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55 KB
- 文档页数:6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11 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11课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但他们对于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不足,对于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形式,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分享感受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2.设计好教学课件,便于课堂演示。
3.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详细介绍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
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第一框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案教材分析:【内容标准】三、4.7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国际和平与发展意识,树立全球合作观念,充分认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国际交往能力。
知识:了解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知道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难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分析】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着重帮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发展趋势,明确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观念,帮助学生认清世界发展方向,增强忧患意识,维护世界和平。
对于青少年学生认清世界发展方向,增强忧患意识,维护世界和平。
对于青少年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全符合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课程目标的要求。
该项目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着重帮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树立全球观念,认清世界的发展方向,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二层次:国际竞争中的中国,着重帮学生明确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增强忧患意识,使青少年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方法】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
教学过程导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让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天天都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出现,当今世界的状况到底是怎样的呢?它的发展趋势如何呢?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共同探究学习的问题。
【课前延伸案】自主学习我最棒阅读课本125-130页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2、世界要,人民要,国家要,社会要,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材分析】本课从我国所处的国际经济大环境来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背景,即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
本课重点复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如何全面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
本课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介绍,使学生全面认识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设计意图】结合高三课堂复习模式,按照“基础知识回顾——重难点突破——当堂巩固训练”的复习理念,以“问题”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诱思探究的学习方法,每一考点设置多个环节,其中通过典型真题例析、考点演练、分层作业,做到“精致导练”、“精练精析”,让学生加深对重难考点的理解,总结规律,形成对基本概念原理的全面认识。
【教学目标】1、高考考点:(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2、知识定位:(1)经济全球化含义、表现及其载体是什么?(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什么?(3)世界贸易组织的性质、作用、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4)如何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重点难点】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如何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教学方式及手段】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提出探究性问题,启迪学生思维,进行课堂讨论,掌握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合作探究法,设置思考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经验。
讲练结合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类型】复习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基础知识问答】(学生依据复习目标自主学习,夯实基础知识)1、经济全球化含义、表现及其载体是什么?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什么?3、世界贸易组织的性质、作用、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4、如何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环节二:重难点突破】考点一:经济全球化【考点演练】1、美国福特公司设计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制动装置制造在韩国,燃油泵生产在美国,自动驱动器生产在加拿大,发动机生产在澳大利亚……一部整车的生产从设计到装配涉及8个国家,这反映了( )A.生产的全球化 B.市场的全球化C.资金的全球化 D.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2、某投资机构可以在30分钟内把资金撤出美国股市而进入英国的原油期货市场。
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上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理解①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3)运用①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③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④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三;教学难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四;教学方法;五环教学法五;教学过程;导入;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部分,引入历史唯物主义话题。
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十一课就是学习历史观。
授新;㈠出示自学提纲;1、看教材P86页小虚框的内容,回答小虚框内的两个问题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什么3、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二者的辩证关系如何?4、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贯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如何?6、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如何实现的?7、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如何解决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能不能采用这种方式?㈡、自学探究;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分成学习小组分组讨论上述问题㈢展示点评;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回答一个问题,然后由其他小组作出评价并打分,学生回答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完整。
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一、教材分析从理论上讲,《经济生活》前三单元分别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现象,第四单元则进一步揭示了其存在的经济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经济全球化的探究,学生能依据国际经济形势,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内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框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从实践上讲,高中生是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影响,有利于高中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①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②经济全球化的载体理解: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②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2.能力目标:1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如市场调节的作用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培养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学会资源共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确立对外开放的意识,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教学重点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
四、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
五、教学方法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出发,借助时代感强、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合作的学习中得到结论,从而实现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六、教学资源文本内容视频资料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由于市场化和网络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全球观念,增强忧患意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2.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维护世界和平;能力目标:提高我们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国际交往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学习重点】当世界的发展趋势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习难点】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是难点。
