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性能检测台机械部分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25
工程机械论文题目1、车载液压机械臂动态设计与研究2、基于网络模型的复杂机电系统可靠性评估3、螺纹联接自动装配系统的研究4、轴承压装仿真与试验以及液力变矩器导轮的热装配变形分析研究5、硫系自润滑钢中原位自生金属硫化物自润滑相的形成机制与控制方法6、基于电动气旋流的吸附器的开发和特性研究7、动圈式比例电磁铁关键技术研究8、箱式风机管道法兰的柔性制造系统9、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优化设计及动态仿真研究10、面向恶劣服役环境的工件抗缺陷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11、基于数字液压缸组的多浮力摆波能装置压力平衡研究12、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电液比例阀控制器研究13、微型轴承内圆磨削加工的质量监控系统研究14、抗负载波动回转控制阀优化设计研究15、气浮式无摩擦气缸静动态特性研究16、模拟风力机载荷的电液加载装置的设计研究17、用于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的气泡泵性能实验研究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三乙醇胺硼酸酯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研究19、表面织构化固体润滑膜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20、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参数优化21、全电液式多路阀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22、开关液压源系统研究分析及其试验系统的设计与搭建23、飞轮储能系统电机与轴系设计24、面向不完全数据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25、树木移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研究26、新型双输出摆线减速器的设计与分析27、基于ARM9架构的工业喷码机研究与实现28、超高压水射流破拆机器人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29、考虑轴承影响的摆线针轮传动动力学研究30、车辆传动装置供油系统设计方法研究31、润滑油复合纳米粒子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32、高速气缸的缓冲结构研究33、大长径比柔性对象自动送料关键技术研究34、空间索杆铰接式伸展臂根部锁紧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研究35、基于能量梯度理论的离心压缩机固定元件性能改进研究36、并联RCM机构构型综合及典型机构运动学分析37、多自由度气动人工肌肉机械手指结构设计及控制38、闸板位置对闸阀内部气固两相流及磨损的影响39、电液伺服阀试验台测控系统的设计40、多盘制动器加压装置典型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41、重型多级离心泵穿杠螺母拧紧装置的设计42、气动增压阀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43、小间隙下狭缝节流止推轴承特性研究44、离心通风机的性能预测与叶片设计研究45、基于有限元法的齿面修形设计46、离心泵输送大颗粒时固液两相流场的数值计算47、小流量工况下离心泵内部流动特性分析48、双粗糙齿面接触时的弹流润滑数值分析49、工程专用自卸车车架疲劳寿命分析50、倾斜式带式输送机断带抓捕装置的研究51、基于骨架模型的自卸车装配设计平台研究52、双馈式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的'动态特性分析53、定常扭矩激励下转子系统动力学与摩擦学研究54、恒流量轴向柱塞液压泵的研究55、下运带式输送机能量回馈与安全制动技术的研究56、压力容器筒体自动组对及检测装置的研究57、高压容腔卸压曲线及卸压阀研究58、一种小冲击高性能液压缸双向制动阀的研究59、盘式制动器摩擦副热结构耦合及模态分析60、输送带摩擦学行为及动力学特性研究61、圆环链与驱动链轮磨损试验研究62、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63、乳化液过滤器多次通过试验系统开发64、电液流量匹配装载机转向系统特性研究65、大位移低电压的静电斥力微驱动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66、圆柱斜齿轮传动误差的补偿分析67、基于物理规划法的柔顺机构多目标拓扑优化研究68、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静动态分析及多目标优化69、柱塞泵及管路流固耦合振动特性研究70、非对称柱塞泵直驱挖掘机液压缸系统特性研究71、波箔动压气体轴承承载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72、低温氦透平膨胀机中液体动静压轴承的承载特性研究73、滚珠轴承支承高速电主轴热特性分析74、基于许用压力角要求的共轭凸轮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开发75、圆筒涨圆机液压与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76、再制造液压缸性能检测技术的研究77、气动高压高速开关阀的设计与研究78、四轮四向叉车非对称转向机构双目标优化研究79、基于桁架结构的3D打印轻量化模型生成研究80、无转速计阶比分析方法研究81、非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性能分析82、永磁同步电主轴机电耦联动力特性研究83、气动柔性驱动器的位置控制研究84、高速旋转接头试验台的研制85、永磁同步电主轴电磁噪声影响因素研究86、水泵转子静挠度检测系统的构建与实现87、磁悬浮飞轮储能支承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88、聚磁式永磁涡流耦合器的性能分析和测试89、起重机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与研究90、大型往复式迷宫压缩机气缸体关键部件受力分析91、准双曲面锥齿轮实体建模与齿面接触分析92、风机风量调节伺服缸试验系统设计及控制特性研究93、大型往复式压缩机迷宫密封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94、水泵轴向力测量装置现场静态标定系统设计95、空压机用超超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及铁耗研究96、主动磁悬浮轴承及其控制方法研究97、水泵转子径向跳动检测系统设计98、板状超声物料输送装置的研究99、钢制组合式路基箱力学性能研究100、三种典型微细结构缺陷的试验研究101、向心关节轴承摩擦磨损性能仿真及试验分析102、离心压缩系统反转动力学特性研究与分析103、计入弹性变形的复合材料水润滑轴承润滑特性的研究104、气缸壁面温度预测研究105、高速曳引界面的摩擦滑移实验方法研究106、特征优化方法研究及其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107、小型机械零件拣货系统改良设计研究108、活塞式压缩机排气量