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说课稿《莫高窟》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莫高窟》说课稿五年级语文教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莫高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莫高窟》是第五组最后一篇课文,介绍的是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
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
总写:只有两句话,总体概括介绍莫高窟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突出她环境的恶劣及她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分写:第2-4自然段,选取了莫高窟中的三个典型代表“彩塑”、“壁画”、“藏经洞”来记叙,写得形象、生动、逼真,再现了我国古代辉煌的艺术成就,以唤起读者对我国艺术珍品的热爱之情。
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总写:以作者的感受总结全文,突出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中生动、传神的词语和优美、灵活多变的句式也很多。
所以,《莫高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教育的理想教材。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生字新词,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进行探究性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三、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教学重点:读书指导,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莫高窟》是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二单元的课文之一,是一篇讲述我国著名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的文章。
1.2 教材主题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通过对一张莫高窟壁画的描写,使学生对莫高窟艺术进行感性理解。
1.3 教材目标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应当达到以下目标:•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和文化价值•学会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进行感性理解和评价二、教学步骤2.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短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莫高窟和莫高窟壁画的基本概念,并带领学生感受莫高窟的独特魅力。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导入:•让学生观看莫高窟的图片或短视频介绍,了解莫高窟的位置、历史和文化背景;•显示一些莫高窟壁画的详细图像,带领学生感受莫高窟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问学生对这些壁画的感觉和理解。
2.2 初步阅读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或放映语音辅助学生对全文的理解,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理解以下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莫高窟有哪些历史和文化背景?•莫高窟壁画有哪些特点和文化价值?2.3 深入解读在学生对全文有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可以逐段解读,带领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文章:1.概括段•通过概括段了解莫高窟背景和壁画特点。
2.正文段落•第一段:介绍壁画的视觉效果。
•第二段:解读壁画展现的历史和宗教文化意义。
•第三段:详细描述一幅壁画的细节特点。
3.结束段•通过对结束段的解读,让学生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2.4 总结归纳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让学生自己思考的方式,评价莫高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并归纳总结以下内容:•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莫高窟壁画的特点和文化价值;•莫高窟在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莫高窟艺术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
•学生学会通过对莫高窟壁画的细节描写进行感性理解和评价。
首先,说教材《莫高窟》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以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文章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是学习此类文章的很好例文。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具备良好的预习习惯,他们已经在以往语文学习地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并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语句的意思,体会人物感情,能够在交流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出自己的判断,在阅读之后能够大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基于以上学情和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依据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敦”等12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弦”“绣”两个字,指导读写,强调文中“佛”这个多音字,并指导学生采用查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3.通过品味词句训练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4.仿照文中作者大量使用排比句式的写作手法,并试着在实际中运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基于课文内容确定的,课文的2-4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通过品味词句训练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本课教学难点是仿照文中作者大量使用排比句式的写作手法,并试着在实际中运用。
五、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因此,我采取以读促悟,以悟导读的方法以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新课改倡导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
小学五年级语文《莫高窟》说课稿根据本单元的要求和本课及学生的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研究的问题;学会利用网络搜集、筛选资料,对资料进行加工、组合。
3、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艺术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的情感。
我们知道,在21世纪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35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仅凭一支粉笔和几块黑板,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它给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以上三点教学目标,在设计时,我准备凭借网络平台沟通课堂内外,将文字形象化、音效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力求体现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修养。
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精读品味,深入领悟;3、积累语言,熟读成诵;4确定主题,拓展学习。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结合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不懂的地方。
我用Word、Powerpoint等几个常用软件取代粉笔、小黑板等传统教具,不仅能快捷方便地呈现教学信息,检查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莫高窟艺术的浓厚兴趣,不断地生成智慧的火花。
2、精读品味,深入领悟精读第一自然段,了解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
甘肃相距江苏有千里之遥,学生亲身游历的机会很少。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教材分析】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莫高窟》。
