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 除氟除砷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49
饮用水除氟设计规程中国工程建渗标准化协会标准饮用水除氟设计规程Signs Tandard For Removal FLU Rids From Dringking Water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3年2月3日前言我国高氟水分布广泛,范围遍及全国各省、市和自治区。
氟中毒严重地损害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是我国一种主要地方病。
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改善饮用水水质,我国已进行了大量的除氟试验,目前已掌握了活性氧化铝、电渗析、电凝聚、絮凝沉淀、骨炭等方法,并在一些典范工程中实施和形成系列处理方法。
为满足饮用水除氟工程设计和管理的要求,特编制《饮用水除氟设计规程》。
现批准《饮用水除氟设计规程》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编号为CECs46∶93。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给水排水委员会(上海市国康路3号,邮政编码20009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1993年2月1日1 总则1.0.1 为指导我国饮用水除氟工程的设计,提高我国饮用水除氟设计技术水平、改善病区人民健康状况,特制定本标准。
1.0.2 饮用水氟化物含量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的规定,当氟化物含量大于1.0m g/L时应进行[除氟处理。
]1.0.3 本规程包括活性氧化铝法、电渗析法、电凝聚法、絮凝沉淀法的有关技术规定。
1.0.4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工业企业及农村的永久性饮用水除氟工程的设计。
1.0.5 需饮用水除氟的给水工程,其供水方式宜实行分质供水。
对扩建、改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
1.0.6 设计饮用水除氟工程时,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还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7 除氟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泥渣排放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86)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的规定。
含砷矿泉水处理工艺流程标题:含砷矿泉水处理工艺流程详解一、前言含砷矿泉水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
砷是一种有毒重金属,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含砷矿泉水进行有效处理是必要的。
以下将详细阐述含砷矿泉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二、预处理阶段1. 混凝沉淀:首先,通过添加絮凝剂(如铝盐或铁盐)使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砷化合物形成絮体,然后通过沉淀分离出来。
2. 过滤:经过混凝沉淀后的水,会通过砂滤器或活性炭过滤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砷。
三、主处理阶段1. 物理吸附: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沸石等,它们能有效吸附水中的砷。
此步骤可大幅度降低水中的砷浓度。
2. 化学沉淀: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试剂(如硫化钠、磷酸盐等)与砷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分离。
3. 电化学处理:利用电极反应,将溶解在水中的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再通过沉淀或吸附将其去除。
四、后处理阶段1. 反渗透:反渗透膜可以有效地拦截大部分砷离子,进一步提高水质。
2. 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砷离子替换下来,达到去除砷的目的。
3. 消毒:最后,使用氯、紫外线或其他消毒方式,确保水中无有害微生物。
五、监控与维护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处理效果。
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换,保证其正常运行。
总结,含砷矿泉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复杂而严谨,涉及到多种技术和方法。
每个环节都是为了确保最终的出水质量,满足安全饮用的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水源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处理工艺。
饮用水除砷方法水处理技术:1 混凝法混凝法是目前在工业生产和处理饮用水中运用得最广泛的除砷方法,并且可以很好的使工业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使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
最常见的混凝剂是铁盐,如三氯化铁、硫酸亚铁、氯化铁;铝盐,如硫酸铝、碱氯化铝、聚铝;还有硅酸盐、碳酸钙、煤渣(主要成分是和有骨架结构和微孔)经粉碎及高温培烧活化后做混凝剂,另外还有聚硅酸铁(PFSC)、无机铈铁(稀土基材料)等做混凝剂。
