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与概率[上学期]--北师大版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0
教学设计用频率估计概率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会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求简单的随机事件的概率。
对用试验方法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当试验次数较大,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并可据此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试验的方法估计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难点是试验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性,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2、能用试验频率估计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课前3分钟(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学习)1、事件的分类:⎪⎪⎪⎩⎪⎪⎪⎨⎧⎩⎨⎧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确定性事件事件2、什么是频率?在相同情况下,进行了n 次试验,在这n 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事件A 发生的频率P=nm . 3、练习:(1)下列事件,是确定事件的是( )A.投掷一枚图钉,针尖朝上、朝下的概率一样.B.从一幅扑克中任意抽出一张牌,花色是红桃.C.任意选择电视的某一频道,正在播放动画片.D.在同一年出生的367名学生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2)明天下雨的概率为95%,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明天下雨的可能性较大B.明天不下雨的可能性较小C.明天有可能是晴天D.明天不可能是晴天第二环节:情境引入内容:下表列出了一些历史上的数学家所做的掷硬币试验的数据:目的:以历史上的抛硬币试验引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论:当试验次数很大时,一个事件发生频率一般稳定在相应的概率附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次试验,用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在相同情况下随机的抽取若干个体进行试验,进行试验统计.并计算事件发生的频率nm ,根据频率估计该事件发生的概率.第三环节:实践演练例1、抛掷一只纸杯的重复试验的结果如下表:(1)在表内的空格初填上适当的数(2)任意抛掷一只纸杯,杯口朝上的概率为.练习一:1、对某服装厂的成品西装进行抽查,结果如下表:(1)请完成上表(2)任抽一件是次品的概率是多少?(3)如果销售1 500件西服,那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件正品西装供买到次品西装的顾客调换?思考:摸球游戏现在有一个盒子,3个红球,7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全部相同。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6.5《频率与概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频率与概率》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频率与概率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估计概率。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活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和概率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频率和概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验,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频率和概率的概念,掌握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能够通过实验来估计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频率和概率的概念,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2.难点: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实验来估计概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验结果,引出频率和概率的概念。
2.知识讲解:讲解频率和概率的定义,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3.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验,自己动手来估计事件的概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5.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可以设计一个,列出频率和概率的定义,以及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九年级上册数学《频率与概率》学习点:北师大版_知识点总结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机率(几率)或可能性,是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九年级上册数学频率与概率学习点望同学们采纳!!!
频率与概率:
(1)频率=频数/总数,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2)概率
①如果用P表示一个事件A发生的概率,则0≤P(A)≤1;
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③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例题:。
练 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21,这就是说:在两次重复实验中,必有一次发生 B .一个袋子里有100个球,小明摸了8次,每次都只摸到黑球,没摸到白球,结论:袋子里只有黑色的球C .两枚一元的硬币同时抛下,可能出现的情形有:①两枚均为正;②两枚均为反;③一正一反,所以出现一正一反的概率是31 D .全年级有400名同学,一定会有2人同一天过生日2、掷一枚硬币,落地后,国徽朝上、朝下的概率各是多少?3、一个均匀的小正方体,各面分别标有1~6六个数字,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随机掷这个小正方体,落地后朝上面数字是6的概率是 ;(2)随机掷这个小正方体两次,两次落地后朝上面数字之和为6的概率是 .6.1 频率与概率(2)学案学习目标: 学习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重难点:会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学习过程: 一、复习1.当试验次数很大时,一个事件发生的 也稳定在相应的 附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次试验,用一个事件发生的 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 .2.掷两枚完全相同的硬币,两个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3.抛骰子时,出现点数为6的概率是多少?二、自主学习(1)在前面的摸牌游戏中,在第一次试验中,如果摸得第一张牌的牌面的数字为1,那么摸第二张牌时,摸得牌面数字为几的可能性大? 如果摸得第一张牌的牌面的数字为2呢?(2)做一做:根据你所做的30次试验的记录,分别统计一下,摸得第一张牌的牌面的数字为1时,摸第二张牌的牌面数字为1和2的次数.摸得第二张牌的牌面的数字为1 ( 次) 第一张牌的牌面的数字为1( 次)摸得第二张牌的牌面的数字为2 ( 次) (3)议一议:阅读P175内容,你同意小明的看法吗? (4)想一想对于前面的摸牌游戏,一次试验中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 (5)自学课本P176—P178页内容 (6)请用列表法解答例1当堂检测:1.随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到少有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请用树状图法和列表法两种方法解答)2.从一定高度随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落地后其朝上的一面可能出现正面和反面这样两种等可能的结果.小明正在做掷硬币的试验,他已经掷了3次硬币,不巧的是这3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你认为小明第4次掷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一样大?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进行交流.3.袋中装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他们除了颜色外都相同.随机从中摸出一球,记录下颜色再放回袋中,充分摇匀后,再随机摸出一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请用列表法解答)练案1.袋中装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标有“1”“2”“3”.从中随机摸出一球,以该球上的数字作为十位数;将球放回并充分摇匀后,再随机摸出一球,以该球上的数字作为个位数.那么所得数字为“23”的概率为多少?(请用树状图法解答)2.在摸球游戏中,如果每组3张牌,他们的牌面数字分别为1,2,3,那么从每组牌中各随机摸出一张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几的概率最大?最大的概率为多少?3.A,B,C三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前需要确定游戏的先后顺序.他们协商约定:将两枚均匀的硬币同时向上抛出,落地后,若都是正面朝上,则A 先做;若都是反面朝上,则B先做;若一正一反,则C先做.这样的办法对三人是否公平?为什么?6.1 频率与概率(3)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经历用树状图、列表法计算两步随机实验的概率.2、经历计算理论概率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及反思的习惯.教学重点:用树状图、列表法计算概率教学难点:正确地利用列表法计算概率学习过程:一、复习检测1.当试验次数很大时,一个事件发生也稳定在相应的附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次试验,用一个事件发生的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 .2.利用或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某个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从而较方便地求出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3、请利用列表法.求出掷两枚骰子:(1)“点数和为12点”的概率;(2)“点数和至少是9点”的概率;(3)“两颗骰子点数相同”的慨率;(4)“两颗骰子的点数都是偶数”的概率;(5)“点数和为1点”的概率;(6)“点数和小于13点”的概率.二、自主学习1.完成课本P180页问题2、想一想:阅读课本P180---181页内容你认为谁做的对?说说你的理由。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6.1《频率与概率》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频率与概率》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频率与概率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估计概率。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概率观念,理解随机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
但是,对于概率这一概念,学生可能初次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频率与概率的概念,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2.会通过实验估计事件的概率,并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频率与概率的概念,如何通过实验估计概率。
2.难点: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2.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如抛硬币、抽签等。
2.准备实验器材,如硬币、卡片等。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抛硬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抛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让学生感受概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频率与概率的定义,解释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如何估计事件的概率。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验,估计抛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6.1.1《频率与概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频率与概率》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频率与概率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估计事件的概率。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案例来理解和掌握。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可能对于频率与概率的概念和关系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频率与概率的概念,掌握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2.能够通过实验来估计事件的概率,并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频率与概率的概念及其关系。
2.如何通过实验来估计事件的概率。
3.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结合课后习题和实际问题,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
2.实验器材:骰子、卡片、抽奖箱等。
3.课后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猜数字游戏,引导学生思考概率的概念。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猜一个数字,有多少的概率能够猜中?”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实物教具,呈现频率与概率的概念。
解释频率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