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
【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的活动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认识“敦”、“凛”、“肖”、“瑰”这四个二类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佛”。
3.理解“威风凛凛”、“精妙绝伦”、“宏伟瑰丽”等词;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是世界的文化瑰宝”,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透过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迁移,引导发现,学习文章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前我做了如下准备:【教学准备】1.查找、了解莫高窟的资料;2.课件。
【设计理念】1. 体现“以读为本”的导读策略,以读带讲,读写结合。
2.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教师指导为辅,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导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40分钟的课堂中,我设计了以下的导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播放莫高窟的短片)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莫高窟》说课稿引言概述: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世界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文化价值、保护与传承以及对世界艺术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1.1 莫高窟的建造背景1.2 莫高窟的发现与命名1.3 莫高窟的历史变迁二、艺术特点:2.1 壁画的题材与内容2.2 雕塑的形式与风格2.3 艺术表现手法与技巧三、文化价值:3.1 莫高窟对佛教文化的贡献3.2 艺术作品对历史研究的价值3.3 艺术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四、保护与传承:4.1 莫高窟的保护现状与挑战4.2 国内外保护与合作项目4.3 艺术作品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五、对世界艺术的影响:5.1 莫高窟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5.2 艺术作品的国际影响力5.3 艺术作品对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正文内容:引言概述: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世界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文化价值、保护与传承以及对世界艺术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1.1 莫高窟的建造背景莫高窟的建造始于公元366年,是由敦煌地区的佛教信仰繁盛所催生的。
当时,佛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莫高窟作为一座佛教艺术宝库应运而生。
1.2 莫高窟的发现与命名莫高窟最早于1900年被发现,由于其位于莫高山的脚下,因此得名为莫高窟。
随后,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3 莫高窟的历史变迁莫高窟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兴衰,尤其在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达到了巅峰。
然而,随着佛教衰落和历史变迁,莫高窟逐渐被人遗忘,直到20世纪初才重新被发现。
二、艺术特点:2.1 壁画的题材与内容莫高窟的壁画题材广泛,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
其中,以佛教故事最为丰富,如《法句经》、《生死簿》等。
壁画内容丰富多样,以绘画技法精湛著称。
2.2 雕塑的形式与风格莫高窟的雕塑形式多样,包括佛像、菩萨、护法等。
18《莫高窟》第一课时说课稿试马镇八龙小学王先东《莫高窟》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
它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
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写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概貌。
第二段:(2——4)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第三段:(5)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前浅显。
因此,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莫高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
文章介绍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他们在欣赏图片,阅读美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
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定为: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我设想分成两课时来教学。
下面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
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板题:莫高窟)2、观看录像介绍,了解莫高窟的概况。
小学生语文《莫高窟》说课稿一、说教材内容《莫高窟》是沪教版小学生语文第9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文章内容。
课文内容叙述了莫高窟的泥塑、墙壁画、藏经洞,称赞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勤快与聪慧。
课文内容是一篇景物描写的记述文,创作者以“总—分—总”的方式来构造全篇。
课文内容共五个自然段,分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莫高窟的所在位置以及概况;第二段(第2—4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莫高窟的泥塑、墙壁画、藏经洞;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莫高窟是赫赫有名的造型艺术宝藏。
二、说学员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期待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员。
根据之前的学习培训她们把握了一定的学习语文方式,如:了解词句的方式,找中心句的方式。
可是该班学员的诵读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弱。
该班学生思维活跃性,一部分学员尤其喜爱主要表现自身,能积极主动举手发言。
三、说课程目标和重点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课是学员、老师、文字、创作者中间会话的全过程,每个学段都需要高度重视诵读和默读。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表达的累积、感受和应用,留意专业技能的训炼,给学员奠定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基本。
另外重视开发设计学员造就的潜力,推动学员不断发展趋势。
”融合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规定,“在阅读文章中揣测文章内容的表述次序,理解创作者的表达方式。
”因而,融合学员的特性,我设计方案的《莫高窟》第二课时课程目标是:1、学员根据本节课学习培训,掌握莫高窟的巧妙绝伦、源远流长。
2、揣测文章内容的表述次序,理解文章内容的表达法。
3、能恰当、流畅、有情感地朗读。
4、凭着课文内容实际的语言表达原材料,激起对劳动者聪慧的尊崇,提高民族自豪感。
本节课详细介绍的敦煌文化与学员目前的专业知识基本有一定的间距,因而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莫高窟的巧妙绝伦、源远流长。
因为学员的诵读工作能力较弱,因而课堂教学难题是能有情感地朗读。
四、说教学方法、学法用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也是汉语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机遇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莫高窟》第一课时说课稿山泉镇中心小学孙晓红大家好,我是山泉镇中心小学的孙晓红,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莫高窟》,我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来说这节课的。
一、教材分析《莫高窟》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文章。
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力与智慧。
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
二、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去大城市游览名胜古迹的机会不多,因此我利用课件教学,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四、教法学法我制作了ppt文稿,带学生走进敦煌,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敦煌的宏伟壮观。