研究表明,铁盐的除砷效果好于铝盐,而且对As(Ⅴ)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As(Ⅲ),所以在除砷过程中常对所处理的水进行预氧化,把三价As(Ⅲ)氧化为五价As(Ⅴ),再进行混凝,为了提高氧化效果,有时还会加入催化剂促进氧化。
袁涛等人[3]通过正交试验,观察混凝剂成分变化、助凝剂的添加等因素对除砷效果的影响,发现当混凝剂成分分别为硫酸铁、硫酸铝、硫酸铁与硫酸铝聚合而成的复合物(质量比3:1)、硫酸铁和硅酸钠的聚台物(含量约2%)时,单纯用硫酸铁的除砷效果是最好的,在待除砷水中添加活性炭或高岭土对上混凝剂的除砷效率无明显增强作用。
但采取过滤措施后.砷去除率明显提高,这说明混凝剂水解产物形成的胶体颗粒吸附有砷,同时在pH 值较高时铁离子还会产生大量的氢氧化铁胶体,这种胶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较高的吸附能力,能和砷酸根发生吸附共沉淀,使砷的去除率明显提高。
一般认为,混凝剂投加后,能够促使溶解状态的砷向不溶的含砷反应产物转变,从而达到将砷从水中去除的目的。
该过程可概括整理成以下三个方面:(1)沉淀作用,水解的金属离子与砷酸根形成沉淀;(2)共沉淀作用.在混凝剂水解—聚合一沉淀过程中.砷通过被吸附、包裹、闭合(或络合)等作用而随水解产物一起沉淀;(3)吸附作用,砷被混凝剂形成的不溶性水解产物表面所吸附。
后2种机制可能更为重要,因为在饮水除砷处理中,一般pH>,该条件下不易形成沉淀。
混凝法方法需要大量的混凝剂,产生大量的含砷废渣无法利用,且处理困难,长期堆积则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吸附法去除饮用水中的氟化物摘要:利用活性氧化铝吸附去除饮用水中的氟化物,在进水氟化物2.66mg/L时,出水氟化物<0.7mg/L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中的要求。
该项目为类似水中氟化物去除提供了实际参考。
关键词:氧化铝饮用水氟化物氟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过量的氟会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工业生产中的氟化物更是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罪魁祸首。
氟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正常成分,微量的氟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有明显的预防龋齿作用,而过量的氟却会造成地方性氟中毒,氟中毒不仅影响骨骼和牙齿,过量吸收氟还危机包括心血管、中枢神经、消化系统的全身疾病。
同时影响全身发育和釉质发育不全,这些都是疑难病症,甚至是无法治愈的,这些危害性大大超出氟的防龋齿的作用。
地方性氟中毒已属于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
在我国44%县区内流行,病区人口约占1亿人,氟中毒者近500万人。
人体摄取氟主要是通过水,还从食品、空气等获取。
饮用水氟含量在0.5~ 1.0mg/L时,氟斑牙患病一般为10%~30%, 多数为轻度斑釉,当饮用水氟含量1〜1.5mg/L时,多数地区氟斑牙患病率高达45%,以上中度、重度患者明显增多,据国外资料报道,氟摄入量达10mg/L左右可发生急性中毒,每日氟摄入量15~25mg/L,持续10〜12年后可患氟骨症,每日摄取总量20mg,长期饮用可引起骨骼损伤。
人对氟的摄取不仅来源于饮用水,而且粮食、蔬菜、食品空气也能摄取,根据我国国情同时考虑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对饮用水氟化物规定v 1.0mg/L标准,因而超此标准的饮用水必须进行除氟和消毒处理。
1 工程概况本方案涉及到的饮用水水源位于某小区,主要供给本小区750户家庭做生活饮用水使用。
根据该市卫生防疫站出具的检验报告可以看出,目前该饮用水水源主要存在氟化物未达标,其它相关指标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饮用水除砷的物理方法一、过滤法过滤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过滤材料来去除饮用水中的砷。
常用的过滤材料包括活性炭、石英砂、陶瓷等,这些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吸附砷离子。
过滤器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过滤材料的密度和孔径大小,以确保能够有效地过滤砷离子。
二、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使砷沉淀下来的物理方法。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
在饮用水中加入适量的沉淀剂,砷离子会与沉淀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然后通过过滤或沉淀沉淀物的方法将砷离子从水中去除。
三、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通过蒸发和凝结的过程来去除饮用水中的砷。
这种方法利用了水和砷的沸点差异,将水蒸发后再重新凝结,从而去除砷离子。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水,但是蒸馏法的能耗较高,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水处理。
四、电离子交换法电离子交换法是一种通过交换树脂来去除饮用水中的砷的物理方法。
树脂通常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聚合物,能够吸附砷离子并释放出其他离子。
当水通过树脂床时,砷离子会被树脂吸附,而其他离子则被释放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树脂中的吸附位点会逐渐饱和,需要进行再生或更换。
五、逆渗透法逆渗透法是一种利用半透膜来去除饮用水中的砷的物理方法。
