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碱
- 格式:docx
- 大小:53.54 KB
- 文档页数:4
生物碱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生物碱是指一类含有碱性氮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体内,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碱具有多样的结构和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1. 生物碱的特点与分类生物碱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带正电荷的氮原子,这使得它们具有碱性。
另外,生物碱通常由芳香环和一个或多个氮原子组成,这种结构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
生物碱按照来源可以分为植物碱、动物碱和微生物碱三类。
植物碱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等部位,其中著名的植物碱有吗啡、可卡因等。
动物碱则存在于动物体内,如蟾蜍皮肤中的海洛因和人类脑内的多巴胺等。
微生物碱是由微生物合成的,常见的有链霉素和酰胺醇等。
2.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与应用生物碱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它们能够与生物体内的分子相互作用,发挥药理学上的效应。
许多生物碱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和镇痛等药理活性,因此在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
碱性的生物碱能够与离子通道相互作用,影响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
例如,某些植物碱可以作为止痛药或镇静剂用于治疗疼痛和焦虑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此外,一些生物碱还具有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
3. 生物碱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生物碱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许多重要的药物原料以及世界上第一种合成药物都是从生物碱中发现的。
例如,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出的喷他佐辛是一种有效的抗癫痫药物。
此外,生物碱还为发现新药物提供了重要的药物模板和药效团。
生物碱在药物研究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生物大数据和计算模拟来进行筛选和优化。
这一过程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4. 生物碱的环境保护应用生物碱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某些生物碱具有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可以被用于处理废水和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此外,一些生物碱还可以作为生物杀虫剂,用于有机农业中的害虫防治。
生物碱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碱的分类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碱性的有机化合物,通常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来源进行分类。
1. 植物生物碱植物生物碱是植物体内含有的一类具有碱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通常由植物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合成。
植物生物碱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等部位。
植物生物碱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吗啡类生物碱、喜树碱类生物碱、喜马拉雅星状体碱类生物碱、喍得卡碱类生物碱等。
2. 真菌生物碱真菌生物碱是真菌体内含有的一类具有碱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通常由真菌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合成。
真菌生物碱的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真菌生物碱具有非常多样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包括但不限于环毛霉素、紫杉醇、青霉素、链霉素等。
3. 动物生物碱动物生物碱是动物体内含有的一类具有碱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通常由动物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合成。