让学生受到感染,感受到祖国的博大、恢宏,引起学生的共鸣。
文化上的魅力,加之教师充满感情地引导,学生水到渠成地就读出了感情,油然而生了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我通过播放莫高窟全景图片,紧紧抓住学生的感官感受,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顺。
再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莫高窟的?使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能够一下子抓住文章的主线。
(三)、主动探究,理解感悟。
在探究课文时,我层次分明,有详有略。
1、学习第1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概括段,通过读文让学生知道莫高窟的位置,环境以及它最有价值的是什么?2、导学第二自然段在学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使学生抓住本段的中心句。
然后通过课件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与学生阅读关于彩塑相关描写融为一体。
之后出示“彩塑”中的“卧佛”,师生共同总结先概括后具体,由面到点的写作方法。
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2020-09-05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1一、说教材《莫高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文章。
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
课文共5个自然段,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第二段(第2—4自然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二、说学生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希望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
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如:理解词语的方法,找中心句的方法。
但是该班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差。
该班学生思维活跃,部分学生特别喜欢表现自己,能积极举手发言。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因此,结合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1、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课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
《莫高窟》说课稿
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以其精美的壁画、雕塑和文物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宝库”。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意义、保护现状和未来发展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
1.1 莫高窟的建立时间
1.2 建立莫高窟的原因
1.3 莫高窟的发展历程
二、艺术特色
2.1 壁画的风格和主题
2.2 雕塑的造型和技艺
2.3 文物的保存和展示
三、文化意义
3.1 佛教文化的传播
3.2 艺术与宗教的结合
3.3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四、保护现状
4.1 文物保护的挑战
4.2 政府和社会的保护措施
4.3 国际合作与文化遗产保护
五、未来发展
5.1 文化旅游的推广
5.2 敦煌研究的深入
5.3 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总结:莫高窟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的辉煌,更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加强保护工作,促进文化传承,让莫高窟这一瑰宝永远流传下去。
小学语文《莫高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小学的XX老师,今天非常荣幸能为大家分享我为小学语文课《莫高窟》所准备的说课稿。
《莫高窟》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第十一课,本课是一篇记叙文,通过对莫高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我国古代艺术瑰宝。
一、教材分析《莫高窟》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第十一课,教材内容涵盖了展示古代石窟艺术的特点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
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兴趣并了解莫高窟的文化意义。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了解莫高窟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以及对勤劳智慧的尊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莫高窟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兴趣。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展示板等。
2. 教学资源:课文《莫高窟》、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石窟艺术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你们听说过莫高窟吗?你们知道莫高窟是什么样的地方吗?Step 2 探究课文通过师生共同阅读课文《莫高窟》,学生跟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莫高窟的基本情况:莫高窟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是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瑰宝之一。
Step 3 讲解文章内容讲解课文中相关的生词和重点句子,解释莫高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莫高窟的艺术特点等。
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丰富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
Step 4 深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品味莫高窟的艺术作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莫高窟的壁画如何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佛像?等问题。
莫高窟说课稿一、莫高窟简介1.1 莫高窟的位置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是一组早期佛教艺术的高水平表现,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宝库”。
1.2 莫高窟的历史莫高窟始建于东晋时期,历经魏、北齐、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的建造和维修,至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
1.3 莫高窟的艺术特色莫高窟艺术以佛教艺术为主,但融合了汉族、西域、印度、希腊、波斯等多个文化的艺术元素,展现了多种艺术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象。
二、主题与内容2.1 主题莫高窟主要表现了佛教艺术,以描绘佛祖为主要内容,也有描绘佛教故事、神仙、人物风景等。
2.2 内容莫高窟的内容主要分为壁画和佛像两大类。
壁画是莫高窟的主要艺术形式,共有故事画、人物画、佛祖画、壁龛画四大类。
佛像包括雕塑、泥塑、石塑等,雕塑是最为普遍的形式。
2.3 艺术价值莫高窟壁画拥有众多名作,技法卓绝,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极富艺术价值。
佛像则采用木、泥、石等材料,技艺精湛,表现出多种佛教文化,值得珍藏。
三、艺术意义3.1 历史价值莫高窟壁画和佛像反映了唐代至宋元时期的政治、文化、民俗生活等历史重要内容,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演变,具有重大意义。
3.2 文化价值莫高窟是我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历史见证;同时也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艺术价值莫高窟体现了唐代艺术的高峰和中国壁画艺术的杰作,被誉为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东方古代壁画艺术宝库之一,具有世界级的艺术价值。
四、保护与传承4.1 保护莫高窟艺术的保护任务十分紧迫,历史的风雨、宗教的异端、人为的破坏等多种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莫高窟的保存状况。
为了实现莫高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政府、学界、民间应当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保护工作。
4.2 传承莫高窟文化的传承早已展开,敦煌文化研究院积极开展莫高窟的历史、艺术、文化、功能和遗址等方面的研究,把莫高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莫高窟研究室在国际上开展了各项合作交流,把莫高窟文化推向了世界文化产业的前沿。
