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 格式:ppt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26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导学案 编号:080401 班 组 姓名____ ___( )学 主备人:林菊芳 使用时间: 2014年3月 日 审核人:江贤华1 2 36.1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导一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实现以下目标:1、了解手工工场的生产情况,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
3、理解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影响。
【学习重点】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
【学习难点】理解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影响。
【议一议】1、介绍欧洲手工工场的出现,生产情况及影响。
2、你认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请从经济、社会和宗教因素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其中有哪些科技因素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4、(1)试一试,在地图上标出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的航线和航海年代。
(2)想一想,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路线与传统商路相比有何变化。
5、阅读《图6-5新航路开辟航线图》介绍新航路开辟的6、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事件及影响)【练一练】1.如果你生活在16世纪早期,并想进行环球航行,跟着的船队就可以成功。
2. 开辟新航路返回西班牙后,向欧洲人宣布他已经找到通往印度的航路。
3.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曾经到过好望角的航海船队有 。
4.最早从事新航路开辟活动的国家是 。
5.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1)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
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
(2)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居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问:(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作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1教学目标1.学生梳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区域联系的重大历史事件,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了解人类历史发展趋势之一是世界从相对分散逐渐走向相互联系的整体。
2.学生分析、对比文本,依据回到历史现场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理解整体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意义。
3.学生通过在不同现场的文本解读,建立发展性的整体世界认识,会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
2学情分析1.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区域联系的相关事件之间没有建立联系,历史的整体感不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从中概括出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有很大的难度。
2.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分析会有一定的困难。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考虑教学过程要由浅入深,由简到难。
从不同时期人们认识的世界范围和联系的范围切入,学生相对会有话可讲,也能通过读图直观发现范围的变化,从而感受到世界逐渐走向整体这一人类历史发展趋势。
3.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某节课上的培养是有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站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联系性文本的存在对于学生的接受来说是一个难点,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时间思维在联系性文本的要求中,需要被同时建立,这给课堂提出了一个要求。
但是,它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
3重点难点重点:解读文本,认识世界是从相对分散逐渐走向相互联系的整体难点:联系式文本的解读与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源自“世界”的开始教师:你认识这个人吗?猜猜看,她是谁?也许,你不知道她是谁,但是你或许听过这个故事。
呈现材料: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有多大?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教师引导:说说你平时理解的“世界”。
学生根据原有知识进行发言。
教师呈现材料:其实,世界这词源自于何处?世,即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界,指方位;有东南西北等定位场所。
——《楞严经》教师总结:也许,可以这样概括,世界,在不同时间阶段有不同空间的场所。
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1.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B. 《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C.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的东西方商道D. 宗教的迫害2.假如你穿越时空,跟随下列航海家的船队航行,最先到达东方的是()A. 迪亚士B. 哥伦布C. 麦哲伦D. 达·伽马3.欧洲人能够在15世纪末开辟新航路,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
其中,主要受益于中国的因素是()A. 把握航海方向的指南针传入欧洲并被普遍应用B. 地圆学说逐渐被欧洲人接受C. 东方丰富的金银、丝绸等商品吸引欧洲人D. 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探险精神4.某同学在复习新航路的开辟时,列出了以下几条主要新航线,其中与哥伦布有关的是()A. 葡萄牙—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印度B. 西班牙—大西洋—古巴、海地等地C. 葡萄牙—大西洋—非洲最南端D.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5.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欧的四位著名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①哥伦布②迪亚士③麦哲伦④达·伽马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②①④③D. ①②④③6.15世纪,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却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坚持这一信念的是()A. 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B. 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航海地图C. 具有顽强的探险精神D. 相信地圆学说7.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下列哪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A. 迪亚士B. 哥伦布C. 达·伽马D. 麦哲伦8.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两个大陆”分别指的是()A. 美洲和非洲B. 欧洲和美洲C. 欧洲和亚洲D. 亚洲和非洲9.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评估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用史料、图片展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通过动态地图演示、表格归纳、历史比较、问题讨论等方法探究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培养其读图识图、归纳、比较、总结和概括历史的能力;
通过辩论(讨论)探究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辩证看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同时通过讨论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认识到新航路开辟既是历史的进步,也充满了血腥味和罪恶感。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2.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意义。
三、教学策略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
2.采用情景创设法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类型的教学地图
4.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哥伦布远航早半个多
世纪,请问这个壮举
是什么?中国的这一
航海壮举与新航路开
辟的目的有什么不
同?有什么共同影
响?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课紧紧围绕新航路开辟这个主题,分别探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原因、条件及影响,结构思路比较清晰。