动物生物碱的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两栖动物、昆虫、海洋生物等。
动物生物碱具有非常多样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包括但不限于腺苷、肾上腺素、组胺、乙酰胆碱等。
二、生物碱的合成生物碱的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的方法获得生物碱化合物。
生物碱的合成途径主要包括天然合成、半合成和全合成。
1. 天然合成天然合成是指生物体内通过生物代谢途径合成生物碱化合物。
天然合成通常由生物体内的酶或酶系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生物碱化合物。
天然合成的生物碱通常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反应特异性和效率性。
2. 半合成半合成是指通过对天然生物碱进行结构改造和功能调整而获得新的生物碱化合物。
半合成通常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手段对天然生物碱进行修饰和改造,以获得更具有药物活性和生物效应的化合物。
3. 全合成全合成是指通过合成化学方法获得生物碱化合物。
全合成通常通过有机合成化学的手段构建生物碱的骨架结构,再通过适当的官能团化学修饰和官能团保护,最终获得目标生物碱化合物。
三、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通常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和生物效应。
生物碱的名词解释生物碱,也称为植物碱或生理碱,是一类天然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生物碱具有碱性化学性质和多种生物活性,通常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和毒理作用。
生物碱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包括吲哚生物碱、卤生物碱、萜类生物碱和喹啉生物碱等。
吲哚生物碱是最常见的一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植物体内。
典型的吲哚生物碱包括吡啶、喹啉、喹乙啉和吡哆啉等,它们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可以用作植物的防御物质,抑制害虫的食欲和生长。
卤生物碱是另一类重要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海洋生物和海藻中。
常见的卤生物碱包括溴生物碱、碘生物碱和氯生物碱等,它们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
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是通过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而发挥作用。
它们可以与蛋白质、核酸和细胞膜等相互作用,改变其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生物体的生理过程和代谢途径。
生物碱还可以干扰神经传导、抑制酶的活性、抑制细胞分裂和增殖等,以达到治疗疾病或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
生物碱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许多物种中,包括植物、昆虫、微生物和动物等。
它们在植物中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抗菌、防御、授粉、色素和调节等。
生物碱也被广泛用于药物研发、农业生产和化学合成等领域。
许多重要的药物和抗癌药物都是从生物碱中提取和合成的,包括可卡因、阿托品、喹硫平和哌嗪等。
然而,生物碱不仅具有药理活性,还常常具有毒理作用。
一些生物碱具有强烈的毒性,可以对生物体造成伤害。
比如,毒蕈碱是一种存在于毒蘑菇中的生物碱,可以引起食用者中毒,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在使用生物碱时需要十分谨慎,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生物碱是一类天然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碱性化学性质和多种生物活性,包括吲哚生物碱、卤生物碱和萜类生物碱等。
生物碱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和控制有害生物。
然而,使用生物碱时需要注意其毒理作用,确保安全使用。
第九章生物碱第一节概述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含氮类化合物。
1.定义:生物碱是指一类来源于生物界(以植物为主)的含氮的有机物,多数生物碱分子具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原子在环状结构内,大多呈碱性,一般具有生物活性。
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有很多,但低分子胺类(如甲胺、乙胺等)、非环甜菜因类、氨基酸、氨基糖、肽类(肽类生物碱除外)、蛋白质、核酸、核苷酸、卟啉类、维生素类等。
比较确切的表述:生物碱是含负氧化态氮原子、存在于生物体中的环状化合物。
负氧化态氮:包括胺(-3)、氮氧化物(-1)、酰胺(-3);排除含硝基(+3)、亚硝基(+1)的化合物。
环状结构:排除了小分子的胺类、非环的多胺和酰胺。