《莫高窟》说课稿《莫高窟》选自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本单元主要是以文字的描述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本课是最后一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即课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第二、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二部分,具体刻画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第五小节是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材料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的情感,并仿照文中排比句进行说话和写话的训练。
教学难点是再现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生动的画面。
根据本单元的要求和本课及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四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至4小节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学会并能熟练运用排比句式“有……有……有……还有……”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为了实现以上的四项教学目标,我运用这样的教学思路:1、读课文,整体感知2、精读品味,深入领悟3、积累语言,熟练成诵4、确定主题,拓展学习本篇课文,我将采用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想!)(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教师展示图片)说说给你留下了的印象。
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莫高窟充满了神秘感,它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以看图片为切入口,让学生初步感知莫高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五年级语文《莫高窟》的说课稿五班级语文《莫高窟》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莫高窟》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先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四周环境,接着写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特点,最终写莫高窟是艺术宝库。
二、说目标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感受这些风景名胜的美丽,体会到作者蕴于字里行间的宠爱之情。
”依据大纲要求,课文类型结合同学的年龄特点,可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文字漂亮,是对同学进行朗读训练的极好例子,可以通过朗读的训练,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借助图片和音乐,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莫高窟的艺术特点。
依据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从本课描述的内容极具鉴赏性,在教学中运用呈现图片和音乐相结合,引导同学抓住关键词句,多读、多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特点,这课学习的重点从内容上讲欣赏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彩塑、壁画),难点就是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激励同学宠爱我国绚烂的民族文化。
四、说教法《莫高窟》是继讲读课文《江南水乡——周庄》、《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夜色》之后的第四篇课文,同学对品读课文佳句,欣赏风景名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有了确定的基础;因此,本课立定于目标尽可能让同学确定,问题尽可能让同学提出,方法尽可能让同学把握,内容尽可能让同学参与,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性,老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
下面,重点说其次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谈话导入,走进生活。
老师出示泥塑、谈绘画,通过问题唤醒同学的生活阅历,构建同学已有的熟识,接着引出课题,借助图片理解“窟”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样,同学通过朗读课文,查找答案,激发同学走进课文。
标上自然段的序号,目的是为了后面同学找描写彩塑、壁画的内容打下铺垫。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莫高窟说课稿五年级语文教案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莫高窟》的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莫高窟》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8课。
本课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这篇课文有五个自然段,这一节我主要分析第1—3自然段。
根据语文课听、说、读、写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节的教学目标的:〈一〉语文知识目标:1、字方面:“尊”的运用与联系;“卧”字的笔顺;“佛”是多音字。
2、词方面:积累表示神态的词语,如“慈眉善目”;状物的词语,如“宏伟瑰丽”3、句方面:比喻句和排比句的妙用;过渡句的理解;中心句。
4、段方面:段与段的衔接。
5、篇方面:整体感知莫高窟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总分写法。
〈二〉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尽量能背诵第二、第三自然段。
2、能自己体会比喻句、排比句的作用。
3、积累优美词语。
4、理解与运用,进行仿写。
〈三〉情感目标:感悟“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品析课文第二自然段,再把方法运用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
2、理解掌握语文知识点,实实在在地利用文本进行双基的训练。
教学难点:再现莫高窟彩塑、壁画的生动画面,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说教学程序设计为了能达到自己预订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我先让学生欣赏一组优美的风景图,再给学生用平时积累的成语去赞美她,(比如山青水秀,一碧千里等等)。
学生不仅能相互交流了语文知识,还感受到了祖国山水的美丽,激起了学生潜意识里的爱国情感,为学习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接着,导入到今天学习的内容:我们学习语文就要多读书,多积累。
跟着出示“窟”字,给学生读一读,组成词——“窟窿、洞窟、石窟、莫高窟”等,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各抒己见对“窟”的认识,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到课题——莫高窟。
五年级语文《莫高窟》的说课稿五年级语文《莫高窟》的说课稿范文五年级语文《莫高窟》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莫高窟》一文介绍的是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叙述具体,文质兼美。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分为三段,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以及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这个文本并非需要细细咀嚼文字,从文字中嚼出微言大旨的经典文本,而是一个需要从整体上去学会把握的普通文本。
对这样的文本,框架把握比咀嚼文字更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我拟定的《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进行探究性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二、说学生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更多苏教版精品教学设计尽在拇指教育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和阅读能力。
通过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品读课文佳句,欣赏风景名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
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说课稿《莫高窟》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说课稿《莫高窟》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莫高窟》
对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莫高窟》你了解多少呢,看看下文吧,希望您读后可以有所收获!
