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信号e(t)作用系统,响应为r(t) 当Ae(t)作用于系统时,若此系统具有线性,则 d Ar ( t ) 10 Ar ( t ) 5 Ae( t ) dt t 0 (1) 原方程两端乘A: d r (t ) A 10r ( t ) 5 Ae( t ) dt t 0 ( 2) 经过系统 时移 t 0 r21(t ) r22 (t ) 此系统为时变系统。 BACK 例1-7-3 yt t f t 判断系统是否为线性非时变系统 是否为线性系统? f 1 t C1 C 1 f 1 t f 2 t f 1 t C2 H C 2 f 2 t t f 1 t 3.在信号分类中,主要掌握三种分类:周期与非周期; 能量与功率信号;奇偶信号。同时要会求周期(尤其对 两个周期信号叠加而成的信号)能量、功率、奇分量、 偶分量、直流分量。 4.在信号运算中,主要掌握横轴上的尺度、移位、和反 褶运算。不管时正向还是逆向。 5.在信号分解中,掌握奇偶分量分解、阶跃分量描述法 和正交分解及其系数求法。 (1),(2)两式矛盾。故此系统不满足均匀性 证明叠加性 假设有两个输入信号 e1 (t )及e2 (t ) 分别激励系统,则由 所给微分方程式分别有: d r1 t 10r1 t 5 e1 t dt d r2 t 10r2 t 5 e2 t dt t 0 t 0 ( 3) ( 4) 系统作用:输入信号乘cos(t) 移t 0 过系统 (1)e(t ) 时 e(t t0 ) 经 r21 (t ) e(t t0 ) cos t t 0 t 0 r (t ) e(t t ) cos(t t ) ( 2)e( t ) e( t ) cos t 22 0 0 是否为时不变系统? f t பைடு நூலகம்H t f t f t DE
t f t t f t f t DE
H 可见, 时移、再经系统 经系统、再时移,, 所以此系统是时变系统。 BACK 微分方程r t et et 2代表的系统是否是因果 系统. t 0 ( 6) (5)、(6)式矛盾,该系统为不具有叠加性 BACK 例1-7-2 判断下列两个系统是否为非时变系统. 系统1: r t cos et t 0 t 0 系统2:r t et cos t 1.系统的作用是对输入信号作余弦运算。 (1)e(t ) e(t t0 ) r11 (t ) cos e(t t0 ) t 0 6.在系统分类中,重点考虑如下性质的判定:因果性、 无记忆性、线性、时不变性。 时 移t 0 经过系统 移t 0 过系统 r12 (t ) cos e(t t0 ) t 0 ( 2)e( t ) 经 cos e( t ) 时 r11 t r12 t 此系统为时不变系统。 系统2:r t et cos t t 0 本章是整个课程的入门部分,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但 也有很多内容实际上在以前的数学和物理课程中已接触或学 习过。也正是如此,要更加注意“旧貌换新颜”从新的学科 领域的角度来看待已学的知识,不仅要体会这些知识在不同 学科间是相通的,更要着重理解本门课程的新角度。 1.本章主要讲述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重点在于信号概念 及信号分类、典型连续时间信号和奇异信号、信号运算、信 号分解、系统概念及其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概念和性质。 2.在信号图形描述中,应掌握所有典型连续时间信号和奇异 信号的的图形特征。
C1 C 1 t f 1 t H t C 1 f 1 t C 2 f 2 t f 2 t H t f 2 t C2 C 2 t f 2 t
C 1 tf1 t C 2 tf 2 t 可见,先线性运算,再经系统=先经系统,再线性 运算,所以此系统是线性系统 当e1 (t ) e2 (t ) 同时作用于系统时,若该系统为线性系统, 应有 (3)+(4)得 d r1 t r2 t 10r1 t r2 t 5 e1 t e2 t dt t 0 ( 5) d r1 t r2 t 10r1 t r2 t 10 e1 t e2 t dt 例1-7-1 判断下述微分方程所对应的系统是否为线性系统? d r (t ) 10r ( t ) 5 e( t ) ,t 0 dt 分析:根据线性系统的定义,证明此系统是否具有 均匀性和叠加性。可以证明: 系统不满足均匀性 系统不具有叠加性 此系统为非线性系统。 请看下面证明过程 证明均匀性 例1-7-4 t0 r 0 e0 e 2 现在的响应=现在的激励+以前的激励 该系统为因果系统。 微分方程r t et et 2代表的系统是否是因果 系统. t0 r 0 e0 e 2 未来的激励 BACK 该系统为非因果系统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