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109、小型安全阀便携离线校验设备研制110、轴流风机数值模拟的若干问题探讨111、催化装置富气压缩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12、变频电机拖动的变量柱塞泵液压动力系统特性研究113、模具形线参数对厚壁封头成形的影响114、条形砧旋转锻造封头的工艺研究115、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运动稳定性与控制研究116、两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稳健设计方法的研究117、机械产品原理方案优化建模与实现118、错位码垛规划及其与码垛机器人控制融合的研究119、3D打印技术中分层与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及实现120、液压同步顶升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121、机构可动性设计缺陷辨识模型与修复方法研究122、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123、浮环轴承润滑特性研究124、机械产品可持续改进研究设计125、轮腿式轮椅传动机构的设计与仿真126、低速叉车横置式转向电动轮设计与优化研究127、面向机电系统运行状态监测的声源定位技术研究128、摆线活齿传动齿形研究及仿真129、旋转阀口试验台的研发及旋转阀口的仿真研究130、水压阀口特性仿真研究131、旋转式水压伺服阀的设计及研究132、串联式混联机构的力学分析及动力学仿真133、利用阳极键合封装MEMS器件所用离子导电聚合物开发134、工业生产型立体仓库的设计与优化136、带式输送机多滚筒驱动功率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137、折臂式随车起重机回转系统同步控制研究138、九轴全地面起重机传动系统研究140、大型磨机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141、水液压多功能试验台数据测控系统的研发142、迷宫密封泄漏特性及新结构研究143、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液压系统研究144、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45、穿孔扭转微机械谐振器件的挤压膜阻尼机理与模型146、双螺杆式空压机转子型线分析与加工优化147、铸造起重机安全制动温度场热耦合及机构振动分析148、渐变箍紧力作用的起重机卷筒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149、汽车起重机动力、起升系统参数优化及节能分析150、贝叶斯网络系统可靠性分析及故障诊断方法研究151、圆锥破碎机止推盘磨损寿命预测及结构优化152、喷油器火花塞护套成形工艺优化及模具分析153、碟形砂轮磨削面齿轮加工技术及齿面误差生成规律研究154、铝合金喷射沉积坯形状及组织控制155、基于FACT理论的柔顺机构设计及其在振动切削方面的应用156、高精度FA针摆传动尺寸链分析研究157、水平带法兰阀体多向模锻工艺研究158、并联机构的人机交互式装配实现及运动性能自动分析159、铝合金薄壁件加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160、三柱塞式连续型液压增压器的特性研究161、液压泵新型补油装置研究162、压力阀的新型阻尼调压装置研究163、多轴电液转向系统优化设计164、大型框架式液压机智能监控与维护系统设计165、液压缸综合性能测试试验台机械结构及液控部分的设计与开发166、考虑实际气体效应低速运转螺旋槽干气密封性能研究167、液压型落地式风力发电机组主传动系统特性与稳速控制研究168、装载机动臂液压缸可靠性研究169、舰船稳定平台液压驱动单元控制及实验研究170、单作用双泵双速马达专用换向阀设计与研究171、二通插装式比例节流阀自抗扰控制方法研究172、旋转机械状态趋势预测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73、阶梯滑动轴承油膜流态可视化试验装置设计与应用174、大型平行轴斜齿轮减速器可靠性分析175、曲沟球轴承的设计与试制176、汇率波动对重庆市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传导机制及对策研究177、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开启过程的声发射特征监测研究178、桥门式起重机蒙皮式主梁结构性能分析179、螺纹插装比例流量控制阀的振动特性研究180、农耕文化符号的转换和再利用181、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青铜织构表面的摩擦学行为研究182、微粒子喷丸对螺纹紧固件抗松动性能影响研究183、螺纹插装平衡阀结构和特性研究184、机械密封端面接触状态监测技术研究【拓展阅读】工程机械基本介绍工程机械是中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本课题来源于青岛********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产品的振动试验,对产品进行振动试验的目的在于发现产品的早期故障,并通过模拟实际工况考核和结构强度试验,确定所设计、制造的产品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承受外界振动或者自身振动而不至被破坏,通过检测成品或半成品是否存在连接件松动、共振、焊点漏焊或脱焊、印刷板插脚接触不良等情况,检测产品的耐振性能,从而增强产品可靠性,发挥其性能并达到产品的预期寿命。
本课题研究的是设计并制造一个振动台,本文在详述国内外振动台的研究现状基础上,充分利用振动台系统特点及设计要求,详细介绍了系统设计的原理和具体的设计方法、步骤。
本课题设计的振动台采用电磁铁作为激振器,从系统的原理设计、动力学分析设计开始,到主要部件的选择和参数的确定,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系统特性分析,并通过Solidworks进行仿真建模,借助Simulation 对设计中的主要部件进行仿真校核,以提高振动台的使用性能,为本次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设计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对振动台的设计,并针对振动台的控制方面进行了论述,在理论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制造,最终设计并制造出一台满足使用要求的振动台,为本次设计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振动试验;振动台;激振器;共振;变频系统AbstractThe task of the graduation design comes from Qingdao ** ** **Co., Ltd. related products vibrati on test, the purpose of the product is that the vibratio n test to detect early failure of products by simulating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 assessmentand structural stre ngth test, determ ine the desig n, manu facture the product itself withsta nd exter nal vibrati on or vibrati