【课前预习案】填一填:1、与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要、人民要、国家要、社会要,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3、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在解决、和打击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大国的形象。
想一想:潘基文表示,中国的作用对联合国至关重要,联合国高度重视同中国伙伴关系,感谢中国对联合国的支持。
通过预习请回答,联合国为什么重视同中国的伙伴关系,感谢中国对联合国的支持?【课堂探究案】探究活动一1、课本P125-126,这些照片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2、看图分析想一想:(教材P126材料)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把自己精心折叠的纸鹤敬献给少女塑像,表达了什么心愿?3、“波音777”客机的生产组成反映了什么现象?试举出我们生活中的实例。
4、当今个别超级大国还能否主宰整个世界?为什么?探究活动二1、阅读课本P129材料,说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是怎样的?2、阅读课本P129-130材料,说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有效训练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领导人围绕“友谊、和平、合作、发展”这一主题,回顾了50多年来中非友好合作历程和中非合作论坛成立6年来取得的成果,展望了中非未来发展前景,这主要表明:(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 中国和非洲各国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货币的作用。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情景]菜市场上叫卖声一片……种类很多,不断有人来问价,老翁需要不断回答,白菜5毛一斤,西红色6毛一斤…最后不耐烦了,干脆写上标价牌,于是顾客自己看就不用多问了。
(1)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没有(2)货币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尺度)(3)5毛一斤表示的是什么?表明商品的价格1.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2.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P5图片展示:单车、电话、彩电和电脑的标价问题:含有单位的数量表现的是什么?价格体现了货币的那种职能?价值尺度(1)价值尺度A.含义B.价格C.观念中的货币P6图片展示卖布换钱去买棉花问题:货币执行什么职能?(2)流通手段A.含义B.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公式C.现实的货币课本P6探究二:“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是卖的阶段,“货币——商品”是买的阶段,卖不出去,就没有买回来的实力。
卖不出去的商品达到一定的程度,商品所有者就会破产倒闭,因此,人们把卖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一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这就意味着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才能够卖出去。
这是市场的要求,商品生产者必须要有诚信意识,靠产品质量和服务在竞赛中获胜,否则必被淘汰(例如三鹿集团)。
3.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探究:纸币为什么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图片展示各国纸币:人民币,美元,欧元,英镑,港币(三)纸币。
教学设计必修1第十一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新课导入]通过前面的对市场经济的学习,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鲜明特点,这就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中自由流动,但是人为划定的区域,比如国家或地区,他们限制了生产要素的流动,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要求冲破这种人为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新课探究]一、面对经济全球化(板书)“阻止全球化无异于阻止地球自转!” ——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探究一:结合吉利汽车的生产、销售及课本资料,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学生探究、解析)略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板书)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板书)①生产全球化(多媒体展示)吉利汽车椅子、消声器来自美国电子仪表来自德国倒车雷达来自意大利安全气囊来自瑞典天窗来自荷兰1.为什么一辆汽车要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学生探究、解析)略(教师点拨)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获得较好效益的目的。
②贸易全球化(多媒体展示)材料一:在2015年,吉利的销售目标要实现三分之二出口到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这其中要有50%的份额要实现在海外生产、海外销售。
材料二:►►►甲乙两国在国际分工上各自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他们可以怎么进行贸易往来?(学生探究、解析)略(教师点拨)表明甲国拥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乙国拥有生产工艺肉类的比较落优势。
因此,甲应主要生产粮食,乙国主要生产肉类,然后两国之间进行交换。
这样贸易有利于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③资本全球化(多媒体展示)11月4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决定到2011年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据专家说,美联储此举等于向市场投放了6000亿美元的资金,这部分资金绝不是仅仅在美国流动,而将迅速涌向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将首当其冲 。
它的流入将使流动性更为充裕,并推动资产价格上升、通胀压力加剧。
定南中学政治学科导学案课题:必修1第十一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本周第课时累计第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曾斌审核人:聂友亮上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主要表现形式,了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2.能力目标: 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利弊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命感。
二、知识链接:1. 教学重、难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和利弊影响2. 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
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3.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三、温故知新: 预习思考1.识记背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的弱点缺陷。
2.新发展理念的内容3.建设贤弟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四、教学学习内容[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视频《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教师:美国人的家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那么,中国家庭里有多少“美国制造”、“日本制造”呢?美国主妇认为,“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我们过没有美国制造的一年,不晓得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会不会同样很有麻烦呢?2、感受身边的经济全球化: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中国市场上的外国品牌,并让学生作假设性描述,如果没有这些“洋货”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教师:中国制造让世界无法抗拒,而我们也同样需要外国的商品,这说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全球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种趋势。
[讲授新课] 面对经济全球化(板书)教师过度: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几乎处处都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板书)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的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趋势。
案例探究:生活情境一:阿明鞋业有限公司,既有内销,也接国外订单。
前两年他接到了美国耐克公司在华分公司的合作加工订单生意。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1.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4.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影响。
5.知道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重点: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重要影响。
2.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难点: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重要影响。
2.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基础·初探]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1)含义:指在本国或本地区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作用: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3.发展中国家的对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预习·提升]1.判断(1)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
(×)(2)跨国公司的发展状况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3)资本全球化对经济发展有利无弊。
(×)(4)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2.连线先思考再核对答案1.教材P91探究问题【提示】(1)外国品牌的商品:三星手机、可口可乐、西门子冰箱、雀巢咖啡等;中国商品:海尔冰箱、联想电脑、美的电器、七匹狼服饰等。
高一经济生活教案