(实际上有些非环的胺类或酰胺是属于生物碱范畴的,如麻黄碱)2.分布:低等植物(蕨类、菌类)、高等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同科同属植物可能含有相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都可能有分布,但对于一种植物来说,生物碱往往在植物的某种器官含量较高。
3.存在形式:(1)根据氮原子在分子中所处的状态,主要分为六类:①游离碱②盐类③酰胺类④N-氧化物⑤氮杂缩醛类⑥其它如亚胺、烯胺等。
在植物体内,除以酰胺形式存在的生物碱外,少数碱性极弱的生物碱以游离的形式存在,绝大多数以盐的形式存在;个别生物碱则以氮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如氧化苦参碱。
第二节生物碱生物合成的基本原理(一)环合反应1.一级反环合应(1)内酰胺形式:该反应主要限于肽类生物碱等的生物合成。
(2)希夫碱形式:含氨基(伯胺或仲胺)和羰基的化合物易加成-脱水形成希夫碱。
(3)曼尼希氨甲基化反应:醛、胺(一级胺或二级胺或氨)和负碳离子(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结果是活泼氢被氨甲基所取代,得到曼尼希碱。
(4)加成反应:所谓加成反应是特指一亲核氨基与芳香或醌类体系中亲电中心的加成反应。
综上所述,氨基和羰基反应体是生物碱生物合成中最重要的形成N-杂环体系的前体物。
生物碱(alkaloid)是一类存在于生物界(主要是植物)中,大多具显著生物活性的含氮的碱性化合物。
氮通常在环中。
分子中含有碳、氢、氧和氮四种元素,极少不含氧原子。
生物碱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约100余科的植物中,其中以双子叶植物为多,其次为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
在地衣类和苔藓类植物中,尚未发现生物碱。
少数真菌中也有生物碱。
蛙类、蟾蜍、某些昆虫、加拿大海狸等动物中也存在生物碱。
含生物碱较多的科有粗榧科、毛莨科、小檗科、防已科、罂粟科、豆科、马钱科、夹竹桃科、茄科、菊科、百合科和石蒜科等。
有些科几乎全科植物均含生物碱,如罂粟科。
同一科属或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中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生物碱,如茄科的颠茄属(Atropa)、曼陀罗属(Datura)、莨菪属(Hyoscyamus)、东莨菪属(Scopolia)等属的植物都含有莨菪碱(hyoscyamine)。
同一种生物碱也可分布于不同科中,如在毛莨科、小檗科、防已科与芸香科的一些植物中都有小檗碱。
生物碱可存在于植物体内各个器官中,同种植物中所含生物碱常不止一种,有的可含数种至数十种,如罂粟约含25种生物碱,长春花中含70余种生物碱。
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各部分中分布是不相等的,往往集中于某一器官或某一部分中。
如乌头(根)、黄连(根茎)、黄柏(树皮)、颠茄(叶)、麻黄(地上茎)、洋地黄(花)、吴茱萸(果实)、马钱子(种子)等。
在同一植物的不同部分,不但生物碱的含量有差异,而且生物碱的种类也可能不同。
生药中生物碱的含量大多低于1%,有少数含量特别低,如长春花中长春新碱含量为百万分之一,美登木中美登木素含量为千万分之一;也有些含量特别高,如黄连中小檗碱含量可达9%、金鸡纳皮中奎宁含量高达15%。
在植物体内,生物碱一般与有机酸(苹果酸、枸橼酸、酒石酸等酸和鞣酸等)结合成盐类,呈溶解状态存在于液泡中,有些是与糖结合成甙而存在,更有少数生物碱是呈游离状存在的,如咖啡碱(caffeine)与秋水仙碱(colchicine)等。
生物碱是生物界除生物体必须的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之外的所有含氮有机化合物,因其结构中氮原子上的未共享电子对而大多具有碱性。
生物碱绝大多数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且活性是多方面的,因此中药制剂中有含有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时,常选择该中药含有的生物碱成分作为定性定量的依据。
结构特征生物碱大多由C、H、N、O元素组成,极少数分子中尚含有其他元素;大多结构复杂,结构类型较多,主要有杂环类、大环类、萜类、甾类及有机胺类等。
结构中的氮原子有多种形式:脂氮、芳氮;季胺、叔胺、仲胺及伯胺;游离状态和与酸结合状态;还有以氮氧配位键形式存在的。
此外,结构中除烷烃、羟基取代外还有羧基、酚羟基等酸性官能团及酯键的取代。
理化性质--物理性状多数生物碱为结晶型固体,少数为无定型粉末,还有一些小分子生物碱为液体,例如槟榔碱、菸碱等;液体状的生物碱及个别小分子生物碱尚有挥发性甚至升华性,如麻黄碱具有挥发性、咖啡因具有升华性等。
一般生物碱为无色或白色,但结构中具有较长共轭体系,并有助色团的,可显不同颜色。
生物碱结构中如有手性碳原子或为手性分子的具有旋光性,并大多与生物碱的生理活性有关,通常左旋体比右旋体生理活性强。
理化性质--溶解性由于生物碱结构复杂,生物碱的溶解性也是多样化。
大多数生物碱成分极性较小,游离状态下难溶于水,易溶氯仿、乙醚、乙醇、丙酮及苯等有机溶剂,与酸结合生成生物碱盐后水溶性增加,但与生物碱结合的酸不同,生成的盐水溶性也有差异,一般含氧无机酸及小分子有机酸的生物碱盐水溶性较大。
季铵型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易溶于水,液体生物碱及一些小分子固体生物碱则既溶于水也可溶于有机溶剂。
含有酸性官能团或酯键的生物碱还可溶于一些碱液或热苛性碱液。
此外一些液体状态的生物碱和分子量较小的固体生物碱,如麻黄碱等具有挥发性。