半透膜是一种具有特殊孔径的膜材料,能够过滤掉水中的砷离子和其他杂质,只保留水分子通过。
逆渗透法不仅可以去除砷离子,还可以去除其他溶解性固体、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物理方法,用于解决饮用水中砷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水质和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另外,物理方法通常需要与化学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通过科学的水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砷,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氟超标饮用水降氟技术一、氟是人体生命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适量的氟能使骨、牙坚固,减少龋齿发病率。
饮用水适宜的氟质量浓度为0.5~1 mg/L。
当饮用水中氟含量不足时,易患龋齿病;但若长期饮用氟质量浓度高于1 mg/L的水,则会引起氟斑牙病;长期饮用氟质量浓度为3~6 mg/L的水会引起氟骨病。
氟长期积累于人体时能深入骨骼生成 CaF 2 ,造成骨质松脆,牙齿斑釉,韧带钙化,关节僵硬甚至瘫痪,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
氟慢性中毒还可产生软组织损害,甚至肿瘤发生,并有致白血病的危险性。
据近年的资料报道,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化物还有致癌、致畸变反应。
为了防止和减少氟病发生率,控制饮用水中的氟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不少地区饮用水源的氟含量较高,目前,全国农村约有70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 ( 氟含量 >1mg/L) ,水中含氟量最高可达 12 ~ 18mg/L,导致不同程度的氟中毒。
如内蒙古雅布赖地区,东北克山地区,安徽北部、宁夏大部、河北部分地区、天津等。
有效降低饮水中的氟含量,其途径一是选用适宜水源,二是采取饮水除氟,使含量降到适于饮用的范围。
选取适宜水源往往受到自然条件限制,多数情况下采用饮水除氟方式获得洁净饮水。
饮水除氟是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将水中过量的氟除去。
氟(F)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生命元素,原生环境中氟过量或不足均会导致机体产生疾病。
国家规定生活饮用水中适宜的氟含量为0.5~1.0 mg/ L[1]。
高氟地下水指氟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并使人体产生氟中毒现象的地下水体。
高氟地下水影响区域在我国广泛分布,我国内陆除上海市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病区。
全国饮水型地方氟病分布面积约220万km2,据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截至2003年底,全国有氟斑牙患者3 877万人、氟骨症患者284万人[2]。
因此探讨我国高氟地下水形成的特点,并提出防止氟中毒方案具有现实意义。
1 我国高氟水形成特点的主要影响因子氟的富集是长期地质作用和地球化学演变的结果,我国高氟水形成特点主要影响因子概括为背景岩石、蒸发作用、地温环境以及人类活动。
砷的处理方法范文砷是一种有毒、致癌的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岩石、地下水中。
长期摄入或暴露于砷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对砷的处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砷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砷的处理方法1.水处理方法砷主要通过水被人体摄入,因此处理饮用水中的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a.活性炭吸附:活性炭能够有效地吸附砷,并将其从水中去除。
该方法适用于砷浓度较低的水体。
b.离子交换法:通过将水中的砷与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接触,使砷离子被树脂吸附去除。
c.氧化沉淀法:通过添加一定的氧化剂(如氯气、二氧化锰等)使砷被氧化成别的形态,然后通过沉淀或过滤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
d.膜过滤法:通过超滤、反渗透等膜过滤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砷。
2.土壤和土壤水处理方法砷在土壤中通常以固体形式存在,因此处理土壤中的砷具有较大的难度。
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a.修复和管理技术:包括土壤改良、土壤深耕、植被重建等措施,可以减少砷对农作物和水体的污染。
b.热解技术:通过高温加热将土壤中的砷转化为更稳定的形式,从而减少其可溶性。
c.膨润土等吸附剂:通过将膨润土等吸附剂添加到土壤中,可以有效吸附砷,减少其迁移和可溶性。
3.工业废水处理方法a.化学沉淀法:通过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如铁盐、铝盐等)将废水中的砷沉淀下来,从而去除砷。
b.离子交换法:通过将废水中的砷与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将其吸附去除。
c.生物除砷:包括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种类的利用,通过它们的生物活性将废水中的砷转化为较稳定的形态,进而去除砷。
