限的学时内,取得最大的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应考虑有些部分与其他科目相互交叉,以及学科发展等方面因素,具体细节上不必亦步亦趋地遵照本大纲,可以做适当的适应发展需要的调整。
生态学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为了提高生态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制定了这份生态学教学大纲(二)。
本大纲将聚焦于五个重点,包括生态学基础知识、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学实践与研究方法。
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
正文:一、生态学基础知识1.1 生态学的定义与起源1.2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目标1.3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1.4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5 生态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2.1 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2.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恢复能力2.5 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3.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评价3.2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演化3.3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意义3.4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与保护3.5 生态保护的原则与方法四、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4.2 农业活动与生态系统4.3 工业化与生态危机4.4 气候变化与生态适应4.5 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五、生态学实践与研究方法5.1 野外调查与数据收集5.2 样地定位与设计5.3 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5.4 模型构建与模拟实验5.5 科研文献阅读与科学写作总结:通过学习本生态学教学大纲(二),学生将全面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能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学生将学会野外调查和实验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为建设美丽的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单位:城市科学系制定人:刘海霞审定时间:2007年8月《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环境生态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作用与任务本课程是“环境监测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环境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开设目的是对环境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为后续《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等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后续专业课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的生态防治、生态工程等内容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习惯,并培养他们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在上好理论课的同时,必须重视与实际联系进行教学。
2.必须完成规定的课时。
3.建议在有条件基础上,进行实地生态考察;4.结合本校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加深对环境专业基本知识的感性认识和深入理解。
要求学生做到:1.了解近代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
2.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环境因子、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等知识,大气、水、固等污染及生态修复的基本知识。
3.学会用生态学观点来分析、解决环境问题。
三、课程的教学对象及适应范围在大专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第二部分《环境生态学》教学实施方案一、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本课程2学分,共36学时,一学期内开设。
二、教学进度(供参考)教学进度时间分配表(根据情况任课教师可微调)备注: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三、教材1.文字教材邓小华,环境生态学(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 2.多媒体教材《环境生态学》多媒体课件,刘海霞蔡会霞孙旭丁晓华制作,江苏电大多媒体开发中心,2006年4月。
3.参考文字教材卢升高主编,《环境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生态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生态学教学大纲是为了系统化地介绍和探究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而设计的教学计划。
本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学的核心理论,并通过实践和案例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本文介绍了该教学大纲的各个部分。
正文:1. 生态学概论1.1 生态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3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1.4 生态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5 生态学的发展历史2. 生物群落生态学2.1 生物群落的定义和特征2.2 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关系2.3 生物群落的演替和稳定性2.4 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2.5 生物群落保护与恢复3. 气候与生态3.1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2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3.3 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3.4 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3.5 气候变化的适应和缓解策略4. 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服务4.1 生态系统功能的定义和分类4.2 生态系统功能与物质循环的关系4.3 生态系统功能对环境健康的影响4.4 生态服务的概念和价值评估4.5 生态服务的管理和保护措施5. 生态学研究与社会发展5.1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5.2 生态学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中的应用5.3 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5.4 生态学在环境政策制定中的参考5.5 生态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培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能够认识到生态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具体贡献。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授课专业:环境科学及工程、环境管理、生态学等学时数:36学分数:2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渗透性很强的边缘学科,适合于环境学、生态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作为专业课来学习。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及简单解决环境问题。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环境问题和环境生态学(1学时)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启示。
2、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3、环境生态学的现状及发展。
第二章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主要因子的生态作用。
3、生态因子作用的分析。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4、自然环境。
5、生命的特征。
难点:主要因子的生态作用、生态因子作用的分析。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种群的概念、基本特征。
2、种群动态。
3、种间关系,包括相互作用和种间竞争。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4、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式。
难点:种群动态。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5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群落的结构。
3、群落的形成与发育。
4、群落与环境。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5、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区别。
6、群落的演替类型。
7、生物群落的类型。
8、群落的排序。
难点:群落的结构。
第五章生态系统(5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
3、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4、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5、生态系统平衡和失调的基本特征。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6、生态平衡的定义。
难点: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六章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及自然资源的保护(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恶化原因及恢复和保护对策。
环境生态学
Environmental Biology
课程编号:4350742
课程属性:专业方向课
学分:2学分
学时:32学时(讲课:32学时)
课程性质:选修
先修课程:环境科学概论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教材:《环境生态学导论》,高教出版社,盛连喜主编,2002。
开课院系: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掌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特征、组成、结构以及生态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要求将各章节知识点分为掌握、熟悉、理解、了解、初步了解等)1.绪论(2 学时)
(1)掌握生态学的定义,环境生态学的定义;
(2)熟悉环境生态学的主要内容;
(3)理解环境问题;
(4)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5)初步了解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及发展趋势。
2.生物与环境(4 学时)
(1)掌握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2)熟悉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适应;
(3)理解生物的趋异和趋同适应;
(4)了解环境的概念;
(5)初步了解环境的类型;
3.种群生态学(8 学时)
(1)掌握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种群增长,种群增长模型,种群的数量动态;
(2)熟悉种群调节;
(3)理解生态对策;
(4)了解生物的种内、种间关系,;
(5)初步了解种群关系;
4.群落生态学(6 学时)
(1)掌握生物群落的特征、种类组成和结构特点,生物群落的演替理论和生物群落的演替的制约因素;
(2)熟悉外在干扰和生物因素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3)理解干扰,生物因素(竞争、捕食),岛屿与群落结构(物种数与岛的面积,MacArthur 的平衡说);
(4)了解生物群落演替的单元顶级论与多元顶级论;
(5)初步了解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研究意义;
5.生态系统生态学(8 学时)
(1)掌握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特点;
(2)熟悉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3)理解信息传递的特点;
(4)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5)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
6.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修复(4 学时)
(1)掌握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成因,恢复生态学及其基本原理;
(2)熟悉干扰的特性与生态学意义,干扰生态学;
(3)理解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特征及其成因,中国的脆弱生态系统现状;
(4)了解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进展;
(5)初步了解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三、大纲说明
(1)作业和报告:作业5 次;
(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80%)
(4)是否使用多媒体:是
四、参考书目
1、《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博主编,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