理化性质--沉淀反应大多数生物碱在酸性水溶液中可以与某些试剂生成不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复合物,这些试剂称生物碱沉淀试剂。
生物碱摘要生物碱(Alkaloid)为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指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
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
大多数生物碱均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括在环内,具有光学活性。
但也有少数生物碱例外。
如麻黄碱是有机胺衍生物,氮原子不在环内;咖啡因虽为含氮的杂环衍生物,但碱性非常弱,或基本上没有碱性;秋水仙碱几乎完全没有碱性,氮原子也不在环内……等。
由于它们均来源于植物的含氮有机化合物,而又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碱的范围内。
而有些来源于天然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如某些维生素、氨基酸、肽类,习惯上又不属于“生物碱",所以"生物碱"一词到现在还未有严格而确切的定义。
目录1分类按照生物碱的基本结构,已可分为60类左右。
下面介绍一些主要类型:有机胺类(麻黄碱、益母草碱、秋水仙碱)、吡咯烷类(古豆碱、千里光碱、野百合碱)、吡啶类(菸碱、槟榔碱、半边莲碱)、异喹啉类(小檗碱、吗啡、粉防己碱)、吲哚类(利血平、长春新碱、麦角新碱)、莨菪烷类(阿托品、东莨菪碱)、咪唑类(毛果芸香碱)、喹唑酮类(常山碱)、嘌呤类(咖啡碱、茶碱)、甾体类(茄碱、浙贝母碱、澳洲茄碱)、二萜类(乌头碱、飞燕草碱)、其它类(加兰他敏、雷公藤碱)。
2) 颜色:一般为无色。
只有少数带有颜色,例如小碱(Berb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蛇根碱(Serpentine)等均为黄色。
3)味感:不论生物碱本身或其盐类,多具苦味,有些味极苦而辛辣,还有些刺激唇舌的焦灼感。
4)酸碱反应:大多呈碱性反应。
但也有呈中性反应的,如秋水仙碱;也有呈酸性反应的,如茶碱和可可豆碱;也有呈两性反应的,如吗啡(Morphine)和槟榔碱(Arecaadine)。
5)溶解度:大多数生物碱均几乎不溶或难溶于水。
能溶于氯仿、乙醚、酒精、丙酮、苯等有机溶剂。
也能溶于稀酸的的水溶液而成盐类。
生物碱的盐类大多溶于水。
第九章生物碱
一、填空
1.小檗碱呈黄色,而四氢小檗碱则无色,其原因在于(结构中有较长的共轭体系)。
2.弱碱性生物碱在植物体内主要是以(游离)状态存在。
3.在生物碱的色谱检识中常用的显色剂是(碘化铋钾),它与生物碱斑点作用常先
(橘红)色。
4.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大致有(溶剂法)、(离子交换树脂)和(沉淀法)三类。
5.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离可利用它们的(草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草酸麻黄碱)在水中溶解度比较小,能先行结晶检出,(草酸伪麻黄碱)则留在母液中。
6.生物碱沉淀反应可应用于:(预试中是否存在生物碱)、(在分离过程中可作为追踪生物碱的指标)、(分离提纯生物碱)等。
7.用硅胶柱层析进行生物碱的薄层色谱时,为克服硅胶的酸性,得到集中的斑点,有两种方法:(用高碱或缓冲液代替水来制硅胶板)、(用碱性溶剂作为展开剂)。
8.用pH 梯度萃取法分离生物碱,是将总生物碱溶于有机溶剂中,用不同pH 缓冲液进行萃
取,缓冲液pH 值(高)到(低),所得到的生物碱的碱度则由(强)
到(弱)。
二、判断题
1.所有生物碱都有不同程度的碱性。
√
2.含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都是生物碱。
×
3.一般生物碱的旋光性都是左旋的。
×
4.在所有生物碱中,季铵碱的碱性最强。
×
5.生物碱与碘化铋钾多生成红棕色沉淀。
√
6.生物碱盐都易溶于水中。
×
三、选择题(单选)
1.下列关于生物碱的论述,正确的是(A)
A.含有氮原子
B. 显碱性
C.自然界的所有含氮成分
D.在植物体内以盐的状态存在
2.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D)
A.分子中含氮原子
B.氮原子多在环内
C. 具有碱性
D. 分子中多有苯环
3.小檗碱的结构类型是(B)
A. 喹啉类
B.异喹啉类
C. 哌啶类
D.吲哚类
4. 下列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D)
A. 伯胺生物碱
B. 仲胺生物碱
C. 叔胺生物碱
D. 季胺生物碱
5. 下列生物碱碱性最弱的是(D)
A. 伯胺生物碱
B. 仲胺生物碱
C. 叔胺生物碱
D. 酰胺生物碱
6.决定生物碱碱性最主要的因素是(A)
A.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B. 诱导效应
C. 共轭效应
D. 分子内氢键
三、多选题题
1. 使生物碱碱性减弱的因素是(AE)
A.吸电子诱导效应
B.供电子诱导效应
C.供电子共轭效应
D.立体效应
2. 使生物碱碱性减弱的吸电子基团是(BCD)
A. 烷基
B.羰基
C.醚基
D.苯基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一、填空
1.醌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四种类型。