d.高级氧化技术:如过氧化氢、紫外光等,通过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砷转化成无毒、无害的物质。
4.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除了以上的处理技术,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重要的处理方法之一、加强环境教育,宣传砷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砷,避免暴露于砷的环境中。
综上所述,砷的处理方法包括水处理、土壤和土壤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培养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
饮用水氟超标治理方案
饮用水氟超标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源头控制:通过加强工业和农业废水治理,防止氟离子进入水源。
同时,加强对矿山和化工企业的环境监管,减少氟污染物的排放。
2. 水处理技术:采用适当的水处理技术来去除水中的氟离子。
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离子交换等。
针对不同程度的氟超标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组合。
3. 饮水设施改造:对于存在氟超标问题的饮水设施,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更新。
如更换过滤材料,增加氟离子去除的能力;优化管网设计,减少水质在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4. 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饮用水监测体系,定期对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氟超标问题,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5. 宣传教育:通过开展饮水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饮水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加强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于饮用水氟超标治理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饮用水氟超标治理方案,并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合作,确保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有效性。
中国近2000万人饮用含砷地下水,饮水除砷技术临诸多挑战小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8-07-05 09:27:02 参与评论()人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将砷定为一种“已知的人类致癌物”,人体长期暴露于砷环境,可引起皮肤癌、肺癌、膀胱癌和肝癌等癌症。
如何除去饮用水里的砷,为受影响的两亿人提供洁净的饮用水,与会各国专家纷纷建言献策。
饮水除砷技术面临诸多挑战
据孙贵范介绍,消除水中的砷污染在技术上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砷会随氧化还原条件不同而变换形态,导致常规过滤技术不能有效去除砷。
不少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很好地处理水中的砷,但一到现场遇到不同的水环境和竞争性粒子,就容易导致技术“熄火”。
其次,除砷技术和方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处理后的砷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砷不像其他有机污染物,人类目前还无法分解和消灭它,多年来很多除砷的技术和方法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天然地下水含砷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自家打井抽水作为饮
用水的经济落后农村地区,如果新技术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太复杂,或成本太高,就很难推广应用。
吸附法优点多广受追捧
目前,与会人士归纳总结的净水除砷方法主要有5种,即混凝法、离子交换法、生物法、过滤法和吸附法。
其中吸附法是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一种饮用水除砷技术,该法是利用物理、化学、离子交换等机制,将水中溶解性的砷吸附,从而达到去除砷的目的。
来自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茱莉塔·加西亚-奇里诺说:“吸附法去除水中砷,因其效率高、可使用物质多、可规模化、低成本以及易操作等优点而广受追捧。
”在墨西哥,她领导的团队借助铁渣吸附来去除水中的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化解饮水砷之患一步法除砷原理工艺及应用饮水中的砷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砷是一种高度有毒的物质,长期暴露于高砷水中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包括癌症、皮肤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必须采取措施来消除饮水中的砷污染。
一步法除砷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砷去除领域的一种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来将水中的砷离子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形式,从而降低水中砷浓度。