on duri ng tran sport and use process without to be destroyed, by detect ing the prese nee or abse nee of fini shed or semi-finished connector loose, resonance, spot weld or sealing off, poor con tact pin prin ti ng plates, etc., detect ion vibratio n-resista nt performa nee of the product, thereby enhancing product reliability, to play its performanee and achieve the life expecta ncy of the product.This research project is to desig n and manu facture a vibrati on table, on the ba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 n research status vibrat ing table detaili ng the full use of vibrati on tabl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 n requireme nts, detailed system desig n prin ciples and specific desig n methods and procedures .This paper desig ned vibrati on table used electromag net as exciter, start ing from the prin ciple of system desig n, dyn amic an alysis and desig n, to ide ntify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selection and parameter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ystem and system characterization, and by Solidworks simulation modeling, with the main comp onents Simulatio n desig n simulatio n verificati on, i mprove the performa nee of the vibrati ng table, based views desig n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 of combining theoretical an alysis carried out on the vibrati on table desig n, and for the eon trolof the vibratio n table were discussed, con duct process ing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desig n, final desig n and manu facture a meet use requireme nts shaker, based views desig ned to provide practical experie nee.Keywords:Vibration test; vibration table;Electromagnetic vibrator;resonance Frequency conversion controlill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L 1绪论....................................................... 6..1.1引言 (6)1.2课题来源 (7)1.3振动台的分类及国内外现状 (8)1.3.1振动台的分类 (8)1.3.2国内外发展现状 (10)2电磁振动台的理论设计 (13)2.1电磁振动台概述 (13)2.1.1振动现象对产品的影响 (13)2.1.1振动试验的目的 (13)2.1.2电磁振动台的设计要求 (14)2.1.3电磁振动台的结构概述 (15)2.1.4电磁振动台的工作原理 (16)2.2电磁振动台的动力学分析 (17)2.3电磁振动台的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20)2.3.1质体1和质体2的计算质量与诱导质量 (20)2.3.2有载频率比和空载频率比 (22)2.3.3台面振幅与相对振幅的计算及工作频率的确定 (22)2.3.4主振弹簧刚度的计算 (23)2.3.5阻尼比与相位差角的计算 (24)2.3.6主谐波激振力、基本电磁力和最大电磁力的计算 (24)2.3.7电磁振动台功率的计算 (25)2.4电磁振动台的激磁方式 (26)2.5电磁振动台的电磁参数计算 (27)2.5.1选定气隙磁密,确定磁极面积 (27)2.5.2计算铁心磁密并求线圈匝数 (28)2.5.3决定电磁铁的平均工作气隙和安装气隙、;n (29)2.5.5确定导线截面积 (30)3电磁振动台的结构设计 (31)3.1机械结构的设计准则 (31)3.2主体结构设计 (32)3.2.1电磁铁的设计选型 (32)3.2.2主振弹簧的设计选型 (35)3.2.3台面及台体的设计 (36)3.2.4试件试验工装的设计 (37)3.2.5隔振装置的设计 (37)4重点部位强度分析及校核 (39)4.1主振弹簧的校核分析 (39)4.2 Simulation 校核分析 (40)4.2.1 Simulation 简介 (40)4.2.1主振弹簧的Simulation分析校核 (41)4.2.1台面的Simulation分析校核 (44)5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46)5.1电动振动台控制系统设计 (46)5.1.1变频系统、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简介 (46)5.1.2振动控制仪的选用 (48)5.2设备使用说明 (49)5.2.1设备使用前注意事项 (49)5.2.2设备使用条件 (50)5.2.3操作方法 (50)5.2.4注意事项 (51)6总结 (52)7参考文献 (53)8致谢 (54)1绪论1.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自然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和利用,各种产品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环境变化愈来愈复杂。
前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机器人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之一。
现代机器人都是由机械发展而来。
与传统的机器的区别在于,机器人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因而有一定的智能,人类可以编制动作程序,使它们完成各种不同的动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机器人研究水平的提高。
现在机器人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科学家们为了满足不同用途和不同环境下作业的需要,把机器人设计成不同的结构和外形,以便让他们在特殊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任务。