在探讨问题时,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史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论从史出的意识。
整堂课的容量挺大,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比较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分析。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课程标准:2—3—1 描述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图,评析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评估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史料、图片等历史资料的阅读思考,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以及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辩证看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航海家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能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认识到新航路开辟既是历史的进步,也充满了血腥味和罪恶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过程教学难点: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回顾第五单元所学内容——一些原产于南美洲的高产且适宜性强的甘薯、玉米等作物引进中国,并且逐步推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15世纪以来中国因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粮食紧张问题。
设问:甘薯、玉米的引进跟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新授: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阅读教材P32图文内容,认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结合图6-1和6-2,说一说,欧洲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考:工商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文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其他原因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经济根源:工商业的发展,西欧社会对金银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渴求黄金,“寻金热”3.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4.商业危机:传统商路受阻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观察图6—3,多媒体出示材料,分析新航路的开辟需要哪些条件?归纳: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的使用;航海地图绘图技术的高超;政府支持远航;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超人的意志和智慧…………三、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有了动机,又具备了条件,于是从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
多媒体出示两幅地图,想一想: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路线与传统商道相比有何变化。
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多媒体出示图文资料,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深远影响。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教学分析引言:《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是一本面向高中学生的地理教材,涵盖了世界各大洲的地理梗概、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内容。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深入分析,从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知识点难易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判,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这本教材进行教学。
一、内容设置1.1、地理梗概《连通世界的新航路》起首介绍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础知识,为学生打下了结壮的地理基础。
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大洲的地理特点。
1.2、人文地理教材还涵盖了各大洲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化、宗教崇奉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
1.3、经济地理在经济地理部分,教材介绍了各大洲的主要经济活动、资源分布、贸易往来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培养他们的经济思维。
二、教学方法2.1、图表分析《连通世界的新航路》采用了大量图表展示的方式,通过直观的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观点和数据,增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2.2、案例分析教材还设计了许多实际案例,如世界闻名城市的发展历程、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等,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实地考察教材还提供了一些实地考察的建议,如参观当地的地理景点、参与社会调查等,帮助学生将教室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知识点难易水平3.1、易点教材将地理知识分成了易中难三个层次,易点部分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如各大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容易理解和掌握。
3.2、中点中点部分则是一些稍微复杂一些的知识,如各大洲的主要经济活动、人口分布等,需要学生花费一守时间和精神去理解和记忆。
3.3、难点难点部分则是一些深层次的知识,如各大洲之间的经济联系、文化交流等,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结语:综上所述,《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是一本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的优秀地理教材,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拓展国际视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教学目标1.学习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2.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因素,学会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两方面把握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3.通过评价哥伦布,培养以历史的眼光、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知道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使全球联系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使欧洲殖民者加紧殖民掠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评价哥伦布。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小实验。
教师这里有两只鸡蛋,你们有没有方法使鸡蛋小头朝下,在桌上立起来呢?请两位同学上来试一试〔一男一女〕。
〔表扬学生创新的思维〕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不破不立。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复,如不能答复或不全面,由教师解答、补充〕这与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有关。
我们知道,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首航归来,他成了英雄,人们为他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欢送宴会。
一次宴会上,突然有人高声叫道:“我看这件事情不值得这样庆祝,大陆是地球上本来就有的,并非哥伦布创造的,他只不过坐着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碰上了这块大陆而已,其实只要坐船一直往西走,谁都会有这项发现的。
〞宴会上顿时鸦雀无声,这时,哥伦布笑着站了起来说:“这位先生讲的似乎很对,其实不然,我们不妨一试。
〞说着,他顺手抓起桌上放着的熟鸡蛋,请大家在桌上立鸡蛋,当时竟无一人想出方法。
最后,哥伦布做到了,如同刚刚同学们所做的。
请同学们想一想,从这件事情上,你有何感悟呢?〔学生答复的根底上,教师进展过渡。
〕世界上的一些发现和创造,在一些人看来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但是,请你们记住,那总是在发现者或创造者指出应该怎么做之后,而发现、创造的过程,那么充满了艰辛、挫折与失败。
“新大陆〞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也是如此。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追寻当年开辟新航路的艰辛历程。
新课教学一、新航路开辟的含义出示葡萄牙里斯本的地理大发现纪念碑图片,阐述新航路的开辟的概念: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又称“地理大发现〞,它指从西欧穿过大西洋到美洲,进而横渡太平洋完成环球航行和从西欧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