一步法除砷的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原水处理:首先,将原水过滤,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等杂质。
然后,采用调节pH值的方法将原水调至适宜的范围,以提高砷去除效率。
2.加药混合反应:在原水中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剂,如铁盐或铝盐等。
这些药剂可以与水中的砷形成复合物,从而实现砷的去除。
混合反应一般通过搅拌或反应槽进行,以确保药剂与砷充分混合和反应。
3.沉淀分离:混合反应后,砷药剂复合物会形成沉淀,这时需要将沉淀与水体分离。
可以通过沉淀池或沉淀槽等装置进行沉淀分离,通过重力沉降或沉淀剂添加来促进沉淀效果。
4.后处理:对于分离后的沉淀,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可以利用过滤、压滤、离心等技术将沉淀进一步浓缩、干燥或固化,以提高砷的处理效率和经济性。
一步法除砷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高效性:一步法除砷可以快速、高效地降低水中的砷浓度。
通过合理的药剂选择和控制条件,可以实现较高的砷去除率。
2.灵活性:一步法除砷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废水等。
同时,它也适用于不同砷形态的处理,如三价砷和五价砷。
3.成本效益:相对于其他砷去除方法,一步法除砷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能耗。
它可以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药剂选择,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
一步法除砷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了该工艺来处理饮水中的砷污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一步法除砷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药剂选择、副产物生成和处理等方面。
除氟除砷的原理和方法除氟除砷的原理和方法是指将水中的氟离子和砷离子去除,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健康。
在这里会介绍一些常见的除氟除砷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氟和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氟在适量的情况下对人体有益,可以预防牙齿龋齿。
但是,如果水中的氟离子浓度超过一定限度,长期饮用含氟水可能引起慢性氟中毒。
氟中毒的主要表现有骨骼病变、关节疼痛和牙齿异常等症状。
砷是一种剧毒物质,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砷中毒可导致多种急性和慢性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皮肤炎症、肝肾损害以及癌症等。
那么,除氟除砷的原理是什么呢?常见的除氟除砷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
化学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与氟和砷离子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不溶性的沉淀物或使其变为易于去除的形式。
常用的化学药剂主要有石灰、氧化铁、铝盐等。
物理法是指利用物理过程去除水中的氟和砷离子。
最常见的就是活性炭吸附法和反渗透膜法。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附剂,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味以及一些无机离子。
但是活性炭对氟离子和砷离子的吸附效果较差,需要经过改进以提高其去除效果。
反渗透膜是一种以高压为动力,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溶质和杂质分离的技术。
反渗透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离子、微生物以及大部分溶解性有机物。
但是反渗透膜对砷的去除效果有限,对砷的去除率一般在80%左右。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水中的氟离子和砷离子进行处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具有环保性。
目前,常用的生物法包括微生物还原法和植物吸附法。
微生物还原法是利用某些细菌或真菌的还原代谢能力,将六价砷还原为三价砷。
这样的还原反应可以使砷离子转化为不溶性的砷化物沉淀,从而达到去除砷的目的。
植物吸附法是指利用一些植物对水中的氟和砷进行吸附,从而去除氟和砷离子。
常见的植物吸附剂包括水莲、雀榕和菊花等,这些植物内部的组成可与氟和砷形成复合物从而达到去除氟和砷的效果。
在除氟除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氟除砷方法。
饮用水超标氟化物比例法去除新技术正常饮用水中氟含量在0.5~1.0mg/L之间。
饮用水中如果含氟超标,长期饮用,轻则造成氟斑牙,重则引起氟骨症,影响骨骼发育,致使丧失劳动力。
氟进入机体后与血液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氟化钙,导致血液中游离钙减少,可引起骨氟症,即氟化物中毒。
饮用水中的氟是以氟离子的形式存在的,目前国内国内外除氟的方法有:电化学法、混凝沉淀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等。
混凝沉淀法会引入Al3+、Fe3+,主要用于含氟废水的处理。