机器人成了人类最忠实可靠的朋友,在生产建设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搬运机器人不但能够代替人的某些功能,有时还能超过人的体力能力。
可以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连续重复运转,还可以承受各种恶劣环境。
因此,搬运机器人是人体局部功能的延长和发展。
21世纪是敏捷制造的时代,搬运机器人在敏捷制造系统中应用广泛。
1 绪论1.1 工业机器人的历史、现状及应用机器人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器人。
它的结构特点是机体上安装一回转长臂,端部装有电磁铁的工件抓放机构,控制系统是示教型的。
日本是工业机器人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国家。
自1969年从美国引进两种典型机器人后,大力从事机器人的研究。
目前工业机器人大部分还属于第一代,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控制;控制方式则为开环式,没有识别能力;改进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和提高精度。
第二代机器人正在加紧研制,它设有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视觉、触觉能力,甚至听、想的能力。
研究安装各种传感器,把感觉到的信息进行反馈,使机器人具有感觉机能。
第三代机器人则能独立地完成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它与电子计算机和电视设备保持联系,并逐步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和柔性制造单元FMC(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中的重要一环。
电磁比例换向阀性能测试实验台设计与实现发布时间:2022-08-08T08:23:07.68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8期作者:冯治[导读] 液压技术在飞速发展过程中,性能水平不断提高,电磁比例换向阀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控制元件,其本身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最后的应用效果和应用稳定性。
但从目前来看,电磁比例换向阀性能测试成本较高、测试技术复杂,加强对电磁比例换向阀性能测试实验台的设计实现,可以让换向阀性能测试工作得到落实。
上海七洋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201613摘要:近几年来,液压传动系统不断优化,在工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磁比例换向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需要对其性能进行综合性分析。
基于此,本文从电磁比例换向阀性能测试工作入手,明确具体的设计原理,展开针对性的设计实现分析,以此降低性能测试成本,提高测试精确性。
关键词:电磁比例;换向阀;性能测试;实验台引言:液压技术在飞速发展过程中,性能水平不断提高,电磁比例换向阀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控制元件,其本身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最后的应用效果和应用稳定性。
但从目前来看,电磁比例换向阀性能测试成本较高、测试技术复杂,加强对电磁比例换向阀性能测试实验台的设计实现,可以让换向阀性能测试工作得到落实。
1.电磁比例换向阀性能测试分析电磁比例换向阀性能测试工作需要建立在系统的测试方案和测试原理基础上,从目前来看,电磁比例换向阀性能测试工作主要可以分为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良好方面。
当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电磁比例换向阀为靠比例电磁铁操控的4WRA型直动式比例换向阀,这种换向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性能不稳定,需要针对具体的测试项目,明确其本身的需求,以此为后续的电磁比例换向阀性能测试实验台设计与实现奠定基础。
目前国际上针对电磁比例换向阀性能测试主要选择动态油缸测量方式,形成特殊响应特性曲线,了解电磁比例换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未来还需要对测试系统展开分析,明确具体的测试软件和测试硬件,完成相应的设备选型,在完成的实验台上展开具体的测试,以此判断实验台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DEANG德昂电子科技为了选择既经济又实用的电磁铁,烦请您填写下列相关的数据,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解决方案及样品。
公司名称(全名):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及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联系方式(EMAIL/QQ等):____________________□以前一直有在使用该产品(请“√”选)□新开发产品用一.电气参数1.电压规格:(二选一)□交流AC : ___________V(是指额定电压)□直流 DC : ____________V(是指额定电压)2.电流规格 :(可选项)允许最小电流:______A,允许最大电流:______A3.线圈电阻:(可选项)要求电阻值: _________Ω。
二. 产品性能:1.工作环境温度:____℃2.湿度要求:_________%RH(也可填:常规环境湿度,潮湿,非常干燥,置于液体内)3.工作频率:(二选一)□连续工作:(通电在5分钟以上,设定为连续通电)□通,断工作时间:通电时间ON____ 秒,断电时间OFF___秒或工作频率_________(次/毫秒/秒/分)4.工作方式□通电后拉动机构做功□通电后推动机构做功5.力/行程特征:总行程______mm.行程在______mm时力量______克(通电初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殊要求:其它行程及力量要求) 6.是否需要弹簧复位功能:□需要□不需要□或弹簧复位力度要求_____克三. 产品结构要求:框架形:长_____ *宽_____ *高_____或圆柱形:外径_____ *长_____(单位:mm)其它尺寸要求(如:工作端打孔/铣槽/攻螺纹等):(补充:如方便请尽可能提供合格产品或应用的:样品/照片/图纸/检测方法/试验方案等)成功源自专业,品质铸就未来!德昂竭诚为您服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及主要零部件设计姓名:管明亮学号: ************* 教育层次: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分校:北京路指导教师:朱乾隆老师2016年05月30日摘要:机械手能代替人工操作,起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在实用的基础上,对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其中分为三个部分,手爪、手腕、直臂。
设计手爪为平移型夹持式手爪,传动结构为滑动丝杆。
手腕为回转型,转动角度为0-180°,传动结构为蜗轮蜗杆。