一、说教材
《莫高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文章。
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
课文共5个自然段,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第二段(第2 4自然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二、说学生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希望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
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如:理解词语的方法,找中心句的方法。
但是该班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差。
该班学生思维活跃,部分学生特别喜欢表现自己,能积极举手发言。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因此,结合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1、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课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学的重点是
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
由于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差,因此教学难点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当代信息技术导致我们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
我通过采集、编辑制作了彩塑、壁画、藏经洞等图片,运用情景教学法,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出现某种心理气氛。
因此在整堂的教学中,教师充满感情地朗读、引导,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读出感情。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我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生,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
针对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一段新课导入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课一开始,我便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莫高窟》这篇课文,知道了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茫茫的沙漠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她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称颂,各国旅游爱好者竟相前往的圣地。
紧接着提问: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到莫高窟走一走,看一看呢?我在学生还被导语的气势所吸引的时候,赶紧播放莫高窟画面,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莫高窟的宏伟瑰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
(二)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导学第二自然段
在学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
下解决问题。
然后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方法写的?学生明白了这两个问题,我再出示彩塑画面后,进行追问:面对这一尊尊惟妙惟肖、色彩绚丽、气魄宏伟的彩塑,游人们无不赞叹,同学们想象一下,游人们都会赞叹些什么呢?听了这些赞叹,你心中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随后,我马上充满激情地小结,欣赏了彩塑,感觉着前人高超的雕塑艺术,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让我们带着自豪感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教育心理学认为: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的程序。
实际上,儿童掌握了学习的程序,也就一定程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因此,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我马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默读第一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小声读第二遍归纳段意,了解方法。
诵读第三遍,读出感情,读中品味。
2、自学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似。
所以,在学习这一段时,我先叫学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然后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
因此,我出示画面,让学生读出描写飞天的句子。
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句子?然后仿照这个句子,说说飞天还有哪些形态。
随后,我动情地说: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那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妩媚动人啊!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第三自然段。
3、品读第四自然段
不动笔墨不读书,勾勾画画好方法。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莫高窟文物众多? 抛出话题,让学生动手勾画。
适时播放珍贵文物和莫高窟被破坏的画面,再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看了画面有什么感受? 学生此时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师顺势激励学生带着惋惜和憎恨之情读第四自然段。
4、默读全文,总结回味
课标要求高段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因此,对刚进入高段的五年级学生就要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
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
所以我要求学生在两分钟之内读完这篇共有503个字的课文,勾出全篇文章的中心句,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抓住中心句提问:为什么称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引导学生探讨,总结全文。
(三)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成就需要与自我理想实现的需要。
肯定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品尝到自己努力后的成功喜悦,这就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奖赏。
在本节课接近尾声时,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诵着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的诗句来总结全文:她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
在她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
于是,她让人们走进神话,走进寓言。
我们是飞天,飞天就是我们。
此时此刻,学生的胸臆间,被一股强烈的情感充斥着,我又因势利导,留下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还想了解有关莫高窟的什么知识,在信息技术课上用老师提供给你们的相关网址上去浏览一番。
引导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构建开放的课堂结构,为学生开拓思维留下空间,也很自然的,把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上文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莫高窟》,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