不适用于饮用水处理;电化学法对负离子的去除率较高,该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电能,成本较高,达不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广义上分类,目前主流的除氟方法有吸附法和离子膜分离法。
吸附法通过特殊树脂吸附去除饮用水水中超标氟化物,该工艺成功应用已有很长时间。
此工艺应用在高氟地区集中供水,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小、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
但也存在不少缺点,比如,树脂再生相对复杂不易操作;再生原料不易管理;会产生含盐量很高的再生液,且该废液很难处置。
离子膜分离法主要是利用反渗透膜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技术,借助半透膜的作用迫使溶液中的溶剂(水)与溶质(氟离子)分开,从而达到去除氟的目的。
该工艺处理效果好、效率高、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的优点,但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浓水。
北京三二二水务设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结合农村供水特点及以往的工程经验,设计开发了“饮用水比例法RO膜除氟化物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稳定生产合格饮用水,既区别于传统反渗透纯净水设备,也优于树脂吸附法去除氟化物工艺,更适用于在高氟地区集中供水。
从客户运行实践看,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行,而且使运行过程的成本较低,废水排放率低。
传统树脂吸附法去除饮用水超标氟化物工艺图水源用水端树脂再生再生液废液“饮用水比例法RO膜除氟化物处理系统”工艺图水源用水端工艺性能特点及优势→整个系统设备全自动运行,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一键开关机。
→整个电源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自动控制,无需人为干预,运行可靠。
饮用水中砷去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近年来,水体砷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除饮用水中的砷已受广泛关注。
文章重点综述了各种去除饮用水中砷的技术方法,包括混凝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生物技术、压力膜技术等,并就目前饮用水除砷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砷污染,饮用水,吸附,离子交换,除砷1前言砷在自然界中广为存有,就是地壳的共同组成成分之一。
自然界中砷的来源主要存有:(1)自然源:矿物及岩石的风化、火山的火山爆发、温泉的上溢水;(2)人工源:主要源于矿化物的采矿和炼钢。
在雨水冲刷、吹以及其他自然条件下,源自于自然源和人工源的砷以as3+和as5+的形式步入至附近的水体或农田里,引致这些水体或农田里所含高浓度砷。
在有的矿井的排水系统中,砷的质量浓度高达7mg/l,从而对地下水及饮用水源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1]。
砷在饮用水中通常以无机砷离子的形式存在,其中2种最主要的价态分别是as(ⅲ)和as(v)。
砷化合物有剧毒,容易在人体内累积,造成慢性砷中毒。
长期饮用含高浓度无机砷的水的人群易患有皮肤病、周围血管病、高血压以及癌症等疾病[2]。
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在孟加拉国、中国以及蒙古的饮用水源中均发现能导致人体急慢性中毒的砷。
我国新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2021)规定,从2021年7月113起,饮用水中砷的最大允许浓度从50g/l降低为10μg/l。
据调查,按照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国水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数高达1500万之多,已确诊患者超过数万人。
因此,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饮用水除砷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饮用水除砷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2饮用水中砷除去的技术方法自然水系中,存在有机砷和无机砷。
其中无机砷主要以as3+和as5+存在,具体存在形式取决于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和ph。
在氧化环境如地表水中,砷主要以五价态存在,如(h2aso4-,haso42-);在还原环境如地下水中,则主要以三价砷(如h3aso3)存在。
如何去除水中的砷
砷以-3、0、+3、+5价的氧化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中的砷来自于矿物和矿石的分解、工业废水和大气沉积。
地表水中砷主要是+5价;在还原条件下的地下水中为+3价。
在我国,地下水砷含量高的地区人口超过千万,饮用水中砷超标会导致人体慢性中毒。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水中砷含量不应超过50μg/L。
目前适用于处理含砷饮用水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铁盐混凝法除砷向水中投加铁盐混凝剂,如FeCl3铁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絮体能吸附水中的砷,可通过后续的沉淀、过滤工艺去除含砷絮体。