直臂传动结构为滚珠丝杆。
整体机械手为直角坐标型,驱动均为电机驱动,结构简单可靠,精度高。
关键词:机械手;直臂与夹持部件;Pro/e三维设计;CAD二维设计Abstract:Mechanical arm can replace manual operatio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save processing time,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al,the design of automatic up-down material manipulator,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hand,wrist,arm straight。
Design of clamping type hand claw gripper for translation,for sliding screw transmission structure。
Wrist for transformation,rotation Angle of 0-180 °,for the worm gear and worm drive structure.Straight arm for the ball screw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ntegral type manipulator for rectangular coordinates, drive for motor drive,structure simple, reliable and high precision。
目录第1章引言 (1)1.1设计研究的应用背景及意义 (1)1.1.1 电磁铁的应用日趋广泛 (1)1.1.2 电磁铁的发明 (1)1.1.3 我国电磁铁测试技术的现状 (2)1.1.4自主研发电磁铁测试系统的重要意义 (2)1.2国内外研究动态 (2)1.2.1 国外研究动态 (2)1.2.2 国内研究动态 (3)1.3选题的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创新之处 (3)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3)1.3.2 选题的主要观点 (4)1.3.3 选题的创新之处 (4)第2章电磁铁性能检测台的总体设计 (5)2.1测试需求分析 (5)2.2测试台总体设计 (6)2.2.1 测试台结构原理 (6)2.2.2测试台设计方案比较 (6)第3章动力元件的选择 (8)3.1电机的基本分类 (8)3.2电机的选择 (8)3.2.1 电机类型的确定 (8)3.2.2 所选电机的简介 (8)3.2.3 电机型号的确定 (9)第4章传动机构的设计 (13)4.1适合电磁铁检测台的传动机构基本分类: (13)4.2传动机构的选择 (14)4.2.1传动机构类型的确定 (14)4.2.2 关于滚珠丝杠的简介 (14)4.2.3 滚珠丝杠型号的确定 (15)第5章传感器的选择 (19)5.1传感器的基本分类 (19)5.2传感器的选择 (20)5.2.1 位移传感器的选择 (20)5.2.2 力传感器的选择 (21)第6章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24)6.1确定电磁铁检测台的结构类型 (24)6.2其他零部件的确定 (24)6.2.1 确定导套副类型 (24)6.2.2 联轴器的设计 (26)6.2.3 轴承的选择 (28)6.2.4 余下零件设计 (28)第7章结论及展望 (29)7.1结论 (29)7.2展望 (29)参考文献 (31)致谢 (32)附录 (33)1.文献翻译: (33)2.英语原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第1章引言 (1)1.1设计研究的应用背景及意义 (1)1.1.1 电磁铁的应用日趋广泛 (1)1.1.2 电磁铁的发明 (1)1.1.3 我国电磁铁测试技术的现状 (2)1.1.4自主研发电磁铁测试系统的重要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国外研究动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国内研究动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选题的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创新之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选题的主要观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 选题的创新之处 (2)第2章电磁铁性能检测台的总体设计 (3)2.1测试需求分析 (3)2.2测试台总体设计 (4)2.2.1 测试台结构原理 (4)2.2.2测试台设计方案比较 (4)第3章动力元件的选择 (6)3.1电机的基本分类 (6)3.2电机的选择 (6)3.2.1 电机类型的确定 (6)3.2.2 所选电机的简介 (6)3.2.3 电机型号的确定 (7)第4章传动机构的设计 (11)4.1适合电磁铁检测台的传动机构基本分类: (11)4.2传动机构的选择 (12)4.2.1传动机构类型的确定 (12)4.2.2 关于滚珠丝杠的简介 (12)4.2.3 滚珠丝杠型号的确定 (13)第5章传感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传感器的基本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传感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 位移传感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 力传感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确定电磁铁检测台的结构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其他零部件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 确定导套副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2 联轴器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3 轴承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 余下零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章结论及展望 . (18)7.1结论 (18)7.2展望 (18)参考文献 (20)致谢 (21)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文献翻译:...........................................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英语原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磁铁性能检测台机械部分设计摘要电磁铁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对各行业技术和生产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