第十一课第一框题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1、知识目标:识记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跨国公司的含义;理解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实质、影响及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运用典型事例,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能力目标: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影响时,引导学生既看利的一面,又看弊的一面,既要看到机遇又要看到挑战,以此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使学生认识到,要应对这些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开放观念。
(二)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载体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一、教材分析
从理论上讲,《经济生活》前三单元分别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现象,第四单元则进一步揭示了其存在的经济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经济全球化的探究,学生能依据国际经济形势,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内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框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从实践上讲,高中生是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影响,有利于高中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①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②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理解: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②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如市场调节的作用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培养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思维和语言表
达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学会资源共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确立对外开放的意识,增
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和自强精神,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
四、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
五、教学方法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出发,借助时代感强、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合作的学习中得到结论,从而实现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
发展。
六、教学资源(文本内容)
视频资料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由于市场化和网络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
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它意味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信息跨国
界的传播、生产资料配置的优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高效化。
全世界
每年生产的产品有1/5纳入国际贸易渠道,与此同时,金融国际化
的进程明显加快。
资本超越国界加速流动。
今天,许多国家的金融
市场已同国外连成电脑网络。
24小时全球营运系统的金融市场也对
外国敞开了大门。
这大大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已
成为一种趋势,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加速了全球范围的资金流动,扩大了国际市场,从而促使各国经济更加开放,走向国际化。
全球性贸易往来、资金流动和技术革命,正在推倒各国的经济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想到依存共同发展的整体。
视频资料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
金融资本加速流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日益增大的风险。
国际产业分工逐步朝水平方向发展,使企业兼并合并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加速进行,使发达国家经济加速,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转变,而一般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工业发达国家继续保持着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的优势,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又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社会福利难以维系、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家财政巨额赤字等问题。
发展中国家有着市场、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
不少发展中国家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引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
现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不少国家,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已经拥有了绝对的优势,在生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方面也开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经济全球化的进行,造成的结果是贫富差距加大。
发达国家占有世界3/4的财富,他们投资的80%集中于十几个国家,只有1%投资在48个最不发达的国家。
视频资料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
美国在9·11悲剧发生后,为了避免经济受到影响,政府出台了许多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
美联储连续十几次降低贷款利息,刺激了房地产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嗅觉敏感的华尔街也发明了次级抵押贷款。
使许多信用不够和没有能力购买房子的人贷到了款,从而卷入了购房的热潮。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房价飞涨,房地产光洁也遍布全美,为促使房地产市场降温,美国联储又开始提高贷款利息,导致次级贷款的购房者,无法承受越来载沉重的房贷,房子只好被银行收回拍卖。
2008年夏天,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全面爆发,并引起信贷紧缩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美国著名金融机构花旗集团和美
林证券由于巨额损失,两位首席执行官先后引咎辞职。
更严重的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还波及全球,总部设在巴黎的经合组织预计,
美国次贷危机可能达到的损失达到4220亿美元,美国各银行的损失
是900亿美元。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购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探究一:1.你平时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的商品?2.你知道哪些中
国商品在国际上畅销?
(学生探究、解析)略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洋货”随处可见,“中国制造”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这表明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预设)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对世界的发展会起到哪些作用呢?
[新课探究]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板书)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板书)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板书)
视频资料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探究二:结合视频资料和教材P106—108,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含
义及主要表现。
(学生探究、解析)略
(教师点拨)通过分析,我们知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板书)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主
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板书)
①生产全球化
(多媒体展示)戴尔电脑
戴尔笔记本在全球有6个工厂,分别位于爱尔兰的利默里克、中国厦门、巴西洛索州的埃尔多拉杜、美国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得
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和马来西亚的槟城。
顾客的订单被电子邮件送到
最近的工厂后,那里的工厂立即从附近的供应商后勤中心(由不同的
供应商联合组建)订购电脑的相关部件。
这台笔记本的每个零部件都
来自不同的地方,首先笔记本电脑是由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工作人员、中国台湾省的一个戴尔工程师队伍、一个由中国台湾设计师组
成的笔记本设计队伍联合设计的。
美国英特尔公司设在菲律宾和哥
斯达黎加、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工厂生产CPU;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德国生产内存;中国大陆或中国台湾生产显卡;中国台湾生产风扇;主板由韩国、日本或中国台湾制造;无线网卡是由中国、美国或
者马来西亚制造……如果你是戴尔的零部件供应商,不管你在世界
哪个角落,你的工作只是保证存放在后勤中心的特定零件储备充足,这样戴尔工厂就可以随时订购零件实现即时生产。
探究三:1.戴尔电脑的生产过程说明了什么?2.戴尔公司为什么
选择这样的生产方式?
(学生探究、解析)略
(教师点拨)戴尔电脑的生产过程说明了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与协作的发展,各国的生产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
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许多产品其实是由许多国家
共同协作完成的。
这种选择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
②贸易全球化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1950年,世界贸易额为61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达到12.5%,2002年,世界贸易出口额达到62400亿美元。
2007年,全球商品出口达13.8万亿美元,服务出口达3.3万亿美元。
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产品有1/5纳入国际贸易渠道。
世界贸易额占世界GDP总额的1/4左右,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
材料二:
探究四: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各国为什么开展对外贸易,应如何开展对外贸易
3.思考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哪些产品具有优势?哪些产品不具有优势?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