此法适用于砷含量超标不多的地表水、地下水,得到的除砷水中砷含量可降至50μg/L 以下。
(2)预氧化除砷用氧化剂Cl2、O3将三价砷氧化成五价砷,与铁盐混凝剂配合,可显著提高混凝法除砷效果。
该法适用于砷含量较高(<2mg/L)的地下水。
(3)石灰沉砷法在含砷且硬度较高的地下水中加入石灰,使化合态的砷转变为难溶的砷酸钙或偏亚砷酸钙,沉淀分离可除去水中的砷。
砷用什么去除?饮用水除砷的工艺有哪些?砷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毒害人体的,而它的化合物十分复杂。
它进入人体后引发肝肾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抑制,使患者体内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平衡发生紊乱,从而易致癌。
对于孩子而言,砷中毒危害更大,无论是身体和智力发育都是如此的。
饮用水中的碑含量超标危害1、长期低剂量摄入碑化物达一定程度,会导致慢性冲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等。
多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如感觉迟钝,四肢端麻木,乃至失知感,行动困难,运动失调等。
2、皮肤长期接触神超标的水质会造成皮肤干燥、粗糙、头发脆而易脱落,掌及趾部分皮肤增厚,角质化,最后可能会出现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如:皮肤癌。
2、大量饮用碑含量超标的饮用水,可能会导致急性碑中毒,主要损害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和神经系统。
表现症状为疲乏无力、呕吐、皮肤发黄、腹痛、头痛及神经痛,甚至引起昏迷,严重者表现为神经异常、呼吸困难、心脏衰竭而死亡。
去除砷一般有:混凝法,用铁盐等通过沉淀、吸附去除;吸附法,由吸附材料将砷离子吸附去除;离子交换法等等。
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硫酸盐、硝酸盐、砷和碱度目前有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从工业用水或者民用饮用水中选择性去除某些离子,并且这些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非常优秀,对于选择性去除的离子拥有更大的交换容量和更小的泄漏值。
但是也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氯型的I型或者II型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他们可以用来去除水中的硫酸盐、硝酸盐、砷和碱度。
对于饮用水中存在的一些常规离子,这些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对他们的亲和性的一般顺序如下:硫酸盐 > 砷 > 硝酸盐 > 氯 > 碳酸氢盐 > 氟当一般阴离子树脂以氯型工作时,氯离子最终替换掉所有的阴离子。
通过整个流程后,出水的硫酸盐接近于零。
按照一般的饮用水浓度,因为硫酸根比其他阴离子对树脂有更强的亲和性,因此硫酸根占据树脂床的顶层部分,并且砷和硝酸根对树脂有第二和第三的亲和性,因此他们占据接下来的部分。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中氟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2. 掌握常用除氟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评价不同除氟方法的除氟效果。
二、实验原理氟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污染物,长期摄入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本实验主要研究以下几种除氟方法:1.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水中的氟化物,从而达到除氟的目的。
2. 碱化沉淀法:通过向水中加入碱性物质,使氟化物形成沉淀,从而去除。
3. 煮沸法:将水煮沸,使部分氟化物挥发,降低水中的氟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含氟水样(氟含量为1.5mg/L)- 离子交换树脂- 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 煮沸器- pH计- 离子活度计- 滤纸- 烧杯- 移液管- 容量瓶- 电子天平2. 实验仪器:- 离子交换柱- 离子活度计- pH计- 煮沸器- 烧杯- 移液管- 容量瓶- 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离子交换法:(1)将离子交换树脂用去离子水浸泡24小时,使其充分膨胀。
(2)将浸泡好的离子交换树脂放入离子交换柱中。
(3)用去离子水冲洗离子交换柱,去除杂质。
(4)将含氟水样通过离子交换柱,使氟化物被树脂吸附。
(5)用去离子水冲洗离子交换柱,洗脱氟化物。
(6)测定洗脱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2. 碱化沉淀法:(1)将含氟水样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
(2)搅拌混合,使氟化物形成沉淀。
(3)静置沉淀,取上层清液。
(4)测定清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3. 煮沸法:(1)将含氟水样煮沸,持续30分钟。
(2)冷却后,取上层清液。
(3)测定清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离子交换法:氟化物含量:1.5mg/L → 0.2mg/L除氟效果:离子交换法对氟化物的去除效果较好,除氟率约为86.7%。
2. 碱化沉淀法:氟化物含量:1.5mg/L → 0.5mg/L除氟效果:碱化沉淀法对氟化物的去除效果一般,除氟率约为66.7%。
3. 煮沸法:氟化物含量:1.5mg/L → 1.0mg/L除氟效果:煮沸法对氟化物的去除效果较差,除氟率约为33.3%。