电磁铁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连接电气技术和机械技术的重要电气一机械转换器,其性能优劣对电控机械元件及系统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由于影响电磁铁性能的因素较多,因此在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实际性能特性测试,实测结果比理论计算结果更能准确地反映其实际特性,然后依据其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结论对电磁铁进行改进设计。
长期以来,电磁铁的静动态性能检测方法是采用简易的人工检测,其缺点是检测效率低、人为因素影响大、自动化水平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业中,用人工进行电磁铁静动态性能检测的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电磁铁静动态性能的自动化检测必将成为该行业的主流。
本设计研究的电磁铁性能检测台正是这样的自动化检测设备,它将改变目前人工检测的状况,实现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电磁铁性能测试系统可分为试验台架本体和计算机检测两大部分。
本次主要设计的是试验台架。
电磁铁性能测试台以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的传动机构为核心,并结合精密的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能快速准确力和位移信号,从而得到静动态性能指标与曲线,并具有通信和打印接口,可以实现即时打印和与计算机联机。
该测试台具有很好的开放性能,可以满足不同型号电磁铁静态和动态测试需要。
关键词:电磁铁性能检测自动化步进电机滚珠丝杠Performance testing platform designed electromagnetAbstractElectromagne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es of national economy, to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industry had a major impact. Mechatronic systems in the electromagnet is connected in electrical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a major electrical machinery converter, electronic control of its performanc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echanical components and system performance have a significantimpact. Because many factors affect the performance electromagnet, so its performance 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the actu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tend to be more emphasis on testing, the measured results tha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more accurately reflect its actual properties, and then based on their test results Analysis of the electro-magnet to improve the design conclusions.Long-term sinc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testing electromagnets is the simple method of artificial detection, its shortcoming is testing the efficiency is low, the artificial factors affect large, automation level is lo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tomation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applied to industrial, using artificial for electromagnet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s have couldn'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the static dynamic performance electromagnets automated testing will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industry. This design research electromagnets performance test bench is such automated detection equipment, it will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rtificial detection, to realize the automation and improve the inspection process detection efficiency, reduce artificial factors influence.Electromagnet performance test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est rig ontology and computer testing two much. The main design is the test bench. Electromagnet performance testboard to stepping motor and the ball screw drive mechanism as the core, combining sophisticated sensors and displacement sensor can fast and accurate force and displacement signal, thus obtains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index and the curve, and with communication and print interface, can realize real-time print and computer online. This one, has the very good opening performance, can satisfy different types electromagnet static and dynamic tests need to.Keywords:magnetic plug, performance monitoring , automation ,stepper motor , ball-screw第1章引言1.1 设计研究的应用背景及意义1.1.1 电磁铁的应用日趋广泛电磁铁可以分为直流电磁铁和交流电磁铁两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