2.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中位置的不同,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分为两类,即(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前者分子中羟基分布在(两侧)苯环上,后者分子中羟基分布在(一侧)苯环上。
3.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排列为(含-COOH )>(含两个以上β-OH )>(含一个β-OH )>(含两个α-OH )>(含一个α-OH )。
二、判断题
1.醌类化合物在碱性水溶液中成盐溶解,加酸酸化后被游离,又可重新沉淀析出。
(√)。
2.醌类化合物由于存在较短的共轭体系,在紫外区域均出现较强的紫外吸收。
(×)
三、选择题(单选)
1.大黄素类型的蒽醌类化合物,多显黄色,其羟基分布情况是(A)
A.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
B. 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
C.分布在1,4位上
D. 分布在1,2位上
2.若羟基蒽醌对醋酸镁试剂呈蓝紫色,则其羟基位置可能是(C)
A.1,8-二羟基
B. 1,5-二羟基
C. 1,2,3-三羟基
D. 1,4,8-三羟基
3.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蒽醌类成分时,常不选用的吸附剂是(A)
A.氧化铝
B.硅胶
C. 聚酰胺
D. 葡聚糖凝胶
4.大黄酸具有弱碱性的原因是(B)
A.有苯环
B.有氧原子
C.有羟基
D.有羧基
1. A B C
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一) (+) (+)
三氯化铁试剂:(一) (+)
2. A B C
醋酸镁反应:橙色蓝~蓝紫色橙红~红色
第六章萜类和挥发油
一、填空
1.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认为,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都是由(异戊二烯)衍变而来的。
2.生源异戊二烯法则认为,在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首先合成活性异戊二烯前体物,即由(乙酰辅酶A )与(乙酰乙酰辅酶A )生成甲戊二羟酸单酰酶A,后者还原生成(甲戊二羟酸),再衍生为各种萜类化合物。
3.环烯醚萜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都带有(双键)健,属于(环戊烷单萜)的衍生物。
4.挥发油中所含化学成分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三类(芳香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其中以(萜类化合物)为多见。
5.Sabety 反应和Ehrlich 试剂可用于检出(奥类)成分,若含有此类化合物,则Sabety
反应显(蓝紫或绿)色,Ehrlich 反应呈(紫或红)色。
6.青蒿素来源植物(黄花蒿),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抗疟疾)。
为提高其水溶性,临床上将其制成(青蒿琥酯酸单酯),以充分发挥其疗效。
7.穿心莲叶中含有多种(二)萜内酯,其中主要的有(穿心莲内酯)和(去氧穿心莲内酯),为改善内酯的水溶性,通常将其中的(穿心莲内酯)制备成(丁二酸半酯的钾盐)或者(穿心莲内酯磺酸钠),以供制备注射液使用。
二、判断题
1.萜类成分的沸点随着分子量增大,双键数目增多二升高。
(√)。
2.环烯醚萜类成分是中草药苦味成分之一。
(√)
三、选择题(单选)
1.地黄、玄参等中药在加工过程中易变黑,是因为其中含有(B)
A.鞣质酯苷
B. 环烯醚萜苷
C.羟基香豆素苷
D. 黄酮醇苷
2.具有芳香化的性质,且有酚的通性和酸性,其羰基的性质类似羧酸中的羰基,但又不能与一般的羰基试剂反应的化合物是(C)
A.环烯醚萜类
B.愈疮木薁类
C. 卓酚酮类
D. 穿心莲内酯
3.萜类化合物的脱氢反应在其结构研究中主要用来确定(C)
A.不饱和度
B.双键的数目
C. 碳架结构
D. 双键位置
4.临床应用的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有(B)
A. 穿心莲内酯丁二酸双酯衍生物
B. 穿心莲内酯磺酸钠衍生物
C. 穿心莲内酯乙酰化衍生物
D. 穿心莲内酯甲醚衍生物
5.在青蒿素的结构中,具有抗疟疾作用的基团是(D)
A.羰基
B.醚健
C.内酯环
D.过氧基
6.下列化合物可制成油溶性注射液的是(B)
A.青蒿素
B. 蒿甲醚
C. 青蒿琥珀酸单酯
D. 穿心莲内酯丁二酸单甲酯
7.挥发油薄层色谱展开后,首选显色试剂是(B)
A.三氯化铁试剂
B.香草醛浓硫酸
C.异羟肟酸铁试剂
D.溴甲酚绿试剂
8.下列关于萜类化合物挥发性,叙述错误的是(C)
A.所有非苷类单萜及倍半萜具有挥发性
B. 所有单萜苷及倍半萜苷不具有挥发性
C. 所有非苷类二萜不具有挥发性
D. 所有二萜苷不具有挥发性
四、多选题题
1. 属于萜类性质的是(ACDE)
A.多具有手性碳
B.易溶于水
C.溶于醇
D.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E.具有挥发性
2. 从某中药中提取一化合物,其Molish 反应、Trim-Hill 试剂及Shear 试剂反应均呈阳性,遇酸碱易沉淀剂颜色变化,该化合物可能是(BDE)
A.黄酮苷
B.环烯醚萜苷
C.香豆素苷
D.蒽醌类化合物
E.4-去甲基环烯醚萜苷
3.从玫瑰花、丁香花及紫苏中提取挥发油,适宜的提取分离方法有(BCE)
A.水蒸气蒸馏法
B.70%乙醇回流提取法
C.吸收法
D.压榨法
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